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
1.机电类学生的学情分析
目前很多学者都注重对教育条件进行分析,包括教师水平、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往往忽略对学生的分析。
教育是一个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双方深入了解,做到完美互动配合,才能最大发挥交互作用。能够科学掌握学生的学情特性是高职教育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1]。据统计80%以上人士认为高职学生的学习素质低于在学科教育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如本科学生,因为他们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是高考成绩,任何工具都不能全面衡量事物利弊,应该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的两面性。对200名机电专业学生就最喜欢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问卷调查统计情况表,喜欢原理分析、结论推导和综合计算教学内容的学生人数(包括自主性和引导性学习方式)占,喜欢案例、现场实物和综合实践教学内容的学生人数(包括自主性和引导性学习方式)占,原理分析、结论推导和综合计算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现场实物和综合实践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喜欢自主性学习方式的学生人数占28%,喜欢引导性学生方式的学生人数占72%。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职学生比较善于利用形象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善于自主性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在了解被教对象的学情特点后,以充分发挥学生形象思维为切入点,构建恰当的课程方案体系,因材施教,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机电专业的的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的扩招造成高职教育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呈现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的特点,除去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半,因此高职学生学习比较困难。但是由于机电一体化具的综合性特征,往往此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其他的专业的学生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要学习更多的专业课程,更加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性。
另外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同样的课程学生领悟程度也不尽相同,造成教学效果不佳。专业设置上,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上按“既懂机又会电”来定位,但实际上机械与电子本身各自为两大学科,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让一名高职高专生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里系统地掌握两大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不现实的,也没有这个必要。理想化定位,往往造成“机不太懂、电也不太通”的尴尬局面,失去了该专业应有的特色,达不到培养目标。由于许多专业,如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一般也加入了电子和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致使专业之间没有多大差异,甚至于学生到毕业也没有搞懂机电一体化专业到底
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不准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含糊不清,影响了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专业建设的适应性及课程模式的开发。课程设置主要是机械专业的部分课程与电类专业部分课程的简单叠加,且明显偏向于机械方面,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学生不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处理问题,学生处于“孤岛”的地位,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体现机电一体化的本质特征。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应用技术,实现知识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的能力。另外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材大多没有充分体现出现代机电行业的发展水平,内容陈旧、落后,且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相关知识未能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在一起。
只有建立了稳定的毕业实习基地,相应的毕业实习教学工作才能得到开展和深入。毕业实习基地选择的原则是:
(1)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
(2)现场条件良好、工艺先进,设备齐全,管理规范;
(3)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重视,生产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热心支持;
(4)有良好的食宿和学习条件。
毕业实习基地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可使学生直接接触专业一线。良好的现场条件、先进的工艺设备、规范的管理、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适合教育人培养人,可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现代企业教育,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选择合适的毕业实习基地,前提是企业对合作教育有积极性,重视大学生的实习,产学双方有互惠关系。可采用顶岗实习、工读结合等方式。企业从战略高度看待大学生的实习,把实习看作是考察挑选未来雇员的重要环节,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不是靠一纸协议或靠关系可以维持下去的,必须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工作基础上。
(1)广泛收集信息,掌握业内动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选择合适的友好合作实习基地。
(2)互惠互利。产学双方互惠关系是搞好顶岗实习、工读结合的基础,这种互惠关系包括:企业的人才需求,通过顶岗实习获得廉价劳动力;学校获得校外实习基地;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在毕业后转为公司正式员工;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3)加强管理。学生到社会企业中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校对学生的监管难度,因此学校对学生从严管理,加强安全纪律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签订学生实习安全保证协议书,确保实习期间的人生和企业设备安全消除企业的隐患,赢得他们的信任。
