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这次为您整理了诗词五首——《饮酒》《归园田居》《洞庭湖赠张丞相》【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板书课题、题解、简介作者。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
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
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
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师向学生明确:本诗分为两层。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
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
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四、研习新课
1、研习第一层:
提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附]板书设计:
在人境
第一层 (果)←心远地自偏(因)
无车马喧
2、研习第二层
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⑵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⑶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⑷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附]板书设计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第二层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3、学生齐读全诗。
五、以讨论小结本课。
结合诗作的学习,我们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明确:
a、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
b、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c、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饮酒(其五)教案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
2.范读带:有关五首诗的录音。
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卡片。
设计思路
学习这五首诗词,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人手,理解本课中的五首作品。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均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一一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存疑,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外作深入探讨。然后让同学说说或写一点各自感悟到的东西。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一、导入 新课: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板书课题、题解、简介作者。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
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
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
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师向学生明确:本诗分为两层。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
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
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四、研习新课
1、研习第一层:
提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附]板书设计 :
在人境
第一层 (果)←心远地自偏(因)
无车马喧
2、研习第二层
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⑵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⑶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⑷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附]板书设计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第二层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3、学生齐读全诗。
五、以讨论小结本课。
结合诗作的学习,我们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明确:
a、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
b、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c、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作者邮箱:
【诗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意思】面对浩浩的洞庭湖水,欲过却无舟可 乘。用“无舟楫”来喻自己想出仕却无人可以引见的现实,在如此 “圣 明”的时代端坐闲居怎能不惭愧呢?借助比喻来表白诗人希望被赏识、 重用的心理,委婉、恳切的言辞中饱含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
【全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涵虚:指水映天空。太清:天空。②楫(jí):划船工具。
【全鉴赏诗】
唐代人要进入仕途,往往需贵人引荐,写诗作文给有名望的 人看,以期得到赏识提携,时称干谒。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孟浩然积极入世 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孟浩然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 都在隐居,政治上不得意。因此,他迫切需要贵人的引荐,这首诗就是一 首有名的干谒诗。
八月的洞庭湖水高涨,水面几乎与湖岸持平。湖面浩渺无边,水天相 接,含混一片。云梦二泽水气蒸腾,波涛汹涌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动。想渡 水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在这个圣明时代,人人都在建功立业,自己却闲 居无事,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 得鱼成功。
