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最新10篇)

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学习,那么,学习过后您有什么感想体会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10篇创新社会管理,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会管理创新 篇1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内部优势

1、政府社会管理理念实现重大转变,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近年来,淮北市政府的社会管理理念正逐步实现五个转变:一是树立 比如,淮北市容局在推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突出服务主题,以“围绕中心、服务群众、提高素质、改进作风”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同时,淮北市政府不断推动涉及社会管理的各项体制改革。以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例,淮北市相山区就率先实现了网格化和扁平化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管理经验。

2、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到2011年12月底,淮北市社会组织依法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已达677个。拥有会员3.47万人,从业人员4,282人,并以每年10%~15%左右的速度递增。朱世凯(2012)指出,淮北市的广大社会组织都能够在社会角色中找准自己的职能和定位,进而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包括:(1)承担了部分政府管理职能,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2)提高行业素质,加强行业自律;(3)热心服务会员,保护其合法权益;(4)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发展社会经济;(5)从事慈善公益事业,解决困难群体的需求;(6)开展民间交流合作,促进淮北区域经济无缝对接。可以说,不同的社会组织在促进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识增强,公众参与管理的渠道畅通。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程度如何,是衡量社会管理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为公众提供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越多越通畅,公民有序参与政府决策的程度越高,社会管理就越容易避免和减少对民意的偏离。多年来,淮北市在打造阳光政府、实施政务公开、实行听证制度方面,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另外,政府借助各类通讯、媒体和网络平台,以热线、邮箱、微博和在线交流等形式,形成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对增进了解、加强互信,拉近政府与公众距离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基层政府还宣传动员和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参与社会建设,通过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持久广泛的社会合力,共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内部劣势

1、政府部分社会管理的职能定位不够清晰。

受传统社会管理思维的影响,一些政府基层单位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时,定位不清晰,价值取向未能从“官本位”和“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和“公众本位”完全转变。因为定位不准,在实际社会管理活动中习惯于采取行政干预、强制命令等方式,具体表现为一是越位,依靠行政权力管理本应当由市场和社会承担,按照市场规则来运行的社会事务,造成政府负担加重,管理效率低下;二是失位,在关乎社会民生基础、环境资源、人口就业、弱势群体保护等方面,措施不到位,执行不力甚至故意漠视而导致各类矛盾问题频发;三是错位,突出表现为重管理轻服务、重处罚轻监管等现象。

2、社会组织低位运行,发展不平衡,数量规模和功能作用发挥比较有限。

淮北的社会组织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缺少来自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和协调机制,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缺少相应支持。同时,社会组织自身能力普遍不足,缺少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民间捐助的途径和规模少而小。

3、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动力不足。

传统社会强调公众对政府权威的服从,广大的农村公民和普通城市居民,很多不清楚自己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应有的权利与义务。目前,改变这一现状的最有效方式———公众参与意识教育和培训,其投入还非常有限。同时,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动力还来自于相应的制度保障和配套措施。当前,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法制化程度较低,也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外部机遇

1、社会管理创新的顶层设计日臻完善。

创新社会管理(最新10篇)

2、社会管理领域的相关立法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在大力支持推进建立和完善法治政府,从而保证各级政府机构能够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社会管理创新,逐步杜绝了滥用政府权力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通过立法,打破了政府对社会管理的垄断地位,用法律制度保障公众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和利益,形成社会管理创新的稳定长效机制。

3、政府公信力不断提升,以诚信为本的社会道德建设呈良性发展态势。

优良社会道德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就是重塑政府公信力,提高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力和号召力。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活动中,应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将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事件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4、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社会管理创新开辟了新的机遇。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现实的社会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网� 现代科技在社会管理的各方参与者之间搭建了无缝沟通桥梁,促进了各方理性、有序、科学地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四)社会管理创新的外部威胁

1、社会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不完善。

利益分化和多元利益主体矛盾冲突要求社会提供一个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社会矛盾的缓和。目前,这一机制的建设还比较迟缓,一定程度上也威胁到社会管理创新的顺利实施,致使社会管理创新实践的价值取向和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面临着多方的质疑和严重的挑战。

2、在加快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的社会管理存在较大的理论与实践盲区。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使广大农村地区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社会结构变迁,也使农村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从而使本来复杂的农村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剧。目前,淮北农村的社会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表现为:一是城乡社会管理水平差距显著;二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然比较落后;三是围绕土地的经济活动和利益冲突增多;四是人口流动加剧造成社区共同体面临重建的不稳定性。作为一个有近百万农业人口的城市,淮北在农村社会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3、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社会管理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社会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首先必须保证建立起社会管理人才队伍的培育体系。淮北本地社会管理人才队伍的现状和发展环境还不尽如人意,缺少社会管理工作人才培养规划,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滞后。

二、推动淮北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对策

综合上述淮北社会管理创新的SWOT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的SWOT战略分析矩阵。结合SWOT分析,淮北市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可以分为如下对策:

(一)SO战略。

即利用从中央到地方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视,进一步转变政府观念,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改变原来的行政化指令性管理模式,转向服务型指导型行政,积极为人民提供各种民生保障和各类公共服务。

(二)WO战略。

通过完善社会管理的各项政策和法规,一是实现社会管理的有法可依,帮助政府克服社会管理职能不清、社会管理定位不准的劣势。二是通过加强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制度化保障,支持引导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中来。

(三)ST战略。

政府应当积极响应社会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的诉求,利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意识增强的优势,建立健全社会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拓宽信息公开、社会公示、制度等民意表达渠道。

(四)OT战略。

社会管理创新 篇2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4-0047-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导致了不平衡、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已成为当代中国重要而紧迫的实践课题。而发挥伦理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一、发挥伦理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是我国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实践的必然选择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余年的发展,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但经过三十余年连续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社会矛盾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开始凸显,变得复杂。这需要我们转变社会发展理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专项社会发展转向社会整体的或综合性的科学发展。这是我国社会发展方式的一次重大转变。在这样一个社会发展转变的关键时刻,发挥道德、法制、文化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探究并构建社会伦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便具有了十分关键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说,社会管理的主题和根本目的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而和谐的社会伦理关系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伦理在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伦理是社会管理中的重要约束力量,它是人的一种内在的软约束。和谐的社会秩序,必须依靠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的种类很多,如法律、章程、守则、命令、公约、民俗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法律规范、行政组织规范和伦理规范。法律规范和行政组织规范都是以某种强制力为后盾的,都体现为制度。与它们相比,伦理依靠的是非强制性的力量,如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因而,在社会管理中有着自己的特殊作用。

社会管理,归根到底是人及其各种关系的自我规范和调理(管理),因为人的理想信念、责任感、荣辱观、价值观都会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加强社会管理不能只靠法律和行政组织规范的硬约束,还要有伦理道德的软约束,这种软约束往往更普遍、更持久、更具亲和力,因而更贴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政治宗旨;不仅要有制度的外在约束,更需要人的内在自觉。伦理规范和法律规范及行政组织规范相互依托、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合力攀援,才能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从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现实来看,一些伦理的理念、伦理的方式已经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作用,需要我们加以总结、提炼、推广和强化。比如,石家庄建南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主动承担着夜间巡逻、上门服务等社会职能;石家庄藁城市上岗村“公德录”,村民做了好事都刻在“公德墙”上,从而使上岗村不仅村风良好,村办企业效益也好,村民生活富裕。这些都是社会“善治”的典型。