关键词:煤矿;机电安装;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煤矿企业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而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也变的比较复杂。作为煤炭企业中煤矿生产的重要工具,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对煤炭企业的生产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一定要对煤矿机电安装工作引起重视。基于此,文章对煤矿机电安装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1 煤矿机电安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安装过程中存在故障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煤矿机电设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时存在故障,会对设备的性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很难在煤矿企业中发挥煤矿机电设备的作用。
1.2 缺少完善的煤矿机电安装制度
缺少完善的煤矿机电安装制度也是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大部分的煤矿企业缺少对煤矿机电安装制度的认识,在现实的工作中缺少相应的执行力,只是按照自己的认知进行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与实际的煤矿机电安装需求不是十分符合,很难形成完整的煤矿机电设备理论,使煤矿机电安装缺少一定的科学性[1]。
1.3 煤矿机电安装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在煤矿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中,安装人员的素质对整体的安装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现阶段,科学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导致煤矿机电设备中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其安装工作也变的越来越困难,各种安装工作的相关文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煤矿机电安装人员对相关文件缺少深刻的认识,就会对安装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1.4 缺乏设备的运行试验
一般情况下,煤矿机电设备在安装之后都要进行运行试验,在运行试验的过程中还要检查其设备是否符合运行需求,能否在一定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但是,大多数的煤矿企业在完成机电设备的安装之后,都不会进行运行试验,他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就会给煤矿企业的整体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发生不可预想的结果[2]。
2 煤矿机电安装工作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建立健全的故障排除体系
建立专门的机电故障排除机构,并对这些故障排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故障排除的效率和准确性,在机电安装前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安装,等所有的问题解决以后再进行重新安装,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机电安装的质量,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发生故障。比如:在机电安装过程中螺丝拧紧、引流螺母安装的是否科学合理,引流螺母是煤矿机电安装过程中重要部门,在安装过程中如果引流螺母的电阻过大,就会导致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造成设备过热现象,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处理,甚至会造成机电设备接地系统失灵, 所以要建立健全的故障排除体系,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把检查的信息进行记录,为后期发生故障的检修提供数据支撑[3]。
2.2 完善煤矿机电安装的制度
根据国家在2013年出台的《煤矿机电安装工作具体规范》,其中明确规定了煤矿机电设备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煤矿机电安装企业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根据《煤矿机电安装工作具体规范》中的规定,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制度条例。我国煤矿机电安装虽然起步比较早,但是发展比较滞后,目前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机电安装企业要从多方面进行入手,建立完善的煤矿机电安装制度,为机电安装故障的排除提供良好的帮助。同时煤矿要成立专门的机电安装质量检测小组,监督和管理煤矿机电安装根据相关的步骤进行安装,在安装前要仔细检查煤矿机电安装的材料,不符合安装要求的材料要禁止在机电设备安装中使用,从材料上控制煤矿机电安装质量。
2.3 提升煤矿机电安装人员的综合素质
煤矿机电安装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安装质量和效率有很大影响,虽然我国在高校中开展了很多关于机电专业的课程,但是大多数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而没有从实际角度出发。所以煤矿机电安装企业要对安装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邀请煤矿机电安装方面的专业人士和权威人士通过讲座、培训、教育的方式传授安装人员煤矿机电安装方面的知识,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可以派遣优秀的人员到国内外有实力的煤矿企业学习他们的机电安装知识,然后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化、合理化、专业化、符合本企业发展的安装检查和排除故障的方式,做到取长补短,保证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4]。
2.4 积极开展机电设备的运行试验
在完成煤矿机电安装工作之后,要积极开展机电设备的运行试验,在运行试验的过程中要对转轴传动装置的状态进行重点关注,要保证运行试验之后设备不会出现失灵的现象。一旦在运行试验过程中发现某个问题,要及时停止试验,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故障排除。在机电设备运行试验完成之后,要确保安装过程中存在的故障完全被消除,这样才能说明机电设备运行试验顺利完成。另外,完成运行试验之后还要认真检查设备的开关情况,确定开关是在相应的规范基础上进行安装的,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最终才能启动机电设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安装在煤矿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煤矿机电安装工作中一直存在相应的问题,如技术人员素质亟待提升,安装制度不够完善等。要想切实促进煤矿企业的持续发展,一定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煤矿机电安装工作的质量,从而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运行。
[1]郭建,纪辉。试论煤矿机电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风,2012,01:156.
[2]田进忠。煤矿机电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科技风,
2012,22:123.
