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安全论文范文【优秀6篇】

《大学生消费安全论文范文【优秀6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窝窝网】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大学生消费安全论文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现状和结构;理性消费;建议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占据了不可逾越的地位,他们不仅是社会消费群体之一,而且走在未来消费时尚和潮流的前沿。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在大学学校生活了三年,我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都有亲身经历,亲眼目睹,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他们刚刚摆脱高中生的稚气,内心的需求欲望不断膨胀,消费便成为他们力求改变和提升自己的一个平台,但是又由于经济上的不独立,自身消费能力的不足,所以在消费上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了不理性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的收集得到了许多真实的信息,本文深刻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特点,问题以及对策,并努力摸清其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对社会,高等教育者和家庭为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趋向并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研究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随着高校毕业生每年以惊人的数量增加,他们渐渐走向社会潮流的最前线。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现状以及消费动机,指出消费误区,原因和不足,并提出了比较理性的消费观念,为大学生的消费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也为家庭,社会的教育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更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先确定论文方向,然后在各网站和报刊等寻找相关资料和数据,结合调查问卷分析了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及结构、高校学生消费观念及特征、高校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在整体的思路上将理论与实际调查相结合,运用综合分析法和动态分析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二、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结构特征

(一)消费现状。据统计,中国大约75%的大学生其经济来源都是依靠父母,剩下的25%靠自己兼职,或是奖学金,助学金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根据调查问卷得到如下一些数据:

由以上表格我们可以得知:在每月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中,比重最大的是500―1000元之间,最小的在500元以下,

91.4%的学生消费集中在500-2000元之间。一方面,消费水平较低的同学,可能会出现资金比较紧张,仅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消费的现状;另一方面,消费水平较高的同学由于可支配的资金比较多,可能会导致盲目消费和冲动消费,出现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个体消费水平差距大。

(二)消费结构。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根据调查统计,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生活消费支出;(2)网络和通讯设备支出;(3)学习性支出;(4)人情消费支出;(5)其他消费支出。其中,生活基本支出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大约为56%;而随着IT行业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和电脑似乎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了,而是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生活消费品。通讯和网络支出包括手机,电脑,mp3,ipad等娱乐消费,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也占据着很重要的一部分,约占21%,社会的发展,信息的重要性将带来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很多技术开发商根据学生的需要,推出了一系列适合学生品位的产品,致力于开拓一个全新的消费市场,其正是看中了大学生这一潜力股。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学习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学习性消费占11%,与学习有关的消费也是我们所关心的话题。大学生除了平时的学习和期末考试以外,还会考许多的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面临着考研的压力,在考研方面会买许多的书籍或是报各种学习班,所以会花去不少的费用。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广,其人情支出也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呈现上涨趋势。有的人情支出是必须的,而有的则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大方,于是,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便在校园里蔓延开来。

三、高校学生消费观念

在21世纪的高校消费人群中,时尚与潮流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消费特征的代名词。他们喜欢追求新颖的东西,手机,电脑,服装,饰品等生活必需品体现了消费观念多元化的趋势。此外,大学生消费中考虑得最多的因素是实惠,即是否买的值。一方面,他们的经济来源比较少,另一方面,自身的消费能力不足,所以,在追求质量的同时,又希望价格合理。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80%的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仍然是讲求实际与理性消费,追求物美价廉,“买的值,买的放心”,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也有一些同学因为家境比较富裕,出现了追求名牌,奢侈消费,盲目攀比的消费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当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合理的消费观念。

四、高校学生消费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背景。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会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他们是有求必应;另一方面,许多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去照顾和教育孩子,缺少对子女的关爱和呵护,于是,乱花钱便成了他们想证明自己和排遣孤独的一种手段。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子女往往都会继承父母的性格特点,时刻为家人着想,省吃俭用。

(二)社会环境。现代社会是物质充斥的社会。其消费观给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前社会比较流行的一种消费观,即超前消费,许多人为了追求活在当下的精神,秉承着花明天的钱来完成当下事的的信念。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传统消费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渐趋成熟,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易受社会环境和大众化消费的影响,不正确的消费观也在大学群体中蔓延开来。智能手机,电脑等看似奢侈品如今却成为了每个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品。当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时,就会产生羡慕和自卑的心理,有的人即使没有经济实力,也要跟别人看齐,因为这样才会显得自己不比别人差。

(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由于处在一个学生时代与社会接轨的阶段,其性格特点,是非判断能力,思想情感和兴趣爱好都没有完全定型,不能够完全独立思考问题,但是他们又特别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坚强和果敢,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得到关注,得到别人肯定的评价,于是,虚荣心理会让他们把这种落差转移到不正确的消费观上,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又可以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消费的步伐。

