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内容及单元设计思想
本单元是散文单元,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学习这类文章,首先要明确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所谓神就是散文的中心,也就是散文所抒的情。这种情在文字上往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华彩或哲理性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深婉迂曲又自然而然地表现的。教学时本着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目的,引领学生从欣赏景物入手,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二、《荷塘月色》的思想内涵和文章特点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融情入景,触景生情,为愤激不满的现实中的自己营造了一个清新、美丽、宁静的精神避难所。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位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本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四、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品读——赏析、讨论──拓展、练笔的教学模式,
教法: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学法:1.朗读法?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
2.讨论法?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答案。
3.质疑法?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五、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找出游踪,理清思路。
3.品读美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文章的美。
一、导入:
散文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寒冷的冬季给我们送来舒心的温暖。它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正所谓 “一切景语皆情语”。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同时,他还说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写出了荷花的动态。周敦颐却看到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那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2.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三、美文欣赏:
学生自读,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同学之间比赛读,看谁读的最好。
教师播放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让学生配乐朗诵。
教师范读第四段,
4.让学生说说喜欢的理由。
四、课堂检测:
1.字音辨识
煤屑(xiè) 蓊蓊郁郁(wěnɡ) 踱着(duó)
弥望(mí) 袅娜(niǎo) 羞涩(sè)
酣眠(hān) 倩影(qiàn) 梵婀玲(fàn)
鹢首徐回(yì) 敛裾(jū) 霎时(shà)
2.填空: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后改为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3.简答:
①第四段作者写了月下荷塘,依次描绘了哪些景物?
②月色本是抽象的事物,很难描绘。在第五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月光?
五、作业:
从四、五、六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教学后记】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课在理清思路之后,把重点放在了让品读课文上。通过自读、同学之间比赛读,教师范读等形式展开,旨在通过品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够真正把这篇散文的美感悟出来,进而能够自己说出来,为下节课的鉴赏讨论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美点寻踪,赏析四、五、六段。
赏析、讨论第四段
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感受到的美。
1.品味语言美,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采用自由发言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美说出来。
教师明确:
第4段写荷花的三个比喻 ,一个拟人。
①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③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2.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二、讨论第五段:
1.出示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2.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荷塘月色教案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一、通过景物描写理解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心情。
二、理解本文运用语言的技巧。例如:比喻的含义和用词的精当及语言的音乐性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教学设想
⒈教学重点:荷塘和月色的描写;作者的复杂心情;比喻的含义、用词的精当和语言的音乐性。
⒉教学难点:怎样认识作者当时的矛盾思想;
通感的理解。
⒊安排二课时:以赏析为主。
教学媒体
powerpoint多媒体
教学内容:
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理清思路。
赏析一、二、三段
教学重点:
赏析一、二、三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举出有关描写“月”“荷”的古典诗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员。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1924年出版新诗集《踪迹》。1925年8月任清华大学教授,转向散文创作。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扬他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三、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态。
本文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国处于白色恐怖中,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作者对现实不满而又无能无力,因此在语言中流露出首先是“淡淡的哀愁”。作者夜游荷塘,为美景所吸引,暂时忘却了现实,于是又有“淡淡的喜悦”,这两种感情贯穿全文。
四、教师范读。
(音乐伴奏)
五、解题并理清思路
本文的题目是一个什么短语?
明确:题目“荷塘月色”是一个互相修饰的联合短语,意思即“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不仅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月色下的荷塘”,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纵观全文,作者的思路为:
月色下的荷塘
想起荷塘—— { ↓ ——想起江南——荷塘归来
荷塘上的月色
(问:作者 情 作者的心情为什么有淡淡的喜,亦有淡淡的愁呢?)
「回应“时代背景”」
六、赏析一、二、三段。
本文一开始,就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缘由。
问:本章为什么要从心情写起,而不从“今晚在院子里乘凉……”写起呢?
文章这样开头是有着艺术匠心的。“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感情基础。正因为心里不宁静,需要求得片刻的宁静和清闲,摆脱心头的'烦恼,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所以才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文章这样开头,不仅提示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而且使文章后面心情变化有源有本,显得脉络清晰,容易为人理解。
文章接着交代了夜深、人静、妻儿将要入睡。环境是寂静的。作者怕惊动妻儿,“悄悄地”离开家,去夜游荷塘。这就很自然地引起下文。但文章却没有马上写荷塘月色,而是着重描绘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独步的心情。
第二、三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的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荷塘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环境:幽僻的路
(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蓊蓊郁郁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 幽静(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淡淡的月光
(今晚却很好)
心情: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从容安闲
我也像超出了……到了另一世界里——超脱、没有人事纷扰
什么都可以想……现在都可不理——自由自在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
这种复杂的心情含蓄地揭露了现实不自由,流露作者幻想超脱现实,追求暂时的宁静和自由,想从烦恼中寻求超脱的复杂心情,笼罩着一种“难得偷来片刻的逍遥”,亦喜亦愁。这种心情实质上是作者不满和反抗黑暗现实的表现。
第三自然段,最后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一方面表现了作者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收束感情,转入对景物的描写。
七、布置练习
⒈熟读课文
⒉4.5.6段写了哪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怎样理解这些描写?