[3]史俊亮。煤矿机电安装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能源与节能,
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良好服务机电技术管理作为煤矿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使机电技术管理能够更好的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就要切实加强机电技术的基础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从管理观念入手。应牢固树立“机电为生产服务”的观念,保证机电设备按时到矿和各工作面的设备正常衔接,从而实现机电系统能力的最大化和设备配置的最优化。
(2)从管理实际入手。应针对每个工作面的设备准备,拟定工程网络图,并在地面进行配套安装和调试。
(3)从管理目标入手。考虑到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煤矿机电技术基础管理中,我们不但要重视管理观念的更新,同时还要从管理实际入手,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同时还要从管理目标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并将管理目标与安全生产管理结合在一起,使机电技术管理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
保障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在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既关系到机电设备的管理效果,同时也关系到机电设备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只有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满足实际需要,同时,较高的现场安装质量,是实现机电安全的关键。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建立机电设备安装操作规范。在安装每一台设备时,应要求安装单位提前制定出完整的设备安装作业规程,并经主管工程师进行严格审批,把设备安装质量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加强对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的检查。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增加质量检查程序,保证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能够满足实际需要,达到提高安装质量的目的。
(3)加强对机电设备安装过程安全性的检查。为了保证安全性要求,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应重点对安装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进行检查,确保机电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3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维护和抢修考虑到煤矿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对安全性的要求,在机电技术管理中,只有建立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才能实现对机电设备的有效维护和抢修,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为了有效解决煤矿机电设备故障,消除机电设备安全隐患,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对故障报警的机电设备进行及时修理,同时应按照机电设备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满足机电设备的使用要求。
(2)建立领导管理责任制。应落实机电设备各级领导的包片、包机责任制,实行定期上岗巡回检查制度;将机电设备管理与领导管理结合在一起,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效果,促进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使机电设备管理效果和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3)建立现场巡回检查制度。应加强对现场机电设备的检查,即:对机电设备进行逐台开盖检查;对电气设备实行双测双绘、开盖检查管理。
4结论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292-01
引言
煤矿生产安全性能系数需要很高,煤矿企业必须在安全政策要求范围之内进行煤矿资源生产。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煤矿企业在很多情况下违反了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要求而进行违规生产,从而导致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危害了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失之大,危害之广显而易见。
煤矿机电设备在工作中要求具备安全生产的基础性能,这就要求,煤矿机电设备在质量上要实现稳妥的保证工作。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引进、审检、运行、维修等环节上应严格执行,定立相关严格的执行制度,实现煤矿机电设备在质量的管理方面的发展优势,从而外煤矿的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立足于煤矿机电设备质量管理的普遍现状,从众性研究典型,抓住重点,探讨有价值意义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和创新意义地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期更进一步地贡献于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实现煤矿企业生产的绿化创新思路。煤矿机电系统是一个较为庞大复杂的系统,涉及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本文就当前我国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与对策,以供参考。
一、我国当前煤矿机电设备质量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市场需求日益显著,煤矿初级产品在我国北方就占有相当数量的市场。由此,近年来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前景看好,发展机遇日益显著。在利益的驱使下和生产需要的要求下,煤矿企业在生产发展中不断引进先进的煤矿机电设备进行生产,以期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降低煤矿生产中的安全事故。
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煤矿煤层开采已经逐渐转入深部开采。矿井的延伸开采,对煤矿机电的性能和管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众所周知,煤矿机电管理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炭生产中的煤炭开采、运抽、提升诸环节都依靠机电设备、机电人员来对机电设备的操控也要严格的要求。
二、当前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系列问题
(一)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部门职能缺失
大多数矿井机电科都承担两种职能:机电管理和机电生产。机电管理人员在工作
(二)专业化和标准化专业人员缺乏
一些矿井没有专职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多为兼职。部分机电职工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三)设备管理环节不到位,深埋隐患
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在某些环节还不到位。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托罐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井筒 装备锈蚀严重,未能定期防腐。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未按规定定期校验等。
(四)管理人员技术能力低,技术队伍素质低且培训不力