五、建议和对策

(一)学校和家庭要进行动态引导和教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勤俭节约也一直为我们所传承。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不应该摒弃这种美德,而是应该把它传承和发扬下去。对于家庭和学校来说,在大学生的教育方法上我们要实行动态教育。传统的理念已经不适应大学生的思维了,我们要与时俱进,紧密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消费观念,对他们进行如消费结构,消费理念,消费心理,消费品常识,消费生态意识的教育。但是,一味地课堂理论教授难免枯燥乏味,而且效率不会高,所以提倡实地调研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中出现的问题,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家庭是提供大学生消费的保障,学校是大学生未真正踏入社会消费的最后一站,父母要时刻引导着孩子,给他们树立榜样,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大学作为学校与社会的衔接,校园教育对于大学生以后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首先,主张适度消费。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花钱,把钱花到最有价值的地方,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应在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之内。其次,要树立健康的消费模式。健康的消费模式即倡导文明消费,勤俭节约,选择安全环保无污染的“绿色商品”,合理选择消费的结构和层次。第三,要有合理的理财规划。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中获得一席生存的地位,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要具备独立的理财规划能力。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有独立的理论概念,也需要把这些概念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独立思考和处事的能力。养成花多少钱,记多少钱的记账习惯,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培养自己的储蓄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消费风气。

(三)要发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来对大学生消费观进行引

导教育。大众传媒和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渠道,它们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应力,所以应发挥其多样性和快捷性的优势,宣传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而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重视对消费热点的调查研究,加强消费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坚决抵制奢侈之风。此外,政府还应鼓励大学生适当进行发展性消费。大学生的发展性消费即在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能证书的考取,接受各种培训,各种教育等,以知识力量转化为精神力量的一种消费。发展性消费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促尽全面发展。

总结: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他们有其独特性和固定性,我们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价,根据现实情况,对于好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应该大力倡导和发扬,对于不合理的消费,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端正他们的态度和消费习惯。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而且也与家庭,社会和国家息息相关。我们要努力培养他们的消费意识,共同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作风和正确的消费习惯,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伟波。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

大学生消费安全论文 篇2

[摘 要]本项研究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U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以及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与大众旅游者对比以及分别从性别

>> 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南京市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及开发策略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休闲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上海市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花 大学生旅游行为分析及旅游市场开发策略研究 大学生自助游行为特征探讨 在杭大学生旅游行为探析 大学生群体结伴旅游行为研究 中日大学生旅游行为比较研究 咸阳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自助游行为特征分析 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及差异化分析 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及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中国大学生修学旅游行为意向调查分析 大学生旅游动机与出游行为关系的调查报告分析 大学生穷游行为研究 大学生群体对华山的旅游行为调查研究 大学生旅游行为及市场开发策略研究 广州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及市场开发建议 北京市居民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项研究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U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以及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与大众旅游者对比以及分别从性别、月生活费差异三个侧面来剖析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提出一些见解。[关键词]大学生;旅游行为;市场开拓;杭州[中图分类号]P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4―0019―04

大学生消费安全论文 篇3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创业意向与创业教育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科技人员创业意向模型构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考试舞弊行为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灾后重建景区旅游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攻击行为探析 就医选择行为决策过程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构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我国PX项目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企业节能减排驱动力研究 行为效能、人地情感与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意愿:一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改进模型 基于Ajzen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低碳消费行为形成路径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管理者可信行为产生机制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在锻炼行为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机理探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物流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探讨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创新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Ajzen,I.(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2):179-211.

[4][19]Ajzen,I.(2002).Constructing a TPB Questionnaire: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DB/OL]..

[5]刘泽文,等。计划行为理论在求职领域的应用与评价(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118-120.

[6][14][18][21]李彬彬,孙虹。国外旅游专业就业与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进展与启示[A].第二届旅游教育与培训国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4.

[7]Tracy(Ying)Lu & Howard Adler (2009). Career Goals and Expectations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Students in China,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 & Tourism,9:1-2,63-80.

[8]齐昕,刘家树。基于TPB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63-165.

[9]柳绍辉。大学生创业意愿形成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10]刘泽文,甄月桥。计划行为理论预测大学生求职行为的验证性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6):18-22.

[11]司晓悦,沃丽梅。 基于TPB的应届本科生报考公务员影响因素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5-80.

[12]Saeid Karimi?,Harm J.A. Biemans?,Thomas Lans?,Mohammad Chizari?,Martin Mulder?, (2014)“Effects of role models and gender on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Vol. 38 Iss: 8,pp.694-727.

