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传递爱心作文【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滴水之恩敢当涌泉相报,学会做感恩人感恩事,近日网上流传寻找感恩人。
只因为多少年的一次不经意的解脱,一个叫苏家的女孩帮助了一个全身上下只剩下五角钱的流浪人,送给他50元让他自己去创业。有待一日事业有功之日,原先哪位流浪汉成为了企业家,大商人,事业有成。他想起了他的恩人,时隔多年在知道信息渺渺无几的情况下他向网上发出寻人启事,寻找当年感恩人——苏佳。
我们学校也在做着爱心传递,青春暖流,献爱心,帮助贫困学生,随让所提供的是微小的一部分,但他所涵盖的却是一份份爱心和情谊。爱心是冬日的一缕阳光,能够给黑暗中徘徊前行的人以光明,跟能给生命垂危者以活下来的勇气和信心;爱心是一首美妙的歌谣,能够是摇栏中的婴儿进入甜美的梦乡,更能给孤独,无助的人精神上的慰藉;爱心是泉眼用处的甘甜泉水,能够给濒临绝境的人以前行的希望更能给常年服药而未能治愈的人以心灵的。滋润,因为爱心就是鲜艳献血,让爱心传递,生命永驻。
尽管我们大多数人的人都不是学校资助的学生,但我们甘心为学校的献爱心活动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和行动。我们都自觉将废纸和瓶子扔进储物袋中,因为我们懂得进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别人,或许青春暖流为他们送上的只是一份微不足道的帮助,但那时我们暖暖的爱心,是慢慢一箩筐的爱心。
涓涓暖流铸大爱;十年风雨不辍,灿烂青春闪金光,青春暖流活动已整整10年,10年里我们为学子服务,为青春编年,为信仰定义,10年里,我们和青春暖流成为朋友和知己,看着被帮助的学子露出欣慰的面容,我们心中满足之极。
滴水之恩敢当涌泉相报,学会用感恩的心去对待那些曾经给予感动的人或事物。青春暖流给予我们的也是沉甸甸的爱与责任。要学会感恩,学会满足,让爱心无止境的传递,让幸福传递到正无穷。
让爱心传递,生命永驻。
书本里夹着一枚来自深山的小小红叶,虽然已经收藏多年,但那火红的色彩却依然鲜润诱人。透过阳光看去,它经脉分明,通体透红。正是这枚小小的红叶,时时向我传递着爱的温暖。
红叶·琴
从前,很古的时候,秋风乍起时,它们可曾有幸听过人在树下奏琴?最古的曲子当然是《高山》《流水》了。高山有乔木,流水无知音时,伯牙一砸琴,会有无数红叶飘落成泥吗?那琴,那被古人用木制成的琴,年轻时便是一棵树啊。当人的十指弹拨如雨,琴音流淌似水时,那是树的另一种生命形式,那时候,人和树,怎么能会如此相通呢?望着这小小的枫叶,我听到了传递友爱的天籁之音。
红叶·情
在深秋风中缓慢旋落的红叶,让我想起了京戏舞台上那出惨烈的“霸王别姬”。身着红裳的虞姬决断地横抹一剑,便在生命舞台上轻盈深情地旋转着,旋转着,恰似一片红叶,在命运的风中缓缓着地。但求以一己的美丽消亡,换取爱者的生存之路,那一片红裳,濡湿了古今多少英雄泪水?真正是天地为之动容的永恒一幕,接下来便是乌江自刎。至此,树们又该嗟叹人类的脆弱了,“无颜见江东父老”,难道如此便有颜见虞姬之魂?李易安自可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项羽的英雄气节击掌赞叹,但虞姬呢,那一片红裳,算不算白白飘落在地?望着红叶,我仿佛触到了那至善至美的悲情。
红叶·恩
山谷中的老枫树仍然伸开它的手掌,我仿佛听见它们善意的调侃和嘲笑:“人类是如何经受不住疼痛啊,这么年轻就失去了感动和爱的能力,只会跻身于热闹以求麻木和消解生命的疼痛,是多么愚不可及的一群!”心惊于树的嘲弄,却不得不承认骂得好!明眸皓齿的我们,心已粗糙苍老;而历经沧桑的红叶,该是经历了多少次生命的大恸,却依然维护住青翠年轻而充满爱意的心。岁岁之秋,红叶染山,那份生命的高贵,无法与人言语。我望红叶,红叶亦望我。蓝天若水,红叶如鱼。我听见有金属的声响,一阵阵爱的温暖穿越内心的深处,渐渐的升起。
红叶,传递了爱的温暖,人间的真情,在火红的叶中全部体现,爱的涵义,爱的精神,爱的奉献……虽然红叶易逝,但生命永存!
