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历史,当然,在饮食方面也不例外。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里,各地的饮食文化自然是不尽相同的。在众多风格各异的饮食文化中,我对广东地区的饮食文化是比较熟悉的。
饮食,顾名思义,就是饮和食。说起广东的“饮”,就不能不说茶。广东人素来爱喝茶,有些地区的广东人甚至将茶和米看得同等重要。茶是个好东西,对人体的益处是一言难尽的。广东人爱喝茶,在享受茶给身体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更享受“功夫茶”。功夫茶并非某种茶的品名,而是一种喝茶的形式。经过一定程序的精心泡制,才有了一小壶香气四溢的香茗。将茶慢慢倒入陶瓷的茶杯中,端起茶杯,仔细看着杯中这清透的茶色,闻着杯中散发出来的清香袅袅,轻品一口,让这甘甜慢慢浸润你的喉咙。一杯下肚,神清气爽。或许,这就是广东人饮茶的精髓所在。
广东人爱饮茶,特别爱饮早茶。在广东,你会发现,大清早的,大大小小的酒楼、茶馆早已座无虚席了。广东人饮早茶这一习俗的起源,最早还得追溯到民国时期甚至清朝。到现在,广东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话:清晨一壶茶,不用找医家。这足以看出广东人对于饮早茶这一习俗的重视。清早起来,到茶馆找好位置,泡一壶好茶,点上几份粤式点心,在邀上几位老友,一边品茶,一边叙叙旧,消磨闲暇时光,这难道不是人生的一大美事吗?
“民以食为天。”广东人也是如此。在“食”方面,就有广东菜了。广东菜,即鼎鼎有名的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粤菜的选料范围非常广大,品种花样繁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几乎都能上席,令人眼花缭乱。粤菜的做法十分讲究,主料选择要求严格,配料用量力求精细,而且配料味道不宜过重,要注意保留食物原味。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清而不失鲜,淡而不失美。像麒麟鲈鱼、蚝皇凤爪、东江盐焗鸡等,都是比较有名的粤菜。它们追求色、香、味、型,没有徽菜般咸得出奇,没有鲁菜般的大葱大蒜做工粗糙,没有川菜的重口味,没有浙菜的甜腻,更没有湘菜般刺激味蕾。粤菜在味道和食物造型上都很出色,因此粤菜才能够在如此优秀的八大菜系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代表菜系,享誉全球。
广东地区的饮食追求自然清爽,口味清淡。有人将广东的饮食习惯比作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公子。之所以这样比喻是因为在这个调味料横行的年代,广东饮食依然能够坚持保留自我,回归自然本色。我们不能否认,广东地区的饮食文化是相当优秀的。我认为,广东优秀的饮食文化应当是每个广东人都引以为傲的!
满满的一席菜肴,我唯独对那酱爆猪蹄情有独钟!
口中咀嚼着那“大厨”的所谓金牌酱爆猪蹄,却想起了远在香港旅行的爷爷。爷爷所烹制的家常红烧肉,酱爆猪蹄具有同样的鲜嫩肉质,同样的口留余香,但舌尖上的滋味却天壤之别!席间的酱爆猪蹄好像少了些什么,可我又想不出那缺少的是什么呢!
爷爷是土生土长的枫泾镇兴塔人,酱爆猪蹄是那儿的特产。逢年过节,我们乡下挨家挨户每每都要做酱爆猪蹄。孩提时代,我就浴在爷爷那爆猪蹄的香味中玩耍,学习。隔三差五地有新鲜出炉的,脆皮嫩肉的,油而不腻的酱爆猪蹄吃,那时我的幸福就是美味,解馋!
爷爷是一位语文教师。他心地善良,治学严谨;他的学生对他敬而生畏是众所周知的。孩提时代,我就在爷爷那酱爆猪蹄的香味中生活,跟着他认字,学写钢笔字,背古诗…。直到现在,学写字的一件微小事件乃让我记忆犹新。一次写字写得极为疲惫烦躁的我,在房里大喊着“我不学了”,爷爷在厨房里听见我的喊声,扔下烧到一半的酱爆猪蹄,急忙来到我的房间——手里是还未来得及放下的锅铲,板着脸,严肃地对我说:“泽泽啊!中国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国人的骄傲!”他看了一眼我写在练习本上歪歪扭扭的字,无奈地叹了口气,“泽泽,你是爷爷的掌上明珠呀,爷爷一向都宠爱你,你要什么我都依你,但,这中国字,你必须要练好!”他放下锅铲,拿过我扔在一旁的笔,在本子上示范性地写下四个苍劲有力,刚直大气的字:中国万岁!那四个字,直至现在,依旧深深烙在我的心底。闻着那漂浮在空气中的香味,当时幼小的我内心受到了极大地震撼,我竟不可思议的平静了下来,拿起爷爷刚才用过的笔,开始一笔一画地认真练习,爷爷的脸也逐渐转为慈祥,脸上带笑地看着我。最后拿起锅铲,轻轻地离开,继续他的工作——为我爆猪蹄……从那时起,我便在心中树起了一个目标:练好中国字!更使我领悟到了爷爷的酱爆猪蹄里还蕴含着一份对孩子的严格,对祖国的崇尚!
在爷爷与他的酱爆猪蹄的陪伴下,我渐渐长大,爷爷却日渐老去,而那酱爆猪蹄的香味却更加醇香,那肉质也愈加鲜嫩。
岁月染白了爷爷的青丝,而爷爷的酱爆猪蹄却成长了我。
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没有见到爷爷了,同样,也好久没有吃到爷爷的酱爆猪蹄了。每周品尝一次爷爷的拿手菜,仿佛已经成习惯,这突然的失去,令我心中也有些失落。
咀嚼着席间那酱爆猪蹄,顿时我似乎领悟了:那酒店里的酱爆猪蹄缺少的,便是那最珍贵的“调味品”——爱!