二、伦理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伦理具有教育的功能、调节的功能、沟通的功能、导向的功能和激励的功能。发挥好伦理的这些功能,有助于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从而实现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

从社会管理的领域来看,社会管理主要划分为职业生活领域、公共生活领域和家庭生活领域。在职业生活领域,发挥伦理的管理作用,能够促进决策更加以人为本、更科学、更民主,能使决策者在多重利益关系及其矛盾中正确理解和把握自身的伦理责任,能使决策的实施者忠实地贯彻执行。在公共生活领域,伦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加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塑造,确立正确的公共生活准则,改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在家庭生活领域,伦理可以协调家庭成员关系及其社会关系,促进和谐家庭建设,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伦理在社会管理中作用的实现途径,要构建社会伦理管理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第一,在管理层面,即执政党、国家机构和全体公职人员层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社会精神力量,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确定职业伦理准则,促进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过程中,既以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又恪守社会对每个人的道德准则要求;推进伦理的制度化建设;设立伦理委员会,以伦理的方式调解和处理社会管理中的矛盾与纠纷。第二,在社会层面,发挥好基层组织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即依靠城市社区、农村村委会组织的志愿服务组织,发挥社会管理作用。第三,在个人层面,加强社会道德教育,提升个体道德素质;发挥好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的作用,如林秀贞义务抚养孤寡老人,高淑珍建立爱心小院,主动承担起对残疾青少年的教育工作。

三、在社会管理中伦理要与制度相互支持、相互作用

现代社会管理中,只有伦理和制度不断完善,相互作用,才能促进协调好人民内部各种关系,促进社会团结友爱和相互尊重的公共性社会伦理的达成。对伦理与制度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的理解,应该从伦理和制度的不同视域来把握和诠释。

第一,从伦理视角来看,任何制度都是以一般伦理规范预设为其前提的,伦理之于制度的先在性和基础性不言而喻。制度的制订与实施,脱离不了相应时代的道德背景和道德动机,任何制度的内涵表达,都是受一定道德支配的,因为规范系统的建构总是以价值的确认为前提,应当之事必须是善的才具有价值意义和实践根据。伦理是衡量与评价制度是否具备正义性要求,评价社会结构和制度运行的价值尺度。伦理之于制度的作用,对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减少社会风险和动荡至关重要,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任何法律制度欲发挥规范效力,必须具备伦理上的正当性,即必须符合正义性的要求。因此,制度是以一定的伦理道德为基础的。

第二,制度本身应蕴涵着伦理精神,为伦理在社会中进一步发挥其效力提供保障和制度性支持。只有从制度视角来关照伦理,才能切实保障“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的落实,才能使社会管理促进人民群众利益,发挥好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在社会道德建 设中,近年来发生的诸多道德公共事件说明了伦理的发展、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持续和建设,必须要有制度的保驾护航,从制度层面来真正保障诚信、责任感、信任、助人为乐等美德的发扬和传承,为伦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重要内在约束性作用提供制度力量支持。

第三,伦理与制度在社会管理中的相互支持、相互作用,表现在二者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凭借,在内容上相互吸收。同时,可借鉴国外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比如,志愿者制度、义工制度等,形成一种制度约束。这样既为政府节省了大量财政开支,又培养了人们的爱心和公益心,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双赢。

四、社会管理创新中伦理与制度的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

伦理和制度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社会管理中对任何一方的忽视与偏废,都将无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必须将伦理和制度的功能加以整合,形成有效运行机制和路径,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

我们知道,当代社会管理主要是通过社会规章制度运行并保障实施的,而制度实质上就是社会管理活动中的技术性层面,它是管理活动得以开展的物质载体。而从制度的发轫和设计以及实施的有效性问题上,伦理是重要的精神基础。从现代社会管理理念来看,制度就是规范与管理人的行为及人与人关系的规则系统,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规则实施机制所组成,其中伦理观念和规范就包含在非正式规则之中,甚至是其核心构成。伦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只有和制度功能结合,才能促进社会秩序走向良性循环。

社会管理创新 篇3

一、管理的实质在于创新

传统关于管理的理论认为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诸种职能的发挥,保证社会组织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我 所谓创新,其涵义包括了几方面的内容:开发一种新事物的过程、采用新事物的过程、新事物的本身。

我们先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管理。

任何社会组织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分为两大类:程序性问题与非程序性问题。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妥善解决都要依靠管理创新,都要依靠管理主体发挥创造性并付诸实践。表面上看去,对于程序性问题,管理主体只要按既定的程序或规范来投入并配置利用资源,便可达到预定的目标。但是如果我们从程序的产生和变迁的全过程来观察分析,便可知道,任何现在的程序都是以往无数创新成果的累积而成,任何现在程序又都是未来创新的起点。至于非程序性问题,对管理主体而言,没有既有的程序可供参照,必须依靠自己的创造性,去发现并实施配置资源的全新方案和途径,才能达到预定目标。其妥善解决只能依赖管理创新。

次从社会系统运行来看管理。

任何社会系统(社会组织)都是由若干子系统(或要素)构成的动态、开放的非平衡系统。所谓动态,指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或要素)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并造成系统整体的变化;所谓开放,指系统与它所处的外部环境要不断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社会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是众所周知的),它必然会对该系统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系统内部的要素也在不断变化。所以,系统若不及时根据内外变化的要求,适时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则可能会从有序走向无序而被变化的环境所淘汰,或为改变了的内部要素所不容。这种为适应系统内外的变化而进行的局部或全局的调整,正是管理创新。

再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管理。

当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管理者已经不能把自己的目光仅仅局限于有效地整合稀缺的资源,而更应当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正如同志所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联合国环境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必须依赖管理创新才能做出:既有适度的经济发展,又要消除贫困;既能控制人口增长,又能有效开发人力资源;既能延长资源供给年限,又不断开辟新的资源;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行公平合理的分配,满足就业和生活的基本要求;推进科技进步和对危险的有效控制。

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已� 知识资本的价值已经高于传统资本的价值的时候,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正在经历根本的变化,管理的创新将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的世纪,我国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及知识创新系统,提高我国知识创新能力和效率。在各项管理工作中都要重视创新,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

二、管理创新的动因组织的管理

创新是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展开而越来越受重视,越来越强化的过程。管理创新受内在动因及外在动因的驱使。

