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优秀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优秀5篇,欢迎阅读。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篇1

理清这个哲学关系,把二者辩证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两者和谐发展,将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1];有助于党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文化特色,增强舆论宣传引导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助推有效传播力;有助于我们党的宣传事业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和发展。

一、党报的属性和职责决定其必然成为传承优秀蜀文化的重要载体

1.党报是传承优秀蜀文化的重要载体,这是党报的属性和职责所决定的

党的机关报是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它是,肩负着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的神圣使命。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关于宣传诉求,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都有过系列重要论述。同志曾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包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都应该取其精华,� [2]同志也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 [3]。

在媒体日渐发达的新形势下,城市党报在日常新闻传播、各种专刊专栏,尤其是作为思想性和文艺性高度结合的宣传阵地副刊上,以其时效快、影响大等特点,对传播弘扬优秀蜀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党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发展蜀文化的主要内容

同志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4]党报更是必须坚决有效抵制“三俗”,对传统文化有扬有弃。城市党报传承与发展优秀蜀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等等。城市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其建构与传播的重点是蜀中政治文化;而作为大众传媒,党报在传承发展地方文化上要充分体现大众性。

蜀地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积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今天蜀文化资源的主要源泉。向读者普及蜀文化的相关知识,及时报道关于继承和弘扬蜀文化优秀传统的各个动态,引导传承,是城市党报的必然选项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优秀蜀文化提升党报传播力

1.优秀蜀文化彰显城市党报个性特征

应该说,地方文化构成了城市党报的个性,是城市党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存在一定地域环境中的人们,其心理特征、文化性格或多或少会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本地老百姓在文化心理与生活经验上与本土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是生存环境提供给城市党报的最优厚的条件。城市党报只有着力体现地方文化,努力反映城市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使新闻作品充满地域特色、人文韵味,才能使城市党报的新闻作品与本地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赢得读者,使城市党报得以生存和发展。城市党报也只有着力体现地方文化,才能在众多媒体中体现自己的“个性”,体现“生存的理由”,拓展生存的空间,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诚如金华日报社总编辑所言,地市报媒的新闻,首先应当考虑本地读者的口味,符合本地的地情,满足本地读者的需求。这是中国地市报媒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5]

2.用优秀蜀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党报文化品位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传承,就如同一个肢体健全的人失去了灵魂和记忆。城市党报副刊应该承担起弘扬地域文化、保留地方历史文脉、传承地方文化记忆的重任。党报副刊集思想性、文化性于一体,承载和传递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品牌,就是一个精神航标。在我国当今的报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特色的党报副刊,如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解放日报《朝花》副刊、烟台日报《半岛》副刊、四川日报的《天府周末》副刊、成都日报的《天下成都》等,都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报纸文化品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忠实读者群。在许多读者心目中,这些副刊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主刊和报纸本身,成为报纸与读者之间的一个联系桥梁和纽带,无形中增添着报纸的公信力和美誉度,更提升了城市党报的文化品位。

高雅的文化品位、高尚的审美情趣,是新型城市党报副刊的生命源泉。成都日报《天下成都》副刊经过10年发展,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其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和价值取向;坚持地域性的原则,立足四川,传承文脉,弘扬优秀蜀文化。目前开辟的“金沙讲坛”报纸版、“读城记”、“寻秘记”、“人文地理”、“天下成都之人物”、“天下成都之笔荟”等栏目,既注重新的蜀地人文精神的培植和塑造,更注重对传统蜀文化的继承和扬弃。在该报组织的读者调查中,读者称赞该副刊“富有地方特色且具有史料性、知识性”。

2011年以来,《成都日报》副刊《天下成都》连续刊载对文化名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已故馆员易均室、徐无闻、谢无量(后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的深度报道,介绍乡先贤的品格和学术成就,激励后辈。《成都日报》很有影响力的“晚晴”专刊,曾约请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近百位馆员题写刊头。这些川内著名老画家、书法家、金石家、艺术家挥毫着墨,在党报上留下了墨宝真迹。文化名家、老艺术家德艺双馨的人品声望,有效提升了党报的影响力。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篇2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奥林匹克运动

