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精选12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1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依然残留着一些问题,阻碍着新课标的彻底贯彻,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无法满足培养现代人才的需要。根据笔者的调查与研究,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灌输式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主动性低下

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教学效率低下,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无法达成新课标提出的目标与要求。

(二)教条化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不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单调、陈旧的教条化教学模式,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流程化地、呆板地展现给学生,不仅制约着学生的语文思维,而且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三)理论化教学,偏离学习的本质方向

教师的教学内容,理论知识过多,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识,使得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抽象的、孤立的理论性知识,学生只学会了简单的读和写,却不能将理论知识在生活中运用,这偏离了学习语文的本质方向。

二、高中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必要性

(一)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由于高中学生必须要面对高考的压力和繁重的学习负担,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兴趣的培养。为了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二)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现代教育体制改革,倡导的是素质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要使学生具备必需的读写技能,而且还要使学生具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增加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高中语文趣味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实施趣味性教学,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它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对于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也有重大的意义。那么,如何实施高中语文的趣味性教学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此提出一些建议,以作抛砖引玉。

(一)使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实施高中语文的趣味性教学,首先要从教学语言风格的转变开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语言往往比较严肃、古板,这对在新时代环境下成长的高中生来讲,是枯燥乏味的。时间长了,容易降低学习兴趣,造成成绩下降。高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摒弃一些比较陈旧的模式化语言,多尝试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从课堂的开始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教师应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少使用或不使用偏激性的语言。通过运用教学语言的技巧,可以发挥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会提高,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采用创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大胆地探索,勇于创新,借鉴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采用一些已被证明有效的、创新的教学模式。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强制灌输式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了。因此,教师在实施语文趣味性教学时,可以进行创新并灵活运用教学方式。例如,对于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灵活讲解,也可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还可以组织趣味性竞赛活动等。通过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趣味性教学的优势,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

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由于其能够运用影像、声音等把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表达出来,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内容丰富的课件,增添课堂趣味,加强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把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播放出来,这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也可以弥补单调枯燥的教学语言的不足,同时又能增强教学趣味,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2

一、自主阅读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努力建设开放性强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教养。语文课文内容主要来源于生活,所以,语文课堂上应该利用一切方式还原和丰富生活本身,通过读透文本,读懂作者思的想,受到启发,使课堂变得富有生命力和活力,使学生学会通过文字领略生活,增强对生活的感性认识和语文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二、自主阅读的原则

自主阅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阅读要将个人感悟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在自主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阅�

(2)自主阅读要和老师的指导相结合。虽然学生是阅�

(3)以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核心。阅读能力就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4)将课堂内外相结合。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是课内阅读,而课外阅读主要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5)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态度是否积极主动、阅读的内容是否多样,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人见解。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自主阅读实践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会主动阅读。要想高中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讲读有关作者的写作大背景、生平事迹、才华和发生在作者身上的有趣小故事,能吸引学生对作者的关注,使学生对作者产生好奇心。高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在思考问题上已经拥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思维尚未固定,抽象思维占据优势,逐渐向理论型抽象思维靠近。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需求。另外,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文以外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看到读物就激发阅读兴趣,不仅开阔视野,还大大提升欣赏作品的水平。

(二)构建学生自主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

阅读是学生吸取书本知识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应该构建学生自主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确立学习目标,明确阅读导向。在讲解课文前,老师要让学生预习一遍,然后师生共同商讨并且确立本课学习目标。老师应先概括自主阅读的提纲,并发放给同学们,提示学生如何按照学习步骤自主阅读。

(2)激发学生兴趣。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文怀有期待和好奇心,这就要求导语设计得非常巧妙且富有激情。

(3)向学生提问,引发学生的质疑。巧妙地设计问题是自主阅读教学的关键,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教学素养,不断摸索出可以有效提高自主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3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学理论指导,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将新课内容按板块有层次地进行设计,并形成有逻辑的阶梯式问题,以便学生可以层层递进地走进文本。导学案是相对于教师的教案而言的,它是“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学、课后复习所使用的主动学习的工具与方案”。导学案的设计要注重知识的准确性、知识的系统性、思维的启发性、形式的多样性。在现实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已经很普遍了,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新课改倡导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在这个大前提下导学案就很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一、导学案的运用现状

根据笔者对长春某高中使用导学案情况的调查研究可知,每节新课之前都会发放导学案,教师依托导学案促进学生的学习。导学案基本是由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探究、课后作业或课堂练习等几部分构成。导学案,就应该是辅助正常教学的工具,不应� 字音字形作为预习内容不应再占用课堂时间去完成,知识链接部分也应该是学生提前阅读过,从中寻到自己的兴趣点或疑问点,带着目的走进课堂,这样的学习才会是有效的。而笔者观察到的现状,导学案运用僵化、应试化、习题化。

二、导学案的作用

通过观察思考,笔者认为导学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下面就导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1)好的导学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案的设计不能脱离文本,不能生硬刻板,应以文本为基础拓展学生的学习面,呈现出学生不知道又必须知道的知识。导学案先于文本走进学生,它的质量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一篇课文学习的优与劣。例如,对作者及背景知识的系统呈现,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从而对文章产生兴趣或者根据呈现的信息产生自己的疑问,带着疑问去听课。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导学案才能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如果只是将学案设计得很好,发给学生一张纸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去完成,那就没有意义了。

