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论文【优秀8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系统分析师论文】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1 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国内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教育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高校间强强联合、不断实现资源共享。随着国内高校规模不断的扩张,合理并有效运用教育教学资源,推进教育管理方式转变,推进教育教学过程化管理,已成为各大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网络化管理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学生学籍管理、学生成绩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了广泛运用。高校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毕业设计(论文),与其它课程管理类似,其主要使用单机管理方式或是手工管理方式实现,包括对毕业设计(论文)步骤中的基本信息与成绩的输入输出实施管理,而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选题、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以及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效果的统计分析等一系列环节都没有纳入系统管理中。
现阶段部分高校对毕业设计(论文)做法一般为指导老师前期给出参考题目,并通过纸质文件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再从中完成选题或自行申报课题,由于正在毕业实习的学生比较分散,容易导致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不畅,造成有些学生课题选择冲突;同时在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中后期,有大量表格由人工发放、填写、回收,导致效率极其低下;毕业设计(论文)完成阶段,通常需要运用纸质存储或者刻录光盘提交最终论文,常常导致资料堆积如山,查找不便。所以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对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进行管理不仅耗时费力,而且不利于教学管理工作者准确、及时地把握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情况,给管理造成较大程度的困扰,甚至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的计算机资源和网络优势,按照具体管理规定研发出一款为高校量身定制的管理软件,完成对毕业设计(论文)网络化管理,这不仅重要,而且符合高校无纸化办公的发展潮流,这将进一步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南京电大早在1999年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电大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示范单位,属于“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类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系列的“省级电大”。至2014年春季,南京电大培养的教育本、专科学生已达52397人,每学年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达到1()800人,因此研发出一套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2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站在企业应用系统内部,从抽象的概念高度上分析系统需求,敲定企业应用系统的要素、组成及结构,因而给出系统的分析模型,并为企业应用系统设计给出依据。在此我们给出一些功能性分析和非功能性分析的示例。
功能性分析要求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应该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南京电大对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要求,按课题启动、申报课题管理、论文指导管理、论文答辩管理、论文终审管理等系列流程,能够实现不同角色应有的功能。南京电大学生可以浏览南京电大关于论文方面的公告,可以选择导师、提交课题,可以与导师交流,可以对自己的开题报告、论文及系统中资源进行上传和下载;南京电大教师可以选择自己的学生、查看学生课题、论文情况,可以对学生提交的课题、论文进行审阅,可以对自己的学生发出通知,向本校教务员汇报工作;分校教务员完成本校通知工作,维护本校教师与学生信息,向市校汇报本校论文工作;市校教务员可以对分校教务员、教师进行权限分配、调整;系统管理员需要完成业务数据备份、角色信息调整、系统安全运行、运行维护等工作。每一个用户登录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后都可以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都可以利用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提供的查询与打印功能,都可以从系统中下载需要的资源,根据需要上传文档。
非功能性分析主要包括时间上响应不可以太慢,从而影响用户的操作,应在5ms-9ms之间;必须能够对所录入的业务数据快速的处理,得出执行结果,基本处理过程时间不可延迟过多,至多1-3秒;对学生的申请以及教师指导结果的传送和转化时间能够满足用户心理预期,不影响用户的使用,适应用户的任务需求为关键;对录入的课题申报、指导意见、答辩结果等要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响应结果与相关的查询。适应性上应该对录入的课题申报、指导意见、答辩结果等要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响应结果与相关的查询;运行环境需要支持Windows系列、Unix等不同运行操作平台,对于将沓鱿值牟僮髌教ǎ系统可作进一步的维护以满足其稳定性;接口流量不可过小,与其他系统能进行快速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大约在5-10年时间能够正常使用;运行期应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更新维护,使其更加健全。
3 系统设计
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包括学生操作模块、导师操作模块、分校教务员操作模块、市校教务员操作模块、系统管理员操作模块。其中学生操作模块包括选择导师、申报课题、课题维护、论文过程汇报、浏览与回复导师意见等功能;导师操作模块包括选择学生、审阅学生课题、审阅学生论文、向本校教务处汇报、有关通知、浏览学校通知等功能;分校教务员操作模块包括维护本校学生、维护本校教师、与教师联络、向市校教务处汇报论文工作、本校通知、浏览市校通知等功能;市校教务员操作模块包括审核分校指导老师资格、审核分校上报答辩小组信息、完成终审论文成绩录入、向市校教务处汇报论文工作、市校通知等功能;系统管理员包括操作模块、包括角色信息管理、分校教务人员管理、市校教务人员管理、系统维护记载、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备份等功能。
图1中虚线框中登录系统、维护个人信息、查询与打印、上传下载材料等功能,学生操作模块、导师操作模块、分校教务员操作模块、市校教务员操作模块、系统管理员操作模块等模块都需要这四项功能,因此将它们单独列出。
4 技术简介
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运用Struts框架,Java的Web应用中运用的技术比较多,也较为复杂,所以研发过程中可选择的技术也多,项目管理必须考虑到开发人员个人的特长对开发任务进行合理分工,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系统设计阶段考虑周到。MVC模式可以很好的将业务数据模型和业务处理模型分离出来,这样研发出独立的业务组件,以便于在编写表示层页面阶段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在处理表示层页面文件和模型之间关系过程中,控制器就成为两者的桥梁,这样使得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项目能够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化的工程。Struts框架在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中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在研发阶段可以很好的运用该框架开展开发项目,开发人员能够选择合适的模型组件。