荷塘月色朱自清优秀教案
【目标导航】
1.进一步了解朱自清,感受这位爱国知识分子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2.通过审美活动体验,能够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3.品味语言,感受意境,能够概括出鉴赏意境美的基本方法。
4.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
【相关链接】
1.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现代作家。号秋实,字佩弦,笔名余捷、柏香、知白。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19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转入本科哲学系。“五四”后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和新潮社,并开始新诗创作。先后任教于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六师范,上海中国公学,浙江上虞春晖中学等。1922年与俞平伯等创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诗》月刊,发表长诗《毁灭》,之后参加过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致力于散文创造和古典文学研究。其间创作散文名篇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春》等。散文笔致简约,朴素,亲切,娓娓动人,享有盛誉,被誉为“美文”“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31年赴伦敦学习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1938年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被选为理事。1945年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民主运动。1946年李公仆、闻一多被害,受到很大震动。清华大学复校后继续任教。他坚定站在民主革命一边,反对内战,直到临终前还嘱咐家属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给的美国面粉。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民族气概”。作品有诗集《血潮》(与俞平伯等)、《踪迹》(诗与散文合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散文集)以及评论集《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尺度》《、论雅俗共赏》等,解放后,出版过《朱自清选集》、《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等。
2.如何读现代散文
一、披文入境,把握形象。无论是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还是说理散文,一般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景、物、人、事)的记述来抒情写意、明理言志。那么阅读文本,“披文入境”,弄清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形象特征,这是阅读鉴赏散文的第一步。
二、深入剖析,品味情感。一方面通过解读文章语言来感知作品中呈现的形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了解作者自身的生平际遇,了解文章创作的背景,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
三、聚焦妙处,赏析手法。散文的表现手法因文而异,就全文而言,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有的以小见大。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种独特的地方就是我们阅读鉴赏的重点。散文的精妙之处有时还体现在文章的局部,我们同样要作一番赏析。
四、反复诵读,咀嚼语言。现代优秀散文往往文情并茂,所谓“文”,即:“在遣词造语时,要注意文字表情的整齐之美、参差之美和回环之美;要讲究文字达意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声音美,力争做到简、雅、达,使写出的散文能观之悦目,读之上口,抑扬顿挫,文采斐然。”所以反复吟咏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深沉的情思、文章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一定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重要字词】
(1)给下列字注音:
迷糊( ) 蓊蓊( )郁郁 点缀( ) 羞涩( ) 袅( )娜( )脉脉( ) 酣( )眠 斑驳( ) 峭楞楞( ) 嬉( )游 惦( )着
梵( )婀( )玲 媛( )女 鷁( )首 桂棹( ) 纤( )腰 敛裾( )
(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组词:
曲 ( ) ( ) 折 ( ) ( )
娜 ( ) ( ) 颤 ( ) ( )
脉 ( ) ( ) 参 ( ) ( )
纤 ( ) ( ) 处 ( ) ( )
差 ( ) ( ) ( )
(3)词义辨析:
幽僻 幽深
风致 丰姿
【文本研习】
参见《阳光课堂》P98“内容研读”和 “技巧品鉴”。
【迁移阅读】
(一)阅读训练
白水漈 朱自清
几个朋友伴我游白水漈(jì)。
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①有时闪着些许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膌(jí,同“瘠”,瘦小)是一片飞烟而已。②从前所谓的“雾谷”,大概就是这样了,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飞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③白光嬗(shàn变更)为飞烟,已是影子;有时却连影子也不见,④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形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帖帖的缩回来了。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
幻网里也许织着诱惑,我的依恋便是个老大的证据。
1.文中漏掉一个句子:“当那空处,最是奇迹。”联系上下文,看看这个句子应插在哪一处?