(2)好的导学案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平等关系的。形成。新课改之前的课堂,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一言堂”“满堂灌”是普遍现象,学生更多的是“听”,缺乏“思”“辨”“析”,教师“专制”的灌输导致学生对老师也是“唯师是从”,不敢质疑不敢反驳,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平等,最起码在知识的学习主动权上不平等。新课改之后,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大背景下,导学案就更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一套学习方案,让他们带着思考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充分自学的前提下接受教师的引导学习。导学案给学生建立了一个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平台,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进而与教师有话可说、有疑可问,打破了原先旧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思维也越来越活跃。例如《老人与海》一课的导学案中在学习目标中呈现“学习运用反衬、内心独白等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段”和“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把握人物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精神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明确这节课我要学什么,我学习的重点是什么,而不是老师一人单方面了解课堂的重难点。

(3)好的导学案有利于扩展教师的教学思路。一个好的导学案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从内容的选择、顺序的编排、题量的多少都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在导学案的编排过程中,教师会涉及一些教案所涉及不到的内容,会参考课本以外的书籍,从这些点滴的积累查询中教师的教学思路就会拓宽,不再单方面地局限于教参,而是通过资料的搜集、知识的系统化整理更加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让课堂中的知识内容更加充实饱满。例如《燕歌行》的导学案中就是先将边塞诗的内容、特征及代表作罗列出来,从整个边塞诗的学习进而走进局部的一首诗的学习。这就从局部到整体的模式转变为以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模式,在掌握了边塞诗的风格特征后再去详细地学习《燕歌行》,学生更能在大背景下体会与感悟。一系列诗歌的搜集、筛选,主题内容的确定,都有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拓展。

(4)好的导学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一言堂”的课堂,教师只需备好课,将完整的内容讲给学生即可,对于学生是否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或学生能否接受学习,关注得不够多,教育的关注点也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一轮教完,教师的经验来源最多还是来自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更多也是一轮一轮的循环。而将课堂交给学生,用导学案去辅助他们学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给予解答,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这样的课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在自由的课堂上与学生思维的火花碰撞,这无疑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很好的方法。例如,在讲《红楼梦》时,教师将人物关系图放入学案中,以促进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在对节选内容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去了解整部作品,那么教师对于图式的讲解就很重要了,这就要考验教师的能力,能否用简短的语言生动地将大致情节讲给学生,进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应成正比例关系,以教促学、共同进步。

导学案的有效运用,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进展,于教师而言它是有利的帮手,一个好的导学案可以帮助教师一同来完成整堂课的学习;于学生而言它是有益的学习资料,一份好的导学案是开启学生学习新课的金钥匙,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向牌。美国教育学家埃富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提到:“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 ”这里提到的困难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如何发展学生主体的自主能动性,让教与学达到统一,这仍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高中语文导学案的有效运用,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它是学生学习的方案,是学生学习的帮手。夏老师提到:“导学案教学的教学模式不仅充分重视了老师组织、引导、点拨、示范的教学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迁移、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小结

导学案的设计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教师对课文理解的不同、对学情把握的不同,就会编制出不同形式的导学案,但是一个好的导学案一定要最大限度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参与与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导学案时也应将具体任务落实下去,不能使一个好的导学案起不到导学的作用,成为课堂的额外负担。导学案既要设计好,也要运用好,让它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金梅.学案导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9.

[2]程俊霞.高中语文导学案之我见[J].教学研究,2016,3(29).

[3]苏光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学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学案导学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8).

[4]范一龙.试论“教案”与“学案”[J].宁夏教育,2001(12).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4

摘要:近年来,针对教学环境的影响与优化办法的研究逐步深入,通过多位语文教师和教学研究者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发现我们可以在通过改善教学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改善教师学生的心理环境等多个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处理。

关键词:教学环境;优化;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环境的质量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水平、质量、进度都有巨大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优化语文教学环境。我们可以借助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通力合作,以科学有效的优化方略来优化高中语文的教学环境。

一、合理优化高中语文教育系统

高中语文教育系统自成一体,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高中语文教学环境正是这个整体中影响范围较广的内容。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高中语文教育系统为整体,高中语文教学环境为局部,整体决定局部。在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中,整体的性能、状态和变化会对局部的性能、状态和变化产生影响。同理作为整体的高中语文教育系统的优化也会带动作为局部的高中语文教学环境的优化。因此,想要实现对高中语文教学环境的优化可以从高中语文教育系统这个整体入手,先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再由整体的优化水平去影响局部。

二、优化配置高中语文教学资源

(一)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已进入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信息技术进校园、进课堂是现代学校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时代相关的技术设备现在已经设课堂教学的必备工具,也是影响着高中语文教学环境的重要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进一步优化高中语文的教学环境是社会进步和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必然趋势。这些先进装备已经改变了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环境,能带来更为便利、快捷、舒适的教学享受,于高中语文教学有利。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进入课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也随之改变,高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教学方式,开始语文教学内容的展示途径都发生了改变。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的多媒体设备已经与现代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融为一体。此外,新课改形势下国家和教育部门也在大力推广全新的结合了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学模式。多媒体信息技术对高中语文教学环境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

