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论文(最新12篇)

以下是细心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12篇在职研究生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与创业 服务体系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构建完善的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研究的现状

现在对毕业生就业的研究涉及就业形势、就业制度、就业市场等方面,囊括了体系建设、课程建设、信息建设、思想教育、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专题。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研究中正逐步凸现出“以人为本”和“突出服务”的就业工作理念,并在毕业生就业理论研究方面有了一些积累。但是还有以下局限:

(一)研究过于零散,缺乏系统性。

从理论研究层面上,对于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绝大多数研究不成体系;对于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研究,更是零零星星地存在于个别专题研究的某些方面。从实践研究层面上,在就实际工作中,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之间也都从实践的层面上做过一些相关的探索和努力,可是这些实践性研究又缺乏系统的理论的指导,大多活动还都处于一种自发状态,而不是自觉地去对这种实践层面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和解决。

(二)研究过于浅显,缺乏实效指导。

各领域对个各个专题都有一些分析研究,但是无论是问题的挖掘还是方案提出,在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都过于粗疏。研究成果也仅限于提出问题,而如何解决问题,却始终难以找到很好的方法。

(三)研究过于理论化,和工作实践有所脱离。

现行的研究过多地是在理论层面,有的虽是依据调查研究进行的,但是却侧重于对资料的分析。大多就业创业的理论研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并不好把握。这样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指导意义仅限于理念层面。

(四)研究集中于问题探究,对于服务体系建设涉猎不多。

总结归纳现有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实践,多是对就业创业某一问题的探究;如何站在全局的角度研究相应的服务体系地建设和完善,目前的相关研究还非常少。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研究的意义

(一)立足就业服务效度,有助于拟定就业服务的改革方向。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研究更加注重就业服务的效度,研究从不同的切入点分析对现行服务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点到面地引出就业服务的改革方向,在指导就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如何将机构职责定位化、岗位标准量化、服务流程细化等方面有着相当的应用价值。

(二)立足就业创业现状,有助于实现就业工作的按需服务。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研究注重就业“供方”利益,更加注重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

(三)立足目标化就业、便捷化创业,对社会市场人才消费观进行研究,有利于帮助毕业生建立更合理的择业观、合理规划就业准备阶段,减少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盲目性。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研究的途径

按照就业工作要“全员、全程、全方位”实施的要求,营造“一体多维”的就业创业服务环境,探索符合实际需要的、可行的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服务模式是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研究的最终目标。

途径一: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是研究对象的所在地,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该将此作为重要的研究途径。

途径二:各类用人单位

按照“知己知彼”、供需兼顾”的原则,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是我们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创业素质拓展的重要依据,这也是面对社会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

途径三:地市主管部门

如果说前期的教育和训练是“育苗”的工作,那么地方大高职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服务支持就成为大学生扎根“广阔田野”的关键所在。因此,这方面研究很必要。

途径四:社会各界

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研究的发展将大大推动,并成为一种补充型的后备动力。

四、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研究的内容

根据以上的途径和方法,认为应该采取分层实施的思路。

第一层次:调查研究

对高职院校就业服务机构、地市高职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基本情况、在校学生对就业创业服务的需求意向、往届学生毕业后对就业创业服务的需求等进行调查。

第二层次:归类分析

往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突出问题、高职毕业生创业类别及其相关案例、高职院校就业服务和创业教育举措、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就业创业服务措施等进行归类比较分析。

第三层次:体系研究

对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规划、地市就业主管部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社会相关部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各级各类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链接模式研究。

总之,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研究纳入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改革范畴,是需要,更是任务。探索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就业服务机制,这不仅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大有裨益,更将大大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系统定位、规划运作、科学发展。

本文为"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3年度项目:建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的研究,批准号为:XIII436。

参考文献

在职研究生论文 篇2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校2008届英语语言学、英语翻译和英语文化几个专业学生的69篇学位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这些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调查统计,并从硕士论文的引文数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和引文年代分布等方面逐一分析。

2结果分析

2.1引文数量分析

引文数量是指一篇论文中所引用参考文献的数目。具体地说,就是论文作者撰写论文时参考并接受了多少别人或前人的成果。一篇学位论文所列出的参考文献的覆盖面和学术层次往往能间接反映出该文的研究水平,对引文数量进行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所研究领域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的把握程度。科学合理地运用参考文献对提高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创新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被统计的69篇论文中,共附有3 663篇参考文献,引文数量最多为115篇,最少为20篇,篇均引文量为53.08篇,高于国外科技论文平均引文量15篇。这一统计结果表明,我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引文意识较强,注重相关资料的借鉴与参考,善于捕捉学术前沿的各种信息,具有较强的文献收集能力和水平。如表1 所示。

2.2引文类型分析

通过对研究生论文引文文献类型的分析,可以了解研究生的阅读动态以及引用文献的特点和规律,并从中确定各类型文献载体的情报价值,为图书馆调整和优化馆藏文献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我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引用文献的类型主要有5种,分别是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报纸和网络文献,其中尤以图书、期刊为主。如表2 所示。

图书以其内容专深、论述系统、知识全面、观点成熟、可信度高、参考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成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占总引文量的66%,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其中英文原版图书引用1 981次,中文图书417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语研究引用文献的一大特点。由于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英美国家的历史和现状,要求他们必须阅读一些经典的英语原版理论书籍,掌握相关理论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分析、思辨、总结一系列深层次的加工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结论,使研究的理论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主要来源是英语原版图书,这一点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这也是由于它的学科专业性质所决定的。期刊以其信息量大、内容新颖、专业性强且出版周期短、获取容易等优点,成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重要信息源,占引文总量的31.27%。其它如网络文献、学位论文、报纸文献等虽有引用,但比例偏低。从统计结果看,研究生对网络文献的引用仅占总引文量的2.59%,学位论文的引用仅占总引文量的0.93%。图书馆应认真探索网络资源和学位论文资源的开发问题,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2.3引文语种分析

由表3可见,我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引用文献时,主要以英文文献为主,占全部引文的70%。在3 663篇引文中,没有一篇英语语种以外的外文文献,这也说明我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利用其它外文文献的能力相对较弱,研究的国际视野不够开阔,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科研成果已不是集中用一两种语言,仅懂得一种外语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了。

2.4引文年代分析

通过对学位论文引文年代的分析,可以从时间上了解引文的出版、传播和利用情况,也可以从中获得专业文献老化程度的最可靠的数据,为文献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评价得到可靠的依据。从表4中可以看到,共有1 739篇引文发表于近10年,占总引文量的47.47%,其中引文的高峰区在第2~10年间,共计1 722篇,占引文总量的47.01%。当年文献的引用情况很不理想,仅17篇,占引文总量的0.46%。这一结果也说明了我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在跟踪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利用最新文献信息方面的能力较差,这也影响了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如何提高研究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强化他们渴求新信息的心理意识,是图书馆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3对图书馆工作的建议

