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论文(优秀9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美丽的编辑帮大伙儿整理的中华传统文化论文(优秀9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篇1

各朝代的鞋饰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显示了中国审美观的变迁与发展。而在科技、经济和文化都快速发展的21世纪,由于西方文化的高强度渗透和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差距,使得国内的一些鞋靴设计者一味地模仿和翻版欧美鞋靴产品,盲目地追逐西方潮流文化,而忽略和抛弃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这样必然会造成设计出的产品毫无创新和特色。需要注意的是,西方的潮流文化也是有所根基的,它植根于西方民族的文化历史。因此,设计者只有站在本国文化的根基上去学习、借鉴和吸收西方鞋文化,提升鞋靴产品的设计开发水平,在鞋履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元素,才能使设计的鞋靴产品独具东方韵味,从而有望引领潮流风向标。

2中国传统文化绘画元素在鞋靴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绘画元素在鞋靴设计中的应用,不能只是将中国画的图形、墨色和线条等图样纹饰简单地照搬复制,而应当是从“形而上”层面,研究中国绘画背后的创作思想,启迪当代设计者将其背后的设计思想进行“设计方法论”的转化,将传统绘画元素所蕴含的文化理念进行实践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鞋靴产品的发展。

2.1在形式构成层面上的运用

当代鞋靴设计题材大多选自山水画和花鸟画中的元素,学会对传统绘画的程式布局中整体性、变化感、和谐统一性的把握,学会对笔墨技法中的皴、擦、点、染加以借鉴,将中国绘画中的图案、墨色和线条直接作用于鞋靴产品的设计中,便能够让消费者从视觉上直观地找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气息的鞋靴产品,并了解和体味产品背后所诠释的民族情结。2012年,由红蜻蜓设计师江南和设计选送的作品《中国节》(如图1)在“真皮标志·新濠畔杯”中国鞋类设计大赛决赛中获得女鞋专业组金奖,鞋款以中国画中的墨竹为灵感来源,选材羊绒皮和环保皮,采用经典的黑白色搭配,设计出水墨画效果,以“四君子”中的竹子为语言符号,诠释出中国人正直挺拔、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

2.2在文化理念层面上的运用

文献显示,古代鞋履文化已经成为非物质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鞋靴虽然在每一时期的造型、色彩和制作上不尽相同,但其中都富含了浓厚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我国历代人们的审美观念。我们应当在东方传统文化元素高度融合的基础上,将传统绘画元素的图形、符号和文化思想应用到鞋靴设计中,这样既能启迪当代设计师拓宽创作民族产业的思维理念,有利于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气息的鞋靴产品,同时设计出来的物质产品反过来又能更好地推动当代鞋履文化的发展。这是对中国当代鞋靴产品从制造转变为创造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更是改变当代鞋靴设计发展中尴尬境地的有效途径。2010年,由温州大学选送的作品《琴棋书画》(如图2)在由浙江省皮革行业协会主办的”金鑫杯“鞋靴设计大奖赛中获得实物类金奖,鞋款将代表琴棋书画的符号加以升华和转化,赋予创作出的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

2.3在操作技术层面上的运用

将传统绘画元素从“形而下”层面应用到鞋靴产品中是基本的步骤,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相应的论述:(1)刺绣。刺绣是古老中国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设计者选取皮革或帆布等面料,将传统绘画元素的纹样用针绣于鞋头、鞋面两侧或者鞋筒等部位,起伏的针线会增强产品的立体感,同时达到古老工艺与传统纹样的完美结合。(2)印染。印染是对纹饰图案进行设计排版后,将染料印刷在布艺材料上的工艺。印染颜料的选择和纹饰图案的设计中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绘画元素。例如,将传统国画中常见的如梅、兰、竹、菊等图形,或者是国画面中笔墨晕染的技法效果体现在染印中,都能很容易地体现民族特色。(3)熨烫。熨烫是结合当代新技术而产生的制作技法,它能将设计好的传统绘画元素进行大规模的制模、加工、投入生产,同时可以对小的局部进行灵活处理,在鞋靴布料前期和后期加工中都可以应用。

3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差异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肩负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社会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具有独特文化风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古今中外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在他的著作中写道:“从前,我们谁也不会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世之道更先进的民族存在;现在,因为东方中国的出现,使我们觉醒了。”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在思想启蒙运动中,也高举孔子人道思想的大旗,用以反对宗教神权,反对封建王权。他们对中国崇尚理性的道德观念甚为推崇,甚至著文主张欧洲各国政府必须以中国为范本。现代学者余秋雨也在《千年一叹》写到:“中国就像是一个两千多岁的老人,今天他还在和众多年轻人一起跑在世界的田径赛场上。”

一、文化的含义

在中国,文化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文”的本义是指由各种颜色交错而形成的纹理,后来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德教化等。“化”的本义是生成、造化,指事物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后来引申为教行迁善等意义。“文”与“化”联用最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如冬去春来、风雨雷电等。“人文”,指人际之间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人伦规范和风土民情等。这里的“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已经具有“以文教化”的思想。西汉以后,“文”与“化”才合成一个整词,如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总的来看,我国古代“文化”一词的本初含义偏向于人类的精神领域,是一种人文文化,属于狭义文化的范畴。我们现在常用的文化一词,源于西方拉丁文Cultura。原形为动词,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多重意义。英文写作Culture,表示栽培、种植之意,并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由此可见,西方“文化”一词比中文“文化”的含义宽泛些,包括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含义。

“文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国大百科全书》说:“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广义文化涵盖众多的领域,包括认识领域(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领域(道德、法律、信仰)、艺术领域(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领域(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领域(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几乎与人类有关的一切事物都和文化密切关联。因此,广义文化又叫“大文化”。狭义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包括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狭义文化专指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因此,狭义文化又称“小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文化研究者往往从不同的视角对文化的结构作出不同的分类。例如:从时间角度,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等;从空间角度,分为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等;从不同的社会功用角度,分为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等;从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角度,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次等。其中精神文化,又称“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蕴育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心态文化又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部分。社会心理是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如人们的情绪、愿望和要求等等。社会意识形态则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由科学家、作家、学者对社会心理进行归纳、概括、整理,用物化的形态如著作和艺术品把它们固定下来,并跨时空传播,留传后世,如文化典籍,世界性的名著名画等。

文化结构无论如何划分,核心都是价值观念的问题。无论是哲学宗教、科技教育,还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都折射出某种价值观念,反映出一个民族固有的文化心理特征,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最根本就在于价值观念的差异。

三、文化的功用

人类由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创造出文化,文化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1)整合功用。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就像蚂蚁过江。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2)导向功用。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3)维持秩序。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四、中西文化之差异

当今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交往日益繁多,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关系密切。但是,中西方文化在不同环境发展过程中形成各自主要特性,产生了差异。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体现在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中,有着各自不同的规则和习惯。