(二)语文教学环境中良好的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宽敞明亮的教室,清爽、舒适、景色宜人的自然环境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语文教学资源。首先,良好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好的清洁空气,使空气更清新自然,对身体健康大有帮助,也能让记忆力更好。其次,人们在优美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更容易保持心绪平和,对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有所帮助。第三,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都有影响。当人们身处在美丽、清新的自然环境中,心情也会随之变得愉快轻松,而人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所以优化自然环境可间接减轻语文教学压力,增加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和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能力。

三、“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优化语文教学环境

(一)学校方面的帮助方式

学校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学环境的优化方式可包含,首先提供足够各项语文教学活动的工具和原材料。其次,学校方面还要确保平常情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教研活动的正常运行。第三,学校方面还需要根据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开展积极的高中语文教学、教研活动,保证正常的语文教学活动能顺利完成。

(二)社会方面的帮助方式

社会方面支持优化高中语文学习环境的主要工作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增强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方式包括,适当地提高相关的语文知识竞赛、演讲类活动;全社会性的国文热潮、中国风的文化及艺术宣传活动与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等都能为高中语文学习环境的优化提供良性互助。

(三)家庭方面的帮助方式

家庭方面对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环境方面的支持做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家长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保证学生正面情绪的持续状态。第二,家长对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进度等内容的关注程度也是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环境的重要元素之一。第三,家庭之中亲人间的鼓励与赞扬等。

四、大力营造最合适的高中语文学习氛围

首先,语文这一学科本身就是一种充满着各种人文特性、思想性和情感属性等的学科。语文学科的这些特性决定了语文的教学活动容易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比如,当学生处于一个学生学习勤奋、教师教学水平高超、师德高尚且整个学校都富有勃勃生机的环境之中,肯定会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产生兴奋、激动等心理感受,从而增强学习兴趣,营造出令人到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去。其次,高中语文的教学环境也会受到文化、文学的状态和学生学习状态等元素的影响。所以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和严谨认真的文化氛围都要注意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环境的优化,从而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

五、合理优化教学双方的心理环境

在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心理因素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就越发明显。是以合理优化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环境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帮助也很大。

(一)塑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的影响深远,不仅会对高中语文教学环境产生影响,对教学双方的身心健康也都有所影响。是以在开展高中语文教育的优化工作时,还要注意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压办法

心理压力能够对高中语文教学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心理压力超出了个人可承受的心理负荷程度。当人的心理崩溃时任何教育教学内容都收效甚微,高中语文同样如此。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突然出现或者是逐步累积的心理压力过大。二是,心理抗压能力太差。前者可以通过减压的方式加以改善,而后者需要加强锻炼,逐步提升人的心理承压能力。

(三)及时解决不良心理的问题

心理不平衡、仇富、叛逆、暴力等多种心理问题都 让教师以平常心参与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学生以平常心去完成高中语文的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韩玉秋.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J].文学教育(下),2017(8).

[2]黄立婷.优化教学方式,使高中语文课堂妙趣横生[J].求知导刊,2016(7).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5

摘要:当前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需要采取自主学习策略,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走网络同写作教学相结合的道路,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落实写作教学同教学语言技巧的结合政策,充分挖掘学生写作的写作潜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自主学习策略;应用

1.高中写作所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写作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

当前我国的一些高中学校,教师在对学生写作方面的教学方法更加侧重一些基本技能方面的东西,很少能够触及到最为深层次的方面上来。因此,基于这样的培养方式使得学生的写作态度或目的仅限于一些纯文字论述,对于写

1.2学生写作教学形式传统单一

现阶段,我国高中学校写作教学并未有什么创新改革,依旧停留在最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单一枯燥。写作的教学模式一般是首先通过教授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讲解完成后学生开始进行实战练习,周而复始、循规蹈矩的进行单调枯燥的知识点讲解练习,对于学生自身的特性和发展往往有所疏忽,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的开挖、成绩的未来发展绝对是极为不利的因素。

1.3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偏弱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发展,新课改标准的实施,对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质量的要求也不断的在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潮流的发展,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当前的发展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努力改革创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和欲望,自己结合自身的特质来学习。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信心

通过实际的调查与走访,不难发现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认为写作训练是一项及其枯燥乏味的事情,他们对写作持有排斥或者厌恶的情绪。因此,强行逼迫式的写作并不能起到作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提升学生对于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多多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及其探索研究的欲望,努力去钻研思考,发自内心的去热爱这一项学习任务。教师必须有足够宽的知识面,尤其是一些有趣的历史典故、或者名人事迹以及相关的趣味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写作和阅读,让学生轻松快乐的阅读,拒绝枯燥乏味,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有激情。

2.1注重网络和写作教学的结合,优化课堂

当今世界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势头迅猛,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应用逐渐成熟,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学生接受的信息量非常之多,内容丰富,师生、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方便快捷,授课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大大减缓的。教师的教学压力,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充分的发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优势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和平台,让学生独立探索研究。

2.2采用多种教学的学习方式

以往传统的教学写作教学中教师最为常规的做法是将最基本的写作要领直接传授给学生,当前社会发展进步日新月异,传统的训练教授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教学发展。现在学校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连身定做相应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小组讨论机制,也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也可采用作文竞赛的模式,多管齐下,使得作为教学模式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提升写作的欲望。

2.3写作教学与教学语言技巧结合

写作教学中写作语言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注重多种性质教学语言的运用。其一,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将生活的情景同课堂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避免课堂教学的生硬话、抽象化及枯燥化。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组织能力是自身生活方式的直接体现,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修养,将自身的风采充分的展示出来。其二,注意诗意感性语言的运用,教师内心深处的感情应该同课堂教学相结合,情感的传输是一

参考文献:

[1]邸珍玉。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02)15.

