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教好六年级数学

  老师在提问的时候更加注重实效,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更好的保障学生在最初接触数学的时候就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正确的思维模式,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快来学习学习吧!

  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考能力、思维意识都已经相对完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来授课的话,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是不利的,这种模式也会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对于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模式,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举例而言,在进行“分数混合运算和分数简便运算”教学时,教师不要直接把什么是混合运算、都有哪些技巧来告诉学生,而是要学生自己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探究,等学生预习结束之后教师再以提问的形式来让学生反馈自己学习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探究出来,再重点针对这些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引导、补充。这种教学的形式是让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预习、探究、总结,更注重了学生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而且也可以保证教学的效率。

  创建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吸引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来保证课堂效率都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课堂有兴趣了,教学的效率才能提升。创建教学的情境就是吸引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方法之一,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生活的实际进行有机关联,从而吸引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最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借助自己的语言来创建教学的情境,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教师只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成功的几率并不算太大。

  举例而言,在进行“倒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说:“今天我们要学习倒数,大家都知道倒立、倒过来、倒着,但是大家知道什么是倒数吗,是不是把一个数倒过来就是倒数了呢?”,教师利用学生知道的一些现象来开启话题,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多媒体来创建教学情境,随着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与电脑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了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它可以创建教学的情境,使教学更加简单、形象。如,在进行圆、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圆形的应用的图片,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让学生结合生活中实际的例子来进行这一章节的学习,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保证教学的效率,是现阶段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时,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根据教材特点,提出新颖的有吸引力的问题,创造诱人的学习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20以内个数的加法”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华的前面有5个同学,后面有8个同学,这一队一共有多少同学?让学生解答,结果学生们不假思索的告诉我:5+8=13(个)。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神气的神态,我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兔妈妈带小兔们到草地上去做游戏。天黑了,兔妈妈让小兔们把队伍整理好准备回家。

  她认认真真的数了数,大吃一惊:“不好,丢了一只小兔”。她又仔仔细细数了一次,小兔却一只都没少。为什么14只兔子变成了13只呢?这时学生们顿有所悟,边笑边喊:“兔妈妈把自己都忘了数了。”也正是此时,学生们马上意识到刚才那道题存在的错误。纷纷表示怎么把小华给忘了。如此妙趣横生的数学内容,当然深深的吸引了学生。此外,还可以组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算,一题多编等活动,显示出数学特有的内在力量,唤起学生对之产生深刻的兴趣。

  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教学时,教师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状态。如: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要求学生先估计一下讲台、课桌、黑板各有多长,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实际测量,通过讨论交流,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不同,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在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之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米、1厘米长度有关的物体,如图钉的长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讲台的长大约是1米;米尺的长是1米……再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熟悉的事物,如门、电视柜、讲桌、铅笔、身高、步长有多长。

  一堂课结束,同学们在活泼、友好、团结的气氛中学会了。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实际测量和估测,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不仅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估算、估计的能力和测量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又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家超市,里面摆了好多商品,琳琅满目,选一位小朋友扮演售货员,其他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使课内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