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课论文(优秀10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大学心理课论文(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大学生心理论文 篇1

摘要:心理弹性影响着学生的诸多方面,如人际关系、生活困惑、恋爱、职场选择,借鉴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思想,从自卑感及补偿、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方面提出了优化学生心理弹性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弹性;个体心理学

大学生是社会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道德品质、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是实现中华复兴的重要保障。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5]1号)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22年)》精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要求各高校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校、院、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的管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活动。同时要求各高校配备不少于两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依据各高校学生的数量可以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管理与评价的复杂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发展的动态性及社会、家长、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了解的深入性等特点。本文在借鉴西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运用的基础上,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应用角度提出优化学生心理韧性的相关策略。

一、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阿德勒作为第一个与弗洛伊德观点产生分歧并分裂出来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他反对弗洛伊德过度重视潜意识,提出应该关注意识,人们应该活在当下,与过去的经历相比,未来的生活目标更影响人的行为,因此他提出了以下理论:

1、自卑感及补偿

“自卑情结”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他认为自卑感是个体自身内在的一种感觉,自卑促使人们努力去克服,追求成功,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若是被自卑主宰,则产生自卑情绪,导致神经症人格,抑郁、悲观、消沉。阿德勒认为,补偿是弥补自卑的最好方法,某方面缺失,可以通过另外的途径或者额外的付出获得内心的平衡,降低自卑感。补偿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优越,阿德勒把追求优越看成是人生的主导动机。

2、生活风格

阿德勒在分享自卑感及补偿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活风格”,他认为个体因环境不同会形成专属于自己的生活风格,特别强调家庭环境对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决定性影响,学校的氛围、老师的教育方式也会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及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会促进个体形成优良的生活习惯,激发个体分享这种生活风格、影响周围的人群,净化不良风气。阿德勒认为个体基本上有四种生活风格,分别是支配-统治型(Dominant-ruling);索取型(Getting type);回避型(Avoiding type);社会利益型(Social useful type)。

3、社会兴趣

阿德勒说:“社会兴趣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评价态度,一种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需要,这种需求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得到发展,而且个体必须认识到这种潜能,才能更好的发展自我,如果一个人无法认识这种潜能,他的世界会变得糟糕凌乱,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严重者可能成为精神病患者。阿德勒认为,个体一生中需要完成三大重要任务——职业选择、社会任务及爱情婚姻。

4、创造性自我

阿德勒认为人类不是环境或者遗传影响的简单消极的接受者,而是能够自由的、创造性的与环境发生作用,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组合起来,适应自己的生活。一些人对社会有益,一些人对社会有害,阿德勒看来其差别在于选择,他认为遗传和环境只提供了“个人按照自己‘创造’的方式用于建造生活态度的砖块而已,正是他应用砖块的独特方式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个性”。

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弹性优化策略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事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人成才,事关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弹性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补偿,克服自卑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因成长环境各异,优缺点也各异,阿德勒用补偿告诉我们,缺点不可怕,也无需自卑,重要的是要拥有克服自卑的勇气及信心。学生生活较单纯,处于心态成熟与未成熟的阶段,成人感越来越强烈,虽然大部分时间能协调处理自己的学习、生活,但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如学业挫折、恋爱挫折、人际交往障碍及求职失败等。补偿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直面自身的不足和失败,调整认知、情感以及行为,追求心中的优越,以达到补偿的效果。如享誉世界的NBA退役球星乔丹,热爱篮球,却因身高问题被拒之门外,这种挫折并没有让他放弃,而是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恳求教练让他作为一个球队的杂役人员,凭着坚毅的等候,他终于得到教练的认可,成为一代巨星。乔丹用积极努力的态度补偿了身高的不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控制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抗挫耐受力等方式帮助大学生进行补偿,提升他们的心理弹性。

(1)个体意志品质的培养。青年时期是意志品质逐渐稳定的定型时期,又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意志力。意志力是指从事某一件事或者活动持久的耐心、毅力。从日常生活方面来说,可以让学生自我挑战,培养恒心和毅力。从野外拓展而言,要定期组织学生参与野外心理成长训练,克服内心的恐惧、不自信,直面失败,磨练个人的心理品质。

(2)培养自控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个体在心理发展的历程中,需许多外界力量的援助及支持,自控力是个体成熟的特征之一。自控力是指个体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一种控制能力,它能增强个体边界意识,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优化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激发个体内在力量,整合资源,优化心理品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自控能力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一是反省。个体每做一件事情,都需用一定的时间来反思、总结。二是加强边界意识。个体之间对事物及人的看法态度有差异,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他人,造成他人的痛苦,需求同存异,尊重他人的观念及做法。三是合理表达情绪,委婉措词。我们需清楚的意识到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别人的垃圾处理器,个体之间是平等、互助、尊重的关系,表达情绪时需评估他人的心理状态、接受程度以及对他人造成的伤害程度。四是挖掘自身优势、发现外界事物及他人的闪光点。五是多关注事物的积极面,勿用放大镜、显微镜去观察事物的消极面。积极思维有利于人充满斗志,满怀希望,消极思维会使人患得患失,错失机遇,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3)提高抗挫耐受力。挫折是人生常态,合理的应对方法可以避免类似挫折重演,更好的适应生活。首先要学会倾听,吸收他人经验为己所用。挫折虽然各异,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却相通。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吸收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遇事不乱,胸有成竹。其次要正确归因。韦纳把努力、能力、运气、任务难度等因素归为稳定-不稳定、内控-外控、可控-不可控。要善于把握稳定、可控的因素,对挫折正确归因,分析其中可以调整的因素,最大可能的改变挫折情境。最后要自我模拟一些挫折情境,用心理剧的表演方式加强抗挫能力。心理剧是一种用舞台表现心理冲突的方式,可以让个体在其中去体会他人的心理冲突,达到压力释放、自我调整的效果。

2、优化生活风格,提升心理品质

阿德勒提出的四种生活风格中,只有社会利益型是健康的,其余三种都需优化。随着社会的转型,物质财富日益剧增,精神生活却无法与物质接轨,滋生诸多违背社会主流文化的现象。面对需要优化的生活风格,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优化。

第一,普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心理教育在家庭中未受到高度重视,一方面因人口众多,文化水平差异巨大,难以让低文化素质的家庭理解和运用心理学知识;另一方面封建思想残余,尤其偏远山区,重男轻女,对女孩的关注远低于男孩。普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家长了解子女的心理成长历程,依据发展阶段有的放矢的进行合理的引导训练,增强子女的心理品质。

第二,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环境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完善的重要途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知识展播、心理游戏、心理拓展、情境模拟、团体辅导、个别访谈等形式灵活进行。

第三,净化社会环境,提升学生在外的安全性。社会是一间染色纺,大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身体已具备成熟的条件,但是心理却还处于过渡期,能辨别一定的是非观念,但略显稚嫩。我们需要整治不良社会风气,让大学生的理念与社会合理的接轨。

第四,自我教育。家庭教育提供给幼儿一个成长的风向标、学校教育提供给幼儿自我完善的途径、社会教育提供给幼儿检验自我的空间。但个体还需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检查的能力,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属于引导性的教育,而自我教育是一种检查性的终生教育,它可以让个体不断的在自我检查中调整自我、完善自我,促进社会和谐。