病房外,一片片树叶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他断言到:“当树叶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到窗外一棵树,在秋风中,叶子一片一片的掉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未掉下来,最后,因为生命的这片绿,这位老人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这只是小说《最后的一片叶子》里的一个虚构的故事,不知发生在何时,但画家的举动却让我们倍感欣慰。因为画家的善意让老人得到慰藉,可以说他给老人带来了温暖,可也拯救了一个生命。这不禁让我们感受到,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温暖。温暖在人的生活中有重要价值,有温暖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回到现实中来,我们生活在如今经济迅速发展物欲横流的时代,道德的缺失已不是一个稀奇的现象,摔倒在地上的老人无人敢扶,捐给慈善机关的善款却不能及时送到病人手中,一校长儿子结婚竟要全校停课。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难道这就是建设和谐社会,温暖又在哪里呢?在QQ上我们记得要传递漂流瓶,在赛场上我们记得要传递接力棒,而现在我们则要清新的意识到:温暖也需要传递。
海地地震之后,中国歌手有一首名为《接你回家》的歌里面说:“等待奇迹却没有了奇迹”,“盼望日子却没有了归期”,可是纵然国家已成灰,“故土难离每寸都在心里”。伤痛和苦难让人类的心灵升华。生活在多彩又多难的世界上,对同类的爱和祝福是人类对灾难的自我救赎,也是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基石。那一瞬间被撕裂的深深伤痛,使曾经无比遥远,陌生的海地,顿时与全世界,所有的人近在咫尺。
因为传递温暖,即使千里冰封也会春暖花开,即使山重水复也会柳暗花明。
记得一位患白血病的女孩把钱捐给辍学的儿童后说:“别人帮助了我,我也要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他人,向每一个处于危难之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个世界才会成为爱的海洋。”
温暖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温暖是夏日里的一缕清风,是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凉爽;温暖是一泓清澈的甘泉,是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只有当所有人都能心存人性,心存敬畏,心存感激,心存关爱时,我们的世界才能真正充满爱,让我们的心灵永远沐浴人性的光辉,绽放异样的色彩。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生而为人,我们不仅要接受他人的关爱,也要学会将这份关爱传递下去,使更多的人沐浴在美好人性的光辉之中。
传递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关爱返还给爱过自己的人,另一种则是把关爱给予其他素不相识的人。有人认为,后者较前者而言更加无私,前者只是一种报恩行为,你关爱我,我就关爱你,并不值得过多的称赞和肯定。但在我看来,两种传递同样重要,同样缺一不可。第一层:是什么
不是每个人都是孔孟,并非人人都有圣人般的胸襟。当一个人帮助了另一个人之后,若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回馈,难免会有些不快,如果一个人一次又一次的关爱他人,却从未得到过回馈,就有可能会逐渐心灰意冷,最终变为一个自私冷漠的人。因此,当得到他人的关爱后,一定要及时回馈关爱自己的`人,这样才能使关爱的传递之链更加稳固。
但同时,如果仅仅停留在“你关心我,我就回报你”的层面上,关爱就容易局限在一个小圈子内:几个人互帮互助,关系越来越亲密,却与他人毫不相干。因此,当我们得到他人帮助后,也要将这份关心传递给更多的人,这样才能使关爱的圈子越传越大,越传越广。
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传递比作一根根绳索的话,那么“回馈式”传递便能使绳索越来越牢固,越来越坚韧,从而减少“绳索断裂”的可能;而“给予式”传递则能建立更多的绳索,最终使绳索织成一张无边的大网,网内之人都能感受到爱与被爱的快乐。
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传递关爱呢?我认为,关爱的传递关键在于精神上的慰藉、情感上的交流。并不是说你给予了我一定物质上的关爱,我就一定要用等值或价值更高的商品返还给你。我们真正应该在意的,应该是关爱背后的情感,否则,关爱就会异化,逐渐成为道德上的压力,成为“不得不尽”的责任。
因此,我们既要关爱陌生人,也要回馈帮助过自己的人,但在回馈过程中,应该着眼于精神层面,这样,才能使关爱之网既宽广又牢固。