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因包括以下各方面:第一,人的心理活动特征。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若干层次,而获得适应第一层次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欲望是无限多的。所以,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分别产生的具体欲望都是无穷无尽的,这成为人们不断追求创造新的满足物,以满足这些无止境的欲望的永不衰竭的动力源。第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创新主体对成就的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对社会责任的道义渴望,更强化了他们创新的冲动。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多层次的需要有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强化的过程,当生理、安全、交往、尊重等方面的需要次第获得基本满足之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会突显出� 人们希望从创新的成功中获得成就感,显示自己的价值,从而得到满足。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伴生的是对社会、对组织的强烈的责任感,这会在创新主体的思想上产生强大的激励力量,促使创新主体为了这崇高的对社会、对组织的使命而付出不懈的努力去从事创新活动。

管理创新还有着多方面的外部动因,这影响、激励着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因,共同发挥作用。对某个具体的组织来说,创新的外部动因有以下诸方面:第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兴趣、行为方式、社会群体,随着时间的延续,都在变化之中,这要求社会组织的行为必须随之作相应调整,以适应这些变化。如果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就会落伍,乃至被淘汰。第二,经济的发展变化。经济的发展最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选择,呼唤着消费者对各种新产品、新服务、新时尚、新款式、新功能的追求。这极大地促使人们发挥创新的才智,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上述丰富多彩的企盼。因此,也就需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然条件约束。人们越来越重视自然条件的挑?自然原料日益短缺,运营成本日趋提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政府对自然资源的干预,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不断加强,这些对企业都形成巨大压力,迫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以适应严峻的形势。第四,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开辟了更新更广阔的新天地。作为管理主体,有责任通过不断创新,来引导和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对管理主体形成强有力的挑战:大部分产品的生命周期有明显缩短的趋势;技术与信息贸易的比重增大;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更大的压力,我国劳动力费用低廉的优势将逐步减弱;流通方式向更加现代化的方向演进;对社会组织的领导结构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种种,都要求我们重视管理创新,通过创新,迎接挑战。

三、管理创新的内容管理创新

是指创造一种新型的、有更高效的资源整合的范式,它既可以是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某个具体方面的细节管理。所以,管理创新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提出一种新的运行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第二,创设一种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第三,发明或引进一项新的技术,并使之付诸实践。第四,创立或引进一项新的制度。第五,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所以,管理创新包括了思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等诸方面的创新。这些相互之间又紧密联系。

制度创新主要是解决组织的产权制度和组织形态问题;技术创新主要是指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流程、新的技术;市场创新主要是寻找、强化新的需求和采用新的营销组合;说到底,这些都是为了把组织的各种资源条件、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创造新的更有效的运行范式,以追求效率更高的组织运行结果。这些实际属于前面已阐明的管理深层含义。

(一)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研究和取得成果的过程,又包括了新发明、新创造的应用和实施过程,还包括了这些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的扩散过程,即新技术成果从开发研究和市场推广的全过程。技术创新的过程可归结为管理问题。

进一步考察技术创新,可以看出它主要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以及产品创新几个方面。

1.要素创新

企业的运营过程实质在于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其资源要素包括材料、设备、人员等多类。故要素创新包括材料创新、设备创新、人力资源创新。材料创新是指:开辟新的材料来源;开发和利用成本更低的替代性材料;提高材料的质量;改进材料的性能。设备创新是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用于革新设备;采用全新的装备,代替原来的设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是指:不断从外部吸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对企业现有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

2.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要素组合方法包括了生产工艺与生产过程的组合。工艺创新主要指创造出新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条件。生产过程的组合创新是指企业研究和采用更合理的空间布局与时间组合,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

3.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主要包括品种、结构、效用诸方面的创新。品种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方案,开发受市场欢迎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品种。结构创新是指通过改进使产品结构更合理、性能更提高、使用更安全、操作更方便、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效用创新则是指通过了解用户的偏好,

(二)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引入新的制度(组织的结构与运行规范)安排,大的如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小的如具体企业的组织形态、运行机制。制度创新实质上也归结为管理问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舍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新体制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①微观基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②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通过市场优化配置;③宏观管理———彻底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④收入分配———建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⑤社会保障———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 ②权责明确———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的投资承担保值、增值责任。出资者对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所有者的权益:资产受益权,重大决策参与权,对经营管理者的选择权。企业亏损乃至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③政企分开———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独立自主地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率为目的,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而是对企业依法监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破产。④科学管理———实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最高权力机构为股东大会,决策机构为董事会,管理执行机构为经理层,监督机构为监事会,各种权能科学地分设并相互制衡。

在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和建立企业制度的进程中,改革已经开始了攻坚阶段———产权革命,把新的关于产权的制度安排引进经济和企业。在理论与实践上突破原来的固守所有权”的局限,认识到产权是组权利,是从出资者的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各种行为权利的总和;它不只限于生产资源,而泛指人们排他性地拥有的一切使自己或他人受到损益的权利;产权是可分的,前述的各种权利可以互相分离,而且同一财产的产权又可以分为若干份额。这样,产权的交易、产权的流动就真正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从而使经济蓬勃发展、兴旺繁荣。

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经历经营机制的创新,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真正的独立经营者,成为构建市场经济的合格的微观基础。

(三)组织创新

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都必须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创新。在以往的管理理论中,往往把企业视为生产函数,从而把组织创新看作是技术创新。其实,这种认识是在说明技术创新对组织活动所作的要求,而不是组织创新本身。我们把研究的目光集中到组织本身则可以这样来看待组织创新:是指组织规制交易的方式、手段或程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改变原有规则结构的性质前提下的组织度量式创新;再一类是根本改变规制结构的彻底性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 篇4

[关键词]信息社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一个以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接收和显示为主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开始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兴起,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正在彻底地改变人类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西方有学者将人类社会的这种新的发展形态称为所谓的后工业化社会,又称为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路、新理论层出不穷,使人们感到应接不暇。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管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全世界的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寻找对策,适时进行管理创新。

一、企业管理观念创新

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体现为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在管理观念上不断创新。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1.“信息至上”观念。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管理已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不停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科学管理信息等;在企业内部还有一个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管理环节的信息。这些企业内外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使用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企业必须首先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以开放的头脑及时地把握各种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2.“能本管理”观念。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具备“以快应变”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集中体现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从物本管理过度到人本管理,进而深化为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更确切地说就是能本管理。在信息时代,知识、信息、智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技术的运用者,其智力资本的贡献率是人力资本贡献率的主导成分,并远远高于非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企业间竞争的实质就是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的企划主任伍德格告诉我们: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因而,企业的管理核心也应该演化为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侧重于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走向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

3.从重视经济性转向重视企业伦理。在工业经济社会,企业的惟一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而许多企业对社会财富贪得无厌地攫取,不惜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地掠夺自然资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损害所有者、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权益。而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念、生产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特别是大公司对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具有直接的影响,人们要求企业行为更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这使得企业必须从社会伦理准则来认识和规范自身行为,以重视社会责任的形象来赢得人们的赞赏。一是要把企业看成准公共机构,不仅追求利润,而且对保持社会公平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二是作为担负企业经营责任的经营者,除了追求个人私利,还应对出资者的财产负责,保证生产者收入增加、福利改善。三是个体私利的最大化要与整体的社会责任相一致。总之,必须把个人价值与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

