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铁人观后感500字【10篇】

大庆人都听说过:“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苦难也不怕。”大庆石油工人的楷模就是令人敬佩的铁人王进喜爷爷。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最新铁人观后感500字【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铁人观后感1400字 铁人观后感1400字 篇1

参观铁人纪念馆有感

一早,就去参观大庆的铁人纪念馆。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铁人精神”却是自己非常神往的。

一起参观的大庆的温春生告诉我“快到了”,自己就分明能感受到激动。可以用“庄重”来描述眼前的这座纪念馆。馆内广场有王进喜的大型雕塑。拾级而上,进入馆内,扑面而来的就是铁人组的群雕。这群雕是如此的生动,以至于站在他们面前,你都能感受到他们顶风带雪的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以下是王进喜的简介(网络搜索):

王进喜同志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镇上赤金王家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开始讨饭,10岁给地主放牛,14岁被抓夫到玉门油矿做苦工,直到玉门油矿解放。1950年春,他成为我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钻、队长等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9月,他率领的钻井队月进尺创当时全国最高纪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1959年9月,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群英会。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曾组织人员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同年4月11日,会战指挥部号召全体会战职工向铁人王进喜学习。

在大庆油田,王进喜先后任1205钻井队队长、钻井指挥部装建大队和钻井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指挥,大庆革委会副主任、中共大庆核心小组副组长等职务。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9年4月,出席党的“九大”并被选为中央委员,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医治无效逝世,享年47岁。

大厅左侧墙面上印着铁人的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话虽然经常被改头换面并被调侃,但仔细看看当年石油会战的状态,就知道当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绝对是基于对伟大事业的热爱。虽然我们不身处那个年代,但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在那个满目荒凉的大地上作业的人们的心态:激情过后(激情总会平静下来尽管还能够再次激起,尤其是在那个年代),每一个参与会战的人都必须面对特别现实的状态。另外,参与会战的单位很多很复杂,当时的沟通交流手段又特别有限等等,这些都会给人们一个停止作业的理由。而当时的铁人,能够这样想,并且实现它,这样的创业精神其实是所有创业者们都应该认真揣摩的。其实,大凡成功的创业者也基本上是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前行的。

让我感动的另外一个场景是王进喜班组一起学习《矛盾论》和《实践论》,这虽然多少有当时环境的要求,但王进喜班组的的确确是一个学习型小组。展出的笔记本表明他们不断总结经验,认真钻研,他们不是蛮干而的确是在动脑筋。更重要的是,王进喜主动地把他们的经验和设备与其他班组分享,这在当时应该是非常难得的!

1959年,参加全国群英会的王进喜看到由于油品供应紧张,北京的公共汽车背上了鼓鼓囊囊的煤气包。这刺痛了他,他说“难受”。这也成了著名的典故。根据纪念馆的介绍,当年的场景就是在老北大的红楼沙滩,这让我非常高兴,因为北大能够与这样一种实干的、忧国忧民的铁人精神相关联。

走出纪念馆,心里却是沉甸甸的。看着铁人的背影,在想,什么是今天的铁人精神?

在车里,依然在想这个问题。直到看到大庆街头抗震救灾的宣传,心中才豁然开朗:5月12日到今天,我们不是有很多铁人吗?我们的民族在巨大压力面前不就在展示我们的铁人精神吗?

于是,才意识到自己最喜欢的话就是“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观《铁人王进喜》有感 篇2

铁人王进喜,对于我们80后的一代是不太熟悉的,只是经常听到老人们在耳边述说他们那时候的故事,说铁人怎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精神,听完后最多也只是感到现在的我是幸运的生在了幸福的年代里,从未真正去设想父辈们走过的到底是一种怎样艰辛的道路,而在铁人80周年的今天我有幸和大家一起观看了《铁人王进喜》这部纪录片,看完之后,使我的心灵收到极大的震撼,太多的感受,深深体会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

看完影片,记录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油田出现了井喷,在危机的时刻却偏偏没有重金石,只有用水泥代替,但是水泥容易凝固,在没有搅拌机的条件下,铁人王进喜拖着那条伤腿,毅然跳下了搅拌水泥的池子,充当人肉搅拌机,看着石油工人们纷纷跳进去,最终抑制住了井喷。我的心情有点激动,在那危急的关头,他们想到的不是个人利益,不是贪生怕死,而是为了保住国家的利益,牺牲自我的精神,现在已经很难再看的到了,那样宝贵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曾经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很多的难题,但是我每次都是动不动就轻言放弃,从没想想该怎样努力让难题圆满解决,在“铁人”精神面前,我顿时觉得惭愧万分。作为80后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学习的就是“铁人”精神,学习和发扬不怕艰苦、坚持到底、勇于奉献的精神,把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把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如果说发自肺腑地感受到铁