[13]刘辰。创业榜样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研究――以计划行为变量为中介[D].山东财经大学,2014.

[15]Marina Z. Solesvik,Paul Westhead,Lars Kolvereid,Harry Matlay,(2012)“Student intentions to become self-employed: the Ukrainian context”,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Vol. 19 Iss: 3,pp.441-460.

[16]辜美惜,邱龙虎。中国高校学生创业意向的TPB模型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

[17]莫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业意愿路径图――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科研管理,2009(11):128-135.

大学生消费安全论文 篇4

关键词:O2O;餐饮团购;团购满意度;餐饮满意度

一、文献综述

虽然与国外团购市场相比,我国网络团购市场起步较晚,但近几年的发展,国内学者针对团购现状,以国外的研究理论为基础,从多个方面选用一定方法对基于O2O模式下F购消费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和验证。虽然这方面的研究的不多,程度不深,总体来说我国对基于O2O模式下团购消费者满意度的研究还不成熟。

姚丹(2011)认为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一直是市场营销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也是服务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追求的重要目标。作为一个典型的服务性行业,优质的服务是餐饮企业建立和发展与顾客长期关系的重要手段。她在充分的理论研究基础上,选择南京的餐饮团购市场作为研究背景,首先对服务质量、感知价值和顾客忠诚三个变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适用于餐饮业团购的模型。她再根据餐饮团购的特点,将服务质量一分为二地看待,它既包含了餐饮企业服务质量又包含着团购网站服务质量,这两种服务质量会通过顾客感知价值,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顾客忠诚的影响。

张瑜(2011)在借鉴前人针对网络环境想顾客满意度的研究下,综合线上与线下的各种因素,指出七大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因素:网站设计、购买便利性、商品属性、顾客服务、安全性、物流配送、顾客重复购买。

唐凯(2011)提出与团购相关的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从顾客购买产品的流程来分析,即购买前、购买时、购买后。由此认为网站设计、商品属性、安全性团购网售后服务质量是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出四大提升满意度的策略:(1)选择优质商户,加强对商户服务质量的监督;(2)增强议价能力,丰富商品种类;(3)完善售后服务质量,提高团购的信用水平;(4)完善网站设计,保证交付信息的安全性。

同年,唐凯(2011)又具体提出一个网络团购评价指标体系,其分为网站设计、商品属性、安全性、团购网售后服务质量和商家服务质量五个维度,基本能衡量网络团购的整体满意度水平。在影响顾客整体满意度程度上,商家的服务质量和商品属性对顾客整体满意度影响较大,其次是团购网售后服务质量,网站设计和安全性的影响最小,也就是提高网络团购顾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在于商家的服务质量、商品属性和团购网的售后服务质量这三个方面。而网络团购总体满意度水平处于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之间。

王小康(2011)在关于顾客满意度和团购的现有文献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团购顾客满意度模型,有感知质量、价格优势、转换成本、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五个潜变量(感知质量包括产品质量、网站质量、服务质量、信息质量四个维度),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如下结论:团购市场中,顾客对质量的感知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会显著正向影响顾客忠诚度;转换成本与顾客忠诚度间相关关系不显著;价格优势对顾客满意度影响不显著;产品质量对质量感知的影响系数最大。

赵菲菲(2012)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餐饮企业参与团购的特征,构建餐饮企业团购网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餐饮企业团购网站选择指标体系的假设:餐饮企业团购网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五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团购网站品牌形象、团购网站技术水平、团购网站服务水平、团购网站信任水平以及团购网站网络口碑。用半结构化访谈法与内容分析法进行实例研究,验证假设成立,并且这五个因素的重要性是逐渐递减。这间接表明团购消费者更重视品牌和安全性。网站越安全,服务质量越高,团购消费者越满意。

根据2015年中国网络市场的发展情况:年轻网民在团购各类群体中参与度最高,大学生与企业白领仍是网络团购的主要群体。其中,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他们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他们正处于朝气蓬勃的时期,他们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对于各种新事物也能很快很好的接受。所以,作为主流消费群体,大学生团购的需求对未来团购市场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通过以团购消费者的主体--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餐饮团购消费者满意度相关的影响因素,对未来O2O模式下餐饮团购消费者满意度的研究起一定参考与借鉴作用,同时为提高餐饮团购消费者的满意度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

1.调研方式、方法

为达成调查的目标,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法,以期获取不同学校的在校大学生对餐饮团购满意度影响因素较较为全面认识。