舌尖上,我品尝到的是爷爷浓浓的醇厚的爱……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光内容和画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解说词也屡屡打动我,例如“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第二例子:第三集转化的灵感片尾一段文字: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第三个例子: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的“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和“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第四个例子:第五集厨房的秘密中的“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第五个例子: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的“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已经夏天了,闷热的天气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回想冬季的舌尖,不禁让我深陷其中:味蕾的贪婪、牙齿的疲劳,都不由得让我回望冬季里让我垂涎三尺的珍物—腊肠。
冬天,干冷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特别期望这样种天气,因为一到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在满满的幸福中度过。妈妈在这个时候,总会露出最灿烂、最朴实的笑容,用一节节肠,灌满香气四溢的馅料,灌满渴望美食的味蕾黑洞,灌满那浓浓的思乡情。母亲用手在铝盆里和着馅料,眼中露出最慈爱的目光,目不转睛的看着那一盆馅料。而我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忍不住插一句:中国的饮食安全真是没有保障。然后母亲总是转过脸,从那深陷在眼窝的,却又炯炯有神的眼睛中射出两道凶狠的目光,犹如两根针,扎进我的内心,针针见血,然后冷冷的丢下一句:“爱吃不吃。”我想:我可能触犯了母亲心中的底线了,母亲在没来北京之前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身上沾满黄土的气息。而如今,已有十几年没有回家了,没有看望父母,没有回家吃一口真正的家乡菜了。妈妈可能在做这个腊肠的时候,揉进了情、揉进了泪、揉进了心。这也许是母亲唯一的,最珍贵的回忆的吧。
等到灌好馅料,还要在太阳下晒半个月,这段等待是十分痛苦的。看着蔚蓝的天空上,干燥得没有一丝云彩,阳光肆无忌惮的洒下来,微微颔首,贪婪的目光射在腊肠上,还好只是目光,不然腊肠说不定就要千疮百孔了。闻着那味道,鼻尖微微的抖动,努力地捕捉着那淡淡散发的味道。啊,那是家乡的味道。终于吃到嘴里的,细细的咀嚼,吃进的是腊肠,但它却又转化成了一种图画:围着餐桌,大口吃肉,大声聊天,一片喜庆热闹。又是一种图画:人们站在黄土上,用自己的汗水滋润着这片土地。不断地转化,真的有种***的感觉。母亲总是笑着扣下一大截煮熟的腊肠,塞到我的嘴里,很快就忘了我那时的冒犯。妹妹和爸爸还有我一起,也不客气,风卷残云般的海塞。
以后,只要有腊肠,妈妈总是会切出晶莹剔透的一盘来。比其他的菜切的都要小心,仿佛那截腊肠就是她的一切一般。接着,吃饭的时候,总是会给我夹,面露微笑的看着我吃,那笑容是那样的美。
看着妈妈的笑容,我陷入了深思。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已退居二线,各种节日都变成了获利的大好时光。许多传统文化的立意也在已被人们抛到九霄云外了。真应该对此表示惋惜,明明传统文化随人类而生,却不能随人类共享一片蓝天,反而要因为人类的情感而一点一滴的消逝,不能让它们在沐浴在阳光下了。我们的行为,令他们蒙羞。
现在,细细体味着舌尖的美味,享受着母亲的微笑,感受着心头的思乡。也许以后,可能再也吃不到揉进了真正的情感的`腊肠了,再也吃不出自己的感觉了吧。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历史,随着时代进步,当然,也包括我们支撑物食粮。
《舌尖上的中国》在多方面向我们呈现了中国人生活中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文化;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体验平常百姓的生活,这是一位网友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评价。我也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我的评价就是:“从中国博大的饮食文化中体会到家的温暖,幸福的味道。
剧中有这样一幕感人而深思的画面,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说他们最开心的时间,就是儿孙从远方回家。听着孙子、孙女叫“爷爷”、“奶奶”,听着儿女叫“爸”、“妈”……
儿女们为他们做年糕,他们围在一张桌子边缘,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可是在短暂的团聚后,儿女们又匆匆忙忙地离开了,看着儿女们渐远的背影,那对老人泪流满面。
儿女口袋里装得满满都是父母做的年糕。
还有一幕和谐的场面:香港的一群老人每逢一个节日,都会聚在一起做他们的拿手好菜。他们的儿女都是早已离开家乡去遥远的外面工作。
他们有的做“龙凤呈祥”,有的做“望子归家”有的做“思鱼炖汤”有的做……这些名字都是他们自己取得。其中饱含了对儿子的思念与爱。
一阵做饭过程过后,他们坐下来又一起研讨中国饮食文化,分享他们的创作有说有笑的……
还有香格里拉的松茸,浙江的冬笋等,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不同的意义,蕴含。
在中国,美食已成为人们心灵的沟通的桥梁,通过美食我们可以表达心中的想象,通过美食我们可以体现出爱的伟大。通过美食我们更可以展开爱的翅膀。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是舌尖上文化的传承,舌尖上爱的表达。
寒假,我在网上看了一遍前段时间比较火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吧。想来所料不差,便尝试着欣赏了这个饶有趣味的节目。
本片介绍了华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饮食差异以及烤松茸油、焖春笋、雪菜冬笋豆腐汤、腊味飘香腌笃鲜、排骨莲藕汤、椒盐藕夹、酸辣藕丁、煎焖鱼头泡饼、煎焗马鲛鱼、酸菜鱼、松鼠桂鱼、侉炖鱼等不同地区的风味小食。与其它那些花哨的饮食类的节目不同,这个节目的真诚、朴实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超越美食的思考。从中我了解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食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更深一步的思考时,对处在“舌尖上”的中国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的恩赐,感谢的那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我认为这个节目最重要的不是味觉上的享受,在视觉上比这个纪录片的色泽好得多的遍地都是,而是淳朴的人,人生观和自然观。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是我们每个吃货必看的一部,不看真的是会后悔的。
有人说:“中国菜吃的是味道,西洋菜吃的是环境。”这话不假。中国菜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自古“民以食为天”,吃的就是味道。
基本味道分酸、甜、苦、辣、咸。可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地域不同,品味不同,那味道可不止“五味”了。不信?请看下文。
不说别的,就说“火锅”吧。四川的“重庆火锅”香喷喷、麻辣辣。吃火锅的人,轻则舌头打颤、大汗淋漓,吃不惯的人甚至泪流满面,可重庆人却说:“不麻不辣还不过瘾呢!”相比之下,广东人却喜欢吃清淡利口的火锅,火锅也多用鲜鸡、猪骨熬汤,又鲜又香。于是四川的“重庆火锅”虽辣,但又超出了辣的境界,那就是“麻”,本来平平淡淡的鸭肠、芽菜,经过这汤一滚,味道就变得绝妙了;广东火锅虽清淡,但它令锅中的海鲜味道超出了“五味”,这便是“鲜”!
