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生活中自觉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完善。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职业道德的论文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职业道德论文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关于职业道德参考论文
主题:地方高校药学的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
摘要:培养的这些人才未来将在药品生产、销售、监管等各领域从业,倘若想要承担起有关药学专业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必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医药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因此,在高校药学专业强化医药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把医药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则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将其教育和培养成为集扎实的药学理论知识,与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一身的医药行业工作者。使他们在从业前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和职业道德,并能够长期坚持与践行,不仅可以保障全社会公民的医药安全,还能推动医药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药学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药学专业教育中都有明确的思想道德培养目标,然而从近年来地方高校药学专业毕业生从业后体现出的职业道德水准来看,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在具体教育活动之中,折射出诸如学生对职业道德认知不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空泛,教育方法单一,职业道德规范未能很好地内化成学生职业行为等诸多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地方高校药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不够,无明确道德准则
地方高校药学专业之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平时不关注社会新闻,是非观念不强,对职业道德认知不够。如:很多人认为在医药品销售的过程中医药代表对医生和医药房主任进行金钱上的行贿、予以回扣等是一种医药领域药物销售的一种技巧和策略,并不以此行为为可耻行为。同时,大部分学生对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生的信任问题也表示采取怀疑的态度。当前这些问题的揭露,从本质上表现了高校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药学专业职业道德观念教育时,明确具体的医学课程目标和要求,指导医药专业的学生把握正确的人生规划方向,不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
(二)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过于浅显,与社会现实分离
根据近几年的学生就业数据显示,部分地方高校的某些医药专业学生存在着职业道德素质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不相适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更加紧密,但任何事情都有利必有弊,随着一些西方思想的不断渗入,出现了各种消极思想,诸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奢靡之风等等,在这些消极思想的影响下,冲击一些地方高校药学专业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地方高校的药学专业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面多数停留在理论教育的传授上,很难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药学专业的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单纯地听教师讲课,无法进行实际操作,无法满足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的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会觉得课程无聊乏味,对学生进行的医药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起到的作用不大,比较浅显。
(三)药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过于单一,思想观表面化
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在教育传授过程之中,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传授具体的理论要求和行为规范进行接受。该过程侧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为客体地位对教师进行“接受”,主要采取的是讲授的方法,学生对此感到很枯燥乏味。这便会导致部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无法将其转化为内在的职业道德,流于表面。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提升高校药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案例教学法等。
(四)药学专业学生缺乏职业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影响,自觉性不足
近年来,各地方高校对药学专业的学生积极进行职业道德思想教育,但在此过程之中学生一般都处于被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境况,缺乏对职业道德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各高校对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药学职业道德教育并未有专门的教科书,造成了职业道德教育与药学专业的脱节。为此笔者对各地方高校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外部环境;其次,坚持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第三,加强职业道德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地方高校药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人才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要求不明确
各地方高校对于人才职业道德培养的要求是使药学专业的`学生不但具备丰富的药学理论知识,而且具有高尚品质的职业道德。但当前有部分地方高校对药学专业学生的人才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都不明确,存在着等级量化标准模糊、操作复杂等问题。另外,一些药学专业学生对于自己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不太清楚,不能做到深入了解和思考。一些地方高校的药学专业没有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生必修课程之内,没有上升到和专业技能课同等的地位上,大多数是以公共课、考查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导致了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考核往往脱离实践。
(二)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质量低
