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电影阿凡达观后感【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朋友们,你看过电影《阿凡达》吗?这可是美国好莱坞2010年最新大片呦!要是你没看过,我可要劝你去看看。下头我给大家讲一讲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
在未来世界2145年,人类为了取得潘多拉星球的稀有资源,开启了“阿凡达”计划,前海军队员杰克奉命代替自我的哥哥参与到这项计划中。杰克与自我的“阿凡达”成功链接后,在进行一次野外探测任务中与大家失散。在危险的丛林中,他遇到了一个叫“纳蒂莉”的女纳威人。纳蒂莉救了杰克,并把他带回到纳威人的部落。
杰克为了完成计划,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去接近纳威人,练习奔跑,捕猎,并拥有了自我的坐骑,融入到了纳威人的生活,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和谐相处,成为了他们的一员。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人类为了得到价值连城的资源,向纳威人世世代代居住的部落发起了疯狂的进攻。杰克想避免战争,竭力去阻止,却遭到长官的处罚。杰克向纳威人说明事情的真相,劝他们搬离自我的家园,以避免伤亡,却遭到了纳威人的误解,没有人相信他的话,把他当作了敌人。人类的疯狂进攻,炸毁了纳威人世世代代居住的生命之树,摧毁了他们的家园,这对纳威人来说,是十分沉重的打击。
为了拯救纳威部落,杰克在几位正义朋友的帮忙下,制服了“魅影”这只凶猛的飞禽,成为传说中的“魅影骑士”,号召所有潘多拉星球上的纳威部落,为了自我的家园,团结起来,与杰克并肩作战,抵御人类的进攻,保护灵魂树。然而弓箭抵挡不了槍炮与导弹,纳威军团损失惨重。这时潘多拉星球的动物们也加入到反抗侵略的纳威人的行列中,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贪婪的人类被杰克率领的纳威人从潘多拉星球驱逐回地球。杰克从阿凡达成为了真正的纳威人,保卫了灵魂树。
这部电影令我无比震撼,潘多拉星球美丽奇妙的景色令我流连忘返,是一部令人回味长久的科幻电影。整部影片充满了惊悚,冒险,也给我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杰克成为纳威人后生活得怎样样了?贪婪的人类退回到地球,是否会甘心失败?会不会实行报复,卷土重来呢?潘多拉星球上的纳威人会安居乐业,幸福地生活吗?
《阿凡达》这部电影告诫了我们:人类要与自然坚持和谐的生存状态,不要为了掠夺稀有的资源,发动战争而破坏环境。因为保护自然,其实就是在保护自我。
在抢先看完了3D版的《阿凡达》,回到住处,便忙不迭地打开笔记本,开始写影评,把先睹为快的感受尽快与博友们分享。可是,对着空白的屏幕,忽然间竟然写不出文字来。向善于对国内烂片大批特批、对好莱坞商业片指手画脚的我,此刻,面对部大师的、充满诚意的完美作品,居然找不到什么词汇来赞美。
我想,这可能是当代影评人共有的悲哀。这么多年,我们挑剔的眼睛看到了太多挂羊头卖狗肉,拉大旗扯虎皮的骗子导演和骗子电影。我们的笔已经习惯于批判,而不习惯于赞美了;多年持续的失望,让我们几乎渐渐不再相信,好莱坞和我们的大导演们能够拍出部让我们叫好、激动、回味隽永的佳作来。
用句话来说,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俨然就是我当年通过VcD刚刚接触到国外大片时的那种兴奋与激动,比如《真实谎言》《亡命天涯》《勇敢的心》。我还 记得,那时候卖碟的哥们儿向我推荐《勇敢的心》时说的那句话,”这片子我看了20遍了,每次看,都很激动!“ 那时候,我相信他的话,因为我也有同感,那些电影,为我们这批70后打开了个世界——当你看到另外个更精彩的世界的时候,你怎么能不激动?!