答:
2.请从文中摘录“最是奇迹”的语句。
答:
3.文中画线的语句从亮度上瀑布的什么特点?(请用原文的语句来回答)
答:
4.对文末写到的“幻网”,分析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幻网”如同“雾谷”一样,是大自然在白水漈造成的自然景观。
B.“幻网”是作者对白水漈自然景象的客观描绘。
C.“幻网”是作者的主观想象和妙用创作手法的创造。
D.“幻网”不只是白水漈的客观景象,实际上已融入了作者的体会和感受。
(二)阅读素材 莲之物语(一组诗文)
第一章
花,从来都是文人的所爱。
一千多年来,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了描写莲花最脍炙人口的句子。莲花有淡雅恬静的脸庞,亭亭玉立的腰身,碧绿优雅的罗裙,淡淡醉人的清香,然而,最让她与众不同的,却是这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她既有入世的执著,又有出世的清逸。若是无法逃遁尘世,何不如莲花一般不蔓不枝,在俗世污流中独善其身呢?
高洁之美,是莲的至美。
众荷喧哗 洛夫(中国台湾)
众荷喧哗
而你是挨我最近
最静,最最温婉的一朵
要看,就看荷去吧
我就喜欢看你撑着一把碧油伞
从水中升起
我向池心
轻轻扔过去一粒石子
你的脸
便哗然红了起来
惊起的一只水鸟
如火焰般掠过对岸的柳枝
再靠近一些
只要再靠我近一点
便可听到
水珠在你掌心滴溜溜地转
你是喧哗的荷池中
一朵最最安静的
夕阳
蝉鸣依旧
依旧如你独立众荷中时的寂寂
我走了,走了一半又停住
等你
等你轻声唤我
莲 泰戈尔(印度)冰心译
莲花开放的那天,我不自觉地心魂飘荡。
我的花篮空着,花儿我也没有去理睬。
不时地有一段忧愁来袭击我。
我从梦中惊起,觉得南风里有一阵奇香的芳踪。
这迷茫的温馨,使我想望得心痛,我觉得这仿佛是夏天渴望的气息,寻求圆满。
我那时不晓得它离我是那么近,而且是我的,这完美的温馨,还是在我自己心灵
的深处开放。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白莲 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第二章
夏日盛开的花万朵,但莲是不与她们争的。她在池塘中独自宁静。路过的行人为之惊艳,她回以馨香;采莲的女子在池中嬉戏,她微笑注目;夜幕降临,月光作陪,她静静聆听那些睡不着的心事。多少年来,每到夏日的夜晚,当人们心里颇不宁静的时候,总会想到荷塘边走一走,就像写下《荷塘月色》的散文家朱自清那样,看看那田田的叶子,宛如明珠般的花朵,和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那也是莲的给予,在喧嚣的尘世里,慰藉疲惫茫然的心。
给予之美,是莲的高尚。
雨荷(节选)张晓风(中国台湾)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
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
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地唯我而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那么完美自足的世界!
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岂只有哲学书中才有真理?岂只有研究院中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
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
鹗州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第三章
花有花的语言,花也有花的心事。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百花中唯莲独有,但或许,她也会因此而寂寞。你或许会说,看,那一池荷塘,有多少莲叶陪她舞蹈?然而,她却一直在等那一个人的'回眸。为什么有人总是错过,在青涩的季节路过,或是在秋霜的时候来临,只是错过了那亭亭的时候。
永远,我等 余光中(中国台湾)
如果早晨听见你倾吐,最美的
那动词,如果当晚就死去
我又何惧?当我爱时
必爱得凄楚,若不能爱得华丽
你的美无端地将我劈伤,今夏
只要伸臂,便有奇迹降落
在摊开的手掌,便有你的降落
在我的掌心,莲的掌心
例如夏末的黄昏,面对满池清芬
面对静静自燃的灵魂
究竟哪一朵,哪一朵会答应我
如果呼你的小名?