[2]李慧明。微博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xx.

[3]李金枝。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xx.

[4]蓝显汉。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xx,(5).

[5]梁志军。情意表达:写作教学的原点[J].语文建设,20xx,(7-8).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6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条件下,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与新课改的发展要求相符合,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改革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又应该结合学生思维方式予以合理的引导,对学生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教师应重视自身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学生所承担的课业非常繁重,使得其语文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教师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难度也比较大[1]。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既应该重视学生对基本语文知识的有效积累,又应该着重培养其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采取积极的态度实施语文教学,保证学生在整个知识积累中可以有效提升语文思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拥有良好的语文思维,可以有效提出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时,由于文章的故事背景为战国时期,年代非常久远,且文章中存在不少生僻字句。因此,教师想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首先应该泛读文章,在整个泛读过程中,对自身语文思维进行有效把握,并融入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在理解文章详细内容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

二、应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开展高中语文相关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灵活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水平。情境式教学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后,在实际教学环节创设出合理教学情境,并且设置好相关教学问题的详细解析过程来帮助学生完成课文内容的学习。在该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思维[2]。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语文《荷塘月色》这一课文内容时,就可以采用一些教学辅助工具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技术以及录音工具播放一些和荷塘月色有联系的影片或音乐,学生在欣赏完毕后,就可以感受到荷塘夜色里面所蕴含的静谧气氛与优美环境。学生处于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当中,能够深切体会到《荷塘月色》的相关内容与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穿插一些问题,如“荷塘月色里面对你最富有吸引力的部分是什么?”“在该创作背景之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等。教师在已经创设的合理教学情景中设计一些具有开放式特点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融入整个学习环节,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慢慢揭开自身所要找寻的最终答案。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语文思维。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实施语文教学时,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形成语文思维[3]。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小组合作学习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学习能力,可是传统语文教学则比较重视语文教师所发挥的传授作用,导致学生只能够被动学习,缺乏学习主动性,对其思维能力的有效开发及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对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工作。通过合理分析之后,把课文里面的相关教学问题分给小组中的不同成员进行思考。学生通过自己对整篇课文内容的。理解,找出详细的答案。在该环节里面,所有学生均会按照自身思维模式表达不同的见解和解题思路,并利用合作小组形式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其他学生的思维和解题方式,从而促进其独立语文思维的形成。

四、结语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其语文思维的有效培养与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实施的相关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紧密的联系。语文教师应该将自己所具有的引导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帮助学生认清并挖掘自身的语文学习潜力,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独立的语文思维。

参考文献:

[1]黄荣。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18(36):214.

[2]凡芳伟。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xx,25(9):53.

[3]徐岩涛。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xx,11(9):6.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7

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认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里的主观能动性指学生在该阶段所具有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此外,高中生在这一阶段心理发展具有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社会性,这就构成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而在阅读教学中,这些“个性”就表现为学生的自读和自悟。这就要求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和活动的空间交还给学生,并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认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在现有的阅读教学中,老师教学的“面面俱到”其实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否认。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提取重要信息,归纳分析文本的能力,老师只要稍加引导、鼓励,就可逐渐取代教师划重点,分段落,析字词的方式。其次,教师要认同学生的创造能力。高中生的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对文本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感悟。文本对于读者而言是一个无限开放的世界,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应该通过参与对话,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阅读体验、感受和理解给予鼓励。再次,教师要认同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所习得的知识能够恰如其分的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是对教学效果的最大肯定。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在点拨、引导学生的同时,鼓励学生遣词造句、表达情意,并给予一定的评价,也是对课堂知识一种有效的巩固。

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回归文本

教师要回归文本就是要树立文本阅读的整体观。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对文本要有一个读者的鲜活的、真实的、独立的感受、体验和认识。一切的鉴赏和批评始于鲜活、独到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教师上课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好好地研读文本,以纯粹的自我投入阅读。其次,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参考资料。教师精读文本之后,必须参阅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不管教参讲解多么准确无误,不论专家教授对文本的研究分析多么细致深入,都必�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很多新的研究成果,也有不少大受推崇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可供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借鉴和利用。但教师不能生搬硬套,追新逐异,在形式上作功夫,而要通过本人的接受和理解,结合教学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三、教师需引导学生尊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学生尊重教师即要尊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由于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到达半成熟状态,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由于个别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文本解读不深或照搬教参,出现了无法为学生解疑答惑的尴尬局面。此外,学生对阅读教学中模式化的教学流程表现出极大的厌恶,甚至选择忽略学习课堂知识或自作主张的阅读一些投其所好的文本,这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作为“主导”,应担好点拨者、启发者、激励者的角色,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等。在学习中,高中生切忌坚持自以为是的观点或者想法,必须认可教师的教学导向作用,尊重老师的教学工作,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创新性学习。

四、教师需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超越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精选12篇

1.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想象中超越文本。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再造想象,一方面是以课文词句为触媒,从中生发生活的情境;另一方面是以课文的空白处为契机,以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这种阅读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的内蕴,超越了文本。

