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论文范例(优秀9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句子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经典吗?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是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找到的人文关怀论文范例(优秀9篇),欢迎阅读。

人文关怀 篇1

关键词:师德;人文关怀;校园分裂;敬畏生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104)02-0011-05

“师者所以教天下以道,成天下以德者也。但必一言一动,无处不可以为人模范,方足以言师。”[1]师道与师德是约束教师职业规范的两个维度,“教书育人”不仅要授人以道,更要予人以德。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师德只是社会道德规范、社会制度在教育领域的衍生,试图以僵化的教条压抑着鲜活的生命,这种无人性的道德赋予只能造就无人性的怪物,接踵出现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不适应引起的教育断裂与教育分层现象层出不穷,都在一定程度上拷问着师德的作为路径和作为空间。相对于传授知识,教师更需要全面、全过程地对学生赋予爱与关怀,这种关怀的给予是一种意志力和实践智慧的体现。

一、师德的亘古语境:人文关怀

“我们要特别当心使孩子在学习上避免麻木不仁的教师,正如嫩弱的幼苗要避开干涸的土壤一样。”[2]师德伴随着教师职业的产生而产生,且伴随教育过程始终。教师传授知识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但是教师的道德追求是亘古不变的,它体现为触及人性的关怀,是全面、全过程对学生的投入与关爱,因而人文关怀是师德的灵魂,并不断推动着师德的理念升华。

(一)人文关怀承载的道德与生命意义

人文关怀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最早对于“人文”的研究是指社会文化对于人的一种认可与重视。随着社会发展,“人文”词义慢慢向“人性”“人情”“万物之灵”扩散,内涵却逐渐趋向一致:着眼于人本身,重视源于人的文化,使人具备美好人性等。因此人文“是社会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它以人为中心,表示的是秩序,是人间世界的条理和规范。‘人’与‘文’合在一起往往指真、善、美的某种状态”[3]。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曾尝试用“人文”来表达自己的教育理想:通过教育、教化而使人获得完整、圆满的人性。“关怀”体现的是一种道德的关怀与生命的沟通,因此,“关怀”是以人的价值存在为皈依,是富有动作性、指向性和渗透性的实践活动。“‘关怀’是精神上的责任感,体现了一种或全身心的投入,对某人或某事抱有担心和牵挂,因此‘关怀’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和情感投入性”。[4]

经过意义叠加和生成后,人文关怀首先是对人存在价值的认可,进而体现为人对自身与生命关怀的回归,它“是一个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为前提的,以肯定个人的自由与平等为基础的概念”。[5]它起源于人与人的交往,又把这种交往赋予生命意义,是全方位、全过程对人自身的生命关注与交往观照,“即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境遇的关注,同时也对人的权利和价值的尊重,对人类发展前景和历史命运的思考”[6]。

(二)师德的道德追求与生命观照

教育具有道德承载的功能,教师是道德承载中最具能动性的个体,因而被社会赋予了过多的道德责任,师德的范畴事实上已远远超出了教师职业和一般道德的范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师德的追求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泛政治化倾向,将师德等同于思想道德和政治道德,模糊了师德的边界;另一种是量化倾向,试图用行政规范的手段来制约和评价师德,但是又苦于缺乏相应的社会依据和规范标准。如此,我们对师德的孜孜追求实际上变成了悖离师德内涵的渐行渐远,难免有人会质疑:难道师言如光、师道如命真已成为回忆?

教师的职业属性决定了教师的道德追求是对学生存在的关注、对学生生命的观照,师德也因此具有人文关怀的意义。这既是师德现实作用和表达的唯一途径,也是师德之所以承载道德的唯一形态。“师德的人文关怀潜含用人文教育的模式,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7]师德为师生交往带来的体验应该是对学生全面、全过程的生命关照,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和社会状态的一般关心和关怀,更是引导学生关怀生命与敬畏生命的终极关怀。也因此人文关怀使得师德更有生命体验意义,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师德在关怀视野和纬度上的双向拓展,从人类社会延伸到了自然界,从当下延伸到了未来。

二、人文关怀缺失下的师德存在

人文关怀是师德现实作用和表达的唯一途径,丧失人文关怀追求的师德是没有灵魂的,这可以充分解释我们在道德教育上的抽象肯定以及具体否定之间的矛盾,道德教育的重视不能徒有形式,道德教育的途径可以多样,而人文关怀是串联多样化德育的线绳,师德的作用价值在于德育合力的形成。

(一)“全面关注人”的拷问:教书与育人

当前的教育导向仍然坚持着“以成人为中心”的知识传授的原则,缺乏对学生的道德关怀与观照,客观上在于我国未曾经历“童年革命”①。近代西方的“童年革命”摧毁了“成人优越论”和“成人中心论”,把儿童从教育的边缘拉回到教育的起点和中心位置。而我国完全错过了“童年革命”,形成了教育上的“目中无人”。我们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大于一切,师德在追求知识习得有效性的过程中被淹没,发不出任何声音,缺乏落地生根的基础。

而主观上则在于,教师没有付出人文关怀的潜在动机。教师是作为职业而存在的,但是我们对教师的道德要求远远脱离他的职业属性和他的社会获得,这种错位只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师德慢慢变成个人的自觉行为,学生能够感知的人文关怀变成了一种偶然。

(二)“关注全体人、全过程关注人”的拷问:师德的广度与深度

当教育变成了知识教育,道德就失去了根基。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在于学生的道德体验,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德育应该回归“情绪唤醒、主体感受与体验的过程”[8]。

1. 树木亦或森林

个体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人的全面发展也集中体现在人的个性自由发展。而教育现状则是过多地重视了对学生共性的培养,重视共同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宣传培养,而无视教育中每个生命的“色彩”。如此,道德教育“雪上加霜”,形式化倾向严重。道德教育只有“普适”性的道德知识传递,没有道德情感的体验,这种人文关怀的缺失,为社会不良风气在学校的扩散准备了丰富的土壤。君不见,校园内部的分层与分裂日趋严重,一定程度上就是社会分层和分裂的延伸, “家庭的经济资本悄无声息地通过教育进行着代际传递”[9]。结果是处于道德约束和道德判断真空的学生“自然”地形成不同的群体,群体间相对孤立,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带来同学关系的紧张和矛盾,并催生了潜在的弱势群体。校园分裂产生的所谓“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道德层面是没有区分的,这两个群体的产生本身就代表着学生价值取向的异化和人文关怀的缺失。 “关注全体人”和让每位学生都受益成为拷问师德的起点。

2. 形式亦或过程

传统说教式教育不应是学生道德获得的唯一来源,这种“教育”在学生中已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如果缺乏了对学生个体的关怀,对学生全过程的教育就成为了奢谈。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过程,体现了一种连贯性和完整性。校园分裂实际上是对德育形式和过程的挑战,重新审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以及师德在道德教育中承担的角色和地位,显然,没有任何一种德育的途径和手段能够与师德所追求的人文关怀比拟,人文关怀的全过程覆盖学生教育和发展的全过程。教育分裂现象的存在实际上是物质利益对道德追求的绑架,因此,师德的存在有助于学生从物质的道德盲区中超越出来,帮助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自主选择能力的人。恰如《学会生存》一书所言:“教育有一个使命,就是帮助人们不把人当作抽象的人,而把他们看作具体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理性,有他们自己的苦痛,也有他们自己的快乐,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在各个不同的民族中找出共同的人性。”[10]

教育的过程是追求尽可能完善的过程,而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既是对教育的拷问,更是对师德的拷问,人文交流的匮乏和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导致教育断裂的根本原因。所谓师德所赋予的人文关怀在深度和广度上都需要回归,深度回归就是,教师将道德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性格和道德品质。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深入内心的内化过程。广度回归是指师德影响具有强烈的扩散效应,教师将道德施加于学生,通过学生扩散到同辈群体,以至整个社会。