也许,重庆人会问:“为什么广东人不喜欢吃我们香喷火辣的‘重庆火锅’呀?”我身为广东人,就让我这位“小广东”告诉重庆的朋友吧!这并不是“麻辣火锅”的味道不好,只是广东气候较为炎热,有时还十分干燥,吃这么辣的火锅,就很容易“上火”了;而重庆气候潮湿。更有趣的是,贵州某山区有一种“油茶”,顾名思义,是用油泡的茶,常人喝起来苦涩油腻的“油茶”当地人却非常爱喝。原来,当地气候也十分潮湿,这和“麻辣火锅”的功效就大同小异了,它们都有去寒去湿的作用。这样,我国多种多样的气候,加上各地物产各有不同,造就了中国菜的味道复杂多样、千奇百怪的特点。
有一些食品,虽各地的味道不尽一样,但是,它们是全中国老百性都适合吃的,都爱吃的:酥的月饼、香的粽子、甜的汤国……它们的来历、故事,在中国早已街知巷闻,妇幼皆晓。可不少外国人开始并不了解,当他们听到“嫦峨奔月”、“屈原含恨投江”等美丽动人的传说,定赞叹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我真为我们的“味道之邦”而自豪。这饮食文化给这古老神秘的东方大国增添独特的魅力,并使它更放异彩。
在我记忆中,奶奶是极会做甜食的,尤其是桂花糖。
八月十五月儿圆。每逢到了中秋节,明亮的月光洒向大地,凝结成地上洁白的霜。每家每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圆月。在我老家,中秋佳节其实还有美味的甜品——桂花糖。
八月桂飘香,每到中秋之时我便会想起老家的桂花,桂花树下的奶奶,和她手中为我静心准备的桂花糖。
依然记得很多年前,勤快的她每次做桂花糖时,我都会踮起脚尖,扶着灶台,看她搅拌浓浓的糖浆和晒干的桂花的样子。“奶奶,这么香的味道,你是怎么做的?”我好奇地问。她轻轻笑道:“桂花香,糖甜,在锅里熬。”等冷却成块的桂花糖端上桌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抓起来啃,甜甜的,酥酥的。她做的桂花糖,是我儿时记忆里最美的味道。
后来,我长大后便离开老家上学,我和奶奶似乎渐行渐远了。但每年七八月份桂花盛开的时候,她就会给我寄来桂花糖。我知道她想让我在桂花香中度过美好的中秋节。而每次打开包裹时溢出的馨香总会让我回忆起年迈的她在灶台边氤氲的热气中熬桂花糖的模样。那时天真的我总以为可以一直陪伴着她,一直吃她做的桂花糖。
去年回到老家,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院落里满树都是金黄的桂花,馨香弥漫着整个院落,看着那清丽可人、丰腴鲜美的桂花,我眼前却浮现出孱弱的奶奶拿着竹竿打桂花的情景。
整理好心情,我推开沉重的院门,跨进门槛后,映入眼帘的便是奶奶坐在摇椅上欣赏着院子里的桂花。微风拂过,桂花纷纷落下,她伸出枯黄瘦弱的手,接住了一朵朵金黄的桂花。阳光柔柔地洒在她身上,她看上去是那么的安详。
奶奶见是我回来了,高兴得似个孩子,牵起我的手:“走,奶奶给你做糖吃!”我看见奶奶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几缕白发有些刺眼,我的鼻子酸酸的,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做糖的步骤还与我记忆中的一样,我把那些晒干后褪成淡黄,因失去水分一碰就脆脆的桂花拿到灶台旁。奶奶在锅中放入一些水,“咕嘟咕嘟”水涨后,奶奶就将大勺糖放入水中,不断搅成浆,“嗞嗞”两声砂糖在锅中跳舞。待糖浆熬浓后,奶奶向锅中撒入桂花,卖力熬着。我连忙上前握住奶奶苍老瘦弱却不失温暖的手,和奶奶一起慢慢搅拌那香甜的糖浆。瞥见奶奶眼角含笑的目光,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拿起一块刚“出炉”的桂花糖,唇边洋溢着糖的余温。甜在舌尖慢慢扩散开来,不知怎地,这次的糖尤为的甜。眼前被泪水蒙住,一片白茫茫,在模糊中我却清晰看到奶奶嘴角洋溢着甜甜的微笑,为我包着那些桂花糖。
爱在舌尖绽放,原来爱的味道是这么香甜啊!