2.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范围上超越文本。教师要把课外阅读变成常规化、常态化,让课外阅读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让课外阅� 1)将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立足课内,放眼课外,以鼓励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文学作品为主,更要让学生涉猎课堂阅读未覆盖到的而有利于自己的课外阅读。通过大量阅读加深学生的文化积淀,使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审美倾向和价值判断,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2)将课外阅读引进到课堂。课外阅读是出于主体的生命需要,是一种自觉、真实的行为,其显著特点是不需要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分析,不需要做大量的练习题,只为获取信息而� 而课内阅读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强制性,同时伴随着枯燥的文本分析和阅读训练,并非出自阅读主体的真正需要,兴趣自然也就大减。所以,教师就应把课外阅读的这种真实性引进课堂,使之成为阅读主体的真正需要。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赋予它鲜明的人文性、创新性,使之向文化发展,向文学发展,向生活发展,向人的需要发展。它不仅需要广大教育者在观念上脱胎换骨,而且需要我们在实践上改弦更张。只有这样,高中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8

1“对话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

既然对话是个互动的过程,说明对话是高度的群体性行为。个体处在群体中,为个体个性的发展提供机会,也为个人社会意识提高提供平台,这是传统课堂,在刻板压抑的氛围下很难做到的一点。传统教学中,一个学期下来,师生陌生,生生不熟现象比比皆是,但对话互动的课堂,情景则大为改观。轻松愉快的话题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严肃认真的话题拉开思想的交锋,言来语去的交流沟通必然内化为合作、互助。学生经过由外而内的转化,内心世界大都呈开放状态,今后走向社会,“合作”“互助”不仅是他们的内在素质,更是他们身上的符号。综合以上三点,我们认识到,对话教学是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引领下,变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以引领者进驻教学,教学的立足点始终确立在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世界上,教学的功能始终落实在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健康丰富的情感,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上。所以,从宏观上看,对话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机制或教学形态,它是以一定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以及文化导向为具体内容的实体,而不仅仅是手段。

2对话教学实施与运用中的若干问题

一个新事物的确立,一种新形态的构建,都有一个从发展,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形态,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也碰到一些这这那那的问题,有待我们注意并加以改进的。其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2.1对话教学不注意情境的设置

对话教学要收到好的效果,课前的情境设置必不可少。高中语文教学,文本情境是作者的体验。相对于读者,须调动以往与文本情境相类似的体验,才能进行有效阅读。学生,即使是高中学生,生活体验也不足,这就要靠体验相对丰富的教师作“情境迁移”的引导。巧妙地设置情境是学习文本的前提。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课前准备不足,课中热热闹闹,课后稀里糊涂。看起来是一堂对话课,其实徒有虚名。在设置情境上,一般掇取某个片段,或选取某个切入点,采用直观的影像图片,亦可用文字解说,或读、或诵、或歌、或叹,调动一切可调动的感官直觉,唤起学生沉睡的,朦胧的,零碎的生活记忆。可以说,一个巧妙的情境设置,在课堂上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2对话教学忽视提问的有效性

对话教学中,设置提问是一个环节。巧妙预设问题,有利于推进学生思维从具象走向抽象,从简单进入复杂,由浅显入及深奥。但现实中,有些对话教学确不尽人意,笔者也有相当多的失败纪录。现在反思后略加整理,有以下几条:

(1)所提问题没有连贯性,缺乏内在联系;

(2)所提问题深浅失当,学生无所是从,造成思维混乱;

(3)所提问题不具实际意义,典型的“无效提问”。随之认识的到位,经验的积累,逐渐走出误区,步入正轨。现在总结起来,预设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预设问题由易到难,逐渐推进,且思路要符合文本逻辑;

(2)预设问题要顾及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做到看人发问,心有定数;

(3)预设题目,宁少而精,勿多或杂。只要教师做到熟悉文本,专研文本,熟透自己的学生,就不难预设符合实际且有效的课堂提问。

2.3对话教学中不注意整体连贯性

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某种新事物刚刚出现或兴起,总是要么不考虑现有条件是否成熟,盲目跟风;要么全盘否定现有,全盘接受新鲜。以至造成不必要的混乱,使之失去整体连贯性。在教学中,也有这种现象发生。对话教学刚刚兴起,有的地方凭着一股热情,不分青红皂白立马照搬,结果造成“水土不服”。有些课堂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适应性,例如:专题讲座法,特别是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讲读法等,还适应目前尚不发达、开放,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的农村教学。但这些地方新方法一来,原来行之有效的就靠边站,而新的东西一时又难以吸收消化,造成教师教学被动,学生学习无所适从,教学质量下降。我以为:对话教学以整体机制引进为宜。初期,师生有个了解熟悉的过程。宜应新旧教法互用,互补长短。适应成熟后,逐步推广。但即使这样,其他教法也不可完全放弃,可作为辅助方法相机使用,这样,既有利于教师的实际操作,也有利于教学的整体连贯。

3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没有过去时,只有进行时。实践中,我们还会遇到大量的矛盾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问题,仅仅凭着一股热情不够,还需要我们拿出政治智慧和理论能力。其中提到的“理论能力”就是我们当下要尽快把丰富的教学实践加以总结。成熟一点,总结一点,使之尽早自成体系,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然后反过来指导实践,给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活力,注入动力。一切热心支持教育改革的同仁,携起手来,有力的出力,有智的出智,为着我们教育事业这个千秋大业贡献力量吧。