三、师德生成的路径选择

我们在试图追问“教育到底怎么了”“师德到底怎么了”的时候,却没有审视和研究过师德的内涵与生成,或者说对师德的追求不是越来越接近教育的本质,而是悖离教育本质太远了。是缺乏对师德的认知?是缺乏师德生成的土壤?还是缺乏师德生成的机制? 或者兼而有之?厘清对师德的认知是首位的,教师的人文关怀是师德形成的必然选择。诚然,目前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教师的行为选择,但是在师德追求层面不能有任何藉口,它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道德根基,因此,教师的人文关怀要覆盖全体学生、全过程教育、学生的现在及未来。

(一)人文关怀中的学生观认知

师德是抽象的,而行动是可以感知的,因此人文关怀的视野中没有机械的组织和个体,而是一系列生命交往活动的体验。对于人能不能成为“教育对象”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答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11],“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2]。英国教育家洛克更进一步断言,“人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13]。康德也宣称,“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14]。但是教育的对象是不是“人”却始终成为束缚教育发展的瓶颈,这主要是因为,教育长期“目中无人”,学生处于受动的地位,学生成为“人”(表现人的自主性)会受到“非人”的待遇(如体罚);反之,如果受教育者成为“非人”(丧失自主意识),才能受到“人”的待遇(认可、鼓励)。

学生道德生成的关键在于对生命的重新认识和学生主体性的确定,这首先需要我们在观念上的彻底改变。如果这个根基不存在,我们所孜孜追求的人文关怀只会是没有对象的关怀,是空谈。所以,我们只有诉求“生命教育”的回归,对生命充满敬畏与爱,让学生可以表达诉求而且能被关注,师德的人文关怀才有践行的可能。如果教育依旧因循为学生定制统一的“配送餐”,忽视学生的选择权力和自由,那么教育便游离了个体发展,教育的价值也被架空。一旦学校“忘记了”它的对象,它的对象也就“忘记了”学校,从而出现“学校繁荣、教育衰败”的现象,“无目的升学者”和“非本意就学者”增加。“学校是繁荣了,但是教育的前途未卜,多数人感到茫然”。[15]学生观的全面修正是必然与必须的,学生是一个凝聚了智商和情商的复杂存在。学生只有成为人才能走向社会,仅凭知识技能、道德品质与健康的体魄显然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应对生活中所遭受的一切,必须面对顺境和逆境、成功和失败、希望和失望,必须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和博爱等。这一切都在提示我们,要以“全面关注人,关注人的显在与隐在”为宗旨,必须把学生放在生活世界中去观照。

(二)人文关怀中教师的人文需要

“教师要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来培养学生,首先就应依照这种教育思想来要求自己,完善自己,使自身成为这种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者;教师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就应该成为这样的人”。[16]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教师赋予学生人文关怀,我们就必须先给予教师。我们要追求对学生生命的敬畏与爱,我们就必须首先对教师生存状态予以关注。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来,师德却成为了教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现实社会中,教师的职业属性使其肩负了“育人”行为,但是教师首先是以人的属性而存在的,相比较他的职业属性,其人的属性最根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人只有完成了低等的需要,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这就意味着我们首先要满足教师作为人的属性的需要,才能谈其职业属性的需要。而现实则是,我们已然为教师准备了太重的道德枷锁,作为“春蚕”“蜡炬”……的教师,俨然成了社会道德的参照物,如此便形成了两种必然的结果:

人为割裂师生亲和关系。过多地推崇教师的社会价值和道德形象,固然是对教师价值的肯定,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人的属性。教师具有普通人所有的需要,但社会对于教师角色的期许却往往是希望教师成为“圣人”,让教师无形中背上了沉重的道德负担,这就人为割裂了教师与学生潜在的亲和关系。这种道德权威取向,影响了教师对现代社会道德场域的适应和对多元化价值关系的处理,进而使得教师在与学生、公众的交往和互动中产生势差和障碍。[17]

教师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称。教师的付出是没有办法用时间来衡量的,而获得的回报则是用时间来衡量。这一方面源于合同的先天缺陷,另一方面,我们对于教师的社会期许要远远高于他所获得的社会回报。如果教师职业生存状态没有办法解决,那么让教师全面关注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和全过程关注学生,既不现实,也不人道。

因此,我们首先应期许对教师人性关怀的关注,期许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关注,师德的提升才会水到渠成,而不是外界的强加和赋予。人文关怀只有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才有价值,如果是一种被迫和强迫行为,则教育不可能前行。

(三)人文关怀在教育中的内容边界

人文关怀基于道德体验的回归,从根本上讲就是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敬畏与关爱,拓展人文关怀的广度与深度,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活力、动能、功效。

生命的唤醒。如孟子所说,举凡人类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种善端。它的暂时休眠而导致了人的堕落,因此需要教育来重新唤醒。因此师德的人文关怀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人发展中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价值得到实现,生命质量得以提升。“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18]师德不仅仅要维护知识的传递,更要维护承载知识传递的完美的生命形式。

重新认识自己。人对自己的认识存在着两大误区。一个是分裂性代替了整体性,另一个是世俗性代替了崇高性。这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我们已经适应了用不同的指标和标签去衡量一个人,这种机械还原论把世界上最美妙的生命割裂成了碎片;人不仅仅是处于生存与活着的状态,还应该有更有价值和质量的追求,如此,教育才成为可能。因此,人文关怀的价值在于唤醒学生完整的生命意识,引导他们摆脱世俗的羁绊,有更高的道德追求。哲学家布洛赫认为,人的本质不是静止的一般理性,而是朝着一种变成他潜在的应是的东西的开放性,因而人的本质就是希望,而人文关怀恰恰是实现这一希望的途径。

关系的重视。生命唤醒仅仅是人文关怀的起点,我们总是要把生命放在一个个关系中,正如史怀泽所言,“人对人行为的伦理决不会独自产生,它产生于人对一切生命的普遍行为”[19]。归根结底,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道德教育所要建构的是追求生活意义、实现生命价值,而这必然体现在教育领域的各种关系中。这些关系既包括有形的师生交往的主体间性,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这是学生可以直接体验的交往和交互关系;还有一种关系是无形的教师自我道德追求的示范,表现为如何待人处事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及种种以非理性弥散的习惯、情绪和气氛,这些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的过程,其实是心灵和生命唤醒的过程。师德从最根本意义上讲并不抽象,而是以一系列全面、完整的人文关怀为表征,社会道德的滑坡,不能成为师德迷失的理由,更不能成为师德随波逐流的借口。教师本身就是师德的彰显,教师怎么做,师德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参考文献

[1]沈璿。建构教师责任伦理制度当议[C].改革开放30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2008:296.

[2]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41.

[3]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157-158.

[4]陈思坤。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的人本价值[J].教育学术月刊。2010(4).

[5]刘文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人文关怀研究[D].复旦大学。2004.

[6]贾高建。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关怀[J].理论前沿。2000(4).

[7]吴恒仲。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8]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58.

[9]邱晨辉,汪乐萍。新校园分裂[N].中国青年报,2013.07.23.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09.

[11][12][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4,24.

[13][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杨汉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4.

[14][德]伊曼努儿·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

[15]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230.

[16]黄圣周。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素质[J].咸宁师专学报。2000(1).