一些地方煤矿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管理不能指导生产,以政带技的现象相当普遍。井下供电“三大保护”未能按技术要求进行整定、测试、检查,一些仪器仪表老化而且不全,测试手段和方法落后等。一些地方煤矿机电管理人员文化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机电职工一般未接受过机电专门技术培训,理论知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违章作业时有发生。设备故障率较高,因电气失爆而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几乎年年发生。
尽管地方煤矿的机电培训工作年年进行,但由于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抽象理论讲解,职工无法在实践中应用。未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训达不到目的。
三、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管理力度,实现煤矿机电设备优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矿井领导重视机电管理是加强机电管理的关键。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从技术、经济、组织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组织到管理活动中来,学习先进矿井机电管理的经验,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二)实事求是,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的辩证管理
矿井机电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组织形式、体系结构都要因地制宜、因矿而异,不能采用一个模式,但应相对稳定。对于井型较大、基础工作比较扎实的矿井,设置机电管理科,负责全矿机电技术、设备管理、机电工作调度,对全矿机电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井型小、生产环节简单、设备拥有量少的矿井,机电管理科和机电工区可以合二为一,有利于减人提效。
(三)优化煤矿机电管理,实现标准化管理目标
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机电标准化是确保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地方煤矿应逐步完善机电标准化工作,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及具体措施、完成时间。
结束语
综上,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关系到煤矿企业经济利益的发展和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不可视而不见。应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实现更优更好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为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只有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的严格管理和标准化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才能给煤矿企业生产带来更好更多的福音。
参考文献
[1]宋卫军;煤矿机电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硅谷;2008年16期
[2]董晓钧;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促进矿井安全生产[J],装备制造技术;2008年05期
[3]徐靖来;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7期
[4]艾井石;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2期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和思路是:坚持以服务广西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依托富士康科技集团、桂林福达集团等龙头企业,校企合作,全面推行“校企互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按职业岗位要求,合作开发适合工学结合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打造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专兼结合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构建融“教学、培训、科研和学生创新活动”为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提升专业的技术服务能力,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成具有区域特色乃至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示范专业,培养一批高素质、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
(1)牵引特性好。采煤机在前进过程中提供牵引力,同时,在采煤机下滑过程中可实现发电制动;(2)能适应大倾角煤层开采的需要。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功率较大,而且牵引电动机轴端安装了制动器,从而不依靠其他的防滑装置和措施就可以防止机器在停机时下滑,可用于倾角为40—50°的煤层开采;(3)运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4)反应灵敏,动态特性良好。电控系统可以根据采煤机的工作状态调整各种参数,以防采煤机超数运行,控制可靠方便;(5)重量小,结构简单,能量转换效率高;(6)能轻易实现遥控,牵引实现无级调速;(7)电牵引采煤机有着先进的全中文显示界面,可以提供操作步骤的提示,实时显示截割电机的功率和温度、采煤机的牵引给定速度等工作参数,使得易于操作,工作效率高;(8)相较于液压牵引采煤机,电牵引采煤机的节能降耗特性好,在环保方面具有优势。近年来,通过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提高,电牵引采煤机正逐步走向成熟,为推动我国煤矿企业的整体生产技术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升机中的应用和发展
当前,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设备就是全数字化交流提升机,提升机的内部和外部结构都实现了大幅的简化。以内装式提升机为例,其在结构式将驱动和滚筒两大结构合为一体,较好地体现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各个技术环节的综合应用水平,使得设备安全高效;全数字化交流提升机高度适当可靠,采取总线方式,简化电气安装的工作;全数字化提升机具有完整的诊断设施,可以实现自我诊断,还能进行重复性故障寻址和部分便捷的通信功能;设备硬件在兼容性方面较为完善,可以进行软件控制,如完成软启动和瞬时加速的改变。在九五计划期间,我国就已经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化提升机,而且完全实现国产化,核心部分ASCS是由双CPU构成的计算机系统。由于其性能先进、操作简单、工作可靠性和准确性高,很符合当代煤矿生产的发展需求,目前已成为了各煤矿企业的首选机型。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和发展
