激励机制论文【优秀6篇】

以下是勤劳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激励机制论文【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激励机制 篇1

创业型企业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要求员工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企业共同实现战略目标。许多创业者都希望在公司中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创业型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构建科学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并在实践中贯彻执行。

一、创业型企业的基本特点

1.经济实力弱。创业型企业处在刚刚发展的阶段,大部分的资金往往都用于投人生产,且短期内获得的利润较少,所以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较弱。这就决定了创业型企业往往很难通过为员工提供水平很高的薪酬和福利来激励员工。如果创业型企业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过大,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阻碍企业的发展。

2.发展潜力大。创业型企业短时间内虽然很难在同行业中取得较强的竞争地位,但是它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能够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实现较高的战略目标。因此,创业型企业较大的发展潜力也可以成为激励员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前提是员工认为自己能够从企业未来的成功中获得自己的收益。

3.组织管理不健全。小企业靠老板,中企业靠制度,大企业靠文化。创业型企业往往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更谈不上真正的企业文化,因此对于员工的管理也就难以真正规范,而且难以发挥“软力量”的作用,这给企业建立和实施员工激励机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创业型企业激励机制的内容

从创业型企业的基本特点出发,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构建员工激励机制,既要满足不同类型员工的需求,又能使激励措施之间能够互补和相互支持,从而发挥最大功效。

1.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组织中全体成员共同愿望的景象,指引着企业前进的方向。创业型企业短时期内是处于落后地位的,它的发展是着眼于未来的,因此构建企业未来的愿景十分重要。当然,共同愿景只是激励体制中的核心,它还必须要有激励措施的支撑。

2.创业型企业的激励机制。首先是物质激励。创业型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且激励作用显著的工资薪酬制度,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前提下,使薪酬制度能激发起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创业型企业要尽力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使其工作得更加舒心、轻松。第二是精神激励。从人的动机看,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争取荣誉的需要。对企业中成绩突出的员工在进行物质激励的同时,也授予荣誉称号,使其成为其组织的榜样和标杆,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第三是政策激励。员工比较赞同以绩效考评结果来发放薪水的制度。通过目标考核,员工需要感到有为实现公司目标出力的参与感,而且有更广泛的激励作用。

3.分权策略。创业型企业组织结构往往比较精简,员工数量不大,企业可以考虑赋予某些员工一定的权力,激励他们为企业更多地奉献。这也是培养他们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保证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人才能得到满足。

4.员工满足感。创业型企业往往没有优厚的现实条件,优势在于良好的发展前景,虽然员工难以得到很好的客观工作环境和待遇,但是企业仍然应该从其他方面加以考虑,增强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满足感,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好感和信任,使员工感觉到自己在组织中受到尊重和重视,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和组织的目标趋于一致,更好地发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创业型企业激励机制构建与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而且和不同员工的心理和需求有关,在企业现实的管理中是十分复杂的。基于创业型企业的特征,其员工激励机制在构建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激励机制要和企业的战略规划相匹配。创业型企业都制定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而员工激励机制虽然是为了促使员工更好地工作,但是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创业型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必须要和其战略规划高度匹配。

2.企业和员工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创业型企业的激励机制中,往往缺乏如高工资、高福利这样比较直接和实在的激励,更多的是涉及员工未来收益、工作成就感等方面,因此让员工产生高度认同感的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创业型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多倾听员工的想法,解答员工的疑惑,讲解激励机制的本质和优势。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负责小组,考虑到人工成本可以由某些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兼任,最好由高层管理人员亲自领导。

3.创业型企业的激励机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整。创业型企业处在不断的发展中,不仅仅企业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且企业的发展阶段和经营状况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员工相应的需求也会发生改变。如果企业的经济状况改善,工资支付能力变强,那么员工的基本工资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提高,否则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也就是说,创业型企业的发展往往很快,它的员工激励机制不能一直满足现实的需要,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做出必要调整和变化,增加新的激励内容,这也是进行战略性人才储备的重要举措。

激励机制论文 篇2

〔论文关键词知识型员工激励约束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丰富现有的激励手段,实现激励体系的多维化发展,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从而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一、建立以科学、公平、合理为原则的薪酬体系

1、薪酬政策的对外竞争性。为了保持公司在行业中薪资福利的竞争性,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为此公司薪资福利部门每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薪酬调查,了解本行业相近公司在薪资福利方面的数据,以调整本年度公司的薪资福利政策。除了进行每年一度的薪酬福利调查之外,公司还应根据需要聘请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做相关数据的调查。

2、薪酬的对内公平性。“按表现来支付薪酬”是有效的薪酬支付体系的一条基本原则。好的薪酬计划一定是公平的,在诸多薪酬体系的案例中,支付不与业绩挂钩,不公平往往是薪酬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

3、薪酬设计一定要结合公司本身的实际支付能力。薪酬计划得好与不好,是看它是否适合公司的实际状况和能否有效激励员工。公司制定薪酬福利的指导思想是吸引并留住最好的人才,但是由于各个公司目标不同、在市场中的收人状况不同、员工的需要不同、公司的预算不同、公司之间的发展阶段相异,所以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而必须从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企业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企业,激励的重点应有所区别。