人文关怀 篇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12

妊娠是一种生理状态,几乎没有任何生活经历能唤起如此完全的喜悦或极大失望的痛苦。针对临产妇这一特殊群体,产科护士和助产士应很好地协助临产妇进行角色定位,将人文关怀融入产科护理的日常工作,既保证分娩质量,又使临产妇愉快地度过妊娠这一特殊生理过程。2005~2009年对临产妇579例实施人文关怀,临产妇的产痛明显减轻,产程缩短,顺产率提高,疗效显著。

为临产妇提供优越的人文环境

设立单人待产、单人分娩室:营造温馨的分娩环境,避免白色刺激,房间以粉红色为基础色调,粉红色的薄纱窗帘,粉红色的床单被套以及橙色的灯具,墙壁悬挂可爱的婴儿画,用以减轻疼痛的分娩球,显示出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病房楼层以鲜亮明快的淡紫色为主要色调,渲染出轻松、愉悦的氛围,走廊两旁墙壁边安装塑料扶手,墙上画框内镶有各类田园油彩画,病房内床位均配有床头柜、储物柜、呼叫器以及吸氧设备,床位之间用花色的幕帘隔开,很好地保护个人隐私。

不断更新服务模式与理念,提供人性化服务

康乐待产:临产妇进入产房后,助产人员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向孕妇讲解分娩知识,在整个产程中给产妇以持续的生理、心理、情感的支持,指导孕妇分娩呼吸与用力方法和技巧,给予按摩、分娩球的使用、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聊天)等方法减轻孕妇焦虑,缓解疼痛,宫缩间歇期让孕妇尽量放松休息,提供高热能的饮食,做好生活护理,及时告之产程进度,给予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鼓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孕妇的主观能动性,使孕妇消除恐惧与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顺利分娩。

分娩镇痛的应用:①:改变传统的,如未破水,头已衔接,可让产妇取坐位、蹲、跪等姿势,情况允许可下床活动,有助于胎头下降,淡化产妇角色。②压迫、按摩:适当的压迫按摩也可减轻宫缩带来的疼痛。宫缩时,助产士用手掌掌面平贴孕妇腹壁,当产妇吸气时,双手从腹部两侧向中间按摩,呼气时,双手从腹中线滑向两侧,按摩时大小鱼际适当加压用力。宫缩时,用拇指按压两侧骼前上棘或耻骨联合,或用拳头按压菱形窝外角。

整体护理产时服务模式:病房人性化服务从护士长、主管护师以及责任护士三种不同职务层次的工作任务中体现出来。护士长向每位临产妇收集意见和建议,与她们及其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针对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整改;主管护师每天进入病房,及时观察、监测孕妇产程进展状况、产妇泌乳及喂养情况,针对个体进行特异性指导;责任护士在孕产妇入院后,为其介绍相关医护人员、病区环境、便民设施以及相关健康教育,住院期间,为孕产妇进行病史评估,全面掌握其病情,并监测临床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过程中针对临床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计划调整,出院时做好出院宣教、叮嘱是否仍有物品遗漏未带,将产妇送至电梯门口,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

提高护士专业素质与服务质量

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参加护理学会定期举办的婴儿抚触、泳疗、导乐师等系列产科护理专业知识培训,护理部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及考核,强化了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同时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有效的抢救和护理。

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服务能力:支持护理人员参加沟通技巧讲座,根据医患关系的特殊性,掌握相关沟通技巧,并学会沟通技巧的实际应用。选送科室成员接受礼仪培训,了解日常礼仪、电话礼仪,规范行为文明、语言服务等,增强了驾驭各种局面的能力,以适应人文关怀的护理需要。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人文关怀护理迫使护理人员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又使护理人文关怀更加高品质化[1]。我科护理人员现在本科生5名,90%中专大专生正在读在职大专或本科。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不少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外文、心理等学科。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亲情服务模式已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文明医院的重要标志,得到广泛应用[2]。

人文关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针对产妇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及主观心理不同,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尊重产妇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注重语言交流,传授分娩经验,讲解相关知识,为产妇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对自身能力的信任,减少对医疗干预的依赖[3]。一些临产妇因害怕自然分娩带来的疼痛或为了保持体形,而主动要求行剖宫产。剖宫产虽然可以避免分娩镇痛、产道裂伤及没有难产的忧虑,但剖宫产出血量较自然分娩多,术后可能发生肠粘连、肠梗阻、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4]。剖宫产产妇正常饮食晚,还易造成产后乳汁分泌减少,且剖宫产后产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均较自然分娩高。自然分娩是自然、安全、对母婴均有利的分娩方式,可避免剖宫产术后的许多并发症和后遗症[5]。

护理人文关怀是一个集心理学、美学、社会职业道德学,贯穿医学的综合人文学科,其将技术和素质融医学为一炉。它所要求的护理人员不仅仅是技术,还涵盖了素质、理念、人文、心理、美学、社会观念等,它不仅有技术性,而且有技巧性;不仅有实践性,而且有空间立体性。它体现在护理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只有我们掌握丰富的综合知识,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位就诊患者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雷铃。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护理,2005,11(23):1973-1974.

2 史彦梅,贺维权,左东风。人文关怀在重症病人护理中的体现[J].护理研究,2008,22(9C):2516.

3 陆龙勤。人文关怀与产妇分娩关系的临床研究[J].医学文选,2005,24(4):522-523.

人文关怀 篇3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教育;人文关怀;应对举措

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不再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也要对德育教育引起充分重视。因为德育教育会对学生的自身修养有促进作用,然而当前中职德育教育存在重管理、轻情感互动,重职业规划、轻个体需求等一系列缺陷。所以将人文关怀充分融入到中职德育教育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对于学生养成互相尊重、互相关怀的品德极为重要,同时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中职德育教育与人文关怀简介

1.1中职德育教育的特点

普遍来说,中职德育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优良的生活习惯和道德修养,为学生进一步融入社会奠定基础。所以,中职德育教育的特点,一般可以分为三方面:第一,具有较为确切的针对性。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适当针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科学文化修养、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第二,具有较为明确的实践性。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可以为学生以后进一步融入社会创造条件。例如,爱岗敬业这一职业素养的形成是在学生获取知识,遵循原则,行为规范的基础之上,经过有意识的活动或者经历对自身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及时改善自身认知,提升职业素养,为以后更高的工作提供便利;第三,丰富的综合性。中职德育教育能够将学生的职业修养、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充分融入,形成多学科的综合体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人文关怀的内涵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重视人文关怀是发扬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中职学生作为中职德育教育的主体对象,积极发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德育教育的人文关怀当中,充分重视学生思想性与理论性结合的同时,还要符合德育发展规律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此外,针对学生的个体差距与心理疏导引起充分重视,保障对学生权利人格的尊重,价值的追求等对于学生理解德育教育中人文关怀非常重要。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发扬人文关怀在中职教育中的应有之义,使得学生的内心诉求得到实现,进而更好的推动德育教育的迅速发展。

1.3中职德育教育进程当中人文关怀缺陷

当前,通过对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的系统研究,可以发现德育教育对象素质低下,学生自身素养参差不齐;德育教育理念落后,教师教育理念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德育教育者专业化程度匮乏,对于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极为不利;德育教育环境复杂多变,使得德育教育工作面临诸多困难,进而影响了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2.中职德育教育发扬人文关怀的应对举措

2.1提高德育教育者的人文修养

中职德育教育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必须充分重视德育教育者自身能力的提高。因为德育教育者既是德育教育中的主导体,又是中职学生提升自身修养的模范。所以,提升德育教育自身的人文修养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明确培养德育教育者的人文理论,让其积极参与各种培训,结合教育实践活动使自身的理论知识得到积累并做到与时俱进;第二,充分发掘德育教育者的自身激情,使其充分融入到教学课堂中,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将德育教育者的激情传播给学生,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第三,教育者必须拥有广泛的爱心充满爱生情谊。这样能够更好的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身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四,教育者必须充满教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承担起德育教育培养的责任意识。这样对于教育者挖掘课程自身的价值元素,树立德育教育的人格榜样,提升德育教育质量尤为重要。