目前,现代化综合机械化采煤一般带式输送机作为主要运输方式。带式输送机的特点是长距离连续输送、输送量很大、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高和易于实现自动化,已成为我们煤矿井下的主要运输原煤的设备。因此,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到带式输送机已成为八五计划期间实施的日产百万吨煤综采设备项目之后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在带式输送机核心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也研发出了新的产品。目前,我国普遍采用行星齿轮减速器、调速型液力耦合器等驱动系统,特别是机电一体化的CST可控软启动装置,可以使得两条皮带运输机由一台或几台CST驱动,它具有平滑起动运送大惯性载荷的特点,解决了带式输送机长距离、大运量驱动难题,但是,由于动态分析、启动延迟等技术的限制,我国带式输送机一般为3点驱动,限制了输送机的长度和运量。而且,输送机的在线监控功能、可靠性、灵活性和寿命较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四)机电一体化在煤矿开采领域其他装置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煤矿开采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支护设备就是液压支架,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决定着煤矿开采的效率和安全。并且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的发展,液压支架逐步转变为由电液控制。乳化液泵站的液体流量大、压力高,且已成为支护设备液体的主要来源。并且其可以根据支护设备实际用液量对进行供液量的自动调节。液压控制与计算杌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设备成组的自动移架或定压双向邻架,从而避免对顶板及支架产生过大的冲击载荷。近年来,TCK钢丝绳损伤定量检测系统以其监测精确度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强,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的特点,可以进行钢丝绳的损伤检测,不但效率高,而且减小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对国外先进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技术的研究,并且根据我国国情,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研制出了较为先进的、具有较高智能化水平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从近年来煤矿生产的应用来看,其在煤炭开采的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五)结语
(1)锅炉机电一体化上位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接口,包括总体状况的显示,分组的显示,参数的显示,电动屏幕,屏幕故障报警,报告显示,参数设定画面。
(2)收集并实时监测的实际参数锅炉运行的系统,该系统将出现的相关页面上。
(3)按照预定的程序监控数据,并在设定好的系统的基础上,调节锅炉设备的操作。
(4)锅炉机电一体化上位控制系统提供了相应的处理算法,基于测得的运行参数,可以自动生成和打印报告。
1.1事后维修管理模式
所谓事后维修管理模式是指当煤矿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后再对其进行维修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显然比较被动,而且维修活动往往是在设备发生较大故障并影响到正常生产时才进行,这不仅会打乱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而且还
1.2计划维修管理模式
计划维修管理模式是指定期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其中存在故障隐患就及时进行维修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无法实时地掌握设备的工作状态,但与事后维修管理模式相比,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对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几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3预防性维修管理模式
预防性维修管理模式是指利用当前先进的科技手段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估,甚至对未来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加以预测的一种方式,这对提前就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几率意义重大。与以上两种维修管理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加强调对故障隐患的“预知性”,这使得煤矿企业针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使设备维修工作的效率极大地提高,但这种模式对煤矿企业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在我国煤矿企业中的普及率较低。
2当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维修管理技术依然还比较落后
当前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虽然应用到了越来越多的先进机电设备,但针对这些设备的维修管理技术却没有得到同步提高。部分企业在引进一些先进机电设备的同时,虽然也同步引入了一些配套的设备维护技术,但这些技术都比较零散,没有在企业中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
2.2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事实上,无论所应用的维修技术有多么先进,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依然要求人去进行操作,而当前各种先进机电设备的应用,无疑对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却是,我国煤矿企业近年来普遍都加大了对先进机电设备的应用,使得煤矿生产的自动化水平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企业中很多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却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在进行维修作业中依然还是采用老思维和老方法,而这无疑会给这些设备功能的充分发挥形成限制,从而影响到煤矿生产的安全和效率。
3改进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一些建议
3.1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初始选型工作
当前市面上提供煤矿机电设备的厂家比较多,而这些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如果煤矿企业所选的机电设备存在先天的质量缺陷,则无论后期的维修管理工作做地再多再好,设备运行质量和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煤矿企业一定要做好机电设备的初始选型工作,要确保所选设备一定要满足实际煤矿生产的需求。对存在先天质量缺陷或不能很好适应煤矿实际生产的机电设备,必须通过检修来加以改进,如果不能依靠改进来消除设备中存在的先天隐患,就应该及时更换产品。
3.2推广状态检修
对于煤矿机电设备而言,除了继续加强事后维修和计划维修工作外,煤矿企业还可以采用状态检修技术。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步和在线监测、故障诊断处理系统的发展,状态检修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状态检修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各种监测传感器、故障诊断和信息网络等技术对运行中的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地监控,一旦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就立即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并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维修作业,以尽量避免设备故障的扩大化。显而易见,状态检修比传统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要优越,它不仅可以提高设备可靠性,而且还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从而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3.3重视维修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煤矿企业应该根据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投入运行情况,组织维修管理人员学习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相关规定,并对煤矿生产中常见的设备故障隐患和应采取的排除措施进行探讨。此外,还应定期组织维修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除技术讲座外,还应渗透对新维修技术以及新的维修工器具使用的培训。
4结语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2世纪6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