在图2中,JSP和Struts为开发人员提供的一组标签能够完成页面的表示与数据显示等功能,使得开发人员可以编写丰富的视图功能。
5 系统实现
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各个部分的研发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5.1 创建视图
该系统采用Struts技术,视图的编写主要运用JSP技术,但和传统的JSP技术相比有两个明显不同。
(1)该系统在Struts下运用JSP技术研发视图,在页面文件中没有包括任何的脚本程序,仅是单纯的实现数据传递以及获得与显示从数据库返回的数据,对业务数据的处理和页面的跳转都是在业务层中执行。
(2)Struts框架给出了一组可扩充的自定义标签库,主要包含Bean标签、 Logic标签、HTML标签与模板标签。通过运用标签,能够简化编写用户界面的过程,而且更好地完成数据的封装。
5.2 创建模型
模型利用JavaBean组件,设计和实现系统的业务逻辑。根据不同的操作请求从Action派生特定Action类,调用由Bean组成的业务组件,建立由ActionForm 的派生类达到对客户层表单参数的封装。
5.3 创建控制器
在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中,中心控制器是由Struts提供(ActionServlet),程序员一般无需对该ActionServlet执行二次研发;负责特定业务处理的Action类则是研发者研发任务的重点,这部分Action对象中会执行全部业务操作,处理结束,由Struts的中心控制器转向到JSP页面,把处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
5.4 创建配置文件
包括两个配置文件web.xml和struts-config.xml,用来定义Struts系统中模块之间的交互。通过对该两个配置文件的定义,将Struts框架中MVC各部分联系起来,完成了一个真正的MVC系统。
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开启阶段学生申请导师界面见图3。
6 结束语
本文对现阶段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状况充分调研,分析总结现阶段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主要缺陷,在掌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的需求基础上,结合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实H状况,探讨了南京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本系统基于网络B/S方式设计思路,采用Struts框架技术与SQL Server2014数据库技术进行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张云龙,贾宇波,吴徐彬。基于UML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5.
[2]丁勇,储久良,张飞。基于MVC框架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
[3]陈泽强,徐梅玲。基于。NET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
关键词:物资管理;履约管理;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物流管理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1]。良好的物流管理是电力生产运营的根本保证。当前各个供电单位所管理材料、设备等物流品种繁多,货品数量巨大,涉及到与供应商、使用单位、以及物流服务部门等多个单位,管理工作量大。
而现有的电力ERP系统主要管理物料的价值形态,侧重于省公司层面和采购业务,对于物料履约状态管理仍然是个空白,无法监控物料实时流动状态,不能实现物料的日常催货管理、物流跟踪等功能。
因此,根据电力物料管理实际,开发物料履约跟踪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它可以将供应商、使用部门以及物资供应服务单位的物流信息进行整合,实现物料的实时跟踪、实时监控,十分方便物资供应部门对物料的管理。
1 系统设计
1.1 业务流程分析
现有的ERP系统已经实现了订单管理功能,为方便履约管理,将ERP中的订单数据导出,然后导入到本系统中,在系统中建立订单的各类信息。如果订单中的物料已经到货,则进行到货验收操作。没有到货的物资,使用单位会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的需要,提出履约需求,可以提出延迟或者提前供货的信息,物资供应部门的履约员接收到履约需求信息后,给供应商发出履约需求,得到供应商确认后,将与供应商确认的履约需求时间反馈至使用单位,实现了使用单位、供应商与物资供应部门的履约沟通。
1.2 系统架构设计
该物资订单履约监控系统采用B/S多层结构设计,为了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缓解服务器压力,在该系统的架构设计上,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层次,各个层次由不同的服务器完成,分为:Web服务器、应用层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负责处理页面请求,应用服务器负责处理各种业务逻辑[3]。数据库服务器处理业务数据,以及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等。各服务器的划分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多层次的应用系统架构[4]。由于各服务器各司其职,相互干扰较少,具有较高的可重用、可维护和可扩展功能。
1.3 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主要包括表的设计和表与表之间关系的设计。表的设计主要是主键设计字段设计和索引设计。在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可在服务器端根据各模块的实际需求,为数据库表定义主键、外键、索引、缺省、约束、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等方法来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2]。
2 系统实现
2.1 功能结构
物料订单履约跟踪管理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订单管理、履约管理、验货管理、领料管理、库存管理、领料管理、库存管理、档案管理、组织管理、流程管理和系统配置。系统的整体功能结构如图所示:
2.2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订单管理子系统:ERP订单导入系统后,从而开始单据在管理系统中的流转过程,同时对订单进行跟踪管理。在订单导入中同时也可以进行添加,添加自购的信息,自购是由于项目下的物料不足的情况下引发的,订单确认以后形成订单。
履约管理子系统: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跟供应商商进行协调,确定所要期望到货的日期。物资需求单位填写需求,物资公司根据需求做相应回复。数据库变动,订单、履约需求关系为一比多,履约需求增加需求 ,回复信息及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催货,订单数据信息显示相应的颜色提示。
验货管理子系统:当供应商履行合同交货日期,将订单下的物料送到物资公司,履约员开始验货,在验货的同时选择物料的去向,根据项目名称,获得订单编码,查找这个订单下的物资的去向,是到现场还是到仓库,到现场的物料就执行虚入虚出,到仓库的话就让保管员确认以后才可以入库。验货入库流程界面如下图所示:
领料管理子模块:按照项目进行领料,添加物料单,自动生成出库单,领取的数量最终要减去仓储表中的库存数量,数据源为项目下采购订单下所有物资。领料流程界面如下图所示:
3 结束语
物资订单履约跟踪管理系统实现了履约跟踪管理,解决了客户用货单位和物资公司的信息化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监控物料实时流动状态,实现物料的日常催货管理、物流跟踪等功能,填补了物资履约状态管理的空白。对订单,及物料入库、出库、盘点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了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伟,吴超华。基于WEB的仓储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机电工程技术,2006,35(1):59-60.