3.1重视针对研究生群体的文献保障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尽可能满足研究生对文献的需求是图书馆建设始终不变的追求。随着文献资源的多样化发展和研究生对文献资源的多元化需求,图书馆应针对研究生这一群体的文献需求特点,不断拓宽和完善本校的文献保障体系,及时对图书馆的资源结构进行有计划、有方向的优化与调整。从整体结构上看,要增加英文原版图书,特别是符合研究生阅读需求的图书的品种和数量。另外,要加大虚拟馆藏建设,增加电子资源的比重,购置大量与本校学科紧密相关的数字化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等,弥补外文书刊昂贵、引进量较少、用户获取困难的缺陷。让研究生更快、更直接地接近国际上的前沿课题。并且要做好资源整合。目前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越来越多,读者需要进入不同的数据库界面,分别查找自己需要的文献,检索方法繁杂,不利于利用。因此,图书馆应尽快制定资源整合方案,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尽可能将网络资源、馆藏数字化资源、自建特色数据库、购置的网络数据库等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研究生需求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智能的信息产品。

3.2加强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构建,为人们提供了极其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然而,信息的吸收又与个体的知识结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优良的信息素质是研究生论文写作期间获取大量信息资源的重要基础。尽管研究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较高,但受传统学校教育观念的束缚,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信息意识薄弱,文献检索技能欠佳,对信息资料的搜集很难做到全面系统,往往出现检索出来的文献和自己的课题关联性差,而真正需要的文献却未能查出,这难免影响其论文写作进展和论文的质量。因此,要培养和强化研究生的信息意识,锻炼其信息检索能力,以便有效地吸收外部信息。图书馆作为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加大宣传。对研究生进行信息资源宣传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信息资源不熟悉,所以才无法利用。通过广泛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研究生的信息意识。②开设“文献检索课”。 由于研究生的来源不同,其本科阶段所受的文献检索教育程度不同,研究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参差不齐,有些研究生甚至不具备本科生就应具备的信息能力。因此,文献检索课在研究生阶段还应加强,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实现文献检索课教学手段的更新,通过制作课件进行直观生动的教学,促使每个研究生都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与利用技能,为学位论文的完成及将来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③举办各类专题讲座。研究生的学习任务重,时间紧,经常为他们举办时间相对集中、内容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比较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讲座,讲座的内容可选择如专业论文的撰写知识、信息调研知识、各领域最新学术进展、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等,让研究生掌握本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新动态,提高综合素质。

3.3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网络文献以其来源广泛、存量丰富、传播及时、检索便捷等优势深受人们的欢迎,近年来我校图书馆加大了电子资源投入力度,购买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om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维普)、JSTOR外文过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金图国际外文图书、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ProQuest博硕士论文数据库、Gale参考资料数据库等2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但从统计结果看,硕士研究生对网络文献的引用仅占总引文量的2.5%,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生对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不熟悉,不了解这些数据库的页面设置、涉及范围和检索方法。为此,图书馆应举办数字资源利用方面的专题讲座,以介绍本馆拥有或可利用的数据库为主,介绍各种数据库所涵盖的学科范围、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等。讲座的形式可以根据研究生所学的语种、学科、专业进行,一次只详细介绍一个或两个数据库,这样,研究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提高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率。

3.4为研究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3.4.1文献传递服务

由于研究生信息需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仅靠学校图书馆不可能完全予以满足。为弥补现有馆藏资源的不足,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开展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工作,要与国家图书馆和国内重点大学图书馆、外语院校图书馆等建立馆际互借业务,为研究生提供代查、代检、异地复制等服务,以实际服务效果来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实现图书馆员自身价值。

3.4.2学科导航学科导航是把有用的学术类网络信息资源按学科分类进行搜集归类。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研究生的信息需求,以语种、学科、专业为单位,以数字化、网络化、计算机为基础,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搜集、鉴别、选择、组织、知识重组,它不仅是因特网网站的指南,还包括各语种、各学科的图书、期刊、专业论文、会议文献及网上的虚拟文献等。学科导航不仅能为研究生论文写作和系统学习提供学科信息网络资源引导和检索线索,方便研究生了解本学科领域前沿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动态,而且可以方便研究生快速获得所需的专业资料,节省其搜寻网络资源的时间和费用。

3.4.3个性化定制服务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以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为起点,基于读者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为读者提供满足其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服务。图书馆应开展研究生课题组信息跟踪,了解研究生的信息需求,编制各种专题目录,提供最新期刊信息通报、索引、文摘以及专题综述、图书评述等,主动向研究生提供信息快讯,建立以研究生为对象的集文献咨询、检索、提供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文献信息主动服务模式,使研究生获得最佳的文献信息服务。

3.4.4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学位论文作为一种特殊文献类型,具有学科广泛、选题现实、数据详实、专业性强、内容新颖、学术价值高的特点,是构成特色馆藏的重要文献来源。图书馆作为信息收集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开发和建设本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图书馆应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建设,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方便的查询途径,更好地保存和提供学校教学科研成果,避免科研工作的重复劳动。

3.5帮助研究生规范参考文献格式

引文作为学位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应严格按照著录规则著录。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是否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治学的态度,同时也是职能部门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统计和分析69篇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不规范,如有的引文只罗列了引用期刊的名称,其它各项均未著录,缺项情况相当严重;有的无法辨别参考文献的类型;有的只有论著名称而没有作者、出版年代和卷期、有的则漏写了期刊的名称和出版者;有的又缺少刊物的出版时间等,这些都给论文的引文统计分析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从发展的角度看,引文在科技文献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而参考文献的格式标准化问题势必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见:国家标准GB/T7714-2005)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与此同时,导师、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部门,应督促学生补全缺失的项目,图书馆在这方面也应该给研究生一定的培训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胡小元,姜立志。 高校研究生群体的信息需求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4):53-54.

[2] 张世莹。 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的调查与研究[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3(1):66-68.

[3] 邓要武。 高校研究生文献信息素质培养研究[J].晋图学刊,2008(5):43-52.

[4] 梁晓华。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82-85.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3

关键词: 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就业信息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omKI)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1]。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2]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3]。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4]。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入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5]。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6]。

1.3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7]。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8]。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9]。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10]。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11]。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12]。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13]。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14]。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入、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15]。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16]。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17]。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18]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19]。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3.2对于高校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能够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就业信息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实效性,因此,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高校在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和信息需求面前,常常陷入就业信息不对毕业生“胃口”的境地。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为学生求职搭建一个平台[20]。同时,对于高校的就业工作本身而言,模式的搭建将使工作的时间成本、管理成本等大大降低,从而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3.3对于大学生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对自身的认识,同时实现就业的时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成功快速地就业。就业信息不仅仅指岗位信息,还包括政府和高效各级管理部门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政策,对毕业生就业有指导性的各类数据、理论以及具体的招聘活动中企事业单位的具体的需求信息等。对毕业生个体来说,就业信息掌握的多少,如何筛选和使用信息,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但如今,信息不畅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成本增加,盲目就业。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快速地、直接地、系统地获得和筛选自己所需要的就业信息,减少大学生在寻求就业信息和工作岗位的成本,体现出就业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汉聪。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信息沟通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夏鲁惠。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发展,2009,(03).

[3]曹殊。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中国人才,2002,(05).

[4]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措施[C].北师大北京社科联。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7-138.

[5]于伟,郭庆童。西方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念、对策及启示[C].安国启。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17-324.

[6]李宏,谭远发。破解:610万大学生就业难题[J].CHINALABOR,2009,(02).