4、与时俱进。在相当多的公司里,薪酬制度计划一经制定,就许多年“躺”在上面睡大觉,很少有人花心思去想想这些计划执行起来有什么问题?是否是员工需要的?哪些方面可以改进?福利计划激励员工的效果怎么样?企业应派专人负责改进已有的薪资制度计划,并根据需要去研究和开发新项目。一个计划出台后,经过一年的运作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且通过了解其它相同业界公司的状况会找到一些差距,第二年做计划的时候将此考虑进去。企业的薪酬方式应该不断创新,改变过去员工无权决定自己收人的状况。

二、建立公正的绩效考评体系

绩效测评是根据一定的程序,运用相应的方法,按照岗位规范的内容和标准,对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品德、才能、表现等,实施经常的考察和评价的过程。企业不仅要获知员工的现状,更重要的是准确识别员工状态。并依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员工队伍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帮助员工个人提升自我。通过自我实现,从而推动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的效果。通过岗位绩效测评可以准确了解岗位人员知识能力的优势和不足,再加以适时的、有目的的培训岗位人员,可以有效地改善员工的素质结构和提高工作能力水平,从而为企业培养和选拔出合乎要求的人才。

笔者认为,企业的绩效测评只有在以下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公正准确地实施。

其一、规范化。企业的绩效测评标准、绩效测评程序及绩效测评责任都应当有明确的规定,即要规范化,并且在绩效测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定。这些规定应对企业全体员工公开,使员工对绩效测评工作产生信任感,并能理解和接受绩效测评结果。

其二、客观性。评枯绩效测评应当根据明确规定的绩效测评标准,针对客观绩效测评资料进行评价,尽量避免掺人主观性和感彩。将被绩效测评者与既定的工作标准作比较,而不是在人与人之间作比较。

其三、多层面。全方位绩效测评是指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立体式地进行岗位绩效测评。它包括上级评价、同级评价、下级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各方面人员以不同的视角,对被绩效测评人员进行德、能、勤、绩等个方面立体交叉式的评价。

4、适时反馈。绩效测评的结果一定要反馈给被测评者本人,否则就起不到绩效测评的教育作用。在反馈绩效测评结果中,应当向被测评者就其评语进行说明解释。既要肯定成绩和进步,也应说明不足之处,并提供今后努力改进的参考意见

三、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由高到低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的情况下,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对知识型员工可用经济利益激励,权力与地位激励,文化激励。尽管大多数的知识型员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奉献精神,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因此就把他们当成雷锋,缺乏必要的物质激励,就会出现花不该花的,拿不该拿的现象。如果大范围的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不仅仅是人品问题那么简单,而是制度问题了。

1、经济利益激励。经济利益激励除工资外还有多种方式:岗位工资、年终奖、职务消费、福利补贴、期权、企业产权、持股等。①岗位工资其实就是岗位的价值,按照岗位高低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工资标准。②职务消费就是按照员工职务给其本人一部分经费用在消费上。③福利补贴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方式,比如多给员工买几份保险,解除员工的一部分后顾之忧。④产权应给出资人,但应承认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本,他们也贡献了特殊的资本,但不能以工资的形式发给他们了,工资是劳动报酬,产权的收益才是资本的报酬,资本必须取得产权。国际上企业产权数的38%归没有出货币资本的人力资源所有。

2、权力与地位激励。①可以让知识型员工中的精英分子作企业的CEO,让知识型员工真正在企业经营中说了算。如果不能保证董事会决策的不失误,不如将权力交给员工中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②成立战略决策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于管理、经济、法学及多方专家,同时还可以有来自于本企业的员工,战略决策委员会的作用是形成一个支持或否定CEO决策的咨询机构,显而易见,能加人这个机构,意味着对此知识型员工本人能力及价值的承认。

3‘文化激励。人的需求层次不同,高层次的需求是成就感,是别人的承认,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文化塑造,必须要在观念上承认知识型员工的地位和作用,理念上要有等级的差别,只提没有能力大小只有分工不同是不行的。承认能力差异就必须承认收益差异,不能老讲平均主义。应建立:能力不同——分工不同——收益不同的企业文化导向。

四、知识型员工的约束措施

有了上述这些激励措施,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象必然减少,但少了不等

于没有,总有一小部分人不讲公德,不讲商业伦理,足够满足的情况下还是跑了,更有甚者带着公司的核心技术机密跳槽到了对手公司那里去。其实经济学不讲温情与良心,讲的是约束。有激励同样要有约束,约束机制同样重要。

1、内部约束是企业、当事人之间的约束。主要通过公司章程,合同,偏好,激励,机构来约束。①制度约束,就是让制度说话,规范的制度应详细、明确,谁违章行事一目了然,照章处理即可。同时,公司章程还可以保护公司的法人,管理者照章办事,即使出了问题也只承担民事责任而不承担法律责任。②合同详尽,对商业机密,技术专利等保护在合同中体现出来,几百页的合同做出来,约束很完整了,无德之人不愿也不敢背叛企业了。③偏好约束就是对真正优秀的知识型员工,根据他们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满足。④激励中的约束,比如期权、年终奖3,5年后才能达到,可以有效地避免拿了就跳,撂下企业这种事故的发生。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利于将权力交给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⑤机构约束,就是不要把人与机构的矛盾转化成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人与人的摩擦往往带有个人的成见,感情的因素。完善机构约束,让人与机构打交道。