(一)文化内涵不同

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形态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两者分别归结为和谐型文化与抗争型文化。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侧重于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获罪于天,无可祷也”。中国文化主要地是把自然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是研究和征服的对象,作为想象的对象而不是作为探究的对象。在处理在人与人关系问题上,中国的文化自古至今就一直重群体轻个体,重和谐轻抗争,强调宗法性、纪律性。它对人进行规劝与约束,束缚人的自由意志及创造精神,轻视生命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中国文化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反对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培养人的群体观念、顺从诚敬意识等,寻觅的是一种中庸的、调和的处理途径。中国文化的那种和谐观念,同时也体现和培育了国民顺从、屈服、保守与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精神,鲜有抗争意识和反叛勇气,从而也造成了谦虚谨慎、含蓄内向的柔弱的文化品格。中国人向来以“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人生处世要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言谈举止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家们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自然,探求自然的奥秘和征服与主宰自然,做自然的主人。赫拉克利特提出“和谐来自斗争”,普罗泰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便是人与自然孑然分立的鲜明写照。在天人相分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支配下,自古以来西方社会就把自然与人区分并对立起来,自然仅是被人认识、利用、征服的对象,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追求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上,西方更为崇尚个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独立,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和尊严,重视私有财产的获取和保护,整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战,大胆追求、崇力尚武、急功近利,甚至不惜以片面掘进的思维方式和不择手段的行为方式去达到目的、争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状态,从而形成率直、豁达,具有刚硬的文化品格。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往往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二)价值取向不同

1.从价值取向看,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西方人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个人高于社会整体。因此,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以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他们提倡每个人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越是表现出自我个性,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很强,靠竞争来取得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

中国古代把并排者之争叫做“竞”,把对面者之争叫做“争”。后来人们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即比赛着夺取的意思。但在中国古代一般把“竞”、“争”当作不好的事情,而提倡“忍”、“让”,缺少对公平竞争的尊重和向往。儒家学说强调的是“长幼尊卑”的等级程序,道家学说强调的是“无为、不争、若水、争雌”,儒道互补,再加上皇权的愚昧与残酷,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比较缺少“竞争”的观念。中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大才能得到最大利益。在集体中,一人取得成就,被视为集体的成就,集体感到光荣。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无私奉献的情操。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关怀是一种美德。但是个人竞争意识、拼搏意识不强,存在着一种依赖性。

2.从伦理道德上看,西方人注重个人放任,创新发展,张扬荣誉;中国人注重谦虚谨慎,不偏不倚。西方人崇尚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成就而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获得成就后的狂喜;西方文化鼓励个人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漠。子女一旦结婚,经济上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青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亲属关系比较疏远。

3.从行为规范上看,西方人“重利”、“重法”,中国人“重义”、“重情”。在西方社会由于强调以个人权利为基准,以追求私利为目标,因此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只有依靠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法律既可以保护个人的权利,也可以制裁人权的侵犯,因此,西方国家法治的发展是与人的权利价值观有密切关系的。中国人由于受传统的义利思想的影响,重义轻利,重情轻法。孔子在《论语》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当成最高准则。儒家强调,不能驱义逐利。由于自古以来主要靠道义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维系社会,而不是靠法律约束,因此,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4.从社会关系上看,西方人平等意识比较强,中国人等级观念比较强。西方的平等意识强调个人竞争之上的平等,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他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又能充分尊重他人。很少人以自己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的贫寒出身为耻,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中国人的等级观念比较强,“官本位”思想还大有市场,“家长制”、“一言堂”,封建主义的特权思想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正常进行。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身上烙下深深印记的民族文化基因,是记录着中华民族风雨历程的鲜活的心灵史,也是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方向的宝贵的启示录。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也说过,如果允许他自由选择时间和国度的话,他希望自己成为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他不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而且断定“将来统一世界的绝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从上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比较,两者有可借鉴、可融合的方面,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吸收西方文化的文明成果,繁荣发展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学林出版社,2000年。

[2]《中国文化概论》,韦政通,岳麓书社,2003年。

[3]《中国文化史导读》,钱穆,商务印书馆,2001年。

[4]《中国文化史》,柳饴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篇3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 (宋)卫 撰,杨少涵 校理。中庸集说[M].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

[4] 郭竹平译注。论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 吴德伟、刘少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篇4

1.对儒道的弘扬与承继

宋初学者孙复创泰山书院,他本人“尽究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三十年,而深通孔子之心”。他的最终目标是“传道授业于弟子,并将其以书载之后世,则道乃大耀之”。由此可见,书院是士人们进行学术研究、光扬儒学的重要基地。宋朝统治者一改五代时士子多散乱而无法学习的状态,汲取了唐末五代武夫当国的教训,采取了重文抑武的国策,对于书院教育极为重视。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积极参与书院建设,使书院有了颇多官方背景,其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也得到了广泛性的社会认可。史上著名的岳麓和白鹿洞二书院,自宋以来,历代都有重修及改、扩建等工程,基本都是政府官员主持此工作。朱熹中兴白鹿洞书院之后,使闽学成为一支重要的学派;陆九渊创建象山书院,成为心学之集大成者。学者们以书院为阵地,通过自由讲学、辩章学问传播学术思想,在争鸣、论辩、交流的同时,使学派得以成型,学术得以继承,思想得以传播。通过宣讲义理、指摘时政、昌明道学、答疑切磋等讲会形式,使学术得以创新,学术思想也得以纵向传播。书院学者通常施行愿者自来的办学方针,即便是乡村野夫亦可使之向学,安之敬业,如此则从横向范围扩大了儒学的传播。

北宋华林山胡氏书院(胡仲尧所建)有教室一百多间,图书上千卷,社会各阶层前来求学的达数千人,“岁时讨论,讲习无绝”。“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追求使书院文化在偏远蛮荒之地亦得以传播,大大提高了当地的教育质量。书院的创办,使儒家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一方面它大大补充了国家教育资源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也聚结了民间的基层社会力量,同时起到了社会稳定剂的功能。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书院的培养密切相关。学生们可以说是书院的活广告,通过他们与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联系,对社会的道德垂范有移风易俗之功效。一个人的修行操守,可以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道德操守,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甚至几代人;一个时代的风俗习惯才能慢慢形成,进而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学生散布知识和揖礼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拓展了书院教育的社会化空间。他们的社会形象,与书院教育所要求的人文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承,这显然与书院培育出的人才有着密切联系。因为在传统社会中,拥有话语权的社会精英和士子们的文化影响力毕竟不可小觑。

