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圆周运动习题范文(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一、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的学习可以说是让思维进行体操,如果数学教材能够合理的安排,并且巧妙地对问题进行引导,从而营造一种非常舒适的学习氛围,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如今新课程标准开始实施,就需要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根据问题内容去探索知识、学习知识。当所引用的问题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时,则学生就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考,并且还会表现出比较强烈渴求知识的状态,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进行知识的逐渐引申,对知识进行合理的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进而逐渐发现知识的规律。譬如,在初三数学教学中关于几何圆周角定理的学习,笔者制定出了以下教学模式:
(1)对圆周角和圆心角进行对比的教学,采用观察法从一般逐渐向特殊进行引申,这样就会得到这样的规律:同样大小的一条弧可以对许多个不同的圆周角,但是如果弧确定时,其所确定的圆心角只有一个。
(2)数学对应思想的运用,对同弧所对圆周角和圆心角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特定数量关系进行猜测。
(3)对圆周角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时则可以通过圆心角度数迁移与其所对应的弧度的变化关系进行确定。
(4)通过二分法进行分类的方法和无限向有限进行转化的思维模式进行分类,这样可以将图中所具有的圆周角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圆心位于圆周角外边;圆心位于圆周角上以及圆心位于圆周角内部。
(5)通过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能够发现:圆心位于圆周角时则同一条弧所对圆心角是其所对圆周角的2倍。
(6)如果能够找到特殊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按照特殊向一般的转化模式来进行分析,从而通过特殊情况分析,将其他情况下的规律找出,即同样的弧所对圆心角是其所对圆周角的2倍。
二、特定问题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适当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需要根据问题来创设特定的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不断地对问题进行探索,从而满足其积极探索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学习矩形判别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来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让学生利用刻度尺来对矩形对角线长度进行对比,将教学的课题引导出来,对画法实质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这一几何语言的概括,随后,根据以上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相应的证明方法进行思考。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三、在数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和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则是数学教学开展的主要目的,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利用相应的信息和条件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教师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交流,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让学生能够解放思维发挥自身的想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类社会活动离不开数学,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最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进而能够自主地运用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文章从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探究、反馈探究结果等方面,尝试对一些问题寻求突破,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自主探究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126-03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所谓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体会)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由此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数学知识和方法,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
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课堂教学要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的发展以最大的空间,要能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所以,自主探究性学习就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之一。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把引导探索和学习新知识的学法指导有机结合,是教师引导学生全体参与探索发现、主动实践、合作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一种多向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以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心理为依据,立足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方面,努力做一些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做好新课探究的准备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感的前提,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积极进行思维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回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才能主动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讲故事、做游戏、设置悬念、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惊奇、疑惑、新鲜、亲近等情感,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
如:在设计《图形变换》一课时,课前创设以下情景:
师:亲爱的孩子,快瞧!老师带来了哪些礼物?(课件出示:由平面图形拼组而成的各种漂亮的图案,如:汽车、房子、轮船、小鸟、风车等。)
引入:这些礼物漂亮吗?想不想自己动手拼一拼?好,老师现在就满足你的要求,这节可我们来学习《图形变换》(板书课题)。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多个动态图案为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上来,并且巧妙地引入课题,将学生带入自主探究的世界。
学习新课前,铺垫激趣,抓住新旧知识联系紧密的内容,带领学生步入“最近发展区”,着眼于学法的迁移。形式灵活多样,着眼于“趣”、“实”、“活”,兴趣盎然,生动活泼,制造悬念。这一阶段主要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很多。具体如下:
1、揭题提问
即揭示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这样的提问一能够使学生从上课伊始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能够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在揭示课题后让学生看着课题提问。学生提出了“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要注意些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有没有关系?”、“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作用)?”等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想及早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强烈愿望。
2、自学提问
即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在接触新知的过程中发现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学生把认为矛盾的地方提出来,为进一步探究新知确定思维方向。现代教学所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是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
3、尝试提问
即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提出问题。数学知识是按照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的。因此延伸知识和难度不大的例题时可以让学生直接尝试,是其在尝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四年级上册在教学除法需要调商时,先引导学生自学例题,列出算式272÷34,再尝试解答。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除数34看作30试商9,结果发现34乘9得306比被除数大。怎么办呢?学生在尝试练习中产生了疑问。
4、辨析提问
即对有共性的难点,对易混易错的、相似的概念、法则、性质等知识,让学生进行辨析,在辨析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
二、组织自主探究实践活动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由学生自主探索、操作、实践、推理、归纳、讨论、总结,变“学会”为“会学”。第一阶段有了问题,学生也就有了探究的欲望,明确了探究的方向。接下来就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1、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探究形式
其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独立探究。即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三是班级集体探究。主要是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集中解决难点。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互相交流中。探索出各种知识。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怎样求圆的周长呢?下面我们借助学具圆片来研究。
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圆形纸片,你有办法知道它的周长吗?可以借助工具,请小组同学商量方法(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
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你们的方法?