3、发展良好的社会兴趣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尺。大学生正值青春活力的年龄,人际需求旺盛的阶段,高校社团众多,大学生应积极加入自己喜欢的社团,主动与人交流,互惠互利,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避免出现孤芳自赏的优越情结及自怨自艾的自卑情结。增强人际交流技巧的方法有:一是倾听,理解之后适当发言。倾听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让别人认为你在乎他,能理解他人的情感和内心,非常愿意和你交谈,并成为朋友。二是主动关注,但不逾越自己的界限。个体都有脆弱的时候,有的人喜欢倾诉,有的人喜欢默默承受,我们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主动关注,并征得对方同意之后再表达你的关心。三是互惠互利。人与人之间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和索取,人际关系犹如天平,付出大于索取,会认为接受者欠自己太多,滋生埋怨和仇恨,付出小于索取,会认为得到的是应该的,付出者天生就该如此,当他不付出时,就会认为他人品不好、性格怪异。因此人际交往中,需要互惠互利,才能友谊长久。四是懂得包容和谦让。个体之间因个性差异,难免会在认知、情感及行为上发生摩擦,当矛盾出现的时候,需懂得容纳他人的个性,不能争锋相对,彼此伤害。

当代大学生虽然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丰富的知识,但总体来说心理成熟有待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也有待逐步完善。在社会竞争中,他们虽然拥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但也面临巨大的职场压力及生活的各种困惑。因此,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提升他们的抗挫能力,历练他们的意志品质,发掘自己的社会兴趣,帮助他们完善自我,融入社会,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思想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

总结:心理学论文: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弹性优化策略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2

心理学本科生心理咨询技能提升探析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案例督导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做、评、思”五个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和提升应用心理学本科生的心理咨询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心理咨询技能;实践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急速的社会变迁也引发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人们对心理学专业也越来越重视,自从1998年应用心理学专业被列入本科专业之后,全国有23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但是从社会对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求间还存在巨大差距。以某重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情况为例,就业率保持在百分之八十到九十,虽然只有少数学生毕业后没有就业,但是有将近百分之四十的学生找到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这样的现状使得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处境非常尴尬。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一般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监狱、医院和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但是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够,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则认为是在学校的学习中缺少实践教学的环节。而应用心理学专职教师也一致认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缺少心理咨询的实战技能,是目前心理学学科发展面临的困境。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这一短板也直接制约专业的发展,因此,要提升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必须改进实践教学的模式,以便培养受社会欢迎的专业型人才。

一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实践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心理学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在各高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的高校也形成自己的一些特色。比如浙江大学采用导师制与核心课程相结合的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北京师范大学“6+1”培养模式以及沈阳师范大学采取小学期实践教学的方式[1]。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不够深入,一般都倾向于形式化;第二,学校内的实训基地的真实度不够,和校外的基地合作流于形式,没有让学生进行长期的实践,没有“走出去”的实战演练。第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分离,以学习心理咨询技术为例,学生学习咨询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学的各个理论流派,也熟记每个流派的方法,但是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地运用,还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第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教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学实践环节,不能主动学习,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追求创新的精神,习惯于老师的灌输式学习,面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不能自觉开动脑筋。

二“案例督导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的提出

工作坊教学模式是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模式,它最初起源于德国,在20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产生。其主要特色是在一个互助的小团体中形成轻松的、有趣的氛围,每次活动设定一个专题内容,围绕主题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互动活动。通过心理体验活动学习理论知识、增加体验领悟。本文主要以“表达性绘画艺术案例督导工作坊”为例,从“教、学、做、评、思”五个环节来阐述如何通过心理辅导和体验互动解决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心理咨询技能提升遇到的瓶颈,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咨询专业技能。

(一)“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

“教”指的是在工作坊模式下教师教授参加者关于工作坊主题的相关知识,当然这些知识的讲授并非传统的认知教学模式。传统的认知教学模式是以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考核为主,而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教师的“教”教的是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以“表达性绘画艺术案例督导工作坊”为例,在工作坊开始前采用自愿报名的原则,在系统学习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基础课程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中选取20名对绘画心理治疗感兴趣并有意愿参加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参加每周一次,每次2.5小时的表达性绘画艺术工作坊活动,“表达性绘画艺术督导工作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讲授的主题是:(1)第一单元:绘画治疗总论;(2)第二单元:线条颜色绘画心理分析;(3)第三单元:树木测验与心理疾病筛查;(4)第四单元:人物测验与自我认识;(5)第五单元:房树人测验绘画分析;(6)第六单元:五维画测验;第二阶段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团体绘画心理活动体验阶段:(1)第一单元:画出你心中的自己;(2)第二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3)第三单元:心中曼陀罗;(4)第四单元:我的家庭图;(5)第五单元:风景构成法;(6)第六单元:离别和祝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案例督导工作坊的教学模式是开放的、崭新的、活泼的,不拘泥于讲授形式的,在每个单元课程内容开始前,教师会带领学生做一个热身活动,以便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并活跃团体氛围,会选择有趣的心理活动,如“大风吹”“松鼠和大树”“进化论”“轻揉体操”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重要转变[2]: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播者而是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工作坊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学生思考对活动的感悟,对自我的发现和对人生的理解。

(二)“在做中学”的学习策略

美国教育家泰勒[3]认为:“学生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什么。”在做中学是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表达性绘画艺术工作坊”为例,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体验活动是和去福利院基地实习一起进行的,讲授完一个单元内容,参加的学生们就去福利院给孩子们做相应的心理绘画体验活动,再将收集的福利院儿童的画作在下一周工作坊的时间进行小组分析讨论和教师讲解,根据每一位孩子的画作特点(如色彩、画作内容、表达心情等)进行心理学解读,明确心理干预方向。所以案例督导工作坊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有以下优势,第一,在“做”中学习掌握绘画心理咨询的技巧,学会绘画技术应用于心理辅导工作[4]。学生一边实习一边进行理论学习。第二,在“做”中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提升对理论学习的自信心,能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升学习兴趣。第三,在“做”中学会团队合作,解小组成员的需求和愿望,能够形成凝聚力。例如在“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单元教师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没有语言交流的团体绘画,每人每轮画一笔,然后经过十几轮过后,形成一幅整体的画作,再给画作命名,并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示。整个过程既是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又是心理咨询技术的运用,增进小组的成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第四,在“做”中学会探索,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发现能力。探索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同时,体察他人的内心世界。比如“画出你心中的自己”这个单元,教师涉及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发觉自己的性格特点,更加解自己,增进自我认识。同时也会安排以小组为单位的互相讨论,就小组成员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

(三)“互动评价”的教学活动

在案例督导工作坊中,互动讨论是工作坊的重要环节,以“心中曼陀罗”活动为例,参加者在创作完曼陀罗作品后,说出自己对画作的感知和理解,同时小组成员也会参与到讨论之中,与创作者一起讨论画作反应的心理内涵。再如在福利院儿童的画作中,房树人绘画测验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内容,通过同伴的讨论,开阔眼界,更好的学习绘画心理咨询的技术,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有利于掌握技术的精髓,所以“互动评价”这一环节在案例督导工作坊教学模式中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质疑的良好品质,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联系表达沟通的能力。

(四)“反思提升”的训练方法

“反思提升”中的“思”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是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后收获的反思。在案例督导工作坊中,每次工作坊活动结束前,教师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小组成员用一句话来表达今天参与活动的感受,这也是反思提升的训练。第二,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后收获的反思。在案例督导工作坊中,教师会对参加福利院社会实践的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布置家庭作业,每个学生每次去福利院后要形成当天的工作记录,在整个12次志愿服务工作结束后,结合老师同学的案例分析,也要撰写一份整体的案例报告,案例报告的撰写过程就是实践反思的过程。另外,学生的“思”主要是对自己从“教、学、做、评”方面实践教学训练状况进行反思。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要定期反思,这样才有益于学生的成长,达到提升内涵的效果。这样教与学的双方经过课后的“反思提升”实现学会反省自己,有益于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5]。

三小结

结合福利院社会实践基地的效果,我们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案例督导工作坊”实践教学效果予以评价,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其具有从事心理咨询或人力资源相关行业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学生的认识能力显著增强,学生能够通过案例督导工作坊活动更加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扩大自我意识范围,开阔眼界,更客观地评价他人和周围环境;其次,学生的专业能力显著提高,活动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实践过程中进行重新体会,针对实践中的案例教师予以及时准确地指导,实际接触真实的心理辅导工作,增加学生对专业的热爱,能够稳固树立专业思想;再次,学生的实践能力迅速提升,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边学边做,在做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开拓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积极性;最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自我认识能力等综合素质,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提升,进而使得学生的就业信心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欧贤才,刘惠珍,杨晓玲。应用心理学专业“345”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xx,1(129):139-144.