高职语文教学的冷思考 篇9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里,古典诗词犹如繁星点点,熠熠生辉。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我国向来重视经典诵读,从秦汉至清末,熟读精思,口诵心惟一直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经典也是最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课程。新课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建议,而且对于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其中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近年来,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也都对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予以了焦点式的关注。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缺失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个重要的形式,它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实情况是:高职校的学生总体文化基础薄弱,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不能很好地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经典诵读大行其道的情况下,许多高职校的校园里只能看见朗读外语的景象(英语有PETS考试),诵读经典的景象可以说是凤毛麟角。长此以往,高职教育将无法承担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园里为什么会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笔者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快餐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学生不愿意阅读经典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快餐文化进入了疯狂的时代,这慢慢演变成为一种时尚。大量的肥皂剧、流行音乐、、网络游戏以及恶搞艺术等娱乐文化充斥文化市场,高职生的阅读取向呈现出游戏性、娱乐性的走势。在不少高职校学生的观念中,那些经典的作品过于深刻严肃,读起来太累,不如快餐读物轻松、刺激,也不如时尚读物那样新潮、前卫,经典著

2、专业素养的缺乏,语文教师无法肩负推行经典诵读的重任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本人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教育教学任务。经典诵读的推行决非易事,它对语文老师的要求甚高。它要求语文教师,善于把语言学家的用词准确、教育家的逻辑严谨、演说家的论证雄辩、艺术家的情感丰富集于一身,教学语言做到对象明确,深度适宜,富有针对性;清晰准确,通俗易懂,富有逻辑性;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真情实感,潜移默化,富有感染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性。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高职校语文教师大都担任班主任,平日里忙于应付各种教育教学工作检查,每年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写作更是无暇顾及。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师都配有教学参考书供选用。这样做,固然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所帮助,如果一味地依赖教学教参书,语文教师原有的专业素养包括文学素养自然会衰退。大部分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偏低已�

3、技能大赛的强势推行,使学校没有精力顾忌其他工作“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创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技能大赛的成绩,被视为该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教学水平、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排名代表着学校在全国、全省、全行业同类院校中的地位和社会声誉,是学校在社会上的“脸面”和学校领导的重要政绩。因此,受到参赛职业院校领导的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目前各职业院校为准备技能大赛均采取了“举校体制”,抽调全校最优秀的教师、重金聘请企业的行家里手组成指导教师团队,选拔全校最优秀的学生作为参赛选手,校内所有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实验仪器均对参赛选手全天候免费开放,并根据参赛需要购置最新的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全体指导教师团队、全体参赛选手停课,针对竞赛题目或项目进行少则20余天、多则长达几个月的集中封闭式强化训练,举全校的人力、财力、物力,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参赛选手来实现技能大赛中一举夺魁。长此以往,学校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工作,更别说无法短期奏效的经典诵读。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加强经典诵读的可行性路径

怎样去读经典作品?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实现经典教育,让读经适应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是当下高职语文学科需要探索的目标。

1、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传统文化教育模块即在原来高职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加重诵读的比重,改良高职语文教学,增强人文素养的培养。如增加先秦思想文化中经典部分及其后来文学史中的经典内容等,教学中力求思想和文化知识并重。将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模块确定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块。学校可以先开设公共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同学选修,从而慢慢提高经典著作的影响,渐渐形成学生学习经典的良好风气。譬如可以开设“论语导读”“老子导读”“唐诗宋词欣赏”“明清四大名著欣赏”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及诗词鉴赏等选修课程。让经典诵读活动融入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质量评价、教育教学督导中,给予读经活动制度层面的有力保障,体制机制的长期支撑,确保经典诵读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

2、依托科研强势,加强诗词教学研究把诗词教学列入教育教学计划,进而开发校本课程,编写诗词校本教材;根据高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推进诗教进课堂活动,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采取相应的施教方法;注重诗教的融合和渗透,善于把诗教与语文教学中的诗词授课相结合,与政治、历史和公民素养教育相结合;开设诗词教学公开课;开展诗词教学课题研究,申报专项课题。在师生中间形成浓厚的诗词教学与研究氛围。

3、抓好社团建设,活化经典诵读形式以社团建设为抓手,常态性开展经典诗文的学习和诵读活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诗歌创作、诗歌赏析、诗词默写、诗词诵读比赛等系列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如先秦思想专题、通俗文学、武打小说专题;组织学生观看《百家讲坛》或经典名著影片等经典节目;组织学生排练如《北京人》、《雷雨》等经典剧目的片断和扮演经典人物角色等。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课诵读任务,结合活动开展的情况举办经典诵读感想交流会、经典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活动结束后召开“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大会等,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4、拓展社会实践,丰富学生人生体验让经典诵读以开放的视角,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营造整个社会重视经典的氛围。高职校可以成立经典诵读志愿服务队,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走进企业、进入社区,通过“摆摊设点”的方式,向市民们诵读经典,宣讲经典文献的精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经典诵读知识;另一方面,又让学生所学的经典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一举数得。高职校的学生会与社团组织可以利用有利于弘扬经典诵读知识的节日与事件,以之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经典的意识,坚定符合社会道德与准则的人生追求。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的节日里,可以在校园开展“经典诵读文化节”,将与之相关的经典诵读知识传播渗透在节日活动中。