开头四句着意写景。看似不涉干谒,不关情思,其实不然。“气蒸”句 乃本诗中的名句,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是咏洞庭湖的佳 句。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孟浩然洞庭诗有‘波撼岳阳城’,盖城据 湖东弱,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漱齿 城岸,岁常倾颓。”故有“波撼”一句。《西清诗话》评诗的此联说:“洞庭天 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能若此诗颔联一语气象。”才情卓异,奇 思妙想如孟浩然者泼墨如水,浓描洞庭,绝不是等闲之笔。孟浩然的高明 就在于表达心意旁敲侧击而不显山露水。这天地之间的浩荡汪洋的一湖 秋水,既烘托出作者经世致用的凌云壮志和积极进取的勃勃雄心,又暗示 张九龄宽宏大度,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壮景奇观,惊天动地,隐喻风流 俊杰即将横空出世。此为借景传情,托水言志。
后四句是本诗主旨所在,由写景转入抒情,生出求荐之意。“欲济无 舟楫”,是从眼前湖水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渺的湖水,想起自己还是在 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无人援引,这正如想渡水却没有船只一样,类比非常 巧妙。《唐诗从绳》评此处云:“此篇望人援手,不直露本意,但微以比兴出 之,幽婉可法。”“坐观”两句暗指自己希望像众多渔夫一样那样,能有垂钓 的工具和机会,意即能得到对方的赏识,肯为自己援引,给自己提供一个 机会,不要使自己的雄心壮志沦为一场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 羡鱼,不若归家织网。”此处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 古语,孟诗反其意而用之。《唐诗举要》说此诗末联:“唐人达官诗文,多干 乞之意,此诗收句亦然,而词意则超绝矣。”
纵观全诗,写景雄阔,气势非凡,阐述心迹,不卑不亢,露壮志才情,隐 寒伧卑微,委婉含蓄而又大气磅礴,才气纵横而又开合有度。孟诗清淡, 但清淡中常见傲气,本诗可谓一流。《瀛奎律髓汇评》谓此诗“当与杜诗俱 为有唐五律之冠”,此言不假。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2.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3.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体会他那种不愿屈己从俗、决然舍去的高尚节操。 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了解了一些词的知识,也知道了唐诗宋词元曲这种说法。唐代以前很多题材的诗歌,唐代的时候才登上它的高峰。比如边塞诗、山水诗、送别诗,惟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田园诗。它是由东晋的陶渊明开创的,并且由陶渊明把它推上了它的顶峰。梁·钟嵘说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那么,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诗人,他的人生经历、他所处的环境对他的田园诗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检索到的有关资料、信息。陶渊明生平 陶潜,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今江西九江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任官,他的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但到陶渊明时,家境衰落。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高傲的脾气使他不愿迎合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终于辞官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回家乡当隐士去了,与官场彻底决裂。《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陶渊明的诗作有两类题材: 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寄寓了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 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 二、通过反复朗读,体味诗人的感情和诗的意境美。 1.散读课文2.教师学生共同讨论朗读时对语调、语气和节奏的处理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的是诗人悠然自得、宁静淡泊的心境,所以,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这是五言诗,朗读时按二/三结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洁身自好不受尘俗的烦扰。起句应读的平静些,转折句也可处理为平静的读法,但体现出得意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何能尔”设问,尔,代前句,写出了反常,与众不同,故应读重音。“心远地自偏” 此句为全篇之骨,要读出一份自豪,体现出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读这两句之前,应有个停顿。因为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这两句是颇有意境的诗句,要读出你的想象和联想来,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怡然自得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朗读时应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句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似乎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3.散读课文4.听录音范读5.跟读6.散读课文 三、通过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心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富有意境。请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这份意境美。(学生可以有各自的想象联想,只要与诗句的淡然悠闲、物我合一的意境即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时俯时仰,“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意境宁静清远。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意境体宁静恬淡。这四句,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恬静优游的情景。 四、艺术特色鉴赏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一、二句叙事,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自然引出后面两句。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前面四句在事理情中融情,透露出诗人恬淡的心境。五至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景中寓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为后世所称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小结: 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陶渊明的诗文我们接触不多,同学们可以去找些来读读。