[2]黄越。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大学教师角色—以翻译课堂教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xx,6(130):56-60.

[3]周永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xx,15:122-123.

[4]曾金霞。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技能训练策略[J].广西教育,20xx,8:112-114,122.

大学生心理论文 篇3

就性别这一社会因素而言,现有的研究所给予女大学生的关注远远不够。有研究表明,在1985—20xx这15年中,西方大学校园压力无明显变化,研究者认为这种稳定性在于这归因于在过去的15年中西方高等教育体制没明显变化[1]。这说明时代背景与大学生的压力感息息相关。然而近20年来,中国的时代背景与人们对女性的定位却发生了一定改变。现实生活竞争日益激烈,相比男大学,她们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机遇和环境,一方面她们受传统文化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的束缚,在与现代意识间的矛盾中加剧了内心的冲突;另一方面,在面对文化的动荡,社会的变革及价值观的变化时,女大学生为跻身于生存空间的竞争和拼搏,又必须理性的进行思考,挣脱各种羁绊。同时,她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心理矛盾增多,她们内心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失衡显得复杂,强烈和隐蔽[1]。女大学生表现在能力、性格、需要、动机、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与男性的根本差异说明,她们在认知的内部倾向性和独立的心理特征上有着固有特征[2]。故此,探讨和分析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基本特征,实有必要。

作为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试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3]。它一改传统病理性的心理学在研究方向上的侧重点,主要研究个人的积极情绪、研究积极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以及研究积极组织系统[4],进而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正因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谋而合,因而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方向上,国内的更多的研究者已经开始探讨将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并对传统病理性的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开展校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前景[5]。

1忽视认知因素的影响

在现有的关于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的研究领域里,前人的研究成果颇丰,如车文博等人发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感的主要来源为学校环境压力、学业压力、情绪压力择业压力和人际压力[6],张林等人对全国13所代表性高校20xx名大学生的大一学生进行测查的研究结果发现,大一学生的防御方式和调整情绪的心理调节机制是外部求助和压抑、幻想,大二、三学生以总结经验和自我防御方式主,大四学生的应对方式则更多采用心理调节机制;城市学生在家庭、择业和学校环境方面的压力感显著低于来自乡村的学生;非独生子女在家庭、择业、学校环境和学业压力感方面显著高于独生子女[7]。李虹与梅锦荣对北京1295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学习烦扰、个人烦扰和生活消极事件构成大学校园的主要烦恼,以日常烦扰所产生的压力为主要压力是大学校园烦扰的主要特点,而突发性消极事件并非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8],等等。现有的有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点的研究重在调查压力的来源与发展趋势,并对造成压力感的社会因素(如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进行了分析,但该类研究却忽略了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因素,并未顾及个体对压力的评估态度对压力感的影响。就现有研究结果来看,研究者将压力情景下的认知因素主要归为个人的认知评价和认知倾向两个方面。

从Lazarus的认知-评价理论来看,认知评价在人们的压力调节上其实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人们在情绪活动中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可以降低压力感,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达到更好的适应。已有相关研究[9]证明了这一点,压力作为一种外在刺激,并不直接决定负性情绪的产生。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随着严厉的增大呈现增多的一般趋势,但并非较高压力必然伴随着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二者的关系与认知评价的内在调节作用有关。负性情绪体验随个体降低对外界压力事件威胁性的评估而减少;如果个体判断外界压力事件的威胁性有偏差,则负性情绪体验可能会增加。

认知倾向则在情绪反应与压力情境之间发挥着重要的调节或中介作用。研究指出,显著差异存在于认知倾向不同的个体在负性情绪体验上。乐观认知倾向的个体则相对较少,悲观认知倾向的个体负性情绪体验较多。对于女性大学生而言,个人的认知倾向对调节压力感的影响,则较男性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女大学生的年龄处于17~25之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或同一性危机的矛盾期,由于对事物认知不稳定,缺乏完整把握,进而造成她们的思维方式容易轻易肯定或否定,造成自卑,形成心理压力和挫折感,进而造成情绪、自信心、压力与挫折应对方面的问题[10]。在性别的差异上,认知倾向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角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女生相对乐观的认知倾向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男性中相对悲观的认知倾向导致了相对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认知倾向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较低的压力水平下。

关于认知因素是否包含于压力基本特征之中的问题中,学界存在一些争论。一部分学者通过实验发现:一般结果期待倾,也即一般认知评价倾向(个体对于与自己有关的时间发展趋势及后果的信念和评价倾向,主要包括乐观和悲观两类)与控制点、归因等人格特征具有概念上的联系,它们在内容、指向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但与个体与环境互动中的效能有关,实证研究往往会发现它们具有虽然显著但却较低的相关,可见认知评价对人们压力感未必存在直接联系[11]。然而,另一部分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却表明,负性情绪体验在较高压力情境下,持有乐观认知倾向的个体不比持有悲观认知倾向的个体在较低压力情境下的多,甚至倾向于略少,这表明认知评价倾向在负性情绪产生中发挥着相当重要作用[12]。对于这类状况,可以尝试以积极心理学视角来重新审视大学生压力基本特点研究。因为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就建立在个体积极认知对其自身心理过程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前提上。因此,以假设形式将认知因素考虑在压力基本特点当中,并尝试以自设问卷的形式来验证二者是否存在相关。如能证明某一认知因素对压力感具有显著高的影响效果,则说明个体认知因素亦属大学生心理压力基本特点范畴。

2缺乏专适用于主流大学生的心理量表

尽管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各自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严谨的实验而得出的结论,但是它们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便是在以正常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在测量个体压力感或与之相关的负性情绪、行为时,这些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量表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事件调查问卷》(LES),这些量表的编制大部分不是专门针对青年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13],且这些量表多用于检测被测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而对于那些心理健康处于正常水平的被试来说,这些量表的作用令人怀疑。

首先,在研究压力的领域,国内目前尚无已经被普遍投入使用的,具有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特色的测量心理健康的量表,而今大学生研究领域中,依据性别分类的典型量表也很少有。很多知名专家,例如:Vaillant等在经过比较研究心理健康量化工具后特别强调,在工具的适用性上,重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因素,心理健康的评价工具应该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特征来开发和使用[14]。所以,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设计并推行一套具有我国文化特色、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选取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且能有效评估他们心理健康的量化工具。

其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量的表实证效度的探索尚显不足。目前国内所使用的评价心理健康的量表很少有对其实证效度的探索。不能单纯使用SCL-90来判断人的心理健康水平[15],尽管在正常人群中的施测结果表明它的信度较高,但实证效度很低。原因就在于SCL-90完全忽视个人的美德、品质对于压力来源、压力发展趋势等基本特征的影响。在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上,国内外研究者都指出,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综合评价心理健康的不同层次,还应注意有效地区分和结合适应与发展、状态与特质,在使用心理健康评价工具上,研究者不能一味只重传统心理学的测量指标[16]。