[2]曹校阳。浅谈SQL Server中的安全策略[J].现代计算机,2006,1:101-103.
[3]冯丽。数据加密技术[J].科技资讯,2006,27:104.
[4]钟明,苏宏业。基于B/S结构的物流管理系统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9:203-205.
作者简介:刘新锋(1977-),男,山东省阳谷人,系统分析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力自动化,焊接智能控制与数值模拟,项目管理,承担过电能量采集与管理,需求侧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等系统的开发,数篇。
关键词:“梯进式软件工厂”教学模式;基础阶梯;提高阶梯;完善阶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根据教育部“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的指示,许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都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构建了如“工作室”、“软件工厂项目”等各具特点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也吸取兄弟院校和印度IT教育的经验,探索、构建了梯进式“软体工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专业课程教学的全程实践和阶梯推进。 根据目前行业对软件人才的市场需求以及定位,我们在专业课程的选取及开设顺序上进行了探讨,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和自身特点,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成五个学期。从第一个学期起,模拟“软体工厂”以就实训方式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模拟到现实的思路,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基础、提高、完善三级阶梯,基础阶梯又分为三段实施。这样三梯五段的教学与训练安排,使学生随着学习进程一步一个阶梯顺利地迈向实际工作的真实境地。
1基础阶梯
这一阶梯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编程逻辑能力、面向对象的编程能力和数据库操作能力、C/S模式的软件开发能力和B/S模式的软件开发能力。在这一阶梯,我们使用经过简化的实际软件项目贯穿整个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边学边做,直到完成最后一个项目。这一阶梯又分为三段安排。
(1) 第一学期为第一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编程逻辑能力和面向对象的编程能力。为此,我们开发了对应这些能力的专业课程模块,给出本学期要完成的两个模拟项目:库存管理系统和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这两个项目的都是基于控制台应用程序的,数据保存在文本文件之中,其中库存管理系统是教学项目中的一个,本学期的专业课都围绕该项目展开,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一个学生实训项目,学生在平时的单元实训和最后的综合实训,都是围绕该项目进行实践。同时,一开学就由专业任课老师在班上组建一个模拟软件公司,对班上的学生分组,每组3~4人组成一个项目团队,在每个项目团队中模拟软件公司组织机构模式选出项目经理,然后由项目经理任命该团队中其他成员的角色,具体的角色有系统分析员、程序员和测试员。系统分析员负责项目需求的分析和项目的设计,程序员负责程序的开发,测试员负责项目的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①由于项目团队的成员有限,而作为一个真实的软件公司,里面有许多的角色,所以学生只承担与软件技术有关的角色,并且一个学生可以承担多个角色,如项目经理以及系统分析员。②项目团队的成员并不是按软件公司的要求只做他所承担角色的工作,他所做的工作是对他所承担角色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质量把关,例如,项目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完成一部分项目的分析与设计,然后由系统分析员对这个工作进行质量把关。③由于在这个阶段,学生刚开始专业知识的学习,还不能做项目分析、项目设计和测试数据设计。所以,这个学期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低,由实训教师给出部分项目文档,剩余部分则由学生“依葫芦画瓢”完成,学生按照项目文档的要求编写和测试程序,这个阶段的项目也不需要实际应用,学生只需要能编写出该系统的要使用的类、处理好该系统的编程逻辑和把数据存储放到一个文本文件即可。项目完成后,接下来就是进行项目验收,验收按如下过程执行,首先由项目组成员展示项目,然后由其他项目组成员和实训教师提问,最后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演示情况和成员答辩情况对项目组成员进行评分。
(2) 第二学期为第二段。我们重点培养学生的C/S模式软件的开发能力和数据库的操作能力。为此,我们开设了对应这些能力的专业课程模块,提供了两个基于C/S模式模拟项目:超市管理系统和图书管理系统。这两个项目的数据需要存放到数据库中,其中超市管理系统是教学项目,图书管理系统是学生实训项目。在上学期已有模拟软件公司和项目开发团队的基础上,对项目团队新增了一个角色――数据库设计员,数据库设计员负责数据库的设计;虽然学生已有一个学期的项目开发经验,但是刚开始学数据库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本阶段,除数据库设计文档主要由实训老师给出外,其他的项目文档由项目团队完成。这个阶段,学生一开学就必须编写项目开发计划并按照计划完成项目中各个时间段的工作。设计出来的项目也不需要实际应用,学生只需要能编写出该系统要求使用的类,处理好系统的编程逻辑,设计完成系统的用户界面,并通过用户界面实现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即可。项目完成后的验收继续按照上学期的验收过程执行。
(3) 第三学期为第三段。重点培养学生B/S模式软件的开发能力。为此,我们开设了对应这些能力的专业课程模块,提供了两个模拟项目:网上玩具店和在线图书馆,网上玩具店是教学项目,在线图书馆是学生实训项目。在上学期已有的模拟软件公司和项目开发团队的基础上,对项目团队新增了一个新的角色――网站架构师,网站架构师负责网站的总体架构设计。虽然学生项目开发经验越来越丰富,但是网站设计知识才开始学,所以在本阶段,除架构网站的文档由实训老师给出外,其他的项目文档由项目团队完成。这个阶段,学生一开学就必须编写项目开发计划并按照计划完成项目中的各个时间段的工作。设计出来的项目不需要实际应用,学生只需要能编写出该系统要求使用的类,处理好系统的编程逻辑,构建好网站,并通过网站界面实现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即可。项目完成后的验收继续按照上学期的验收过程执行。