2、除了企业的内部约束,企业同样可以通过借助外部力量的方式达到对本企业内部知识型员工的约束的目的,概括地讲,夕嘟力量就是形成一种社会氛围、风气或者文化,形成一股“团体压力”,从而达到对身处其中的人规范与约束的目的。具体来说,包括法律约束,道德约束,市场约束,团体约束以及媒体的约束等。①健全各种法律法规,比如职业经理人法、保护民营企业法等。否则,一旦与外企竞争,不可避免地甚至会有出卖中华民族利益的“汉奸,’出现。⑧将来要建立“知识型员工诚信市场”,每个“市场”中的公司员工都有自己的诚信档案。每一个行业都有取毯L道德、道德规范,一有不道德的行为立即载人档案,每个员工都不能违背道德规范,违背了不但本公司、其他公司也不会再录用此人。③社会团体指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职业经理人协会等,规范明确,便于自我保护、自我约束,弘扬正气。④最后是媒体约束,不能为炒作而炒作,编造假新闻或搞人身攻击,必须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这要求新闻媒体必须把好此关。

激励机制论文 篇3

自然人持股

自然人作为发起人没有任何法律障碍,但主要问题在于自然人作为发起人的人数不宜太多,无法在范围较大的层面建立激励机制。

期股

期股激励是指企业经营者在一定期限内,经股东会批准购得、获奖所得适当比例的公司股份,并需任期届满后逐步兑现的激励方式。

期股激励的对象主要是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员。企业经营者各自承担的责任必须以契约形式明确规定,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主体是股东会或出资方。期股股份主要来源于企业改制过程中股权转让、增资扩股中形成的经营者股份。企业经营者期股的获取方式主要包括:在一定期限内,经营者以约定价格购买的股份;经营者岗位股份即干股;经营者获取特别奖励的股份。

企业经营者在该企业任期届满,其业绩指标经考核认定达到双方契约规定的水平,若不再续聘,可按契约规定,将其拥有的期股按当时的每股净资产值变现,也可保留适当比例的股份在企业,按年度正常分红。若公司已上市,上市公司经营者拥有的期股则可按当时的股票市场价格变现。

期权(认股权)

股票期权制度,是指企业经营者拥有按某一固定价格购买本公司普通股的权利,且有权在一定时期后将所购入的股票在市场上出售获取收益,但期权本身不可转让。

股票期权是一种最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目前中国有关部门也极力推广这种方式,并正在制定相关规定。从实践来看,认股权方式可设定以下两种:

方案一:公司增发新股时,预留部分额度用于认股权计划,并由第三方“持有人”出资认购此部分股票,持有人在经营者通知行权时按认股期权计划确定的价格将股票转让给经营者或向经营者支付买卖股票的差价。

这种方案的难点在于“第三者”的选择,包括其出资;且第三者持有的股票在行权后变为经营者的股票,非交易过户有障碍。

方案二是最为规范的形式,我们倾向于此种。具体方案为:公司在发行新股时预留一部分额度,作为未来经营者行权时的股票来源。公司在新股发行后的股本并不包括这部分额度,在经营者行权后公司股本逐渐增加。这是一种“一次发行、一次审批、分批交款、分批到位”的方式。

激励机制论文 篇4

论文摘要: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励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现阶段我国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现阶段银行在激励约束方面存在的问题

缺乏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风险防范机制。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的产权结构决定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可能建立起股份有限公司制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各级分行的行长由上级行任命,并只对上级行负责,而不是对本级行的干部和员工负责。对分行行长的约束来自上级行,而不是来自本级行内部。但是,来自上级行的约束常常不能及时到位,这使得各级分行的领导层缺乏来自内部与外部的约束。而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会滋生贪污腐化等违法违规问题,从而加大银行资产损失的风险。

同时,在现行的委托——关系下,限于银行内部人的干预,目前一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内部监管部门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未能有效发挥其监督作用,它们对各级行的稽核起不到防范内部人道德风险和控制成本的实质作用。

货款审批权和信贷经营约束。首先,货款审批权高度集中。近几年我国各商业银行总行纷纷强化一级法人管理体制,严格控制授权授信,欠发达地区贷款权限迅速向总行及省分行集中。而且,目前各行发放一笔贷款信贷手续繁琐。其次,信贷经营策略约束。1998年以来,各商业银行纷纷调整了经营策略:工行选择对重点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农行把优势产业、优良客户作为信贷支持重点;中行实行“四重”战略;建行贷款向大企业、大行业集中。这种信贷资金的集约经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信贷投入的增加。

现阶段银行在激励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激励方式单一。目前,我国银行偏重物质激励,对人们其他方面的需要重视不够。特别是对主要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的心理需求激励不足。

其次,薪酬和考核制度不合理。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收入水平整体偏低,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员工在收入上差距较大,抑制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员工工资实行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员工个人报酬与工作绩效虽然挂钩,但是两者之间不成比例。

再次,人才激励机制过于僵化。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干部管理制度依然是传统的公务员式的官本位激励体制,采取干部任用制的形式,这与企业管理的要求是相背离的。另外还缺乏完整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培训等方面“人治”较严重,难以为优秀人才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和环境,不能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

(一)按《公司法》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公司制改革

第一,要逐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庞大,需要降低国有股的份额,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因此,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需要注入较多的民营资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同时,管理层需要放宽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促进其公司制改革的深化。