2.调查的组织安排

围绕研究目的,本次调查共设置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被调查者个体基本情况;二是被调查者关于餐饮团购的基本信息;三是影响被调查者的餐饮网络团购的因素;四是对现在团购网站及商家提出提升建议。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选择使用SPSS软件展开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

1.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58份,通过对回收的158份问卷初步检查,确定全部为有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158份,有效比例100%。根据本市场调研的研究目的,选择使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展开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交叉分析等。

(1)样本的性别与年级

参加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女生91人,占57.6%,男生67人,占42.4%,女生稍多于男生。在年级分布上,大一占19.0%,大二占25.3%,大三占23.4%,大四占32.3%,可见调查基本均匀覆盖全年级,具有普遍代表性。

(2)每月可支配金额

在大学生每月可支配金额调查方面,结果显示选择可支配金额在1000元~2000元的被调查者最多,占比例为55.1%,其次是1000元以下的被调查者,占29.1%。2000元~3000元占9.5%,3000元以上占6.3%。由于在校大学生几乎没有正式工作,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父母、奖学金、兼职或者实习,可支配金额有限,收入水平较低,因此他们应该也更倾向于购买物美价廉的餐饮团购商品或服务。

2.大学生餐饮网络团购基本信息

(1)餐饮团购次数

通过对被{查者在过去三个月里参与团购的次数的进行调查,我们可知:52.5%的被调查者在过去三个月参与团购的次数在0~3次之间,所占比例最高;团购次数在4~7次的人数所占比例为31%;团购次数在8次及以上所占比例最少,仅为16.5%。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过去三个月的团购次数并不多,集中分布在0~3次之间,可见餐饮网络团购虽然已经被普遍接受,但其发展成为主流餐饮消费方式还需要一段时间。

(2)餐饮团购网站使用情况

根据表1,可知,美团网是大学生最关注的餐饮网络团购网站,使用比例达到69.6%,其次是大众点评(39.9%),百度糯米(25.3%),淘宝聚划算(24.7%),使用比例都比较高,而窝窝网等其他网站使用率相当低,在7%~2%之间。使用率排名靠前的几家团购网站均是目前国内知名度高,规模较大的行业领先者。

(3)餐饮团购的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如表2,72.8%的被调查大学生进行O2O餐饮团购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说明价格仍是网络餐饮团购网站竞争大学生消费群体的重点。其次就是支付快捷、退款方便(59.5%),这表明随线上支付的广泛运用,逐渐激发了消费者对快捷支付的需求。而菜色丰富占54.4%,表明现在大学生对菜色有更高的要求。消费返利(返现、积分等)占41.8%,表明商家的一些促销活动对大学生群体而言,还是起到有一定作用。消费地点便利、以前的团购经历良好、朋友推荐等因素虽然占比相对较小,但也都达到20%以上。

3.线上因素分析

(1)团购网站属性

百分比和总计以响应者为基础。

a.值为1时制表的二分组。

根据表3发现:在团购网站属性方面,69.6%的被调查者认为团购信息的真实性是为最重要的指标,但女生占比明显多于男生。其次,网站购物流程的便利性占52.5%。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男女比例大不相同,16.5%的男生选择网站购物流程,而女生几乎是男生的两倍,显然,女生更加注重流程的便利性。还有团购信息描述的详细程度也较为重要,占比为44.3%。团购网页设计的视觉效果占24.1%,表明大学生追求个性,比较关注视觉上的享受。而商品信息的更新速度占9.5%,说明商品信息的更新速度对大学生满意度影响并不大。

(2)网站服务水平满意度

通过表4可知:在满意度评分中,各项指标在1~5之间都有分布。从均值比较看,支付的网站的在线点评服务达到3.62,说明消费者对网站在线点评服务满意度较高。其次是客服人员的态度是3.50,说明消费者对客服态度还是比较满意。其它几个网站服务水平的指标,均在3.5以下,特别是网站解决客户问题的能力均值最低(3.37)。

(3)支付属性

在支付属性上,大学生显然更关注支付的安全性,平均得分为2.69。其次是支付的便利性(1.82)与支付方式的多样性(1.45),说明大学生对支付的便利性与支付方式的多样性考虑较少。

4.线下因素分析

(1)商品属性

根据表5可以发现:81.6%的大学生最关注商品的性价比,说明大学生既注重价格,又对商品的质量有所要求。其次,商品质量占72.8%,质量仍旧是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重点。商品的数量、商品的种类丰富程度比例相当,均在25%~30%之间,说明大学生对商品数量、商品的种类丰富程度关注较少。

