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一般模式、原则和方法

  所谓历史人物,它不是指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小编整理了历史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

  一、明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要求

  第一,能够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和历史作用做出恰当评价;

  第二,能够对历史人物在某一具体事件的立场、观点、态度做出分析评价;

  第三,能够对历史人物相互之间的评价(可以是同时代人,也可以是不同时代人)或现实中的人物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能说明自己的观点;

  第四,具备从所提供的有关某一历史人物或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材料中,独立地提出适当的观点或假设,并运用基本的演绎或归纳,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方法做出较为完整的论证或阐述的能力。

  二、从哪些方面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第一,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即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因为,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舞台,个人的思想和活动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只有考察历史人物个人背后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现历史规律,才能了解历史人物活动的实质。如评价秦始皇就涉及到怎样认识他残暴的原因。如果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就会发现他的残暴是秦统一六国后经济迅速发展加速了统治阶级腐朽的结果,是权力过分集中于君主一人的结果。如果不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很容易把他的残暴归结为单纯的个人品德问题(事实也是如此,历史上持此论者不乏其人),这样的认识不仅流于浮浅而且还有很大危害——让人们把由根本制度带来的问题误认为是皇帝个人的品质问题,避重就轻,从而掩盖了历史真像。

  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背景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国家、时代特点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环境等。

  第二,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这实质是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恩格斯说:“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如评价商鞅,就需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他的主要活动,特别是变法措施逐条剖析,从而看到他的主要目的在于削弱和限制奴隶主贵族势力,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经济和掌握政权的愿望,最后得出“商鞅是新兴地主阶级代表”的正确结论。

  第三,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前提,是正确认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是时代的产儿,总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正确分析当时的社会矛盾,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向,引领或紧抓时代的主题。评价历史人物,就是要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影响历史发展趋向所起的作用。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这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最根本标准。对不同类别的历史人物,在确定其历史作用时应有不同侧重。

  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主要围绕他的政治主张和措施进行分析,看他对当时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对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对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的影响;对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影响;对加强中外关系和国际交往的影响等。

  2、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主要看他所领导的起义:在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方面有何直接作用(推翻或瓦解其统治);有何间接作用(即在多大程度上迫使后来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从而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使生产力的发展);在斗争中提出的口号或纲领对提高农民革命斗争水平有何作用。

  3、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领袖。主要看他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和行动: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民族团结和融合进步有何作用;对国家的统一巩固有何作用。

  4、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措施或行动:对反对封建势力,动摇其统治基础有何作用;对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有何作用;对西学的传播发展有何作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何作用;对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强国富国之路有何作用。特别要注意他在上述几个方面比他的前人有何进步,此点是确定近现代政治人物时应把握的总原则。

  5、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家、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

  第四,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在总结归纳历史人物的活动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1、“阶段论”的方法:该法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该法的特点是结论较为科学和符合实际;特别适用于对前后变化较大,差异明显的历史人物的评价;能有效防止评价人物笼统化、简单化的毛病,对历史人物既不因功掩过,也不因过抹煞其功。如评价左宗棠、汪精卫等人即可采用此法。

  2、“方面论”的方法:该法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该法的特点是评价人物脉络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特别适合活动范围广泛,活动内容复杂繁多的历史人物。如对汉武帝就可把他的活动分成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六个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要较好地掌握这两种方法,就需要在平常学习中对历史人物进行分级分类整理。所谓分级就是按照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影响大小和教材详略,划分为重要人物、较重要人物和一般人物。对前两者重点掌握。所谓分类就是按照历史人物的特性,把类似人物归到一起。既能形成系列化知识,又可避免相似人物间的混淆,还可发现掌握同类人物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第五,要确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性结论。

  对历史人物,不仅要一分为二,还要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在具体评定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从决定历史人物历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这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事物的性质是由其各种矛盾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一基本原理所规定的。一般情况下,此点通过确定历史人物的作用即可实现。如南阳太守杜诗他的主要贡献是水排的发明,因此,把他不能定性为地主阶级政治家,而应确定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二是在对政治性人物定性时,一定要指明他的阶级属性。如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三、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要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明确以下四点:

  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

  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同当时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

  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

  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

  第二,要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他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第三,要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动机和效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好”的动机有可能带来“坏”的后果;“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又能带来“好”的结果。如毛泽东发动“”,其动机和效果就背道而驰,需用此观点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第四,要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主要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德评价取代了历史评价,是错误的。

  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模式、原则和方法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模式:

  (一)评价历史人物重大活动的一般模式

  首先,概述历史人物生活的历史环境

  概述时,一般可以考虑以下因素: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如何;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什么等。

  其次,点明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即由什么阶级组成,代表着什么阶级的利益。

  第三,简要评述历史人物重大活动中的具体史实

  一般地说,评述人物事迹大体上采用分类法和分期法。

  1.分类法 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如汉武 帝的事迹可概括成:

  ①政治上: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 统一和政治统一。

  ②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③民族关系上: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

  ④文化上:在中央设太学,郡国设学校。

  评述近代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李鸿章、那拉氏、袁世凯等也可用此法。如林则徐事迹可分为禁烟、抗英、 学习西方三大类。李鸿章活动也可分为三大类:

  ①参加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设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创建北洋水师。

  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建淮军,伙同戈登洋枪队进攻太平天国控制的苏州、常州。

  ③投降卖国:a、中法战争中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政策,致使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损失惨重, 战后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了西南门户;b、甲午中日战争中,奉行“避战自保”方针,推行“ 保舰”政策,致使威海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战后又订《马关条约》;c、1896年同沙俄订立《中俄密约》出 卖东北主权。