第二,要有充实的银行自有资本,不断提高资本充足率,清理不良资产,满足《公司法》的要求。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进行股份制改造,进而在条件成熟时上市,就必须严格按《公司法》的要求补充资本金,降低资产负债率,以及不良资产比率,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新增不良资产的产生。

第三,要理顺银企关系,减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阻力。企业是银行主要的服务对象,企业的经营机制,营运效果直接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及其资产质量。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公司制改造也必然要求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并提高其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只有理顺了银企关系,才能在资金借贷上实行双向选择,提高融资效率。要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公司制改造,就要采取措施改革我国的资金融通体制,发展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减少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二)在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构建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

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薪酬制度。国有商业银行要在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和制定科学、可操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合理拉开工资差距。高层经营者的薪酬可以考虑采用年薪制。股份制改造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可以由董事会或其下属的薪酬委员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年薪制的实施可以对公司经营者产生强烈激励作用,但它仍没有解决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的问题。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还可考虑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和对经营者实施股票期权制。

坚持差异化激励。商业银行的员工包括多种类型,而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的需求、个性、期望目标等个体变量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银行根据激励理论处理激励实务时,必须讲究原则、方法和技巧,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所以银行应该充分考虑其发展成就和成长需要,将眼前的短期激励和未来的长远激励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的尽可能照顾到其各个层次且多方面需要的激励机制。

(三)构建银行企业文化

构建银行企业文化,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注重银行的长远发展。通过创新企业文化,使员工的人员需要得到满足。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身心的健康发展,并使员工参与到银行的经营管理中,由此把“银行的目标”变成每个银行员工“自己的目标”,在银行员工之间结成科学家倡导的“心理契约”,使银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员工的年平均工资比全国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高出400元以上,在各行业年平均工资排名中名列前茅。现在作为一个整体,我国商业银行员工已不再满足于初级需要的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等更高层次的需要的重要性开始凸现,物质激励的边际效率呈递减规律。因此,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坚持以发展前景为基础的物质激励,尽可能地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

(四)完善约束机制

在注重激励机制的同时,也应建立起对员工可能出现的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谋取个人私利行为进行有效制约的、全方位的、相互补充的、完整的制度化约束体系,这里主要指对信贷人员的约束。首先,适度给予中层信贷管理人员与责任、能力相对称的信贷审批权限,根据其能力、客户信用等级来确定,中层信贷管理人员能力越强、客户信用等级越高,授权其审批金额越大。其次,建立合理的信贷经营管理制度和贷款经营损失责任必究制度。凡贷款发生损失的,应当区分情况追究造成损失的责任归属。最后,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上级行派驻信贷监督员、存款大户的监督、行内员工监督、借款人的反监督和公共舆论的终极控制,完善对信贷人员的有效约束。

(五)发挥声誉的激励及约束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体系会趋于完善,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也会出现,而职业经理人市场就是经理人个人声誉的变现场所,它可以为职业经理人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和预期收益。经营者之所以非常重视自己的声誉,是因为声誉往往对其长期职业生涯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他在一个企业工作时的声誉不好,那将会影响他将来的求职和发展,甚至断送掉职业生涯。职业经理人市场为经营者所提供的事业成功所带来的职业声誉、社会声誉变现的机会既是激励银行经营者努力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银行经营者的市场力量。

参考文献

1.谢福全。马斯洛理论与完善银行激励机制。广西社会科学,2002

激励机制 篇5

1 实施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激励是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企业实行激励机制最根本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目的。

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激励机制则是在激励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一些因素,如时机、频率、程度、方向等,它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其功能集中表现在对激励的效果有直接和显著的影响,所以认识和了解激励的机制,对搞好激励工作是大有益处的。

2 昆钢炼钢厂生产一线员工的现行激励机制

20xx年年末,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以下简称昆钢炼钢厂)有在岗员工1658人,其中生产一线员工(指作业在一线不同工序的非管理、专业技术的操作人员,包括转炉炼钢工、连铸浇钢工、炉外精炼工等)有1423人,占总人数的85。82%,他们是生产的主要承担者。近年来,在钢铁市场需求不断萎缩,钢材价格大幅下挫的严峻形势下,昆钢炼钢厂对外积极开拓市场,对内狠抓管理,强化“内生型增长”,进一步健全完善员工的激励机制,特别针对生产一线员工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 健全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

(1)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对于主要靠工资养家糊口的生产一线员工而言,薪酬就是硬道理,是最重要的激励手段,薪酬在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①确定合理的工资差别,调整部分岗位等级标准。为进一步突出生产一线岗位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岗位劳动差别,20xx年4月起按照总公司相关文件精神对部分岗位的等级标准进行调整,共有249名员工受益,其中:液体吊天车工130人由七岗调为八岗,脱模吊天车工102人由六岗调为七岗,普通天车工17人由五岗调为六岗。20xx年10月起对转炉一、二、三助手的等级标准进行调整由七岗调为八岗,共有96名员工受益,人均增资140元。

②突出对关键、重要岗位的激励,提高岗位津贴。为调动关键岗位(工种)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昆钢炼钢厂有24位转炉炉长享受甲级(600元/月)岗位津贴,LF精炼炉炉长、铁水(钢水吊)共计420人享受乙级(400元/月)岗位津贴。