(2)商家服务水平满意度

通过调查发现:只有就餐时的隐形性消费情况的极小值为2,其他各项指标在1~5之间都有分布。从均值上看,顾客只有对就餐环境舒适度的满意度最高,但也仅为3.57。而服务的业务态度和水平、消费过程等待时间、就餐时的隐形性消费情况等其他指标均值都在3.5以下,说明这些大学生消费者对这些线下商家服务水平满意度几乎都不高。

四、主要结论

1.在校大学生可支配金额有限,收入水平较低,因此他们应该也更倾向于购买物美价廉的餐饮团购商品或服务。

2.餐饮网络团购虽然已经被普遍接受,但其发展成为主流餐饮消费方式还需要一段时间。

3.使用率排名靠前的几家团购网站均是目前国内知名度高,规模较大的行业领先者。

4.价格仍是提升大学生消费群体满意程度的重点,并且随着线上支付的广泛运用,逐渐激发了消费者对快捷支付的需求。

5.在团购网站页面设计属性方面:

(1)团购信息的真实性、网站购物流程的便利性是最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男女比例大不相同,显然,女生更加注重流程的便利性及团购信息的真实性。

(2)大学生追求个性,比较关注团购网页设计的视觉效果。

(3)团购信息描述的详细程度对大学生团购满意度影响较大。

(4)商品信息的更新速度对大学生满意度影响并不大。

6.在商品属性方面:

(1)大学生既注重价格,又对商品的质量有所要求。

(2)商品数量、商品的种类丰富程度对大学生满意度影响较小。

7.在支付属性方面:大学生显然更关注支付的安全性。

8.在网站服务水平方面:大学生消费者对网站在线点评服务满意度较高,网站退款、顾客投诉、团购券等问题满意度不高。

9.在线下商家服务水平方面:相对其他指标,大学生只有对就餐环境舒适度的满意度最高,而大学生对服务业务态度和水平、消费过程等待时间、就餐时的隐形性消费情况等问题满意度几乎都不高。

五、提高餐饮美食网络团购满意度的建议

1.对团购网站而言:

(1)团购网站在团购信息前应充分了解商家信息及商品质量,起到监督的作用,确保团购信息与商品真实情况相一致,坚决禁止盗图等虚假信息的。

(2)建立合作商家考核体系,定期对商家提供团购商品的质量进行检查,保障商品信息的真实性。

(3)尽量采用图片、文字、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团购信息,避免顾客的错误消费。

(4)简化注册登录的流程,允许并扩大顾客使用微信、微博、QQ等时下关注度较高媒介平台的账号登录,提高使用便利性。

(5)优化页面的视觉设计,简单新颖,特点鲜明,提高视觉效果。

(6)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公众号,适时推送网站活动,让了解更多的网络消费者能够通过流行的媒介平台获得及时团购信息,既减少一定的宣传成本,又增加潜在用户的还能够扩大网站的知名度。

(7)重视在线点评服务对大学生团购的引导作用,对经常进行点评的消费者适当给予奖励,从而,鼓励顾客积极进行在线点评。

(8)加强与商家的协调及时回复消费者的退款信息,简化退款流程。

(9)加强对客服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网站客服人员的素质、服务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诚解答消费者的疑问,以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满足消费者的合理要求,从而获得消费者的好感。

(10)采用多种方式及时提醒消费者关于团购券的使用情况。

2.对商家而言:

(1)在保持价格优惠的同时,能够注重商品的质量,采用健康新鲜的食材,提高服务水平。

(2)加强诚信经营,遵守行业道德标准,确保菜品质量与团购信息相一致。

(3)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服务能力,耐心解决消费者提出的问题,提高消费者就餐的舒适度与满意度。

(4)鼓励消费者在团购网站或者其微博、微信等关注度高的媒介平台分享就餐的真实感受,扩大潜在团购群体。

3.就支付问题而言:

(1)团购网站应加强对消费者个人信息及财务安全的保护,在团购网站注册和登录r,尽量减少消费者私人信息的输入。

(2)团购网站可以考虑当消费者在消费成功后,再将费用转到商家户头,以此来提高支付的安全性。

(3)除了传统的在线网银、支付宝、微信等使用广泛的支付中介平台外可以允许消费者到店里支付现金、刷卡,进一步提高支付方式的多样性与便捷。

(4)加强信息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及道德修养,确保其不会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与财务信息,提高消费者的支付安全。

参考文献:

[1]姚丹。餐饮团购服务质量对餐饮企业顾客忠诚的影响--以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D].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2011.

[2]张瑜。网络团购客户满意度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唐凯。网络团购顾客满意度的提升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11,9,4-7.