我失去这种感觉很久了!电影对我,已经成了陈词滥调,没有惊艳,甚至没有惊喜,我越来越多地利用快进来看碟,甚至对有些电影只看看预告片。
《阿凡达》的确是天神下凡,瞬间——就如影片的对白所言——让我又成了个孩子。毋庸置疑,影片对于3D技术的使用堪称完美。其完美就在于,没有炫耀,而是真实到了让你几乎意识不到的境界。影片没有令人眩晕的重影,也没有令人呕吐的视觉错位,有的是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层次分明的远景与近景,以及触手可及的动物、植物和人类。当然,捕捉影像的是摄影机,所以,近景仍然有虚焦的现象,远景依然会模糊——这些方面还 无法替代真实的视觉。尽管如此,这样真实得近乎无形的3D效果,还 是具有极强的代入感。
导演不愧为大师,先从我们熟悉的日常情景入手,办公室、实验室、军用飞机,等等,先让你体会3D的效果,然后随着外星历险的深入,逐渐向你展示个神奇的、立体的、完全想象出来的外星世界。
导演像个极具经验的导游,带领着所有游客,步步地观赏个世外桃源般美丽的外星球,那里的山山水水,飞禽走兽,芸芸众生。含羞草般的美丽鲜花,类似超级犀牛的食草动物,凶悍嗜血的陆地兽王,狼群般的凶残而灵巧的食肉动物 …… 番白日的历险之后,男主人公邂逅了女主角,这是,影片呈现出了完美的浪漫夜景,具有灵性的青苔山路会随着你的脚步而点亮前方的道路,漫天飘落的、类似蒲公英的神花暗示女主角的爱情与宿命,在悬崖峭壁后的柳暗花明处征服属于自己的飞鸟,等等。影片的前半部分完全是次美丽浪漫的外星旅程,卡梅隆在向世人展示他的想象力与浪漫。
随着男女主角灵肉结合,影片达到了浪漫的顶峰,突然急转直下,人类军队采伐破坏的脚步声和喧嚣声,下子惊醒了所有人的美梦。从此,美丽的星球陷入了浩劫,神树、家园、仙境被贪婪的奸商和好战的军官肆意蹂躏。有良知的科学家与研究人员们,在权势与武力面前,毫无发言权。当女科学家告诉为首的商人,这里的草木都有灵性,他们会相互传递破坏者的信息,这个星球有比互联网更为强大的生物网络的时候,那个商人愚昧而狂妄的大笑,让人感觉很悲哀,这就是我们人类的领导者!
影片最后的大战让人血脉喷张,这已经不再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而是自然与反自然,天意与逆天意之间的战争。当外星勇士死伤殆尽,竭尽绝望的时候,那些以前嗜杀的猛兽、猛禽忽然从天而降,加入了保卫潘多拉星球的队伍,与所有大自然的保护者并肩作战,这幕,的确让人感慨良多——星球、宇宙并不仅仅属于人类!
影片的发展,也正如我的影评,以3D开始,却渐渐偏离了3D,而完全融入了故事。最后,当观众为主人公的命运唏嘘不已的时候,你定同时会去思考影片严肃的主题——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才是大师之作,这才是个电影大师应该通过电影传递给世界的信息。
回顾通篇,卡梅隆对于潘多拉星球以及纳维人的设置别具匠心,比如说,纳维人可以用大辫子来与动植物沟通,这其实象征着人与自然的沟通,正因为在那个星球,人与自然可以相互对话,所以人类可以尊重自然,可以与自然和谐共生。而我们这些地球人,却没有这样功能。比如说,女主人公为了救男主角,杀死了群类似狼的猛兽,她会跪下来,为那些狼而祈祷,因为它们也是平等的生灵,它们嗜血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捕猎的时候,猎手们依然会对猎杀的动物说句,你的灵魂将与神同在,你的肉体将变成我们的部分,导演在渗透这种天人合的哲学。再比如,神树,作为星球上最大的颗大树,成为当地人的聚居场所,它庇护者所有的人——这其实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包容关系。当神树被毁的时候,所有人痛苦流涕,这种纯朴的对自然的敬畏与亲缘,是不是提醒我们地球人,我们已经背离得太远了?!
《阿凡达》真正让我激动的,让我觉得它近乎完美的,其实并不是3D特效。而是卡梅隆,作为个以商业片成名的导演,在部花费12年,耗资5亿美金的纯商业目的的影片中,能够不惜笔墨地去表达个深刻而严肃的主题,能够在赚钱的同时,不忘记个顶尖导演和部风靡全球的大片的社会责任,这点尤其让人钦佩。也正因为这点,《阿凡达》由成功变成了伟大!
再看看我们国内的电影导演,想想我们今年贺岁档上演的幕幕丑剧和闹剧。我想说,中国导演,你们只会利用那么点名气来骗钱!难道打着娱乐电影的旗号,就可以抛弃掉所有艺术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把娱乐变为愚乐吗?《阿凡达》给出了答案,它所传递的强烈的环保精神、尊重自然的哲学以及对贪婪的政经权贵的嘲讽与批判,等等,应该让中国的所谓大导演们从心里感到汗颜!
周末,带了女儿一起去看了电影《阿凡达》,看完之后,脑子里闪过的唯一两个字就是震撼。这是一部少有的能表达人性贪欲的片子,虽然是以科幻的形式去表现了出来,但是却真实的映射出了地球的未来——一片荒芜,人类再无法生存。
这部影片的导演,用地球人类去侵略外星系的虚拟手法,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在贪欲的驱使下,不仅毁灭了自己的家园,而且妄图毁灭别人的家园。其实,如果放开电影中的科幻艺术不提,我们人类何尝不是每天都在地球上继续着如此毁灭的行为?开采能源、砍伐森林、白色污染和大气污染、有毒的废气及化学液体排放,试想一下,我们地球还有多久,就真的如同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成为一个没有能源、冰冷寂静的地球?又需要多久,会变成一个污染横行、面目全非的地球?难道这就是我们人类所想面对的未来?难道这就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家园吗?