③提高中夜班津贴、知识分子补贴标准。为进一步提高生产一线员工待遇,稳定四班三运转员工队伍,同时鼓励广大员工不断学习提高素质,20xx年10月起根据公司相关文件精神在原有中夜班津贴、知识分子补贴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一倍标准,人均增资400多元。

④设立公司级、厂级创新带头人津贴,实施分层次多元化的薪酬激励方式。创造和创新是企业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为了鼓励员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企业鼓励员工成为创新带头人。昆钢炼钢厂从20xx年9月起在生产一线岗位(工种)中评选技艺超群、技能娴熟的员工设立岗位带头人津贴,至今已有10位员工享受公司级岗位带头人津贴(20xx元/月),80位员工享受厂级岗位带头人津贴(800元/月)。

⑤在薪酬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使一线员工收入趋于合理化。昆钢炼钢厂对炼钢转炉炉长、LF精炼炉炉长等关键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实行末尾淘汰制。对铁水(钢水吊)行车工近百人按技能水平实行浮动薪酬制。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关键岗位(工种)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⑥提高生产一线员工保健标准。由于生产一线员工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相对较差,为表达对员工的关怀,20xx年11月我厂按照总公司相关文件精神大幅提高生产一线员工保健标准,最高标准由过去0。7元/人99天提至10元/人99天,全体员工均受益。

(2)健全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昆钢炼钢厂以《经济责任制》来推行绩效考核制度,考核体系由计资指标、否决指标、激励指标、通用指标、单项奖励考核办法组成。根据产量指标、吨钢成本、专项工作目标和部门管理工作标准,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作业区、科室,然后再将指标进一步细化到工段、大班直至员工个人,经济责任制指标通过层层分解、层层承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生产一线员工绩效考核指标(如:产量完成率、铸坯综合合格率、钢铁料消耗、渣料消耗等)大多具有可量化、易于衡量的特点,所以可操性、可控性较强,保证了绩效评价机制的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维护了一线员工的利益,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3 建立公平竞争的平台,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1)建立公平台,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昆钢炼钢厂在各作业区组织开展“对标准、深挖潜、争效益、上水平”立功竞赛活动,使员工立足岗位、挖掘潜力,充分体现生产一线员工的岗位价值。各作业区纷纷设置“工人先锋号、产量之星、安全之星”等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炼钢厂持续竞争能力。20xx年全国“昆钢杯”转炉炉长竞赛,我厂炼钢车间转炉炉长肖国昆一举夺魁,取得炼钢高级技师资格,进而还获得“全国劳模”的殊荣。

在激烈竞争的现代企业中,企业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不断地扬弃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厂每月组织浇钢工、炼钢工竞赛,通过各类竞赛,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员工素质。成功承办了昆钢20xx年度员工技能竞赛转炉炼钢工比赛,组织了11个工种的岗位练兵劳动竞赛,奖励经费20。58万元,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劳动热情。

(2)尊重技术,特殊(关键)岗位收入高于普通岗位。对开发产品品种,提高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节能降耗有重要作用的转炉炼钢炉长、精炼炉炉长岗位按专门制定的绩效管理规定考评,他们的收入远高于普通岗位。

3。1 实施技师、高级技师、点检员聘用制

人才评聘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昆钢炼钢厂对一线岗位的技师、高级技师实施两年一度聘用制,点检员实施一年一度聘用制。20xx年昆钢炼钢厂聘用高级技师26名、技师156名、点检员45人,他们的收入远高于普通岗位。充分体现人才价值,使各类人才获得成就感、荣誉感和归宿感,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效能。

3。2 改善职工福利

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安排员工定期体检、增设员工疗养点、改善了食堂的用餐环境、整修了厂区道路等。每年5月至9月底,面对高温酷暑,各部门加大对生产一线员工防暑工作力度,为员工发放防暑降温用品、药品、饮品,配备防暑降温设备等。只有将“以人为本”从基础做好,才会激发员工由衷的奉献精神。

20xx年昆钢炼钢厂在第一、二作业区分别建立了图书室,同时还设立了健身房;积极组织征文、演讲、才艺比赛,每季度组织一项全厂性的体育比赛,组队参加昆钢第十八届“钢花杯”篮球赛并获得冠军,既丰富了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展示了炼钢人的风采。

昆钢炼钢厂通过对一线员工激励机制不断的完善和探索,保护和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20xx年人均较往年增资11。80%,全厂累计铁水消耗925。40kg/t,比20xx年降低53。62kg/t;累计产钢282。65万吨,提前10天完成275万吨的年计划;全年钢产量比铁水供应量多21。09万吨,节铁增钢工作成效显著,为总公司实现产量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3。3 昆钢炼钢厂生产一线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第一,企业激励机制与员工业绩关联度不够。昆钢炼钢厂的经济责任制考评体系,在作业区、工段、大班、员工个人之间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反馈渠道,对于不可量化、不易于衡量的绩效考核指标如何落实到员工个人,如何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之间利益还需进一步完善。第二,没有合理的工作压力,影响激励作用的发挥。国企改制以来,生产一线员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式的“旱涝保收”的思想依然没有彻底根除,员工的压力感和竞争性不是很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一线员工工作单调且重复性强,每天做同样的工作,很容易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第三,成长晋升空间小,事业前景满意度较低。第四,传统的管理模式,激励方式较少。企业现阶段的激励政策多是集中在物质和工作环境激励方式上,而针对成就、挑战性的工作、增加工作责任感以及成长和发展机会这些激励要素的配套政策少。第五,忽略激励对象的差异化需求。