二、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创新

1.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由于信息化能提高其应变能力,可以进一步融合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各项资源能综合、合理、集约、高效地使用,大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随着企业获得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可以跟踪世界上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成果以及信息的更广泛的共享,与外部尤其是与消费者更直接和密切的联系等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

2.注重柔性与和谐管理。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自觉的行动。它的本质是在以知识工作者为本的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和谐、融洽、合作、灵活敏捷任性等特征。自我改善的柔性管理以严格管理规范为基础,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条件,以员工自我管理为主体,通过一种顺势而人性化的管理来强化管理的应变能力。它是以理性的管理思维,超越了传统的硬性规范管理模式,把刚性管理制度的强制实施发展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要求和弹性的约束准则;把被动的事后惩罚转变为事前预防性的相互监督;把围绕生产的管理结构调整为以市场为中心的灵活应变的弹性管理机构;把员工在企业中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

和谐管理指使组织系统达到内外协调、调和、融洽、谐和的管理。和谐理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的框架之上的。企业组织是一个系统,它与外界各系统及其本身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密切联系的,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如何在各个子系统中形成一种和谐状态,从而达到企业组织整体和谐的目的,以实现效率最大化。

要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首先,领导者应有很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带头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并处处关心体谅员工,善于联系员� 其次,领导者应有谦逊诚信的品德和民主平等的作风,尊重员工的人格,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其三,领导者应善于在物质和精神上体恤员工。日本的企业界十分强调和谐管理,日本劳工运动评论家森田实对松下公司的这一制度的特点评论说:日本的企业就像父亲,劳工组织就像母亲。公司的中层干部就像亲兄弟,而企业的劳动者便是子女。日本企业所培养的是亲情味的大家庭式的和谐。

要实现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首先,提高产品质量是调试企业与客户、市场和消费者之间关系和谐的重要方面。中国台湾体育用品巨豪、光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光男在讲述自己在调试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谐方面的经验时说:高质量的产品是实现主动调试客户,使自己与客户能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达到和谐的最根本条件。其次,在和谐管理中还必须处理好“和”与“争”的关系。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必然要被淘汰,“和”与“争”是事物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必须正确对待,不可偏废。

3.组织运作的虚拟化。时代变迁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的地域界限,绕过原有的部门层次,与外部组织频繁地进行资源的交流和互补,以群体和协作优势赢得竞争的主动地位;企业的决策不再停留在对内部资源的考虑上,而是借用企业外部的力量,将可利用的企业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整合在一起虚拟运行,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信息时代企业组织运作的一个发展趋势。虚拟运作的类型主要有:人员虚拟、功能虚拟和企业虚拟。

4.营销方式网络化。企业在传统营销中,一般分销渠道相对较长且信息反馈较慢,企业与消费者不能做到“一对一营销”,造成费用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Internet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技术条件,使企业的合作竞争战略和虚拟化运作模式能得以实施,使企业能与顾客建立起更为直接的联系。企业通过建立网络营销系统,可以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实现个性化生产和服务,扩展企业的生存空间,企业不仅从网上获取大量的需求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许多交易行为在网上进行,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企业必须参加网上经营的新战场。

更多精彩毕业论文来自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是受企业制度亦即企业财产制度决定的一整套管理行为规范,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经济责任制及内部管理制度。在信息社会中,市场信息复杂多变,人类知识日益膨胀。企业要根据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企业原有的一些内部制度进行创新,以适应企业在信息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需求。

1.要对原有的建立在精细分工基础上的已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一些管理制度、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方面的制度、系统化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议事决策方面的制度进行创新。

2.信息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企业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信息管理制度。

3.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员工学习和组织学习的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企业职工接受教育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

4.开辟企业与信息群或信息系统的新的有效的联系方式和途径,建立一种紧密的,渗透式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要提高企业对信息的依赖和开发利用的意识及能力,提高企业对信息作出反映的灵敏程度。在信息社会中,企业对新信息的反映程度和利用率是企业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

5.在及时、全面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表现为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造能力的大小。对于获得的信息必须充分的消化、吸收、为我所用,面对市场信息适时调整企业战略,大胆地进行管理创新。

6.引进竞争机制,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员工的竞争体制,营造竞争环境,帮助员工树立自主自强、顽强拼搏、竞争进取的敬业精神和思想观念。要改进分配方式,从按生产要素分配转向按知识分配,体现多劳多得与竞争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分配制度激励人学习,用竞争的办法来调节收益分配制度,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加快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进程。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同意,核心竞争力是一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管理创新是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而构成的企业内外的成长协调系统,其目标应该紧紧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而进行。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企业自己培养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发现、挖掘、整合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培养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演化法和孵化法。(1)演化法。指经营者选定一个目标,由全体员工在原有工作岗位上一起努力,设法在合理的期限内建立特定的核心能力。这涉及多种组织活动的事实和调整。(2)孵化法。指企业专门抽调人员,组成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内部小组,负责在2年~3年内建立核心能力。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营造一种培育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让核心能力成长起来。

2.通过知识联盟获得核心能力。知识联盟是企业间战略联盟的一种形式,它以学习和创造知识作为联盟的中心目标。一个组织只有具有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的能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和立于不败之地。知识联盟有助于一个公司学习另一个公司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公司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进而创造一个新的交叉知识。知识联盟可以帮助公司扩展和改善其基本能力,有助于从战略上更新核心竞争力或创建新的核心竞争力。

世界上一些大的跨国公司,以其特定的行业正在结成联盟以得到像技术这样关键领域中的外部专门知识。制药业和软件业就属于那些带头从其他行业借用技术以提升其自身竞争力的行业。其通过与HumanGenomeSciences公司的合作,SKB公司极大地扩展了其研制新药的能力。

3.通过企业兼并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是企业扩大规模、快速加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从理论上说,竞争力是不能移植的。但是通过兼并收购,企业把外界拥有关键技术的企业并入企业内部,经过资产重组和企业结构调整,可以将被兼并企业的技术专长整合成企业自身的专长和核心能力。20世纪90年代的“活鱼吃休克鱼,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方式已经转变成21世纪的“大鱼吃大鱼,活鱼吃活鱼”的竞争方式。如美国的惠普公司并购康柏公司、英国葛兰素威廉公司并购史克必成公司和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并购霍尼韦尔就是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通过并购和重组能极大地提高这些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将迅速改变全球化市场竞争与合作的格局。

五、企业形象管理创新

形象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主体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在无限的空间和区域内,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并传递自身的理念、标识、品牌、风气、制度、服务、环境等要素,在诚信方面实现与顾客或公众之间最大限度的“零距离”沟通,塑造并实现管理主体最佳形象的过程。塑造理想的企业形象,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有形形象的塑造。有形形象的塑造主要是指企业形象中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包括电视、报纸、杂志上的广告设计;包括路灯、路牌、灯箱等平面广告设计。包括环境的点缀、建筑物造型、色彩选用、装潢情调等方面的设计。这些可视要素让公众一看便知企业的形象要么高雅无华,要么富丽堂皇,要么洁净舒适,要么管理平庸等。

2.无形形象塑造。无形形象的塑造主要从非视觉方面,即从感觉、行为、意识、观念等角度来塑造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环境氛围。无形形象的塑造比有形形象的塑造更为复杂且重要。它将企业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等因素融入企业行为、员� 无形形象塑造实际上就是感觉形象的塑造。当前企业形象塑造主要是诚信形象、道德形象、管理者和员工形象的塑造。

六、结束语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途径。市场引导企业,而市场信息是千变万化、非常活跃的,企业要适应市场并谋求领先,就必须根据瞬息万变的信息,不断调整,创新管理。因此,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没有管理创新,企业就难于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利媛。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经营与管理,2001,(2).