[7]罗开礼。西南农业大学创建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模式就业工作成效显著[J].科学咨询,2004,(10).

[8]杨静,张庆亮。中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2).

[9]黄洽宾。在高校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9).

[10][13]季荣臣。大学毕业生搜集就业信息的原则和方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11]余彬,潘烈。基于信息传播的视角分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12]苏静。就业信息筛选对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影响――以湖南省三所高校为例[J].现代商业,2009,(01).

[14]韩伟平,王凤岭,徐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VOL 13,(4),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课题编号:2006A35.

[15]余菜花,赵耀,袁勤俭。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本文系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8年课题“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项目编号:77.和致公党江苏省委2008年A类课题“我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16]李晓静。求职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实证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7,(11).

[17]李权。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分析[J].消费导刊,2009,(01).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4

>> 基于SWOT理论分析西部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IT类专业毕业生校友就业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制药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 职业学校ERP沙盘比赛对财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的调查研究 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研究现状与思考 就业寒潮背景下高校电子类专业毕业生的全过程 影响工科院校本科毕业生有效就业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基于SWOT理论的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探讨 基于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校专业与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研究 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的SWOT分析 工科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现状研究 基于职业养成模式的旅游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80后毕业生就业能力规划初探 基于地质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和考研权衡的探讨 SWOT理论在高职会计毕业生就业分析中的研究应用 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研究 高职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SWOT分析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实践研究 工科本科毕业生就业自信与求职积极性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

[5]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

[6]王红岩。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4(2).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篇5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往往决定着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研究价值,选题是否正确、准确,是论文写作成败的关键,选题恰当,论文的成功率就高,相反失败的可能性则大。

就所见的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常出现的问题有:

(1)缺乏缺乏前瞻性的眼光,不能发现和确定本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具有前瞻性的问题;

(2)一味寻找所谓的热门话题,不考虑是否有比较充分的文献资料可供选择;

(3)选题缺乏论文命题的形式,不能从选题本身体会到论文的研究主旨和价值取向。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有自己的一番浅见,研究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选题。(对策)

(1)从研究领域中有关学者或专家的争议性观点中提取选题,进行比较、综合和超越;

(2)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承担导师课题的子课题的研究;

(3)关注国内新闻舆论的热点话题,从中提升到论文命题;

(4)对已经热门的话题做适当的剪裁和调整,换个角度研究热门话题;

(5)关注国际学界和发达国家有关领域的研究动向和实践发展趋势;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6

高职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中的_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 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必修 课程,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顶岗实习因为工作 岗位的真实性、能很好地与就业对接。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所 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基本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因此,这两个教学环节在高职教育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研究高职教育的专家、学者对此 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张统华、龚娟等对高职实习顶岗实习的 意义及顶岗实习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张 雁平、刘晓刚、朱春瑜等人从学生、系部、学院以及实习基地四 个层面对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进行了研究;何辉、宋 萌勃等高职顶岗实习中学生的管理问题和顶岗实习的管理机 制进行了探讨。罗长金、郑永裕等人对高职毕业论文存在的问 题、高职高专毕业论文选题、如何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提高毕业 论文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但是,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这两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成是 _个系统工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的安排、实训基地 的长期有效运行机制、实践教学的系统化管理、实践效果的评 价等研究仍处在探索研究阶段,系统性和规范性较差,缺乏行之 有效的理论和思路进行理性指导。同时,对于不同的专业,顶岗 实习的要求和管理也不尽相同,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工 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质量更易受学生、指导老师、企业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顶岗实习 与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上仍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为了 更好地保证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 效果,开展符合建筑工程专业的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与顶岗实习 和毕业设计的管理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论文从实训基地的建 设,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的安排、管理、考核等方面进行 探讨,为该实践教学阶段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

(一)毕业设计(论文)

在许多高职院校,许多人认为高职学生不适合撰写专业理 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综合性强的毕业设计(论文)。因此对毕业 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不是太重视,很多只是流于形式。实际 上,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 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能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毕 业论文大都安排在第五学期,即在完成理论学习后就直接进行 毕业设计。设计时间通常为四周,第五周进行答辩。毕业设计 的内容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向);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工 程监理专业);工程预算(工程造价专业)。由于学生对项目没 有直观的了解,很多都是在网上下载,通过裁剪、粘贴完成;有 些学生还相互抄袭,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并且,由于近几年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不足,学生就业压 力的增大,对于顶岗实习及工作单位还没落实的学生,他们的 很多精力都放在顶岗实习单位的寻找和求职就业上,整天忙于 奔波在各个招聘会中,自然就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设计;对 于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受其他同学的影响,投入的精力和 积极性也明显不足。再加上指导教师为考虑就业率,对学生在 毕业设计期间去求职也听之任之,都造成了毕业设计质量的下 降。因此,很有必要对毕业设计时间上的安排进行调整,使其 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又不影响寻找就业单位。

(二)顶岗实习

以往,顶岗实习的安排是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进行,加 上第六学期,实习时间一般在26周左右。在顶岗实习的实施 中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顶岗实习单位难落实。近 几年的扩招,加上就业前景较好,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 专业学生数都是三四百人,这给实习单位的安排带来极大地困 难;同时,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许多施工企业出于对安全的考 虑,把接收学生实习作为一种额外负担。因此,很多学校都是 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内容不能保证,与专业对口率 较低。在整个实习期间,许多学生频繁“跳槽”,严重影响了实 习质量。二是指导老师严重不足,每个老师要同时指导一二十 名学生,有的学校还更多,很难真正的完成指导工作。三是管 理不到位。学生实习地分散,再加上没有形成有效合理的管理 方法,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四是考核评价 难。多数学校对顶岗实习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谁来评价都尚 未形成科学的办法。一般是企业寥寥几句评语,教师给成绩,缺乏科学性,没有真实的反映学生实习情况和实习效果,给学 生造成一个实习好坏都一样的错误观念,影响了实习的质量, 最终造成了顶岗实习的效果不理想。

二、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为了改善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工作技 能和就业竞争力,我院在2010年开始对建筑工程类专业的顶 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进行了改革,将这两部分整合为毕业实训环 节,在顶岗实习中完成毕业设计,通过这三年来的实践,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

(一) 教学安排设计

在教学安排上,为了让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具备一定的顶岗 能力,使企业愿意接收学生,不把学生的实习当做一种负担,本 专业安排了两个四周的实习学期及暑期的企业见习。学生自 入学以来,经过第一年的相关课程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单项技 能,如_般建筑材料检测能力、建筑CAD绘图能力、建筑测量 能力等,进行第一次的校内单项技能实习学期及暑期的企业见 习;经过第二年的相关课程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 知识,进行第二次的校内综合实训实习学期及暑期的企业实 习,通过两次校内实训和暑假企业见习的工学交替,学生基本 具备了顶岗实习的能力。在第三学年,学生完成一个月的拓展 课程学习后,改变以往先做毕业设计再进行顶岗实习的安排, 直接就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完成毕业 设计。

将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整合为毕业实训环节。首 先,学生在十月份就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绝大部分建筑企业都 处在生产高峰期,避免了以往学生在校完成毕业设计后,年底 才能进企业的局面。解决了建筑企业在年底停工,学生无岗可 顶的困境,其次,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能结 合实习的实际工程,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建筑 工程技术专业)、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工程监理专业)、工 程预算(工程造价专业)。