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
一瓣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
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
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
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
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
即满地残梗,即漫天残星,不死的
仍是莲的灵魂
永远,我等你分唇,启齿,吐那动词
凡爱过的,远不遗忘。反受过伤的
永远有创伤。我的伤痕
红得惊心,烙莲花形
席慕蓉诗三篇
缘起
就在众荷之间
我把我的一生都
交付给你了
没有什么可以斟酌
可以来得及盘算
是的没有什么
可以由我们来安排的啊
在千层万层的莲叶之前
当你一回眸
有很多事情就从此决定了
在那样一个充满了
花香的午后
一个画荷的下午
在那个七月的午后
在新雨的荷前如果
如果你没有回头
我本来可以取任何一种题材
本来可以画成一张
完全不同的素描或是水彩
我的一生本来可以有
不同的遭逢如果
在新雨的荷前
你只是静静地走过
在那个七月的午后如果
如果你没有回头
莲的心事
我
是一朵盛开的夏莲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
现在正是
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就是
太迟
《西洲曲》节选 南朝梁 萧衍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一)甲B乙。荷叶→荷花→荷香→波痕丙A
(二)1.③处。
2.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形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帖帖的缩回来了。
3.太薄了,又太细了。
4.D。一切景语皆情语。客观景物一旦写进文章,就戴上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高考链接:
(1)研究途径: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
(2)最终成果:绘制成人类迁徙地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设想一:每个著名学府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北京大学里有风景优美的燕园,其中的未名湖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乾隆赐予和珅,后划入北大校园,钱穆为其更名为未名湖)。清华大学是一所偏理科性质的学府,校园建设较北大而言似乎缺少浪漫气息。但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池塘总是有许多人慕名前去观赏,这仅仅是因为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
设想二:(故事引出作者)月夜有无蝉声?
《荷塘月色》中有一处写到作者在月下漫步荷塘时听到了蝉声。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后来有一位叫陈少白的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为此问了好几个人,他们也都认为陈的话不错。朱自清为了进一步弄清问题,又去请教他在清华大学的同事昆虫学家刘崇乐教授。刘崇乐则从别一个人的著作里摘抄了一段文字寄给朱自清,这一段文字说月夜确有蝉声,不过那位著者又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那一个月夜,却听到它们在叫。这么一来,朱自清反复考虑,就把“好几个人”的话当作“客观实际”,而把那个著者的亲耳所闻当作“是个例外”,至于自己文中那一段描写,则自认是“记忆错误”。于是朱自清给陈少白复信,表示了感谢,并且慎重表示:散文集《背影》(里面收有《荷塘月色》一文)以后再版要删掉月夜蝉鸣的句子。
过了些时候,陈少白又在《新学生》月刊上发表文章,再次讨论这个问题,并且涉及到宋代王安石的《葛溪驿》一诗,因为这首诗里也有月夜蝉鸣的描写。也就在这个讨论之后,朱自清自己又有两次亲耳听到了月夜蝉声,“跟《荷塘月色》中所叙的有相同的地方”,朱自清因为“有切己的问题在心里’,所以对此印象格外深刻。这才写了《关于“月夜蝉声’》一文,公开作答。从这番周折中可以看出朱自清对写文章是极其认真负责,绝不含糊的。
朱自清还从这件事中引出一个更深的教训,他在作答的文章中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例如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夜晚蝉子不叫。于是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其实只是成见。这种成见,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不同的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我自己在这儿是个有趣的例子。”朱自清这一段话意味深长,它告诉我们轻率的推论会使人们误把成见认作真理,妨碍我们获得新的经验,接受新的知识,这个体会和认识已经远远超出“月夜”有无“蝉声”的讨论本身了。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省绍兴市,1898 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为“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以后的五年里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教书。
在大学时代,朱自清就开始创作新诗, 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9 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 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 年 8 月 12 日,朱自清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作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逝世后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朱自清诗文选集》。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塘月色》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整体感知
1.解题:荷塘月色
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荷塘与月色两者呈并列交叉关系,作者既写月色下的荷塘,又写荷塘上的月色。
2.学生默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3.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4.理清全文结构。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
第二部分,(2—6 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
第三部分,(7-10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5.找出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找出作者的行踪以及心情变化)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呈圆形结构。从感情上看,作者心里颇不宁静,出门寻求宁静,获得片刻宁静,最后走出宁静,同样呈圆形结构。两个圆形结构既是本文的线索,作者的行踪是明线,内心的情感变化是暗线。明暗线交织,情与景融为一体。
四、精析课文
(一)讲读第一部分
1.朗读。
2.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二)讲读第二部分
1.提问:这一部分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
教师归纳: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 2 段)——荷塘(第 4 段)——月色(第 5 段)——荷塘周围的树(第 6 段)
漫步——思索(线索)
2.讲读第 2段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
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眼,理解课文的主旨。
