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游记有感800字(4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读西游记有感800字(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西游记》读后感 篇1

今年暑假我又阅读了一遍《西游记》,我对书中的故事更加熟悉了。

书中的故事有很多,有“车迟国斗法”、“三调芭蕉扇”、“女儿国遇难”等。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里“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了。故事内容大概就是一个叫做白骨精的妖怪想要长生不老,就想捉住唐僧吃他的肉。于是白骨精三次变化成人,想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最终死于金箍棒之下。而孙悟空也因此被唐僧逐回花果山了。这个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坚强的意志和除恶务尽的精神。

因此,孙悟空是这本书中最受人们喜爱的角色。我们要学习孙悟空那不怕困难的精神,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勇于向前。记得有一次我做数学题时,被一道难题拦住了。无论我换什么思路就是做不对。正当我准备放弃时,孙悟空的形象忽地出现在我脑海中。“不能放弃。”我对自己说。我向同学向老师请教,终于解决了这道难题,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也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了真经。

说过孙悟空后,再来说说他的二师弟猪悟能。在“女儿国遇难"故事中,猪悟能进了女儿国后,便被女儿国的子民们迷了眼,就想在女儿国住下,不去西天取经了。这种好色、不负责任的心态使我十分反感。试想一下,若是现实中也有这么一个朋友,那么不仅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不少坏处。就像是两个人说好了共同进步,结果其中有一人没坚持多久就嚷嚷着不干了,他就不仅对自己的学习无所帮助,还会打扰另一个人学习。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

比起孙悟空和猪悟能,我最喜欢的还是沙悟净。因为沙悟净总是默默地带着包袱,在孙悟空和唐僧或猪悟能发生矛盾时做一个“和事佬”,读后感m当其他人需要他去做什么事时,他绝对毫不推辞的去做……他这种低调的性子使我格外欣赏。因为以前的我性子张扬,造成了许多尴尬的事情,所以我对于性子低调的人都怀着一股钦佩。

至于他们的师父唐僧,在我的第一印象里是个不能明辩是非的人,但如今我发现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是唐僧不辩是非,而是我们早已清楚剧情,所以才显得唐僧不能明辩是非。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学会“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西游记》为何受人欢迎?不仅是因为剧情,更是因为《西游记》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我们的一部分。

西游记读后感 篇2

在东土大唐,唐僧肩负重要使命,西天取经,他独骑白马,手拿禅杖,一人单闯西天。途中,结遇他的三位徒弟,惩恶扬善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憨厚淳朴的沙和尚。这师徒四人,在取经道路上用智慧,武力,谱写了一段又一段传奇。

唐僧的为人我不便多说,他虽一心向佛,不愿杀生,但为人心地太为善良,太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不能辨别是非,只知道要向善,护人,就算是被别人抓去,到最后享尽他的肉,他还为别人说话。我用八个字形容他:过于迂腐,心地太善。虽然大家都很喜欢他的事事为佛的思想,不过此人不适于立足社会,固执不懂变通的他终究会被社会抛弃,这种人只适合在古代的佛寺中打打坐,扬扬佛,不适于吃苦,这就是为什么唐僧在取经途中只有他骑马,而别人走路的原因,不必说什么师徒礼仪,这就是唐僧无能的体现,唐僧也可谓是弱者的代表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作者让唐僧在路上遇到他徒弟们的原因。由此,我也明白了,做人一定不能太过执着,只说不做,反而会成为懦夫。再说另一个人物孙悟空,他一身高强本领,七十二变,火眼金睛,实为一能人,但是大家可有发现,无论在那一次的劫难中,他本着做好事的心态却总因那火爆的脾气被唐僧训斥几句,反而那爱耍小聪明的猪八戒,每次都赚足了风头,可见我们的生活中不乏有小人的存在,也告诉了我们社会中不仅要有本事,也还要有聪明的头脑,让别人去接纳你的意见、你的壮举。虽说这是一篇以取经为题材的小说,但是这篇小说并不宣扬宗教,从唐僧四人千辛万苦来到西天,佛祖却不给予真经看来,本篇小说只是以取经为框架写的一篇师徒四人取经记,也可看出作者吴承恩,在那种宗教迷信盛行的年代坚持自己观点与原则的执着。