生1:我们是用绳子绕圆片一周,然后量出绳子的长度,就得到了圆片的周长。
师:你能上来示范一下吗?大家觉得要想测得更准确要注意什么?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们先在圆片上作个记号,然后把圆片沿着直尺滚动一周,就量出了圆片的周长。
师:你能也上来示范一下吗?大家觉得要想测得更准确要注意什么?
生:(1)要做好标记;(2)不能滑动,要滚动,(3)要滚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测量的方法求圆片的周长,真棒!还有其它办法吗?
生3:我把圆沿着圆的直径对折几份,量出每一份的圆的弧长,再乘份数就知道这个圆的周长。
师:这些办法有没有什么缺点?
生:……
师:为什么呢?
生1:我们没有那么长的绳子,更不可能用滚动的方法。
生2:就算我们有足够长的绳子,可是量起来太困难。
师:看来用测量的方法也能解决,可是太麻烦,那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
生:计算。
师: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师:鲁班因为受到叶子割手发明了锯,牛顿因为苹果落地发现了地球引力,那么你们能不能通过回忆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推导猜想并形成了假设:计算圆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圆的周长?”请小组同学合作探究方法。
生:直径和半径。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因为圆的直径和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师:我们知道圆的直径和半径越长圆越大,那圆的周长就越长,圆的直径和半径越短圆越小,那圆的周长就越短。看来圆的周长和直径或半径的关系确实很密切,那大家来观察,你认为圆的周长与直径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周长是它长、宽之和的2倍,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是怎样的关系呢?
生:倍数关系。
师:请大家观察,你认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生:圆的周长是直径的2倍多。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指图继续让生说。
生:直径把圆平均分成了2份,半个圆周的长比直径长,圆的周长是直径的2倍多。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达成共识,圆的周长一定比直径的2倍多,(板书:2倍多)那会比几倍少呢?或者接近几倍呢?
生猜并说理由。
师:圆的周长比直径的3倍多一些,到底是几倍呢?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我们可以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用周长除以直径,算一算。
下面请各小组再拿出表格,找到每个圆的直径,填在第三栏,并用计算器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把结果记录在表格第四栏中,除不尽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各小组完成后,老师把各组的表格依次放在展台上。)
师:我们测量的圆的直径都不一样,周长也不一样,请同学们来观察这些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都比3大。
生: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都是3点几。
生:都在3.2左右。(板书:3.2倍左右)
师: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也证明我们刚才推理的结果是正确的,其实,在古今中外,有许多数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经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它是3.1415926……,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板书:圆周率)用一个希腊字母π来表示。(板书:π)。
教学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不仅亲身体验了什么是周长,同时体验到测量策略的多样化,以及怎样与同伴合作,怎样向同伴学习,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以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常用的探究方法有:
(1)观察——认识。即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了解、认识并掌握某些知识(概念)的本质特征。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较常见的橡皮、墨水盒、火柴盒、砖块、化妆品盒、篮球等物品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从而认识了解并掌握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征。
(2)操作——发现。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如:在教学三角形和梯形等面积公式推导时,让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通过拼凑成平行四边形等操作方法,从而推导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猜想——验证。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对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寻找规律,合理论证。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商不变的规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大胆猜想:“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然后通过动手操作,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 1/2、1/4、1/8并用阴影表示出来,学生再通过比较发现了这三个分数相等,然后再引导学生看算式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最后再得出结论。这一探究方法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
(4)概括——归纳。即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如:在教学2、5、3倍数的数的特征时,即可运用此法,从而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5)类比——联想。即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思维方法以及联想的思维方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数学原理、方法,推出结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如在学习了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后,让学生通过类比和联想推断出9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三、归纳总结探究结果,引导反思探索过程