2.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教学要点 :介绍背景知识,结合美读,初步感知课文。
一、导语:(播放幻灯片2)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
清”字“佩弦”。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散文秀丽朴素,我们通过学习《荷塘月色》一起体会一下。
二、背景介绍:(播放幻灯片3)
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作者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荷塘月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三、初步感知课文(播放幻灯片4)
1.打开课件,欣赏配乐朗诵的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结合画面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把握文章的大致结构。
2.提问: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课文分为几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本文的文眼。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播放幻灯片5)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
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播放幻灯片6)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中体现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的喜悦”。这从景物描写中也能看出。(播放幻灯片7)
3.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所写之景即“荷塘”和“月色”,课文那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明确:4、5、6段。
4.布置作业:熟读4、5、6段,试着圈点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行踪: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
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淡淡的喜悦——超脱——不宁静
朱自清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要在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就应该依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结合交流、研讨和教师的点拨启发,去深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和体悟作家为我们描绘的优美景致和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细腻而优雅的体味,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揣摩作者消除郁闷、孤独和哀愁的方式,以及由此表露出来的作者的性格特征、学识素养、人生追求和人生矛盾。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作为一代文学大师的朱自清集儿子、丈夫、父亲、学者多种角色于一身,他在特殊的时局下、特定的氛围里平凡而普通的一面。鉴于此,我将这篇散文的教学作以下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通过诵读,品味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那宁静、淡雅、柔和、朦胧的美妙景色;
2、揣摩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3、深刻领悟作者独特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欣赏作家笔下优美的荷塘月色;学习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和步聚】
一、导人新课
同学们,文学作品是情感的结晶,欣赏它,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寻觅和追逐,风景迷人的阿尔卑斯山深谷中的一条路旁,插着一个标语牌,提醒过路人,“慢慢走,欣赏啊。”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散文名家朱自清,走进荷塘月色,品味如诗的语言,鉴赏如画的意境,把握复杂的感情。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或教师与学生共同回忆)朱自清的《匆匆》《春》《背影》等,给学生形象及文字的感受。
导语: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哪里呢?……(一个惜时如金的智者形象)
──《匆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个热爱自然、渴望青春的人)
──《春》
《背影》中父亲越过站台给”我”买橘子的情景。以上就是一代文学大师朱自清先生用饱蘸深情又富有灵性的'笔,为我们描绘出的优美画卷和刻画出的感人形象。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又一美文《荷塘月色》,一起走进朱自清为我们描绘的宁静、淡雅、柔和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之中。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配乐朗读(舒伯特小夜曲)。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从朗读的要求和技巧方面略作指导),掌握下列词语:独处,颤动,霎时,脉脉,袅娜,蓊蓊郁郁,羞涩。
3、赏析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学生自主质疑,师生讨论,出示思考题:
⑴ 第四段写了荷塘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最突出的形态特征是什么?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技巧?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下流水。写出了荷叶的茂密,身姿高挺,荷塘的深广,荷花的稀少、明亮、洁白,荷香的清馨、飘渺,流水的脉脉含情,把荷的情态通过动静结合的方法形象地展现出来。
⑵“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句中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明确:通感(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巧妙地把它转化为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使人把花散发出的清香若有若无、轻淡幽香与远处高楼里传出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约缥缈的情形相沟通,从而产生出特殊而美妙的艺术效果。
⑶ 朗读本段,体会月色下的荷塘美景,并尝试背诵。
⑷ 欣赏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
① 学生朗读本段;
② 学生自读,小组讨论:依照第4段赏析方法学习第5段。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勾勒出怎样的意境?
明确:
本段描写的景物有“月光”“青雾”“叶子”“荷花”“树影”“光影”等。
运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通过“泻、浮、洗、笼”等准确的动词去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通感的修辞手法。
“泻”写出了月光自上而下照耀的情态和景象;“浮”写出了青雾轻盈、飘渺的状态;“洗”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光下的奶白、柔嫩、清新、娇艳的身姿;“笼着轻纱”写出了安谧、恬静、柔和、朦胧的情状。
通感手法的运用给读者描绘出一种静谧、和谐、素淡、朦胧的美妙意境。(“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③ 学生自由朗读本段,并试着背诵。
④ 第6段写了什么内容?与写荷塘月色有什么关系?