[4]唐凯。网络团购顾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王小康。基于团购模式的顾客感知质量和满意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赵菲菲。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餐饮企业团购网站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大学生消费安全论文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手机控” 基本表现 原因探析 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通讯科技迅速发展,人们因科技及其产品而使得生活品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观念同步更新,通讯、娱乐在人们的心目中日显重要,尤其是“90后”、“00后”的大学生,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手机,离不开虚拟信息世界。手机几乎是大学生沉迷的“生命的全部”,所以大学生“手机控”现象严重,影响、制约了高校日常的教学、管理秩序,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积极解决。

一、大学生“手机控”现象

通讯科技的发展,直接将人们引到消费、娱乐的潮流最前线,科技产品由大哥大、座机的电话通话功能,迅速升级至通话、聊天(语音、文字、视频)、微信、微博、游戏(程序附带、在线式)音乐等,立体式网络化功能全覆盖,随时随地地满足人们所思所想的生活需求,同时,也随时随地地引诱大学生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精彩炫目而不能自拔。课堂上,自习教室里面,教师在辛勤地讲述、传授知识,大部分学生却在下面用手机偷着乐:或者戴着耳麦听音乐、或者拿着手机QQ聊天、或者玩在线网络游戏,自娱自乐而无视课堂学习,传统的听课做笔记的人则寥寥无几。大学生极尽通讯科技之能事,手机从普通的Nokia、Samsung到OPPO、Iphone、Ipad等,不同品牌不同款式以最炫目的形式尽展校园;电脑亦然,从普通的台式电脑,迅速更新至联想、惠普、神舟等品牌手提电脑;从普通的通话迅速推广至在线、QQ、视频、等智能化功能。纵观当今大学校园,大学生基本上是人均一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手机,据统计大学生人均拥有1部手机、0.6台高配置的电脑(近一半的电脑为手提电脑),现代化通讯和学习工具人均花费在1万元以上,资费人均月消费达50-150元。大学生将手机与电脑交互使用,互相联通,一刻也离不开手机,俨然成了“手机控”。而所谓“手机控”,控,出自日语“コン(kon)”,取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东西的人、喜欢的东西。“手机控”就是有手机情结的人,其总把手机带在身边,否则就心烦意乱;就会感到不适应;经常下意识地寻找手机,不时查看;总有“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成自己的;当手机无法连线网络、收不到信号时,脾气也变得急躁。而这一群体中学生所占比例突出。

二、大学生手机控的基本表现

手机作为现代通讯的科技手段,自人类发明起就极大地造福于人类,服务于我们的生产生活,为人们所接受掌握,所需所用。但大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使用时,则一味地沉迷手机的各类产品,沉迷于手机的游戏、网聊等各种功能,出现“手机控”现象,具体为:

1.课堂表现。大学课堂教学一般还是以教师主讲为主,学生听课与讨论互动为辅,但是目前,师生互动教学很难组织起来,任凭老师在上面如何苦口婆心地讲授,学生却自娱自乐,戴着耳机听着音乐,漫不经心地看着老师上课;或者拿着手机在抽屉下面玩着未完的网络在线游戏、手机程序游戏,或者在线起劲地用QQ聊着天;或者讲小话、睡大觉(之前玩游戏太累)等。认真在听讲、做笔记和师生互动的学生则是寥寥无几,只有在老师课堂巡查、考勤时学生才能清醒、专注一阵子。这样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自习表现。教室的早晚自习或自由复习时更是百态丛生:座位上摆着一本或一些书(是否看过不清楚),学生打电话、QQ聊天(时常有提示音)、讲小话、玩游戏(在线或程序)、上网(逛网店或查资料)、听手机音乐等,自由出入、自娱自乐的景象随处可见。

3.校园表现。校园里,见得最多的是步履匆忙的学生,边打电话边快步走路、或听着音乐、或聊着QQ等,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手机上,全然没有什么安全意识、健康观念、礼貌常识,多半是懵懵懂懂、迷迷糊糊,一半清醒一半糊涂,很令人担心。

4.考试表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现在大学生校园发生考试舞弊的比例逐年上升。无论考试主管部门怎么强调考试纪律与处罚措施,大学生依然顶风作案,不重视平时学习,不注意脚踏实地的积累。临考时宁可花钱在网上买答案,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作弊,花样百出,影响非常恶劣。

5.家庭表现。家长们反映,大学生寒暑假在家时基本上是沉迷电脑,玩网络游戏或者聊天,QQ24小时在线,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没有假期作业负担,所以“手机控”现象更加严重。