最后,现有有关大学生适应的研究往往是围绕对大学新生适应的问题而展开的,而大学适应并非只在大学第一年才会出现,应该是大学整个阶段的问题[17];所以,各种评价量表和工具在理论构思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大学生适应的方面的测查存有很大的不同;现有评估量表评价大学生的适应更多地是从问题的角度出发,很少从积极的角度来评价大学生的适应,而是强调的是适应中出现的问题,等等。

此外,使用国外的量表研究和评价国内大学生适应情况较多,忽视了较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来看,西方大学更强调个人而中国大学更强调集体,国内研究在量表的本土化上做得还不够[18]。

当然,以上指出的关于压力基本特征研究领域的这些问题并不是要否定已有研究的价值,因为不管是从学术的严谨程度来看还是从现有的应用结果来看,对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领域的理论进行验证和发展都是一种必要和必然。该领域在当前的发展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这类问题的研究意义是不可否认的,只要按照科学的理性精神进行探索,就必然能够达成诸位研究者的初衷——造就更加美好和健康的学生个体与社会环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4

【摘要】音乐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在你痛苦、失落时,还是在你开心、激动时,音乐都是最好的陪伴。音乐影响着人们,也改变着人们。它不仅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性格、态度,甚至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进程。

【关键词】音乐;审美欣赏;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是最具年轻、有活力的一族,是一个看似轻松却承担着巨大压力的群体。这些压力来自学业、生活、家庭、感情以及就业等方方面面。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现象逐步攀升,自杀、凶杀等不良事件屡见不鲜,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的警示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告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不良心理现状

1.1情绪控制、抗挫能力差。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活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生活环境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基本都是一帆风顺,几乎没有受一点委屈和苦难。这就使得他们缺乏独立自主、经受挫折及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1]。上大学后,有的学生要远离父母,独自学习和生活,没有了父母的庇护,一旦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就开始产生负面情绪,加上就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对前途十分迷茫,遇到挫折便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甚至情绪失控,做出过激行为。

1.2人际交往能力差。上面提到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独处时间较多,步入大学后要面对新的同学和新的环境,他们难以适应。加上在与人交往中缺乏技巧,便产生交往恐惧,对人自私、冷漠。另外,由于大学大多是开放的校园,大学生身心基本偏向成熟,他们有的开始谈恋爱,但是往往会在恋爱、性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便走向极端。

1.3自我认知能力差。所有大学生步入大学生活前都觉得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轻松惬意的,但现实与理想总有一定的差距[2]。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转变,加上受学业、社会经验、人际交往、感情及就业等方面压力的影响,导致有的大学生由于压力过大而承受力低下,便逃避现实,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或依赖互联网等虚拟世界,通过玩乐、放纵麻痹自己的心灵,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久而久之出现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不良心态,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

二、音乐审美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在所有艺术形式中,音乐最能拨人心弦、最擅长抒发情感,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音乐是人抒发情感、寄托情感的艺术语言。音乐家在创作音乐时,充分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他们将音乐美分为六类,分别是:优美、壮美、欢乐美、悲剧美、崇高美和喜剧美。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能唤起内心深处的美好,并从中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获得美的感受。

2.2调节不良情绪。人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音乐也是如此,有的音乐轻快欢乐,有的音乐悲伤万分,有的音乐鼓舞人心,有的音乐催人泪下。不同的场景下创作出不同的音乐,不同的心理下也要聆听不同的音乐,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并调节人的不良情绪。大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及压力的影响,难免会有不良的情绪。当忧郁、烦闷时,可以聆听《彩云追月》、《金蛇狂舞》等清新、明快的乐曲;当自卑、情绪低落时,可以聆听军歌、进行曲等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的音乐,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斗志,让他们找到自信,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2.3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大学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受不良风气及不良诱惑的影响,当代很多大学生对感情观以及思想观存在一定的误区,不能理性的对待情感。通过音乐审美欣赏,学生们能在音乐家谱写的音符及乐曲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产生共鸣,有效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结语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着他们的成长和祖国未来的发展。音乐不仅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性格、态度,甚至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进程。因此,教师在大学教学中要擅于应用音乐欣赏,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孔杰。音乐审美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音乐时空,2015,08:183.

[2]朱燕聪。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J]。音乐时空,2014,09:115-116.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5

摘 要:教育心理学化是基于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契合学生内在需求开展教学,并遵从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学理论。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观念、内容、方式、途径等方面的问题,从我国大学生现有思想问题出发,探索在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策略如下:教育视角实现由“功利化教学”向“需求式教学”的转变;教育内容实现由“注重知识传输”向“满足学生内需”的转变;教育方式实现由“群体教育”向“个体教育”的转变;教育途径实现由“直接灌输”向“循序渐进”的转变。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专业领域国际化的背景下,国内外思想文化交锋愈演愈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着诸多难题,如何将有效的、科学的、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我国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植入大学生的灵魂成为重要研究领域,探索教育心理化视角下将心理学元素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深刻的尝试。

近年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理论应用的研究成为重点研究领域,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omKI)“20xx-2015”年收录的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笔者发现:一是近十年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趋势逐年增加,说明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二是目前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关于认知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挥的作用。上述研究从不同方面已获得一些成果,但所研究内容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碎片化,缺乏整体性、发展性的问题。本研究力图从教育心理学化这一新视角着手,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心理学分析,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际,深刻剖析大学生思想教育在融入心理学元素方面存在的不足,探寻在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元素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和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阐释

教育心理学化在西方教育史上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它的兴起和提出开启了重要教育运动和教育思潮。早在柏拉图、卢梭等人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已出现心理学的萌芽,但在西方教育学史上正式地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和主张的是裴斯泰洛齐,他在 1800 年撰写的《方法》的报告中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协调起来”,由此也引发了19世纪在欧美影响范围广泛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裴氏所探索的教育机制是基于人本性的永恒规律,使教育和教学活动心理学化。裴氏认为人天生都具有“心、脑、手”三种天赋的能力,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注重遵循和揭示人的心理规律,才能发挥人的全部天赋和潜能,“教学才能达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贵”。 因此,从教育过程来看,教育心理学化要求教育者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运用都需要以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机制和学习心理规律为前提。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教育心理学化致力于通过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元素使得人潜在的天赋和能力得到最大发掘和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

(一)理念相合:重视内在需求,强调人的主体性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主要是遵循人的内在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学,裴斯泰洛齐主张“在顺应大自然普遍要求下将教育最大限度地简明化”,即在教学内容上要简明化,在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要素予以提炼和简化,满足人的内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特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为指导,对某一社会群体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和影响,以使其符合特定社会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必修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有重要意义,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路径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其个人特质,发挥自我潜能,有助于不断提高高校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本质相当: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注重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路径,开发学生的潜能,他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将教育分解为道德、知识、身体和劳动,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心、脑、手”全面和谐发展。“心”“脑”和“手”代表人的综合素质即“天性”抑或“能力”。其中,“心”的教育指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脑”的教育指智力教育和思想教育;“手”的教育指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教育心理学化注重三者的协调统一,使人的能力最大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也是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心理学相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和道德问题,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积极正面的思想文化引导学生个体按照正向的社会道德规范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价值。教育心理学化中所指出的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个体潜能的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强调的在尊重个体的自觉能动性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从本质上来看,两者都致力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三)功能相似:强调积极的导向作用