明确: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通过人写杨柳树、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目的是以树写月,进一步表现月色的朦胧,荷塘环境的幽暗,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富有别样的诗情画意。
三、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
1、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圈点勾画找出运用贴切的词语和句子,小组交流,师生订正归纳。
明确:
⑴ 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格的运用,使文章语言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尤其是通感的运用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句写出了月光与树的明暗柔和交相辉映的特点,通过视觉与听觉的交错相通,产生出和谐悠扬、曼妙温馨的意境。
⑵ 叠词的运用,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景物的特征与姿态,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高高低低等。(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改动词语等方法揣摩品味其表达效果。)
⑶ 动词的运用。(如泻、洗等)
2、学生配乐朗读4~6段,师生感受语言,品味意境,尝试背诵。
四、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1、多媒体投影出示《绿》选段: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⑴ 对比:选文与《荷塘月色》两文字里行间洋溢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绿》表现了作者欢喜奔放、陶醉赞美的感情。而《荷塘月色》比较含蓄,作者是带着淡淡的喜悦之情来欣赏荷塘月色的。
⑵ 思考:从课文中寻找词语,感受景物的朦胧美和作者寓于其中的淡淡的喜悦之情。
明确:袅娜、羞涩、渺茫、脉脉,薄薄的青雾。苍茫的月亮。淡淡的月光、淡淡的云、稀疏的倩影。
⑶ 作者观赏荷塘月色前后情感的变化及其缘由。
2、多媒体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明确:有淡淡的喜悦也有淡淡的哀愁蕴含在文中。作者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暂时忘却掉白天的身不由己,独自一人夜赏荷塘(一个“且”字写出了作者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喜悦之情),希望孤独、寂寞、郁闷的心得以暂时逃避,暂时超脱。但赏荷之后更加深了失望的心情,一个“但”字,表明绵绵的愁绪依然难以消解。
3、作者“颇不宁静”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的体力也大不成。况且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我活,也不忍丢下走自己的路……”(《哪里走》)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二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我)是大时代中一名小卒,是个平凡不过的人。”(朱自清)
“你同他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杨振声)
“他不是那等大才磅礴的人,他也不像那等人们心目中的所谓大师……他的为人,他的作品,在默示我们,他毫无什么了不得之处。你甚至会觉得他渺小、世俗,但他虔敬不苟,诚恳无伪”。(吴组缃)
明确:
⑴ 因时局动荡,导致内心产生波澜;
⑵ 对个人事业前途渺茫的忧虑;
⑶ 个人性格特征;
⑷ 家庭的矛盾冲突,生活穷困;
⑸ 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五、拓展延伸
1、针对以下评论谈看法:
当代诗人余光中这样评价《荷塘月色》:“……形象都大俗滥,得来似大轻易。用喻苹率,又不能发挥主题的会意。”“好用女性形象”“有反作用,会引起庸俗的联想。”(《论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先生赖此文(《荷塘月色》)赢得的声名,相当于花五元钱中了五百万。结构呆板,情感暧昧,联想不出香草羌人,比喻无不家常庸劣。作者年未届而立,满纸却一片迟暮之气,而朽腐之绮念又纷至沓出……”(庄 周《齐人物论》)
2、对新版教材中增加的文句进行评价:
⑴ “峭愣愣如鬼一般”。
⑵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⑶ 结尾部分描写古代少女采莲的情景。
明确:
⑴ “如鬼一般”是作者漫步荷塘四周,见到“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的“斑驳的黑影”后产生的一种感觉,很寂寞、怕人,这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光影交错明暗相间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⑵ 形象地写出荷花不染纤尘、身姿优美、充满神韵的情态。
⑶ 这是一个热闹、欢快的情景,那过人头的莲花,唱着欢歌的美丽少女们采着莲,想着心上人,此情此景,激起了作者感情的涟漪,勾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活力的憧憬。作者那孤独、郁闷的心灵也由此得到了慰藉和寄托。此外,采莲场景与荷塘月色的朦胧美形成鲜明的对照,可谓梦幻现实。
3、补充几个通感的句子:
……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充满了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峡》)
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像若干只女神的手,一齐按着生命的键。(臧克家《春鸟》)
明确:两句都是视觉与听觉相通:第一句是把视觉转化为听觉,给人舒缓、幽静、悠远的感觉,很有意境;第二句是把听觉转化为视觉,给人以美妙之感、形象之感。
六、课堂小结
我们领略了一代散文大师给我们描绘的梦幻般朦胧、宁静和谐的荷塘美景,揣摩品味了作者精湛的语言表达技巧,从中更全面真切地了解了融多种角色于一身的朱自清平凡而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他对美满和谐生活的追求以及消解苦闷、哀愁的方式,从中更增添了对生活的挚爱,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我们更感到生活着、学习着是快乐的人生境界。
【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
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
柔和 淡雅 宁静 朦胧 缥缈 和谐
淡淡的喜悦和哀愁
一、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
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
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
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荷塘月色优秀教学教案
重点:
1、品味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理解作者心情与景物的和谐统一。
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记忆仓库,找出几个描写月亮月光月色的名句。
张九龄(唐)《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晏殊(宋)《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辛弃疾(宋)《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李白(唐)《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杜甫(唐)《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维(唐)《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温庭筠(唐)《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张若虚(唐)《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柳永(宋)《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月是古人最喜欢描写的事物之一,一轮古老的月亮曾牵动了多少人的情丝,真是“明月
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啊!同样的,荷花也是人们喜欢描绘的事物,下面请大家再从记忆仓库中拿出几个与荷花有关的名句:
孟浩然(唐)《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王昌龄(唐)《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李白(唐)《别储邕至剡中》:“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杨万里(宋)《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晓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是因为它“出 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品质高洁。那么假如把月与荷放在一起,又写月又写荷,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散文,题目叫做《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
二、新课:
(一)作者
1.朱自清是哪一年去逝的?——1948年。
2.他的原名叫什么?——朱自华。
3.他的字号是什么?——字佩弦,号秋实。
4.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作品?——《春》《背影》等。此外他的著名作品还有《绿》《威尼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的诗文集主要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朱自清是一位正直的、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民主战士,他在后来极度贫病交迫的境况下,坚决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二)朗读课文:
要求体会作品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在文中的具体表达。
(三)词语:?