地方高校药学专业有关职业道德主题教育的活动范围在逐步扩大,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诸如: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用人单位用人标准、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深度、师资力量等等。从地方高校有关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之中的社会实践调查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学生实践的时间过短,实践效果相比预期效果相差过多的问题。同时,一些企业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对学生的顶替岗位的实习重视程度相比较于该企业在职的员工重视程度较低。
(三)教学策略陈旧,教学偏于理论知识
地方高校对医学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偏重于讲授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讲授的内容多是理论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较少,多数停留在理论讲授、书本记忆。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实践的次数少之又少,甚至可能一次实践机会都没有。采用陈旧的教学策略,教学偏于理论知识,显然不适合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开放性和多元性,造成各高校普遍出现的教学集体失声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策略的不准确。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接受学习的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强化地方高校药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职业道德规范课程体系
各地方高校要培养医药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它的形成不仅只依靠一门学科课程的学习,更需要的是综合各种培养因素,形成一个综合型、系统化、多样化的体系,对年龄不同、接受程度不同、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国外一些先进的药学专业的院校,他们对于不同的学年采取开办“伦理学”、“医患沟通的艺术”、“药事法规”等融汇了其他专业相关的学科。因此,建立健全职业道德规范课程体系内部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指以服从和服务于药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需要,体现符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内在要求。在课程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上注重实用性,主要讲授的是教育学生以服务为中心,进行深入的交流;在教学方法上侧重点是多样性,聚焦当下最热的职业道德问题,采用讨论、调研、实践等方法,使药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作为患者的心情,从内心理解、同情患者,从而去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药学职业道德修养。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药学道德规范
规范是行为习惯的先行者,没有正确的道德规范很难形成良好的药学职业道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勤奋学习,形成了一定浅层面的职业道德观念,在认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实践,通过专业化的药学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使药学专业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药学道德规范的本质特征,引导自己树立正确的药学道德规范。因此,我们必须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培养药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情感,弘扬主旋律,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强化其对社会现象的道德认知。锻炼药学专业学生道德意志,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不良诱惑的免疫力,使学生树立坚定的医药道德信念,在整个从业过程中都能自觉遵循医药道德原则和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三)融药学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于校园活动中
职业道德教育如果仅是说教和灌输,那么效果肯定不明显,各地方高校药学专业将药学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观念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如举办一些具有鲜明药学专业特色的知识竞赛、文艺表演、体育竞技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药学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可以定期举办中药鉴定大赛、医药文化论坛、职业药师大赛、药学实验大赛、从业技能训练等专业知识比赛活动,也可以举办人文知识讲座、主题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启发学生思维、开阔视野、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同时,在药学专业的学生实践实习教育中,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将实践实习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采用榜样示范法。如邀请医药学领域的模范典型人物给学生做事迹报告,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救死扶伤的医药精神;聘请外校的实训基地、实习企业的领导干部或管理人员做专题讲座,为药学专业学生提供有关医药行业发展前景的分析、讲授行业道德;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与在校学生进行经验的借鉴与交流;等等。
(四)融职业道德教育于社会实践中
各地方高校对于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结合社会实践开展,将家庭、校园、社会三者协调配合,举办一系列关于培养学生良好药学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以此引导学生敢于迈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实践,立足于药学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以服务公民为己任,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志愿者服务。关爱孤寡老人开展扶贫助弱、关爱老人的服务活动;深入社区为小区居民宣传健康用药的区分和服用事项,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免费测量血压等。开展诸如此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药学专业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珍惜来之不易社会生活的精神素养;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服务社会、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过程中,与同学建立深厚的情谊更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因此,药学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杨坤。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研究[M].北京:九洲出版社,
[2]许亚琼。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综述[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2
[3]宋良科。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医教育。26(3):68-70
[4]刘春明。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7(02)
[5]冯巧玲。医药专学生全方位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04).