教育心理学化认为教育应该着眼于“完整”的人的统一,追求人自身和谐自由的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个体存在和发展的统一和交融,教师应该改变端坐于学术殿堂的刻板形象,回归学生中去,体验学生的价值需求和心理诉求,以心理特性作为教育正面引导的索引,启发学生自发地正面思考,并且主动探索自身潜能,潜移默化地将教育理念传递到学生内心深处,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热情和意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方针也是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通过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看待事物,帮助学生在面临问题和困境时善于展现自身优秀品质及内在潜能,从而获得成长。因此,教育心理学化所提倡的积极教育视角对于改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通过遵循心理规律进行正面引导,从而挖掘大学生自身潜能与创造性,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从功能效用上看,二者的价值是相通的。

三、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

(一)教育观念:缺乏对大学生心理的关注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引起的价值多元化和功利化的影响下,部分高校教育者心态浮躁,急于向学生灌输学科知识,而忽视大学生内在品质和人格品德的塑造培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有着重智轻德、急功近利的倾向,教学准备也主要是从学科专业 www.gaokaobaba.com 发展角度出发,往往忽略了学生内在诉求和兴趣关注,因而导致教育教学实效性欠缺,矛盾和问题丛生。教育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人与人” “我与你”的对话和沟通,教育的成败建立在是否对人的基本心理诉求、个人期望、兴趣爱好、价值理念有深刻的了解和充分的尊重。而在很多现实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作为“人”这个个体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诉求,教学价值观念的颠倒和错位导致对教育本真的漠视和曲解。

(二)教育内容:缺乏适应大学生心理的知识结构

在当前教育环境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学理念受“功效理性”的影响,教学内容往往偏重于实效性和实用性,大学生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处于匮乏状态,知识结构不够健全,而大学生的经验结构则是建立在这种不够健全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的观感性经验,缺乏深刻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大学生群体特有的心理特征推动下,由于没有形成健全积极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大学生对于接受客体的认识往往容易偏激,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容易轻率和片面。而这种状态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出现两极化: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其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采用了符合其心理需求的传达方式,就会产生接受动力,教与学的过程就会流畅无阻力,接受度就会很高,在一定情况下,接受甚至会变成主动索取,同化效果明显;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符合其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或不能采用符合其心理需求的传达方式,就会产生阻力和反抗,教与学的过程就会出现障碍,接受度就会降低,在一定情况下,会形成排斥甚至反向思考,不但不能形成接受,还会造成继续教育的更大障碍和阻力,形成异化。

(三)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个体潜能发掘不足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性较强,多为意识形态层面的思想凝练,与受教者的个人发展目标及自我价值实现存在一定距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群体性教育,并且以受教育者被动接受教育为主,而非主动吸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的态势。因此,在深层次上,大学生内在诉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共鸣较弱、互动较差,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价值理念和开发自身潜能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教育途径:教育途径主要以“灌输式”为主

由于传统的教育导向和理念,“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在只从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角度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年代,教育者很少会考虑大学生自身需求,缺乏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循序渐进、由简及繁的教育途径和方式,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沦为一种说教。

四、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教育视角:实现由“功利化教学”向“需求式教学”的转变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个体需求满足和社会需求满足,而传统的教育视角往往以满足社会需求为重点,学生个人需求往往被忽视,但个体需求的满足恰恰是高校思想教育有效性的起点。在教育功利化的倾向下,思想政治教育被看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工具,把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教育的内在价值作为实现外在价值的工具和手段,然而大学生思想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和深层次沟通的统一和融合,教师应该从学生内在诉求和情感体验出发,注重个体的价值关照,变“功利化教学”为“需求式教学”。

(二)教育内容:实现由“注重知识传输”向“满足学生内需”的转变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饱含情感与深意,通过在知识的教与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在充分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学生的内在兴趣需求和心理发展机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转变传统的单纯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定位于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并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以此释放其内在潜能并获得全面发展。

(三)教育方式:实现由“群体教育”向“个体教育”的转变

受教育者均以个体形式存在,心理个性不尽相同。因此,在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性格、能力和个性差别的基础上,将关注群体式和谐发展教育的方式转变为注重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教育模式,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点和切入点放在满足大学生个体需求上,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在教育方式上,教师要转变认识,树立平等的思想,把学生看作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尊严、有主动性和有创造性的个体,通过不断创新日常教学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挖掘每个学生个体身上的潜能与力量。

(四)教育途径:实现由“直接灌输”向“循序渐进”的转变

裴氏认为教育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并与之协调。教育心理学化过程如同人对于事物的认知过程:由混乱走向有序,由有序走向明白,从明白走向完全清晰。这一过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深度思考,大学生思想的形成和树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恪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顺应大学生心理发展逻辑顺序,由简至繁,由易到难,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如裴氏所说:“自然的教学顺序虽然缓慢,但人类的能力需要顺乎自然,否则,他也只能表面看上去有才华。”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又是一个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成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培育一代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将教育心理学化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转变教育视角、改进教学内容、转变教育方式、优化教育途径,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夏之莲,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吴霞。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智慧:教育心理学化解读及其实践意蕴[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xx(3):20-22.

[3]李明德。裴斯泰洛齐与“教育心理学化”[J].教育评论,20xx(3).

[4]孙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xx,14(5):78-81.

[5]江云凤。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xx.

[6]陈明霞。裴斯泰洛齐论教育的人性化和心理学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xx, 6(7):44-47.

[7]丁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xx(7):38-39.

[8]朱小根。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J].教育与职业, 20xx(6):61-62.

大学生心理论文 篇6

1现有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现状

1.1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与对象范畴的狭隘

目前许多高校将心理学这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本意是希望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好,教学的要求很低,理论与实际的脱离,缺乏了针对性等各种原因,令公共心理学的作用于价值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在另一方面,现今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大多是针对师范与教育类的学生,承载了许多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而心理学探讨的是人类心理行为发生的规律,其适用范围远不止学校教育心理。将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对象范畴扩大,能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关于人、关于自身的知识,充分发掘与利用个人资源,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实践成功的人生。

1.2教材的不完善

我国《心理学》教材存在:对心理学原理和理论进行哲学式阐述多,操作性的阐述少;对一般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大学生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调控的操作性知识少。理论色彩和普教色彩过浓,实际操作的案例过少,无论体系还是内容都可视为对《普通心理学》的简单模仿,缺少非专业特色和应用操作性。

1.3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绪论课”是《心理学》课程与学生的首次相识,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对改课程的学习态度。当老师和学生在认知和判断时,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学生本来对心理学的学习寄予厚望,希望心理学课“心理化”,神秘的谈心理,真实的讲自己,实用的指导生活。但是,教材中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心理学神秘的好奇感和轻松的兴趣,被缺乏“心理化”的惯例绪论模式忽视了。

1.4考核的不足

心理学考成的考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式眼科的闭卷考试一种是相对宽松的论文检查;不论是哪一种的考核,现在的教师只是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当心理课程学完之后,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就很难排解焦虑紧张;面对紧张的人际关系,不能妥善的处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没有足够的挑战能力。

2高校开设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2.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其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下面从思维、情绪、性格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1.1思绪

虽然大学生的思绪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品,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更加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显著提高;但是,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的基础不够深厚,因此在观察、分析事物特别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容易出现脱离现实、主观、片面、固执、过于自信等。

2.1.2情绪

当代大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人际变化、学习成绩的好坏都会引起大学生的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大学生的情绪还具有内隐性欲外显性并存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响下,大学生会表现出与内心体验不一致的外部行为。有的大学生还会有爱情的体验,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家庭、毕业分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大学生大多有过爱情的烦恼。