当前许多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亲身经历”,但普遍忽视了活动后的总结和反思。学习新知的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通过类比、分析、综合归纳,把建立的情感的表象升华到理性认识,发现学习规律,归纳学习技巧。“鱼”、“渔”兼得。这样可以让学生运用探究所获得知识举一反三地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挖掘学生巨大潜能,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经过学生提问、探究后归纳得出结论,再引导学生通过读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其内涵的理解。进而转入巩固反馈练习阶段,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问题。随后对本次探究活动进行小结,适时激励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师生共评等评价手段对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感受到主动参与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养成探究的习惯。这样做不仅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选择最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教师应始终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把教学过程变成引导学生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始终关注学生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参考文摘
[1] 王光明,范文贵。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小学数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2] 樊学兵。 小学教学 数学版。河南教育报刊社,2012(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A-
0062-02
课堂练习设计,是当前新课标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借以训练和完备学生的各种数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重要媒质。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入研读文本教材,揣摩教材的编排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的训练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本文将从教学实际出发,对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进行探索。
一、控制课堂练习的时间,提升训练过程的效度
课堂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能过短,要适度地穿插到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对课堂练习时间的把握,一定要依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设计。一般来说,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讲授要控制在10-15分钟,超过20分钟以上的时间要留给学生,而学生的课堂练习的时间要保证在15-20分钟之间。课堂练习包括口答练习、纸上练习和讨论问题等各种形式。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再对课堂练习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
比如在“圆的周长”这一节课的学习中,课堂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圆周长的意义,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圆周率的探究和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在这里,前两部分内容属于了解性质的基本内容,在设置课堂练习的时候用提问和口答的方式进行比较适合,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圆周率的探究和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使用教辅工具如实物模型的演示来加强学生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这个阶段可以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设计口答题和纸上作答题。最后是有关周长公式的应用以及这堂课的总结,对公式运用的考查主要是在纸上作答,安排在10分钟内即可。整节课下来,刚好就是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各占一半的课堂时间。这样既能保证教师对知识讲解透彻,又能保证学生们有足够的吸收和消化时间。
二、变换课堂练习的形式,活跃训练主体的思维
课堂练习如果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思维上的疲倦。适当地设计一些开放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节学生的心理疲劳。开放性的练习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形式多样,解法多样。如果课堂练习是讨论形式的开放性问题,学生一定会积极配合教师,积极活跃地表现自己。
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课堂练习:自行车的脚踏处与后轮是由两个齿轮和单车链连接在一起的。这两个齿轮有大有小。现在有两辆车轮一样大小的自行车,其中一辆自行车踏脚板处的齿轮半径大于后轮处的齿轮半径;另一辆刚好相反,后轮的齿轮半径大于踏脚板处的齿轮半径。问两辆自行车的踏脚板在转动相同的圈数时,哪辆车走得远一些?这种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很有生活情趣,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前者脚踏处半径越大带动后轮滚动的圈数越多,从而前车走的更远。这样的开放性习题,不但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综合地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让学生体会到了用数学知识来解答生活中的问题。
三、掌握课堂练习的难易,拓宽训练题型的广度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的时候,要注意把握练习题的难易程度与训练的达标效果之间的关系。在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课外习题。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自己设计一些防止思维定势的练习题,通过设计一些较为典型的题型,让学生当堂练习,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比如在圆的周长公式的运用中,最基础的运用就是直接使用公式。如知道一个圆的直径或半径,要求圆的周长。这种直接代入公式求解的方法并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设计适合的课堂练习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教师可以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求圆的周长。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是直接代用公式了,学生通过思考会发现要计算圆的周长,首先要知道这个圆的半径或直径,那么想方设法量出圆的半径或直径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又如:“要想知道一棵树的横截面的直径,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呢?”设计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学生最终能够总结出:由半径、直径和圆的周长这三个量中的其中一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量。学生不但理解了公式,还形成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平衡课堂练习的层次,保证训练效果的发挥