三。高职语文教学开展经典诵读的意义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人阅读经典,不仅获取了知识,也使悠久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好途径。我们从经典著作中可以明白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髓,理解教人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自觉地将古圣先贤的教诲融入自己人生成长的历程,自觉地消解外部世界的喧哗与浮躁,自觉地加强内在修养,强大自己的内心。诵读经典,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品位,加强了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素质与能力,使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成为名符其实的“技师”。

2、推动学校品牌建设要使我们的学校具有有魅力,品牌特色不可或缺。教育部选拔建设的百所示范高职院校,大都显示了品牌和特色的力量。因此,学校可以尝试结合当地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实际,组织力量选编能体现地域特色的经典读本及诵读、书写、讲解材料、教辅,提供教学资源;建立经典诵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托区域经典文化来打造学校品牌。学生从经典中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加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3、推进学校学风建设在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组织班级进行演讲朗诵、学生早读背诵经典、进行诗词创作、做读书笔记、评选经典诵读先进个人和优秀班级、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等活动,可以使学生受到校园浓烈的学习氛围熏陶,自觉地改变懒散的学习习惯,使学校的学风日趋向上,打造书香校园指日可待。四。结语总之,我们要借助语文课堂,用经典名著熏陶学生文化情操,用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力求把经典诵读教学渗透在高职校语文教学及各种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既是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要求。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10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措施,其中包括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创造出写作意境,让学生产生切实感受以及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为写作打下夯实基础等等。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策略;写作教学

一、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写作课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运用文字交流的过程当中逐渐地认识到自我认知与自我表述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来自于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类变化。通常情况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是教育者教给学生表达个人情感与思想内涵的中主要方式,其中包括了思考方法的训练课程、表达方法的训练课程、遣词造句的训练课程以及文章结构设计的训练课程等等。通过在语文写作的教学内容中采用自主学习策略,一方面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较好的锻炼;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高中生更加准确的掌握自身的学习喜好与特点,从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

二、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

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在完成某件事情时带着浓厚的兴趣,那么就一定能够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为了能够让高中语文写作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育者需要充分的激发出学生对写作课程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将写作任务当作是一次“奖励游戏”,从而以一个饱满且乐观的态度来完成写作。首先,教育者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与周边事物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文章注入更多的真情实感;其次,教育者还要交给学生搜集写作素材的正确方法,让他们运用好奇的目光来审视自己周围的世界,并且尽可能多的参与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外活动,争取在日后的作文练习中做到有事可想、有感可发。

(二)创造出写作意境,让学生产生切实感受

例如在教授“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语文写作课程时候,教育者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与《走进现场》有关的情景剧,并且指导学生要着重注意在小女孩处于生命垂危的紧张时刻时,拉尔夫是如何向安娜蓓尔讨要玫瑰花的。并且让他们深入思考一下,作为为何会在这个情境中做出如此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拉尔夫会表现出犹豫不决的样子?而后,教育者可以向学生展示如下几条思考精华:第一,在小女孩生命垂危的紧张时刻,拉尔夫十分清楚如果不去救她,那么就会让未婚妻安娜蓓尔感到非常的失望,并且还会违背自己的做人准则;第二,如果凭借自己的本事来打开保险库,那么就会表明自己是小偷的身份不再具备爱安娜蓓尔的`资格;讨要玫瑰花的情节已经说明了拉尔夫决定了要去营救小女孩,并且表达出了他对未婚妻深深的爱恋。通过这几点思考精华的引导,学生一方面在演员精彩的表演中感受到了主人公的矛盾与复杂心情,从而学习到描写人物形象的正确方法,另一方面则学会了怎样才能够在自己的文章创作中融入真情实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主动地去接触一些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三)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为写作打下夯实基础

阅读才是写作的基础条件,大量的阅读内容不仅可以全面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同时还能够为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夯实的基础。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多数高中生的阅读数量都比较少,他们将大量的课余时间都放在了玩电脑游戏和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上,几乎很少有学生会拿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放到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上。除此之外,由于高中的教学制度仍然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不仅导致学生的课余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而且让他们在沉重地学习压力下也失去了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兴趣。为了能够尽快地改变这一现状,高中语文教育者可以利用自习的时间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举例说明,教育者可以在早自习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并且结合《红楼梦》的写作手法来尝试对文章的某一个人物进行性格特点的描写。而后,教育者可以在每周拿出一节自习课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将自己的写作构思来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展开讨论和总结,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理解课程知识,同时还能够让他们在接触大量写作手法的同时找到最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日后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育者要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针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展开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争取能够将所有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的同时,让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性格特点来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

参考文献:

[1]邱振宇。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2).

[2]朱俊。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xx(6).

