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理念【精选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标语吧,标语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什么样的标语才经典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是勤劳的编辑帮大家整编的企业经营理念【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经营理念 篇1

[关键词]循环经济;框架;外部环境;经营理念

一、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

(一)市场环境的变化

市场是企业经营的直接外部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循环经济的实施将首先影响到相关生产要素的供给市场。循环经济提倡资源与能源的节约和高效使用,造成我国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能源的产权结构不清晰,资源能源的社会成本与生产企业的个体成本不一致,从而使市场价格与资源能源的实际稀缺情况之间出现偏离,市场价格没有准确反映资源能源的稀缺状况。在循环经济制度环境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资源能源的价格将逐渐逼近其真实的稀缺状况。资源能源价格的变化将改变企业的成本结构,从而影响企业的赢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需求端,循环经济提倡消费者消费绿色产品,进行绿色消费。在消费者支付能力不断提升和环境意识逐步增强的情况下,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将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环境污染密集、资源消耗大的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不断减少甚至被淘汰出局,而绿色产品因其独特的环保卖点将创造更多的生产者剩余,并能享受技术领先带来的超额垄断利润。单个企业是整个价值链的一环,在最终消费端的倒推作用下,整个价值链上的企业个体将不可避免地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来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否则将面临从价值链拆离的风险。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部分企业原有的竞争力基础将被削弱甚至完全消失,而另外一部分企业的竞争力反而可能因此得到强化,企业竞争的维度也从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纯经济维度扩展到经济和社会维度相结合的多维竞争体系。

(二)法律、政策环境的变化

循环经济的实施是在政府推动下完成的,是一个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的政策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首先是环境法律、法规的变化,政府将颁布更加严格、细化、操作性更强的环境法律和法规来规范企业的经营,企业环境违法的成本将更高;其次是产品政策的变化,政府将通过一系列法律和法规来延伸生产者责任,生产者的责任将从单纯的生产环节前向延伸到设计、原材料,后向延伸到消费、消费后回收处理等环节。生产者责任的延伸将对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管理理念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的进程中将必然运用各种倾斜性政策来形成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动力,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将可以获得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并对政府决策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而环境资源效益差的企业将承担政策歧视带来的损失并削弱自己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的话语权。

(三)社会环境的变化

在传统企业经营理念中,实现赢利,对股东负责是企业的首要任务,经济责任即是企业责任的全部。在现代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责任呈现出多元格局,企业除了需要满足股东、供应商、客户、员工等直接经济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之外,还需要满足政府、社区、公众、社会团体等非直接经济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需要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来规划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义务将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资源的影响降低到自然和公众可以接受的程度,从而与所生存的社会系统和谐共生。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社区、公众等非直接经济利益相关者将具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而企业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建立循环经济的社会伦理和文化,循环经济的社会伦理与文化以代际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其基石,提倡社会个体按照自然、资源友好的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整个社会崇尚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绿色生产,人与自然系统和谐共生,彻底否定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与使用。企业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元素,其行为也将受到同样伦理观的制约和相关文化的影响。

循环经济公共信息系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条件,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信息的公开程度低,内容也主要局限在财务和运营领域,其他非经济信息的公布则处于空白状态,造成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相关主体的决策信息不足,使社会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的非经济信息将通过循环经济信息系统、依托网络和传统媒体进行快速、高效地传播,社会相关利益主体可以获得足够信息并进行理性决策。

二、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必然对企业现有经营管理体系产生影响,这种经营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使一部分企业陷入困境,也可能使一部分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竞争优势,但对大部分企业来讲,循环经济的发展背景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隐含着市场和竞争的机遇。

(一)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面临的挑战

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面临的挑战将首先体现在对企业现有产业属性的挑战。产业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状况,产业属性的刚性是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刚性的直接原因。我国企业往往从事加工制造环节,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处于此阶段的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是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以及宽松的环境制约。循环经济背景下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的理性回归以及环境制约条件的紧缩将大大削弱企业的利润空间。产业属性的相对固定使得技术路径成为短期内大部分企业的理性选择,在技术路径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对产品和生产工艺进行升级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技术创新具有投入大、风险高、知识密集、结果不确定等特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不够、技术水平低的特征,对于占总企业数量90%以上的中小企业,这种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中小企业往往是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是实施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来实现产品和工艺的更新将是对大部分企业的一个严峻挑战。

