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宗简介优秀5篇

胡大海简介 篇1

胡大海

胡大海(?-1362年),字通甫,泗州虹(今安徽泗县)人,明朝开国功臣。

胡大海祖籍波斯,其祖先随蒙古军来华。胡大海原是一个炸卖油条的小商人,身材魁梧,勇力过人。1354年,朱元璋屯兵安徽滁县时胡大海前来拜见,朱元璋一见胡大海身材魁梧,相貌威严、憨厚,说话十分投机,非常爱慕,于是留于军中,命为前锋。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任江南行省参正政事。镇守金华(今属浙江)。虽目不识书,而能折节下士,曾荐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于朱元璋。胡大海待人诚恳,对降将也是如此,不料被降将蒋英暗算。胡大海遇害后,朱元璋作文以祭,特赠光禄大夫,追填封越国公。

胡亥简介 篇2

秦二世胡亥

(公元前230~前207) 秦朝第二代皇帝。始皇少子。早年曾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帝病死,胡亥在赵高和丞相李斯的扶植下,得立为太子,并承袭帝位,称二世皇帝。

胡亥即位后,下令秦始皇后宫无子者皆令从死,又将营造骊山墓地下机弩的工匠都活埋在墓中。他怕诸公子和大臣不服,于是与赵高密谋,更为法律,诛杀诸公子、公主二十余人和秦始皇亲信大臣蒙恬、蒙毅等,株连者不可胜数。其后,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胡亥又承袭始皇弊政,继续修治阿房宫等,并征调材士五万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当食者多,遂下调郡县,以此赋敛越重,戍徭无已。二世元年(前209)七月,征发闾左戍边,终于激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反秦斗争随即席卷关东地区。秦二世变本加厉,行督责于群臣,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于是刑者相半于道,死人堆积于市。

又听信赵高谗言,诛杀左丞相李斯,迫使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自杀。随即,任赵高为中丞相,听其专擅朝政,致使众叛亲离。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王离率领的秦军主力投降项羽,刘邦(见汉高祖刘邦)带领的起义军,攻下武关。赵高恐诛罚及身,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合谋,乘二世斋于望夷宫,诈诏发兵围宫,劫令二世自杀。

胡叟简介 篇3

胡叟

北魏时期,安定临泾(今镇原)县有位怪才胡叟,生逢乱世,四方漂泊,坎坷多艰。他一生清贫,视富贵如浮云,满腹经纶,好发奇谈怪论,一支妙笔,写就天下文章。观其人,闲云野鹤,潇洒脱尘,观其行,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胡叟少时聪慧过人,悟性极高,十三年岁时,辨疑析理,举重若轻,与成人高谈阔论 ,常令对方汗颜,因而远近闻名,人人称奇。他自学成才,从不肯拜师,有人劝说,他口出狂言:“古代圣贤之言,得其精神要义者,无非《易经》而已,深思熟虑即可知其大半,而今日迂腐儒士,只能粗略分辨刚柔二体,岂能探幽发微,预知未来,何谈为师。潜心求道,并非在乎相师。”胡叟平日浏览群书,过目成诵,喜好作文,文思敏捷,驱遣文字,既可典雅优美,又可粗犷通俗。

后秦姚政与魏军交战多年,屡受重创,渐渐衰微。十八岁的胡叟见姚氏政权风雨飘摇,即将衰亡,就只身进入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体察风情民俗,静观世事变迁。因怕被人知道,隐姓埋名,行踪不定。当时长安城北有个叫韦祖思的名士,从小饱读经籍,学问不浅,自视甚高,对当世名流不屑一顾。但他早闻胡叟大名,听说胡叟来到长安,急忙设法召来相见,一同切磋。韦祖思待客比较随便,对胡叟不免稍有怠慢,胡叟为人何等狂傲,看在眼里,并不多言,故意与韦祖思话些天气冷暖之类无关痛痒的闲话,话不投机,拂衣而去就要告辞。韦思祖好生奇怪,忙上前挽留,说:“正要与君纵论天道人事,为何突然辞去?”胡叟答道:“可以谈论天道人事者早已不在,我知君,君知我,何必如此夸夸其谈。”言罢,不再罗嗦,头也不回地飘飘然扬长而去。

胡叟四海为家,居无定所。先入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再随刘宋王朝的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入蜀,在蜀期间为当地豪杰俊才所推崇。当时寺中有个僧徒名叫法成,聚集率领游僧近千人,铸成丈六高的金佛像。宋主刘义隆恨他聚众喧哗,要对他施以极刑,胡叟听说后,急急忙忙赶赴丹阳(今安徽宣城县),极力为法成申辩美言,终于使法成得以豁免。返回蜀地后,法成感恩不尽,一定要赠送珍宝财物,价值千匹布帛。胡叟重义轻财,说道:“我此行是为德请命,义不容辞。与钱财何干!”将一应财物统统拒绝,仍是两袖清风而去。

益州(今四川境内)地处西南荒僻贫脊之乡,北有杨难当,西有沮渠牧犍,都偏居一隅,建起自己的小朝廷。胡叟居此地五六年,无人赏识,他也看清这些小朝廷苟安一时,不会长久,自己滞留其间已无施展余地,就对知己朋友广平(今河北鸡泽)人程伯达赋诗表明归魏的心迹:“群犬吠新客,佞暗排疏宾;直途既以塞,曲路非所遵。望卫惋祝,眄楚悼灵均,何用宣忧怀,托翰寄辅仁。”并表示:“吾之择木,夙在大魏。”之后,他毅然北上归附北魏朝。一年后,牧健投降北魏,朝廷认为胡叟能认清形势,先期归附,遂拜胡叟为虎威将军,赐爵始复男。胡叟在魏还是老脾气,不看重钱财,从不置产业。家住密云(今北京市东北),蓬屋陋室,生活窘迫,常被饥贫困扰,却从不在意,更不因此羞愧,倒是常常豪饮自醉,怡然自得。他有个养子字螟蛉,带在身边亲自抚养,供其饮食。胡叟每次到富贵人家作客,总是骑一头老母牛,一身破烂衣裤,带上一个自制的布袋,袋中可装三四斗米,酒足饭饱后,顺便将剩余的肉饼之类装进布袋,带回给螟蛉吃。