基础阶梯学习目标实现后,学生们就掌握了软件开发的各项基本技能,并可以独立编程。
2提高阶梯
这一阶梯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如何提高软件的质量和改善软件开发方法(即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为此,我们开设了对应这些能力的专业课程模块,提供了两个完整的真实的软件项目:维克远程教育系统和株洲团购网,维克远程教育系统是教学项目,株洲团购网是学生实训项目。这一阶梯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通过前面阶梯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实现一个完整的项目,但他们所完成的项目质量离软件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可维护性较差、可移植性较差、可重用性较低;学生还没有建立起软件方法学的概念,程序开发效率低,所以在这一阶梯,应帮助学生重点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继续沿用以前的模拟软件公司和项目团队,但在角色上,新增了质量经理这一角色,质量经理负责项目的开发质量。这个阶梯的文档完全由学生去完成。学生一开学就必须编写项目开发计划并按照计划完成项目中的各个时间段的工作。项目设计要求比较高,要根据实际系统的需求运作,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强调系统的软件架构,至少要设计成三层架构模式,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项目完成后的验收继续按照上学期的验收过程执行。
3完善阶梯
这一阶梯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开发真实项目的能力和承担真实项目角色的能力。这一阶梯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在这个阶梯,学生已经进入到毕业设计阶段了,为了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软件环境、面对真实的软件客户,按照真实的软件开发流程去开发真实的软件项目,我们学院成立了“华腾软件工作室”,工作室是按照软件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岗位要求设置的,经常有企业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跟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并指导学生开发项目。在这个阶梯,学生可以到外面承接项目开发任务,也可以开发工作室承接的项目。每个项目团队除了项目经理、质量经理、系统分析师、程序员、测试员外,还有技术支持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负责项目的技术培训和安装维护。学生在这样一个真实的开发团队中,主要从事程序员、测试员和技术支持工程师的角色,但他们通过了解项目文档以及和项目经理、质量经理、系统分析师的沟通交流,也会积累不少这方面的经验。这个阶梯跟以前不同的是,他们除做项目文档外,还需要做项目毕业设计论文;项目设计要求很高,即要按照用户的需求把项目开发出来。项目完成后,项目验收上也有所不同,是由项目客户验收,由客户给出评价意见和修改意见。
4实践效果
我们自2003年起开始探索梯进式“软件工厂”教学模式,在六年的实践中,这一模式由于它的全程实践和阶梯推进,显示出了明显的优越性。
4.1全程的任务带动,使学习具有不竭的动力
专业课程学习一开始,所学的每一项知识和技能就都是为着完成当前任务的需要。为用而学,即学即用,不学好就做不好手中的工作,完不成所承担的角色任务,使学生从完成项目任务的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就“迫”使学生不能不从一开始就认真地学习每一项知识和技能。任务随着阶梯推进相继提出,就使学生始终保持不竭的学习动力。
4.2全程操作检验,使所学知识技能扎实过关
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进行,实际上是使学习过程同时成为了学习效果的检验过程。所学的知识技能到实际操作中一检验,立即就能发现问题,随即再学再练,及时补缺,保证所学知识技能步步过关、扎实牢固。
4.3全程的阶梯推进,使学习由浅入深、水到渠成
教学内容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模拟到现实的学习阶梯安排,学习一段巩固一段,由旧知到新知、由已知到未知,使学生入门容易、提高顺畅、渐趋完善,由浅入深地达成最终学习目标。
4.4全程的“工厂”作业,使学生养成员工品质
在两年半的“软件工厂”式的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软件企业的管理模式,让学生承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同角色,长时间参与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学生专业品质得到了较多的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对软件工厂中的岗位和所承担的角色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学生以项目团队的形式去完成项目,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在“软件工厂”中,学生取得了经验,了解了实际项目的实施过程,养成了软件企业员工的基本品质,避免了等到毕业后才开始“知识重构”,很容易实现跟企业的无缝对接,为学生“零距离”上岗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5结语
梯进式“软件工厂”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我校软件专业的教学质量。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使他们一上班就能顶岗工作,不少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成为了业务骨干。
参考文献:
[1] 温振华。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探索――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17-19.