人精神的伟大是学习王进喜的一个“初级阶段”,那么如何将铁人精神转化为我立足本岗、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和实际行动,则是学铁人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目标。学习铁人精神,找出自己的不足,总结出我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加强学习,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遇去学习。要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种压力,让这种压力敦促自己,成为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人不读书,不能成才;人不学习,不能生存”。因此只有学习,才能启迪心智,净化思想,只有学习才能总结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是要经常自我反省。一个人如果不经常的自我反省,就很难有很大的进步。要经常在工作中从人格上、从道德上、从灵魂深处反省检讨自己,发现不足,及时修正,努力做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是要求认真务实,扎实工作。要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做业务上的尖子,实践中的实干家,工作中要讲究细、讲究实、讲究准,讲究严,讲究精,讲究新,讲究快,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四是弘扬奉献精神,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团结协作的氛围。奉献精神是一种为他人服务,为他人提供方便的利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谐思想”。弘扬奉献精神,会使人们更加尊重他人,与他人建立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关系,营造团结互助、亲密友爱的和谐局面。弘扬奉献精神,更有利于培养人们踏实做事的实干精神。从而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

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奉献精神其实就是艰苦奋斗、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强调的就是“做”。诚然,不同的时代对奉献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求人们踏踏实实地做事情。这一点对于建设一个团队而言尤为重要。

现正值公司重大转型之际,需要的就是我们具备这种“铁人精神”,将这种精神带到我们工作中去,那样我们的工作才能高效率、高标准的完成,有了这种精神,再结合我们工作中的分析对比,总结提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保证四厂建设在工艺上更优化,运行更稳定!也为了我公司的45·80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并稳定运行的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铁人》观后感 篇3

今天早上很早就醒了,大概四点都不到就醒了,而且还是自然醒!也许是要去大庆兴奋吧,不管还是什么,心情都挺好的!

七点的时候我们就准时到科厦南门等候着上车,等候着去大庆,等候着去铁人纪念馆,等候着一次精神教育,等候着一次优秀时代精神的教育。

世间之事大抵如此,铁人王进喜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伟大贡献不也是如此吗?也许教育就是般的,有苦有乐,更何况这优秀时代精神的教育呢。

回来的路上便与同学商讨起了,这个观后感怎么写,他说着有什么好学习得啊,不就是蛮干吗,不就是为祖国建设蛮干吗,不就是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蛮干吗?这有啥好些的啊?我想了想貌似是这么回事,不过仔细想想这怎么可能呢,整个大庆市就建一个那么宏伟的铁人纪念馆来宣传与倡导蛮干精神,这分明是一个连三岁小孩都能想得到问题,更何况是一个集中了全国精英的政府人才们呢?

在弘扬中华优秀精神上,也是要注意的,譬如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歌就唱了几千个亿掉了,前不多日,有则新闻新闻提到在连任之后的第二天就到他父亲的坟头献上了鲜花。宣传倡导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躬行了。

概而论之我们学习践行弘扬大庆精神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时代的优秀时代精神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方才是正道!

电影“铁人”观后感作文 篇4

电影“铁人”中的一个画面,至今难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铁人”王进喜知道他最器重的手下文瑞弃阵逃跑时,在严冬积雪中,用几近疯狂的呼喊和寻找,想作最后的挽留。在最关键的时候,在最需要他的时候,自己最器重的人却选择了退却,选择了逃跑。那份心痛,那份愤怒,那种焦灼,那种绝望,谁都不能理解。但令人不理解的是,铁人面对“背叛”自己的爱徒,嘴里虽然吼着:“熬不住了就给我滚!”手里却把当时十分稀缺珍贵的3个馒头和一袋干粮塞进给了徐徐启动的列车上的文瑞。油田上挨饿受冻的工人们等着粮食充饥,井架旁摸爬滚打的弟兄们盼着粮食,他却把粮食留给文瑞。  看到这里,我把敬意深深投向了王进喜,这是一种撼动人心的温情,这是一种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里的丰盈。就犹如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我用心在体味:宽容是一种艺术,宽容别人不是懦弱,更不是无奈的举措。在短暂的生命里,学会宽容别人,能使生命平添许多快乐,使人生更有意义。正因为有了宽容,我们的胸怀才能比天空还宽阔,才能尽融天下难容之事。给应该得到宽容的人以宽容,这是一种姿态;给不应得到宽容的人以宽容那是一种境界。铁人竟有如此宽广的胸怀……

于是我在想:浮生若梦,世事无常,这一刻你围炉同欢,也许下一刻就要各奔东西;若能敞开心胸,珍惜与人相处的每一刻,你就会明白,天底下最美味的佳肴并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人情的滋味。

一个在上世纪60年代家喻户晓的人,一个被世人誉为“铁人”的钢铁汉子,他却能用自己的温情留给了我们这番感悟,我尤为敬佩!