车水马龙的街道,如一条冰冷的水流,贯穿着冷漠与孤独。如今的社会,随着科技不断发达,做一件好事,目的不是为了帮助他人,而是为了追名逐利,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赏。
傍晚,我站在熟悉的街道旁,忆起了几年前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略带寒意的晚秋。晚上,我陪妈妈来到步行街,为迎接冬天的到来而添置一些御寒衣服。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夜晚的冷风一阵阵吹过,人们步履匆匆,有些也说说笑笑。皎洁的月光撒在大楼的窗户上,我与妈妈谈论着最近发生的有趣的事,握着妈妈的手,暖暖的。不知怎的,暖意传到心中,步伐不仅更有力了些。
我们穿过了一条长长的路口,眼看离商场不远了,突然,一个衣冠有些不整的大叔冒了出来,对着我们说:“买个包吧。”我与妈妈被突然出现的人吓了一跳,以为他是在推销商品,便想无视他走开了。没想到他又跟了上来,重复地说:“帮我买个包吧。”妈妈这才听懂了他的话。原来他是想要买一些吃的填饱肚子。从衣着上看,他应该也不算是一个乞讨者。不知道他经历了些什么,以至于沦落街头,向陌生的人乞讨食物。
妈妈犹豫了一会儿,想到他从我们还在马路对面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他在不停地向他人请求帮助,想来也一定是非常需要帮助吧,于是妈妈便应允了,带他去便利店买几个面包。他连声道谢,把我之前对他的戒备清除了很多。
路上,他跟在我们说清了原因,原来,他和他老婆从乡下来到这里找儿子,辛辛苦苦地赶到这里后,没想到儿子出差去外地了,现在在连夜赶回来,两个老人无处可归,只能与儿子相约在这个步行街上。结果,身上没钱,等儿子等了一天了,热腾腾的食物一口也没吃上,他只好先和老婆分散开来向他人寻求帮助。一天下来,很少有人驻足听他们倾诉,也没有人肯帮助他们,而我和妈妈是这一天第一个肯帮助他们的,他对我们表示万分感谢。于是,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小便利店。进去后,妈妈去帮他挑面包。思衬一会后,妈妈对他说:“面包不填饱,我帮你买方便面吧。”他赶忙说好,又小心翼翼地问妈妈:“买两个可以吗?我老婆还在外面······”妈妈也答应了,给他买了两碗快速面。走出便利店后,他拿着两碗快速面向我们鞠了个大大的躬,向我们道谢,我们连忙说只是在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用不着这么给我们这么大礼。他最后说了一声好人一生平安,便去找他老婆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默默地想着刚刚发生的事。发现妈妈真的是一个很善良的人。相信她带给社会的温暖,也会被别人传递下午吧。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用一生塑造出来的最满意的作品:又有人说,孩子长大了,就像一只要远飞的风筝,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蓝天。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了。不过我们都是各自拿个购物篮,自己选自己的东西,当然,我选的都是我最喜欢的零食,薯片、果冻等食物。可到了结帐的时候,妈妈付钱,随后我的东西我自己拿,爸爸妈妈的东西自己拿。妈妈总是半开玩笑地说:“以后你要自己买东西就自己付钱。”我总是不屑一顾地看着妈妈说:“我还小呢?先借着,以后长大了还你。”此时收银员看着我们母女俩,觉得我这个小孩好有趣。
不知什么时候,我很少和爸爸妈妈出去了,也许是因为现在的功课太多,时间不允许。可是,有一次,爸爸妈妈看我很累,想让我放松一下,就带我去附近一家大超市购物。走在路上,风吹乱了妈妈的头发,背影折射出了寂寞和无奈。向后一看,爸爸一脸的不高兴,提着环保袋无所事事。我们虽然是一家人,却像陌生人一样。想想爸爸妈妈每天为我操劳,我心中涌起了无限愧疚。于是,我决定用我的手来传递温暖。
从超市出来,爸爸妈妈手中都拿着环保袋。我急步上前一把抓住爸爸的右手和妈妈的左手,紧紧地,不敢分开。我的手将一家人连成了一条直线。瞬时,爸爸妈妈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
有人说,风筝线就在爸爸妈妈手中,孩子就是那风筝,他们靠着线给小风筝传递温暖,这样它才能飞得更高。刹那间我明白了:原来,温暖,还可以用手来传递。
把眼光放近一些,注意身边一切值得注意的事物,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你的眼前会闪现出一派明亮的光,那种灵感的光能照亮一切的美,细微之处皆是绝妙的文章,让你伸手可拾。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条街上,有好几个理发店。其中一家最偏僻最冷清,店主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整天坐在装修豪华的店门口等着客人。
可好多天都没客人了,门槛上的灰尘都积了一层。
终于有一天,一位老人走进了这个久未人踏的门槛。年轻的理发师激动万分,把早已准备好的行当搬了上来。
客人坐定,理发师披挂上阵。
“听人说,你的剃头功夫不到家啊!”客人毫不客气地说。
“……”年轻人脸唰的一下全红了。
“你为什么不问我,明知你功夫不到家,还来这理发吗?”