文化重构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112―04

1 问题的提出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与社会文化活动。作为西方文明发展的一支奇葩,它产生于欧洲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兴起之初,在整个20世纪的风风雨雨中茁壮成长,发展至今方兴未艾,来引领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中华文明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它代表的是中国和中国以外的东南亚以及其它地方华人群体的共同文化,其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五千年世代薪火相传,是人类发展史中最优秀的文化之一。第29届奥运会已于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与中华文明第一次最直接的交汇。国际奥委会在其对北京的评估报告中指出“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将会给北京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致辞指出“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我们认为,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已经产生了有益的双向驱动,奥林匹克运动在促进中华文明更加开放的走向世界及中国体育良性发展的同时,也将会积极地汲纳中华文明的精华,接纳新的文化元素,实现自身一次新的文化重构,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成为更具多样性和普世性的人类共有文化。本文意图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重构的角度探讨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展望通过举办且产生巨大影响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可能性影响。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和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地发展成为传统文化。

2 分析与讨论

2.1 文化的时代性

一个民族创造文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接受别的民族文化,要进行文化交流,这就是文化的时代性。”尊重、包容先进的异质文化,与异域文化进行交流、通过交汇融合吸纳新的有价值的精神要素,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由于科技、信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本地文化不断地与异域文化展开信息、能量、资源的交流互换,吸取对方优秀文化的营养,实现自身文化内涵上的持续更新,是保持其生命活力的关键,文化的发展也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扬弃与升华。奥林匹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同样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

2.2 奥林匹克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弊端问题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以体育运动为载体的、开放的、世界性文化形态,具有超越国界、政治、宗教、肤色、种族与语言的限制,向一切国家、地区和民族进行开放的特征。奥林匹克运动虽然已经脱离单个地区、个别民族的局限,虽然它的宗旨符合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和利益,但它仍然深深地烙印着“西方中心主义”的痕迹,西方文明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组织体系和规则等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另外,由于20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受世界商业和经济大潮的影响,加上20世纪国际奥委会的领导者大多是一些职业政治家或是实业家,在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致使奥林匹克运动受到了过分的商业化、职业化和过多的政治干预与兴奋剂等问题的困扰,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些腐败、贿赂丑闻、赛场暴力和体育道德沦丧等现象。体育运动的本质意义被逐渐忽略,超越运动极限的本意被异化。这些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初衷与宗旨的社会问题被称为奥林匹克的“人文危机”,而成为世界所有关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人的极大优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冲突开始了尖锐化的表现;是奥林匹克运动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对于奥林匹克的哲学思想、文化价值没有深入发掘和发扬的结果。很多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学者和专家都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必须深入挖掘奥林匹克的内在文化价值,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认同接受更多有益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华与智慧。

2.3 2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权力的分布。历史上,一种文明权力的扩张通常总是同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而这一文明总是运用这种权力向其他社会推行其价值观、实践和体制”。随着19世纪欧洲殖民主义的终结,20世纪美国霸权的逐渐衰落,世界上开始呈现出非西方力量和文化的持续复兴局面,21世纪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世纪,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再次发扬光大的世纪。20世纪末,亚洲经济的发展就已经显示出了中华文明的勃勃生机,美国作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名的《亚洲大趋势》一书中指出:“这个世界正朝着东方化的方向发展”,“亚洲正以其特有的‘亚洲模式’运行,使经济步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当代亚洲将重塑现代人类灵魂,在唤醒个性意识、树立坚定信念和倡导苦干与献身精神方面,他们将以先驱者的姿态出现”。一些文化研究者和经济学家 著名历史学家阿德诺・汤因比在他的《展望21世纪》一书中指出:“世界和平统一的地理与文化主轴在东亚,而中华民族以其中华文明的世界主义和干练才能,将担负起世界和平统一的重任”。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创造并传承至今的人类优秀文明,它源远流长、相继不绝,它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它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快速发展,中华文明将不断实现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推动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多元化还是以西方价值 “西方国家以文化交流的名义直接或间接地显性或隐性地显示出自己文化的优越性,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政治模式,最为关键的是这种一体化、共同价值观念的美好描述很容易使人丧失对自身文化安全的警惕。”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在迎接外来文化的同时,必须展现纳汇百家优长、兼集八方智慧的特点,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融入外来优秀文化中,并且对外来文化及精神遗产做出独立的思考与诠释、扬弃与升华,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自己的民族文化风格和气魄,从而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向世界,为全人类的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2.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诸多文化重构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场文化和主义的传播运动,它主要是由奥林匹克思想、奥林匹克组织、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会及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商业活动所构成的。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们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会在以下三个方面对21世纪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重构产生重大的影响。