2.1.3性格

大学生的性格已相对稳定和成熟,但仍有一定的可塑性。有人认为,我国大学生表现出三个突出的性格特点。一是聪慧好强,喜欢表现;二是恃才傲物;这是第一个特点的极端表现。三是紧张困惑,虚假老成;由于学习、生活压力及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常常产生紧张感和困惑感。另外,为避免给别人造成幼稚的印象,大学生倾向于追求成熟、老练,但由于本身经验不足,所以表现出虚假成。

2.2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健康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条件,它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置身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少研究者指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因此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

3教学改革的探讨

3.1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其它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奠定基础,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与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3.2教学方法

心理学的教学应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教师讲、学生听;有的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课堂上教师提问并进一步总结、归纳;有的可以采用试教法,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有的可以采用讨论法、团体活动法教学,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活动课的形式;有的可以开展心理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心理学的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改变单一的黑板、粉笔、教科书的教学手段,利用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有人在心理学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结果发现,多媒体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教学的双边互动。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生动、直观、形象,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3改变考核方式

逐渐改进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突出实际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如果课程成绩评定按百分制核算,可分为20%案例分析报告或深度访谈报告、30%实训表现和50%课程考试三大模块。案例分析报告主要是对相应案例进行深度分析;深度访谈报告则是围绕某一心理话题对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深度访谈记录;实训表现则由小组共同评定;课程考试以真实教学案例的材料分析和综合性的论述题为主。

4心理学教学完善人才

心理学教学研究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在于: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与日益增长的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高校心理学教学工作现状的差距,这种差距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亦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观愿望和内在动力,从而也推动着高校进一步科学地确定心理学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以及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标准、师资建设的定位,有助于心理学教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手段,保证教学的投入和效果。然而,高校心理学从发展水平上看,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思想观念、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师资建设、教学实践、科研水平等均存在诸多不足,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心理学教学工作仍将任重道远。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7

宿舍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社区、宿舍等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从群体心理学角度,把宿舍作为一个宿舍群体来看待,针对其特点有的放矢,将有助于大学生宿舍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

一、宿舍群体及其形成过程

(一)群体的概念

在日常词汇中,“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或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而本文所指的群体,是从心理学角度定义的群体。形成群体的人们,他们各自原来的个性全部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集体心理,无论是感情还是思想都会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这些聚集群的人们形成了一种状态,形成了一个心理群体。

(二)宿舍群体及其形成过程

宿舍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影响,高校后勤对宿舍的管理的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大学生入校宿舍的分配不再是完全按照传统的模式,由院系指定安排宿舍,而是可以由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宿舍。这就使得宿舍又有了非正式组织的功能,成员的形成更加多元化,更加具有开放性,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宿舍管理的难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绝大多数的宿舍成员见能够形成上文所描述的心理群体,我们这里姑且称为宿舍群体。宿舍群体的形成可分为五个阶段。

1、散乱期

此阶段为刚刚入学时期,宿舍成员刚刚组合在一起。由于各个成员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环境,甚至不同的民族,存在着文化差异,在行为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等方面存在着差别。此时,成员间的交流仅仅局限于礼貌性的问候和事务性的传达,此时每个人的交流重点还在于老乡和以前所熟悉的同学之间,彼此在心理上都被化为陌生人。此阶段大概发生在大一的第一学期。

2、宿舍群体形成初期

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散乱期,宿舍成员之间对彼此的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特点方面都有了大体的认识,彼此都在试探着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此时,伴随着辅导员以及学长学姐们的教育引导,以及集体活动的举办,宿舍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在不断地增加。在行为准则,生活习惯,心理认同方面也在不断地趋同,此时宿舍群体逐渐形成。此阶段,宿舍成员之间会逐渐形成彼此共同的爱好,寝室之间共同交流的话题也会逐渐增加。

3、分化期

经过大一第一学年的交往和磨合,寝室成员对彼此间的性格、优缺点、价值观都有了较清晰地认识。此时,成员间就会出现分化的情况,一方面是寝室内部的分化,性格更加相投,兴趣爱好更加接近的几个成员可能关系会更加紧密,会一起吃饭、上课、出去玩。这样,就会出现寝室有若干小团体的局面。另一方面,寝室成员的交际范围或者生活重心会从大一期间的以寝室为重心逐渐转移到寝室外部,寝室成员会有更多同寝室以外的朋友。这就造成了宿舍成员之间的生活节奏不太同步的问题,特别是有了男女朋友之后,会更加的脱离宿舍的生活节奏。此阶段,在寝室中,跟更多成员之间有交流的,将会成为寝室的群众领袖。

4、矛盾爆发期

经历过半学年左右的分化期,寝室开始进入矛盾爆发期。由于当前的“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比较普遍,他们很多人都把寝室作为自己价值实现的场所,都希望寝室其他成员能够顺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另外,此阶段,彼此成长环境的不同和价值观的不同造成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会因为一些小事,比如寝室卫生打扫,水电费的收缴,公共设施的使用等使矛盾激化,甚至出现宿舍内部打架等现象。在这个阶段,处理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成为了辅导员重点关注的方向。这个时期,又会出现一批要求调宿舍的同学,与散乱期不同的是,此阶段的同学情绪大都比较激动,但是调宿舍的念头大都属于气头的话,态度不坚决,经过辅导员的教育劝说都会打消念头,把注意力转移到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缓和宿舍矛盾方面,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宿舍群体已进一步形成,集体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5、融合期

经过分化期和矛盾爆发期,一般在大三左右就会进入融合期。经历过前一阶段的正向冲突和辅导员的教育,以及各自的反省,寝室成员彼此之间的了解更加深刻,相互之间的认同感以及寝室群体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寝室群体正式形成,到毕业前期,寝室群体的心理认同感会达到顶峰。此时寝室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也从宿舍人际交往专向了党建、就业创业等其他方面。

(三)宿舍群体的特点

首先,自觉个性的消失。在一个宿舍群体内,无论原来各个成员的生活方式、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相同还是不同,他们变成一个集体这个事实,使得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其次,易于接受暗示。在一个宿舍群体内,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这是因为宿舍群体中的个人实际上处于一种催眠状态。最后,宿舍群体还具有匿名性。

三、针对宿舍群体特点,加强大学生宿舍管理

(一)加大新生宿舍管理力度,促进新生良好习惯养成。

开学前两个月正是新生宿舍群体的混乱期,宿舍的群体心理都在刚刚开始融化的时候,这个时候辅导员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宿舍良好习惯养成的引导上,做好寝室同学之间感情的粘合剂,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新生宿舍展示等活动,快速增加宿舍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加速宿舍成员之间的融合,快速度过混乱期,增强新生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少调宿舍事件的发生比率。

(二)注重宿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寝室氛围

首先,做好宿舍文化的制度化建设,即制定好寝室相配套的各种制度规定,使寝室成员必须服从于寝室管理规定。其次,要把各种寝室规定外化于行,比如,要让寝室每个成员意识到主动打扫寝室卫生,不影响他人休息,不沉迷于游戏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最后,要把寝室文化内化于心,形成寝室群体的集体认同感。此阶段可举办“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加速优秀宿舍文化的形成和群体心理的形成。

(三)加强宿舍长队伍建设

一名合格优秀的宿舍长对于宿舍群体的形成,对于优良宿舍文化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在选拔宿舍长的时候,我们要把善于交流,坚持原则,自制力强作为主要因素。此外,在每学期奖学金评定过程中,要对宿舍长给予一定的加分,以增强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环节。在做好“校—院—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三级联动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的将心理疏导细化到每个寝室,特别是在宿舍群体的分化期和矛盾爆发期,一定要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提供合理的心理压力宣泄途径,发现思想出现波动的时间要及时的给予谈心谈话,进行心理疏导。