(二) 实训基地的建设

(三) 教学过程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顺利实施毕业实训教学环节的关 键。首先,我院制定了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管理办法、顶岗实 习三方协议、顶岗实习安全协议、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教学大 纲、教学安排、学生成绩的评定及指导教师的考核等系列教学 文件。学生在进如企业前就强调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重要 性,并布置相应的任务和制定目标。其次,学生的顶岗实习基 本由学校安排在校企合作的企业,学生相对集中,便于指导和 管理。第三,采用“双导师”制。除了学校的指导教师外,还聘 请了专业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员担任学生顶岗实 习和毕业设计的校外指导教师。由于是长期合作的企业,指导 教师的积极性与管理经验都相对丰富。同时要求学校的指导 教师与企业的指导教师经常保持联系,并到企业进行巡查,了 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增进师生感情,也能加深学院与企业之间 的关系,实现对学生的共同管理。最后,强化考核体系,提高顶 岗实习质量。

(四) 考核评价

毕业实训环节的最终考核评价由实习过程考核、任务完成 效果以及汇报答辩三个部分组成。过程考核主要由实习单位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实习效果进行评价。校内指导 教师按照学生根据实习内容完成的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实习 总结,结合实际工程完成的毕业设计以及汇报、答辩情况进行 评价。最后,结合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的评价,综合评定学生 的顶岗实习成绩和毕业设计成绩。

三、结束语

毕业实训环节中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重要 过程。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应结合建筑工程自身的专业特 点,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规范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的 安排、管理和考核,使该实践教学环节得到有效的开展和实施, 从而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肖忠平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7

论文摘要:大学冲。结构性过剩是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笔者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架构,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择取蓝领耳、业的内在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结构性过剩是摆在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有调查显示大部分本科大学毕业生将来希望从事白领职业,相对于本科生,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对于从事蓝领职业的态度又是如何呢?要提高民族竞争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自身的客观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笔者从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问题人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架构,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择取蓝领职业的内在因素。

1研究架构

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研究平台,搭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自我认知就业能力,再通过职业选择相关文献整合后建构出整体性的研究架构(图1),以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行为模式。以下分别就各层面的假设做说明。

2研究假设

2.1行为态度

根据原始的理性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可知态度是个人对某种行为的信念也是决定行为意图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态度是依据人们对行为结果所产生的知觉偏好或厌恶的研究均支持在职业选择的内容当中,对于目标职务的喜好程度与正反向观感会影响求职者追求工作的强度。

所以本研究提出假设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从事蓝领工作的正向态度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职业的行为意图。

2.2行为的主观规范

个人的主观规范会受到重要关系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已婚的求职者在寻求工作机会时,动机与强度会受到伴侣与家人的压力影响职业选择的权衡,将兴趣与成就感涉及工作满意等考虑因素放在现实因素之后。套用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在工作搜寻的内容中显示,男性感受到养家活口的压力会促使男性工作者在工作搜寻的态度较为积极。在大学生的职涯选择时。美国大学生往往较愿意从事具有独立创意、冒险性的工作。而相反,中国大学生权衡的因素中,职业选择同时要满足自己的期望与顾及家人的感受。

因此、本研究推导出假设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从事蓝领工作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工作的行为意图。

2.3认知行为控制

在理论建构时曾阐述认知行为控制与自我效能两者关连性,内容上支持若个体的认知行为控制能力愈强,自我效能也会越高,反应出行为者本身自信心的强弱,因此认知行为控制能力越大成就出的行为可能性也越高。而高自我效能面对生涯选择时,焦虑感较低、对自己的认识较深入更比低自我效能者能找出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所以本研究提出假设三: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事蓝领职业的认知行为控制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工作的行为意图。

2.4就业能力

根据文献资料的研究来看,就业力不是保证就业的能力,而是提高工作取得的可能性。主要是以个人自我认知的心理层面(我可以做的)与工作现场愿意提供的劳力缺口(a}司所需要招募的)的交集。这个层面有三个构成要素:

a.工作者对职场现况的认知与自己的因应方式。

h.工作者本身的属性,特质与专长。

c.工作者所拥有选择工作的工作弹性与转换工作的自由度。

在就业力衡量指标的层面当中加入系所专业领域与学校声望排名,保留就业能力的自信心与外部劳动市场因素。本研究欲比较高职院校中,就业能力是否会影响选择蓝领职业或非蓝领工作的行为意图(图2),因此提出假设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外部就业能力越高越会促使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非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3研究变量的选定

自变量定义:

研究变量包涵了计画行为理论层面(从蓝领工作的意图、态度、主观规范与认知行为控制)与自我认知就业能力层面(包含学业成就、学校声望与自陈式就业能力)。问卷记分方式则依据理论采用liken量表分析,分数越高代表越同意该问项。

3.1行为意图

行为意图是个人想从事某种行为的主观机率也是测量个人想执行某种行为的程度。依据本研究的内容定义行为意图为:“欲从事蓝领工作的意图”。在问卷中共有三题,例如:我会

选择(5分代表非常有意愿、1分代表完全没有意愿;)以技术工人作为我的职业。

3.2行为态度

态度是依照行为结果的喜好而定。在问卷中则转化为符合职业选择内容的题项。例如:我认为成为技术工人是:(5分代表非常有价值的、1分代表非常没有价值的)。

3.3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是测量个体从事特定行为时,重要关系人对该行为的感受与对行为者的压力。因此,本研究对主观规范的题项中包含了家人与亲友的压力,例如:我的家人认为我选择技术工人为职业是:(5分代表非常应该的、1分代表不应该)。

3.4就业能力

本研究采用等学者所建构的自陈式就业能力量表,题项中针对大学生在学校主修的科日与就业市场缺口是否互补、学院声誉对求职的影响力、对于就业市场的与就业现况提问。例如:我认为学校声望会是我找作的竞争优势(5分代表非常同意,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以及我所就读的科系在专业领域中有,:1越的声望(5分代表非常同意、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等等。

4研究过程

根据前文所描述的研究架构,对回收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4.1问卷回收与样木特点

本研究共发放(400)份问卷,以河南职业技末学院部分学生为问卷对象,在扣除规则性填答、部分未填答之(128)份后,共获得(21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68%)详细样本回收情形见表1

4.2问卷信度检测

研究中所用的衡l量工具,必须具备良好的效度与信度,才能反映出实际的问题与情况,因此本节将就量表层面进行信度与效度两方面的分析,从而说明本研究所使用衡量工具的适用性

4.2.1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一种衡量工具的正确性或精确性,也是指对同一或相似母休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最常用来检定尺度量表的信度方法即为(a),其值乃用来衡量同‘概念下各项日间的一致性、一般来说,当a值介砖0.70一0.90时表示衡最标的之信度为可接受,若a值大般 0.90时表示衡从标的信度相当高    本研究衡%ei变数之a系数值如表2所示,其中“行为意图”层面为0.957 ,“行为态度”层面为0.744, "主观规范”层面为0.780,“行为控制”层面为0.782 ,而“就业能力”层而为0.826;各变数之(a)值铃在0.7以上,显示同一层面中各项目之间的内部一致性,均已达到可接受范围,亦即本研究所采用之变数量表信度大致良好。兹将详细信度分析见表2