从今以后,这世界有你,有我,一米一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当知自然厚藏,万勿浪费。感恩生活------题记
将光阴里的纯美,雕成一朵心花,用无痕的笔墨,温润生命的色泽。五月,是花开的季节,挚爱的季节,感恩的季节,劳动的季节。五月的雨,缠绵而惹人怜惜,轻柔的风,像极了婴儿的手,温润柔软。一切都是恰到好处,淋漓而不失柔美,热烈而不失婉约。繁花似锦,绿荫如海,一切都显得那么暖意。
一份平和,一份清醒。一分感叹,人生是装满酸甜苦辣咸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舌尖上的味道,也是人生的味道,苦的是伤痕。酸的是泥泞,甜的是心境,辣的是坚韧,咸的是奋进,享受每一刻的感觉,欣赏每一处的风景,用心体会人生的滋味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热播当中,延续了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该片以美食为切入点,通过纪录片影像进行一次中国饮食文化全景式、深层次地人文解读,影片以“中华美食”为路径,展示了中国辽阔地域的风土人情,将镜头对准中国社会的普通民众,展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勤劳,热情和追求。不仅拍摄一流,让人享受到了美食的盛宴,而且让人得到了味觉上的享受。色诱、味诱,诱得心灵驿动。
中国绵延几千年的美食文化重新被人们审视。在此基础,导演把笔触更多地运用在了美食背后的故事讲述和情感酝酿上,“触动灵魂”,口水和泪水齐飞,让女子同时,也留下了更多的感悟。 人文情怀愈加升华乡愁成为渲染的主题,餐桌上的美食见证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通过美食,在精神上有滋有味地认知、古老的东方国度,五千年的人文深厚的底蕴。让女子为之而自豪。
美食家蔡澜说;爱吃东西的人,多数不是什么坏人。他们拼命追求美食,没有时间去害人。大笑姑婆兼馋嘴,是完美的结合,这种女人多多益善,想来,女子可以挤身其中的一员,笑谈一下。因为自己也是一个吃货。一个完整的女人,应该是既会穿优雅的高跟鞋,又可以脚踏平底鞋在泥土地上接地气而生活。既应该在工作中挽起袖口,懂得自我奋斗的价值,又懂得适当的转换身份,轻盈的走入家庭-----杨澜《一问一世界》里如此睿智的回答。说得极是。
林语语曾说;‘我们的身体都有一个饕餮精神的人,无可无不可,是人吃的东西女子都吃,越没吃过的越想尝尝,几乎如俗语所说;天上飞禽不吃风筝,地上走兽不吃板凳,不食人间烟火才算高洁么?恐是无人能做到吧!只有传说中去寻觅了。
男人不可下厨房,这种颇旧的思想,很让人费解,在女子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无论男人或女人,基本都必需会一个人生活,至少要会为自己准备简单的饭菜,打扫房间,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的话,启算是一个正常人呢?对一个会做饭的男子在女子眼中是会加分的,在我看来,锅碗瓢盆里碰撞交织的才是最朴实的生活,点起炉火,端起碗筷,里面传达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爱。人生如做菜,做菜也如人生,一盘菜好不好吃,不只是量要足,火候要到,用心烹饪才是关键。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无论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人的美味。自小就喜欢喝鸡汤,自打离开老家。妈妈炖鸡汤,总抱怨汤肉不如当年鲜美,那时愚钝,不知道好与不好,鲜与不鲜差距何在,心想大概是“一代不如一代论吧”,现在才大概明白了些。
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幸福,从来也是如此。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只要对自然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每一道菜,每一家人,都会获得甘甜的回报。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无不如此。厨房里没有秘密,注满了爱的就是珍贵佳肴。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鲜,色香味俱全,味与形色兼顾,正是中国人的饮食哲学。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祖先的智慧,心觉和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人生特有的感知。
寻常的衣食住行中,传统日复一日地延续。对于扬州人来说,上午喝茶皮包水,下午泡澡水包皮。如果在听一场评话,便是平凡而精彩的一 天,就像那些动人的故事,听过千遍也不厌倦,女子非常赞赏这种生活方式,在快节奏的压力中,还能有这种慢生活。惬意的栖居。不失本真。也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看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美食,还有中国的文化习俗。美味的不只是食物,还有背后有关食物的情感与故事,每一种食物背后的来源与创造,无不透露出中国千万种美食的博大精深“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才是精髓,食物恰如其分的融入中国人的勤劳勇敢重视亲情的美德。舌尖上的正能量,淋漓尽致的表达了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在美食中感受到爱的味道!