面向全体,是新课程标准的首要教学理念。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也要针对全班同学。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状况是各不相同的,教师要根据这种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设计出一些难易程度不尽相同的课堂练习,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锻炼。特别是在提问的时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要求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可以全面地照顾到全班学生,从而体现数学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
比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为巩固圆的面积公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思考。如给出半径或直径,让学生求面积。这类练习直接套用公式就可以完成,是针对中等及以下水平层次的学生,目的是让他们加强对公式的理解及运用。通过简单习题的再学习,达到不断巩固、不断强化的教学目标。但这类练习对优秀学生来说,就显得过于简单。所以教师可以再设计一道附加练习,如给定一个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这种题型综合了前面所学的圆的周长公式,需要通过多步练习来完成。如通过圆的周长求出直径,算出半径,再求圆的面积就轻而易举了。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让课堂练习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总之,课堂练习是直接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教师一定要研读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练习,充分发挥好课堂练习应有的作用,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一、发现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思想
(一)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根据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国外在提出改革传统教材的同时,相应地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倡导发现的学习方法,强调要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创造知识.布鲁纳更是完整地提出了发现学习的理论,他强调学习是发现知识、理解一个学科的基本认识结构、运用直观和分析推理以及依靠内在动机的过程.基于这一理论的教育观点认为:教学是提供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发现学习;教学是学生主动求知和学习,帮助学生学习解答的各种策略,将认知数据转换为更有用;教学是一种过程,不是一种结果.人们常把基于这一理论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发现教学法.
(二)以发现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优点
发现教学法本质上是以所讲授内容的发现动机和进程(这里的动机和进程不一定要完全忠实于历史) 为主线,通过合理的分析、切近的设问,使发现的本源显露出来.其教学优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于发现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他们的智力;二是发现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较深地理解知识,并且较好地保持在记忆中;三是发现教学法通过发现学习,学生更容易迁移,并且提高学习和研究较难的教材和问题的兴趣和信心;四是发现教学法通过发现,让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思路
着眼于发现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要充分遵循发现教学法的基本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动机原则――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结构原则――让学生把握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序列原则――螺旋序进提供三种表征(即动作、影像、符号表征)系统,多种表征交互;强化原则――通过错误和正确反馈强化,养成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依据发现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程序是(1)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产生积极要求解决问题的欲望;(2)学生利用教师和课本提供的材料,对所解决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3)学生发表看法,不同观点可以展开讨论或辩论;(4)教师总结,得出结论.当然,这一程序并不需要教条化理解,而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加以裁定.
二、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是小学里常讲常新的一节课,为许多老师所讲授评点.结合教学实践,在参阅上述发现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圆的周长”这节课教学作如下设计:
(一)创设情境,萌发概念
多媒体演示两只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黄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线跑,蓝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通过提问,让学生明了正方形与圆的周长的概念,并适时提问如何去求正方形和圆的周长呢?
(二)实物演示,引发思考
教师拿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演示并提问学生可否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方便吗?为什么?有办法把这条曲线变直吗?让学生发现方法,在此基础上,多媒体演示“化曲为直”的过程,再让学生同桌间合作用这种方法测量出几个圆片的周长,结果精确到0.1厘米,并把它记录在表格中.提问:学生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呢?
(三)动手动脑,探索发现
指派一名学生上台用绕线或滚动的方法测量出黑板上一个圆的周长.然后转向思考方向,让学生思考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同桌之间相互分工,每名同学测量出一个圆片的直径,并计算出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得数保留两位数,并把相应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让学生观察、计算并思考圆的直径的长短与它的周长之间的关联,把握机会让学生猜想并在实践中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讨论交流,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概括: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接着教师讲授圆周率的概念及相关历史知识.在此基础上,提问学生要得到黑板上这个圆的周长,我们只要测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计算出来了?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计算它的周长?为什么?