乙方:_________
甲方为了顺利通过_________年_________月份的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_________考试,自愿接受乙方的辅导。为了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利,特拟订本协议。
第一条 费用交纳及承诺
甲方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一次性向乙方交纳辅导费_________元。如果甲方能按时提交作业(模拟试题,考前_________个月发放或根据报名时间做调整,甲方每个月完成_________套),参加_________年_________月的考试没有通过,乙方承诺甲方可以免费接着再学一期。
第二条 辅导方式
(1)当乙方收到甲方的辅导费时,发放有关教材和资料。根据甲方的详细介绍,制订辅导计划,甲方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并提交学习报告。
(2)一次性或定期给甲方发送学习资料,并通过复习大纲和模拟试题等形式促进甲方对资料的掌握和消化。
(3)甲方随时可通过http://www._________论坛中的“_________”版块中的相应栏目或电子邮件进行提问和咨询有关考试的问题。(响应时间:周_________日集中答疑,一般本周解决,疑难问题最迟次周解决)。如果以上方式发生变更,乙方有义务及时通知甲方。
(4)甲方可以通_________的客户端浏览课程相关资料,下载浏览相关资料。
(5)学习期间,为甲方提供_________套模拟试题,甲方完成后,由乙方批改并进行试题分析。(响应时间:不超过_________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不超过_________个工作日)。如果甲方为系统分析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员,学习期间,为甲方提供_________个论文模拟试题。甲方根据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选择_________个论题进行写作,所有论文均由乙方批阅、点评,给出指导和修改意见,直到合格为止。(响应时间:不超过_________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不超过_________个工作日)。
第三条 甲方要妥善保管乙方提供的辅导计划、书籍/教材、光盘、模拟试题及分析与解答、电子资料等,如有遗失或损坏,乙方不再提供。如果甲方需要乙方提供,则需加收成本费和手续费。
甲方不得在任何场合公开自己在_________网站的注册用户名,或公布自己是_________的学员。否则,乙方有权取消甲方的学员资格,单方面终止对甲方的继续辅导。
第四条 知识产权
乙方拥有所有资料的完整的知识产权。甲方不得将乙方的辅导资料/教材、乙方批改的作业等作任何复制和向第三方提供。若甲方违反上述约定,乙方可单方面采取措施并保留诉讼权利。
第五条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件,使得本协议的履行不可能、不必要或者无意义的,任一方均可以解除本协议。遭受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的一方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本协议、解除或迟延履行本协议的,应将事件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并向另一方提交相应的证明。订立本协议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协议无法履行的,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本协议相关内容或者终止协议的履行。
第六条 本协议经双方签字即生效并立即执行。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
电子邮件: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
电子邮件:_________
联系地址: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
联系地址: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
关键词:SPSS;因子分析;综合得分
中图分类号:O212.1 文献标志码:A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08级统计实务班31名学生的20门主干课程,分别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计学原理、微积分、政治经济学、大学英语、应用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统计预测与决策、统计应用文写作、统计实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调查概论与数据分析、企业经济统计学、SPSS在统计中的应用、线性规划、抽样技术、统计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以这20门课程为变量,分别用 表示,并用 表示第i个学生在第j 门课程上的得分,这样,就得到了一个 原始数据矩阵,输入SPSS17.0软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
三、实证检验
(1)检验数据的可行性
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是用来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大小,主要用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的。KMO越接近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越适合作因子分析,KMO越接近0,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弱,越不适合作因子分析。
巴特利特(Bartlett)球度检验是以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为出发点的假设检验,也主要用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若概率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琢,则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不太可能是单位阵,原有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反之,若概率P—值大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琢,则接收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无显著差异,原有变量不适合作因子分析。
(2)方差解释
(3)确定因子
(4)因子得分
参考文献
[1]薛薇。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全涛,孙雪翰。2008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成绩与技术统计因子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30(2):370—380.
[3]丁伟祥,殷晓旺,张文。因子分析法在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30(1):185—190.
[4]彭文斌,邝嫦娥。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资本流动的因子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9).