  世界近现代史人物也可用此法评述,如评析拿破仑可分为:

  ①政治野心家:a.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法国政权;b.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②大资产阶级的代表: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略)。

  ③资产阶级军事家:a、发动带有反封建性的战争,多次打败反法同盟,防止了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b、 对英、俄战争带有争夺世界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的一面;c、对埃及、西班牙、葡萄牙的战争是侵略性战争。

  2.分期法 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 如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①辛亥革命前: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制定革命纲领“三 民主义”d、领导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冲击封建统治。

  ②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发布《告各友邦 书》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敢反帝;c、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 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③辛亥革命后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a、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b、1914年建立中华革 命党,1915年发动护国运动;c、1917年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d、1917年秋发动护法运动,反对 段祺瑞独裁统治;e、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孙中 山没有广泛发动群众,而只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屡次革命大多以失败告终。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b、1924年1月召开国民 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1924年5月建立黄埔军校。 再如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大的方面可分为中共创立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 争时期(大革命时期),?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等阶段进行叙述。 第四,分析其活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利于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以此其判断功过历史发展潮流即历史发展趋势,即当时应该解决的主要矛盾。在中国古代史上统一顺应历史主流;近代史上主要是反侵略(1894年后为反帝)反封建;现代史上主要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旳发展。评价历史人物,一般分为功过两方面,判断功过应坚持看其活动(或思想)是否以上“三原则”,这三者应该是三位一体的,一般情况下,符合其中一条,其他也就顺理成章了。判断历史人物功过的一般模式是: 首先,分析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或者分析其活动是否反侵略(1894年后为反帝)反封建(或分析其活动反对或支持的对象),或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旳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则该活动就是积极的(或进步的),是其功绩;“否”则该活动就是消极的(或反动的),是其过失(或过错)。对于过失,主要是看历史人物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时代局限性。其次,看其气节、修养、品质等是否有值得我们肯定、学习的地方;或指出其个人品质或性格方面的不足。 第三,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此外,还要分析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

  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第五,给历史人物以历史定位(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即历史人物在本国或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和阶级定位(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即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或点明其品质和精神风貌是否值得肯定、学习。

  下面就如何评价秦始皇略述一二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称秦始皇)当政的时代有几个基本特征;(1)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阶段;(2)民族联系加强,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阶段;(3)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初步发展阶段;(4)人民群众渴望统一和安定。

  据此,结合教科书陈述,可按历史活动的两个阶段(秦王嬴政的统一战争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可按他历史活动的正负属性,边述边评,也可先述后评,最后给秦始皇以历史定位(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者、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政治家,功大于过)和阶级定位(第一个封建皇帝、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具有剥削压迫人民的局限性)

  (二)评价历史人物思想(或主张或观点)的一般模式

  首先,概述该思想产生的特定的历史环境

  其次,简明概括其主要思想

  第三,分析其思想的进步性、局限性

  第四,指出其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具体操作同(一)基本一样,不在赘述。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切记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不要以偏概全;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

  定阶段:即确定历史人物所处的时空范围,认清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我们都要将他放到一定的历史时空区域内去考察,即理清该人物与他所处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

  看阶级:一般来说,历史人物的活动都会深深地打上本阶级的烙印,受自己阶级利益的左右。

  定标准:通常我们把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判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根本标准。当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还有道德标准、价值观标准等等,但这些都应当从属于前面的两条根本性标准。

  忌极端:人无完人。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客观全面。(既不要将任何一个历史人物“一棍子打死”,轻率地全盘否定;也不要做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狂热崇拜者,只看到他的优点、而看不到他的丝毫缺点,甚至容不得任何人说他的缺点。)

  重民众: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人民而不是少数英雄人物,在评价过程中不能过分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据活动:评价历史人物的依据是什么?不是名家观点,不是权威高见,而是历史人物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人的历史其实是他自己写的。人物评价类的试题和其他类型的历史试题一样,解题的基本要求也是必须做到史论结合,而这里所说的“史”就是指历史人物的基本活动。)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1、两分法:即一分为二,就是既讲功绩,也讲局限或过错,二者有机结合,最后再指出什么是其主流。(比如,对秦始皇的评价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2、阶段法:就是将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段,分阶段进行评述,然后再适当进行总评。(比如,对毛泽东的评价就可以这样去进行:将其一身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功绩卓著,晚年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但纵观一生其功绩是主要的。)

  3、侧面解剖法:把历史人物一生的活动分成不同的侧面,分角度进行剖析和评价。比如,对孔子评价就可以这样进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学者和政治家。

  4、纵横坐标法:将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时空范围中去考察。比如对康熙帝的评价我们就可以这样去进行:从纵向即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看,作为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可以说无愧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但是从横向即同时代的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看,康熙帝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缺少敏感的意识,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使中国错失重要的历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因此他对近代中国的落后和挨打又负有一定的责任。

  四、评价历史人物常见的误区

  1、要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同当时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

  2、要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依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是以他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3、要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动机和效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有矛盾的,“好”的动机有可能带来“坏”的后果;“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带来“好”得结果。如毛泽东发动“”,其动机和效果就背道而驰,需用此观点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4、要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

  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主要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是错误的。


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一般模式、原则和方法相关文章

1.高考历史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模式、原则和方法

2.历史教学方法与运用的基本原则

3.汉武帝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4种教学方法,3种常用教学方法分析

5.2020高三政治复习《生活与哲学》主观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