4 健全完善生产一线员工激励机制的创新思路

4。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员工“岗位增值”理念

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把公司和厂部的生产经营目标、发展思路、面临的形势向广大员工传递,使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在员工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成为推进我厂发展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摒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使员工在渴望提高待遇的同时,明白待遇从哪里来的问题。只有不断的学习、提升工作技能、改善工作方法,才能更大限度的实现“ 岗位增值”,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4。2 强化员工危机意识,健全薪酬、绩效激励机制

(1)市场经济是一个竞争性的经济形态,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企业不进则退。而企业的发展关系到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为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企业就需要把受到的外部压力转承到员工个体身上,进而激励其不断创新、提高工作绩效。

(2)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绩效反馈机制和改善机制。为员工建立一个反馈的通道,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绩效,员工只有在充分了解前一阶段工作表现及其差距,才能够运用各种方法,来实施对自己绩效行为的改善。

改善机制则是对于绩效较好的员工,通过加奖、升职、提供培训机会等机制来留住他们,更好的激励他们在工作中再接再厉。对绩效不合格的员工,要制定惩罚措施,例如限期改正,扣奖金等;对于某些能力不足的员工,应当制定出各种培训计划和课程,提高他们某方面的能力,让其做得更好,这些措施才是促进绩效改善的有效手段。

(3)薪酬内涵的多样性。一般说来,广义薪酬应包括人力资源消耗有关的外在薪酬与人力资源消费有关的内在薪酬。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薪酬管理越来越强调激励效果。传统的平均主义的薪酬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因人而异、奖惩适度、公平合理已经成了现代企业的薪酬制度的主流。

4。3 拓宽一线员工的晋升通道,设立固定的表彰模式

生产一线员工要晋升到管理岗位是比较困难的,除了受名额限制外,现在的管理岗位专业化要求也很高,因此要让员工了解另一条晋升通道,通过多种渠道,让拥有高技能、多贡献的生产一线员工享受比管理、技术岗位更高的收入,成为员工的模范。

表彰模式的设立相当于给予一线员工一个努力的方向,员工工作有了期望值时,往往会迸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让员工知道在生产中做到增产节约、技术革新、提高质量或成为行家里手仍然能得到很高的奖励。

4。4 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

很多企业认为生产一线员工属于操作层,是被管理者,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只要物质鼓励就可以了,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尊心、荣誉感、友谊、组织认同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物质鼓励是基础,但不是万能的,精神鼓励是根本,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企业真正留住人才。因此对于生产一线员工也要实施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1)工作激励。日本著名企业家稻山嘉宽在回答“工作的报酬是什么”时指出“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本身”,可见工作激励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参与激励。各项重要决策出台前,广泛听取与采纳员工的声音和意见,使经营管理决策有利组织目标实现的同时,能够兼顾员工的愿望和需求。昆钢炼钢厂员工参与管理的渠道主要是“职代会”及“民主生活会”,但都存在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作用的现象,因此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3)荣誉感激励。荣誉是成就和贡献的象征,更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对员工的荣誉感激励如:表扬、奖励、授予荣誉称号等能有效地利用了员工的荣誉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激励效果。

(4)培训激励。针对生产一线员工设计培训方案,由专门的部门负责规划和组织。进行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安全操作、职业道德等培训,还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开发新的培训课程,从而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开阔视野、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

(5)建立团队激励机制。一直以来昆钢炼钢厂实行的激励计划都是针对员工个人的绩效而不是团体,但是现代企业提高生产效益越来越依赖于团体的。协作和团体的智慧。很多实践证明,团队激励可以有效促进员工的和谐和创造性,当需要解决复杂问题时,能从团体的努力荟萃出高于个人智力的团体智力,而且在需要协调一致工作时,团体成员的相互协作能创造出一种运作上的默契。还有团队激励有利于消除官僚主义体制对人性发展的制约,从而释放员工的潜能,可以给团体中工作绩效低的员工、抵制变革的员工施加压力,促使他们服从团体的目标和工作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5 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由于每一位员工在组织中所处的科层不同、个体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激励机制的设计应当结合岗位与工作环境分析,并充分体现个体的差异性。同时,激励机制应该是动态的,应该随着组织的变化和人员层次变动而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

总之,企业一定要重视对生产一线员工的激励,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管理者若能把握好激励机制运用的时效性和度,将会吸引优秀的人才,将其智慧和力量为己所用,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激励机制 篇6

在选题过程中阅读的文献资料(只写文献名称及篇数),及其他准备工作(如调研、计算、实验等):

1、《管理学》

2、《西方管理思想史》

3、《应用心理学》

4、《组织行为学》

5、《公共关系学》

6、《企业激励论》

7、《管理激励》

8、《激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9、《浅议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10、《薪酬管理》