(二)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发展的潜在机遇

第一,循环经济的发展将给环保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在国家政策和外部环境的激励下,环保相关企业将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第二,绿色消费浪潮将对绿色产品企业带来快速发展机遇,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均国民收入提高的情况下,消费绿色产品和进行绿色消费成为了一种时尚和主流。在我国绿色消费观念刚刚导入,绿色产品刚刚进入人们的视野,循环经济消费伦理的形成将极大地扩大绿色产品的市场份额,给绿色产品企业提供空前的市场空间;第三,循环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信息将获得更多的披露,消费者和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对企业的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等非经济信息的关注程度大大提升,相关利益群体的关注为企业提供了实施公关策略、树立企业形象的良好机会,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经济绩效会产生正反馈效应,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可大大改善与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降低企业对外环节的交易成本;第四、循环经济的大范围实施将对企业的废物综合利用和能源的梯级使用提供经济上的可行性,企业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能源的梯级使用和企业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将大大降低企业的资源和能源成本,成本和费用的降低将直接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三、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发展必须具备新的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目的,是对企业社会存在的高度概括。企业经营理念最终通过企业的经营战略、产品、生产模式、营销活动、公关活动体现出来。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必须对传统的经营理念进行反思和调整,建立适合循环经济的经营理念,有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带来的机遇,消除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企业的整体提升。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需要在其经营理念中融入以下新元素:

(一)环境成本理念

古典经济学将生产要素主要界定为劳动力、资本、土地,随着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加,技术进步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制度本身是一种有价值的稀有资源,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制度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被纳入到经济投入的分析体系中。循环经济时代,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优质的环境条件也将成为一种生产要素。环境不再只是废弃物的排放场地,其作为生命支撑系统和生产投入要素的功能将得到空前提升,环境将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被纳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环境的投入也将以成本的形式影响企业的财务表现。

(二)企业公民理念

企业公民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起源于商业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从法学角度强调了企业的“社会公民”身份,是对传统商业道德领域的扩展。企业公民的定义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包括遵守法律、社会商业道德、国际公约等;对相关利益群体负责,其中股东、员工、顾客是最基本的利益群体,但社区也是企业的相关利益群体之一;对环境负责任,维护环境质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问题;其他广义的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包括支持各种福利事业,等等。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必须将责任范围从纯粹的经济责任扩展到企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领域,并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进行实践,树立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

(三)正和博弈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传统企业经营理念中,企业的发展往往以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为代价,经济增长建立在自然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的基础之上,企业和自然环境的博弈是一个零和结局。在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通过循环经济的实践,尽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企业经营活动对自然和资源的影响降低到自然可以承受的阀值之内,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和环境质量提高的双赢,在企业经营活动与环境的正和博弈过程中,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移植到企业的经营中,是指企业的短期发展以不牺牲企业的长期发展为代价,企业通过长期和短期战略的均衡实现企业总体收益的最大化。从企业个体的角度来看,通过短期内产品结构、生产模式的改革,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短期效益,但企业变革的成本将通过长期竞争优势的建立、企业形象的提升、与相关利益群体关系的改善等带来长期收益得到弥补。从企业群体的角度来讲,企业短期发展模式转换的结果是整个企业群体外部环境的改善,外部经营环境的改善将大大降低企业群体的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用,从而实现企业群体的可持续发展。

四、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

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除了在经营理念上做出相应调整外,还必须通过经营策略的变革和重组来建立和强化其竞争力。

(一)建设循环经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企业文化可以将企业内部的各种力量统一到一个既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上,形成企业发展的合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长期和战略性的影响。循环经济在企业层次的实施要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涉及到企业的全体员工,单纯一个环节、部门的努力不仅不可能达到最优效果,甚至会引起企业内部之间各种力量的冲突,影响企业系统的运行,削弱企业发展的合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将循环经济的经营理念整合到其企业文化中,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循环经济企业文化的建设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固化到企业员工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潜在的意识和反应。这种潜在的意识和反应使企业内部个体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自觉运用循环经济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并通过企业内个体间的行为和相互影响不断得到强化。循环经济的实践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受技术和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循环经济的企业文化可以消除战术层次的计划、行动、策略的短期效果和时滞,为企业循环经济实践提供更加持久的制度保障。

(二)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从创新客体上可以分为循环经济专门技术的创新和传统技术创新的循环经济引导和改造。循环经济专门技术主要包括节能技术和废物综合利用技术。传统技术创新的循环经济引导和改造是指在企业进行的各项技术创新活动中充分利用循环经济的原则,在传统技术创新活动中增加环保和能源资源节约的约束函数,使技术创新活动具备更强的环保和资源友好导向。企业所处的特定行业、产品结构和企业的技术资源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因此,企业在技术创新策略的选择上也将不可避免出现多元化的倾向。在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上可以采取单独创新和联合创新。循环经济技术涉及专业领域广泛,高新技术多,因此,在技术创新的组织上,联合技术创新将大大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我国企业普遍的技术创新投入和水平比较低,联合创新对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讲是一个理性选择。在技术创新的投入方面,企业要充分利用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降低融资的成本。