2.对儒家学术文化的传播

中国古代书院一大特征就在于,其往往与讲学者或主政者的学术流派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儒家占传统教育主流的社会中,书院往往与儒家学术文化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宋代以来,由于道学的兴起,书院在融合佛道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儒家学术文化传播中心,如朱熹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吕祖谦与丽泽书院,陆九渊与象山书院,东林党与无锡东林书院,阮元与学海堂、诂经精舍,张之洞与广雅书院,康有为与万木草堂等。这些书院在11世纪至19世纪之间,不仅延续和弘扬了儒家的学术传统文化,也为儒家学术传统的转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需要提及的是,自宋代以后,书院与理学一体化始终伴随着书院的发展历程。一方面,儒学大家和社会精英将道学视为安身立命之所,另一方面,书院不再单纯是教书育人之场所,它还承担着传播学术文化传统、弘扬传统礼乐文化、重振伦理道德文化之重任。正是基于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书院与当时的国家意识形态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调和着儒家学术与传统政治的关系,也消弭了部分社会矛盾与问题。特别是南宋末期,随着令的解除,以及对理学的极度推崇,书院一时间如雨后春笋一样,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态势。而儒家的“君子群而不党”文化理念,以及社会地域经济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书院峰起林立,形成了以理学和心学为中心的不同学派倾向。书院在此基础上,发展和丰富了各自学派的思想体系。从单体教育推广到形成独特的学派流传,这是书院对传统文化制度化传播的巨大贡献。

自朱熹制定了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书院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之后,该揭示成为历朝历代各地书院的总学规。它规定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为五伦之教,并指明至圣先贤的教书育人之道在于明理修身,然后推己及人。反对死记硬背、沽名钓誉,以功名利禄为目的的读书。二程理学的本质是,学则达天德,治则行王道。天德而与王道,实乃一以贯之。理学家们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将道德教化视为重中之重,从而使道德建设成为书院精神建设的基石。从本源来讲,书院传播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道德教化,“道德齐一而礼义自明”。“故道之不行,则不足为道;学者若无益于家国,则不足为学”。明道始终贯穿于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才德并重则成为书院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特征。赵宋南渡之后,书院不再单纯是教书育人之场所,这也成为书院与理学相互融合的一个标志。如石洞书院创建者郭钦止曾请名家、大儒主持教学,将所有家藏图书捐给书院供学子读书,将所有土地变为书院的土地,以此向世人表示书院不是他郭某人的私有财产。书院的学术思想不仅在当地得到传播,同时也以学派传承的方式延续千年,呈现出了组织传播时间、空间双重结合的特征。

二、书院对传统教育制度的发展

首先,书院的制度建设不仅使传统教育精神与教学理念得以薪火相继,还对今天的教育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自书院的兴起直至终结,伴随着“文化下移”的不断深入,书院各种教育制度建设围绕着平民而展开。这种“大众化”的教育传播方式,无疑为儒家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制度建设创造了更广泛的话语空间。在此,以讲会为代表的书院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传统教育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这种常规教学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问探究、学术传播等起到积极作用。如朱熹与张拭围绕“中和”问题会讲于岳麓书院;鹅湖之会上朱熹与陆九渊的激烈论争;康有为在长兴学舍和万木草堂的讲学,以及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念。这一切表明,讲会在书院的文化传播中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需要提及的是,在书院的发展中,传统社会精英不仅积极探索理念层面上的制度建设,还以文献的形式真实记录了书院教育制度建设情况。

流传至今的大量书院学记就是最好证明。除去文字层面的意义,这些学记既是传统教育制度的精华所在,又是传统教育文化升华的集中代表。即使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有些书院制度仍然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比如《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讲义》《鹿洞书院讲学记》等。而这一切对于近代中国教育以及东南亚和日本的社会教育都起到了不小的影响与作用,甚至欧美的书院建设也在这之中获益匪浅。不仅如此,书院以讲会形式所划分的教育内容,对于促进教育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保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如黄宗羲主讲证人书院时,其讲会的形式具体分为时文之会、诗古文之会、五经之会。又如颜元在漳南书院讲学时,曾将课程分为文事斋、武备斋、经史斋、艺能斋、理学斋、帖括斋,及至乾嘉汉学主政书院时,又以注重训诂、经学而闻名于时。可以说,书院提倡的育人以德、德行兼备、注重操守、大家讲学等一系列教育制度建设,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也在某种程度上维系了传统教育理念与道德伦理观。现存岳麓书院等古代书院的文化遗产,至今能成为研究热点,就证明了这一点。其次,书院奉行的祭祀制度对于传统礼乐文化制度和教育理念的传播也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以现代教育眼光来看,古代书院的有些祭祀制度显得有些荒唐可笑,但对于千百年来奉行礼乐文化的中国而言,祭祀制度在书院的文化传播中却意义非凡。因为在宏大肃穆的文化氛围中,书院祭祀活动既能使师生和社会群体能时时感受到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又能使其感受到“一种受世人普遍认同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体系,从而实现个人、家庭、国家乃至天下太平”的文化理念和教育理想。中国向来有尊师重道的教育传统,书院祭祀制度无疑将其放大了。对于此,徐梓先生认为书院作为感性教育和榜样教育的典范,它使生徒们耳濡目染同时,“逐渐培养起了对先贤的礼敬和景仰,进而考索他们的德业和事功,并以建立这样的功德自我期许:‘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诚如斯言,书院祭祀作为重要的教育制度和文化活动,其在类似宗教氛围中,既潜移默化地传承了古代教育尊师重道、推崇道德、弘扬学统的教育文化理念,又进一步提升了诸如仁义礼智信、忠孝等传统文化道德理念的地位。比如朱熹因书院祭祀活动,而成为明清书院和理学派的灵魂与核心,并一直影响到今天;文天祥则因书院祭祀,而心生歆慕忠义之情。更为重要的则是,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使书院在祭祀对象选择上,实际暗含了学术思想和学派归宿的选择。

孔孟周公以及朱熹的学说理念至今还能得到中国社会以及海外的强烈响应,就得益于此。此外,作为书院最基本的制度之一的书院学规,更是将传统教育育人以德、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比如“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写字必楷敬”等学规。其传递的不仅是古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更是古代教育者智慧与经验的集大成者。可以说,书院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后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文化能得以延续,无疑这些书院学规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这些教育理念与制度在今天的现代教育中依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借鉴意义。