忆苦思甜,一所幼儿园里,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吃的大米是哪里来的吗?一个小朋友奶声奶气的回答。老师,我知道,是从超市里买来的。一笑,无言。孙子孙女都上小学了,可是,在当今社会,还有多少爷爷奶奶在追着给他们的宝贝喂饭。这就是安逸的生活所教育出来的孩子么?苦不苦,三年困难时期,对饥饿的人来说,所有的快乐都于食物相关,鸟为食亡,人也一样,像传说中的神农一样,人们尝遍了百草百虫,为扩充人类的食谱作出了贡献。
《舌尖上的中国》让人们爱上“那一个个采摘者、种植者、打捞者,以及持守传统制作工艺的烹饪者”,用那些我们熟知未知的食材,传达了有关于记忆的共同属性,击中的不是个体,而是所有人心。
从今以后,这世界有你,有我,一米一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当知自然厚藏,万勿浪费。感恩生活。
开始吃年糕了,我端起白瓷盆,不由想起了那次在“年会”上看到的打年糕情景。
那是在一个年会上,锣鼓喧天,金龙炫舞,人山人海。舞龙肯定是最吸引人的。你看,正津津有味吃着糖画的小孩,拍手叫好的老人,还有连按手机快门的年轻人,都紧跟在“龙”身边。
而我却被那“咚——咚——”的响声给吸引过去了。
我闻声而寻,来到一个石臼旁边。只见一个大伯时而在石臼里洒水,时而拿着个木锤,向石臼里砸去。他在干什么啊?一旁帮助大伯的人告诉我,这是在“热身”呢!真正的“好戏”在那里头。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是一个“老虎灶”,锅上是大蒸笼,跟包子店蒸包子的一样,只是大了许多。蒸笼里热气腾腾的,那是什么?
我的好奇心更强烈了。趁大伯打开蒸笼的时候,我探头探脑地想一看究竟。可当我把脑袋伸进蒸笼,看到的却只是一股白气像潮水般涌了出来。大伯哈哈大笑,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对我说:“小朋友,这是白白的糯米粉,你吃的年糕哇,就是从这儿出来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炉火把我的脸蛋照得通红。
“好咯,起锅咯!”大伯一把掀开蒸笼,缕缕热气白雾,夹杂着米香,迅速裹住了我。大伯和旁边的一位爷爷对了一下眼,“嗨”的一声,合力把大粉团子抬了出来,两人小跑着来到石臼边,又是“嗨”的一声,一起把大粉团子翻进了石臼。大伯又在手上抹了些油,不停搓着大粉团子。
随后,大伯举起了10多斤那么重的大锤子,举过头顶,涨红了脸,使劲向石臼里的大粉团子打去。粉团沉闷地“啪”了一下,大伯又赶紧拎起大锤,趁此机会,爷爷就拿着“洗帚”往粉团上甩水。甩够了,第二锤子也正好下来了。“啪——啪——”大粉团子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一样,打一下,缩一下,不打了,又弹了回来。十几下后,大伯已是大汗淋漓,他说了声“不行了”,就放下锤子,换那位爷爷来打。另外两位大伯趁这个“换班”的间隙,双手在冷水里一浸,合力抬起粉团,猛地将团子翻过身来。爷爷开始打了了。在这锤打——甩水——翻身的完美配合之下,大粉团子变得愈发富有弹性。我趁大伯休息的时候,偷偷拔下一小坨来,一口塞进嘴里。“嗯,真好吃!”我对着大伯连连称赞。
打得差不多了,大伯便将这白嫩嫩的面团从石臼里搬出来,放在沫过水的的桌子上,另两位大伯就开始揉搓年糕,左手翻过来,右手按压着,反反复复,直到把面团做成长方形的年糕模样。
最后,他们在年糕上“点花”,其实就是在年糕上用毛笔轻轻点上一朵“红花”。红花开在年糕上,在阳光下绽放,为新年平添了几分喜庆。
如果把中国文化比作汪洋大海,那麽饮食便是承载我们在海上进行奇幻漂流的船隻。有人开玩笑说,中国文化只剩下“吃”了。如果以为这个“吃”是为了中国人的胃,那就错了。这个“吃”,是中国人情感的结晶,散落在民间的无数颗“微粒”映射出丰富的文化。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华民族是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把这种“和谐”的思想渗透到饮食中。远近闻名的安徽毛豆腐,就是豆腐与微生物“和谐相处”的结果。微生物在豆腐的雪白肌肤上默默无闻地耕耘,夜以继� 每当人们烹饪时,各种调味料就会在毛豆腐的身体里悄悄蔓延开来,酸、甜、苦、辣,和谐而又完美地挑逗了味蕾的神经,与此同时,一股诱人的芳香如氤氲般在空气中弥漫。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抺总相宜。”中华美食中也有这样一道风景——饺子。饺子谐音“交子”,有吉祥团圆之意。每年的除夕子时,人们就会围著热腾腾的火炉,把浓浓的思念与祝福包进那薄薄的饺子皮中。盛上饺子,也盛出了人们对明年的美好期望,饺子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西安饺子宴是对远方客人的一种独特的问候,宴桌上各具风味的饺子馅传递著独特的寓意:芹菜馅是人们对勤劳与务实的寄託,白菜馅祝福新人白头到老,韭菜馅祈福天长地久……这些怎能让人不惊歎中华美食这朵奇葩呢?