【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意思1】坐着看那些垂钓的人,我没 有钓竿,只是心里羡慕钓鱼者而已。 徒:空。
【意思2】我看到了那些钓鱼的人,空有羡慕的心情,可是手里没钓鱼工具。婉转地表达了求人推荐提携的心情,但话说得曲折含蓄,不露痕迹。“坐观” 二字,再加一个 “羡” 字,已经把作者的心情全部写出,写得如此得体。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没有希望做 某事,徒有羡慕之心,或形容只是袖手 旁观别人做事,并不想参与其中。[例] 一种是,面对大好形势,虽有动于衷,啧 啧称赞,但只闻赞美,不见行动,在跃进 声中立马踟蹰,在新长征中盼顾不前, 颇类似唐诗写的那种人:“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李善阶《从“羡鱼”和 “结网”谈起》)
【全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全鉴赏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曾被人誉为“有唐五律之冠” (方回 《瀛奎律髓》卷一引 “无名氏”语)。诗题一作 《临洞庭湖》。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至十七年(728—729)曾西游长安,在京城结识了张九龄,两人结为忘形交。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相,此诗即是张九龄为相期间孟浩然寄赠给他的一首干谒诗,表达了诗人自伤不遇,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推荐援引而出仕从政的心情。
首联两句写洞庭湖水面空阔,混茫无边。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境内,长约二百里,广约百里。仲秋八月,湖水暴涨,渺无涯际,与岸齐平;在阳光的返照下,天空如同涵容在湖水中,浩瀚无垠的湖水仿佛与天空混而为一,水天一色,极为壮观。“平”、“涵”、“混”三字用得极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秋水平湖,与天相接的景象。“虚”与“太清”,均指天空。
颔联两句写洞庭湖的水气与波涛。湖面蒸腾的水气,如同淡淡的薄雾,笼罩着茫茫的云梦泽一带;湖水掀起的波涛,声如擂鼓,势若雷霆,汹涌澎湃,震天撼地,连巍巍雄踞于湖边的岳阳城似乎也被波涛所摇动。云梦泽是古代巨泽,位于今湖北省长江南北,原为二泽,江北称云,江南称梦,后大部淤成陆地,遂并称云梦泽。此处用 “云梦泽”指代湖北省东南部及湖南省北部的广大低洼地区。上句用一“蒸”字, 写出水气弥漫之广与积蓄之丰; 下句用一“撼”字, 写出波涛喧声之大与威势之强。这两句诗阔大雄浑,气象壮观, 是咏洞庭湖的名句,正如《西清诗话》所说:“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若此 一语气象。”后来杜甫亦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两句咏洞庭湖的名句,堪与孟诗媲美,同为千古绝唱, 致使方回叹道, 洞庭湖与岳阳楼之壮观, “孟杜二诗尽之矣”, “后人自不敢复题” ( 《瀛奎律髓》卷一)。在两句孟诗中, 尤以 “波撼岳阳城” 一句最为声势动人。宋人范志明 《岳阳风土记》 云: “孟浩然《洞庭湖》诗有 ‘波撼岳阳城’,盖城据湖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 昼夜不息。”孟诗此句,既有夸张,亦有写实, 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波涛动人心魄的气势。
前四句既描绘了湖庭湖气势雄伟、波澜壮阔的景象,同时也用以象征太平富强、兴旺发达的开元盛世。
颈联两句表达诗人出仕无门、不甘隐居的心情。上句说自己想渡过波涛汹涌的洞庭湖, 但苦于没有船和桨, 实际暗喻着诗人想从政做官, 但可惜无人引荐的慨叹。张衡《应闲》云: “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此为 “欲济无舟楫”所本。诗中之 “济”字, 语意双关,兼含 “济水”与 “济世”之意。“舟楫”既指渡水器具, 亦指引荐之人。下句说自己虽然身处明君治下的盛明之世, 但却平居闲处, 无所事事, 实在感到惭愧, 有负 “圣明”之世, 从而表达了诗人不甘长期隐居, 而欲出仕求官, 做一番事业的愿望。“端居” 即平居、闲居, 此处指隐居。
尾联两句请求张九龄予以推荐援引。诗人说他坐在湖边看着垂钓之人,只能徒然羡慕别人钓到的大鱼罢了。“垂钓者”既实指洞庭湖边的钓鱼人, 亦喻指执掌朝政的丞相张九龄。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说: 张丞相主持政事,诗人是很钦佩羡慕的,很愿追随在丞相左右,为朝庭做些事情;但自己现在仍是在野之身, 尚无一官半职, 虽然空有出仕从政的愿望, 但却无法实现, 因而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推荐援引。《淮南子·说林训》 云:“临河而羡鱼, 不如归家织网。”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借用了这一古语, 既与有关洞庭湖的描写相贴合,但又翻出干谒求荐的新意:“唐人上达官诗文多干乞之意, 此诗收句亦然, 而词意则超绝矣。” (高步瀛 《唐宋诗举要》卷四)。
这首诗的构思非常巧妙新颖。前四句虽系写景, 但景中含情,通过对洞庭湖雄伟壮阔景象的描绘,巧妙地歌颂了开元盛世。后四句虽系抒情,但婉而不露, 写得萦纤曲折, 含蓄蕴藉。诗人虽然希望张九龄引荐, 但又不失身份,写得词语得体,不卑不亢,毫无寒乞相。纪昀评此诗曰: “此襄阳求荐之作……前半望洞庭湖,后半赠张相公, 只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据方回 《瀛奎律髓》卷一引) 纪氏此评, 可谓一语破的。
孟浩然之诗, 总体上虽以孤寂悠闲、冲淡清远著称,但有些诗却 “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 《唐音癸》卷五引 《吟谱》语)。这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即是雄浑壮逸风格的代表作。清人潘德舆说,孟浩然有些诗 “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 《养一斋诗话》),壮逸浑健之诗在孟集中虽然不多,并不代表孟诗的主要风格,但它毕竟是孟诗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