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历史学习成绩

  历史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且杂,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呢?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1.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能力要求:

  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能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2.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的能力

  能力要求: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理解和判断。

  3.多种呈现方式的历史资料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对历史情景的想象力

  能力要求:

  从多种渠道比如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来了解历史信息,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历史事务的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

  4.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依据史料解释历史的能力

  能力要求:

  了解历史,可通过查阅文献档案、观看历史纪录片、考察遗址遗迹、参观博物馆、调查访问等方式获取历史信息。凭借和利用各种历史资料,并分辨史料的价值,充分挖掘资料的内涵,有理有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5.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能力要求:

  历史意识是人类对自然、人类自己在时间长河中发展变化现象与本质的认识。当有足够证据证实历史事务存在过,这些发生过的历史事务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信息, 让人们更好的去解释当时所发生的事。

  6.对历史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要求:

  历史理解要合理合情,需要关注“历史”和“事件”,把历史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理解与思考,注重自我理解分析的逻辑关系与意义关系。

  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7.历史学习中的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能力要求:

  历史语言的表达要规范准确、形象生动、简洁精炼、设疑置辨。历史的语言表达必须符合学科自身的特性和认识规律,解答历史问题时应运用唯物主义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8.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能力要求:

  凭借和利用各种历史资料,并分辨史料的价值,充分挖掘资料的内倒,有理有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9.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能力要求:

  熟悉世纪、年代、纪元等年代的计算方法,能够通过年代的表述来计算历史年代。

  10.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

  能力要求:

  历史阅读能力是学生在阅读历史资料(文字、图片、表格、地图、柱状图、曲线图表等)时,是否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按照要求有效而全面的提取历史信息,然后进行整理、组织、科学的总和分析、形成正确的观点,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11.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能力

  能力要求:

  历史地图和图表通过具体形象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地展示了人类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正确运用地图和图表可以使知识体系更趋于合理,更符合认知规律。

  12.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能力要求:

  历史材料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真相,培养历史思维和意识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3.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能力要求:

  历史的解释就是依据人类活动的意图、目的、信仰等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解释历史问题需要科学、合理,不能过度解释。

  14.识图分析的能力

  能力要求:

  历史资料中的图文,能更直观更形象的描述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要不断的培养自身通过图文能够分析出历史时代及历史事件的能力。

  只有牢固掌握了上述14类初中生历史科目必须要掌握的学习能力,孩子在中考的时候才能胸有成竹,取得优异的成绩。

  7种历史记忆的妙法

  1.公式记忆法

  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

  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

  经过=准备+发生+结果

  意义=作用+特点+影响

  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

  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

  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

  2.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就是把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①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秦、隋相比,汉、唐之比较等。

  ②把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区分异同。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

  ③中外比较。如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之比较,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比较,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与西方之比较等。

  3.列表图示法

  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格图示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列表法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在记忆复杂史料方面作用更明显。

  4.联想法

  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两种。

  纵向联想:就是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即以某一史实为基点,既可涉及它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可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事件,从点扩展到线,便可记住有关这一历史知识的前后内容。

  横向联想法:就是把中外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将中外历史放在一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中国历史为重点,将中外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如讲中国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欧洲的拉丁文字联系起来。

  5.串字法

  对有并列关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来记忆,即将有关内容按课文前后顺序串联起来,只记住其每一内容的第一个字即可。如王安石变法的五项内容可简化为“青、募、农、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按前后可简化为“开、德、雅、波”。用这种简化法可较快地记住课文内容。

  巧记人名和地名的方法

  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需要记忆的人名和地名较多,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同样有比较可行的科学记忆方法。

  1.记人名法

  记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征来加强记忆。如两汉帝王都姓刘,两宋的姓赵,两晋的姓司马。

  记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谐音法,用这两种方法记外国人名字尤为适用。谐音法就是将外国人的名字按照它的同音汉字去理解,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成为有意义的名词或词组,便于记忆。有些人名不妨给它取个雅号,使用谐音法(雅号)记人名尽量要能顺口、生动,防止低级和粗俗。对历史人物不仅要记住读音,还要书写正确,若写错别字,则前功尽弃。如把齐桓公的“桓”错写成“恒”。

  2.记地名法

  历史学习中常常要记许多地名,尤其是古今异名和外国地名,更使初学者感到头痛,成为学习的拦路虎。如何记住这些地名呢?

  首先,在学习有关历史地名时,一定要借助地图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方位,以形成正确的空间表象。

  其次,要记住地名还要仔细看课本中历史地图下列的古今地名对照表,才不会将古今名称相同其实并不是同一地方的地名弄错。如南宋赵构在“应天”称帝,课本注明“应天”是“河南商丘”;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在“应天”,这里的“应天”则是在江苏南京。两个“应天”不是同一地方,不看课本注释或图册,就会误认为是一个地方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