2.2丰富德育教育课堂的人文气息

中职德育教育的课堂丰富化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很多课堂中对于教育质量的追求较为理想化,使得中职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严总匮乏。所以要想努力发扬具有人文气息的德育教育课堂,就必须使得德育课堂的内容丰富化:第一,充分整合德育教育素材,挖掘德育教育的各种资源,以事实为依据融合德育教育目标合理的制定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教学素材;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扩展德育教育空间,网络教育当中,信息存储量十分丰富,形式各具特色,在教育时充分使用视频、音频、动漫等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使得课堂形式变得丰富化,创新化;第三,重课堂德育教育模式创新化。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的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德育教育,课外利用“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德育教育宣传,使其引起学生共鸣。同时还必须重视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将更好的解决学生之间的思想矛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2.3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中职校园

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学氛围的熏陶,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自身修养的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构建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体系,树立以价值为取向的校园精神文化;其次,积极组织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园活动,强化校园社团建设,充分利用传统假日开展德育教育主题活动,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最后,搭建相互关怀的师生关系,强化师生间情感互动,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人文关怀 篇4

年轻时读雨果的《悲惨世界》,有一个情节我很不理解:冉阿让刚出狱便偷了主教的银具,被抓后,主教却说:“我的朋友,你还喜欢烛台,我应送你更多。”主教的感化成就了冉阿让的事业。这盏良心的明灯二十多年来牢牢占据我的灵魂。班主任对学生如果无爱,缺乏感情,这种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是否真的会象韩寒所说的师生关系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当然,他的原话比这更难听。我相信韩寒的这种言论能公开发表,是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的。我们的老师都有子女,或者即将有子女,你对你的孩子肯定是满怀着希望,满怀着爱心的,孰不知每个学生家长也是对孩子这样期待着。让我们注入一潭爱的活水吧,那么不管他以后考上大学还是没考上大学,我们都不怕了。

班主任应对学生输以爱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情感教育、心志教育。爱父母、爱家庭、爱亲人、爱学校、爱师长、爱家乡、爱祖国。“发乎情,止乎礼”,不空谈,不矫情。爱情教育也不是雷区,相反教师越是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学生就越容易越轨。男女生之间借借橡皮、说说笑话,这很正常,用不着戒备重重,横加指责,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逆反心理是很强的,教师的不当指责恰恰有可能“逼”他们走上早恋的道路,班主任可以告诉他们爱情是人类独具的、最美好的情感,应该相互为对方尊重、珍惜,也要尊重、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一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只有抓住机会,成就一番事业,才是对所爱人的最好的交代,再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当然也收获了最珍贵的情感。

在创导人文关怀下的今天,我们更应关注和尊重的是学生个人情感,即使真有早恋,也不必惊慌,退一万步讲,早恋总比不会恋要好。事实证明,在教师的理解、劝说、教育下,大多数学生是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的,真正陷入的是极少数,关键是学校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班级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班主任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引导,可千万别把学生往绝路上逼。

语文课文中关于爱情的内容较多,讲课过程中,学生往往偷偷发笑。这种情景很多语文老师都碰到过,是不是刻意回避?我常常这样说:“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因为听得多了,学生往往大笑,接下来的一句便是:“可千万别偷偷摸摸地去尝禁果。”哄堂大笑,其实就是在笑声中对学生进行了告戒。

还有一个问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处事能力,让他们分清好坏,明辨是非。老师重要的是转变观念,虽说劳动不分贵贱,但鄙视体力劳动的人不在少数。几年前,魏书生来宁波作报告,提到浙江人在锦州发大财,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掌鞋”的。魏书生可能会有他的一套教育理论体系,但骨子里看不起浙江掌鞋、剃头也是事实,好在浙江人不在乎人家说什么,现在有资金了,实业规模做大了,振兴东北还是要靠江浙的中小企业。反过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民主观、质疑观,师生切磋,师生共同提高,与时俱进倒是很重要的。

我们经常以听话来要求学生,来分清敌友。这是很坏的做法。学生已经跟我们有沟壑了,还要求他们听我们的话?说老实话,我有很多东西不如学生,首先是数学,我天生没有数学细胞;接着是电脑,我的电脑网络知识很有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确如此,我能要求学生听我讲电脑知识、网络知识吗?断然不行,这是真的是误人子弟。我们自以为正确的东西有时恰恰被证明是错误的,只是我们不去反思,不敢承认而已。一个集体最重要的就是民主。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晚年犯了很大的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毛泽东破坏了党内民主制度,从延安到建国初我党战胜了那么大,那么多的困难,就是得益于集体的智慧,搞一言堂是要吃苦头的。我认识一个班长,她说,他们班主任定下的事,别人改变不了。这显然不属民主作风。我想这种事不是个别的,班长、班干部由你指定,三好生、积极分子由你指定。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心理起变化:只要班主任满意,就顾不得同学们的议论。由此造成两种极端,一类班干部消极应付班主任,另一类班干部则成了班主任的应声虫,于班风,于学风很不利,甚至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将来构成危害社会的一个诱因。这位班长说班上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他们的班主任。我想,班主任不能跟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是很可悲的我们总不能时时处处去盯着学生,这不现实。美国人衡量领导者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他和大众的沟通能力。里根总统被评选为最有和大众及媒体沟通能力的领导人,因为他最善于讲话,最具幽默感,而且讲话最实在。在中国一些地方,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仍属于稀缺性的资源,麻木、冷漠、屈从、委顿、放弃追问权利,构成了人文危机。好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人为本,那就是提倡人文主义。正好不谋而合。

同时我们也看到,人文主义,是爱自己,爱人类的结合,而爱自己不仅仅是使自己的正确权利得到满足,也包括对自己的改造和提升,所以人文主义者既关注如何完善、提升社会,也关注如何完善、提升个体,所以人文主义者不能泛泛而论人文关怀和变革社会。变革者,首先要有变革自身、批判自身的意识和勇气。

私拆学生书信的事件现在是不多了,但心理上想窥探学生隐私的老师可能依然很多,其实,你越想知道,他们越不告诉你;你越放心让他们去走自己的路,他们倒会很想来听听你的意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我们班主任有个优秀传统,班主任都亲自陪学生去医院看病,我非常敬佩我们的那些克己奉公、克己为学生的好老师,但是我也在反思,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提倡老师带每一个生病的学生去医院?是不是也可以培养一下他们的独立处事能力?事实证明,学生是会处理过马路、挂号、看病等等诸如此类的小事的。当然老师也可以并且也应该去看望生病的学生,那是另当别论了。

再有一个问题可能比较刺耳,适度惩罚,这个词似乎与爱反差太大。但我还要表达我的观点,适度惩罚是必要的:一、是普遍现象,二、不惩罚的话,情况可能更糟,三、适度惩罚有效果,四、请注意是“适度”,比如说抄课文、抄公式,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伤及学生的精神和肉体。

自由思考、自由争辩,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也不同而和,我们重要的是培养自由人格。

人文关怀论文 篇5

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对人的思想关怀。正如罗吉尔•培根所说:“德行使心灵明晰,使人不仅更易了解德行,而且也更易使人了解科学的真理。”幼儿园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德治园,树立“教人先教已”的师德观并运用于幼儿园的管理之中,建立起一支“和谐、求真、务实、进取”的育人团队。