2.4.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价值文化重构的影响

奥林匹克思想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基础,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与灵魂,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体育运动来培养和教育身心完美的人,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和平、友谊、进步”是奥林匹克宗旨;“更高、更快、更强”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是对人体运动极限的挑战和超越。可是,就在这一不断超越的过程中,运动的本质意义被逐渐忘却,超越运动极限的真正本意被渐渐忽略,使人们的眼中只剩下“最高纪录”和“金灿灿的奖杯及光闪闪的金牌”,为此而不惜牺牲太多美好的东西,譬如:健康、欢乐、公平竞争甚至道德,于是体育的人文危机就呈现出来了。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淡漠生活的真正意义,对私欲的无止境追求,对他人生存的漠视,社会出现功利、贪婪心态蔓延,道德滑坡等无奈现象。这一切都背离了奥林匹克运动引导人们通过体育运动来建立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更与奥林匹克中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理念相脱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哲学儒家思想,其价值观本质是强调道德理性、固守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哲学。譬如:儒学的主要精神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它既强调人的道德实践又注重人的奋发有为;儒学的“人本”、“民本”理论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国家社 儒学历来以“诚”为道德之本和行为之源,以“诚信”为立身、立业、立国之本,并且重视“诚信”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儒学价值观系统中的这些基本观念经历几千年文化变迁和社会实践证明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精神财富,是儒学体� 它曾经并一直支撑着中华文明的辉煌与灿烂,并且培育和滋润了几乎整个东亚各民族的精神,具有很强的普世性。所以,重新诠释这些核心价值观念,能够使其在当代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提升道德、净化世道人心的作用,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就呈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武术表演节目《自然》,以我国自古以来被推崇为百经之首的《易经》为基础,展示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的东西方文化融合之美。例:中国武术太极的飘逸、少林的刚猛、其他拳种的快捷、西方现代舞蹈的轻灵,使表演节目达到了行云流水、刚健有力、天人合一的境界。阐释了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然天地人合的和谐境界,为此,在构建21世纪奥林匹克的思想价值文化体系时,将中华文明中的“人本”、“仁爱”、“诚信”、“和谐”等理念渗透入其中,以对“和平、友谊、进步”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相深化,对奥林匹克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及时代要求相符合。

“人文奥运”理念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中国政府对“人文奥运”的内涵阐述为:传播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展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中国风格、人文风采、时代风貌、广泛参与”的特点。人文奥运是文化的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是实现和谐的奥运,是“更高、更快、更强”与“和谐、和睦、和平”有机统一的奥运。其实在奥林匹克思想中一直厚蕴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只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呈现的“人文危机”使原本美好的人文精神在运动实践过程中逐渐缺失。我们提出的“人文奥运”表达的是一种人文关怀的思想,奥运是大众的奥运、百姓的奥运、生活的奥运,是 这种理念与西方以个体为中心的人文理念是有区别的,它所蕴含的是以人为本、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关怀与珍视。宋明理学家把孔子所说的“仁”诠释为生命之源,“仁者,生生之德”。生生便是中国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血脉。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宋代陆象山说:“天地人之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又岂可轻。”;正由于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所以人可贵,人不可轻;也正由于人在奥运会上凸显人的生命智慧,所以人可贵,人不可轻。奥运会正是唤起人类对人自身可贵不可轻、要无限珍视生命。我们倡导的人文奥运就是要使中国的人文精神融合西方的人文理念根植于奥林匹克运动中,使人文精神贯注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中,让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重放光芒,并赋于它新的内涵;要发挥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力与教育功能,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体魄与人性的和谐发展、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的和谐相处,为建设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2.4.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文化重构的影响