曲折 煤屑 蓊蓊 踱 缕缕 颤动 霎时 薄薄 参差
(四)语段阅读:
1.阅读第四段,讨论问题:
(1)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该段,同时请大家看一看这一段主要是写月光下的荷塘,还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下的荷塘。
(2)接下来请大家按内容的不同划分本段的层次,并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每一层次的内容。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3)让我们先来看看朱先生是怎样描写荷叶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里用了一个书面语词“弥望”和一个双音叠词“田田”,突出的是荷叶的什么特点?
——多。
(4)正是因为荷塘里荷叶非常之多,所以才有了下面所描写的特点,所以本段起首一句看似寻常随意,实际上它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作者在写了荷叶之多后,又写了荷叶之美,他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荷叶之美的呢?
——作者用了一个明喻来描写荷叶之美,把荷叶比做“亭亭的舞女的裙”。他为什么这么来比喻呢?为什么不说荷叶像雨伞像笸箩呢?这个比喻究竟好在哪里呢?
这个比喻的好处至少有两点:第一,荷叶由于出水很高,与苗条的舞女很相似,再加上“亭亭”一词,就更能写出荷叶那亭亭玉立的姿态;第二,说荷叶像舞女的裙,那么它像什么状态下舞女的裙呢?能像立正站着、靠墙倚着或坐着的舞女的裙吗?当然不像,荷叶的自然舒展像在舞蹈中旋转着的舞女的裙。这样,就显出了这个比喻的妙处,妙在何处?我们知道,这里的荷叶本来是静的,而这个比喻却给人以动感,这就叫以动写静,化静为动。
(5)接下来作者描写了荷花,他是用哪些手法描写荷花的呢?
——拟人,比喻。
在这里,作者先用拟人手法,通过“袅娜”一词,表现开放了的荷花的柔美,又通过“羞涩”一词,突出了含苞欲放的荷花的可爱。然后,作者又连续使用了两个比喻,对荷花进行更为生动细致的描写。
(6)请问作者所做的这两个比喻着眼点是什么呢?他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呢?
——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比喻,是因为月光下的白色荷花的光亮与一粒粒明珠相似,而白花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与碧天里闪烁的星光相似。在此,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作者说的是“碧天里的星星”而不是“黑天里的星星”,为什么?因为白色荷花的背景是绿色的荷叶;二要注意明珠的反光与星星的发光都是闪闪烁烁的,这就使本来静态的荷花具有了动态感,这也是化静为动的写法。这样,作者就通过两个拟人和两个比喻十分形象、十分生动地写出了月下荷花的美。
(7)接下来作者由荷花自然而然地写到了荷花的清香。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特殊的比喻,把荷花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清香本来是嗅觉上的感受,而歌声是听觉方面的东西,这种将不同的感觉沟通起来的手法,在修辞上叫通感。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荷香比作“歌声”呢?二者的相似之处是什么呢?
——因为荷香的时浓时淡、时有时无与歌声的时断时续、时隐时现相似,所以作者就通过联想在嗅觉和听觉之间建立了沟通,突出了荷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的特点。
(8)作者在写荷香的时候,说荷香是微风送过来的,所以接下来水到渠成地描写了风吹荷叶而形成的荷波。作者在描写荷叶的颤动时,用了一个明喻“像闪电般”,这个比喻突出的是荷波的什么特点?