(一)加强领导团队的学习

管理者必须先学做人才有资格从事管理。例如,园长是幼儿园的核心和灵魂,如何体现园长在管理中的作用,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作为园长,只有不断学习法规法律和现代管理知识,树立对教育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开拓进取,做教职工的典范,才能发挥人格魅力在管理中的作用。

(二)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方面,要加强政治学习,培养教职工高尚的道德情操,鼓励教职工积极向上,树立“爱岗敬业、一切为了孩子”的思想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觉悟、品德修养和政治素质。另一方面,要尊重教师个性,鼓励自主发展。例如,鼓励教师制定每学年的个人发展计划,收集自己喜爱的师德箴言。把它们作为自己奋斗进取的目标,并不断转化为个人成熟的精神追求,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三)制定人性化的民主管理制度

规章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幼儿园确保每个教职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序开展而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1]。为了增进幼儿园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幼儿园可在制订制度职责前,先深入教职工,在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后,制订出初步方案;再组织教职工讨论、修订、学习,汇编成册,并印发人手一本。整个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强调突出教职工的“决策参与者”角色。不仅有利于增强教职工的自我管理意识,而且使教职工乐于接受和积极实施各项管理制度。从管理的效果来看。这一过程规范了幼儿园的办事程序和教职工的行为规范,使教职工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并有所作为,从而使整个幼儿园工作得以高效地开展。

二、以情感管理,体现园本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对人的心灵的关怀。正如西欧中世纪思想家波其武(Boethius)所说:“爱,维持了人与人之间神圣的契约。”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情感管理为重点,注重从改善教师的心理环境着手,以关爱为本,凝聚人心,把工作做到教职工的心坎上,最大限度地拉近与教职工心灵间的距离。

(一)倾听教职工的心声

管理者要深入一线。真诚地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观察她们平时的行为.倾听她们的心声,了解她们的困惑,发现她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指责,多服务、少埋怨。

(二)加强管理艺术

管理者不仅注意利用自身的个性、才能和人格魅力唤起教师的亲近感,而且利用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艺术巧妙地将自己的管理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通过有效的言语沟通方式,消除管理的障碍,拉近与教职工的心理距离,产生亲近感。在交往和沟通中,整个幼儿园逐步形成了“人本和谐、诚信关爱、奉献进取”的良好园风。

(三)营造幼儿园良好的人际氛围

在管理过程中,建议提倡有事当面说,有意见当面提,有问题共同解决的工作方式,促进了幼儿园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的形成。同时,通过譬如每周的行政会议和教师会议、每月班级会议和教职工会议。为教职工提供了一个舒心的便于沟通的工作环境,形成相互信赖、团结协助、和谐相处的人际氛围,凝聚了团队的力量,密切了领导与教职工之问、教职工与教职工之问的关系。良好的人际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开展。例如,在创建文明校园或晋升幼儿园等级的过程中,从环境布置到班级管理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让全园教职工上下一致、不分你我、齐心协力,达到各项工作合作融洽、协调统一的良好局面。

三、以人为本,满足教职工自主发展

人文关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全体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园教职工素质的提高。在幼儿园管理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积极为教职工搭建成长的平台,满足教职工自主发展的需要,增强她们的主人翁意识,最大程度调动她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注重差异化发展,有效张扬个性

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幼儿园的管理者应该理解教师的个性特点,用其之长,容其所短,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使每一位教师获得更好的有个性的发展[2]。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因人而异地安排工作,把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可以结合幼儿园的实际,采取公布幼儿园所设岗位、个人填意愿、竞争择优上岗的办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此基础上,全面制定推选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使各项岗位职责和工作检查细则构成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工作特点,制定考核量化的制度,把考核的具体量化与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相结合,进行动态的量化管理。依据考核结果,适时调整教师岗位,以做到“人尽其才”,让每一位教职工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工作。

(二)善于捕捉成功点,激发工作热情

一个幼园的成功,实际上是每位职工成功的总和。因此幼儿园管理者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寻找每一教师的成功点。例如:对新来的年轻教师,明确出“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基本过关、五年确保才”的阶段性目标,激发他们快成长、早成长。满足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愿望,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有关的专业培训,在时间和物质上给予保证开展师德演讲比赛,保育员技能比武,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和计算机等级培训等。另外,还可以组织公开课、观摩课,让大家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成果,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积极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文关怀 篇6

在医疗活动中,有效是医疗服务的目标,其本质是诊断的准确、治疗的有效彻底,反映在医疗质量指标上就是诊断的符合率及治愈率等。然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质量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单一的临床医疗质量转变为临床疗效、服务、时间、费用等诸方面的综合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将作为医疗质量考评的重要内容[2],满意将成为现代医院一个非常高的服务理念。在医疗服务有效、公平、诚信的基础上做到人文关怀,将会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学的核心理念即人文精神决定了医学对患者的关怀不仅仅只是对躯体健康的关怀,而且还有心理健康的关怀和医学人文关怀,医学人文关怀是其最高层面。医学正是通过这些不同层面的关怀,来实现其最终目的: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2人文关怀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

时代的发展对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代医学因自身的局限解决不了其面临的所有问题。许多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至今仍未被搞清,在某些疾病的诊断上仍处于束手无策的境地,而且许多检查手段是有创和有风险的,在实施中难免会出现意外。疾病即使得到确诊也未必有好的治疗方法,某些治疗方法也存在一定风险,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医疗设备及置入人体内的某些装置有时对身体也会造成危害。某些疾病是进展性的、不可逆的,即使采用多种先进的手段也难以逆转病情。而且在某些疾病的晚期,病人处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状态,其所使用的药物、设备、病情的监测使其医疗费用增加,加之医保的改革使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加重,如上所述,病人在经历许多检查、多个权威会诊,受了许多苦且花了许多钱后,其治疗效果不好,甚至最终会失去生命。事实上这也是健康需求的无限性与医学责任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许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每个步骤都符合现有的医疗规范,以专业的目光去看,合情合理,无可挑剔,但有时患者及其家属却无法接受现实,甚至会酿成医疗纠纷,这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与某些医生缺乏人文关怀有关。主要表现为见病不见人,或者是只见各类检查报告不见人,忽视患者的情感需求;“专家”“权威”思想太重,甚至以“施恩”者自居,冷淡多于热情,对病人缺乏体谅、理解,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更谈不上关爱;缺乏与患者及家属的相互沟通和理解,以医生的价值观念代替患者的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如此等等,为以后医疗纠纷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尽管颁发了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患关系似乎并没得到有效缓解。患方要求更多地得到重视和理解,并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值;而医方为了避免陷入司法程序而过多地采用行业壁垒以防范诉讼风险,这种缺乏人文精神底蕴的社会行为很难获得双赢的结果[3]。如果将单纯的医疗服务转化为全方位的医疗、护理和人文关怀,将会大大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正是开展了全方位的体现人文精神的全程服务模式,使得历来是医疗纠纷重灾区的产科四年来实现了零纠纷、零投诉的双零目标[4]。