11、《领导与激励》

12、《中小企业激励机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13、《竞争优势》

发现近几年很多企业倍受员工离职率高的困扰(吸引力不大),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就可以找出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确定是否因员工工资不高、管理不善、晋升渠道不畅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出更适合的激励措施。实践证明,员工满意度调查是对企业各种问题满意度的晴雨表,如果企业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发现员工对薪酬满意度有下降趋势,就应及时检查其薪酬政策,找出不满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及时纠正我想把所学专业运用于实践中,通过调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经验,同时发现企业现存的问题与矛盾,尽我所能为企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实现我学习本专业的价值。

题目来源及选题依据:

依据: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很多企业都有人才外流现象,留不住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激励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任何企业都是由人来管理,而处于企业中人的积极性高低,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它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员工的无限活力,如何激发员工的活力?必须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就是以激励机制为杠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二十一世纪的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将企业的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内在潜力,使他们把自己的智慧、能力和需求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去努力、去创造、去革新,才能使企业健康发展。企业要想把握这难得的发展机遇、赢得挑战,最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健全有利于发挥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机制,这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是管理功能的精髓。激励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不断增加其满意度,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达到自身的需要,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企业与个人双赢。随着中国现代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人才流失、管理人员缺乏、人员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日益突显,人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才能的发挥,而激励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开始重视这些问题,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已成为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一、国内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研究现状概述

1、郭军在《中小企业激励机制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指出:

激励机制是运用科学的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励机制的完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首先,它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益。其次,它能够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吸引利用人才。再次,能够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因此,中小企业要重视激励机制的建立,把目标与激励方式结合起来,建立起符合自身企业文化和员工切身需求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积极性,才能激励各岗位人员各尽其才,为企业发展大显其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王广礼在谈到激励行为时指出:

进行激励要:

1设置满足需要的目标,才能产生激励。

2激励的重要作用是发掘人的积极性;3要运用外激励,重视内激励。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利益与激励:榜样与激励;感情与激励;环境与激励。

3、宋同亮谈到过一种新的系统激控管理法: 为改变管理工作落后状况,以现代化管理理论为指导,探索和实行了以人为中心的全方位系统激励控制管理法(简称系统激控管理法)。 系统激控管理法是一种对人的行为的综合管理办法,又是一种新的企业组织管理机制。内容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分为系统管理,激励管理,控制管理三部分。系统管理包括系统领导分工;责、权、利划分;层次结构;运行机制。激励管理的内容包括感情激励;目标激励;政策激励;困难激励;竞争激励;奖惩激励;形势激励;典型激励等等。控制管理的内容包括政治控制;经济控制;行政控制等等。 系统激控管理法有以下实施层次:决策层确定企业的最佳生产效益目标和重大实施方案;管理层制定实施目标的具体计划,指导和控制现场管理、信息反馈;执行层依据企业目标组织实施具体计划;操作层控制生产过程。 总之,就是要达到全方位激励控制,实现最佳生产效益目标。

4、杨志在谈到激励资源的挖掘和使用时指出: 管理激励的目标设置,不能缺少激励资源,相对充裕的激励资源,可以使激励方式灵活多样,激励成本低廉。激励资源是稀缺资源,应当珍惜使用注重挖掘;激励资源可以从企业内部、企业外部寻找途径挖掘,其使用要提高有效性;使用应有计划,并针对人们的需要,讲究使用方法和艺术。

5、王缓、张新胜谈到从激励个体到群体激励时指出: 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着眼点是企业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目标。

企业的价值观内化为企业职工个人的价值追求,这不仅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意识状态和“一体化”的组织气候,强化企业的内聚力,而且也会成为调动企业职工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励因素。

企业文化管理模式认为:每一个职工都有追求工作出色的强烈欲望,同时也有在出色的企业中工作的要求,前一个欲望主要采用个人激励的手段和方法,后一个愿望主要采取的是群体激励方法,如为企业职工提供统一的价值观念,树立企业崇高的目标,形成具有战斗力的团队精神。显然,群体激励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激励。质而言之,它是应用企业文化而达到激励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标。

二、国外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研究现状概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一个层级系统。马斯洛的发现因符合一般的观察结果,因而在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颇为知名,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许多管理者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不同划分提出了不同的激励措施,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马斯洛的观点不免带有机械论的偏颇:他认为需要层系只有单一的逐级上行的机制。同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因为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作支撑,信度不高。

耶鲁大学的阿德弗教授针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缺乏实证研究的不足,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修改为ERG理论,他认为有三种核心的需要: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生存需要涉及到满足人基本的物质生存的需要,包括马斯洛称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这两项;第二种需要就是相互关系,即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类需要和马斯洛的社交需要和自尊需要的外在部分相对应,这是人在社会中立足的重要需要。第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即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包括马斯洛尊重需要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些特征。阿德弗继承了马斯洛的层系与逐级上行的概念,但却做了两点重要的修正:一是将马斯洛的满足则上行的运动规律,补充以一条新的挫折下行机制,即当最高层的成长需要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下层的情谊需要会在新的水平上重新显现而成为主宰,同样规律也存在于情谊需要及其下层的生存需要之间。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不同,ERG理论证实了人的多种需要不是阶梯式的关系,它可以同时存在,如果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愿望会更强烈。大量的研究表明,ERG理论更符合实际,是关于需要层次的一种更为有效的观点。