每逢佳节,内心不免泛起,“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情愫。对于一颗漂泊的心来说,中华美食的魅力之大更在于回味。那是故乡的味道,亦或是父母的味道。我有一位叔叔在国外生活,对中国餐馆情有独钟。有时为了在一家中国餐馆进餐而放弃当天的行程。他总说:“坐在中国餐馆里,嚼著中国菜,就像回到故乡一样。”离开根的叶,总想在泥土里找回花的芬芳。军训期间,我有一回在功能表上瞟到“茄子肉丝”的字样,内心窃喜。这是平日里我最爱的一道菜,也是老爸的拿手绝活。正当我满意地夹一口放进嘴里咀嚼时,表情霎时凝固。这道菜无法与老爸的佳作相提并论,我竟有些怀念老爸的手艺了。所以说,思乡这个东西,就是思饮食,思饮食的氛围,思饮食的过程,更思饮食传递出的浓浓亲情。
可以说,中国是一个站在舌尖上跳舞的国家。浓厚的饮食文化,虽然在文雅上略输儒家思想,在美感上稍逊琴棋书画,在风韵上也无法与诗句曲赋相媲美。但它像万有引力般亘古不变,如陈年老酒般香醇。它融汇了万千世界的纯淨与激灵,把大自然的真善美都融入了国人的美好祝愿中。一个华丽的转身,情感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文化。
酸甜苦辣咸,五味是最基本的味道,五味交错编织,让舌尖触到了世界的丰富多彩。品尝过许许多多的美食,品味过许许多多的味道,但舌尖上始终保留着那一缕挥之不去的记忆——外公的油酥饼。
外公常与我们说起,他和油酥饼的情缘。在外公小的时候,逢年过节,太外公便会拿出他的看门手艺油酥饼,这是太外公的同事、战友们来拜年时必备的年货,每个人都对油酥饼赞不绝口。后来,外公接过了这门手艺,油酥饼同样是很少做的,是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外婆、妈妈、阿姨也成了外公的助手,一家人为油酥饼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做出来的油酥饼照例是不留多少的,大多是送给来拜年的街坊邻里亲朋好友的。但外公总会很开心,不仅是成就感,外公更享受这种难得的亲情、友情、邻里情。而到了我和弟弟这里,油酥饼就成了一道日常尤其受欢迎的主食点心。到外公家,外公常常笑着让我们拿好些带回家吃,盘子一样圆的是白糖芝麻,鸭蛋一样椭圆的是咸味葱花,每一枚都由外公倾心制作。轻轻咬一口,细小的碎裂声伴随着层层酥皮粒粒内馅落入口中,香味便怦然弥散在口腔中,仿佛节日里飞向天空的朵朵烟花,光影只有几秒的存在,但盛开过的印记久久留存。
现在,我和弟弟也开始跟着外公学做油酥饼。外公将发面团和油面团揉成条,摘成一个个小剂子,两种小剂子各取一枚,发面小剂子擀成饼状包入油面小剂子,擀平,卷成团,再擀……然后包入馅料揉搓成形,最后,放到大锅里炕。对油酥饼追求完美的外公掌握着面团恰到好处的湿度、韧度,适当的火候和刚刚好的时间。外公一边手上麻利的做着活儿,一边向我们讲解着一个个步骤的诀窍。外公笑着说:“你们俩是我的心头肉,一想到给你们做东西,我就充满了快乐和力量!”此时,小小的屋子里满满的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和甜美的温馨。望着锅中被小火渐渐热得发黄膨胀起来的油酥饼,我的心也随着它们渐渐膨胀,温馨四溢。屋外的金黄阳光浅浅的洒进厨房里,给所有的静物都铺上了一层淡淡的宁静,光芒勾勒出外公逆光的剪影,外公银白的头发泛着淡淡的光晕,脸上带着胸有成竹和慈爱安详的微笑,伴着锅中油酥饼渐渐散发出的面香,萦绕心间,成了心底最美的意象。我把温热的油酥饼小心地捧在手里,仔细端详着,巴掌大的微黄饼儿上有点点金黄中泛着棕黑的焦处,多像那碧天里的月儿啊!游子们望着圆圆的月儿,思望故乡,泪湿衣襟,而这油酥饼,也包含着外公对父亲的多少思念和儿女孙辈的多少疼爱和深情!
人间美食何止千万?但我最忘不了的就是外公的油酥饼,那种甜香的味道和亲情的美好萦绕在舌尖,留存于记忆深处,在时光中凝成永恒的温馨……
最近,我迷上了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为什么我这么喜欢它呢?因为它是一部记录中国传统美食的纪录片,而我从小就是一个吃货,对美食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部从头到尾都讲述着美食的纪录片当然能够吸引到我啦。
《舌尖上的中国2》分为六小集,第一集是《脚步》,第二集是《心传》,第三集是《时节》……一集都有一个专题,每一集都有许多制作美食的故事。播种,采收,制作……这都是一道道美食的身世,看似简单,实际却十分复杂,小小一道菜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个故事啊!