三、大学生手机控的原因探析

科技发展改变生活,大学生作为幸福的一代人,使用和享受科技带来的社会成果,这本身并没有错,大学生却存在严重的手机控现象,透过现象和对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认真探析,发现大学生出现“手机控”的原因有:

1.追求享受,讲究品牌消费,互相攀比风气严重。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基础,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更加懂得如何较好地享受生活。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家庭经济基础,不同的区域生活习惯,相似的教育经历,使得不同个性的大学生在个人手机、电脑的消费与娱乐方面具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他们在生活上互相攀比较真,互相交流信息,消费娱乐上互相影响,传播一种追求物质享受的思想,未加引导使得攀比消费成风。

2.不理性行为使大学生难以自觉区分、合理使用的时间与场地。校园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不能理性地消费娱乐,往往存在:课堂上或自习室,虽然人坐在教室,心却在网络里,手心合意地在玩弄手机,或游戏或聊天或听音乐,一心二用,手随心动在飘移,眼与屏幻在迷离,学习也在玩,玩也在玩,人整个就被手机“控制”了:他们不顾正常的教学秩序、自身的学习效果、纪律的三令五申、自身的安全、身体的健康,一味地沉迷手机;他们失去时间概念,不分轻重缓急,不择场所,一味地被手机控。总之,人被控,心在飘,学在退,身在虚。

3.沟通过分依赖手机,生活缺乏常识,造成身心疾病。大学生们彼此就在一个教室,对面无语却必须通过QQ交流;开学时,久未谋面的同学们围坐着,却没有海阔天空地交谈,而是都在默默地玩手机。手机完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话语习惯,感情交流的方式,同时也时常发生精神抑郁、自闭、狂幻、幻听、网络痴迷、体虚、暴力等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系列问题,严重破坏了校园的和谐稳定。

四、“手机控”解决的有效方法

1.从源头上找准原因,改变认知。要明白手机和网络只是社交的一种手段而已。条条大路通罗马,还有跟朋友见面聊天、直接的话语表达、与朋友相约运动等其他的社交方法,可以增进彼此的情谊,改变自己的生活圈。

2.有计划有步骤实行人机分开,回归现实。“QQ24小时在线”,是生活很无聊吗?如果真的无聊,要转移注意力,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多参加一些群体活动,例如爬山、健身、郊游等,尽量把自己拉回现实生活中。通讯科技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生活,手机只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工具而已,是人在控制、使用手机,而不是手机控制人,需要则用,不需要则坚决不用;手机更不是大学生身份、经济条件的好坏标志,大学生必须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学业为重,专注课本,较快实现注意力转移,人机分开。

3.学会释放压力。现代的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友压力大。因此,在课余生活中,应积极参加班级、社团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人际的心灵、心理直接沟通,学会增加生活情趣和多样化的娱乐活动,来释放压力。生活丰富多彩了,自然就不会依赖手机和网络了。

4.学会规划。大学生升入高校,是有十分明确的学习目标的,需要学习、掌握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很多,必须学会科学规划好自己大学的四五年黄金人生,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有规划才会不会迷失方向,不会沉迷手机或电脑游戏,学会为自己的职业做短期和长期的规划,并朝着规划的目标去努力,不断追求不断进步、不断总结、不断成功,真正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5.积极引导,严格监督,切实变控为用。学生压力大,除了大学生本身的原因外,社会大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学校、家长、老师、朋辈之间必须将制度管理、心理关心零距离跟进,及时发现问题,认真个案分析,对“手机控”学生及时给予关心,科学引导,共同商议解决办法,严格监督,将“控”与“学”置换,调整情绪,学会自我把控,切实变控为用。

参考文献:

[1]胡启先主编。心理学原理与应用。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3.

[2]燕良轼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8.

[3]严晓澜等。心理警钟。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9.

[4]张殊岐。论文《加强学生班级组织建设,营造学生成才良好氛围》参加湖南理工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得贰等奖,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2007.9.24.

[5]张殊岐。论文《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载于《文教资料》,2010.5(13).