——波动迅速。作者在上文写荷叶荷花的时候,主要描写静态的事物,而在此则描写了动态的景物,正因为这里所写的荷波是动态的,所以作者使用了“凝碧”一词,请大家品味一下“凝碧”的妙处。
——“凝碧”这个词妙在何处呢?它妙就妙在把迅速波动、瞬间消逝的荷波固定住,让你去品味,让你去欣赏,如果说作者在描写静态对象时运用了化静为动手法的话,那么在写动态事物时,又用了化动为静的手法。
2.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欣赏第五段,上一段写的是“月光下的荷塘”,这一段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
(1)这一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写得更加幽静、朦胧、和谐、美好。这一段可分成两个层次,大家看一看应从哪里划开?
——见书。
(2)这一段的第一层先从正面描写荷塘上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月色之美,第二层通过描写树影反衬塘上月色。现在请大家品味一下,看看这一段中哪些词语用得最好。
——如下:
①泻:作者在此为什么用“泻”,而不用“照”呢?请谈谈你对这个词进行品味后的感受。
——这个词用得好,好在三个方面:一是与前面流水很好的。呼应,二是使静态的月光富有了动态感,三是使人获得了对奶白色月光的实感,使空蒙的月光变得像实物一样似乎可以用手去触摸。若用“照”既不能与流水呼应,又无动感和实感。
②浮:为什么这里用“浮”而不用“升”呢?
——这个动词反映了水气和月色的交织,准确地表达了水雾轻柔及自下而上逐渐缓慢扩散的特点。如果换为“升”,则无法表现这些特点。
③洗:把“洗”改成“浸”“泡”之后怎么样?
——改后不好,因为原文说“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就把荷花、荷叶在月光下蒙了一层乳白色而显得清朗、柔和的特点写出来了,改为“浸”“泡”则太重了。
④梦:作者为什么要把“叶子和花”比喻成“梦”,并且是“笼着轻纱的梦”?这个比喻突出了“叶子和花”的什么特点?
——这个比喻突出了叶子和花在淡淡的月光下笼罩着薄薄的青雾而显现出来的朦胧美,一个“梦”字,化实为虚,显得那么宁静、超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感。
⑤笼:为什么要用“笼”字而不用“披”“盖”或“裹”呢?
——“笼”字表现了水雾薄薄的、淡淡的、柔柔的等特点,若用“披”等字,就显得太实了,不能表现这些特点。
⑥参差的斑驳的:这两个词能否改成“杂乱的”,或者干脆删去?
――“参差”表现灌木的影子长短不齐的特点,而“斑驳”则突出了这些影子的黑色浓淡不一的特点。如果删去,就太笼了,不够具体;如果改为“杂乱”则缺乏美感。
三、小结:
本文的第四五六段是重点,大家要反复玩味其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四、作业:
朗读课文三五遍。
第二课时
一、引入:
朗读四五段。
二、新课:
(五)整体理解:
1.作品当中有一个起统领全文作用的句子,这个句子就是本文的文眼,请大家将这个句子找出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全文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描写的。那么作者心里为何颇不宁静呢?从课后的写作背景中,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写作这篇作品的1927年,大革命刚刚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作为正直作家的朱自清,一时找不到正确的出路,所以才陷入了苦闷与彷徨之中。正是因为作者心里颇不宁静,所以他才会在作品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并且连难得的因荷塘月色美景而引起的喜悦也变成淡淡的。在作品中,四五六段着重抒发作者偷得片刻清闲的淡淡的喜悦,那么文中哪些句子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淡淡的哀愁呢?
――见书。
3.下面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一下,作者所写的荷塘月色的宁静和谐与作者心情的“颇不宁静”是不是矛盾?你怎样理解的?
――如果我们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仔细体会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二者并不矛盾。正是因为他的心里颇不宁静,所以他才到月光下的荷塘边去寻求宁静,寻求超脱。月下荷塘里那弥满的荷叶、袅娜的荷花、缕缕的清香、凝碧的荷波,是那么清新自然,如诗如画;那薄薄的青雾、弯弯的杨柳、斑驳的树影、和谐的月色,是那么朦胧静谧,如烟如梦。这样的境界,正是他所寻求的,心中的哀愁不禁变得淡淡的,同时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也油然而生。可是这川宁静与喜悦只是暂的,蝉噪与蛙鸣已把它打得粉碎,剩下的是内心更为深重的苦恼和烦闷。作者的思绪就是经过这样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的过程而抒发出来了。
4.作者在作品结尾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并且“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在月光下、荷塘边所获得的片刻宁静、淡淡喜悦被蝉噪和蛙鸣打碎后,自然由眼前的莲花想到采莲,进而涌起了一种对和平宁静的美好的家乡生活的怀念。这样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小结:
朱自清的这篇《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的经典性作品,仅仅从景物描写方面就特别值得我们反复吟诵,仔细品味。
四、作业: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