《舌尖上的中国2》不仅讲述了制作食物的过程,更体现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特有的文明、文化、风俗、习惯。古代的祖先为后人留下数以千万计的美食制作方法,大自然也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食材。虽然时间冲淡了古代的文明记忆,也拉开了人与大自然的距离,但还有人坚持着,即使有时间的破坏,这些古老的美食制作方法还是被生生不息的传了下来。
深山幽谷中的少数民族们,也有独特的食物。奇妙的食材与奇妙的制作方法,造就了只有在深山里才得以品味的奇妙食品。
质朴勤劳的农民们,也有自己家常的独特美味,他们用自己的辛劳来获取美味的食材,学习高超的制作方法,虽然比不上山珍海味,但这些家常小菜总有独特的味道。
舌尖上的美食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味道,它更是一种文明,一种文化,一种古老的艺术精髓,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在舌尖上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以吃为主,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美食节目。有吃就有浪费,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却高达2000亿元。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特别注重人情面的国家。在餐桌上多点的菜显的有面子,点的菜多吃一半留一半显得大方,孩子吃什么点什么才显得爱孩子,这就是中国人的习俗。
现在的餐饮浪费已不是原来的吃了倒掉,而是演变成了故意浪费。应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显得出了自己多么有钱,多么大方。这只不过是一种奢侈的浪费,一种虚荣的浪费。可是当我们在炫富,炫奢侈时,有多少人吃不饭,有多少人连浪费的资格都没有。我们的这种行为就好像用鸡蛋“练靶子,用牛奶“打仗”,而且玩的不亦乐乎。
或许我们扔一个鸡蛋的时间内,就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去死。在中国,吃完盘中的食物是一种卑贱,被人看起的行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更何况我们已经是幸运的了,起码我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我们浪费了的食物给那些吃不饱饭的人,那我们不就成了大善人
或许,有些人会说,浪费又怎么样,反正我有的是钱。对啊,你有的是钱,那么请问,你的这些钱就会用来吃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缕,恒念物力艰难。
我们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
“民以食为天”,饮食 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地域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们几千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样容易消失,只要这一地区还有人,那么这一地区的美食文化就不会消失。
近些天,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连续几个深夜,让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然而,作为纪录片,它不同于以往的影像素材里,以“烹饪大师”或“美食名家”结构,展现的是“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亦或是能够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 “比赛”形式。在本片中,中国美食更多的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变迁,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那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
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人与食物的关系已经达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人文关怀贯穿其中,用最质朴的表现手法展现那些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东西。
1)自然的馈赠 对于餐桌上的美食,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本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辛勤劳动的人们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貌,唯一相同的是作为中国人对主食样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3)转化的灵感 由豆腐、到酒、到酱,再到泡菜,那芳香浓郁的味道令人难忘。一坛坛、一罐罐的发酵,敏锐又果断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碍,营造了条件,把握了机缘,经历了失败。祖宗传下来的方法,自己掌握到的技术,转化的灵感是最大的智慧!
4)时间的味道 腌腊、风干、糟醉、烟熏,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盐的味道,它来自时间,也来自人情。它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等感情交杂在一起,才下舌头,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个是滋味,哪个是情怀!
5)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变化到菜式的变化,水火本是两家人,对立却又互相牵制,对于厨师而言,水火关系的调控,是他们技艺的展示。而厨房的秘密无非就是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
6)五味的调和 甜苦咸酸辣,五味是评定一道“艺术”的关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获,是被认定的喜悦与幸福,不仅仅是对一道菜,更是一位厨师,一种文化的认可;苦是苦尽甘来,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咸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认同;酸是不堪纠缠而难以言说的苦难,然而在菜里它却是不可或缺的“画龙点睛”之笔;辣是坚韧与果断,尤以川菜闻名。
7)我们的田野 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糯稻、海参、河蟹、芋头、青稞,农田还是菜园,不同地域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看天!”从餐桌回归大地,颇似头尾呼应的手法,也为《舌尖上的中国》画上圆满的句号……
美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美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关系到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根本。但美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不同于其它文化,美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所以,美食是不分厨师等级,不分国界的,但是请别在接纳他国美食文化的同时,丢弃了属于你自己的乡土人情!
最近,对余姚人民来说,有趣的事莫过于去中塑国际会展中心淘美食了。今天,爸爸和我赶上了余姚农博会的末班车,我们迫不及待地飞到现场,那里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好一派热闹景象!
今年的农博会共分5个展区,其中1号馆为特色小吃、传统手工艺表演及现代农业成果展示区,2号馆为甲鱼(水产)展示展销区,3号馆为全省百强知名农产品和国内优质农产品展区,4号馆为本市名优农产品展示展销区,5号馆为台湾展示展销区、对口帮扶合作展示展销区和国际进口产品展示展销区。一进门,我们就直奔我最想去的5号馆。进门没走几步,我就被一阵芝麻香吸引了,在敏感嗅觉的引领下,我看见了“上海无糖一口酥”芝麻糖摊位,现做的芝麻糖热乎乎的,这时动感的舌尖早已抵挡不住诱惑,品尝一小口,香甜酥脆,还有点黏,味道好极了!
我们向前走,我一路看到了橙红色的广西柿饼、黑色的山西乌枣、红色的新疆小红枣、淡黄的腰果和棕色的夏威夷果。走到柿饼摊位前,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美食啊?”“这是柿饼,是柿子作成的饼状果脯。”我接着问:“好吃吗?”“好吃。”在我记忆中,我可没尝过这个。爸爸买了几个满足我的好奇心,拿起一个闻一闻,芳香扑鼻,咬一口,金黄软绵、甜而不腻。哈哈,我发现了人间美味啊!
我们继续向前走,我闻到了一股股海腥味,鱿鱼干、虾干、海蜇、带鱼、干贝等水产品映入眼帘;拐过一个弯,又来到了山货区,各种山参、灵芝铺满了摊位;展馆中央我看到了来自台湾的特产,有凤梨、莲雾、芒果,我接过讲解阿姨递过来的小牙签,叉起一块试吃,好好吃,不由自主地又叉起一块。因为台湾的气候和水土的关系,这些水果的水分足,甜津津的,特别好吃。鲜榨果汁同样非常享受!