【摘要】
职业道德是档案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忠于和热爱档案工作,维护档案安全;树立和强化服务理念,提高利用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遵守档案法律法规,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关键词】
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服务;创新;团结协作。
一个人对职业的态度是他志向的表示。在这个世界上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是一个关于生命意义与价值的问题,我们的职业应能够引导我们逐步实现自己的才能和性格。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活动中应自觉遵守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是由档案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同时担负着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职业修养水平。从当前社会实际情况来看,档案工作仍然存在着服务意识不牢固,服务主动性欠缺,服务手段较落后,服务效率太低的问题,档案利用率低。解决好这些问题,除了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外,还必须从加强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的方式、方法进行调节解决。对档案工作者在职业活动的行为进行规范,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要从端正服务思想,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入手,促使档案工作者适应社会主义新形式的要求。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
一、忠于和热爱档案工作,维护档案安全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以档为凭,以史为证,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在特定历史时期分析特定原因。因此,要做好档案工作,必须具有对政治的敏锐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政治敏锐是理性的,是能发现未来的走向及态势,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并与日俱增。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是一生执着追求的目标,作为档案工作者应具有默默奉献,耐得住寂寞,有强烈的敬业钻研精神,对工作有责任、有兴趣、有热情,严细认真的工作作风,把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光荣、神圣的事业来做,热爱档案工作,自觉献身档案事业。职业道德是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且要勤奋学习专业知识,自觉地搞好档案工作,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文化素养是一个人的涵养和含量,决定了对世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相互交流、交往的层次和品味。档案工作者要改变工作作风,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率先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时刻维护档案的实体完整与安全,这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主要目的。档案工作者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卫生习惯,从档案的整理、排列、编号、保管、库房等都要保持清洁、整齐和安全。这样既能保护档案延长档案寿命,又使档案充分发挥利用价值。
二、树立和强化服务理念,提高利用水平
利用档案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的核心,也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有助于扩大档案的影响,增强全民档案意识。而树立和强化服务理念,有利于打造一支思想境界高、服务意识强、工作能力硬的高素质档案工作人员,更好地奉献于社会、帮助于他人。只有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因此要求档案工作者要为利用者提供方便,在工作中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同时做到热心、细心、耐心,讲文明,有礼貌,处事通情达理,注意与对方沟通、交流,遇有分歧要有气度,能忍让,不争吵,说话和气,急利用者之所急,想利用者之所想,帮利用者之所需。在工作方法上,不单一、不死板,不墨守成规,要注意适用性、灵活性、主动性。对待服务者的态度体现出档案工作者的道德修养,高尚的道德修养是对自己品行的锤炼和陶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三、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强的工作。档案的特殊性决定了档案工作者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配合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随着全国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档案工作正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和严峻考验,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急需一批专业能力强、适应时代新变化,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档案人员。因此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将档案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来对待,以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把档案知识学好,让档案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把自已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档案工作者,也是为档案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遵守档案法律法规,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档案具有唯一性、真实性和不可再生性,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价值的体现不在当前,而是若干年后。档案是反映历史活动的客观过程,是真实、可靠的,因而档案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是国家体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工作者应遵守纪律,严守机密,尊重历史,珍视档案,用法律约束自己,保护档案原始性、社会性、真实性。团结协作是做好档案事业成功的基础。团结是超越个人的局限,取集体智慧,发挥集体的协作能力,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工作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将档案工作做好。新型档案管理下必须引入团队协作,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认真协调各业务环节的工作,才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档案工作者所应有的职业道德标准之一。