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电影观后感范文600字(优秀2篇)

通过这次观看影片《焦裕禄》,使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进一步认识。这次为您整理了《焦裕禄》电影观后感范文600字(优秀2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焦裕禄》观后感 篇1

从喧嚣到平淡,从极力渲染到冷静思考,都市人渐渐成熟,他们用现实的眼光看英雄。英雄是活生生的人,但他们又不同于普通的人,这就是电影《焦裕禄》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

影片虽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气撼山河的壮举,甚至连插曲都那么土,但看罢全片,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报到的第一天,焦裕禄衣着朴素、态度谦恭,致使公务员竟以为他是要饭的,先声夺人,让你觉得焦裕禄身上确实有种不同于其他干部的东西。在县委的第一次会议上,作为第二书记的焦裕禄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记录下各干部的看法。第一次讲话没有信誓旦旦的保证,却让全体干部到火车站去亲眼目睹一下兰考人民冒着大雪痛苦而无奈地离乡背井的一幕,给每一个干部上了一堂无言的课。这一组平凡的镜头折射出了焦裕禄高尚的情操。

看完影片,我想到老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臧克家是为鲁迅先生而作此诗的,而鲁迅先生同时又自谓:“俯首甘为孺子牛。”在《焦裕禄》这部电影中,我找到了“孺子牛”这个词最精当的注释。

忘不了,多少个夜晚,他缩在屋角沉思;忘不了,多少个白昼,他奔波在黄河故道;忘不了,多少家的门槛,他都跨过;忘不了,多少人的家事他都了如指掌。他说他是人民的儿子,他说他是毛主席派来的。他,焦裕禄,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他虽然没有豪言,没有壮语,但是,他的话,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兰考人民的心中,同时,也深深地烙进了每一个观众的心中。

焦裕禄——你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焦裕禄》观后感 篇2

《焦裕禄》这部电影塑了一个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1962年12月,焦裕禄被派到兰考县工作。面对兰考逃荒的人民,他让所有的党员干部用自己手上的买米、面的钱给荒民买东西吃。但自己只吃窝头和小咸菜。生活如此艰苦,但他还是处处想着别人。他是多么有爱心呀!他不顾患病的身子。和风雨搏斗,去考察灾区地形,想了种。种办法去帮助灾民。灾民从心里面爱戴他,尊敬他。

为了让兰考的灾民能过上好日子,他都可以牺牲自己,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呀!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次家中只剩下一点钱了,妻子说要给孩子做红烧肉,可一出门,就碰上了焦裕禄,他说自己把钱送给别人了,不要买肉了。晚饭时,小儿子要吃肉,哭闹着将窝头扔到了地上。焦裕禄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的说:“孩子,咱们有窝头吃就已经很不错了,有的人连这也吃不上呢?”小儿子好象听懂了爸爸的话,点了点头,表示记下来了。

在焦裕禄快住院的时候,还一直坚持工作,想着兰考的人民。他总是这样关心群众而忘记了他自己。在他去医院时,村民们老老少少不约而同的一个也不少的都来了,兰考的人民说“一定要亲自送他”。可见焦裕禄在兰考人民心中是多么伟大呀!

42岁是一个人一生中施展雄心壮志,最辉煌的时期,可是焦裕禄却匆匆的走了。虽然他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兰考人民,全国人民的心中。我们要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发扬下去,为了祖国的事业奋斗终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