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讲述了共产党人的动人故事。张思德同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但他们都忠实地实践着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次为您整理了张思德的电影观后感(优秀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观看了电影《张思德》,看后感受颇深。
1915年,张思德出生于贫农之家。1933年参加红军。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红军长征中曾三过草地,到达陕北后,调至军委警卫营通讯班任班长,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任务均准确无误地完成。1940年夏,他带领一班人到延安以南的土黄沟的深山老林中烧木炭,为中央机关冬季采暖作准备工作。经三个月苦战,经过数道繁重的工序,最后把八万斤烧炭运到了延安。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他响应毛主席“自我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随警卫营来到南泥湾开荒。张思德不仅仅要带领全班战士完成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还要担负起通讯工作,白天劳动,夜里长距离送信,用心完成了通讯任务。1943年初夏,张思德被调到枣园内卫班,在毛主席身边当警卫战士。1944年,组织再次派他到安塞县烧木炭。9月5日,张思德在炭窑内工作时,炭窑突然崩塌,不幸牺牲。1944年9月8日下午,党中央直属机关举行了“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主席参加了张思德同志的追悼大会。在这个追悼大会上,主席做了着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给予张思德同志很高的评价。
电影《张思德》透过张思德同志在工作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向我们展示了他平凡人生的不平凡事迹,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人画面。对领袖,他无限忠诚。毛主席在延安外出时乘坐的汽车在车尾有专供警卫员站立的踏板,这个位置通常都是张思德的。一次为了换坏的轮胎张思德跑了很长的路,一脸尘土,毛主席很过意不去,拍着他的肩膀,让他到车里挤一挤,张思德却笑笑不说话,依旧站在那里。因为他深知,做好主席的警卫员,就是对革命的最大贡献。对孤儿,他十分关爱。他的无私的爱和憨厚的笑,最后使得受到惊吓不愿说话的福利院的孤儿开口动情地叫他爸爸。对战友,他关心体贴。在去延安北部的安塞石峡峪村烧炭时,对于闹情绪消极怠工的战友小白,他从不另眼相待,而是用他的憨厚和生活上的照顾感动了小白,从此小白努力工作。对工作,他认真负责。抗战期间的延安,冬天要靠烧炭来取暖。张思德所在的中央警卫团,一到夏秋季就要烧木炭以备过冬。这个活又苦又累,张思德干了多次却毫无怨言,他带着一种自豪的精神理解任务,并干得十分出色。
张思德同志总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了平凡的事情,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张思德这种“为人民服务”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激励了几代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宣传和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着重大的历史好处和深远的现实好处。我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完成好自我的学业,永远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今天妈妈带我和表哥、表妹一起看了花季雨季电影展的一部电影《张思德》。
张思德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他为人憨厚老实,嘴巴很笨,话非常少。他做事非常认真踏实,从不跟战友计较。他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做过一段时间贴身卫士,从来都是叫干啥就干啥,从不多说一句话。毛主席说他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爱说话,同时认为他最大的优点也是不爱说话。因为张思德从不计较,嘴巴又比较笨,不会为自己争取任何利益,因为跟他一起战士很多都当上了大官,可他还仅仅是一个班长。
因为他烧炭的技术非常好,后来又被安排去山上烧炭。烧炭是一件很辛苦,又脏又累的活,他最好的战友劝他不要去。可张思德认为能为老百姓烧炭取暖是一件非常值得非常有意义的事,他一点都没有推辞就去了。一天在一座山上烧炭时,因为山土土质松软,又连夜暴雨。张思德在抢险过程中因山体滑坡发生特大泥石流而牺牲了。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牺牲的,司马迁曾说过:人总是要死的,但有些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些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张思德的死就是比泰山还重。毛主席特别为他召开了追悼会,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张思德生活在一个革命大家庭里,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很生动,特别是张思德和他老战友的这份感情,是以往电影中不多见的。电影《张思德》没有曲折的情节,热闹的场面,黑白胶片牵出平实瞬间,穿越60载岁月。一名普通的士兵,警卫——开荒——烧炭,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他那样淡泊。
三过草地的老红军,班长一当7年,一整编,又成了战士。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他认保育院不幸失语的孤儿做儿子,用心血崔开朗朗童音;他拜炊事班精简下来的老兵当父亲,真诚的抚慰一抹晚晴。 这些都让人非常受感动。这部影片让我见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张思德。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60年前,毛泽东主席的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影响了几代人。60年后,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张思德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一个少说多干的张思德,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张思德诠释着崇尚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 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张思德不过是这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从打江山到掌政权,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党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都不能忘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曾经是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未来还将辉映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
韩越杰
影片描写的是抗日战争后期,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1944年他带领一班人到安塞县烧炭。在一次烧炭中炭窑突然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象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着了我们的整个事业。毛主席的这篇讲话,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了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
电影《张思德》将为人民服务具体化,让观众相信,为人民服务是快乐的,这个榜样值得我们世世代代学习。通过观看《张思德》影片,我深深体会到:一名普通共产党员默默奉献的伟大,伟大的事业,需要无数个张思德,伟大的人民,需要永远的“为人民服务”。在张思德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朴实、谦和、善良,是一种人内心本能的、涌动着的自我奉献的精神。
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在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不能丢,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应当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