4.2.2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一种衡量工具的使用是否妥当或有无偏差,问卷中衡量项目能够涵盖研究主题的程度,取决于研究者主观的判断本研究问卷内容中所有问项,都是依照相关研究文献搜集整理,通过仔细推敲,以及与指导教授反复讨论修改后而形成的在问卷正式发放前,预先邀请多位学生进行预试,以避免任何含混不清或误解之处,与确保问卷的用字、顺序与意义得适切性,因此本研究的问卷的效度应该是比较高的。

4.2.3因素分析

针对大学生对选择职业意图的影响囚索,使用spss14.0作为分析平台,通过主成分分析并配合最大变异法的转轴力一式。从数学的观点看,当问卷的kmo位大于0.5时,该资料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本研究共萃取得到十个因素,累积变异量为67%

4.3研究分析与假说检定

4.3.1相关分析

表3为本研究中行为意图、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与就业能力等变数两两之问的相关分析,由相关分析的结果皆能符合先前的假设1,2,3,但行为意图与就业能力之相关系数则未达显着水准,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厂

4.3.2回归分析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研究的结果是否支持研究模型与相关假设,因此对模型中的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知,本研究结果支持假设一、二、三、但不支持假设四,现将本研究假设得验证结果汇整于表5

5研究结果

根据受试者在问卷的得分情形计算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并以研究法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考验研究假设,研究结果如下:

5.1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正向态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根据回归分析,1值为10.773,影响结果为显性。因此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正向态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生选择旅领职业的行为意图,早现支持结果研究支持在职业选择的内容当中,对于目标职务的有好程度与正反向观感会影响求职者追求工作的强度。

5.2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根据回归分析,值为11.596,影响结果为显性。因此,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大学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呈现支持结果个人的主观规范会受到重要关系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发现已婚的求职者在寻求工作机会时,动机与强度会受到伴侣与家人的压力影响职业选择的考量,将兴趣与成就感涉及五作满意等考虑因索项次放在现实考虑因素之后。

5.3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认知行为控制强弱会直接影响大学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根据回归分析,值为6.321 ,影响结梁为显性。因此,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认知行为控制强弱会直接影响大学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呈现支持结果计划行为理论建构时曾阐述认知行为控制与自我效能两者关连性,内容上支持若个体的认知行为控制能力越强,自我效能也会越高,反应出行为者木身自信心的强弱,因此认知行为控制能力越大成就出的行为可能性也越高而高自我效能而对生涯选择时,焦虑感较低、对自己的认识较深入更比低自我效能者能找出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在职研究生论文 篇8

关键词:北京农学院;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250-03

农业院校是复合型农业人才的孵化器,肩负着我国农业发展的重任。北京农学院自1956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己任[1],为京郊农业所需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做出巨大贡献。随着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加快,所需人才已向复合型应用型农林人才转变,而高复合型人才应同时具备两种素质,即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人文素质是“魂”,强调会做人,科学素质是“物”,注重会做事,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统一整体。农林院校研究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而且要有过硬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这都需要农林院校通过学校教育来不断培养[2],使农林院校研究生,真正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有用人才。

一、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1.人文素质是人的内在品质反映,决定了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与科学等素质不同,其更强调内在精神方面。从出生开始,人们不断通过对周围事物、环境以及历史、哲学、道德等知识的学习,将人文知识融合为人内心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化之物,并通过人的举止言谈、品行作风、文化涵养等外化出来。一般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2]

2.人文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知识的直接传授、利用环境间接同化以及强化自身培养等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并因此促进其气质、修养和人格的形成,其主要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学会怎样做人,[2]如何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3.“人才培养模式”,指为实现某种人才培养目的,在一种教育理念和一系列培养制度下,由多种因素构成,具有一定目的、科学、系统的,可实际操作的一套人才培养理论模型。

4.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即为实现人文素质的提高,在人文素质理念指导下,运用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培养制度,将教育目的、教育体制和课程组成一个宏观控制体,通过教育内容,来完善人文素质内涵。

二、北京农学院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问题

此次进行的问卷调查,采取随机发放原则,共向本校研究生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80份,有效回收率93.3%,文科专业人数占72.5%,理科人数占27.47%。通过调查,对本校研究生人文知识积累、学校人文素质环境建设、研究生自身人文素质评价、本校人文教育途径,进行数据统计,归纳得出现存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1.人文基础知识薄弱。经调研发现,本校研究生在生活常识、艺术、历史和政治知识提问中,整体情况较好,但有基础薄弱倾向。其中回答正确率最低是政治知识,即45.92%,反映出研究生在时政方面有所欠缺。在课程设置方面,部分被调查者表示:专业类课程多,人文类课程过少,课程比例严重失调;所开设人文课程枯燥,多数知识普遍停留课堂,课后很难提起兴趣学习;政治类课程教学针对性不强,不利于政治素养提高;人文知识多且杂,无从下手,难以把控思维严谨性和知识准确性,不能养成良好的科研工作习惯。

2.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力度不够。人文环境既包括人文景观建设,还包括人文氛围建设。当前各高校大力倡导人文环境建设,但多注重硬件设施,忽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近三分之一被调查者认为,本校人文氛围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校训是学校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北农最精简的代言,但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研究生不知道本校校训,可知学校缺乏对自身历史和文化的宣传;图书馆中藏书多为专业书籍,难以满足对人文类知识的需求;在我校举办的讲座和论坛中,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类较少,多为公务员、考研、四级和六级英语考试、专业知识、企业宣讲会等,对学生进行文化精神修养的重视力度不够。

3.研究生自身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学习的深化,以自身为主,导师辅助,专业性学习更加突出。近年,为培养农林人才,本校大范围扩招研究生,既有全日制研究生,也有在职研究生,导致研究生素质参差不齐。调查发现,部分研究生在学习阶段,为迎合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只学习专业知识,忽视人文素质修养,使“有文凭,没文化”现象严重;在课余时间,愿意参加文学社等人文类活动的研究生只有小部分,三分之二研究生更愿意参加培训班,以便增强自身专业竞争力,利于今后就业,忽视对自身人文精神塑造,对自身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4.研究生自主学习意识弱,有功利主义等倾向。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而理想、信念、价值观是人文精神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生教育,自主学习为主,但受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影响,经调查得知,应学校要求进行研究生的人数占33.7%,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思想觉悟还停留在本科,未能真正了解,研究生期间学习和科研的真正目的。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学校教育框架和整体格式未能和市场经济同步发展,社会转型时期缺乏正确人文价值引导。在调查中发现,为申请奖学金而的人数占到40.8%;课余活动中,有三分之二同学更愿意参加技能培训,实用、功利、拜金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蔓延,给学校正常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带来困难。

三、提高北京农学院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1.加强政治素质教育,开设网络教育空间。学校在保持原有素质课堂开设基础上,应挖掘新途径、新方式,调整课程设置比例,引导研究生自觉参与到人文素质培养队伍;政治素养教育不能只停留课堂,应渗透学习生活各方面,如经济管理学院开设经管论坛,邀请高校专家学者,解析近期热点,效果良好;研究生科研任务重,时间紧张,学校应紧跟网络发展,充分利用现有学校站内平台,打造适合本校研究生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分享各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同时收集文学、艺术等多门人文知识,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节约授课成本,加强师生互动,用生动的现代电脑技术驱散枯燥的课程学习,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知识接受度,拓展学习教育空间。