大学生消费安全论文 篇6

关键词:移动支付;大学生;影响因素

所谓移动支付就是以手机登移动终端为工具,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年轻用户是移动支付推广和使用的主力军。而大学生作为年轻用户中的核心群体,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移动支付今后发展的走向。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使得其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高速发展,并渗透到大学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研究大学生移动支付的行为也就成为了必要。

一、大学生移动支付的行为特点

1.移动支付在大学生重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当代大学生基本认可和接受移动支付。一方面是基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资费的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是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而移动支付的便捷性更是契合了大学生追求创新、追求便利的消费心理。

2.呈现从网络消费到实体消费。大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最容易接受移动支付这种新鲜事物,并容易向其身边传统的家长们进行宣教和传播,且大学生是未来潜在的高收入人群,所以各大运营商非常看重大学生客户群体的挖掘和培养。各个运营商纷纷在大学周边开展移动支付市场拓展,使得移动支付在大学周边得以井喷式发展,逐渐形成了移动支付商业圈,让移动支付从线上到线下形成有机一体,全面覆盖大学生的日常消费,如餐厅、饮料、外卖、文具、水果等大学生日常消费场所均被移动支付攻占,实现一只手机玩转大学生活。

3.小额支出较多,大额支出少,总体在大学生消费总额中占比逐渐增高。移动支付已经逐渐应用于大学生日常的餐饮、娱乐和学习中,其中绝大部分此类支出系小额支付,减免了找零的麻烦,更加符合大学生的性格特征。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也看好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但是对大额支出还是持谨慎态度。因为大学生月均生活费有限,涉及到大额支出任然较为谨慎。但总的来说,随着移动支付商业圈的形成和更多移动支付渠道的开发,移动支付逐渐取代了较多的现金交易,在大学生消费总额中占比逐渐增高。

4.大学生借助移动支付软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由于移动支付的便捷性,许多大学生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支付等平台为基础建立其创业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大学生线上创业如淘宝店、微商、微代购等普遍采取移动支付,线下开展的实体店如饮品店、零食店、餐厅等也更倾于使用移动支付,甚至与移动支付合作开展价格营销。而大学生创业的受众也主要为大学生,也更能接受移动支付消费模式。

二、大学生移动支付的影响因素

1.安全因素。安全因素是大学生接受移动支付的首要原因。一方面,年轻的大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运营商的安全技术宣传,并认可和使用移动支付软件。另一方面,大学生们也更容易获知和发现移动支付软件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相比在小额支出上的普遍使用,大学生们在大额支出上的谨慎态度反映了他们对于更高安全技术的期望。

2.便捷的操作契合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相比繁琐找零的现金支付,用手机支付更受当代大学生欢迎。一方面,日常出门可以不带钱包,省去了繁琐的找钱包、取付钱、找零的环节,更降低了外出钱包遗失的几率;另一方面,减少了和钱币的接触,也减轻了零币收纳的负担,也更加卫生方便。移动支付的便利性成为了绝大部分大学生选择的重要因素,也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群体追求新兴技术的习惯。

3.商家宣传因素和价格因素。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每月的生活费依赖家庭的经济支持,所以对价格因素较为敏感。总体而言,大学生群体使用移动支付还停留在浅层次的消费,容易受到商家的一些营销手段影响,比如移动支付减免金额或赠送礼品等促销手段对于开发大学生客户群体较为有效。

三、结论和对策

大学生群体对使用移动支付的意愿较高,但基于安全考虑对大额支出的接受度还有待加强,且容易受到商家营销策略影响。在当前移动支付运营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大运营商应当在以下几个方方面不断提升服务,吸引和巩固大学生客户群体:

1.提升安全性和加大宣传。安全是大学生们在移动支付中最为看重的要素,也反映了大学生对移动支付的后台和管理有极高的期望。近期频发的移动支付故障也为移动支付运营商们敲响了警钟。一方面,运营商们可以不断改善和提升安全技术、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运营商应当加大安全性宣传,为大学生消费者释疑解惑,消除大学生的顾虑和不安全感,增强大学生对移动支付的信心。

2.扩宽移动支付场景。大学生们希望移动支付可以向更多的场景渗透,从网络购物到实体餐饮、娱乐消费、超市购物、便民服务等生活周边覆盖,全面实现无实体钱包化。一旦大学生们形成移动支付习惯,将会具有迁移性。在一些个案访谈中,大学生们就反映移动支付在高教园区相当便利,但当其回到家乡就会发现使用场所较少。他们希望移动支付不仅覆盖大学周边,更需要延伸到市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3.加大宣传力度和优惠力度。基于大学生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和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运营商应当积极采取广告宣传、移动支付优惠、构建移动支付生活区等方式刺激大学生下载和使用移动支付客户端,培养大学生实用移动支付的习惯,既可以形成忠诚的客户群体,又可以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为基础,纵深到其背后传统的亲人朋友,形成一带多的传播模式,不断扩宽的客户范围。

参考文献:

[1]王慧。不同技术水平下手机支付采纳因素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何月。基于大学生群体的移动支付使用意向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