“因为我这便宜。”年轻人自信地说。
“不,你错了,你比人家贵两元。”
“那你为什么还来?是来找我麻烦吗?”年轻人生气地说。但仍在不停的剪发,像起初一样。
“我来这,是让你多练练手,要理好发,光靠门面是不行的,要靠你这双手。”老人严肃地说。
“我……”年轻人停住了。
“继续理吧,别把我的头剃掉就行了,呵呵……”老人开玩笑地说。
这次发理了很久。年轻的理发师目送着那位甘做他剃刀下试验品的人,泪模糊了双眼,手里紧紧握着那五元钱。
第二天,漂亮的店门口挂起了一个牌子:“理发免费,若不满意,送您十元。”
于是,第一天,有一位客人走了进来,第二天有两位,第三天有三位……
十年后,这里不再是一个理发店,而是一个理发楼,全都是年轻的理发师,而他们的老板就是十年前的那位年轻人。那客人是谁呢?他就是我爷爷。
我爷爷的行为看似简单,其实他是怀着一颗善心走进了那家理发店,这改变了那个年轻人的一生。我想到了《与美同行》中的张杰爷爷,他把卖茶叶蛋,粽子、河蟹等的钱一点一滴积蓄起来,持续资助家乡的教育事业,累计捐赠1200余万元,而自己睡的却是地板。张爷爷倾其全部,二十几年如一日地支持故乡教育事业,他的义举震撼了故乡大地,也震撼了我们,我的泪水在眼里打转。
我的爷爷,还有张杰爷爷,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有了他们,才会变得越来越美丽。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而活着,那么他的生命是黯淡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义。”
身为一名小学生,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具有意义呢?其实很简单,与同学相处时,要团结友爱;当同学遇到困难了,要给予帮助;当同学失败了,我们要鼓励他们。我们一个小小的善意行为,带给别人的却是温暖。让我们怀揣着一颗善心,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传递温暖,传递正能量吧!
2008年的初春时节,当人们正准备欢庆这个特别的金鼠年的时候,一场我们无法事先预知的大雪降在了中国的南方各省,雪灾来势之猛,伤害之重,是我们所未曾想到过的,雪灾带给我温暖的记忆也是清晰的。
听老师告诉我们,在这次雪灾中,有许多人都献出了生命,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躲避暴雪的袭击,而是在抗雪灾保人民的战斗中牺牲了。这里面有医生、警察、更有不知名的电力工作者和普通群众。
这个温暖的2008,留给我的还有那样一个永远也无法抹去的感人的画面。在广州火车站,那一排排日夜守卫的人民警察,用他们的身体铸就了一道道钢铁般的人墙,才使广州火车站的人流危机得以脱险。
还是在广州火车站,因为太多的旅客滞留,许多人因为体力不支晕倒了,而就在这危急的时刻,是一双双温暖的手将那些病弱的身体举过头顶,抬出了人群。
有人把这个场面拍了下来,并起名叫“爱的传递”。这一双双手塑造了一幅感人的画面。这一双双带着各自体温,或冰冷或温暖的手,留给我们的是关于爱的记忆。那么,远在千里之外的我,除了感动和落泪,又怎样传递我的一份爱呢?
就在开学初,我们学校开展了“情系灾区、爱满校园”的捐款活动。就在这次活动中,全校的老师和同学都走到捐款箱前,将自己的一份温暖放入红红的捐款箱中,那里面装的不仅仅是钱,还装满了我们宁安市实验小学全体师生的一份温暖,就在同学们纷纷涌向捐款箱的时候,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之处。
如今,雪灾已过。而我们会像广州火车站发生的场景那样,都伸起自己的一双手,将2008的温暖继续传递。哪怕风雪再大也无法吹散我们心头的暖意;哪怕环境再恶劣,也无法阻挡灾区人民灾后重建的信心和勇气。温暖2008,这个春天暖意更浓,爱的传递会更远。
在我家不到200米的地方,有一间热闹的煎包小铺,煎包有蔬菜馅、猪肉馅和牛肉馅的,外加该店独特风味的“酸辣汤”,每天都吸引了大量的“吃货”,经营者是来自山东的一对母女。
那天早上我到小铺买完煎包后正欲回走,没想到雨点噼里啪啦越下越大。我没有带雨伞,不得不站在小铺里面避雨。那母亲看到了,随手把挂在墙上的雨伞递给我,说,这个你拿着用吧,下次来这里时带上就可以了。
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原本想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可……可我并不认识这对母女啊!