2.完善素质教育环境,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农林院校校园素质教育环境及人文氛围,于潜移默化中引导和启迪,对研究生提高人文素质水平有重要作用。学校在保持原有建设进度上,对校园人文设施、人文组织、人文管理制度、共同的人文心态和人文生活方式加以引导,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宣传,增加人文类讲座,帮助研究生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格调,丰富活动内容,引入艺术节、摄影展、书法比赛等;加快校园人文景观建设,突出本校农林院校特色、学校精神、办学理念,为师生营造优质人文环境,积极向上的高雅校园文化。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长时间积累,应以研究生为主体,学校提供资源,导师侧面帮助,充分发挥研究生主动性,全员参与,完善校园文化气氛,在主动参与中,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

3.利用社团等参与性活动,提升研究生人文素质。社团是高校学子学习之余的重要活动形式,我校社团种类丰富多彩,既有专业学术理论型,也有生活文化型。据调查65.3%的研究生会参与社团活动,因此,学校可根据研究生需求及学校人文素质培育需要,利用现有物质和人力资源,设立人文类社团,并给予大力扶持和引导,通过对社团小部分人群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借助相关知识竞赛、展览、游戏等活动,感染身边人,加快人文知识传播,间接引导全体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于潜移默化中提高整体研究生文化修养,使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处于相对平衡且合理状态,培养全面复合型农林人才。

4.培养学生自觉性,加强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研究生学习,主要以研究生本人主动学习为主,导师起引导和辅助作用。但学校和导师应加强对研究生自主学习观念上的引导,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其认识到自觉学习的重要性,适应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工作。在顺利完成科研项目之余,能够提高研究生人文类活动的参与性,并且导师应及时关注研究生心理、学习和生活方面,寻找其兴趣点,鼓励其兴趣爱好发展,如果适合,可将其兴趣点引导到课题项目中去,在兴趣中完成科研任务,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导师应以自身为表率,提高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为研究生提供学习人文类知识的机会,增加师生间人文类活动交流,带动研究生互相学习。

四、北京农学院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不能单纯依靠课堂学习,应从教育空间、教育环境、教育意识等多方面考虑,全方位、多层次形成系统性培养模式,现对本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提出以下探索设想:

1.案例教学+合作分析+现象分析。高校教学模式应跟随时展需要,现今社会需要高素质复合型农林人才,应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将案例教学、合作分析、现象分析三种教育模式相融合,改变以老师传递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转换师生角色,研究生根据课程设置及任课教师要求,寻找案例,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运用手中可利用的一切资源,收集资料,组员各自分享经验看法,完成PPT制作、上台进行展示交流。此方法较之传统方法,便于调动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加知识储备,深化知识内涵。

2.组织引导+指标体系+规则约束。学校应设立专门人文素质管理部门,吸纳研究生导师及校内校外优秀毕业生,在研究生身边打造一支有内涵的人文素质教育队伍,并设立一套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用标准确保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所设立的评价标准,正确引导研究生对人文类知识的了解和参与,利用体制、制度及运行机制和具体实施办法,将人文素质培养理念渗透到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肯定其重要性,保证其地位,通过配备相应人员,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各部门,不断提高研究生整体人文素质教育水平。

3.传统课堂+网络课堂+发现式学习。虽然传统教学模式暴露诸多问题,但不能全盘否定其价值,应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加以改造,即传统教学+网络课堂+发现式学习。现代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校应及时参与其中,利用现有学校站内平台,打造适合研究生学习的人文素质教育“慕课”授课方式,根据自身喜好及时间选择课程,免去路途奔波,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时间碎片化学习效率,并与导师随时沟通,培养研究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研究生智慧潜能,引发知识兴趣,更便于对在职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培育。

4.情景教学+研究教学+创造教学。学校应该增加举办各种活动的机会,尤其是关于人文类的活动,如学校音乐节、书法比赛、茶文化、酒文化等,给予研究生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让研究生到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人文素质教育所带来的益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知晓其中韵味,仅仅听老师介绍或观看视频资料,很难有切身感受。通过各种人文活动,引起研究生对此方面兴趣,从而逐渐引导学生对人文类知识进行学习,并深入了解人文类知识的广博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兴趣引导,而逐步深入研究,继而在研究中继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新的理论和兴趣,并对其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北京农学院概况[J].中国高等教育,2013,(23):63.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9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2.答辩人陈述

(1)论文标题。向答辩小组报告论文的题目,标志着答辩的正式开始。

(2)简要介绍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3)详细描述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

(4)重点讲述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

(5)侧重创新的部分。这部分要作为重中之重,这是答辩教师比较感兴趣的地方。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10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基本评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较高,但就业质量却让人堪忧。根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2011届高职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仅为63%;且多数属于低水平就业,平均月收入为2749元;值得关注的是,转岗率较高,半年内离职率达到42%。由此可见,目前的高职院校在推动和解决就业问题上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影响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值得各界关注和重视。

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中搜索“高职毕业生就业”论文有2242篇(1997-2016),其中,期刊论文2143篇,会议论文22篇,学位论文77篇。由此可见,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甚至数学建模等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研究。总体来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一、就业质量概念界定阶段

在国家面临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国内外学者从就业质量概念界定开始对就业问题就行研究和探讨。从美国的“工作生活质量”(QWL)到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体面劳动”(DecentWork)和欧盟的“工作质量”(Quality in Job),再到近期的“高质量就业”(High-qualityEmployment)和就业质量指数(EQI),都是对就业质量概念的探索。弗雷德里克指出个人在其认为具有挑战性和满意感的工作的综合环境中获得谋生所需工资的能力的过程就应该是高质量就业。我国大多数学者都秉承了“体面劳动”的理念,并将工作的稳定性、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就业满意度等纳入就业质量的范畴。刘素华则认为,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活动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C上所述,从高职毕业生个人角度看,就业质量包括了一切与其个人工作状况相关的要素;从宏观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它一般用反映高职院校范围内毕业生工作状况的各要素的统计数据,如就业率、平均工资等来表示。

二、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阶段

从理论学术价值来看,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检视传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成果提供检验标准,为有关高职院校的就业质量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从实际应用价值来看,可以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及其提升机制做出较为精确、全面的描述与分析,从而为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就业政策调整、校企合作等提供有实证基础的参考意见。然而,国内外学者在对就业质量进行研究只是提出了应该从哪些方面对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进行评价的设想,并没有设计出具体的可执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的选择评价要素和合理的设计评价指标是准确评价就业质量的基本前提。国内众多学者主要根据高校需求来构建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其目的是更好地推动高校就业管理。柯羽独辟蹊径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了就业地区流向、就业单位性质、薪金水平3个客观性指标和人职匹配度、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前景3个主观性指标,对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抽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李翠轻等将高职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分为个体和群体两层:学生个体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就业机会、就业去向、待遇水平、个人发展、满意度五个主指标和15个子指标;群体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主要针对专业、学校、社会而言。冯庆媛在研究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过程中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他认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不仅要考虑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社会满意度等各方面的指标,更需要关注和考量客观的就业率统计数据。由此可见,许多学者将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体系具体操作化定义为: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工作稳定性、社会保护、晋升机会、人职匹配性、工作挑战性、工作决策空间、利益表达机制、对上述工作特性的满意度等。如个人特性、院校特征、单位特性、政府政策、行业介入和社会因素等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都会制约质量评价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目前,大多数学者偏向于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拟在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操作化定义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从而验证每一项指标对就业质量评价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可见,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总体来说,已有的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得出的结论缺乏普适性的推广应用价值。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已有的研究很少有运用定量与定性真实结合的研究方法的。因此,开展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仍然是一个具有开拓价值的学术领域。