[2]孙勇。“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11).

社会管理创新 篇5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效益

社会管理创新是为了实现社会管理目标活动,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管理方式进行改造,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增强社会效益是会管理创新的目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对着力有效解决当前各类社会矛盾,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目前我国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国社会管理理念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管理理念过于重视对经济的发展,社会建设和管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在经济建设得到很好发展的同时,社会建设和管理却相对落后。这种过于重视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种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失衡带来的贫富分化、社会动荡、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前车之鉴。而我国目前也出现了某些不协调的现象。比如社会安全建设缓慢,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公共卫生覆盖面较低,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城乡、地区差距和居民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等,这会导致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摩擦和冲突的增多,客观上会导致社会心理失衡,可能会埋下不稳定的心理基础。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任其蔓延,其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应该采取措施,使现代管理理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社会管理方法陈旧落后。

社会变革要求社会管理方法与之相适应,一个社会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一个社会管理的方法一定要适应一个阶段社会的主要特征,当一个社会的主要特征发生变化,社会的管理方法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如今我国社会出现的最重要特点,就是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他们已经作为一个新兴的阶层,而且他们的出现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城市农民工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现有的社会管理还没有对这一群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地方的社会保障体系仍把新生代农民工排斥在外,使他们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从而成为“游离”在城市边缘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劳动力市场转型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因此“蚁族”的数量急剧增加,在社会关注度上“蚁族”却是一个极少为人所知的群体。蚁族人群既没有纳入政府、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这些都暴露了我国的目前的社会管理方法不健全,不能适应社会的新发展,不能及时解决好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

3.目前的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

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可以说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所在,是各类创新的支撑和保障。我国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仍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一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状况。随着我国社会市场化和流动性的增强,社会管理范围的不断扩大,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已难以维持对社会管理的大包大揽。我国社会的中介组织不能向西方国家那样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社会中介组织尚未真正成为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而且目前我国社会的自我组织能力不强、自治能力差。中介组织普遍数量少、力量弱、参与意识不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有限。这就需要我国政府要想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

1.社会管理机构要认真贯通社会管理创新理念。

创新社会管理(最新10篇)

不断推进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展生态文明等等。

2.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管理机制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新的社会管理理念与之相适应,所以应该坚持和把握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方法要求,首先要始终坚持和把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方向与原则,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政策性强,事关民生利益和社会稳定,必须思路清晰,理念正确。创新社会管理方法要注意几个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满足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社会管理创新的全过程。创新管理的办法要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坚持依法治国,积极推动社会管理领域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立足当地、服务当地。把理论研究务实化,真正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切实效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着眼于解决社会管理中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确保社会和谐、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提高效益为核心,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充分体现管理创新带来的全新效果。

3.从实际出发,创新社会管理办法。

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办法,首先要做到深入调研,抓住问题症结,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抓矛盾,查根源,力求一针见血地从根本上清除矛盾,解决问题。管理人员要有科学论证,做出有效决策。确保决策办法合情合理合法,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管理的实施要做到稳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综合性、整体性的工作,必须精心策划,整体推动,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稳步实施,保障效果。还要特别注意追踪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修正偏差,完善举措,确保总体工作始终沿着正确轨道运行。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

[2]陈振明.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东南学术,2005,(4).

[3]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52.

社会管理创新 篇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手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精神,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公众参与、科学管理的原则,将社会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完善社会管理手段、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努力探索一条科学管理社会的新路子。切实解决影响我区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确保完成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工作任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七大类三十项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实现全区治安维稳形势进一步好转,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把建设成为和谐平安先进区。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决定成立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四、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扎实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

1、完善维护稳定的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责任鉴定和综合治理实绩档案,严格实行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完善《区问题及处置办法》,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识。

2、加大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力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在决策前要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真正使风险评估成为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政法部门要把风险评估纳入执法办案过程之中,科学预测和有效预防可能产生的风险,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三个效果”的统一。

3、健全完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按照“深化、提升、加强”的要求,建立健全“三调联动”协调会商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三调联动”的整体效能。认真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加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涉及征地拆迁、搬迁安置、教育医疗、交通事故等重点领域和人口密集区全面建立行业性、区域性专业调解组织,积极构建政府法制部门牵头、相关行政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格局。

4、认真落实和完善有关政策制度。对涉及社会保障、征地拆迁、医患纠纷、城市困难群众违规经营、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难”、进京非正常访等影响社会稳定和民生疾苦的突出问题,加强调研,立足实际出台方案,从政策层面解决问题。政法部门要树立调解是执法的理念,从机制上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于执法办案中。法院、检察院要充分运用司法建议,促进依法行政,减少社会矛盾。

5、全力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坚持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不断深化工作“三无”(无进京非正常访、无来省重复访、无中省交办积案)街道和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联合接访、综合调处的矛盾纠纷新模式。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落实包抓领导、承办单位、工作责任和化解措施。对涉及面广、影响重大的矛盾纠纷,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包抓,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妥善处理。

6、严格落实稳控措施。依法维护工作秩序,切实加大对无理缠访、闹访人员和组织煽动集访闹事的重点人的依法处置力度,坚决维护法制尊严和秩序。严格落实“五包”责任和稳控措施,加强对重点群体、重点对象和非正常访人员、情绪行为偏执人员、精神病患者的稳控,严防其集体上访、进京非正常访和聚集滋事,确保建党周年纪念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

7、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机构和队伍。建立健全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组织和协调各职能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局面,统筹推进和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以各街道综治办和派出所为主体,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心;以村(社区)委会干部和辖区民警、流动人口协管员为主体,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进一步健全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按照人口500︰1的比例,配齐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

8、努力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制,制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进行目标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调研,制定出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

9、建立完善劳动执法和保障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的日常巡视检查机制,加强流动就业人员和劳动力市场的清理整顿,取缔非法职业中介组织,保护流动就业人员合法权益;完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加强日常工资支付情况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拖欠、克扣流动就业人员工资行为。加大对用人单位特别是高危行业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强迫流动就业人员超时、超强度劳动和违章作业、违反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并落实用工单位、经营业主协管的,融治安防范、矛盾调处、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生育、卫生防疫于一体的流动就业人员服务管理责任制,把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用工单位、经营业主。

10、建立和完善流动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机制。坚持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方针,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统筹协调工作,建立专门学籍档案,保障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强对以接收流动人口子�

11、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完善农民工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补偿、医疗保险等政策。监督其用工单位为农民工购买五类保险并向农民工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工作、生活环境。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纳入经常性工作落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健康教育工作,在传染病防治、儿童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提供与城区居民同等的服务和优惠政策。

12、建立和完善依托社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工作体系。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向社区延伸,加快实现以社区为平台的人口属地化管理。依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积极开展房屋租赁、委托、信息采集、安全咨询、代收税费、调解纠纷、宣传教育以及劳务中介等服务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进流动党员管理,鼓励流动人口参与社区居民自治,探索流动人口参加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办法,增强其社区成员的意识,使流动人口真正融入社会。

13、建立健全“以房管人”机制。全面实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出租屋主、租赁中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的治安协管责任,掌握承租人、住宿人的生活和活动情况。完善流动人口普查登记制度,围绕“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变动更新”的目标,开展流动人口经常性的普查登记工作。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强化信息录入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鲜活、完整性。

(三)积极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创新

14、加快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建立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减少社会消极因素,积极探索完善制度体制机制。

15、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管控机制。积极推进和落实“及时造册建档、及时家访、及时签订帮教责任书、及时进行法制教育、及时制定和落实帮教措施”的“五个及时”工作机制;对帮教对象做到“三不、四同”,即“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过去;政治上同对待、经济上同支持、工作上同信任、生活上同关心”,为特殊人群回归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帮教工作的“三个延伸”,即向外延伸,扩大帮教范围;向前延伸,及时在刑释解教前介入帮教;向后延伸,主动对帮教安置后的对象继续帮教。对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基层党政组织、政法部门、群众自治组织要建立必送必接和有效安置机制。确保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率达到100%、帮教率达到100%,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控制在3%以内,就业安置率力争在三年内达到%以上。

16、建立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流浪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救助机制。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流浪乞讨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救助工作责任制,完善流浪乞讨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救助机制。深入组织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流浪危重病人、流浪精神病人和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救助和流浪未成年人、老人的救助保护工作,坚决打击幕后操纵和组织流浪未成年人、老人进行乞讨的违法罪犯团伙和人员。

17、建立和完善闲散青少年,尤其是问题青少年的帮教矫治工作机制。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专项行动,摸清社会闲散青少年的底数,深入分析各类青少年群体的基本需求和有犯罪行为及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提出有效的工作措施和政策建议,推进各项教育、服务和管理措施的落实;加强留守流动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工作,通过在城乡社区的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阵地,设立儿童公益岗等多种途径,弥补留守流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缺失,对问题儿童进行指导帮助。在区法院建立少年法庭,专门审理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探索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机制。

18、建立健全对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工作机制。采取“预防、管控、帮教”一体化措施,对吸毒等高危人群帮教管控工作。做好高危人群的排查核实工作,全面掌握社会面重点人员底数和现状,特别是重点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防止和减少高危人员失控漏管情况。实行分类帮教,通过心理咨询、疾病预防、戒毒治疗等手段,分层次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或其他高危人群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消除或缓解其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加强社区帮教组织建设,根据不同情况,充实调整帮教人员,建立帮教、监管工作责任机制,切实将管控帮教责任落实到基层单位和帮教人员。

(四)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创新

19、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城镇社会面巡逻的制度化、常态化,把防控触角进一步向社区、单位内部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域交界处延伸,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建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动态防控网络,形成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社区有联防、邻里有守望的多层次立体化防控体系。

20、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按照“条块结合、齐抓共建”的要求,在继续深化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巩固原有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加大行业平安建设力度,把平安创建活动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加大对平安建设薄弱地区、单位的指导支持力度,不断巩固和发展基层平安创建成果,推动全区平安建设深入持久开展。

21、加强治安重点地区的治安防范工作。认真研究“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和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问题村”和“老大难村”、学校及周边地区、铁路沿线等治安重点地区的治安防范工作,掌握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规律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防控打击机制;进一步完善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挂牌督办和责任查究机制,推进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各项措施落实。

22、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以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整治活动为载体,针对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在开展全面治理的基础上,树立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样板,以点带面,建立健全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五)积极推进基层综治组织工作创新

23、进一步健全基层综治组织。在各街道办事处和农村(社区)建立起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担负起维护基层稳定和谐任务的基层综治组织。着力加强街道办事处综治办、综治维稳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建设,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社会管理联抓、惠民实事联办的综治工作新机制,切实做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着力加强村(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站建设。

24、要把治乱与治瘫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加强村(居)委会、综治维稳工作站、治保会、调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对软弱涣散、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基层组织及其领导班子,党委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予以调整、充实。

25、加强基层综治机构、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社区警务室建设,发挥其在排查整治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内保组织和保卫工作队伍建设,确保发挥作用。

(六)积极推进虚拟社会管理工作创新

26、进一步完善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机制。根据网络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日常管理,构建网上网下相结合的防控体系,提高网上发现、侦察、控制和处置能力;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窃取国家秘密、诈骗、、传播物品、非法经营以及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等整治活动,净化网络环境。及时封堵删除网上造谣、煽动等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并落实责任、依法处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有效防止虚假信息和谣言传播。

27、加强网吧行业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对网吧行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凭身份证上网等制度,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等违规行为坚持严管重罚,严厉查处和打击黑网吧,坚决扼制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对网吧业主的教育培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行业自律;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巡查制度,进一步增强网吧管理的长效性。

(七)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创新

28、加强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健全组织管理工作体制和协同管理机制。完善登记管理制度,督促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在法律许可和行政审批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团组织、工会组织建设;建立内部会商机制,加强对敏感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准确掌握境外非政府组织动向及活动情况,有效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

29、对境外非政府组织,依法进行监管。特别是宗教类和基金类等背景复杂、政治意图明显的非政府组织,本着积极稳妥、趋利避害、抓住重点、注意策略的原则,坚持利用、防范并举,抓住重点组织、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依法加强管理,既保护其正当交往与合作,又坚决抑制和防范其渗透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30、对来秦境外人员,依法规范管理服务。公安、民政、人社、教育、工商等部门要做好来秦境外人员停留居留、住宿登记、租房购房备案审批、就业、就学以及外商来秦投资管理等工作,形成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的管理服务联动机制。构建覆盖来秦境外人员入境、居留、就业、就学、出境全过程的动态管控体系,及时清理、遣返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外国人。加大治理非法出入境工作力度,切断敌对分子的渗透渠道。

五、工作要求

(二)广泛宣传动员。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工作,使社会管理创新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各界参与、全民参与,共建和谐家园的良好氛围。

社会管理创新 篇7

关键词: 社会管理 管理模式 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是一个长久的话题,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统治阶级,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不同的管理模式。社会发展到今天,照搬以往的管理模式,只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呼唤先进的生产关系,先进的生产关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当前,我区的经济已有长足发展,面对新形势,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呢?