奥林匹克组织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保证。它主要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三大支柱构成。它们都以《奥林匹克》为行动指导,形成了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导下的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互相制约,密切配合,既独立又统一的新型组织关系。自1998年盐湖城危机之后,尤其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上任之后,对奥林匹克组织、特别是国际奥委会进行了很大力度的改革,显示了清除腐败、推进决策民主化和反对兴奋剂的决心。但改革之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奥林匹克组织也出现了很多的新问题,譬如:国际奥委会内部利益集团可能公开化、合法化;组织类型由单一型转化为混合型,管理难度增大;组织界面不被信任感增强,普通委员权利弱化等问题。

中华文明是世界 这很大程度归功于中国古代完善的道德规范和严密的典章制度。它经历展,内容丰富,形式完备,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秩序的维持、社会经济的运行、社会行为的引导及社会的稳定平衡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制度也有缺陷,它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就奥林匹克组织文化的重构而言,我们认为,在《奥林匹克》的指导下,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道德规范和典章制度的合理部分,以西方政治组织和管理制度中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观念为核心,依托现行的奥林匹克组织制度,来构建新型的奥林匹克组织关系体制,以实现其内部的稳定、和谐,组织机构的良性运行,同时保证个人能力的自由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依据“和而不同”的原则,国际奥委会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联系,对组织间利益分配、举办城市的遴选、奥委会委员的确定、民主决策权力下放等方面的改革进行协调,�

2.4.3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多样性文化重构的影响

文明是全人类的,文化也应是多元化的。经济和科技全球化以及资讯网络通信普及化的今天,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深刻的接触定会导致文化整合和文化重构,使人类文化更具多样性,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一方面是使奥林匹克运动更具全球性;另一方面是使奥林匹克运动能从中华文明汲取若干优秀的思想理念,使奥林匹克运动在哲学意义上更具普世性,在文化方面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使得奥林匹克运动更具人类的普遍价值,真正地在最大限度上有益于世界人民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奥运会是每四年一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举行的以体育运动为主体的国际综合性体育盛会,分为夏季和冬季两种。它是奥林匹克运动 在当前正式比赛项目中,西方的传统项目占了绝大多数,而世界其它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还很少,至今在夏季奥运会中只有柔道和跆拳道源自东方文化传统,譬如中国、印度、非洲、阿拉伯世界等都没有自己的传统体育项目入选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要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让一些具有中华文化特点的观赏性、竞技性、普及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如:中华武术)努力进入奥运会的大家庭,这样不仅可以使奥运会的竞赛项目更加丰富和多样,而且可以使奥林匹克文化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体现出奥林匹克文化的博大和普及,而“北京2008武术比赛”就是奥运史上非奥运项目首次与奥运赛事同城比赛的最大的成功体验。另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藉此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良机充分加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汲取中华文明的智慧。譬如:在哲学层面通过奥林匹克科学大会探讨东西方两种文明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启示,奥林匹克运动如何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来倡导健康、和平、博爱、诚信、超越的体育运动文化,在比赛中消解竞赛规则的不合理性,体育运动的异化现象等;在奥运会期间集中展现了代表东方优秀文化思想和本民族特色的邮票、戏剧、舞蹈、电影和观光旅游等;编写可读性强的中华文化读本和富于文化交融性的奥林匹克普及读物;使得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具多元文化性,更具吸引力;以这些艺术或文化形式促进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融合和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篇3

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强化课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营造浓厚德育文化育人氛围、开辟独具特色的网络专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以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教学,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承载着文化内涵,孕育着先辈们的思想精髓,传递着育人价值,与现代德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对于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品质修养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与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和思想孕育的结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育人功能,具有永不褪色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它们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理念,往往代表着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具有引导、凝聚、促进和激励青少年向善、求真、至美的功能。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具有强大激发和推动作用,有利于青少年走向社会助力其成长成才。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既作为一种无形的强大驱动力量,为各种德育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又作为道德文化的有机构成,成为青少年健全人格与道德素质养成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加强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观的教育和培养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可以激发青少年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忠、孝、仁、信等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和转化,自觉掌握有关中华历史文化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认识与道德意识转化为个人道德信仰与道德行为;

其二,可以规范和调节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促使青少年养成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青少年自愿自觉地去履行道德信念和道德义务;