三、书院对文化典籍的保存与传播

从发展历程看,书院藏书对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书院保存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典籍。这些典籍无论从学术眼光来看,还是从文化传播角度看,都是弥足珍贵的。比如钟山、紫阳、敷文三所书院所珍藏的武英殿刊本的《十三经》《二十二史》,以及白鹿洞、岳麓两书院珍藏的《御纂日讲解义》等古籍,就为研究传统文化典籍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由于书院与学派的发展密切相关,故而许多学术大家的著述文字,也通过书院刊印、收藏得以保留下来。以清代河南书院为例,孙奇逢的300多万字的各种著作,以及耿介、李来章、窦克勤等人的著述,皆因书院而得以保存。甚至这些书院的藏书到现在还为近代图书馆和新式高校做出积极贡献。此外,刊印于晚清的《上海格致书院藏书楼书目》和上海龙门书院的《女子理科矿物及化学》等书籍,更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无形“推手”。其次,书院的刻书与印书等文化活动,不仅传播了文化、扩大了教育影响,也推动了书院学术研究活动。如朱熹所编撰的《论语集注》《论语要义》《近思录》《孟子集注》等二十多部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一方面扩大了理学的影响力度,另一方面,又促使理学真正占据当时学术主流地位。又如阮元在主政学海堂和诂经精舍期间,不仅刊刻了包括《十三经注疏》《杜诗》《文选》《朱子大全集》等一大批经史子集,又刊刻了《诂经精舍文集》八卷,这对于清代乾嘉汉学的发展,以及乾嘉学派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在传统文化传播以及学术研究中,书院的地位和意义都是无法替代的。其三,书院的藏书以及其他捐书和赐书等举动,对于文化理念的传承、教育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成绩。比如在清代,官方所修成的《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文化典籍,几乎全部以赐书的形式,捐献给了各级书院。而各地士绅官吏的捐书,又无疑丰富了书院的藏书内容。加之书院提倡自学为主、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等办学理念,使得书院在培养人才上有许多官学和私学所不能比拟的突出之处。对于此,学界已多有论述,笔者不再赘述。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较为宽松的氛围环境中,生徒能博览群书,砥砺品行,能自觉地传承传统文化理念。

四、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篇5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继承 关系 重要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也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许多的优秀文化,要想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文化之林屹立不倒,就需要加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化记载形式,蕴含着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在优秀文化的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和优秀文化继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阶段加强文言文教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文言文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必要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但是自从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侵略开始一直到我国的时期,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没落的封建制度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碰撞和冲击,传统文化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底蕴和深厚的内涵,一直贯穿着我国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民要想有很好的发展,就必须对自己国家或者是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比如,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巴比伦因为没有对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最终导致了民族的灭亡。相反,犹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犹太人让自己的孩子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对《犹太教法典》以及《圣经》进行阅读和理解,以此来传承自己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

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在文化上也要有更大的发展,中国人做文化上的巨人。因此,在中学阶段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和教学,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有着很大作用。

二、中学文言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推动作用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中的重要内容,有着很多方面的显著功能,最为基础和本质的两个功能就是对文化的继承和对人格的塑造。从整个国家和民族方面来讲,教育的功能主要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古代的文言文是中国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记录形式,中学生在对文言文进行学习的时候不仅能够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以及思想制度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而且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帮助中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成为真正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人。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本身就涉及到了各种意义体系、认识成果以及价值观念,这些文化符号中蕴含着丰富的风俗习惯、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最原始的一种书面形式。在给白话以及现代汉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营养之外,还加强了中华民族之间的情感以及文化精神。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发展中的文明产物,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记录方式,对优秀文化的传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文言文的发展历史比较的悠久,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发展。词语的产生、发展以及词义的系统甚至是汉语之间的地域差异都是我国文化内涵的体现和反应。词语的意义包含着我国古代祖先生活过程中的传统的价值观念等。比如在文言文中,囱、聪、窗都同属于同一个词源,但是囱就是指的是烟输走的通道,聪是指接受外界事物之间的通达,窗就是指房间的墙上透空气的洞。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对于聪明才智的理解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对于外界的感受的通达,同时也反映了一定那个时期特殊的意识形态。

我国的古代的文言文在担当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记录的工具的同时,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文言文的文化信息主要包含语音、语法、词汇以及汉字的形体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信息。和汉语汉字对于优秀文化的记载不是同样的事情。比如,在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王”字在记载“王”这个字的同时,同属于象形字,它的构型比较的像一把斧头,这就给我们传达出了一定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在我国的古代,君王者都是通过武力来赢天下并且治理天下的。

综上所述,文言文本身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涵的同时,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在中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文言文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因此,加强中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兴旺的大事情。

参考文献:

[1] 谢有顺。危机时代的文化机遇[J].天涯,2009(06).

[2] 桑哲。“淡化文言文教学”大家谈[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1(01).

[3] 王宁。文言与白话——谈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J].语文建设,2012(12).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篇6

(一)传统文化知识淡薄

对于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范畴更是不太了解。笔者在课堂上课或课下与学生交流时,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堪忧。大多数大学生表示对于传统文化不了解,70%的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古人的主要思想不太了解,87%的学生未读过《道德经》,70%的学生未读过《三字经》,65%的学生对中国传统的戏剧、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不太了解。在谈谈对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认识时,一些同学竟然从欧美文学、建筑、影视等方面谈起,缺少对传统文化最基础的知识的了解。

(二)传统美德观念淡化儒家思想将德行列于首位,强调仁爱、克己复礼,在人与人相处时也要注意美德,以“恭、宽、信、敏、惠”指导着人们处理人际关系

。然而,当代大学生在道德、美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恰恰比较多,存在着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严重脱节的现象。一些大学生缺少最基本的公德意识,在教室、校园内随便扔垃圾。在人际关系道德方面,与同学相处时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同学、与老师、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相互猜疑,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一方面,受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在不同程度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思维活跃、易受影响的当代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尚不太稳定,在人生价值观方面更容易受物质利益的影响,有的甚至片面地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利益关系,造成一些学生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另一方面,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或多或少地持有“具有一技之长更好就业”的心理,在这种功利驱使下,学校更加关注的是专业建设、学生就业、师资科研,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开设人文社科课程是为了人文知识而开设,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失去了人文社科教育的灵魂。这种实用型的教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导致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缺失。

二、中国梦引领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以中国梦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文化的感召,离不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正是渊博的传统文化资源,使得中华民族不断增强着文化自信。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若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树立、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中国梦”的实现难免后继无人。然而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文化自信的根本就是中国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资源。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借力“中国梦”大力推进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充分讲述好历代中国文化资源,儒家思想的积极、道家思想的淡定、诗意的唐诗宋词、精湛的文学艺术……激起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力量和源泉,增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坚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念和信心。

(二)以中国梦培养大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神品质的正能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的实现需要坚定的信念。正如所述,“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更应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一是要注重学习先进的理论,增强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修养。二是要注重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中汲取正能量。传统文化蕴含的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担当、“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理想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刚毅品质……这些精神品质对于培养大学生求实、务实、进取的态度,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意义。

(三)以中国梦引领创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完美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以中国梦引领创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就治教育新载体的重要功能,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及时性和民主性等特点,积极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要积极广泛地利用校园网站、网络博客、微博、手机微信等各种新兴媒体手段,不断提高宣传的质量和水平,不断丰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舆论氛围,并且通过一定范围的师生交流互动,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让学生爱听爱看、产生思想共鸣。