[3]黄志坚。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xx(11).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11

一、情境教学法的分类

1.语表情境教学法

语表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来对情境进行描述,通过语气、声调、感情等来激发出学生的想象,情绪及情感,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情境意识。语表情境教学法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通过语言描述来达到理想的情境设立效果。学生通过感受语言、运用语言、分析语言等来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感能力。

2.问题情境教学法

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于解决的问题或疑惑,有时也会产生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这种心理就会驱使其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思考。使学生在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培养。问题情境法是语文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教师根据所要教授的内容,从教材入手,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寻,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过程,来达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目的。

3.想象情境教学法

想象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原有的描述,对情境进行想象,从而使文字变成立体的图像。想象情境通常需要借助实体情境、语表情境或模拟情境作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和使用教材,来充分挖掘可以创设想象情境的因素,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二、情境教学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学科间的渗透来设立情境

职业高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文学科目,与其它科学之间存在着较多的联系,通过不同学科间的渗透与融会贯通,来实现学科间的相互补充及利用。语文教师应该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中,找到语文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对知识进行重组,然后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相关的历史知识。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由于文言文都具有一定历史背景,学生如果对这些背景不够了解,就很快速理解文章内容及内涵。教师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在进行文章讲解时,对学生进行历史再现。比如,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历史背景,来为学生创设一个想象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当年政治及军事环境,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及探究热情。

2.利用自然环境来创设情境

语文也是一门讲求灵感和感受的学科,语文的字里行间往往蕴含着美的情境。尤其是对于自然界的描述,这种意境之美更加突出。教师应该积极的利用自然环境,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的接触,来体会文章中所描绘的迷人景色,让学生在不经意中,进入文学的境界,以此来感知文学的魅力。比如,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真正的荷塘边上,在月光朗朗的夜晚,让学生感受文章中描写的优美意境,感受“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歌声似的。”那种美妙的自然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感染下,便会自然的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从而更加深刻地领会其中的立意。

3.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境

现代教学手段与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其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现代教学提供了声音、图片以及动画等多方面的服务,为学生带来了直观的情境感受。多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单一性问题。通过媒体技术的利用,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加形象的语文情意。比如,在教授《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关于春天的画面,也可以播放一些与春天有关的背景音乐。学生通过画面和音乐,来体会春天原野上的盎然生机,使学生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4.利用实践活动来设立情境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实践的方法,来再现文章中的情境, 比如,在《琵琶行》这篇文章中,里面有着较多的对动作及对音乐的形象描写。“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等,这些描述都非常形象而生动,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肢体动作来给学生创设出形象的情境。再如,《雷雨》教学时,可以根据内容,让学生编排一段舞台剧,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加深学生对文中人物的认识。

三、结论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审美观的形成。作为一名职业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情境教学的重要性,熟悉情境教学的各种教学手法,并且能够灵活、合理的运用各类情境教学手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12

在现代化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认识,这对于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教师要想符合社会的要求,就必须要走专业化的道路。

对于教师来说,专业化并不是要求教师能够成为新一代的理论家,而是需要教师革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善于吸收新的教育理论,从教学实践中使自己不断成长,逐渐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的教育事业能够得到质的提高,从而得到高质量的教学,使自己成为专业化的教师。

一、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意义

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如下素质,首先教师要具备高素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教师还要具备专业的文化知识,先进的教学理论,同时还要有能够驾驭课堂教学的技巧,语文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教师还要具备高素质的自我发展意识和终身为教育服务的思想。高中语文教师要能够在新时代的课程改革步伐下,善于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由实践逐渐上升到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

二、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高中语文的性质有着如下的定义,作为人类交际的重要交际工具,语文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把其特有的人文性和作为交际的工具性进行了有效的统一。所以来说,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在教学中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兼顾提高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和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让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都能够得到提高和发展,让学生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让所有的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广阔发展的空间,争取把每一个学生都能培�

所以,对于高中教师的专业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知识要求:教师不仅要能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还要能够注重课程开发方面的知识。

2、能力要求:教师首先要能够精心地设计教案,能够开发出课程规划,还需要熟练地使用多媒体为课堂教学而服务,同时还要能够注重和其他课程之间的综合联系。

3、转变教学方式:高中语文教师要能够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转变,从教师的一言堂,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人,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4、角色转变:教师要善于从传统的课堂角色中转变过来,教师要从教授型的讲授课程向引导性的传授课程知识进行转变,教师要能从知识的代言者向知识的创造者进行转变,有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向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进行转变。

三、自我成长,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师要想给学生以更多的知识,教师本身就必须要有无群的知识。高中语文本身是一个基础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教材内容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更新,调整。教师这时就必须要站在社会的最前沿,站在时代的前沿,站在学科的前沿,进行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灵活地使用教材,掌握教材内容,才能熟练地运用教材,才能给学生于更多的知识。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一些教师没有很好的读书习惯,只是凭着自己在学校时念书所学的知识进行给学生传授着知识。如果只是这样教师又怎样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要让� 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知识才能更加丰富,才能积累我们的文化底蕴,成就我们的智慧。

四、多一些有效的反思,少一些无效的苦干

应试教育正在逐渐走到我们的教育内心深处,我们现在的学子正是有着高的分数,低下的才能,机械学习造就了我们的时代学子。而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师,当面对今天的这种状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反思,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加有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不断地读书,思考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当我们不断反思的的时候,就是自我提升的时候,我们要站在一个更加高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来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要每天不断的重复向学生讲解着知识,我们要以一个中更加有独特思考的激情来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要少一些无味的苦干,我们要把这些努力变成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著名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说过: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寂寞,耐不住寂寞的人方寂寞。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与使命感,在品味过程中得到升华。而不善于抓住灵感、不善于反思的人,内心才会空虚。

总而言之,新世纪的教师,要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复合的知识结构,富有时代精神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成的教育智慧。在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化成长要开发潜能,张扬个性,走进信息化的美好人生。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根据教师不同学历、资历和驾驭教学的能力,分层要求,分类培训;努力摒弃过去大部分教师终身“磨道式”发展的现象,积极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有效发展通道;努力提供和创设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