大学生心理论文 篇8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仍然局限于灌输知识、讲解理论,虽然学术味道十足,却忽略了本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知识传授的效果也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为了培养出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必须对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学校管理心理学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创新精神

学校管理心理学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本学科具有边缘性和应用性的学科性质,通过本学科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学校管理中的心理要素与心理制约机制,为学生将来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仍然局限于灌输知识、讲解理论,虽然学术味道十足,却忽略了本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知识传授的效果也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因此,本文拟就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发展,提出自己的粗浅的见解。

1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弊端

1、 1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影响了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把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的对象,放在被动和从属的地位。我们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填鸭式”的“一言堂”。教师把向学生灌输知识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把考试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教学,通过讲解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是通过听、记、抄、背的形式被动的完成学习过程的。用学生们夸张的语言来描绘这样的教学是“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扔笔记。”他们就象是复印机、打字机,把教师所讲的统统记下来,就算完成任务了。

学习是为了考试,对于讲的什么内容、有什么意义、能不能领会理解并不重视,因为有了笔记就能通过死记硬背去应付考试。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短时间里能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知识体系,掌握大量的书本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学生的应试需要。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力性,无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未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其长期处于被动之中,必然导致学生自觉意识淡漠,顺从依附心态明显,他们习惯于接受书本已有的结论或定论的东西,缺乏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这样的教学形式单调、呆板、死气沉沉,毫无科学性与艺术性可言,只会造成学生单向、刻板、片面的知识结构,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1、 2 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能“学以致用”学校管理心理学以往的教学大致有两种讲授方式:一是每个章节进行逐字、逐句、逐段的分析解释,撒胡椒面式的详细讲授,一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是把一个章节分成几大块,抽出几个问题“抓大弃小”式的教学。一般在时间充分、问题较难理解时用第一种教学方式,而在时间较紧张、内容又不太难懂的情况下用第二种方式。

但不论哪一种方式,教学内容都是局限于理论的阐述和概念的解释,不能用理论来分析学校管理的具体问题,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实用的倾向,严重脱离学校管理的具体实际。而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才会常青。

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作为理解学科的知识背景,学与用又不能结合起来,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必使教学陷入枯燥乏味之中缺乏生机和活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也必然导致培养的学生虽然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缺少动手实践的能力。有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大学生中95%以上人的创新力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他们在毕业后的较长一段时期难以进行各种创造发明活动。而这种只会死读书本、不能学以致用的学生,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的。因此,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行创新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1、 3 教学手段落后,缺乏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运用由于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没有充分认识到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也由于缺乏适应教学需要的各种资料、课件,再加上有部分教师还不能很好的掌握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的技术,如: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所以,教学中仍然是采用黑板+粉笔的古老的教学方式,手段比较落后。这样的教育手段是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现代教育的管理人才的。

2 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了使学校管理心理学走出困境,我们做了大胆的尝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

2.1 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把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变过去的“一言堂”为现在的“群言堂”,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吸取知识、探索知识。彻底改变以考分和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的标准的观念。

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首先,我们根据学校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多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本学科之前已经积累了大量心理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本学科同样适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提问式教学。每次上课前都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理解,然后在课堂上用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的方式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既可以采用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方式来引起学生注意;也可以通过老师问,请同学来回答,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还可以鼓励学生提问,由老师或同学回答。这样的教学既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也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不断试图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其次,对一些有争议、重要的、或者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运用讲授法讲清基本的理论观点之后,往往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达到互相教育,共同提高的效果。这就改变了过去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教师说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教师的任务就是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阐述问题;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新。所以教师只给学生提供思路,提供指导思想,具体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都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做主,所以学生自始至终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

而学生一旦从心理上被动学习的定位上解放出来,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精神就大大增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激发起来,许多学生也就逐渐养成了平时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他们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大大提高,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第三,在讲授中注重启发,变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培养能力的倾向,为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正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样的时代里,企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接受无限的知识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俗话说“授人一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享用不尽”。

过去那种仅限于传授已有知识的“再现型”教育,已经难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知识和增长的局面,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知识教给学生,重要的是把最基本的最先进的知识教给他们,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一反三,善于探索新知识。所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把学重点放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上,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掌握获得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方法,即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们不仅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上或老师所讲的结论能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方法;还注重启发学生富于想象,进行创新学习,使其在分析问题时,能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探索,另辟蹊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注意教给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方法。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有关资料、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理论的创新,写出小论文。再经过交流、讨论、辩论,就可以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教师针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使其把知识真正融会贯通,进入“自奋其力、自至其知”的境界,这就完全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过渡。学生从只会顺着老师和书本的思路学习,发展为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甚至能发现老师讲课、书本和文献中的不妥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也培养了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正如《学会生存》中所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在真理的人。”我们的教学正向此目标努力,力求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归根到底是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便将来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和有利地位。

2、 2 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操作性。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将理论观点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为此,我们注重了对学生早期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训练。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来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其一,在教学中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把握理论,掌握方法;其二,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学校管理中去调查访问进行社会考察,了解学校管理的实际问题,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检验理论;其三,请专家、学者及学校管理者围绕学校管理中的热点问题报告讲学,展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功经验,使学生加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应用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了学生的素质结构。

另外,为了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我们在教学中尝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利用计算机等各种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手段改革。

总之,我们经过了几年的教学探索,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动后,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从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看出,新的教学模式对他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十分有效,并可操作。这说明了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 1 ]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J ]。 教育研究, 1999(7)。

[ 2 ] [美]吉尔福特JP著,唐小杰等译。 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新论[ J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 1990, (4)。

[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1996:188.

[ 4 ]林崇德。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 J ]。 中国教育学刊, 20xx, (1)。

大学生心理论文 篇9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共同构成健康的完整概念。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性格”。[1]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内涵有着内在一致性。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情况,大致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衡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一是正常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敏锐、记忆力良好、思考力灵活、想象力丰富等方面;二是健康、稳定的情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三是人格完整,行为协调,能有效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且行为的内在反映与外在表现相一致;四是人际关系良好、和谐,乐于同老师、同学等他人交往;五是坚强的意志品质,具备达到目的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行为,并在遭受困难、挫折时能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2]

二、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高速运转和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群体早已失去了曾经的“天之骄子”的光环,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的重重压力。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首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总人数比例上升,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个体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涉及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群体饱受着抑郁、焦虑、自卑、恐惧、偏执、强迫、紧张等心理问题的折磨;最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扩大,处理难度不断增加。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状况,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内部性原因,也有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等的外部性原因。内部性原因主要是指大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均处于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变化时期,“心理年龄滞后于生理年龄,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独立生活能力差,自制力差,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因而较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3]。外部性因素,学校方面包括学业负担重、生活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协调困难、生活中遭遇挫折与不顺等;社会方面表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导致大学生在择业与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从众心理等,并进而产生诸多心理困惑;家庭方面或因家庭成长环境与大学学习生活环境之间的强烈反差,或因父母亲戚寄予的过高期望,或因家庭经济拮据、贫困等,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不适,精神方面也有诸多压力。除上述原因之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理解模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认识评估存在偏差等[4]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三、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学目标的动态性、身体活动的实践性、组织操作的复杂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心理体验的复合性等特点[5],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高校体育可以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有益于智力水平的提升