(五)小结巩固,发展能力
引导学生小结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圆周率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求圆的周长?求圆的周长需要哪些条件?是采用什么方法得到这一结论的.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几点思考
(一)让学生亲自去发现是学习数学的最好途径
英国教育家里希廷贝尔格对亲自发现情有独钟,他强调“亲自发现的东西能在你的脑际里留下一条小路,今后一旦需要,你便可再次利用它.”亲自发现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这就好比学习侦破最好是加入专案组去案发现场,学习耕种最好伴农民去地头田间,学习游泳最好去江河湖川,而要欲识庐山真面目只须身在此山中是一样的道理,学好数学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亲自发现.上述“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正是充分体现了让学生亲自发现的意义和价值.
(二)理解和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是教师运用发现学习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
吃透教材内容是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熟悉本课程发展史则有助于我们从大局上把握发现的主线,而明晰发现的本源既是发现式教学的关键,也是发现式教学的难点.在本节课中,教者显然充分理解了课程标准对“圆的周长”的教学要求,熟悉教材,对重点难点以及“圆的周长”的相关数学史知识了然于胸,因而采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得心应手.
(三)具有厚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是教师运用发现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必备要求
从本质上讲,发现式教学法应属于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范畴,因此,发现法教学在遵从发现进程这条主线的同时,教师是否善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又一个关键所在.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循序善诱,尤其要重视分析和设问这两个重要环节,掌握分析和设问的技巧.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要求,在分析时,要力求自然、合理、跨度适中、层次清楚;在设问时,则应力求切近,让设问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成为学生迷茫时、思索中点亮学生思维的明灯.
(四)认识并正视发现学习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局限性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8-0026-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们学习最多、最应该关注的理念。下面笔者结合“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物理教学的点滴体会。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一个既艰巨又复杂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精心设计的系列教学情境中,经过学生的自主建构来完成。如图1所示,本节课教学中,笔者通过设计小实验引入――如何以杯取球?桌上有一个乒乓球和一个高脚杯。问:不使用其他任何工具,如何让乒乓球进入到高脚杯内?(注:不能用手直接将球拿进杯中)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观察与思考“乒乓球做什么运动?是什么使乒乓球做圆周运动而不会掉下来?”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笔者认为,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应该是取材于生活中大家所熟知的实物,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这样更能体现物理贴近实际生活。
2 学生体验,认识向心力
(1)学生体验:轻绳栓住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说一说:①拉绳的手有什么感受?②改变实验条件,手感受到的拉力变了么?③如果拉力突然消失,会发生什么现象?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引出向心力的定义、特点及作用效果。
(2)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如图2所示)。
①物体随着转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
②圆锥摆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物体随圆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
④玻璃球沿酒杯光滑内壁做匀速圆周运动
图2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本部分教学在讲述几种典型圆周运动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圆周运动中建立模型,如“转动餐桌,游乐场的大转盘、转椅,洗衣机,杂技表演中的飞车走壁”等等,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新课程理念,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知识中走出来,认识到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意识。本部分知识旨在引导学生总结向心力的来源――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它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中的某个力,可以是某几个力的合力,还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不要在物体实际所受力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向心力。
3 实验探究向心力的大小
3.1 感受向心力的大小
细线穿过笔杆,两端分别连接大小不同的橡皮塞,让学生利用该器材,自行改变实验条件,思考并验证:“向心力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如图3所示)
本部分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利用简易器材进行开放式体验探究,提问时注重启发式引导:①你要探究向心力跟哪个因素有关?②你是如何做的?③感受到什么或看到什么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探究、实践操作和观察的能力,体会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
3.2 向心力演示器――探究F、m、r和ω的关系
①介绍向心力演示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②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某一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关系的时候,可否让多个物理量同时变化?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法。
③本实验器材可以测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如何实现控制变量呢?――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表格(如表1所示)。
④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认识:我们不能由一个实验、一次测量就得出一般结论;而是要用更精密的仪器,进行大量的实验才行。但是,由于时间、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一一去做。精确的实验研究表明:物体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半径成正比,与角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即F=mrω2。
3.3 已知结论,设计实验验证
本节课至此已得出向心力的表达式,教师将再次引导学生利用现有器材设计实验:要使向心力F相等,请根据现有器材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4 向心力的表达式
复习“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及其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向心力还可以有哪些表达式?”自行推导向心力的表达式,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4 及时巩固