三、就业质量评价方法和模型论证阶段

在职研究生论文 篇11

[关键词]在职研究生;高校管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4-0109-0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的发展战略地位。”在职攻读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提高思想品德素养

自从在职研究生招生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招生类型日益增多,培养制度和培养机制也不断完善,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然而,在职研究生教育也存在入学年龄参差不齐、生源结构多元化、就读目的多样性的现象,这给研究生管理工作特别是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重要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班级,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带头作用,是管理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成立党小组和业务小组

由于近年来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相同专业的人数较多,同一导师或同一课题的学生也相应增加。在确定成立党支部时,有意识地把相同专业和学科、课题相近的同学分在一起,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同学拥有相互了解的机会,避免了三年学业完成以后还有很多同学互相不认识的尴尬局面,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组织基础。研究生管理工作者还要结合国家和学校的教育方针、政策及国内、国际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趋势,不定期地举行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如 “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两会”精神、党员争先创优活动等,并根据学校阶段性工作要求和研究生学院的具体部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于大多数研究生尤其是还未走出校门直接读研的研究生而言,他们的阅历相对简单,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并不透彻。更需要对他们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应对各种问题和矛盾。例如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做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各种现象专题知识讲座,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这不仅能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而且对于实现用知识武装头脑、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掌握全心全意服务于社会的本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每学期开始,研究生党支部成员必须提前到校,认真落实本支部的工作,待开学一周内,全体党支部成员必须认真做好党员组织生活的内容和计划,组织生活可采取多样的形式。还可以通过积极开展最佳党支部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切实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四)组织党校学习,积极发展新党员

研究生管理者要做好发展党员的相关工作,主动引导要求积极进步的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党校学习,并请学院党总支书记或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亲自为同学上党课,向他们讲解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及发展历程,使同学们在思想觉悟上得到升华,从心里发出“我要入党”的主动意愿。在各个党支部建立 “一帮一”的帮扶形式,支部成员必须帮助一名入党的学生,使有入党要求的同学能得到党组织的帮助,确实感受到党员是在真正地关心每一位要求进步的学生。

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研究生工作是以研究生的培养为核心的,培养质量如何,决定一个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一)抓好入学教育

抓好入学教育,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起点。在研究生新生开学时,开展由学校层面的校领导、研究生学院和各学院领导、教师参加的入学教育活动,学校领导的淳淳教导、殷殷寄语,教师代表的语重心长等,使每位新入学的同学都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能起到非常好的激励作用。另外,开展学院层面的具体活动,及时组织学生学习研究生手册和各种规章制度,使其在研究生阶段对学习、生活有个清晰的认识,可以帮助研究生同学合理安排时间,顺利完成学业。

(二)夯实专业基础学习关

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是提高研究生专业知识的前提。基础理论学习又称为课程学习,它是根据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制定出的培养方案。刚入学的新生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学习,通过对学位课、基础课、选修课及必修环节课程的学习,完成规定学分,方可进入论文开题、论文工作的前期准备。此时,管理人员要及时提醒专业课程学习中没有完成课程学习学分的学生,主动督促他们积极按时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的课程。

(三)强化论文开题报告制度、中期考核制度

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学生方可进入论文开题的前期准备工作。此时,需要学生写出文献综述(包括学科前沿、所读专著、文献综述的心得体会),得到导师认可后,才能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是培养研究生论文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开题报告是以课程组为单位,相同学科的研究生集中一起进行论文选题的论证,得到专家和导师的同意后方可进入论文的撰写环节。还应切实执行中期考核,严格按照考核指标对学生进行中期考核,凡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也不得进行论文开题。

三、营造科研和学术的氛围,提高研究生学术意识和创新能力

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造就一个优秀的科研团体。研究生作为学校学生学术活动中学术能力较高的群体,在推动学术研究和提高学术水平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为此,研究生管理人员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引导研究生提高学术意识,开阔学术视野,发展创新能力。

(一)学术活动

学术报告是每个月开展学术活动的传统形式之一,研究生必须参加。可聘请在国内外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和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或邀请本校在学科研究上有影响的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结束后,要求学生简述学术报告,从而开拓思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术论坛

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研究生在进行答辩前必须参加多次学术报告,同时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做一些学术报告,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学术热情。

(三)学术文章

根据学校的规定,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以学校的名义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学术论文,督促学生及时将自己学到的或科研上比较成熟、有建树的成果整理出来,同广大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它是研究生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

研究生群体朝气蓬勃、青春向上,在他们学习间歇,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和文化活动,是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研究生不只是埋头读苦书的学子,更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没有强魄的身体,再好的前途也无从谈起。因此,管理人员要适时为研究生安排业余生活。

(一)举办运动会

根据同学们的喜好,学校每年都举办研究生运动会等集体活动,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

(二)举行文艺晚会

可以举行一年一次的迎新晚会、元旦晚会、毕业生联欢晚会等研究生的传统文艺活动,丰富其课外生活。另外,开展各种不定期的培训会、科研活动,使研究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有效放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开展“三助”活动

针对生活较困难的同学开展“三助”活动,可以在学习之余为他们提供便利,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从“三助”活动的开展效果来看,研究生对开展此项工作普遍反响积极,认为这样不但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而且,使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魏晓慧,吴庆禹。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刍议[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1,(4)

[2]许函明。研究生管理工作探析[J].江苏高教,1997,(3).

[3]王峰娟。浅谈高校研究生工作[J].盐城工学院学报,1998,(5).