说来有趣,饱读经史的胡叟并不是个四体不勤的书呆子,田耕疱厨都很在行。有个叫高闾的朋友曾登门拜访,正撞见胡叟一身短打扮,背着一捆柴草从田间走来。朋友登门,自然要热情款待,不要看胡叟居室寒酸简陋,场院狭小,饭菜却做得精细、洁净,别有味道,浊酒、菜疏,主食亲自操办,佐以醋酱等调料,尤为鲜美。胡叟家有二妾,都已年老色衰,又瞎又跛,一身布衣,已是褴褛不堪。高闾看到胡叟家中这般光景,心中不忍,赠给他价值十余匹布帛的实物,胡叟并不推辞,坦然收下。密云一带的人都仰慕胡叟的品德,常馈赠粮谷麻布,胡叟从不独享,总是分给大家共用,随聚随散,至死家中没有余财。

胡叟八十而亡,身后无子嗣,其族侄胡始昌迎回灵柩,葬于墓地。又把他一个弟弟过继给胡叟,承袭了爵位始复男虎威将军。

胡亥简介 篇4

胡亥

中文名称: 胡亥

又 名: 秦二世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秦代

生 卒 年: 230─公元前207

相关事件: 秦二世即位

生平简介

秦二世(胡亥)(前230─前207),秦始皇少子,扶苏之弟,秦始皇死后被赵高等人立为皇帝。他在位期间,对赵高言听计从,大肆杀戮大臣,大兴土木,耗资巨万。他暴虐凶狠,为秦始皇下葬时,让无子女的宫女全部殉葬,并将造墓工匠全部封闭在墓中闷死。他即位不久即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事,赵高为推卸罪责,派人至胡亥所居望夷宫,令其自杀。

胡世宗简介 篇5

人民撑大船

作者:胡世宗

在我两次重走长征路的经历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些普普通通的红军战士和那些曾经为红军长征的胜利贡献了才智、挥洒了汗水、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乡亲们。

在藏族聚居区,我曾访问了几位“流散红军”,他们面相和言谈都与藏民几乎完全一样,可是你细聊才知晓,他们是从江西或四川出发长征的红军战士啊!他们因为生病、负伤、年小、体弱而没能走到陕北,流落到了藏族民众中间。我从内心对他们发出由衷的崇敬。

军委派出第一个过草地的先头团,因饥寒交迫,敌骑兵袭扰、前进方向不明,不得不退回来。第二次派出的部队就因请了一位曾无数次走过草地的藏族向导,部队派出8个身强力壮的战士轮流抬着他,依着他的指引,红军队伍走出了险象环生的草地。

在安顺场,我采访了当年给抢渡大渡河的红军勇士们摆渡的老船工帅仕高。他说红军大部队原本打算在安顺场休整一番的,这时家住铁寨子一个83岁老秀才叫宋大顺的,他告诉红军不要在此地休息,否则要失败。这个老秀才曾耳闻目睹当年石达开为庆贺自己生了儿子“传令犒赏三日”,错过大好时机酿成的悲剧。毛泽东听说过,专请老秀才来谈,并亲自给老秀才倒开水。老秀才见红军领袖如此礼贤下士,不耻下问,对他如此敬重,临别时向毛泽东进言:“首长勿停留!此地凶险,不宜于大部队周旋, 石达开殷鉴不远!”于是,红军统帅部做出了改渡河为过桥,立即派部队去飞夺泸定桥这个关系全军命运的甚为关键的决定

我曾两次徒步行走几十里山路赶到金沙江的皎平渡,去拜访曾为红军摆渡过江的老船工。

红军来到金沙江之前,敌人已经控制了这里几百里的防线,控制了所有的渡口,并把所有船只掠到了北岸,断绝了两岸的交通。敌人做梦也不会想到红军神兵天降般抵达江边。由于百姓热心相助,红军共得到7只船。红军请来汉、彝、傣、纳西等各族船工36人。这36人倒班干,歇人不歇船。红军对船工关怀备至,渡江总指挥刘伯承亲自给船工做思想动员,每人每天给2至5块大洋报酬,一天一宿6顿饭,每顿饭里都有肉,而指挥部的首长们,每顿饭的菜里只有青豆。

我与老作家袁鹰首次来访时,3位大爹像当年给红军摆渡一样,用一条大木船,战胜金沙江的惊涛骇浪,把我们送到了对岸。我访问的3位老船工中有一位张朝满,他曾为毛泽东主席过江摆渡。张大爹满脸沧桑,目光悠远,心态平和,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待我第二次来访时,张大爹已不在人世。我在陈余清大爹家里,听说曾有一个当年掉了队的红军团长欧阳平重访旧地还来看过他。我们离开金沙江时,陈大爹专门赶来送别。

望着这位拄着拐杖的年迈的大爹,听着嗡嗡轰响的金沙江的涛声,我在想,我们中国革命的航船,有党和领袖掌着舵把子,而始终在那里奋力支撑的、划动的,是人民,人民,永远是普通而伟大的人民啊!(人民日报-11-11)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