本部分教学设计旨在及时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同时通过此道例题总结匀速圆周运动解题的一般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②分析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定圆心;③根据受力情况分析向心力的来源,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④选择合适的向心力表达式进行列式计算;⑤对计算结果进行讨论。
5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物理思想和实验方法?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内涵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学案”加“导学”。
“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是学生学习思维的体现,它不同于教案。“导学”是指在教师及学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利用课前给学生设计好的一个学习方案组织课堂教学进程,学生依据导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探究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从教的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导学材料,以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为形式,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知识,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活动;从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对学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探究、交流、反思、解答和研究,从而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1.体现“先学后教”的思想。学案所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师导的部分和学生探的部分,它指明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思考、探究、发现知识和掌握规律,教师扮演一个帮助者、启发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观点和间接的环境和机会,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变被动听为主动获取,在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
2.突出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合作学习是学案导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它强调的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之后,对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培养学生互相尊重,协作进取的精神,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合作中得到更多的帮助。
3.分层教学,照顾差异。学案的设计紧扣教材,贴近生活实际,由易到难,梯度适当。目的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并获取知识,打破了以往的“吃不了”或“吃不饱”的弊端。
4.“学与教”双主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讲授式的“要我学”,学生在大多数时间内只能被动接收教师的知识传授,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带着问题来听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体现“学与教”双主动。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及成效
针对学科的特点,有些科目的学习,运用“学案导学”必须具有开放性,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问题解决中。而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及见解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第一课时为例,谈谈“学案导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1.通过编写学案目标,确立学生探究主方向。如《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第一课时,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圆周角,并探索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如何让学生认识圆周角呢?在学案的设计中,首先通过足球场上球员射门时,球员与球门柱三点共圆,射门时球员与球门柱形成一个张角,让学生画出张角,然后与圆心角做比较,找出不同点,从而得出圆周角的概念。这样既简单又直观,每个学生都能画出张角,通过比较,都能发现二者的不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圆周角的概念,每个学生都发表观点,最后得出圆周角的概念。这样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自主探究的活动之中。
2.通过学案的预习提纲,明确探究的具体问题,加大探究的深度。如认识了圆周角的概念后,学生是否会判断圆周角,设计了一个判断题,给出个10个圆,每个圆上都有一个不同的角,让学生判断哪个是圆周角,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使学生能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再如要探索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同圆中,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的位置关系,再去探索数量关系。此时,又设计了一个活动探究,让学生画出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的位置关系,要求画出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不同的位置关系,尽量不重不漏。此时,有些学生能画出一种的,有的能画出两种,有的能画出三种,然后通过学生展示,最终得出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的三种位置关系,知道了位置关系再去探索数量关系,层层推进,加大了探究的深度。
3.“导学”要突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个性特色。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一讲了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运用“导”的技巧,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竞争,互相交流,让学习得法的学生走上讲台,为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讲解,让他们体验成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让学有困难的学生领略“我学习我成功”。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成为教的主体。
四、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后的思考
1.在编写和使用导学案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优势,深入开展二次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个人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对学案进行修改、补充,对教学环节再加工,写出具体的操作程序或步骤,使学案贴近生活,靠近学生。
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倡导的是自主学习,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在使用“学案导学”模式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当发现学生发言出错时,不必忙于纠错,而是让他讲完,然后让别的学生继续发言,最后引导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使“教”围绕着“学”转,以学定教,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有利于学生发挥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落实,无疑是一次大的进步。
【注】本论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号“GS[2013]GHB0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