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把与工作有关的需要分为成就、情谊与权力三类,前两者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与社交需要,后者则指想要影响与控制别人的需要。麦克利兰研究指出,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提出了系列的激发员工成就需要的方法。同时,他还指出,情谊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 赫兹柏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一部分因素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成为保健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另一部分因素和工作内容紧紧连在一起称为激励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弗隆的"期望理论"认为,决定激励强度有三个重要变量:

1、期望值(E),指具有一定强度的激励,在推动人们朝所选定的目标付出努力后,能达到所期望的绩效水准的主观概率;

2、工具值(I),指达到期望的绩效水准后,便能获得所需奖酬的主观概率,即个人判断或估计出的成功把握;

3、奖酬效价(V),指不同奖酬在当事人心目中相对价值的大小。一个人为获得目标奖酬的积极性(激励强度)是E、I、V三个变量的乘积。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对其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看相对值。即与一个和自己条件相当的人的贡献与报酬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之间比率相等,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

罗伯特豪斯的"综合激励模式理论"是通过一个模式把上述几类激励理论综合起来,强调任务本身的内在激励作用,兼顾因完成任务而获取得外在奖酬所引起的激励等等。他们有的围绕如何满足人的需求、需要进行研究,有的着重从人的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入手,有的则从研究激励的目的着手进行研究。

详细阐述拟选课题的目的、意义、要完成的工作和预期结果: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遥遥领先,我国才刚刚起步。尽快形成结合中国企业实际的我们自己的激励理论和已此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是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当务之急。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经济也越来越成熟,而中国由于开放时间较晚,管理理论和经验落后,相对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如何从激励理论研究上找到突破口,尽快达到发达国家的实力是我们应当仔细思考的问题。 激励是现代管理职能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能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它是把员工的自身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手段。一套好的激励机制应该非常有弹性,但是又能很好控制员工不偏离企业发展目标的。 在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中,如何激励员工已经成为摆在企业经营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有的公司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员工士气高涨,效率很高;但也有的公司做的比较差:员工流动率居高不下,士气和办事效率低下。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博士通过对员工激励的研究发现,一个人要是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的、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总体上来说,本课题希望通过采访调研众多成功大公司中的一个代表——在激励员工方面有独到之处的M公司,给众多感到困惑的公司和企业以一点启发。特别在中国加入WT0后,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要想加快企业发展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齐心协力,所以更应该借鉴和学习先进的企业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朝组织目标前进。

拟采用的研究方案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方法

考虑到课题主要是有关激励实践性方面的研究,所以决定采用案例法,在分析过程中则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进行对比、探讨,从而得出结论。

A、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引用采访到的M公司的具体案例来说明相关问题。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能更形象地来阐述个人的观点,换句话说就是以鲜活的事例来说明或论证抽象的理论或观点让人更容易理解。要成功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首先在于能举出若干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这样能更具说服力。但切忌罗列大量的案例,而且最好将所要罗列的案例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千万不要将一篇十分冗长地案例一股脑儿地照搬,因为案例研究方法地重 点是对所罗列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评价,最终得出自己的观点,否则就会让入觉得头重脚轻。

B、定性研究方法:应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所引用案例的比较分析,指出激励行为背后的指导理论依据。

C、理论演绎法:跟踪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方法,阅读大量的相关论文和专著的基础,为本文选题和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存在的激励问题

2、企业管理中有效激励员工的措施

3、实现有效激励的途径

4、激励理论对我国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必须的实验初步计划、及论文工作进度的初步安排:

首先,要弄清涉及此次论文的一些相关的概念,如激励、组织结构、等等;其次,选定M公司为案例对象的背景交代;再次,通过一个个采访到的案例,介绍M公司的各种激励行为,分析其行为背后的指导理论依据;接着,通过M公司员工晋升、调职等激励行为,探讨M公司的激励机制与其组织结构间的关系:然后,挖掘M公司的激励行为和其深层的企业文化间的关系。M公司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那么它的激励行为是否是其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呢?换句话说,企业文化是不是激励最本质的动力呢?

最后,系统集成M公司的激励机制。研究怎么样的激励机制才是优秀的激励机制,好的激励机制需要具备些什么特质。

三、主要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20XX年X月X日 — 20XX年X月X日)收看论文辅导课件。

3、与导师联系、定题(20XX年X月X日 — 20XX年X月X日)与指导教师联系,请教讨论、确定论文题目。

4、获知论文选题申请结果(20XX年X月X日)通过联系知道老师,确定选题通过。

5、上传任务书(20XX年X月X日 — 20XX年X月X日)指导教师向所指导的学生下达任务书,学生明确任务、要求。

6、开题报告(20XX年X月X日 — 20XX年X月X日)根据课题任务,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在指导教师指导、帮助下,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资料分析,撰写开题报告;与指导教师反复讨论,修改、完成;交指导教师审阅。

7、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20XX年X月X日 — 20XX年X月X日)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行论文写作,并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完成论文初稿。

8、论文修改和定稿提交:根据指导教师的评阅意见,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并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对论文修改稿进行分析、修改;将修改后的论文定稿。

9、论文定稿的再修改和终稿提交,根据导师的评阅意见,对论文定稿进行再修改,并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对论文定稿作进一步的分析、修改;将论文终稿上传。

10、论文评审答辩:交论文文本给教育中心;按规定时间、指定地点参加论文答辩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