校讯通推荐《能源新天地》这本书中,里面有一组数字触目惊心,详尽的列举了20世纪100年时间里,人类消耗掉的石油和煤炭的数量就超过了过去19个世纪的总和。而且还推算人类如果继续这样以几何级速度增加汽车、国际航线和远洋巨轮的话,人类在过去2000年消耗掉的能源,还不够21世纪用上50年。而且还计算出,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大约200年以后,人类就会用光地球上最后一滴油。而在2500年左右,煤炭供应也将消耗殆尽。另外还计算出,即使煤炭和石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燃烧所产生的废气也会带来严重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现象,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重大威胁。
而近几年出现的沙尘暴天气和频发的地震灾害,也无不显示着我们的地球,在人类的任性和索取下,而变的不稳定起来。而各处水资源的缺乏和殆尽,何尝不预示着人类将要面临的残酷未来?看完电影,我真的希望地球的噩梦永远不要成真。我们人类真的要好好反省一下,如何去善待我们的地球。我希望我们的孩子,更加懂得从小处着手节约能源,去爱护我们的环境,去保护我们的地球。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不用一次性的筷子、不用塑料袋购物、用写完的作业纸背面演算试题和画图、劝阻父母少开一次汽车而是步行外出和上学。地球是我们的家,珍惜能源,爱护地球,希望从我做起,希望我们的地球永远是蓝天碧水、阳光明媚。
从大的方面来说,《阿凡达》对于剧情冲突的设定,是简单的正邪对立、非黑即白;而在每一阵营内部,也欠缺多样性,彷佛两块铁板在那相互碰撞,阳刚的氛围是有了,但稍微有些傻气。此外,这样一种简单对立关系的最大不良后果,是角色形象的单一。本来我以为在人类雇佣军这一方,应当是有不同意见的,特别是军事指挥官和行政首脑之间,其想法应当有细微区别才是,那样会使故事与人物都更立体化,可惜没有。作为一个整体,人类似乎是坏人,Navi人都是好人,坏人中的好人(主角和他的朋友们)的作为也是常见的典型;而且,每一个角色群,他们的想法都是单一的……这样一来,这个故事再“萝卜丝特”,也是老老实实、循规蹈矩的“萝卜丝特”;大家不妨想想:权老实再强壮,能敌得过未央生的俊俏风流么?所谓“神作”,是千万不能老实的(有不知“权老实”、“未央生”为何方人氏者,请致电小学语文老师强烈要求补课)。
“神作”的帽子很大、却很简单,不掰开了细说,是难以下结论的。以上说的都是“必要条件”,不具备铁定成不了“神作”;但是反过来,即使必要条件全具备了,那还得看电影整体以及各方方面面执行得如何,才能充分地下结论。
就电影故事而言,想必大伙都知道了,《阿凡达》的故事比较简单,也一点都不深刻。说白了,影片情节在大的层面上是太空版的殖民与反殖民斗争,在个体层次上则是一个跨越种族的爱情故事,都没啥新鲜的。但是,这种设定对电影而言是“萝卜丝特”的——换句话说——是足以支撑起电影叙事需要的。直观地说,一个“萝卜丝特”的故事给人的感受有二:一,既靠得住又不牵强。《阿凡达》的情节设定,基本上没有让人觉得荒诞或者百思不得其解之处,像那种在其他大片中常见的“危险总是追着主角走、但总是差一步”的情形基本没有。我一向比较佩服卡梅隆玩弄桥段的能力:他总是能将一些本来是俗套的东西,调度得让观众感觉“本应该如此”,这就是“萝卜丝特”的真谛;另外,影片故事“萝卜丝特”与否,还可从编导钩织情节背后的诚意与努力来略窥一斑。一般而言,从“诚意”来看影片的质量是很不靠谱的,因为没有哪个片方会在宣传时强调自己“没有诚意”。这里关键得看“人”,电影制作“人”里的核心是导演,导演实沉了,这电影的故事也“虚”不到哪去。向来崇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卡梅隆,绝对是好莱坞最“实在”的导演之一,再加上长达十年的打磨,包括对整个潘多拉世界的设定,积累了如此丰富的“营养”,《阿凡达》这个“孩子”想不强壮都难。
但是,一个“强壮”的、能担当得起整部电影架构的孩子,未必是顾盼生辉、富有魅力的孩子;而在个人的字典里,“神采”才是一个能达到“神作”级别的电影故事所具备的充要条件。《阿凡达》的故事,尤其是中间部分对于潘多拉星球地貌生态、以及Navi土著文明的展现,完美地弥补了通常大片第二幕比较沉闷无聊的缺陷,使得整部电影感觉非常紧凑,将近三个小时的片长也似乎过得特别快;不过,这个故事最终还是流于常规,因为可预期的转折与结果而缺乏惊喜,无法带给人新鲜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