岁月如歌,栩栩如生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石油工人的劳动号子还在荒原间荡气回肠,它向全社会彰显了人类灵魂的崇高和美好,也深深地感动着我。观看一场电影,重温“铁人”事迹,忆起那个年代,感悟人生哲理,给人留下了许多启迪。

《铁人》观后感 篇5

这天单位组织观看了《铁人》,真是一部感人的电影!我感动,我流泪,影片拍得真实亲切,也许更多的是离我太近。

影片把那个火热的年代拉近到我眼前,我看到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取水保开钻、纵身跳入泥浆池。.。这些震撼人心的场面,为之起敬,为之动容!心潮禁不住随着每一个动人的画面一齐澎湃!

我是一名石油子女,小时候就熟知铁人王进喜,凭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的干劲,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铁人一向是我学习的榜样,象一座丰碑,屹立在我的心中。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那个年代,似乎所有的父辈们都象铁人一样,吃苦受累,默默奉献与牺牲。.。我的父亲曾冒着生命危险为抢救起火的油井而身受重伤,铁人精神伴我成长、成熟,我为自己是一名石油人而骄傲和自豪!

之后工作时在井队上实习了一年,与钻井工人一齐工作生活,亲身体验到铁人的艰苦生活,感受到铁人无私的奉献精神!铁人的崇高精神一向激励着我。

重温铁人精神,再一次激荡内心深处的坚强力量。

我想作为新一代的石油人,我们会继续传承铁人精神,以我们的方式爱我们的岗位、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祖国。

铁人观后感 篇6

前两天,为了庆祝党的生日,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后《铁人》王进喜的故事片。

下午两点的电影,我在一点五十分走到电影院门口,这是单位包场,不用电影票,门口人事处的两位干部站在那里,他们看到我就笑,我莫明其妙,难道是自己来晚了?他们说你进去吧,里面已经有人了,我走了进去,一看一个若大的电影院,只有区区六人,我们见面都哈哈大笑,真是有意思,这成为我们的专场观看了。我是一个不喜欢凑热闹的人,所以我选择了最后几排,一个人静静坐在那里,感受这份少有的空旷,影院里还有比较凉爽的,开着中央空调,一会儿又陆续来了些许人,至电影开始放映,来了不过三十人,其余的人干吧去了,不得而知。呵呵

故事梗概:一列破旧的火车把王进喜(吴刚 饰)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了大庆。作为石油大会战的主力军,王进喜和他的队伍肩负着让新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希望。这只除却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几乎一无所有的队伍在队长王进喜的带领下,苦干5天5夜,大庆第一口油井终于开钻。房东老大娘见王进喜连续数昼 夜 奋战在井架,感慨“王队长真是个铁人!”,“王铁人”的名字从此传开。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却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突遇第二口油井即将发生井喷,在没有重晶石粉堵塞井喷的危急时刻,他当机立断用水泥代替,水泥沉在泥浆池底必须搅拌,现场却没有搅拌机,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也纷纷跳进入,经过三个多小时奋战,井喷终于被制服,油井和钻机保住了。

三年自然灾害来临,王进喜和他的队伍面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在严重的饥饿和高强度的作业下,队友们意志纷纷崩溃。王进喜省出自己的口粮,甚至不惜犯政治错误,想方设法给大家填肚子。

感人的“铁人”精神,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所缺乏的。其实这是一部人情味很浓的电影,为什么来看这部电影的同事这么少?大家可能一听主旋律就觉得没劲,大家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我不明白。国外很多片子,都弘扬个人英雄主义,为什么一个感动中国的民族英雄——铁人,大家会认为这是说教电影?大家内心深处固有的思想,主流就是说教,挺可笑的。

观看《铁人》,不仅是了解两个时代价值观的心灵冲撞,也是回顾铁人时代的艰苦奋斗历程,这是一个时代的艰难行程,这部电影至少也会让我们更加明白一个道理,有美好的今天,那是因为有艰难的昨天,而我们的先辈战胜了昨天的困难,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正是铁人的精神。