职业道德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养成的,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工作量大且面广,事情具体又琐碎,要求从事档案工作者既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熟悉各个环节、各个步骤,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职业道德修养和服务意识。档案按实体管理来分,可分为收集、整理、编目、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和提供利用档案等工作。虽专业分工细,但各业务环节却存在着相互联系,这就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档案工作者要能适应新形势,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善于提出新办法和新思路,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同时认真搞好各业务环节的团结协作及部门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协调。使档案工作者在业务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管理水平、操作能力、品德修养等方面成为岗位优秀能手。
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每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这两点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也是每个员工担负起自己的工作责任必备的素质。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职业道德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技校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将完成由尚未成年的青少年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成年人的转变。在这一阶段,学生们的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都比成年人还要强大。他们在积累了一定文化知识的先决条件下,挑选自己喜欢并且适合的专业来进行继续学习,这样一来,技校的学生不仅熟练掌握将来工作岗位上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同时他们关于职业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开发。笔者对于加强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以下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第一要说的是,职业只不过是在社会分工方面存在区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所从事的工作是哪一种,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从而使我国变得更加富强。想要让每一个技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观都合理高尚,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技校的学生不过分挑剔职业,了解明确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工种,只要不偷懒,凭自己的努力力争上游,最终都会得到很大的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新型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中,由于市场化的资源优化配置这一模式的成功建立,以前人们口中的“铁饭碗”已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消失不见。而取代它的,就是在社会当中的人才的合理流动,就业单位和人才之间可以进行双向选择的情况。此外,在如今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与各个行业的无论新兴职业还是旧型职业相关的知识也都在进行着快速的更替和发展。
随着大力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实施,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举措,这一举措无疑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这就要求在对技校学生的就业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意识,使学生树立在生活当中随时随地都要认真学习的态度,从而不间断地认真学习并以此获得更多知识,学会更多技能,从而达到学习型社会在就业方面的要求。最后一点,就是技校培养学生关于职业方面的理想,它的实质其实就是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理智的世界观,从而完美的融合到将要从事的职业中,与其进行最大程度的统一。
技校的学生由此令自身价值得以实现,从而在自己身上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对技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工作过程当中,首先要教育学生保持冷静看待自身的客观态度,要对社会的现实情况有正确的了解,从而积极调动自己在各方面的潜力和工作能力,在从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企业的选择方面,要注意所选的职业是否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能让自己的潜能被无限程度的激发出来。在工作历练的过程中,要根据对所从事职业的不断加深了解来对自己在职业理想方面的偏差进行进一步调整,及时完善地将社会和个体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各个个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处理。
2、培养学生高尚的求职道德
学校和有关单位应用科学、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来对即将步人社会的技校学生进行教育,以此作为职业道德教育得以顺利有效的进行先决条件和良好的基础。一个正确而且科学的职业道德观,将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整个行业协调发展的最有利的理论武器。在这方面要求技校的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了解体会邓小平的先进理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神,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马列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以此让自己的头脑更具先进思想们。
此外,在对技校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还要结合在现如今这个新的时代中中国共产党所提出来的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要将与八荣八耻有关的各个理论和内容,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与教育工作有效融合,让它在对技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发挥科学作用,从而有利于祖国的建设。
3、培养学生正确的财富思想