第二天中午,当我再次向那对母女表达谢意时,没想到那母亲却说,这算是啥事啊,当初我来杭州时,租住的房东,看到我们生活困难,便借钱1000元给我们开了这家小铺,没有你们杭州人的帮助,哪有我现在的今天啊,真应该感谢的人,是我。
在小铺的里面,有一个四五岁的男孩,白里透红的脸,嫩嫩的,很是可爱,他是那母亲的外孙。这时,他把一张画满小花的纸递给我,得意地让我看。我明白小孩子的意思,蹲下来抱了抱他,并予以赞许的目光。小男孩越发呆在我身边,不愿让我走开。
那对母女为了生活早起晚睡,连陪孩子玩的时间也少有。她们辛苦着他人无法体会的辛苦,忙碌着他人无法承受的忙碌。
然而,所有这些的辛劳,因为注入了关怀和感恩的涓涓细流,才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当初是房东因着爱,对她们困境中的关怀;在雨天那母亲再借着雨伞,把关怀传递给我;而我的传递,仅仅是屈身真诚地拥抱了那孩子,却赢得的是孩子的信任和偎依……这份温暖,因着爱,在人与人之间不断的传递。
此刻,我心中禁不住哼起夏令营学唱的诗歌,“生命的河,喜乐的河,缓缓流进我的心窝……”。我走出小铺,抬头看了看,天晴了,很好的太阳!
周末,我和几个朋友聚会。吃完饭,走出饭店,寒风灌进我的衣领,让我冷得直打哆嗦。真想赶紧回家暖和一下。
我在车站等车。虽然已经比较晚了,但是车站人还是挺多的。等了好久不见车来。我越发觉得寒风刺骨。这时,我看见一个老奶奶,就在车站卖袜子。寒风中,老奶奶双手插在袖口里,不停地跺着脚,眼睛迫切地看着周围的人们。看着老人在寒风中冻得发抖,我觉得该为她做点什么,于是,我走过去,看见牌上写着:十元三双。我掏出二十块钱,递给老奶奶,说:“我要六双,你挑几双给我吧。”其实,我根本也不急需买袜子。老奶奶连忙挑选了六双她认为很好看的粉红的袜子,装好放到袋子里,递给我。我一边收拾,一边说:“嗯,真好看。”老奶奶笑了。即使不需要,但是尽自己微薄的能力,帮助这些晚归的老人,不也非常快乐吗?
下了车,路过一家水果店,看见灯还亮着,一个小伙在正在里边忙碌着。我挑了一根甘蔗,称好了以后,让小伙子给我削皮。可是小伙子懒洋洋地看着我,叹了口气。我很奇怪:“怎么了?”小伙子叹道:“我今天卖了上百根甘蔗,削皮削得胳膊都肿了。唉,弄不动了。”我问他:“那咋办?我不买了,还是不削了?”他一脸的无辜:“你要呢,我怎么能不给你削皮?”我笑笑说:“那你就随便削削皮,差不多就行了。”小伙子拿起甘蔗,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削好了。看得出,他的确很熟练。他给我装好甘蔗时,我看着他的眼睛,非常认真地对他说:“谢谢你哦,辛苦了。”他看着我,愣了一下,随即,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开心地看着我:“您拿好,慢走。”看着他劳累了一天,我是真心感谢他。www.baihuawen.com就是因为得到真心的感谢,他恐怕也是温暖的吧?
走到小区门口,在垃圾台那里,那个辛苦的清洁工老奶奶又在借着微弱的路灯收拾垃圾。我常常在晚上看见她:瘦弱的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我从来没看见过她的脸,只看到她在垃圾堆里分类整理,有时会挑选一些可以用的东西。寒冷的夜里,她这样大的年纪,为了生活,还在这样肮脏的环境里奔波。每次看到她,我总是觉得辛酸。走过她身边,我想起包里的袜子。我拿出一双,递给她。她不解地看着我。我故意很轻松地说:“哦,刚才在小摊那里,一下子买了好多,发现这双穿不成,我不要了,给您吧。”老奶奶赶紧把袜子装进衣兜,冲着我连声说谢谢。看着她的口罩上面露出的那双眼睛,我鼻子一酸。差点让眼泪流出来!
寒冷的冬夜里,我不知道还有多少辛苦奔波的人们。如果能够传递一点温暖,那冬天也就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