(四)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促进知行同一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篇7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007-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和新要求。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明确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内在发展的产物,是其在漫长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审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它孕育并塑造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是一个民族灵魂之所系、血脉之所依,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绵延着五千多年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经过历史检验和人民认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精髓和内核,是维系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繁荣进步的精神纽带和不竭动力。

党的十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以后,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非常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强调其在中华先进文化发展中的传承作用。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丰厚滋养和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同时他还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与命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理念、价值标准和价值指向是其历史进程中长期孕育、沉淀而成的,并将引导、支撑、推动着这个民族、国家、社会走向永久进步和蓬勃发展。在2014年5・4青年节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①“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重要讲话除了准确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之外,均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质和核心就是帮助当代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做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让学生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客观地认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断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抓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底蕴,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思想。“自由”在古代多指人通过发扬善心,进而知性、知天,“参天地之化育”,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则正”,一个人如果能守护善性,言行不偏不倚,就会保持公心,体现公正。“法治”在传统文化中作为德治的重要补充,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诚信”思想最早来自儒家,《中庸》讲:“诚者,天之道”。天道至诚、真实,所以,人道也应如此,人性真诚善良。“信”为人言,人要言必信,行必果。由“诚”到“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仁”的推行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义”的推行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讲仁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性特质;“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方面,是落实“讲仁爱”的四个维度。“求大同”则代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讲仁爱”的最终实现。这六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内在地包含了提高个人道德、促进群体和谐、建立大同社会等不同层面。2014年5・4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在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强调“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①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因此,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场所,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和传承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中华优秀品格塑造大学生灵魂,以中国精神昂扬大学生斗志;就是要深入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科学高尚人生观指引大学生人生方向,以集体主义为最高原则锤炼大学生奉献精神;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争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以实现中国梦为崇高理想激励大学生为国奋斗,以成就璀璨人生为动力鼓舞大学生创造人生出彩机会。

三、大力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提升育人实效性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学校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在于教书育人。通过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拓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实践成效的要求和选择。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借助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深入探究专业课程的人文内涵,努力将中华文化精髓推进课堂、融入教材、深入学生头脑深处;另一方面,不断拓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简报、网络等多种媒体,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充分发挥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假日,通过多姿多彩、内涵丰富的宣讲教育活动,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此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念有效融入高校的管理服务体系之中,让“尊师重教”、“仁爱”、“诚信”、“忠恕”、“敬业”、“以人为本”等中华优秀道德理念在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中得到生动体现,借助实际的管理和言行形成对学生的良好影响与引导。同时应积极鼓励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贴近自然,在与传统文化的亲密对话和躬身实践中,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磨炼和人生思想境界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黎昕,林建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篇8

理清这个哲学关系,把二者辩证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两者和谐发展,将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1];有助于党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文化特色,增强舆论宣传引导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助推有效传播力;有助于我们党的宣传事业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和发展。

一、党报的属性和职责决定其必然成为传承优秀蜀文化的重要载体

1.党报是传承优秀蜀文化的重要载体,这是党报的属性和职责所决定的

党的机关报是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它是,肩负着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的神圣使命。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关于宣传诉求,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都有过系列重要论述。同志曾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包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都应该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2]同志也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 [3]。

在媒体日渐发达的新形势下,城市党报在日常新闻传播、各种专刊专栏,尤其是作为思想性和文艺性高度结合的宣传阵地副刊上,以其时效快、影响大等特点,对传播弘扬优秀蜀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党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发展蜀文化的主要内容

同志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4]党报更是必须坚决有效抵制“三俗”,对传统文化有扬有弃。城市党报传承与发展优秀蜀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等等。城市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其建构与传播的重点是蜀中政治文化;而作为大众传媒,党报在传承发展地方文化上要充分体现大众性。

蜀地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积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今天蜀文化资源的主要源泉。向读者普及蜀文化的相关知识,及时报道关于继承和弘扬蜀文化优秀传统的各个动态,引导传承,是城市党报的必然选项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优秀蜀文化提升党报传播力

1.优秀蜀文化彰显城市党报个性特征

应该说,地方文化构成了城市党报的个性,是城市党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存在一定地域环境中的人们,其心理特征、文化性格或多或少会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本地老百姓在文化心理与生活经验上与本土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是生存环境提供给城市党报的最优厚的条件。城市党报只有着力体现地方文化,努力反映城市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使新闻作品充满地域特色、人文韵味,才能使城市党报的新闻作品与本地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赢得读者,使城市党报得以生存和发展。城市党报也只有着力体现地方文化,才能在众多媒体中体现自己的“个性”,体现“生存的理由”,拓展生存的空间,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诚如金华日报社总编辑所言,地市报媒的新闻,首先应当考虑本地读者的口味,符合本地的地情,满足本地读者的需求。这是中国地市报媒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5]

2.用优秀蜀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党报文化品位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传承,就如同一个肢体健全的人失去了灵魂和记忆。城市党报副刊应该承担起弘扬地域文化、保留地方历史文脉、传承地方文化记忆的重任。党报副刊集思想性、文化性于一体,承载和传递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品牌,就是一个精神航标。在我国当今的报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特色的党报副刊,如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解放日报《朝花》副刊、烟台日报《半岛》副刊、四川日报的《天府周末》副刊、成都日报的《天下成都》等,都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报纸文化品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忠实读者群。在许多读者心目中,这些副刊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主刊和报纸本身,成为报纸与读者之间的一个联系桥梁和纽带,无形中增添着报纸的公信力和美誉度,更提升了城市党报的文化品位。

高雅的文化品位、高尚的审美情趣,是新型城市党报副刊的生命源泉。成都日报《天下成都》副刊经过10年发展,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其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和价值取向;坚持地域性的原则,立足四川,传承文脉,弘扬优秀蜀文化。目前开辟的“金沙讲坛”报纸版、“读城记”、“寻秘记”、“人文地理”、“天下成都之人物”、“天下成都之笔荟”等栏目,既注重新的蜀地人文精神的培植和塑造,更注重对传统蜀文化的继承和扬弃。在该报组织的读者调查中,读者称赞该副刊“富有地方特色且具有史料性、知识性”。

2011年以来,《成都日报》副刊《天下成都》连续刊载对文化名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已故馆员易均室、徐无闻、谢无量(后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的深度报道,介绍乡先贤的品格和学术成就,激励后辈。《成都日报》很有影响力的“晚晴”专刊,曾约请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近百位馆员题写刊头。这些川内著名老画家、书法家、金石家、艺术家挥毫着墨,在党报上留下了墨宝真迹。文化名家、老艺术家德艺双馨的人品声望,有效提升了党报的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篇9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3-0082-06

手机被人们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进入21世纪后,随着手机以惊人的速度普及,手机的功能逐步增多,它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通信工具了,手机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快改变着人们的传播方式和文化思维,并营建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这其中,空前普及的手机短信给人们带来了表达节日心声和感恩祝福的新功能,其在中国节庆传播中的作用十分引人注目,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节庆传播的传统景观,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与社会生活。