现如今的中国社会,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全面发展经济建设为目的。换言之,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加速我国的经济建设而服务的。在市场经济越来越趋向社会化的形势之下,有一小部分人在职业操守、道德观念和巨大财富之间由于一时的头脑不清醒选择了后者,从而导致的后果危害极大,也让国家和整个集体的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对于技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目前还处在对就业进行选择的阶段,在理财方面的观念并不成熟,这些技校学生工作的唯一动力就是赚钱,这也可以说是他们唯一的奋斗目标。
针对目前这种并不算很好的实际情况,在对就业进行指导的工作人员就需要灌输既合理又适度的关于财富方面的理念给技校学生,做好防范工作,鼓励技校的学生在获取报酬的。时候采用合法并且符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勤勤恳恳的努力劳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尽最大的能力避免学生在赚取钱财的过程中走向歧途。
4、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中,根据社会各界对所需人才的各种要求的现状来讲,技校应该全面、完善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除了要将职业技能毫无保留的教授给他们,还要加强对技校学生在职业德观念这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以此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方面贡献力量,培养更多的拥有正确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的人才,以促进市场的经济建设的发展。
【摘要】在当下,通信技术和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极大挑战,新媒体以其方便、快捷、互动性强等优势迎合了大众的口味,迎来了其自身发展的春天。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新媒体从业者也暴露出了诸如制造虚假新闻、新闻娱乐化、新闻侵权等职业道德失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本文建议:首先,新媒体从业者立足现实,坚持新闻真实性;其次,通过多种渠道改善盈利模式,满足自身盈利需求;再次,新闻行业加强自律,并且相关部门行动起来,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督,规范行业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职业道德;问题;建议;新闻从业者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道德的问题
1、过度娱乐化。过度娱乐化的初衷是赢得关注,通过受众的扩大提高曝光率和影响力,但是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譬如新闻内容不实、内容低俗等问题,甚至宣扬色情、暴力等,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弘扬,不利于正能量的传播,不能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经典的传播学著作《传播学概论》指出新闻媒体的娱乐功能要被控制在有限的尺度内,讲求娱乐适度,同时新闻传播的内容要做到真实、严谨。但是,目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过度放大了其娱乐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呈现出了过度娱乐化的趋势。
2、新闻标题党。所谓的新闻标题党,多指新闻从业者以新媒体为平台,撰造与新闻事实内容大相径庭的新闻标题,目的是为了通过新奇、夸张的标题吸引受众。根据《青年报》的调查,有五分之一的群众只看新闻标题而不看新闻内容,超过六成的人重点看标题之后简单浏览新闻内容,只有约10%的人会细读新闻内容。由此,可以看到新闻标题对于阅读者的重要性,因此一些新闻从业者为了博取关注,肆意制造吸引读者的新闻标题。
3、新闻有偿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也挤压了传统新闻从业者的生存空间,加剧了新媒体新闻工作者之间的竞争。基于生存压力,一些新媒体新闻从业者成为市场经济的代笔,通过有偿收费为“企业”报道不实新闻或者“择优”选择“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报道,造成了行业的乱象。伴随着新媒体迅速发展带来的行业内竞争,许多从业者为了经济利益,逐渐违背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这一底线。有悖职业道德,也欺骗了读者的感情,有损新闻的公信力。
4、侵犯隐私权。隐私权属于公民的一种人格权,受到法律保护。但是新媒体从业者为了单纯追求新闻的点击量,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侵犯公民的隐私权。由于新闻工作者在接触新闻当事人时有着天然的优势,往往会为了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新奇性,不做深度了解和调查就迅速发布消息,往往忽视了当事人的感受和事件的来龙去脉,不但造成新闻报道失准,更会侵害当事人的隐私,给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有失新闻伦理。
二、新闻从业者道德失范的原因
1、利益驱使。新媒体的大量出现和快速传播,以其精准的广告效应能够更全面地满足用户需求的特点,严重瓜分了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份额,互联网在新媒体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新媒体能够更加精准地定位客户喜好,提供个性化服务,大数据能将客户数据做智能分析,跟踪记录用户消费特点,形成点对点的营销,因此,新媒体逐渐成为商家广告宣传的新宠儿。据统计,广告收入约占媒体收入的九成,因此,为满足盈利需求,依靠单一的广告收入模式生存的新媒体就会受到经济利益驱使,出现新闻“寻租”的行为,片面报道一些不实商业广告及相关信息,从而导致新闻从业者道德失范。
2、新闻从业者缺乏责任意识。新媒体时代也是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新闻事件的报道者和传播者,这种全新的、便捷的、多元的、参与度更高的信息获取方式给生活带来了新的体验,但是同时也逐渐忽视了新闻报道应有的严谨态度,新闻从业者也不例外,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弱化了传统新闻从业者的权威地位,于是新闻从业者愈发淡化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敬业精神,大量不实的报道、低劣的作品充斥在各大新闻新媒体平台上。
3、有效监督失位。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业内激烈的竞争,不同媒体为了争夺市场,不惜以虚假内容、夸大事实、哗众取宠等手段吸引受众,而这正好迎合了多数人浅阅读的习惯和猎奇的心理需求,导致了新闻传播内容的质量低下,也导致了行业乱象的层出不穷。究其根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相关的监督机制,行业内部缺乏统一的监督制度和明确的行为责任规范,这就造成新闻从业者逐渐出现的道德失范问题。
三、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建议
1、关注于新闻的真实性。作为新闻从业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首先需要坚守的底线是实事求是,摒弃个人主观态度的影响,以中立、客观的立场来还原事件的原本面目。在面对海量新闻素材时,新闻人要具备去伪存真的本领,以专业的视角去审视问题,认真核实新闻来源,合理编排新闻内容,为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新闻消息,严禁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