[5]刘晓娥,康艳芳,王立。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的因子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5).
[6]杜茂华,陈国生。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7).
作者简介:
吴以超(1990—),男,江苏省东海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初级统计师。
【关键词】软件学院;双师型教师;软件专业;背景方向
【Abstract】Software college wants to training high diathesis application compound talents with facing reality application and high practical ability, constructing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contingent with high level teaching skill, vocational skill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is very important. The article analyses standard and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Practice proving,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can more effectively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with according social needs and high practical innovationa ability.
【Key words】Software college;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Software speciality; Background aspect
0 引言
软件学院软件专业与背景方向的融合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不再仅需要只懂软件知识、工具使用的人才,更需要能将软件技能应用到背景方向领域,适应实际生产、生活需求的软件应用复合型人才。要培养面向实际应用、实践能力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建设一支不仅有很强的教学知识技能而且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尤为重要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就能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更好地逐步提升[1]。
1 双师型教师标准
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有多种,总体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2-3]:
1.1 双证书标准
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教师资格证,而且有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证,如工程师、会计师等技术证。
1.2 双素质标准
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教师教育教学素质,而且有相关行业的职业素质、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能力,如心理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学习和创新素质等。
1.3 双能力标准
双师型教师不仅能承担理论教学研究,而且能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如实验课、课程设计、大作业、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项目环节。
这三种标准都不全面,应融合、统一起来,综合评价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应不但具有教师教学的能力和素质,还应具备实践经验、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考取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证,并坚持不断学习新技术、知识,掌握行业技术动态,培养技术创新能力。
2 培养机制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有多种途径,主要分三个方面:校本培训、校企合作和院校交流。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完善,是提高和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
2.1 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主要依靠学校自身资源、设施、场地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和实践水平。主要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业发展领域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实践技能提高。校本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4-5]:
2.1.1 继续教育学习
每学期学校会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主要包括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专业技术人员学术论文写作与信息检索》、《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等课程。学校各系都成立了本专业的教师阅览室,教师可以借阅查看专业书籍和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培训书籍,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如信息工程系鼓励教师考取获得程序员、网络工程师、系统分析师等职业资格水平证书,经济管理系鼓励教师考取获得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等职业证书,建筑资源系鼓励教师考取获得建筑师、工程造价师、暖通工程师、测量工程师等职业证书,机械电子系鼓励教师考取获得机械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电力工程师等职业证书。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可对应相应的教师职称,如网络工程师、程序员、中级会计师对应于中级职称,系统分析师、注册会计师、高级建筑师对应于高级职称。教师有了职业资格证书并具备相应的教学年限条件,可申报相应的教师职称。
2.1.2 实验实训培训
教师除了培训教学理论知识、职业素养课程,还要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对实验室、实训场所、教学工厂、生产车间的设备仪器、实践环节、操作步骤流程都要熟练掌握,可由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实验技术师、骨干优秀教师带领指导学习。
2.2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调用企业的物资、人力、社会资源,借助学校平台,有效地将学校和企业资源整合起来、共同协作,达到很好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效果。企业实践技术、职业素质高,学校教学理论深厚、学术氛围浓,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6-7]:
2.2.1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学校和企业应充分融合协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能面向社会、市场、实际应用。企业高管、工程师因与学校主管、教师共同研讨交流,制定编写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特色教材、毕业设计等,使行业实践技术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
2.2.2 专兼结合
企业高素质工程师、技术人员可聘请为学校兼职教师,充实到学校师资队伍中,弥补学校教师职业技能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企业兼职教师可以主要从事实验课程、实训实践教学。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可以互助交流,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共同学习进步。
2.2.3 产学研融合
学校和企业积极开展项目合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研发,企业也参与学校课题项目研究,起到良好的产学研融合效果。学校教师经过项目研发过程的锻炼培养,实践技能和操作水平会得到很大提高,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运用到教学中。
2.2.4 学术报告讲座
每个学期可邀请企业高管、项目经理、资深系统工程师来学校开展学术报告讲座,传授行业的新技术、新动态。每个学期还可进行两至三次软件专业导论课及背景方向知识导论课,将整个学期的软件专业课程及背景方向课程串连起来,梳理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从系统宏观角度认识掌握知识技能。
2.2.5 企业工程实践基地
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可利用寒暑假期,参与企业的生产、科研、营销、服务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将教师在企业培训实践期间等同于完成相应教学工作量,提高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将软件专业教师及背景方向对软件感兴趣的教师,共同送入软件开发公司进行集中项目培养,使教师掌握前沿、先进的软件开发技能及资讯信息,为更好地教学,获取丰富的教学项目案例。软件专业教师也可送入背景方向企业,了解掌握企业的运作流程及管理结构,加深对背景方向项目的认知。我校与上海杰普、厦门中软国际、江西微软等公司都签订了长期合作关系,校企双方互派教师实践学习交流。
2.3 院校交流
学校应与各兄弟院校、其他高校交流合作,学习他们优秀的教学方法、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水平。院校交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8-9]:
2.3.1 交流研讨会
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到周边邻近各大高校、学院观摩学习,各院校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在一起开展学术技能、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相互促进,学习提高。如我校经常与华东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邻近高校相互学习研讨。
2.3.2 网络集中培训
全省及全国各大高校都有名师、专家,为了方便各院校教师学习交流,每年都会组织教师参加师资网络培训。全国各高校的名师教授把他们的经典课程、先进教学方法、优秀教学理念在网上传播教育给各高校教师,或把各名师专家集中在某所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统一授课交流,这样方便师资力量的集中培训,也减少教师奔走各高校的旅途辛苦。如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江西省高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及微课制作推广培训班”,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课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等师资培训项目。
2.3.3 校间合作项目
各高校都有自己优势专业、重点学科、特色项目,应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充分整合利用所有物资、人力资源,创造研发出有更大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成果。
综上所述,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如下图1所示。
3 结束语
学校应建立一套合理规范的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用,保障双师型教师持续科学发展。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薪酬待遇等方向,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并鼓励双师型教师参加校级、省级、部级教师技能竞赛,对于获奖者给于相应的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10]。
实践证明,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阮建凑,陈颖。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
[2]史琪,王巧霞。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6).