3重视人文关怀是医学模式转换的必然要求

尽管1977年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取代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然而到目前为止医学领域内占统治地位的仍是生物医学模式,实际工作中倍受重视的是先进的医疗技术与医疗设备。虽然各级医院都在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但给人的印象是具体措施落后于服务理念。其结果是技术医学长足发展,医学的人文精神得不到张扬甚至逐渐萎缩。这种局面如果得不到改善,不能做到以人为本,缺乏人文关怀,医学就成了只重视追求技术和盈利的“半吊子”医学[1]。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医学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满足人对康寿的需求。而人对康寿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些不同的需求缺一不可,且可相互影响。从临床来看,医患之间相关信息的充分沟通,情感的正流,以及对患者而言精神的慰籍、情绪的稳定、希望的存在、人格的尊重、相关权利的确保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时这些需求的满足与否,其对康寿的意义一点也不亚于躯体有否障碍或病变。而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中,医护人员可能对疾病、对技术比对病人更感兴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正是针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而提出的,这种模式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例如,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病变从医疗技术角度和医生的价值观念来看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支架植入或者冠脉搭桥术,但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作为医生应该结合病人的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就诊心理、社会地位等因素讲明病情以及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的利弊(包括经济上的),让患者来决定,而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念代替患者的价值观念或选择。现代科技在提供给人们以可能的选择空间时,并不直接规定和代表人的价值选择。医学不仅要始终盯住病魔,更要正视在痛苦中的病人。当患者生存权利、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在医疗活动中得到维护和体现时,医学模式的转换才能真正实现。

人文关怀范文 篇7

[关键词]电视新闻;人文关怀

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是电视新闻通过声画结合、形象直观的特殊传输手段,在关注大多数社会人群的存在价值和自身完善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个体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注重从人的角度出发对新闻事件进行思考和批判。实际上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既关注民众的现实生存的状况,哀乐疾苦,精神欲求,思想感情,又重视个体和族类的全面发展,重视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境界。而今天有的电视传媒人对人文关怀却有着不同的曲解,致使电视新闻没有更好地实现其传播效果。通过对电视新闻人文关怀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实现电视新闻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以期电视传媒人能以受众为本,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传媒与人之间的对话和双向交流的良好关系。

一、电视新闻人文关怀的现状

目前我国新闻报道里的人文关怀精神已不再鲜见,新闻从业人员在关怀理念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现在几乎可以随时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平台上发现人文关怀精神的存在。例如,在涉及未成年犯罪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传媒多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处理为化名等。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或多或少显示了人文关怀精神对传媒行业操作的影响和冲击。但是它的发展态势并不是完全令人乐观的。

(一)传媒人对真正的人文关怀的背离

新闻人都知道传媒需要秉承新闻事件客观真实,而且传媒需要考虑能够吸引“眼球”的节目才是好节目。但这种单一的为了追求新闻事件完整性和新闻事件震撼度而忽略对个体人的微观人文关怀精神的做法,是否可行呢? 曾经看过一个新闻类综合栏目,讲的是对一个高考作弊事件的颇有影响力的隐性采访。栏目记者深入到作弊事件的发生过程中,目击了当事考生作弊从准备到落实的全过程。可以说无论对受众的思想振荡还是从新闻实施的持续冲击力而言,这次隐私采访都成就了一期难得的好节目。大量翔实鲜活的现场资料从头到尾向受众展示了整个作弊事件的始末,白描的手法更是突出表现了当事人心态和行为的逐渐变化,受众所接受的信息也不仅仅只是写实调查,而同时又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新闻纪实故事。客观真实全息热点,可以说这些好节目所应当具备的要素在这期新闻报道中一个都没少。我们知道,这种新闻事件报道以普通人群为关注焦点,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对广大受众传递一种告诫和警示,从而避免类似的错误重演。但是,这期节目却在受众当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许多受众观众观看节目后,认为该节目缺少了一种切实的人文关怀精神,传媒人缺少了伦情常理中基本的道德标准。因为这样的新闻报道最终还是诞生了一个牺牲品,那就是事件中的当事考生。直白地说,就是人为地断送了一个青年考生的前程。试想当时的记者如果在该事件的高潮部分到来以前就及时阻止当事考生的错误行为,那么这名考生或许就会悬崖勒马,而事实上记者却是一步步亲眼看着其滑向错误的泥潭。这样的节目的确在宏观层面上对受众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精神,但是这种宏观却恰恰忽略掉了对当事考生本人在微观上的切实关怀,或者是传媒在权衡轻重之后抛弃了这种微观的人文关怀精神。它让我们怀疑这是不是传媒人道德素养的一种缺失和传媒人对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目标的一种背离呢?

(二)人文关怀的“相对过剩”

相对于微观人文关怀精神的缺乏,在现实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误区表征,那就是人文关怀精神的过剩。按照“自我决断原则”的核心思想来看,任何个体的人都具有独立于所有环境之外的绝对价值,传媒不能仅仅将他们视为到某个目标的工具,从而侵犯他们自我决断的权利。他人的权利价值和决断力必须受到尊重。新闻报道中传媒在关注事实的背后,应当给予当事人权利以真正的关心,把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的尊重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

(三)人为的人文关怀

传媒是否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和人性意识,都会在传播细节中流露出来。某企业出资帮助一位贫困学生继续求学并为其在车站站台送行,可以说这是一则感人而又真实的新闻。而恰恰许多媒体就错把这种感人当成了“人文关怀精神”甚至是“煽情”的。于是,为了表现画面的美感,有些记者要求该企业代表和受助学生不断重复拍摄激动握手的画面,并要求场面气氛热烈,再热烈,借以突出表现企业助学的慷慨淡定和受助学生的无限感激,结果因为这样的“摆拍”重复过多,且过于虚假,导致了受助学生产生心理反感,最终该学生愤然拒绝接受捐助。可以想象这样的“摆拍”将受助学生的尊严强制性沦陷,这不能不说是传媒在“人文关怀精神上”的重要越位。当关注弱势群体的过程时,传媒应当尊重他们的个性、尊严和情感。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需要传媒潜心捕捉,设身处地为行为主体考虑,而不是生造画面所实现的。通过这种摆拍所传递的信息对受众而言,只能是拙劣的煽情故事而远非新闻报道。

二、实现电视新闻人文关怀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体现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体现电视文化的人文精神应该让电视工作者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以人文的视角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电视新闻的每一个制作环节之中。

(一)确立新闻传播的目的

在电视产业化经营之后,电视就具有了一定的商业属性。一个电视台的经济创收在很大程度上是这家电视台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电视台在创办栏目、制作节目时必定会受到经济效益的操纵。事实似乎也的确是这样,由于受到商品化法则的冲击,电视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放弃了应有的理性追求和人文关怀,吸引受众的大多数眼球成了他们的目的,也成了它本身的致命弱点。那么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电视新闻要实施人文关怀,首先就要让电视决策者和电视新闻工作者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自己这份工作的人文意义。当前电视媒体和电视人努力的方向就要弘扬人文精神,建立一个“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电视文化体系。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电视文化的终极目标,当然也是电视新闻的终极目标。

(二)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中

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首先表现为办电视的一种理性思想,但这种理性思想还要通过新闻采编播出等各个环节体现出来。电视新闻从选题、采访、写作、编辑、制作、播出有一套严密的处理流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贯穿着新闻传播者的传播理念和人文理念,所以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应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

1.选题要以人为本。

新闻选择的过程其实是人文关怀最集中体现的过程,这是新 闻工作者传播理念的具体化过程。新闻记者和编辑在选题上要更多地从人出发,考虑这则新闻是否和普通百姓息息相关,是否能从中映射出人性美的光华或揭露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还要更多地注重这条新闻播出后对人的影响。在缤纷繁多的各种社会信息中,如果电视新闻工作者从人的行为、方法、见解、情感、心态、命运等角度开掘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价值、意义,就会使新闻报道更具人性化,更富有人文情感,从而也就更容易打动人。

2.采访角度要平民化。

首先,以平民化的视角确立报道。所谓平民化,其根本就在于我们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报道时,要以一种普通百姓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使传播和接受、社会与个人获得严格意义上的心态同步、情感共鸣,这是对传统电视新闻中存在的“高大全”和居高临下说教模式的离判,显示了对时代、对生活、对观众的一种尊重,体现着一种电视新闻改革过程中崭新的审美价值。新闻采访的平民视角,是指以平视的角度处理新闻,把所报道的事实与所报道的人物与平民的生活联系起来。