一、传统节庆文化的现代传播意义

“新年到,龙跳耀,家家户户齐热闹;辞旧岁,迎新春,鞭炮声声喜相随。祝愿新的一年里,龙马精神精气爽,事业步步稳步升,国泰民安日子甜!”这是一条2012年春节流行的短信。这条短信,可以说很准确也很精炼地概括了中国春节的节日特点。据相关部门统计,2012年春节期间,全国的手机拜年短信发送量突破了300亿条。而此前,2011年为近300亿条,2010年为230亿条,2009年为180亿条〔1〕。由此可见,用手机短信祝贺节日在人们的媒体运用中呈现出爆炸性增长,逐渐成为中国人最喜欢的传播方式,已经从传播时尚成为传播主流,“手机春节,短信过年”,是当今中国人过年过节特别是元旦和春节的一大景观。

从2008年开始,我国正式把清明、端午、中秋这几大民族传统节日从民俗节日上升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民俗节日越来越受到重视。元旦、春节、清明、端午等这些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从大众心理需要来看,民族文化深厚、民族情感激荡的传统节日体现了其巨大的文化生命力和受众满足效果;从现代传播内容来看,用传统节日来进行文化传播是任何形式的传播媒介活动的常态,古今都如此。与其它文化形态相比,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几乎是不受时空限制、地域限制的,而且诉诸于人的情感世界,让人乐于接受。“传统文化只有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才能鲜活灵动并源远流长。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一种‘活’的文化,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合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当中。”〔2〕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一致遵循和共同享用的一整套文化符号系统。被称为“中国的狂欢节”的春节,是节日文化广泛性和群众性最典型的代表,同时凸显出中华民族的节日诉求和文化特质。清明节的郊游踏青、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中秋节的月夜赏月、重阳节的登高赏菊等,都广泛存在于中华各民族和不同区域的传统节日活动中,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文化财富,其文化传播活动在全国都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特点,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意识和文化精神的相同是节日文化广泛性和群众性的一大体现,它们囊括了节日文化的一切传统与现实形态。几千年来,许多节日生活内容和活动方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众思想情感的积淀,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追求,甚至成为中华各族人民的集体无意识。对于节日文化的仪式化和世俗化体验、节庆的循环周期与天象的统一对称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精神、以儒学政治为核心的中庸和谐意识和节日政治化、贵人伦重亲情的大团圆内容和人际关系偏向、强调集体观念、讲究道德秩序的价值取向、以道制欲、以乐为教的娱乐规范等,都是从历史到现实、从时间到空间广泛存在于传统节日中,并且是决定中华民族文化生活、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关键因素。

虽然传统节庆表现出自己的稳定性特征,但它们却是随着时代与传播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传统节庆在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上的发展体现为:在内容上,每朝每代“过春节”的文化内容都被统治者所规定,融入了当朝当代统治者的要求和规范,其节日文化主题表现了一定的且又是每个时代不同的政治内容和意识形态,在传播内容上也不断变化。在形式上,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过节形式和过节手段不断更新,所以,人们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形式和手段也在日新月异。这恰如王安石在一首歌唱春节庆祝活动的诗中所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换旧符”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发展与变化的显著方面。现代人们过春节就不仅仅只有玩狮舞龙观灯放爆竹这些“旧符”了,还随着时代推出了一些富有高科技特点的新的文化活动方式的“新桃”。比如2008年的清明节,网上追忆亲人和献花留言等就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新潮流。同样,一些新的具有时代特点的节庆活动形式,如唱卡拉OK、汽车旅游、看电影电视、打电子游戏、发手机短信、送网络歌曲等等都正在普及。显然,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不仅能给现代人提供精神支柱和价值导向,而且还具有心理满足、行为调适甚至情绪表达和压力释放的功能,因此,对于手机传播媒介而言,宣传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注重在文化继承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对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的文化转型和心理变革加以引导、促进和保证,给人们的节日文化活动提供阵地,就应该是其重要的文化传播职责。

二、手机短信强化和拓展了节庆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早在1994年就具备了短信功能。从1998年开始,中国移动、联通先后大范围拓展短信业务,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进化为融声音、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彩信,近年来中国成为短信发送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omNIC)在京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至2011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手机即时通信是渗透率最高的手机应用,在2011年其使用率有大幅度的增长,同比增幅达15.4个百分点。在这其中,中国传统节庆的短信发送量是增长最快的。随着3G和智能手机在消费者生活中的日益普及,手机拜年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现代化,手机短信已经逐步取代了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祝福方式而成为现代社会节日祝福的主要方式。在新媒体中,手机短信的普及大大强化了传统节庆的传播内容,也拓展和丰富了表达形式。

第一,手机短信以新技术加强了人们有关传统节日的时空意识。每个民族在节日文化生活和节日文化心理中都有鲜明的时空意识。在中国人心中,节庆狂欢的时间意识是以自然节序中的岁时节日为基础的,中国人最大的娱乐狂欢是在季节性的春节和元宵节。可见,中国人过节的时间意识是“自然时间”,遵循了人们日常生活和自然秩序的节日时间。而且,中国人节庆的“时间意识”正好契合节庆文化活动的“和谐之为美”的审美心理。在空间上,中国人一贯注重空阔乡野,节庆活动讲究空间关系上的“天人合一”,人伦和天然要融为一体,时间与空间不能分割。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和空间中,四时节庆纷至沓来。春天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夏天有端午节、七夕节,秋天有中秋节、重阳节,冬天有除夕等。即使一些带有社会政治意义的节日,如“五一”、“国庆”等非古典传统性的节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也被中国人传统地“季节”化了,融入了中国人的“自然时间”意识和“宇宙空间”意识。时序谐调,天人合一,人伦和乐,被中国人视为节日文化的“最高境界”。“元宵的灯、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重阳的花糕,礼尚往来,情深意浓。千百年来,传统节日已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重要的感情纽带。只要是中国人,都可以从中真切地体验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亲和力。”〔3〕考察我国手机短信的传播高峰和时空走向,显然可以看到其传播高潮都是以满足老百姓的岁时节日狂欢的亲情和审美需要而产生的,季节时序性和空间节奏感非常明显。每年的岁末除旧迎新、春节来临以及各种节庆日都是发挥手机短信传播功能的最好“黄金时间”和“无垠空间”。如我们常见的几则短信:

一笑忧愁跑,二笑烦恼消,三笑心情好,四笑不变老,五笑兴致高,六笑幸福绕,七笑快乐到,八笑收入好,九笑步步高,十全十美乐逍遥,端午节快乐!