《铁人》观后感 篇7

“铁人”头衔的创始人王进喜,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无数铁人的身影,因为他的精神和品质,影响了建国初期的那一代人,影响了奋发图强的一代,影响了改革开放的一代。

今日,我们有发达的社会,丰厚的物质条件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可是,我们的气质和精神却总是少了铁人,少了铁人的坚韧和不屈,少了铁人的开拓进取。

铁人精神就是信念,更是勇气!我会振作精神,迎接挑战,实现心愿。俗话说得好,人活着要有点精神,而铁人精神正是对无悔人生的诠释

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我们因为一点小挫折就轻声放弃,自暴自弃,那我们就是失败的人了!应对生活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坚持失败!人们经常说:“没有经历过人生的磨难,就必须是不够天真。”唯有经过不断的磨练,我们才会更加坚强,才会真正体会到生活带给我们的丰富内涵。所以,让我们铭记自己的职责,铭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在应对困难时,像铁人一样,决不畏缩不前,决不畏缩不前,敢于直面生活的苦难。使我们更加坚强,使我们不再软弱,不再在任何困难面前“心软”。

永远的铁人榜样,永远的标杆,是我们应对磨难时的精神支柱,让我们铭记铁人,时时刻刻学习铁人精神,向铁人致敬!

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习发扬铁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把业务做好、做好,严格按照要求和执行标准,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秉承铁人精神,在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铁人观后感 篇8

教育工会组织观看了影片《铁人》,以为是那种歌功颂德式的片子,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的,姑且去接受两小时的催眠吧。去了才知道大错特错,只怪自己对影视消息孤陋寡闻了。

影片用两代钻井工人的时空交替,让我们体会到了时代与精神的变革,以现实与回忆交织,以彩色与黑白的时空交替来叙事。彩色部分故事的背景是现代的中国石油勘探行业,黑白部分故事的背景是1960年在大庆的石油勘探大会战。现代影视效果下的彩色沙漠、落日,蜿蜒的公路,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视觉美感,如果我是画家,定能将观后的那种震撼表达的更为清楚、明白。回忆部分的场面也是气势宏大,轰轰烈烈的情境,我是被影片开头石油队员们冲天的号子引入剧情的,写满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井喷的场面惊心动魄,在因物资匮乏,无水泥搅拌机的情况下,大家纷纷跳入水中用双臂搅拌的感人场面深深打动了我。这是怎样的高风亮节呢?在那群没有多少知识文化的队员心中,高尚这个词也许是陌生的,但,那时那刻,他们能做的,是不让井架倒塌,迫在眉睫的是迅速绞好水泥,没有什么高谈阔论,铁人的以身作则是关键深刻最好的倡议……挥动的双臂,朴素的语言,泪在善感的观众眼中打转……

铁人和刘思成是两个时代的石油工人,新老两代石油工人的精神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观看《铁人》,不仅是了解两个时代价值观的心灵冲撞,也是回顾铁人时代的艰苦奋斗历程。这部电影让我们更加明白一个道理,有美好的今天,那是因为有艰难的昨天,而我们的先辈战胜了昨天的困难,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正是铁人精神。

“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那一段坚持,往往是一道最高的门槛,因为在历尽艰辛、心力交瘁的时候,即使一个小小的变故或者障碍都有可能把坚持击倒。但是,在铁人的带领下,大家坚持下来了,不轻言放弃,有足够持久的恒心,坚持到底,才能品尝到成功的盛宴。哪怕成功背后,满载着辛苦奋斗的历史。

对于新一代青年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需要一种精神的追求。我们要学习铁人“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的沃土上撒播祖国希望的种子,收获满天桃李。

心理疾病快要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了,在影片中也有很现实的表现。我们要勇于承担生活的压力,珍惜和善待生命,才能让痛苦和烦恼变得渺小。困境并不可怕,要敢于面对失败,挑战生活,只要留心去观察,其实人间到处都是风景。一时的困境,也许正是另一个成功的开始。让我们教育战线的同仁们都拥有健康的身体,用健康的心态挥洒我们辛勤培育的汗水吧!