在大学繁杂而充满压力的学习生活中,大脑多处于疲劳和紧张的状态,这就需要使它得到适时的休息和调整。大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让大脑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使脑力得到快速恢复,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分析能力的健康发展,对于保证智力的正常发育及大脑潜力的开发有着积极作用。概括而言,高校体育对大学生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大脑的开发和利用,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二是减缓应激反应,提升大脑的工作效率;三是能有效消除脑力劳动引起的疲劳。具体来说,高校体育对智力的影响基于这样一个过程: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写字读书以及低头弯腰使流向大脑的血液受到限制并不断减少,这直接影响到大脑的营养供给,进而引起脑胀、头晕,使学习效率下降。这时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体育活动与脑力活动合理交替,导致运动中枢神经兴奋,有助于加快脑部的血液循环,使大脑获取更多的营养供应,从而有助于消除脑力劳动产生的疲劳,提高大脑的学习效率,并进一步促进大脑智力的发展和智力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体育可以促进大学生情绪稳定,帮助缓解紧张情绪和消除心理疾病

在高度竞争的社会,身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也会面临精神空虚、学习生活焦虑,情绪压抑、紧张的问题,从而极容易导致悲观、孤独等心理障碍。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降低、减轻甚至消除这种焦虑,稳定情绪。因为高校体育活动具有组织性和群体性,通过各异的组织形式和不同的活动内容,不仅容易发现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而且有助于大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发泄内心的不满情绪和意识,解除内心的枯燥和烦闷,提高主动性、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满足相互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调节情绪,并得以保持健康、稳定的心态。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士分析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显著地松弛紧张的神经,改善人们的自我感觉,消除失落和沮丧情绪,是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总之,高校体育对形成大学生稳定、健康的情绪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对帮助缓解紧张情绪和消除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着积极影响。

(三)高校体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心理与行为的协调性

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内在要求,也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作为高校教育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必然离不开健全的心理机制,必然要求具备健全的人格。所谓健全人格,就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应该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高校体育对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巨大影响,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情感上实现相互沟通和交流,而且可以发展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发展。具体表现为: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表现勇敢的品质、挑战新的成绩、努力克服困难等外在行为与自我观念、自我要求保持协调与一致性,如此逐渐使大学生自我意识受到体育教育的影响,使其在心理上不断表现出乐于交往、能客观评价自我与他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制和稳定的心理状态等倾向和能力,在行为上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身心均处于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良好状态,心理与行为的协调性不断得到提高,这无疑对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高校体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处于大学阶段的大学生,相比之前的初高中阶段,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容易造成大学生相互之间关系冷漠,彼此缺乏感情交流的状况。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大学生进而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而高校体育在改善这方面的问题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体育运动能把体育运动爱好一致、志趣相投的个体聚集起来,通过在一起平等、友好、和谐的比赛或锻炼,使他们彼此之间产生亲切感,并为他们进一步相互认识和结交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可以增强自身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而且几乎在每一项体育运动中,都可以与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结成队友或形成竞争关系,并在比赛、练习的过程中发生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这样一个密切交流和交往的过程。并且在这其中,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及处理与他人关系的多种能力,这无疑对发展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提供诸多机会与实践。

(五)高校体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的进取精神

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同时要求大学生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以接受这种竞争的考验。高校体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这一品质。高校体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激烈的对抗性和明显的竞争性等重要特征,它要求其主要参与主体———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敢于以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和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在具体的体育运动过程中,或者遭受肢体疲劳、疼痛导致的考验,或者感受成功、胜利带来的喜悦,或者承受失败造成的心理打击,都无一不是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意志品质的有益经历。同时,在体育活动中,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等品质。可以说,高校体育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过程,就是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的过程。由此,积极利用高校体育必将对大学生坚强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精神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影响。

四、结语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产生着广泛而丰富的积极影响。通过高校体育,具体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情绪稳定、人格健全、人际关系协调和意志品质坚强等良性品质,从而在整体上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面对不容乐观甚至严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社会各界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并视高校体育为破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融高校体育于全面的实践中去,并积极创造出各种有利条件以真正促进和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 篇10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大学生可以接收各种复杂多样的信息,大学生更追求个人人格的独立。在这种状况下,高校工作的展开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都受到巨大的阻碍。因此,正确的使用教育心理学是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本文通过对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从而发挥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最大作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大学生管理;思想教育

一、引言

在2008年首届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意识论坛上,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最新的要求和标准:思想上要开放化;方法上要多样化;能力上要专业化;态度上要人性化。“四化”的提出,使得教育心理学在辅导员的工作中的重要性显现的日益明显。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动机理论。任何人的举动都有一个原始的出发点,人们将这个出发点称之为“动机”。大学生的热情在高考结束后已经消失殆尽,在这个时候,如果提供给大学生一个学习动机,就会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消极玩乐心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学习引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的关心和支持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大学生建立最新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动机培养和成就动机培养是现今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途径。经过对教育心理学案例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的强弱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第二,迁移理论。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大学生从大学生生涯更好地过渡到社会实践生涯中,这个过程就是迁移的过程。高校辅导员如果能在这一迁移过程中给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就会在大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上起积极作用。

三、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当代高校学管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工作,辅导员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教育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影响,这些信息有时会跟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很多大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思考做事,且不计后果。所以现在的高校辅导员要在以前的方法上突破创新意识,做到审时度势、做到与时俱进。那么在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2]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方法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引导就显得无比重要。第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高校辅导员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不但可以让大学生得到心理疏导,还能对他们的学习起到帮助。因为教育心理学提供的疏导方法可以增强学管工作的科学性,可以提高管理的实际效果。在人们自主开展大学生工作时,无论处理任何问题都可以行之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知识,不单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辅助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大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从而端正三观。第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当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去跟辅导员交流沟通。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蹲下来倾听大学生的心声,并且适时地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多倾听,切重点,示理解,努力让大学生豁然开朗,调整状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乐趣、生活情趣。现在屡见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出现的各种自残自杀等憾事新闻,足见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

四、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第一,促进班级的管理更好地进行。辅导员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适当地制定一些大学生管理守则、制定班级目标、建立班级学分奖惩机制等班级动力系统。在这种动力系统下,大学生会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动作有考量,如遵守班级制度、配合班级管理等。在一个集体下,大学生行为动作的出发点往往会跟从大流,这是由大学生不愿在集体中被当作“异类”的社会心理决定的。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还可以从此方面出发,建立健全大学生榜样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榜样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二,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据激励理论,大学生的管理工作要从提高大学生需要层次、规范大学生学习行为、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这三个方面出发,以激励大学生学习动机为核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需求就越多,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人的主观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决定因素,所以对大学生进行诱导,转变其在满足主观需要时的行为态度,促进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强化其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质量。第三,通过心理暗示增强心理素质。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要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提高个人情绪管理的能力,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地对大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心理问卷调查掌控大学生的心理动向;通过心理模拟实验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日常的交流谈话中,将一些积极的事例或者人生道理暗示给大学生。有时心理暗示的作用会大于传统的谈话灌输。第四,平等交流。在大学生活中,以寝室或有共同利益的大学生组成的小团体是非常常见的。但也与一些人游离在这些团体之外,孤身一人在大学的校园里行走。此时,辅导员应该与那些游离与群体之外的大学生进行心灵间的交流,打破大学生的心理防备,换位思考理解大学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好大学生交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情况越加复杂的情况下,大学生的问题情况也就越多。因此,教育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越加重要。辅导员在应用教育心理学时,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方法,为国家的建设创造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源源,张巍。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2]赵美。浅谈教育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从行为管理角度[J].山西青年,2016(14).

[3]周赛兰。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运用基础心理学开展大学生管理工作[J].明日风尚,2016(6)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