2、多元渠道改变盈利模式。新媒体多靠网络点击量、阅读量来实现盈利,单纯依赖这一创收渠道,势必会导致新媒体人过分受到利益驱使,从而报道格调低下的新闻内容和虚假新闻博取眼球。若要提升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就要改变其单一的盈利模式,建议探索资源整合的新模式,将信息内容、平台营销和资本投入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创新元素,打造创意产业,跳出单一的广告收入模式,通过打造品牌、衍生产业链等创新方式摆脱依靠点击量获得广告盈利的模式。
3、强化行业从业监督。新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需要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共同因素起作用。对于行业内部来讲,新闻行业应建立完善的规则、守则、规范,能够做到有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同时健全违规惩戒机制,并对于道德失范行为进行有效权威的裁决和处理。
此外,就行业外部而言,政府文化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作为,协助行业协会制定管理细则,同时有效发挥监督、管理的职权,规范新媒体从业者行为,还新闻报道以真实、客观的本真,净化传媒环境,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新闻信息传播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亚梅、自媒体时代新闻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xx;
[2]祁睿、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xx
[3]刘沐锦、新闻记者做好新闻采访与编辑的措施[J]、西部广播电视,20xx(13);
[4]王新慧、新闻记者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新媒体[J]、新闻传播,20xx(11)
根据目前承德护理学院存在上述问题的特点,作者在此提出以下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以便在我校今后实际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坚持以医疗机构和有关的实践实习作为培养的有效途径。同时结合承德护理学院自身所存在的实际情况,将负责日常管理的学生处、负责党性培养的共青团支部、负责思想心理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抓手,积极主动的让学生自主发挥社团的作用,首先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一点一滴的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与职业行为意识的培养。其次要通过全方位综合立体的职业道德学习,转变从前的不良习惯与认识,感受正确的职业活动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的方向,并坚持让护理专业学生自己通过与自我的消极思想作斗争的社会动,并在实践中才一步步锻造出来。
一、针对教育缺失,将苦难意识培养纳入职业道德教育范畴。
思想道德与职业美德存在是拥有知识的品德与苦难的历练中共同产生的结果。正如南丁格尔所讲的,良好的护理道德观念的产生他不是生来就有的,他是在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下,在是自身的知识与曲折经历中,是在繁重而重复的工作里而产生的。这就意味着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必须将苦难的磨砺与痛苦的抉择加入到培养的过程之中,这种培养是在知识教育之外的,但也是在素质教育其中的。通过各种形式的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的传授,让护理专业学生知道该怎么样珍惜现在的成果,另一方面是通过苦难经理的教育,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护理专业学生不仅仅知道该职业道德的要求,同时让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护理专业学生从更深的人性心底最深的层面上对护理职业道德内容普遍接受和接纳。
二、针对社会风气不良,将情感教育贯穿于学生各个时期。
从道德与情感的两个双层面的关系以及护理专业学生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本质本源来看,即是要以正确的思维模式为自我活动的中心,将个人对职业的情感作为主的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个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都必须由更为专业的教学团队与带教老师作为主体进行主题式与普遍性的道德情感培育,这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入学之初或是在实习之初一定要相信自已,相信自已所选择的职业道路是一条正确的可发展的道路。树立这种信心与信念可以让护理专业学生的毅力和今后从事护理事业的热情百倍递增,从面有了一种强大的从业毅力和执业热情。让护理专业学生能够在平凡的护理岗位工作中运用自已的努力与聪明才智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
三、针对就业压力大,将护理职业道德考核列入实习内容。
根据所在实习机构的特点,将护理职业道德列入实习学生的考核计划中,这种考核方式应当与护理专业技能的实习计划同步开展,在实习中以相当的比重进行考核。因为这两项考核内容没有轻重之分且应当非常注重职业道德的考核指标,让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能够促使和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在医疗机构的实习过程中呈现出应有的职业责任感和遵章守经的职业道德操守,忧患意识和道德责任时时出现在实习学生的头脑中,不断的培养学生产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和文明服务的职业操守。要根据一定的时间和一定量的检查结合学生在护理实习机构中的表现,分别评价每个临床考核的结果,在实习即将结束时由医院、教师和病人进行三方评定,对本人的三个方面的客观评价,用评价结果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让其从工作中的缺点和思想方面问题逐步理清。并在医德方面,遵守纪律方面、尊师互助方面、执业过程评价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在最终评定结果的基础上划分多个层次,让这些评判结果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作为评选护理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参考指标和推荐道德思想方面成绩优异者在毕业分配或招聘会时做为校方推荐意见并优先推荐的重要依据。对于那些思想道德或执业道德考核较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定点进行辅导,并应对每个人特点进行,直至合格。
四、针对个人心理差异,发挥医院学院教师主观心理干预的作用。
护理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一般都是在 15 到 18 岁之间,这里的青少年正处于自身和对外界观念的形成和感知的初期,程现出似乎明白又不甚了解的模糊状态,也可以说是还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主要是对自已的老师和辅导还有身边的同学进行模仿和学习。所以说一个教师的言论正确与否一个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结果,对一个心理发育形成期的护理专业学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应以身体厉行的方式,树立起品行端正的形象,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自已事业执着地追求和对工作极其负责的态度,对护理专业每一个学生平等的付出自已无私关爱,对自已所传授的各项专业技能不断探索,都能够潜移默化的表达出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让这种潜在的教育传递方式,促使护理专业学生真正懂得自己对待人生和工作的态度。