(三)加强以循环经济为链条的企业间合作

循环经济在区域层次上的实践是通过企业间的废物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使用达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降低,最终实现对环境的零排放,企业间的合作尤其是区域内企业间的合作在循环经济框架下将空前增加。在循环经济实施过程中,政府将建立循环经济的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公共信息平台,企业间可建立以物质流、能量流、技术流为纽带的联系网络。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通过物质能量的交流和使用可提高各自的物质综合利用效率,产生更好的经济回报。企业间通过技术创新的合作可以在降低风险和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技术的提升;企业间通过循环经济的网络合作,还可以改善区域整体环境,提高区域企业群体的竞争力,并通过参与和影响政府决策来降低政府决策的成本和风险,提高政府决策效率,建立优良的区域政治环境。

企业经营理念 篇2

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体现,即企业的经营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有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可分为企业经营理念与经营行为方式两个层次。经营理念是指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战略思想,是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核心和基础。经营行为方式是指企业员工在经营行为中共同遵循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它是经营观念的体现与贯彻。企业的经营文化功能是多方面的,其重要之点是以人为中心,通过教育、激励、熏陶等方式,调节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客户(甲方)、企业整体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矛盾,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客户(甲方)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当今世界,企业的经营文化已完成了由生产导向、推销导向到市场需求导向的过渡,传统的经营观念已为现代的、以客户(甲方)为中心的经营观念所取代。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所以我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要想做到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与市场同步,与客户同心,与员工同进。与市场同步: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会感到市场的复杂、多变,需求的差异和多样,市场的得失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的系统,它的经营活动受着市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客户(甲方)、竞争对手、供应商、相关政府部门、相关技术等一般市场环境和文化、社会、经济、技术、政治与法律等宏观环境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制约它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要时刻把握行业市场脉搏和竞争对手的动向,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扑捉和提炼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充分掌握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现实市场与潜在市场的辩证关系,有效执行“市场区隔化”、“市场集中化”及“市场差异化”等市场策略,始终与国内外市场同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拥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客户同心: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树立“客户(甲方)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客户(甲方)的正当需求最为重要”的理念,及时掌握不同类别客户的各种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以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时时处处、设身处地替客户(甲方)着想;不仅要坚持“以客户(甲方)满意为宗旨”,最大限度地成就精品工程服务,还要满足客户(甲方)省钱的需要、省时的需要、省事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等,始终与各层次客户(甲方)同心,以达到客户(甲方)满意最大化,使企业获得生存发展、立于不败之地。与员工同进:企业文化的本质是用来引导人,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的发展之本”的科学观念,充分了解员工理想愿望、个人追求和合理要求,使之与企业发展的共同愿景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在企业获得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干、实现人生价值、增长知识技能、提升业务水平的良好环境,采取薪酬、培训、职位、荣誉、待遇等形式的激励措施,建立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始终与每一位员工同进,以实现员工与企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时也为企业下一步实现新的经营目标、赢得更大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企业的经营理念只有转化为经营行为才有意义,而经营行为只有从个别倡导者的行为转变为全体员工的共同的行为,从一时一事的具体行为升华为一种持久的、非情绪的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自觉的、稳定的行为规范,才能更有效、更彻底地体现和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所以说,一个企业只有从经营理念到经营行为乃至企业行为方式全都做到了与市场同步,与客户同心,与员工同进,才算真正建立了企业的经营文化

企业经营理念 篇3

关键词:经营管理;观念创新;现代经济

一、引言

近几年,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并且新经济更替旧经济的速度不断加快,企业需要创新理念,寻求融合发展,融入到全球化的大趋势中。依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全国开展的对上千家企业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认为目前经营最难的问题在于准确把握市场的变化趋势。由此带来了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创新的问题研究。现代企业为了维持企业生命力,需要快速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创新发展思路,在全世界范围内布局和配置好资源及生产要素,由此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观念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企业的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世界经济也有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知识化趋势不断加快,为企业实现高效经营管理提供了条件。知识经济形态促使企业管理逐渐过渡为知识管理,需要企业创新经营管理观念。二是新经济时代,企业面临新旧融合发展的问题,高新技术产业需要作用于传统产业,使两个产业融为一体,逐步发展成为新的产业,融合并非简单地集合相加,而是运用创新意识和技术,推动生产力的进步,例如将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融合,加快新技术的传播推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本管理的创新。三是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更加完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制定企业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文化有利于为每个员工创造和谐愉悦的环境,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实现企业现代管理的智能化、系统化和全面化。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多元化的新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经营急需从意识层面创新发展,从而有效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为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注入核心竞争力和驱动力。