一、准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航向

党的十强调,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为社会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航向。任何一个省市,任何一个地区,其管理与服务的对象都是人民,脱离了这一主题,其管理就不复存在。所谓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伟大领袖一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辟总结,概述了社会管理的精髓。十,融合了几代领导人的智慧和汗水,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切社会的管理创新都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脱离这一目标,就会失败。

二、整合力量,形成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订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格局与现实需求的差距日益凸显。另外,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空前的社会变革,必然带来诸多矛盾和问题,这对已经形成的社会管理格局带来新的考验。如何整合管理资源,顺应历史潮流,在新时期让试验区管理体系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达到管理目的呢?在党委的领导下,政府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各种力量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才会强力推进社会管理,才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比如:管理措施的缺失与多变性,管理方法的单一性,政府服务的不到位,等等,都造成了政府管理的被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总是不尽如人意。在基层,各社会团体主动参与社会管理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即使根据党委和政府的要求参与进来,出工不出力、参与和稀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公众参与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试验区的发展需要一股强大的合力着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三、推进民主与法治,是强化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

推进民主制度建设,就应该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对一个地方而言,就是通过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达进共识,形成合力。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时效性,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分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要推进民主制作度的建设,就应着力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既节省了管理成本,又充分调动了人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如果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构,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的协同作用,就能进一步收拢民心,增强凝聚力,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的有机结合,逐步消除部分群众仇富仇官心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到社会事务的管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真正形成上下一心,整体联动,共同为试验区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四、强化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干部是关键

首先,干部队伍应有较强的纯洁性,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干部才具有公信力。十提出: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没有干部的清正,就不可能有政府的清廉和政治的清明。干部不懂遵纪守法,干部不能遵纪守法,干部的清正从何而来?有后台的干部不愿遵纪守法,不学无术的干部不懂遵纪守法,这样的干部成了害群之马,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严重损害了党的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失去群众的好感,没有公信力的干部,要推进社会管理,谈何容易?无异于痴人说梦,缘木求鱼。

其次,干部队伍应有较强的责任心。每一名干部,如果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社会管理创新就很难有成功的希望。今天的干部就应该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让利于民, 要不辜负人民的重托,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全身心投入工作,将自己的精力倾注于试验区的社会管理,与全区人民一起奏响试验区的和谐乐章,真正凸显干部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关键力量。

五、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是保障

社会管理创新 篇8

一、 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深刻理解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本质内涵,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加强民生工程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一要明确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实施民生工程,是指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建设性举措。一句话,民生工程就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手段进行改进和改革,构建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社会管理创新与民生工程建设都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通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政府把保障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重大举措落实到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以民生安定促进民生和谐,以民生和谐促进社会管理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政府在制定政策、工作决策时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反映民意,积极维护民利,让群众权益切实得到保障,从而确保社会建设顺利发展、民生工程稳步实施。二要明确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有着共同的目标追求作为政府的两项重要职责。实施民生工程与创新社会管理不仅联系紧密、相互促进,而且在价值取向、本质要求和实现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实施民生工程的基本要求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广泛惠及人民群众。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达到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生活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不断协调社会关系、切实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认真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创新社会管理与实施民生工程都是把以人为本、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本质要求和实现目标。

二、实施民生工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举措 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实施民生工程,既是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举措。

第一,实施民生工程,是更新管理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创新过程中,思想的认知决定着行动的效果,所以,创新社会管理首先是创新管理理念。同志指出:“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通过实施民生工程,促使政府不断转变职能,有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同时,通过民生工程的建构和实施,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更新思维方式,创新管理理念,寓服务于管理之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如重庆市政府2010年推出的“民生十条”,就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方式,不但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使政府转变了工作职能,创新了管理理念,改进了管理方法,从而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实效。

第二,实施民生工程,是实现社会公正、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十二五”规划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重点是“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通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而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则是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通过实施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 只有实现社会公正,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管理创新。

第三,实施民生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如贫富差距现象扩大,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了不和谐、不安定的因素。同时,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这也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安宁和谐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干事创业。只有民生和谐才能社会和谐,只有社会和谐才能推进社会管理不断创新。

三、创新社会管理是助推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管理理念创新为前提、管理制度创新为保障、管理手段创新为重点,才能确保社会建设科学发展、不断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而且为民生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

一是通过社会管理理念创新 ,确保民生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要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思维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把解决民生问题、建设民生工程摆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期盼的民生实事抓起,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扎实有效地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要通过更新思维、创新理念,不断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方法,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切实做到科学管理、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确保民生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社会管理创新 篇9

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着眼基础服务,完善硬件基础建设,

提升软件服务水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作为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矿区服务单位,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是践行油田民生思想、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客观要求。

公司在多个小区建成服务综合大厅,集供电、燃气、通信等服务于一体,让居民享受“七不出园”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形成“10分钟便民服务圈”。同时,着力解决“居家养老”和“留守儿童”等突出矛盾,发挥党员联系服务站作用,建立健全“油田社区综合服务体”和“油田综合服务大厅”,提出了“同处一地、同办一事、同为一方”的工作思路,不仅开展义务体检、巡诊和健康讲座,还开办“四点半课堂”作为油田职工留守儿童看护站,非在岗党员和社区志愿者接送孩子,小区里的退休教师、书法绘画爱好者义务为孩子们做辅导,真正发挥了物业企业作为油田建设“后勤兵”的作用。

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夯实队伍建设,

打造具备优质服务能力的过硬团队

创新社会管理是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的主基调,更是物业服务从劳动密集型向精细物业、责任物业转变的关键之举。作为油田的“五大员”,为了建好“六个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技能水平是探索更直接、更有效、更精细服务的前提。

公司倡扬“四干”精神,自己动手打造实训基地,让普通员工搭上“技能提升直通车”,为员工技能培训创造“一站式操练平台”。通过技术选优、技术骨干评选、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手段,吸纳德才兼备的员工,使他 先后打造出孙立民、杨庆林、马江涛等一大批个人典型和姜明娟环卫班、李琳维修班等集体典型。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走动式”管理,采取入户调查、发放问卷、个别访谈等形式,对所辖小区的社区服务现状以及住户服务需求进行多层面、多渠道、多角度的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提升服务品质夯实基础。

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解放思想,

突破传统服务观念,

多角度多层面满足居民需求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矿区服务系统作为油田的后勤部和大本营,持续开展“三基”“三力”“真情服务进万家”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为油田原油稳产、整体协调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公司以文化进小区、进班组、进楼道的方式,结合媒体宣传、广场文化活动等载体,将物业法规、供热管理条例、物权法等条文绘制成简单易懂的漫画作品。同时,公司创新开展“七彩工作室”,以橙色为标志,成立由小区居民组成的“橙色文明宣传队”,将传统文化、文明礼仪渗入人心。加强人文关怀,以中国传统节日、时

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整合基层资源,

强化自治,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

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科学划分功能,深化资源共享,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共建机制,发挥综合效益。