摘要: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相比,新闻从业人员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是因为其工作内容必须保持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对职业道德要求比较高。文章研究分析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措施,为新闻从业人员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员;人员教育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只有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才能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只有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只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充分发挥新闻在社会中的引导性作用。
1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负面现象频繁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为。
1.1新闻从业人员迷失了职业道德观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兴媒体不断兴起,进一步推动了新闻传播领域的改革。在市场经济中,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等因素影响并制约着新闻媒体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新闻媒体组织实现商业化运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自身的收视率、发行量等,新闻从业人员迷失了职业道德观念,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影响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
1.2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对于部分新闻从业人员来说,虽然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不具备专业的任职资格,进而难以对职业规范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例如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现象,这些现象直接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以及新闻媒体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甚至个别新闻从业人员忘记了自己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借助新闻工作趁机进行非法勾当。
1.3管理机制落后导致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丧失
受管理机制、管理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丧失职业道德。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基本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个别报纸、广播电台等媒体依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虽然这种管理模式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但成效不明显。管理机制落后主要变现为:用人机制僵化,市场竞争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依然存在论资排辈现象,使得优秀的年轻新闻从业人员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2提升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措施
2.1对新闻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强化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道德观念、提升人员素质,需要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首先,借助各种教育培训措施,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组织新闻从业人员开展新闻实践活动,帮助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培养职业精神。其次,帮助新闻从业人员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科学合理地把握敏感问题、热点问题。最后,对于商业化的媒体来说,需要帮助新闻从业人员权衡经济利益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
2.2提升人员素质,严格管理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
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提升自身的素质,一方面需要提升职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意识。首先,通过教育培训帮助新闻从业人员强化职业道德,在日常工作中鼓励他们坚守职业道德。其次,帮助新闻从业人员正确看待商业利益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方式加强教育培训。
2.3建立健全奖惩措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建立和完善奖惩措施,鼓励新闻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首先,对于媒体来说,需要建立和完善奖惩措施,对传统的用人机制进行改进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奖惩措施的激励性和约束性,加强自律管理与他律管理,加大内部管理力度,通过全面的管理,用完善的规章制度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引导和约束。其次,在新闻从业人员中树立模范、榜样,在媒体中虽然存在新闻从业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的现象,但是值得欣喜的是大部分新闻从业人员还是恪守职业道德的。在媒体组织内部,将优秀的新闻从业人员作为标杆,号召大家学习他们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优良的工作作风。
3结论
通常情况下,造成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比较复杂,这时需要我们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只有对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有全面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种现象发生。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同时对新闻从业人员加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新闻从业人员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