[3]柳福玲,姜男。论“双师型”教师素质提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4).
[4]庞鹤峰,薄煜明,孔捷。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现状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34).
[5]欧榕。地方综合性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完善[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6]范超,王柳行,任丽平,郑锴。关于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几点思考[J].中国培训,2015(20).
[7]王宏志,王B楠,张丽娟,邱欢。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8]罗富林。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5(5).
[9]刘有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关键词:WSR;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
一、WSR方法论概述
WSR是物理(W)――事理(S)――人理(R)方法论的简称,它不但也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也可以作为一种解决复杂、困难问题的有力工具,WSR理论是我国著名系统科学专家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提出的。WSR理论以传统哲学观为基本指导,同时大量吸收西方系统方法的思想,是一种软系统方法论,是众多方法的综合统一。它的内涵主要是人们进行各类实践活动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法则,“物理”、“事理”和“人理”常用于表达各领域、各对象下适用的规律或一般法则,因此人们在了解认知和作用于比较复杂、困难的对象时,应综合运用多种理论知识、规律和方法,强化人与人之间交流与配合,深刻领悟物理、事理和人理,获得最好的实际效果。
二、基于WSR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由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与WSR系统具有高度的紧密联系性,并且还具有WSR系统形成和演化的本质特征。因此通过对WSR理论深入的理解与分析,比较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与WSR理论契合部分,构建WSR模式框架,分析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关键因素,构建三维模型,建立运作流程,逐步构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
1.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WSR因素分析
为使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工作更富逻辑性、条理性,可依据WSR理论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的内涵,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物、事、人因素分别分析研究,具体如下。
2.W(物理)因素分析
按照WSR理论指导思想,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场地设施、检验器材、信息网络、数据库、评估体系以及在质量监控中运用的运筹学、统计学、质量管理学理论等。主要有:
(1)足够的资金支持
在目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中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资金来源较为短缺,科技含量过低。相关领导部门需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解决监控经费问题,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信息资源建设
目前高新技术参与程度有限,没有建立全面有效的军队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信息捕集与处理过于粗糙,从而没有更有力的应用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中,造成大量重复性工作与资源浪费。应深入建立军队院校与地方大学互联互通的学位论文信息资源数据库,以更好的实施监控。
(3)理论建设
对于管理学、运筹学等理论理解不充分,掌握不全面,应用不到位,不能规范的进行学位论文质量监控。要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基础理论的探索、应用理论的研究、技术理论的应用,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的科学性。
3.S(事理)因素分析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事理因素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监控运行机制等。主要有:
(1)健全学位论文质量监控规章制度
目前相关规章尚不完善,不利于质量监控的落实。建立健全学位论文质量监控规章制度是建立完善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前提。建立和完善学位论文考评制度、问责制度、召回制度,加大对研究生学员、导师、研究生处的考评和问责,对考评中发现的问题,依照规章制度予以纠正及处罚,同时进行信息公示。
(2)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当前学位论文质量由导师、研究生处(办)主要负责,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尚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实时监控。为保证质量监控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操作实施,可成立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委员会或工作小组,由研究生处参谋、导师、专家、学员队干部等共同组成。
4.R(人理)因素分析
(1)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有针对性的技术水平培训。使其深入掌握相关规章制度,全面了解质量监控的有关理论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基础,并不断在实践中认识提高。熟悉质量监控方面信息资源的使用的技能,获得从事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的基本能力。同时,应加强对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单位领导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对学位论文质量监控有全面的了解,以适应领导工作。