在职研究生论文 篇12

农业推广(含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推广,下同)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1999年,我国设立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2000年开始招生,至2009年全国共有70个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单位,累计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38870人。为了加强指导,确保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立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一、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指导教师队伍的新挑战

农业推广是使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自开展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全国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1611人增加到2008年的7258人(图1)。由于报考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近5年的录取率逐年降低,2008年略有反弹(图2)。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与普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比,有其不同特点。农业推广硕士学员以在职教育为主(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目前所占比例很少),学员一定的生产管理经验。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相关的课程学习和课程训练,强化实践环节,使之具备从事农业推广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能力。换言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看重的是其职业水准,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农业有关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力,而非学术水准。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导师队伍本身不仅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同时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满足现代农业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现代管理的要求。此外,还有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农业信息化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导师提出新的和更高要求。如果导师自身教学教育能力不强,知识技术更新缓慢,缺乏相应的实验经验,就很难培养高质量的农业推广硕士。

二、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导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导师是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关键,研究生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水平和在指导过程中的付出程度。随着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的快速增长,导师数量增长比例远低于研究生增长比例,导师数量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一)导师队伍规模不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导师队伍数量少、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各个学校做法不一样,有的学校是在原有的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中遴选一部分作为专业硕士导师,有的直接把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作为专业硕士导师。专业硕士导师的数量偏少、实践经验不足现象普遍存在。此外,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扩张,高校在校研究生数量迅猛增加,但研究生导师队伍并没有同步增加,研究生导师人均指导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不少导师已经超额指导,力不从心。此时,再增加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就更少了。根据北京林业大学王兰珍副研究员对农业推广林业领域124位指导教师(其中教授占67•8%,副教授占32•2%)的调查,近80%的学员经常和校内导师联系,但也有学员平时没有联系,直到最后提交论文才开始联系;联系频率基本上是一个多月联系一次;联系方法大都是通过电子邮件,也有很大一部分学员结合电话沟通。由于指导教师与多数学员缺少面对面的交流,通过网络和电话沟通无法达到指导效果。因此,壮大导师队伍,建立一支数量能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的导师队伍尤为迫切。

(二)导师实践经验少,应用技能掌握不多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导师多数是原学术型研究生指导教师。而来自生产、管理实践单位的导师很少担任第一导师,许多担当第二导师,而多数第二导师仅仅挂名而已,没有参与实质性指导,指导工作主要由校内的第一导师承担。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自给自足、封闭自守的培养格局。内向性、封闭性、单一性等是这种传统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这种具有内向性、封闭性的旧培养模式在导师队伍方面表现为在导师的来源上形成了一种高校自我提供、自我使用的格局,而这样一种格局排斥外单位兼职导师的进入[1]。各学校导师队伍多数由本校遴选产生,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近亲繁殖”问题严重,外单位的很少,来自生产、管理一线的导师比例很低。由于学校导师往往偏重理论研究、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要借助外部力量弥补当前导师指导中“专业性”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的缺陷。

(三)部分导师学风浮躁,指导不严谨、投入少部分导师职业责任淡漠,没尽到培养在职研究生的责任。部分导师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缺乏免疫力,热衷与参与各种社会事务,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指导在职研究生。由于在职研究生多数时间在单位工作,与导师接触机会少。有的导师干脆对在职研究生放任不管,对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不闻不问,对学位论文也没有认真指导,只在研究生提交论文后才匆匆翻阅,没有认真修改。少数导师学风浮躁,治学不严谨,为完成研究生学业、论文或导师自身科研任务、评奖等,默许研究生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也有个别导师对在职研究生重使用轻培养,利用在职研究生的各种职务便利和各种关系网,为自己科研等谋利益。部分导师指导能力欠缺,不能按照培养方案要求科学地指导在职研究生。在指导在职研究生的方法和技巧上有待提高,对在职研究生的论文思路、想法不能进行针对性、建设性的批语、指正,在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往往不会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

(四)教师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教师多数为学校教师,理论基础扎实,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虽然也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人员到校上课,但依然不能满足学员需要。主要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滞后性和重复性。部分内容比较陈旧,专业学位课程与学术型课程没有区分,部分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内容重复、深度不够。部分专业课程的名称“新鲜、时髦”,但实际内容泛泛。二是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性。照本宣科的方式普遍存在,与学生沟通少、教法死板、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在教学中深受学员欢迎的“案例式”、“交互式”、“专题讲座式”教学方法使用率不高。此外,部分教师职业责任淡漠,不认真备课、不按时上课,没有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随时随地调课、停课,教学学时严重不足。#p#分页标题#e#

三、加强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要根据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建立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明显职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保证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实现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

(二)加强导师队伍制度建设,明确导师的责、权、利

1•建立和完善高校导师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导师在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中的关键作用。导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应给研究生适时、适度和适当的指导。根据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研究生与导师的见面频率对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发表文章等影响显著。与导师见面越频繁的研究生得到导师在论文方面的指导越多,就能越早完成论文,在方面也更具优势[4]。德国的有关研究也表明,经常得到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的平均时间为3•4年,而3个月接受一次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则需要4•4年,而一年也难得接受一次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时间则为5•8年[5]。虽然不同学科间导师的指导不尽相同,但适当制度化的安排却是必要的。如有的学科规定2周一次师生讨论会等。

2•明确导师之间的责、权、利,加强对导师的考评,提高导师的责任心。目前,多数单位对第二导师的职责比较模糊。因此,要在明确第一导师责任的基础上,加强第二导师的选聘和考核,明确第二导师的职责,加强第一导师与第二导师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修订培养计划、论文选题、论文答辩等相关表格,充分体现第二导师和第一导师的协同作用,对考核合格的第二导师,落实其应该享受的待遇。

3•加强导师的管理。充分运用现代评价激励策略、建立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来调动导师的积极性,提高导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导师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同时,对指导教师在培养指导中存在的舞弊作伪,要遵循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根据舞弊作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据国家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对相关人员做严肃处理。

(三)加强导师队伍师德建设

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的师德教育,督促指导教师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声誉,加强学术自律,恪守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导师队伍自身的修养和水平是教书育人必备的前提。面对当前社会上表现出的浮躁和存在的不正之风,各培养单位要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导师培训尤其是新导师岗前培训的必修内容,广泛开展学风建设的专题讨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自律意识。教育导师要努力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树立扎实、严谨的学风。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纳入研究生教育教学之中,把学风表现作为导师考评的重要内容,把学风建设绩效作为单位各级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发挥导师的表率作用,通过导师自身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研究生的做人做学问。导师要提倡脚踏实地,力戒好高骛远;提倡求真务实,力戒心浮气躁;克服、杜绝抄袭、剽窃、一稿多投或一稿拆成几稿,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等不正之风。导师要注意应用教书育人的艺术,因人施教,教育研究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树立扎实严谨的学风,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加强导师培训,构建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

经验兼备的复合型师资队伍由于我国许多高校依旧实行导师终身制,一些导师在被遴选为导师后,因缺乏竞争压力丧失进取心,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没有长进。为此,要加强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培训,提高导师和专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专业化的指导水平和综合能力,增强导师的职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

1•加强对农业推广硕士师资队伍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对农业推广硕士师资队伍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认识。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一般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并要不断提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对现有骨干教师应加大培训力度,除了积极参加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统一培训之外,还应当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修,包括鼓励他们继续攻读学位或送到国外进修。要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加强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培训,引导教师在加强学术研究的同时,认真研究国外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动态,深入到实践中去,努力提高指导在职研究生的水平。重视应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分页标题#e#

2•加强师资队伍实践交流与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农业推广研究生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及教研能力和素质,同时具有熟练的农业实践技能,丰富的农业生产经营经验和农业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在职研究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为此,要做好以下三点:

(1)建立任课教师实践锻炼制度,轮流选派任课教师深入到农业推广的第一线进行充分调研或挂职锻炼,了解农业推广硕士需要,调整授课大纲,改进教学方法;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全国农业推广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性农业推广硕士师资培训项目,加强研讨交流。同时还要选送教师到相关职业部门挂职锻炼,获取实际工作经验。

(2)通过组织、邀请社会涉农行业实践部门的技术、管理专家或领导前来开设讲座,鼓励教师进入涉农行业实践部门进行兼职,转变教师的片面认识、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