公司以服务居民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最前沿,建立客服联动系统,现客服接待、录音反馈、落实回访网络化。秉承“百姓满意是唯一标准,百姓便捷是永恒追求”的服务理念,在做实基础服务的同时,做到“三特”服务,“六清”标准,解决好居民群众的诉求。形成了便民服务的“一条龙”体系。尤其是在“特殊天气、特殊人群、特殊节日”,通过客服联动系统,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三特”服务,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同时,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在公司范围内建立起了“三层管理,全域覆盖,网格定位”的“三位一体”监督网络。

社会管理创新 篇10

我们讨论“社区管理体制”创新,首先应当进行理念创新,从中国国情出发,树立“中国社区”理念。“社区”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国外社会学界关于“社区”的研究可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块。在理论研究方面,以滕尼斯为代表,把社区看成为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着重研究价值观、道德、风俗等对社区中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影响,进而研究这样一种相对于“法理社会”的“礼俗社会”对社会系统运行的作用。在应用研究方面,各国社会学界都以本国为背景,总结社区和国家、政府的关系,社区在社会系统中的功能以及相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提出各自国家的“社区模式”或“社区管理模式”。必须指出,一方面,各国社区管理中的共同经验,如注重居民自治,用社区的价值观、认同感、道德乃至社区规则调节规范社区成员行为方式,以“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身份提供服务等,值得我国借鉴;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各国的社区模式总是反映着各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国情特征,因而不存在一种“标准的”模式,任何一种别国成功的模式并不能简单照搬到中国。事实上,现阶段的中国城市社区和“经典理论”中的社区是很不相同的。

从城市社会管理的全局思考社区的功能

研究“社区管理体制”问题,前提是必须明确社区在城市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功能”,因为评价社区管理体制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它能否有利于实现人们对社区的功能期待。在这个问题上,应当遵循“功能—体制—配套政策—具体做法”的技术路径。讨论社区在城市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功能,我们选择社会学“结构—功能”理论作为方法论。这一理论认为,社会(实体或制度)作为一个大系统,其内部由若干个子系统(实体或制度)组成。这些子系统对于大系统而言都是结构性的和功能性的。大系统把它的目标分解给各个子系统去承担,即提出子系统的功能期待,只有当子系统都实现这些功能期待时,大系统才能实现良性运行。因此,子系统功能的合理性就在于满足大系统的功能期待。用“结构—功能”理论去分析社区在城市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功能,可以认为:城市社会管理体系是一个“大系统”,社区和社区管理是这个大系统的一个结构性和功能性的“子系统”,社区在城市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功能应当是从城市社会管理的全局出发,即由城市这个大系统的运行要求“自上而下”决定的。评价社区的功能是否全面、合理,必须看它能否满足城市社会管理对它的功能期待。如果不是这样考虑问题,我们将陷入只看局部不看全局的失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因为现阶段我们对社区在城市社会管理中的功能的认识是不够全面的,主要表现为:(1)把“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重点局限在居委会辖区内的“社区”层面;(2)重居民自治、重社区服务,轻管理,特别是必须以社区为平台进行的“行政性的”管理;(3)强调社区建设的“非政府”的一面,把“居民自治”和政府主导、推动割裂开来,简单否定居委会协助政府工作的合理性;(4)由于片面强调“居民自治”,形成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管公司“多头共治”局面,无法统筹、缺少权威、难以协调,实际上各自为政,治理效率低下,反过来影响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等。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一开始我们就对中国国情条件下的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缺少必要的理论准备,引进“社区”一词时也引进了国外、境外“社区”的理念和模式,并视为经典和标准;其次,我国社区建设是从“社区服务”起步的,一开始就使人们对“社区建设”的理解局限在小区内部事务的范围之内;第三,我国法律规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这一体制限制了居委会的管理能力和条件,使居委会承接政府部门工作时不堪重负,由此导致的对“行政化”的批评又使居委会配合政府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弱化;第四,由于将居委会定位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使之难 实际上,经过二十多年的社区建设实践,上述问题逐渐显现,各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局部的探索和调整,甚至已经创造出带有方向性的经验。在今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以往对社区功能的认识,条件已然成熟了。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

1.全面推广“一委一居一站”社区管理体制

如前所述,近几年各地针对现行社区管理中显现出来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比较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模式以后,我们认为,以南京市建邺区为代表的“一委一居一站”体制,具有多方面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值得认真总结,进一步完善,向全国推广。建邺区的经验主要有:以现行居委会为依托,建立“社区党委”,党委成员和居委会、服务站领导交叉任职,统筹领导社区工作;现有各居委会继续保留,其职责为做好所在社区的群众自治及管理社区内公共事务、开展社区服务;将现有区级相关政府部门和街道工作人员连同经费,以“(行政)资源下沉”的方式设立“社区公共服务站”,承担政府公共服务和相关行政管理。委、居、站职责分工明确,界限清晰,各司其职,把“管理、自治、服务”三大功能分解落实到实处。概括地说,建邺区的社区管理体制体现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体现了从城市社会管理全局出发,自上而下的系统设计,体现了社区管理功能和管理体制相一致的原则,实现了城市社会管理和社区管理、党委领导和群众自治、党的建设和居委会工作的有机统一,实现了新老两种体制的平稳过渡和成功衔接,是一个“能统筹、有权威、可协调”的体制。

2.积极探索以“强化管理职能”为重点的“小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如果说“一委一居一站”体制代表了“大社区”层面的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话,那么,同样重要的是还应当积极探索居委会辖区内的“小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从各方面的调研成果和我们在社区中的生活经验看,现阶段“小社区”实际发挥的功能和人们的期待之间仍有明显的差距:居民委员会除了忙于事务性工作和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一些社区服务外,并未成为具有法律和行政权威的社区管理中心;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工作量最大的居住环境管理在大多数情况下陷入物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的漫长的博弈之中;照搬境外做法引进的业主委员 现阶段“小社区”管理方面的问题,根源在于管理功能和管理权威的缺失,因此我们认为,要以“强化管理职能”为重点,探索“小社区”管理体制创新。要以居委 具体来说,通过党组织负责人和居委会主任的交叉任职,加强党的领导;居委会成员必须由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居委会工作要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坚持和完善群众自治制度;考虑撤销业主委员会,由居民委员会行使业主委员会的权力,减少机构的重复设置;物业服务公司和社区内其他服务性组织接受居委会的领导和协调。“小社区”管理体制创新要在“一委一居一站”体制框架内进行,实现平稳对接。在完善体制的基础上,政府部门要妥善解决居委会人员待遇、办公场所、工作经费等问题。

3.以社区为依托配置各类资源

如果我们确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确认社区在城市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确认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改革方向,那么就应该不仅在制度上,而且在各类资源的空间配置上作出安排。要把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城市建设规划和社区建设规划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以社区为依托优化资源配置。(1)建议考虑撤销街道机构设置,将街道工作人员连同行政事业经费配置到“一委一居一站”的网络中去。(2)以街道区域为基础,按照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节省成本和方便群众,构建公共服务站点的网络体系。(3)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必须按服务人口数预留街道、居委会两级社区活动场所用地和社区服务场所用地。例如,根据“以社区为依托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建设规划中,预留街道和居委会两级社区的养老设施用地和医疗卫生服务用地,这应当进入“国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