2世纪7年代~8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随着综合素质人才社会需求量的增加,机电一体化专业备受社会和高职院校的青睐,虽然各院校就此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尽相同,但是几乎都是将机械专业与电类专业中核心课程的简单结合,没有体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内涵特征,因此造成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学生学习任务重,专业技能掌握肤浅,相对于机械和电类专业学生来说,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长此下去必将造成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社会认可度降低,开发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关键词】煤矿机电技术;自动化;创新应用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自动化煤矿机电技术逐渐趋于集成化、可靠化、多样化及智能化发展,其在未来的发展十分可观。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全面优化煤矿机电系统,实现了煤矿机电系统与外界互联网的相互连接,大大降低了煤矿企业在生产操作中的人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自动化基本概述
煤矿机电技术中的自动化主要是指煤矿机械设备或者生产过程及相关管理工作在无人直接参与的状况下,利用自动化设备对整个煤矿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检测、信息传输、处理、分析判断及控制操纵等,从而达到预设目标。基于自动化在煤矿机电技术中所发挥的作用上来看,可以说自动化是以一项综合性技术,主要是由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机械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的交叉技术。自动化在煤矿机电技术中的影响,强化了煤矿机电技术的功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煤矿业的生产发展。
自动化技术是在70年代中期逐渐开始在国外煤矿机械中应用,80年代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兴起,它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自动化在煤矿机电技术中的创新应用,其在煤矿企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也开始逐渐显露,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煤矿机电产品的整体性能。目前自动化技术已经在国外煤矿机械设备及生产发展中逐渐普及,为了提升我国综合实力,我国煤矿企业应积极投身于煤矿机电技术中自动化创新中,充分发挥自动化在煤矿机电技术中的作用。
2 煤矿机电技术中自动化产品特点
煤矿机电技术中的自动化其所产生的作用主要是由自动化产品应用体现的,随着我国煤矿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煤矿企业在生产发展也开始注重煤矿机电技术革新,目前已有部分煤矿企业在煤矿机电技术中加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逐渐开始在煤矿生产中应用自动化产品。煤矿机电自动化产品与传统煤矿机电产品存在较大的区别,自动化产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自动化产品具有开放性
煤矿企业生产操作中所应用的自动化产品具有通信联网功能,其中中央处理设备具有多种通信模块及通信接口,其与各底层的设计及双绞屏蔽通信线进行连接通信,能够达到生产信息交互、联系及集中控制等目的。
2.2 自动化产品具有多样性
煤矿企业在生产发展中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内容,不同的工作环节对自动化产品有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煤矿企业发展需求,现今我国已经涌现了多种多样的自动化产品。随着自动化产品的不断增多,与其配套的传感器种类也越来越多,这一状况给煤矿企业的生产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2.3 自动化产品趋于集成化
以往煤矿企业在生产发展中所使用的煤矿机电产品功能较为单一,而现今煤矿企业所运用的自动化产品大多都融入了多种先进技术,具有较强的功能性,自动化产品逐渐趋于集成化。目前煤矿企业所使用的自动化产品主要是以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及嵌入式计算机等设备作为核心处理器,将高精度传感器作为煤矿机电信息采集及传输元件,将人机界面作为显示设备,从而合理控制煤矿企业整个安全生产操作。
2.4 自动化产品趋于智能化
煤矿企业中所使用的自动化产品内部基本上都有微处理器设备,现如今微处理器功能日渐强大,从而使自动化产品的功能性也越来越强大。目前我国自动化产品逐渐趋于智能化,原因在于微处理器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速度不断提高,可供智能集成选择的余量也不断加大。
3 煤矿机电技术中自动化创新应用
上述已经全面阐述了煤矿机电技术中自动化产品独有的特点,由此可见自动化给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带来了宽广的空间,现今我国自动化技术也随着煤矿业的发展在不断更新与进步,以下是对煤矿机电系统应用自动化的技术分析:
3.1 综合自动化技术应用
综合自动化技术是随着我国通信技术及以太网发展起来的,该技术还称之为数字矿山技术,其在应用中主要运用统一工业网络对煤矿企业中所应用的电子系统进行集成化管理,但是该自动化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感知手段较为单一,感知网络较为贫乏,在应用中忽略了软件平台的集成,对于我国多种先进技术缺乏有效融合,因此我国综合自动化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创新。
3.2 矿山物联网技术应用
矿山物联网技术可以说是综合自动化技术的补充,该技术主要针对综合自动化技术中匮乏的互联网技术及通信技术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其利用智能装置对煤矿所在位置进行物理感知识别,然后再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传输,运用中央处理器对互联网所传输的信息及西宁处理,从而以信息为依据对煤矿整个操作系统发出控制指令,实现了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相关信息交流及连接,确保了煤矿企业在生产发展中进行各项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4 我国煤矿机电技术中自动化创新应用发展趋势
现今,我国经济市场中煤矿机电主流处理器的更新速度较快,多线程多核心的自动化产品在煤矿企业实际生产操作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储存煤矿生产操作相关信息的能力逐渐提高,而相反的其体积却越来越小,满足了煤矿井下工作需要,其在煤矿企业生产操作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诸多煤矿企业在生产操作中所处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且工作空间较为狭小,需要具备这些优势的主流处理器。煤矿生产操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若无法确保其安全生产操作,那么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及生命威胁,因此在未来自动化技术及相关产品研究中,要更加注重自动化技术及自动化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5 总结
正所谓有创新才有发展,煤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斗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就要与时俱进,对煤矿机电技术不断改革与创新。自动化技术的出现给煤矿机电技术带来了创新源泉,煤矿企业合理应用自动煤矿机电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够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对煤矿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侯睿。浅谈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方面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10(02).