清明时节雨纷纷,墓前亲人念故人。清明时节天晴亮,短信亦可悼故人。

国庆巧遇中秋万家欢,人生适逢盛世精神爽。祝您节日愉快、合家团圆,与时俱进、心想事成。

以上短信中的时间观念非常突出。在中国,因为文化传统的原因,手机短信有自己的“传播季”,主要传播时空就是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现在开始流行的“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等,都是按照中国人的“自然时间”及其影响下的“节庆”审美心理来进行短信传播。在节庆传播的内容方面,手机短信紧贴传统节日的“亲情友情”、“吉祥如意”心理,以“贺新春”、“喜相逢”、“春满人间”、“中秋月圆”等富有中国特色的乐感、文辞、意蕴、祝福的短信,构成了传统节庆传播的文化风景线。

第二,手机短信以新方法加强了人们传统节日的节庆仪式。人类节日活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仪式化”。“菲斯科将‘仪式’定义为:将不同年龄、背景和社会地位的人们聚合在一起,分享一种共同的体验,以创造共有的意义和统一的身份的活动。”〔4〕“作家肖复兴指出:任何一种节日都会有自己历史形成的传统仪式,这种融化在节日里的仪式,渐渐形成了对世界与人生的一种祈求和寄托。缺少节日的仪式感,便缺少了对节日的尊重与敬畏。”〔5〕

在中国,尽管节日时间和节庆形式各不相同,但中国人创造共有意义和统一身份的活动的节日主题大都一致,基本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人间骨肉同此团圆”、“明月千里寄相思”的“大团圆仪式”。这样的“大团圆仪式”明显是与中国人的岁时季节“周而复始”、“气象万千”的“自然时间”密不可分的。我们看到,遵循着自然时序的“回家”、“团圆”是中国大众传媒节日传播永恒的“仪式”和“主题”。比如,在常见的春节手机短信祝福和拜年中,海量的内容都是以“回家”和“团圆”作为主题的,形成了一个个“仪式”组合。

祝你在新年中,一帆风顺,人财两旺,三羊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威风,九九归一,十全十美。

祝福你:新年大吉,一如既往,二人同心,三口之家,四季欢唱,五福临门,六六顺意,七喜来财,八方鸿运,九九吉祥,十分美满!

月缺时我想你,月圆时我念你,无论月圆月缺,我的心如那恒古不变的月光默默的追随着你的每一次微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愿今夜的月光照亮您所有的梦想,衷心祝愿美梦成真!

新春快乐!吉祥如意!幸福康健!新的一年,心平气和,顺顺利利,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以上这些节庆祝福和拜年短信都体现了传统节日“团圆心理和回归意识”对人们审美心理结构和现代传播内容的重大影响,同时大大增加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仪式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第三,手机短信以新手段增添了人们传统节日的娱乐方式。在传播学视野中,传播具有四大功能,在其环境监测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文化传递功能之外,就是越来越重要的娱乐功能。传播的娱乐功能是现代传播多种功能中最显露、最有力、最大众化的功能。在当代社会,随着各国的文化交流和与外界环境的接触的不断增多,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喜爱娱乐,娱乐文化在当代短信文化领域的突出体现具有超乎国界的普遍性,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节日中的手机短信。

祝你:兜儿里装满money,心情总是happy,每天都很sunny,快乐得象个baby,一生一世都那么lucky,新年快乐!

乐快心开旦元你祝就那 吗易容我心开你让了为 啊难真可一第个弄头年这 到收次一第是你计估式形这 套老样一人别和愿不就我

节日来了,我一直想对你说六个字,但又怕说了连普通朋友也做不成,可我控制不住,还是想说:借点钱,好过节!

我祝你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彩生活八面威风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年好合千里有缘万贯家财新年快乐!

祝新春快乐,捂着肚子乐,蒙着被子乐,流着鼻涕乐,对天哈哈乐,喝水咕咕乐,不想我也乐,想到我更乐,此时肯定乐,健康又快乐!

以上节庆短信语句幽默,诙谐,句式或中英语混杂,或用倒装语言,或语言连缀而形成一种特别的娱乐效果。特别是3G手机的使用,使手机在节日中除了传统的信息传递功能、时尚的照相功能外,更具有了MP3功能、录音笔功能和网络游戏功能和观看电视功能,基于首位的就是对人们节日娱乐需要的满足。作为移动通信和娱乐终端,手机正在成为一种强势节日娱乐手段,它在短信中还融合了文学故事、影视表演、动漫游戏等诸多功能,其新颖别致,机智有趣,大大地张扬了节日祝福语的通俗性、娱乐性、口头性和民间性,既幽默地表达和宣泄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各种情绪,又松弛了人们紧绷的神经,人们借助手机短信中的娱乐内容在节日中得到心灵放松和精神调节。

第四,手机短信给节日祝福和信息传递带来了许多新的形式,这些形式达到的效果是其它媒体难以达到的。如铃声下载、图片传情、手机QQ、手机短信和视频,仍可以时刻在线与QQ上的好友聊天。大量的节日祝福短信中,出现了语码混用,标点、数字、键盘符号等在短信文本中占据一定比重的现象。祝福短信表达方式的多元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汉字表形表情功能的不足,增添了语言情趣,使祝福短信具有了很多新颖别致的语言表达形式。

利用汉字与数字组合,或利用数学公式表达节日问候,在节庆短信中很常见。这类短信用数字谐音成义,既增加了短信的意义,又增加了娱乐效果:

新的1年开始,祝好事接2连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颜6色,7彩缤纷,偶尔8点小财,烦恼抛到9霄云外!请接受我10心10意的祝福。

摘2009颗星星照亮您的前程,种2009朵玫瑰陶醉您的心情,做2009个纸鹤陪您时刻欢乐,找2009种理由祝福您:元旦快乐!

送你一份100%纯情奶糖,成分=真心+思念+快乐,有效期=一生+营养=温馨+幸福+感动,制造商=真诚+朋友。

愿你365天,天天开开心心,8760小时,时时快快乐乐,525600分钟,分分健健康康,31536000秒,秒秒幸幸福福!

又如现在手机上网,手机用户又喜欢网络聊天和BBS,因而很多节日短信利用电脑键盘、文字符号或者网络上各种特殊符号巧妙地来表达心愿,使节日祝语图文并茂,相映成趣,生动活泼,形象直观。手机短信的特殊形式,形成了手机短信语言的特色,增强了短信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如:

$$$$$$$$$当你收到这些钱的符号时,就表示你已接到财神爷的祝福,他会为你在新的一年里带来财运哦!

/#####/@

|_〔〕_|_|降温了,送你一个小木屋给你避风用!

祝你每天:(^^)(-_-)〔.〕〔@.@〕。我要坦白告诉你:520,1314179。(符号组合成脸谱表示表情:开怀地笑、温柔地睡、天真地发呆、放心地酒醉。数字谐音表义:我爱你,一生一世一起走。)

/)/)/)/)

(-.-)?(-)(-.-)?(-),又是一年春来到!特地养了两只幸运兔送给您,它们真的会给您带来幸福哦!祝新年开心快乐!