其次,与民平等的采访视角要求记者在访问时的情感、动作、语言、身体姿态随着被采访者的情绪波动而变化,或表示鼓励,或表示同情,这样就可以让被采访者感觉到记者是关心自己的,从而获得鼓励与安慰,这样的采访也容易达到好的效果。

另外,要注意抓住细节,尤其是画面细节。生动的细节给观众的感受是渗透性的、潜移默化式的,它比那些说教式的灌输要好得多。

3.解说词要通俗易懂。

电视是线性传播,稍纵即逝,观众对电视节目没有选择和支配的权利。观众的思路只有紧紧跟住播讲的速度,才能理解信息的内容。因此,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也应该充分体现在文稿写作和语言表达上。做到新闻的通俗易懂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善于运用同期声,同期声是拍摄人物讲话的现场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由于同期声直接来自新闻现场,真实感强,新闻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也能一目了然,因此容易给观众造成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从而达到较好的播出效果。

4.电视画面要充满人性。

电视新闻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和画面冲击力。因而,电视新闻要比报纸和广播的新闻多一点画面处理上的谨慎。画面是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表现符号,画面编辑的人文关怀看起来只是几个镜头的遮蔽,但这其中却暗含了记者、摄像对人的尊重和爱护。不滥用自己的采访权,充分尊重被采访者和受众的权益,进而在电视画面上表现出来,这是电视新闻有别于其他新闻样式的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

(三)重视新闻受众研究

受众是新闻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要关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就必须懂得受众作为电视新闻要关注的“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他们的特征、需求、心理是什么,因而了解受众、研究受众、重视受众的参与和反馈是电视新闻实施人文关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作为新闻媒体研究受众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电视新闻的目标受众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环境,民族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他们的收视取向,收视心理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新闻媒体要做好同一地域受众的共同心理特征的研究。另一方面,观众的收视心理和收视需求地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兴趣。媒体需要很好地把握受众关注趋向的变迁,及时调整自己的报道计划以适应观众的需求。所以,媒体应经常召开受众座谈会、个案访谈,及时处理观众的意见反馈。在节目调整之前更要召开多层次、多方面的受众论证会,为节目的设计作指导。

(四)加强媒体自身文化素养

人文关怀范文 篇8

[关键词]毕飞宇 小说 悲悯 人文关怀

在经历了哲学的形而上的历史叙事、喧嚣世俗的城市书写之后,毕飞宇最终回归日常,关注当下。毕飞宇曾经说过,他的创作母题是伤害,“我的所有的创作几乎都围绕在‘伤害’的周围”。这句话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息:他关注的是被伤害的人。所以,他的作品中一以贯之的精神指向就是人文关怀。用毕飞宇自己的话说,在他的心中,第一重要的是“人”,“‘人’的舒展,‘人’的自由,‘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人’的欲望”。

《相爱的日子》写的是极小、极简单的事,一对大学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的青年男女在一个酒会上偶尔相识了,都是“蹭饭”的身份,让他们彼此靠近,醉酒后他们睡在了一起,并且一起在大排档“共进晚餐”,然后各奔东西。如果小说到此结束,不过就是写“一夜情”,那就没有什么深意了。毕飞宇是经营短篇的高手,接下来,小说中的女孩生病了,一个人在地下室孤伶伶地熬了许多天,直到男孩打电话过去。后来,“他”和“她”的关系相对稳定了,“一个星期见一次,一次做两回爱。”他们没有同居,却越来越亲了。“她”回了一趟老家,他们一起领略了“小别”的胜境。在缠绵之后,“她”从手机里调出两张相片,和“他”商量自己嫁给哪一位好,“商量”的结果是嫁给离过一次婚,有房有车,有一个七岁的女儿但收入要高一些的男子。“她”走的时候“他”没有送,而是把“她”留在床单上的头发拣起来,绕在指尖上,感到食指疼时把头发撸下来,点着了。“人去楼空,可空气里全是她。她真香啊。”没有大悲大喜,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摇曳生姿,甚至没有事件。然而小说中随处可见的细节和看似漫不经心的心理叙述,却让我们认识到这篇小说绝非像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

小说把主人公的相遇安排在一个公司的酒会上,“她”是来蹭饭的,“蹭饭是假,蹭机会是真,蹭着蹭着,遇上一个伯乐,或逮着一个大款,都是说不定的”。朋友们早就说了,像“我们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最要紧的其实就是两件事:第一,抛头;第二,露面。”来自农村的“她”,大学四年后,“眼光早已经和图纸一样精确了”,但这又能怎样?“她”还不是要利用一切途径去寻找“机会”——工作的机会、嫁人的机会。在南京这个繁华的都市,“她”只能住在一间小地下室里,发烧烧得瞳孔“晶亮晶亮的”也舍不得去医院,因为“一趟就是四五百”。生病了只能一个人硬熬,以致房内“满地都是擦鼻子的卫生纸、纸杯、板蓝根的包装袋、香蕉皮、袜子,还有两条皱巴巴的内裤”,而人躺在床上,“眼窝子已经凹进去一大块了”。没有工作,没有亲人,孤苦无依,前途渺茫,这就是“她”的生存景况。所以即使不生病,她也是“一脸的寒意,有些黄,眼窝子的四周也有些青”,明显的营养不良。至此,一个“漂”在都市的女大学生形象立在了我们面前。

然而,“他”的情况似乎比“她”还糟:和“她”是校友,24岁了,留在南京只能下半夜在菜场为摊主们搬运蔬菜,为了这个工作,“他”让摊主们“摸了摸他的肌肉”。大学毕业了,“工作”时靠的是肌肉,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思考点什么了。“他”经常想的是,“要是考不上大学反而好了,该成家成家,该打工打工”,现在回去,能做的只有外出打工,“与其回去,再出来,还不如就待在城里了”。“他”一定懊悔死了自己的勤奋刻苦,一定懊悔死了自己的成绩优异:“他怎么就‘成龙’了呢?他怎么就考上大学了呢?一个人不能有才到这种地步!”“一个人不能有才到这种地步!”一个农家孩子,十几年寒窗苦读,大学毕业后却沦落到“回家过年的能力都没有”,这句话中包含着怎样的酸楚与无奈?考上大学反而不如考不上大学,这是闹剧还是悲剧?如果说是悲剧,是个人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我们的国家真的是人才过剩,人才多到需要用本科生去做搬运工的程度吗?