我虽不能真正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但这部长卷却也反应出古代那时的官场文化,十六字了结:迂腐之人,众人厌之;好强之人,众人斥之。

西游记读后感 篇3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以此改编的电视剧以生动鲜活的演绎,印照在无数人心中,既是年代的记忆,也是人们共同的回忆。六小龄童上春晚的话题几度被提至微博热门,之后又有网友发出猪八戒的图片,上面写着:“还有三年就是猪年,答应我,你们的热情不要散好吗?”让人捧腹的同时却又引人反思,人们对于《西游记》的。热情能持续多久,对于猴戏传承的关注是否只是灵光一闪。

猴戏有以人表演为主的戏剧文化,它集脸谱、扮相、表演等为一体,有“人学猴”的南派,也有“猴学人”的北派,许多老艺术家耗费二三十年学习,然而却少有新一辈的传承;此外猴戏还有以猴子为主的动物表演,河南新野猴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者要求持有驯养繁育证、表演证和野生动物运输证,“持证上岗”让许多老的表演艺人处境尴尬。不论以人为主,还是以猴为主,猴戏的存续都让人担忧。

小朋友的兴趣班包含古筝书法却不包含传统手工工艺,不囊括所有传统文化。许多艺术形式,多种技艺技巧,没有考级要求定义学习的成就成果,不能在考试中加分为学生加持。它们似乎一直在向学习者提要求,要长长久久不求回报的付出,要甘于平淡不求名利的内心。所有付出得到的回报,不能兑换财产,仅有的是文化延续的桥梁。关于传统文化的存续,并不是所有人都与之无关,水是不可再生资源,传统文化也是无形、有限、不可再生的宝贵财产,对于环境资源我们大力保护,对于文化财富,更应该珍惜扶持。文化的存续以什么为准,是想进化论一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还是以作为受众的社会民众接受程度来判断,这些都是人为,而事,也在人为。

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对传统文化保持一个足够的关注度,让它们在社会主流中频频出现,总有人会被艺术所吸引,成为下一个,下一群传承人。关注所带来的市场也定然会让传统文化成为别具特色的产业。希望传统艺术文化能够以切合时代的方式长久存在,交口相传固然是一本文化之说,然而现场切实的表演才更生动真实。希望未来不会用到“很久以前”作为开头介绍不存在的艺术形式,而是用“今天”来概述它们的时代内涵。

名著《西游记》读后感 篇4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大多數人都读过、听过、看过,它甚至还拍成电影、动画、电视剧,可以说家喻户晓。这本书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魔、降鬼怪,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因坚持不懈而成功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看完这本惊险又刺激的书,我不禁思绪万千,也明白了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就缺少团队意识,有些人认为自己能力强,没必要寻求帮助,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孙悟空神通广大,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分辨出是人还是妖怪,但他没有办法时,也会上天庭寻求帮助,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这说明共同努力、互相协作很重要。孙悟空为人勇敢果断,一心帮助唐僧,妖怪来了,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现在生活中,就需要孙悟空这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人。我们千万不要做躲在墙角的胆★WWW.BAIHUAWEN.com★小鬼,更不要做马后炮。路见不平,就应该“拔刀相助”。

唐僧有一颗菩萨心肠,乐善好施,就算是妖怪他也会施于援手。现在社会中,大家都互相猜疑,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看到乞丐甚至会想这个人是不是个骗子。那你为何不想想,如果你帮助了他,社会上不就是又少了个贫穷的人吗?

猪八戒贪吃贪睡,有妖精打就来精神,但本领不够高强,在取经的路上经常打退堂鼓。每次一遇到情况,还总会误事 ,害师傅被妖怪捉去。这从反面教育我们:做人一定要恪守本分,不要做猪八戒这样的人。现在社会中,有不少像猪八戒这样的人,好吃懒做、胆小怕事,还总是轻言放弃。遇到这种人,我们就应该劝他“改邪归正”。

沙和尚为人憨厚老实,吃苦耐劳,处处为师傅着想,能听从师傅和大师兄的话。现在的家庭中,有些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反而向家长索要更多的东西,家长成了他们的金库,可孩子却不回报父母。我觉得,我们要学会为父母着想,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做一个像沙和尚那样为别人着想、不求回报的人。

《西游记》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它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更是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秘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