《铁人》观后感 篇9

电影《铁人》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誓师大会,各个井队拉歌,零五队吼出了一曲豪迈秦腔。虽然我没有听出表演者在上面唱的是什么,但是就他那字正腔圆的唱腔,高亢浑厚的曲调却深深的打动了我。在那样一个时代,大雪飘飞的环境下,人们完全靠一腔热诚与大自然顽强抗争,是什么才能调动他们的满腔激情。只有秦腔。吼出了那西北汉子的铮铮铁骨,唱出了那中华儿女的赤诚之心。

记得小时候语文课大家都想听听真人版演绎秦腔,语文老师说等天气好时到高坡上唱给我们听。那时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到高坡上才能唱秦腔。后来真正听过了才知道那不用假声的高八度,几近吼出来的高音。只有在广阔的地方才有震撼的视听效果。很多南方人不明白那扯着嗓子吼既不优美也不悦耳,有什么好听?因为他们不懂西北人的高昂与激扬。没有手舞大刀的英勇杀敌,没有枪林弹雨的前赴后继,没有只身奋战的慷慨就义就不懂得那平地的一声吼,那响彻高原的信天游才是西北人的真性情。西北汉子的热血柔肠。

从《南京南京》到《铁人》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时代,但是始终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的视死如归,顽强拼搏,存民族大义,与中华民族生死同亡,呼吸与共的民族责任心,荣誉感。永不变的民族魂。

《铁人》观后感 篇10

《铁人》这部电影把我们又带回了那个热情洋溢,但是条件艰苦的年代,吴刚饰演的王进喜充满智慧,胆大心细,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带领他的钻井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影片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第一代钻井队的艰苦创业过程,深深激发了我们青年内心潜在的激情和动力;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新时期,青年人如何继承铁人精神的问题。

随着新时期青年人价值观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越来越物质化,那些想继承“铁人精神”的人会被人家称之为“傻子”,遭到排斥。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俱在一起,排斥那些崇拜铁人并且想成为铁人的人,于是乎给铁人的继承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片中刘烨饰演的刘思成就是这样一个鲜明的代表,他没有个人的私欲,只是铁人的精神是他所崇尚的,他想坚持铁人精神,无奈同行者太少了,他只能孤单的走在前辈走过的道路上,于是他寂寞了、孤单了、变的少言寡语了,最终患上了沙漠综合症。

影片紧扣激发和继承这两个主题,围绕着王进喜的无私奉献和刘思成的心灵转变层层展开。有人说这部电影是至今为止中国最好的主旋律电影,对此结论我不置可否,因为我很少看主旋律电影,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但是这部影片中王进喜的一神一态确实形象生动,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中。生活经验告诉我,要想成为模范中的模范,首先要会吃苦耐劳,其次是要有很强的精神支柱,支撑自己和团队,最后就是要有团结和鼓舞大家的本事。片中的王进喜把这三点展现的淋漓尽致,身先士卒的行动,饱满的热情,光明磊落的言语,把我心中久别的火焰又重新点燃,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如果说铁人精神是那个时代必然的产物,那么如何继承铁人精神就是这个时代应该探讨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人也许没有片中刘思成复杂的身世,有的只是对铁人精神的向往,可是同路人太少,于是他们成了孤胆英雄。中国人有个通病,就是三人成虎,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自己思考,人云亦云。当多数以回报为目的的人俱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不否定自己,就只有否定他人,于是这些孤胆英雄更加寂寞了,无助了,抑郁了。人世间最可悲的莫过于:英雄流血又流泪,有时候心灵的折磨比肉体的折磨更加能摧残一个人。片中的主人公刘思成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求助于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这个最为中国人所忌惮的职业,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思维里,看心理医生的人不是精神病就是神经病,反正是脑子出了问题,都避而远之。白静饰演的送饭女就是这样,开始的时候对劳模刘思成很是崇敬,当听到他和心理医生的谈话后,态度就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这时我不禁的感叹,有时候心灵的无知比脸蛋的丑陋更可怕。当然,医生的疏导还是次要的,任何精神的升华都是自我认识的又一次提升,不是外力所能够左右的,主人公和心理医生短短的两次交流后,医生走了,又剩下主人公自己,他开始思考,开始升华,最终以实际行动完成了由茧化蝶的过程。有时我就在想:其实我们不是没有继承铁人的精神,只是我们没有底气去充实铁人的精神,缺乏底气就像没有充气的轮胎,有也等于没有。

从开始到最后,主人公刘思成没有任何物质形态和技能的变化,有的只是心理的种种抉择,最终他在无数的抉择中,打开了符合内心要求的那扇门,他踏实了,真真正正的踏实了。如果说,王进喜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那么刘思成就是一种精神的继承,相比之下我更注重于后者,因为这更接近于我们目前的实际。新时期对铁人精神的继承不是随便说说,也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对铁人精神的认可,要有勇气和毅力与铁人同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