令大学毕业生们最怕的还不是生存的艰难,而是前景无望。“他”在一次面试后激动地对“她”说:“她怎么能那样看我?那个女老板,她怎么能那样看我?就好像我是一堆屎!一泡尿!一个屁!”而“她”为了留在南京,从大三开始,遇见过数不清的眼睛。“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这个世上什么东西最恐怖?什么东西最无情?眼睛。有些人的眼睛能扒皮,有些人的眼睛会射精。会射精的眼睛实在是太可怕了,一不小心,它就弄得你一身、一脸,擦换都来不及”。这就是昔日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们今天的生存状态,在一次又一次的所谓“面试”中他们遭受的不仅仅是拒绝,有的简直是人格的侮辱,这就绝不再是个体的悲剧了。

其实,这篇小说还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小说的叙述有很大的展延性,有很宽广的叙述空间。比如只写了“她”的蹭饭与住所,对“她”的“工作”只字未提。一个未婚的青年女子,独自一人生活在城市,她何以为生?再如结尾写“她”就要嫁人了,“他”为“她”穿好衣服,“她”走了,“他”把“她”的头发烧了,小说也就结束了。这是否意味着“相爱的日子”也就结束了。还有,“她”回老家后发生了什么?为何“回了一趟老家”后就要嫁人?是对前景绝望了还是另有苦衷?第二,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不能不去思考的一些问题:在看不到“锦绣前程”时,“她”可以选择嫁人,“他”怎么办?小说结尾,我们似乎看到了“她”的“前途”——嫁人,但我们不知道“他”会如何。另外,他们的相爱难道仅仅是性,是相互安慰,相互慰藉,是在艰难的岁月里让自己和对方轻松的一剂药?他们怎么能够那样理智、安静地面对“她”的嫁人?这是否能够看成现代社会对人性、对人的情感的一种戕害、一种杀戮?第三,这部小说中主人公没有名字,只有代词“他”和“她”。毕飞宇说过他不过是现实主义作家,而此时的毕飞宇也早已不是有着先锋标志或者玩后现代主义的毕飞宇了,那么,这里的“他”和“她”就有了深意,有了更广泛的代表性,是个体,也是群体;是无数个“他”中的一个,“他”就在我们身边,“她”就住在你家楼下的地下室中。“他”和“她”将来都会有自己的家,“会有的吧。总会有的吧。”他们会长大的,这一段“相爱的日子”也许是他们的成长之痛。

参考文献

[1]汪政,毕飞宇。语言的宿命[A].地球上的王家庄[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2]毕飞宇。青衣问答[J].小说月报,2000,﹙7﹚.

人文关怀 篇9

灾难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众所周知,灾难的破坏性是巨大的,任何国家、任何组织即使拥有惊人的财富和超强的经济实力,也不能阻挡自然灾害的发生。灾难是人类不得不面临却又无可奈何的痛苦现实。

作为“无冕之王”的公共媒体,在灾难降临所有通信和及时信息中断的情况下,是公众知悉信息的唯一途径,是和外界取得联系的重要窗口。此时,作为公共信息和意见传播的重要平台,公共媒体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这样的责任和使命决定了公共媒体不能在摆出一副冷冰冰的姿态而只是简单地充当传播信息的话语作用,而是应当在向公众传递资讯的同时表达一种关怀的姿态。这种姿态应当是对公众本身感受的体察和关切,对公众生存状态和所思所感的广泛关注。这样的理念所体现的中心就是传媒应当具备人文关怀精神。

1 灾难新闻

1.1 灾难新闻的界定

关于灾难新闻的报道,我国古已有之。本文关于灾难新闻的定义,借用陆定一同志关于“新闻”的定义:“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说法来加以变通。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新闻报道已经从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模式转变为可对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同步报道,因此,本文把“灾难新闻”理解为:新闻媒体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灾难事实的报道。

1.2 灾难新闻报道的原则

灾难新闻是在所有的新闻中传播速度最快、读者最为关心的,灾难一旦发生,就会立刻成为整个社会的焦点,所以灾难新闻在报道时所遵循的原则就显得更加得尤为重要。其中的“坚持以人为本”又是报道的重中之重。“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存在就是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②灾难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媒体在重大灾难发生时以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并在此基础上倾注人文关怀。灾难发生时,其破坏性不仅体现在对人们物质财富和生存状态的威胁,也对人们的精神家园产生了巨大的摧残作用,所以人文关怀应该是一切媒体进行灾难新闻报道贯穿始终的价值取向。因此,“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应是灾难报道的第一要义。”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还要坚持实事求是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能很好地兼顾的情况下,新闻媒体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1.3 “日本大地震”中体现的人文关怀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当地时间4月12∶19时,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已确认造成14063人死亡、13691人失踪。此次地震不但震级大,由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了更大规模的破坏,另外,地震海啸还造成了核电站的核泄漏,这些因素使得此次灾难更加复杂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东日本大地震对媒体的应变能力、统筹规划能力都是一次考验,媒体的水平和实力也会通过此次灾难新闻的报道得到体现。各国的媒体会不会再次的产生悲天悯人的情怀,中国的媒体会不会再次像在汶川大地震中将镜头直接对准废墟中的断臂,造成视觉上的“灾难”。日本的媒体在东日本大地震中的表现和反应能力、报道角度和日本人在地震海啸等重大的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对生的敬畏和对死的不惧怕让世人为之震惊。日本媒体在面对东日本大地震的报道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让每个媒体人感到由衷的敬佩。

2 人文关怀?隐私

新闻媒体如今成为大众获取讯息的主要途径,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享有极大的新闻自由,但是这在同时让新闻媒体在无形中承担着尽量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责任。知情权,是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各种信息的权利。⑦在重大灾难事件发生时,媒体要及时、准确、真实地把情况告知大众,起到在灾难报道中的积极作用。然而,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新闻从业者为了让灾难事件更加的震撼、吸引更多的眼球,总免不了要对个体或者群体进行深度报道,在报道中也最容易发生隐私侵权问题。在危急关头,尤其是在巨大灾难面前,保持人类尊严是艰巨的任务。新闻报道总带有一定侵略性,而悲伤则要求隐私。

新闻工作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中面临着种种难题:尽量真实地还原灾难现场的感人场景,但要避免受伤人员的面孔完全的还原在公众面前;尽量展示灾难带给人们的极度的精神创伤,但是要避免因为表现这种情感而特写的某些镜头对受害民众本身造成的精神伤害。这样,新闻从业者既履行着满足公众知情权的社会责任,同时又扮演了侵犯主体当事人隐私权的角色。在东日本大地震中,作者就尽量避免了这种种尴尬的情况的发生,日本新闻媒体从业者的镜从来不会深入那些悲天悯人的细节描写,有的只是对客观现实最直接、最真实的传达。

3 人文关怀?给予

灾难发生时,人们最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不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信息?日本东洋大学传媒学教授三上俊治有过下面的总结:

我们需要的信息:灾难本身、怎么避难、受害情况、家人安否、生活信息、新的灾害。

我们不需要的信息:误报、谣言、侵害隐私的报道、渲染危害。

地震新闻报道一直有一个矛盾点,就是同样是面向受灾者和非受灾者――两者在灾后对信息的需求点有所不同。“但是日本媒体对此达成了一致――灾害报道是为受灾者提供帮助。”这一点与来自《拯救灾害大国日本》中“日本媒体总结的地震报道10条经验”中的最后一条相互照应:十、在报道现场牢记是为谁报道―“……灾害新闻报道的初衷是为了保护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在此提醒自己――灾害报道是为了受灾者的报道。”

灾后,媒体的报道中,展现“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敬业奉献”的环节固然重要,是对社会价值体系的夯实和再造,但灾难中,从生物学意义上定义的“人”极为脆弱,才是最重要的关注点。不揣测,不臆度,不让人因报道而更为乐观,也不愿让人因报道而更恐慌,忠实地记录和传达,踏踏实实地为受灾人群提供帮助,是媒体最具人文关怀的给予。

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应该具备浓重的生命意识,能够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由物及人,由事及人,设身处地地揣摩当事人的内心活动与感受,体现媒体的亲和力和贴近性,实现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

灾难既然已经发生,如何面对这重大的灾难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在像东京大地震、汶川地震这种人们毫无准备重大灾难发生的瞬间,人类的求生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心等,都会刹那间地表现。新闻媒体在思考怎样进一步挖掘灾难事件中所蕴含的更感人、更感人肺腑主题的时候,新闻从业记者必须举起人性关怀的大旗,“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透彻地直面生死,以关切的目光窥视人类的生存和死亡,对处于极度悲伤和惶恐状态下的人们给予人文主义的关怀,让活着的人们体会到人类的崇高与尊严,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

4 结 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