二是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的职业道德。学位论文质量监控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学术活动,涉及研究生学员、研究生导师、专家等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和学术声誉。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而据有了某些特权,如果其经不住各方面的诱惑,就会产生学术腐败等严重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工作秩序的行为。因而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自觉形成良好的觉悟,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诚实守信,是质量监控工作更有实际效果。
(2)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管理
要加强研究生导师资格审核和认证,并在强化质量控制的同时保障导师的权利。导师作为学位论文的辅导者与责任者,是学位论文质量监控活动中最重要的参与人之一。选择学术能力强、责任意识高的导师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条件。应该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资格审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导师的相关资质、学术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只有符合条件的导师才能入库。对于在学位论文质量方面出现问题的导师,应视情况进行惩处,必要时从导师库中移除。同时要尽量为导师提供学术上的保障与服务,对于学位论文质量突出的导师应适当奖励。
参考文献:
[1]朱志昌。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国际系统的启示。第11弥泄系统工程学会年论文集。北京:ResearchInformationLTD,2000
【关键词】股票非预期收益 总风险 非预期会计收益 会计收益预测修正
一、引言
在对股票非预期收益的研究中,最早起始于Ball和Brown(1968)的研究,将股票非预期收益与公司非预期会计收益进行回归,用来检验会计收益的价值相关性。Chambers和Freeman(2005)提出了反映与非预期会计收益相关的风险度量模型。本文基于宿成建(2012a,b)提出的股票非预期收益定价模型框架来检验总风险、系统风险对会计收益反映系数及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系数的风险效应。
二、实证检验
(一)会计收益反映系数的风险效应
在分析风险与ERC的关系中,模型的设置尤为重要。根据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宿成建(2012a,b)提出的三因素模型是一个可以精确解释股票非预期收益的正确模型,那么,是否可以参考Chambers等(2005)的框架,将总风险加入到因素模型中,来考察总风险对ERC的影响呢?也就是通过如下模型,来考察γ1+δ1总风险对ERC的影响,或者说高风险公司具有高的δ1值。即有如下回归方程:
由于γ1+δ1包含了ERC(γ1)和总风险(δ1)的总效应,用以上模型来刻画总风险对ERC的影响不能直接看出总风险对ERC的关系,并且,总风险还不能作为独立变量来解释股票非预期收益。表1所报告的结果显示,总风险变量为内生变量,因此将总风险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多元回归方程来研究总风险与ERC的关系所得出的结论将不具备稳健性。此外,根据前文分析,由于TRUE和SRUE分别是非预期会计收益(UE)与总风险和系统风险的乘积,因而,UE与SRUE与TRUE就存在无法避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采用宿成建(2012)提出的股票非预期收益定价模型框架来检验会计收益反应系数、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系数的风险效应。通过以上的分析,将检验如下假设:
假设1:ERC随着总风险增加而增加;假设2:高总风险公司对证券分析师预期的会计收益增长信息存在风险补偿效应;假设3:ERC随着系统风险增加而减少;假设4:高系统风险公司对证券分析师预期的会计收益增长信息存在风险补偿效应。
表2报告了使用标准Fama和French(1973)方法得出的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模型估计系数。PanelA和PanelB分别报告了市场风险溢价在3%和5%条件下的股票非预期收益的回归模型估计结果。被解释变量的样本区间是从2004年4月至2011年3月,作为解释变量的贝塔则起始于2002年1月。表6 PanelA所示,高总风险组合股票的ERC是2.217,T值8.154;低总风险组合的ERC是1.285,T值5.259。因此,高风险组合股票的ERC与低风险组合的ERC之差是0.932,说明股票高总风险越高具有更高的ERC,假设1得到验证。这个结果与Chambers等(2005)的预测一致。然而,无论是高风险组合股票还是低风险组合,反映证券分析师预期的会计收益增长信息的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变量的估计系数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股票价格对证券分析师预期的会计收益增长信息不存在总风险补偿效应。因而,假设2没有得到验证。
表2Panel B所示,高系统风险组合股票的ERC和REERC估计系数均分别显著大于低系统风险组合股票的ERC和REERC的估计系数,并且估计系数是经济意义和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说明ERC随着系统风险增加而增加,并且,对于高系统风险公司,证券价格对证券分析师预期的会计收益增长信息存在系统风险补偿效应。假设3和假设4得到验证。假设3的结果与Cready,Hurtt,和Seida(2000)的预测一致,与Collins和Kothari(1989,p167)报告的ERC与贝塔呈负相关则相反。本模型的预测与现有金融理论相吻合,即高风险需要高收益进行补偿,意味着相对高的ERC(或REERC)反映系数效应。
三、结论
本文检验了总风险、系统风险对会计收益反映系数及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系数的风险效应并发现:第一具有高总风险的股票具有更高的ERC;第二股票价格对证券分析师预期的会计收益增长信息不存在总风险补偿效应;第三ERC随着系统风险增加而增加,并且,对于高系统风险公司,证券价格对证券分析师预期的会计收益增长信息存在系统风险补偿效应。
参考文献
[1]宿成建。2012a:《非预期股票收益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检验》,2012CICF中国金融国际年会论文,《投资研究》,2014,33(7):126-143.
[2]宿成建。2012b:《股票非预期收益定价的三因素模型研究―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检验》,2012第十届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年会优秀论文,《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34(3):6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