三、经营管理观念创新方式

1.知识管理观念。现代企业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和知识化,在创新知识管理理念时尤其需要注重人的知识化。美国公司将知识管理从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进行衍生,其中将可实现编码的知识也就是信息转变为隐含经验信息,他们认为对可编码知识的有效运用能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因此尤其注重在知识经济中发挥人的力量,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建设方便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的基础设施网络,为企业内外部的竞争对手创造合作机会,确保企业快速分配生产资源,在科研、实验、生产和营销经营环节得到有效沟通。知识管理创新在经营管理工作中一方面是重视管理层级和员工的意识培养,并激发潜力,最大限度地贡献知识,实现知识共享,知识管理观念有利于企业运用集体智慧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倡导管理观念转变,能帮助企业管理者拓展思路,广泛吸收新的管理信息,从而培养管理者的管理知识和能力,为实现企业创新管理提供必要的准备。知识是有效配置生产要素的关键,知识的丰富性、可复制性、扩散性等特点有利于减轻在分配生产要素时的资金压力,以有效的方式改变传统方式,结合经营知识创新促进企业员工潜在创造力的培养。企业创新知识管理观念就要建立好研发条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和管理层对知识的应用,在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2.人本管理观念。企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人才,现代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技术的调整升级,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都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具备高素质技能和知识体系的人才能够支撑企业未来的经营管理。人本管理观念就是要企业重视知识复合型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思考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各个岗位上人才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为了有效控制人才流失的问题,应当培养人才与企业共同成长,只有在被认可的企业文化之下,才能够提高人才与企业的共识和亲和度,在体现人才自身价值的基础上施展拳脚,以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环境,为员工创造发展机会,更要让人才共享企业获取的部分利益,才能够把劳动资本化,促进人才与企业长远发展融为一体。传统经济认为人是抽象的劳动者,与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处在被支配的地位,但是,不同阶段对人的管理具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现代经济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市场需求的转变以及技术条件的改变等都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性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本管理观念就是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注重对人性的关怀和释放,除了员工人才之外,也应当与消费者建立个人化的联系,从而实现消费者信息档案管理的数据化,促进企业的市场营销,灵活生产经营手段,以知识和信息化为核心的结构体系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更强调团队文化和人们的参与精神,因此人本管理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地位逐步增强,企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企业人性的发展。

3.战略管理观念。战略管理的创新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战略管理从宏观趋势角度入手,各企业较量的就是对市场环境的预判和对未来业务发展制定的方针和资源分配再分配的决策。企业战略制定是否妥当关系到其完成工作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如果企业生产产品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未来需求,那么总趋势上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的持续经营能力和生命力,微观上能够控制市场范围,赢得市场份额。企业战略管理需要从各方面入手,包括企业的方针政策、管理体制、人才策略、内部控制、财务策略以及管理组织创新等。战略管理从各个角度推进企业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创新,观念的创新带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处理,实现信息化建设,改进经营者管理者对人才的的选拔调用方式。目前我国处在经济转轨的时期,企业面临国际竞争力减弱,产品出口竞争力减弱等问题,因此企业在改革转轨期间必然受到经济全球化战略的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部分来自于国外分设机构的价值增值,因此实施全球化战略是国大型企业实现快速成长的必然选择,在经营管理战略上的创新应当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环境、业绩、竞争力、核心技术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依据自身具体情况提出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部署措施。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和重要驱动力,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市场中,企业首先需要创新经营管理理念,从知识管理、人本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等不同层面做出全方位的思考,尤其是在创新思考中找到企业自身在市场上的定位,坚持发展自我优势,不断突破,融入到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发展核心竞争力,改变传统思考方式和经营方式,将企业创新管理理念转化为具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应当在管理经营中做出多元化思考,深入研究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研究现代企业管理办法,通过信息化知识化手段提高对未来市场环境预判的准确性,令企业能够持续保有核心竞争力。

作者:马娟利 单位: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荆树伟,牛占文。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及内容界定[J].中国管理科学,2014(s1).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