其三,可以激励青少年不断去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目标,传播道德文明,实现人生理想价值,以此来达到自身的充实完善。因此,在学校德育中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观教育,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史、院史、学科历史和杰出人物史等传统文化资源,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内在关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功能上的契合、内容上的契合、载体上的契合。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而德育又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二者都具有育人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包括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等。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导向功能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重要启迪。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抱有坚定的相信,对某种事物笃定的追求,从而不断实现目标。人不能没有信念信念,没有理想信仰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就等于失去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无数有识志士艰辛跋涉和不断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寻找国家富强途中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蕴含着从诸子百家到新中华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英雄人士的理想信念。青少年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理想信仰的支撑,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侵染。例如,在儒家文化中有“克己、礼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文化观念,都可以纳入到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范畴。中华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发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是其基础、源泉,可以不断激励和推动青少年孜孜不倦地追求心中之理想目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优秀5篇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的躬体力行为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提供重要示范。强调自我的反躬自省、身体力行和亲身体验,是中华古代社会的重要传统,而且形成了丰富的人格道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榜样示范作用,从孔子老子提出内省修养方法和见贤思齐的带头作用,到职业领域方面要求青少年积极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职业道德,再到家庭方面要求青少年主动倡导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团结邻居、男女平等等家庭美德,在学校要积极提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尊敬守法等个人品德。这些基本德育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所体现,比如,社会公德方面儒家文化强调“仁者爱人、恻隐辞让、富贵不能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理念和思想,都渗透了人们如何做人做事的伦理思想和道德精神。像这些思想理念,对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具体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现实路径

作为青少年德育主阵地的学校来说就是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现代德育理念,可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途径,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来提高青少年思政针对性实效性。

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中。常态化思想道德教育必不可少,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如组织学校专家、教授、学者编写有关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辅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入课堂;编写一些与《中学思想品德课》、《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相匹配的校本传统文化资源教学案例集。

在教学中,可努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图文并茂、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铭记于心,使得抽象的文化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形象生动和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体系;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体验感悟教学结合起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教育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青少年头脑。

2. 积极营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通过课余文化活动举办对青少年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纯洁思想,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举办各种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博物馆之春、读书、讲故事和“发现身边美”学生微电影作品展播、寻找身边道德榜样了解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脉络;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型诗歌朗诵竞赛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和感受中华文明的浩瀚和瑰丽;可邀请传统文化领域德行高尚、治学功底深厚、对传统文化经典了如指掌的文化名家和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聘请或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者开展讲学讲座;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撰写心得感受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丰富的物质文化氛围中受到浸润和感染。

3. 开辟网上网下传统文化等网络德育教育专栏。现代社会是一种网络媒体时代,青少年是使用网络媒体的主流群体。除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电视、宣传橱窗等传统大众媒介形式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传播作用,以网络文化为载体,把传统文化资源广泛传播开来。充分利用好现有全国传统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等网络数字文化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把经典名言、脍炙人口语句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可在校园网上开辟中华经典资源库专栏,开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栏目,通过手机、QQ、微信、论坛等现代媒体技术形式,使学生随时可登陆网站查询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录、名人事迹和礼仪礼节礼貌知识等,同时还可在网上发表个人心得,从而形成网上网下青少年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强大合力,扩大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范围。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篇4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继承 关系 重要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也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许多的优秀文化,要想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文化之林屹立不倒,就需要加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化记载形式,蕴含着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在优秀文化的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和优秀文化继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阶段加强文言文教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文言文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必要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但是自从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侵略开始一直到我国的时期,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没落的封建制度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碰撞和冲击,传统文化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底蕴和深厚的内涵,一直贯穿着我国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民要想有很好的发展,就必须对自己国家或者是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比如,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巴比 相反,犹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犹太人让自己的孩子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对《犹太教法典》以及《圣经》进行阅读和理解,以此来传承自己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

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在文化上也要有更大的发展,中国人做文化上的巨人。因此,在中学阶段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和教学,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有着很大作用。