手机短信作为新媒体的一种新传播手段,其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文化意义。“短信贺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类文化和社会关系的转型,即现实社会关系正在部分地被新媒体所建立的虚拟空间里的社会关系所取代。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新技术在重塑社会关系和文化方面,正展现出强大的能量。”〔6〕手机节庆祝福短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涌现出颇为壮观和新颖的节日祝福形式,成为新媒体传播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显示了新媒体传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借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对民族审美的喜爱与继承,更表明了新媒体并不是完全解构传统文化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与传统文化接轨,从而发展出新的传播文化。手机这种新时代的传播媒介,拓宽了人们节日祝福的心愿,拓展了节日表达的方式,便于人们用更多的表达方式和新鲜词语来表现丰富的难以言状的内在意蕴,同时显示出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文化影响与创新功能。

三、民族文化和新媒体传播的传承与创新

就文化传播而言,一切媒体都是文化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新媒体同样是建立在大众社会文化环境根基之上的,必然以自己国家和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为传播核心。就媒介的社会影响而言,大众传媒不仅仅靠传播和沟通来维系社会生活,而且可以说社会就存在于传播和沟通之中,媒介被社会形态所规定,又不断地改变着社会群体和他们的交往方式。加拿大文化学家马修·弗雷泽在他的《软实力》一书中说到美国为什么发展迅速并且成为全球性大国时就指出:“如果说美国式的文化全球化具有颠覆性,原因恰恰就是因为它强大的信息传播效率惊人,极易让人欣然接受。”〔7〕美国文化传播的这一“全球化”策略,正在于他们以美国民族文化作为核心内容,以宣传他们所谓的“美国精神”和文化价值观。所以,我们的新媒体既需要紧跟现代先进技术的发展,又必须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运用具有国家“身份特征”的民族话语系统,着力传播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精神和现展,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逐步成为文化大国的重要途径。手机短信发展与中国传统节庆的紧密联系,以及传播浪潮的汹涌澎湃之势令世界瞩目,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道理。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虽然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更多的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延伸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使民族传统文化在新的社会时期迸发出了更加强劲的影响人们思维和行动的力量。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传统文化的传播在许多方法和手段上存在缺陷,无法和受众及时互动,难以多向传播,而这一点则是其最大的缺陷。以中国传统节庆的传播为例,在手机出现之前,人们只能通过书信和电话进行拜年和祝福。书信没有及时性,电话难有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所以传统节庆在以前很难有今天的传播规模和传播效应。手机传播特别是拜年短信的出现,从根本上“补救”了中国传统节庆的传播缺陷。这正如保罗·莱文森所指出:媒介进化是一种系统内的自调节和自组织,其机制就是“救性媒介”(remedial media),即“后生媒体”对“先生媒体”按其“人性化趋势”有补救作用,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有极大的补救功能。“一切媒介都是立竿见影的补救性媒介”,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者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充”〔8〕。因此,从一个方面说,新媒体不会自发地、孤立地出现,它们都是从旧的文化形态和媒介手段中逐渐脱胎、变化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同历史上每一次文化变革一样,传统文化只有通过适应新的文化传播形态和文化生存空间,用新的“补救”老的,转换传播语境,才有可能获得传承与发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通过整合、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延伸和拓展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使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深入人心的传播。

从手机短信传播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影响的视角来看,显然与民族文化具有血缘性和同构性。传统节庆由于有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显现出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表现方式,而且节庆的拜年与祝福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因此具有相当的私密性。用今天新媒体传播的话语来描述二者,可见其都具有传播的“碎片化”特点。在新媒体中,手机也是最具有“碎片化”特点的传播工具之一。手机传播在传播社会事件的同时,许多时候更多地用在“碎片化”个人、“碎片化”地点、“碎片化”时间中,以传达个人心情、生活细节、奇思妙想、家庭事务、幽默个性,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慰问和祝福,而这些又正好契合了传统节庆传播“碎片化”、随机性、多样化的需要。“手机之所以迅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是因为它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人多样化交流的愿望。人们一方面害怕寂寞,希望与更多的人交流;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厌倦与人交往的心理。有了手机,不需要总有一个人陪伴在身边,但在需要的时候却可以随时与他人通话或通信,且无须直接面对对方。现代人都有一种脱离组织和社会的约束、享受孤独的愿望,但同时又希望在需要的时候能够与伙伴在一起,手机正好满足了这两种需要。”〔9〕由于手机具有便携随意、个性化强的特点,因此通过手机媒体获得亲人和朋友的丰富信息也是手机用户普遍、常见的一种需求动机。“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每个人的‘碎片时间’越来越多。你在乘坐公共交通、在银行、在机场、在餐厅都会出现大量的‘碎片时间’,如何连接起这些‘碎片’并进行充分利用是个很重要的课题。而用户的手机是随身携带的,阅读信息不受地点限制,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时间’,从而为用户节省了时间。”〔10〕毫无疑问,手机短信之所以能在每年的传统节庆中成“排山倒海的爆发”之势,正在于这种传播方式在传者和受者之间达到了高度的契合与沟通。

另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虽然对今天人们传播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归根结底,新媒体始终只是传播工具和手段,传播内容还是需要延绵不断的文化书写来决定。从古到今,传播工具和手段不断变化,但文学写作还是文学写作,写作的本质并不会因此而改变,今天流行的网络写作和手机写作在语言形式、表达方式、文体运用上都与传统写作方式紧密相关,显示着文化传承是不能被中断的。比如,我们所看到的或者说收到的节庆拜年与祝福短信写作,大量地运用了传统的诗词与格言,突出地表现为对传统文体存在形式的继承和演化,受着中国传统写作的内容影响和形式制约。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新媒体虽然改变了今天人们传播的写作方式,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写作的传情达意的本质,新媒体是传统书写的传承和发展,而并非颠覆。手机短信写作“高手”的写作技巧、文字运用、意境营造、短信形式,都与深度浸润传统文化、学习古典文学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可以这样说,要在传播中实现手机短信写作,甚至全部新媒体写作的“一呼而百应”,特别是在民族传统节庆传播中能感人而心动,这是最受欢迎的一条路径,也是新媒体文化创新的坚实根基。

参考文献:

〔1〕万 里。今年拜年短信全国超300亿条〔N〕.重庆晚报,20120130(4).

〔2〕纪宝成。从清明节为法定假日谈传统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80331(2).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5.

〔4〕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M〕.苗 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2.

〔5〕赵 玙。传统节日:不应消逝的文化记忆〔N〕.光明日报,20110131(1).

〔6〕胡翼青。短信贺年与屏幕文化〔N〕.人民日报,20120112(21).

〔7〕马修·弗雷泽。软实力〔M〕.刘满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3.

〔8〕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4.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