离开5号馆,我们又来到了美食小街,我看见了蒙古烤肉、重庆酸辣粉、天津狗不理包子、长沙臭豆腐、武汉热干面、北京糖葫芦……。看着全国各地的特色美味,闻着扑鼻而来的香味,我早已馋涎欲滴了,巴不得都来尝一尝。
走过一个个展馆,我看到了新疆阿克苏的苹果、大连的海参、东北的药材,看到了宁波本地的奉化芋艿头、象山柑橘、宁波汤团、四明山土蜂蜜等品牌农产品,也看到了马来西亚咖啡、进口红酒、东南亚水果等,各种新奇的农产品应接不暇,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作为一个城里的孩子,我在农博会中见到了很多未曾见过的美食,见识了五湖四海的特色农产品,品尝了天南地北的诱人美味,舌尖上的诱惑力实在太强了,真是一次美好的体验,下一次农博会我一定来!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数千年来,中国人对食物都是极为讲究的。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美食的追求,也是对生活的追求。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离不开一日三餐。食为生活之根本,一个人对食物的态度,代表着他对生活的态度。
我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中,不乏山珍海味、玉盘珍羞。但我认为,人间最难得的美味并不在名家酒楼的豪华宴席里,而在于寻常百姓家中的饭桌上,在于一顿家常便饭背后的人与食物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用摄像机带领我们走访大江南北,寻找人与食物之间的故事。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各异,饮食习惯千差万别。但在这些不同的食材,不同的烹饪方式,不同的锅碗瓢盆中,承载的对生活的信念却始终相同。
在《舌尖》里,有许多让人心生触动的镜头:
养蜂人为谋生计,每年花期出远门忙碌一定会带上家中准备好的路菜。只要吃到家乡的味道,就能忘记远行带来的疲惫;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过年回家刚进门口,只要闻到自家厨房熟悉的饭菜香味,在外的辛酸也就变得不值一提;远离家乡的人,收到母亲或姥姥腊制的肉,内心总是满满的温暖……中国人吃饭讲究团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没有比这更美味的了。食物,是一种乡情的牵绊,是亲情的关心,是远在他乡的思念。
在大山里,有一种原始的美味叫做蕨根糍粑。从大山中挖取蕨根,用山林里的材料组成天然的过滤系统,清洗蕨根,提取蕨根浆液,不断冲洗,不断过滤,把蕨根浆煮熟,裹上淀粉, 这是一种自然的美味,是祖先在食物缺乏的时代里靠智慧创制出来的美味。蕨根糍粑传至今日,已不仅是美味的传承,更是对自然虔诚、感恩的心态的传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追求已不仅限于果腹,还要求色香味俱全。煎炒烹炸焖溜熬炖,纷繁复杂的烹饪方式,给予食材全新的生命。在中国厨房里,厨艺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代传授,在传授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授。厨艺的传授,已不仅是简单的手艺相传,更是在传承着祖祖辈辈对美食与生活的追求。
在广州老城区酒家门前,一大早便排满了人,等待着早茶的开始。广东早茶,讲究慢慢享受,早茶开始,享受的一天也就开始了。但年轻人是花不起时间去享受一顿早茶的,他们要为事业拼搏。老年人是喝早茶的主体,他们也经历过青壮年时的劳累奔波,才得到晚年的安定享受,体会生活的情趣。其实,人劳累一生,得到的财富再多,最实际的,也不过是吃一顿安稳饭菜,享受美食,享受生活。
……
中国人品尝美食,从来不满足于味蕾的享受,更多的是追求人与食物的交流。饮食,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如影片所说:品尝世间美味,也是在体会人生百味。
当一声清脆响亮的尖叫,划破蓝天,这个渺小的世界就又多了一条生命。然而,这脆弱的生命虽然需要周围的呵护,更需要带给他思维,带给他站起来的能量——“食物”
十四个春秋将在眨眼间过去,镜子前的我,已不再如当年那样。我有了自己独特的思维,自己独特的童话。曾经我害怕自己看不见色彩,被可怕的黑暗笼罩;害怕自己听不见音乐的起伏,在凄凉的无声中度过;害怕自己闻不见芳香,孤独的在花海中哭泣。
曾经我天真的以为,味觉可以被自己的无情的丢弃。
但随着时间的变迁,随着时间的磨练,我才明白任何东西与味觉相比,轻如鸿毛,我才明白食物是生命的延续,是生命的源泉。
食物的味道可以与生活媲美,正因为有了食物的酸甜苦辣,才有了我们对生活的形象描绘。
古人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就算死,也要做一个饱死鬼,这是懒羊羊的口头禅,也是他的誓语。可见“吃”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延续。秋天随着秋风起舞,金黄的稻谷也随着秋风起舞歌唱,在田间,我看见了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我触摸到了农民们汗水的结晶。望着这触心的一幕,我不觉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带着猴屁股般的红,垂下了那高高扬起的头。学校里,我总是挑食,面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不懈望一下,便头也不回的把它无情的抛弃了。却曾未考虑过这粮食的来之不易,却曾未有过愧疚……
站在繁华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那路旁边五颜六色的车辆直直的排列着,可谓是一道不错的风景线,红的红,绿的绿,花的华,让人眼花缭乱。一看这情景就知道是就餐时间了,伴随着杂乱的步伐,我怀着无限期待,踏进了这“人间天堂”。顿时,一股久违的香味迎面扑鼻,香气笼罩着我的心头,香气引诱着的步伐。点了菜,也上了菜,桌上的斑斓如一幅水彩画,让我大饱眼福,开动了,之间赞美声淹没了杂音,一切都这样美好,一切都这样温馨,在食物的酸甜苦辣中,我们不仅品味着生活,更多的是在享受生活。
是谁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滋有味?是谁?是都被常人抛弃的“食物”。
懂了,作为人类,我们总是自私的,总是在自己讨厌的食物前露出自己狰狞的面孔,总是在捧怀着饱食之后,忘却汗水的结晶,忘却食物的伟大。但是,作为一个学生,我有必要奉劝大家要珍惜食物,我们要对得起我们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源泉——“食物”。
秋风送爽,随着秋风,把我的忏悔带遍世界吧……
生命的源泉,生命的延续,神圣的“你”,纯洁的“你”伟大的“你”,值得我歌颂,赞扬,在世界的一角,我在徘徊“你”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