二、中学文言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推动作用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中的重要内容,有着很多方面的显著功能,最为基础和本质的两个功能就是对文化的继承和对人格的塑造。从整个国家和民族方面来讲,教育的功能主要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古代的文言文是中国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记录形式,中学生在对文言文进行学习的时候不仅能够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以及思想制度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而且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帮助中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成为真正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人。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本身就涉及到了各种意义体系、认识成果以及价值观念,这些文化符号中蕴含着丰富的风俗习惯、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最原始的一种书面形式。在给白话以及现代汉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营养之外,还加强了中华民族之间的情感以及文化精神。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发展中的文明产物,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记录方式,对优秀文化的传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文言文的发展历史比较的悠久,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发展。词语的产生、发展以及词义的系统甚至是汉语之间的地域差异都是我国文化内涵的体现和反应。词语的意义包含着我国古代祖先生活过程中的传统的价值观念等。比如在文言文中,囱、聪、窗都同属于同一个词源,但是囱就是指的是烟输走的通道,聪是指接受外界事物之间的通达,窗就是指房间的墙上透空气的洞。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对于聪明才智的理解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对于外界的感受的通达,同时也反映了一定那个时期特殊的意识形态。

我国的古代的文言文在担当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记录的工具的同时,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文言文的文化信息主要包含语音、语法、词汇以及汉字的形体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信息。和汉语汉字对于优秀文化的记载不是同样的事情。比如,在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王”字在记载“王”这个字的同时,同属于象形字,它的构型比较的像一把斧头,这就给我们传达出了一定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在我国的古代,君王者都是通过武力来赢天下并且治理天下的。

综上所述,文言文本身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涵的同时,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在中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文言文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因此,加强中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兴旺的大事情。

参考文献

[1] 谢有顺。危机时代的文化机遇[J].天涯,2009(06).

[2] 桑哲。“淡化文言文教学”大家谈[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1(01).

[3] 王宁。文言与白话——谈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J].语文建设,2012(12).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篇5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007-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和新要求。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明确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内在发展的产物,是其在漫长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审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它孕育并塑造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是一个民族灵魂之所系、血脉之所依,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绵延着五千多年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经过历史检验和人民认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精髓和内核,是维系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繁荣进步的精神纽带和不竭动力。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优秀5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理念、价值标准和价值指向是其历史进程中长期孕育、沉淀而成的,并将引导、支撑、推动着这个民族、国家、社会走向永久进步和蓬勃发展。在2014年5・4青年节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①“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 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重要讲话除了准确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之外,均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优秀5篇

二、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抓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底蕴,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 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思想。“自由”在古代多指人通过发扬善心,进而知性、知天,“参天地之化育”,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则正”,一个人如果能守护善性,言行不偏不倚,就会保持公心,体现公正。“法治”在传统文化中作为德治的重要补充,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诚信”思想最早来自儒家,《中庸》讲:“诚者,天之道”。天道至诚、真实,所以,人道也应如此,人性真诚善良。“信”为人言,人要言必信,行必果。由“诚”到“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仁”的推行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义”的推行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讲仁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性特质;“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方面,是落实“讲仁爱”的四个维度。“求大同”则代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讲仁爱”的最终实现。这六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内在地包含了提高个人道德、促进群体和谐、建立大同社会等不同层面。2014年5・4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在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强调“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①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 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因此,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场所,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和传承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中华优秀品格塑造大学生灵魂,以中国精神昂扬大学生斗志;就是要深入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科学高尚人生观指引大学生人生方向,以集体主义为最高原则锤炼大学生奉献精神;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争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以实现中国梦为崇高理想激励大学生为国奋斗,以成就璀璨人生为动力鼓舞大学生创造人生出彩机会。

三、大力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提升育人实效性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学校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在于教书育人。通过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拓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实践成效的要求和选择。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借助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深入探究专业课程的人文内涵,努力将中华文化精髓推进课堂、融入教材、深入学生头脑深处;另一方面,不断拓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简报、网络等多种媒体,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充分发挥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假日,通过多姿多彩、内涵丰富的宣讲教育活动,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此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念有效融入高校的管理服务体系之中,让“尊师重教”、“仁爱”、“诚信”、“忠恕”、“敬业”、“以人为本”等中华优秀道德理念在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中得到生动体现,借助实际的管理和言行形成对学生的良好影响与引导。同时应积极鼓励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贴近自然,在与传统文化的亲密对话和躬身实践中,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磨炼和人生思想境界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黎昕,林建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