做好生产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1)对需要进行教学的课程做好规划。大部分高校学生进行实习的时间,一般都是在结束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学习之后开始的,需要进行的社会实践为半年左右。因此,学校为了能够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活动,必须将所需教学的课程做好安排。而大多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生产实习都会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即将结束之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拥有充足的知识和技术,进行实践工作。
(2)做好相应的社会考察工作。在学生进行实习之前,学校必须对所需要进行实习的企业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只有进行充足的准备,才能促进实习效果的提升。在学生进行实习之前,必须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管理做好相应的考察工作,以避免企业与学校所需要进行实习的工作不相符,不仅浪费时间,也无法提升学生的生产实践水平。进而根据所考察的情况,为每一位学生准备好相应的实习大纲,让学生根据实习大纲,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实习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投入到实践中去,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做好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
学校在选择实习单位的过程中,必须选择大中型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大中型企业拥有先进技术装备,并且岗位众多,人才需求量大,对学生的生产实践工作,有着良好的条件。而为了能够让学生们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工作,学校必须和企业进行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技术合作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式,从而构建生产实习多元化教学模式。同时,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生产实习的参与度,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践中去,学校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让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方面,有着良好的自主性。这样在进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相应的实习工作,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习的时效性。
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部分学生在进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对于生产实践工作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无法理解实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无法积极地投入进去,部分学生还为了能够不进行这方面的实践而逃离,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影响进入社会之后的发展。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实习内容来自应用第一线,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导工作。其中不仅包含书本中的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让其领略到实践的真正内涵,从而帮助其进一步促进其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后续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做好坚实的基础工作。藏地区的经济。借助企业平台,职业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可在未损害企业的利益甚至可获得更大利益基础上增强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知名度;加强与企业合作,能为师生创设更好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场所及实习基地。当然,这一过程的实现还需要政府协调和国家政策调控,对那些对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奖励,更好的增强已参与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已参与的企业也可带动其他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以促进校企合作更好地发展。借助高校平台,积极拓展与内地省份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加快改革职业学校办学方式、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体制、资源、评价等,逐步形成西藏与内地省份职业教育多方位、多层次互动的“源头”与“活水”格局,做到从外部引“源”入藏与从内部引“流”出藏相结合,不断提高西藏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程度。
(2)加强职业基础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质量。加强对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骨干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实验实训基地以及加强重点学科专业的建设工作,从而实现西藏地区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并且通过对教学模式、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来提高办学质量和活力,进而推动西藏职业教育特色及品牌专业的形成,为西藏的发展培养一批有素质、有能力的技术人才,为西藏职业教育的稳定、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加大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对西藏教育的投入和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手段。因此,要加强政府、社会以及个人等多渠道的经费投入,例如:鼓励民办院校引进民间资本,吸引社会闲散资金运用到职业教育发展中,亦或是以其他合作方式参与职业教育的建设发展中等方式来加大职业教育经费的投� 对此,西藏应不断完善和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制定合理的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当前,西藏初等、中等以及职业教育实行的是“三包”政策,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畜牧、机电、农林等学科专业实行的是免费教育政策。
(4)引导人们转变传统观念。在各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推进西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做好各项宣传工作,转变传统观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转变广大农牧民传统的教育观念,降低传统宗教教育的负面影响,加大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农牧民家长逐渐认识到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农牧区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农牧区文化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促进农牧区职业教育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二是转变农牧民对技术性工作人员的社会偏见,使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专业型人才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多样化的人才为满足多样化的行业需求,西藏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有了用武之地,同时,观念的转变也会极大地激发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使其能更好、更长久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