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历史人物故事简短版

讲完历史人物故事后,让学生谈听了故事后的感受,谈故事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谈自己以后该怎么做。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秦朝历史人物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

扶苏——秦始皇嬴政长子

扶苏(前241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扶苏,一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令胡亥即位。说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据说扶苏之母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的流行情歌《山有扶苏》,秦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期望。

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秦始皇偏执的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

扶苏的长子子婴在胡亥死后被赵高拥立为秦王,是为秦三世。而其长女则嫁于秦末著名将领章邯。

赵姬——淫乱后宫的秦始皇生母

赵姬(?―前228年),赵国邯郸人,秦庄襄王的王后,秦始皇的生母,与秦庄襄王合葬于西安。赵姬原为吕不韦的姬妾,后成为秦庄襄王的王后,其子秦始皇即位为秦王后,她成为王太后,秦始皇统一天下,追尊她为帝太后。她的真实姓氏已失载,“赵姬”一词始于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故史家也称她为赵姬。

赵姬的身世即使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一卷中,前后记载也自相矛盾,先说“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后面又说“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这里赵姬成了赵国大户人家的女儿。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

秦末最后的支柱——章邯 

章邯,字少荣,是秦末最后一位著名大将。章邯的生平大概是这样的,秦二世时任少府,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命率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刑徒及奴产子(奴婢的子女,身份仍为奴)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使秦廷得以苟延残喘。又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于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直逼陈(今淮阳),迫陈胜遁走。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黄河)攻赵。

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漳污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项羽入关,封雍王。楚汉战争中,在汉王元年(前206)八月,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二年六月,水淹城破自刎。

章邯,可以说是秦朝最后的守护神,夸张的说,章邯不倒,秦朝一时就不会灭亡,章邯的离开只是加速了秦朝灭亡,足以见得章邯的将星之才。然而这样一位守护神却背上了叛秦的最大骂名,这个骂名放在当时天下局势来说,不能说是不忠不义,因为赵高陷害忠良,先于章邯不义,所谓良禽折木而栖,自知险境作出的明智决定,然而确实有两件事是让世人无法看懂章邯。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

冯去疾 ——秦朝时任右丞相

秦始皇死后,因沙丘政变,而且赵高也是秦二世胡亥的老师,所以秦二世格外重用赵高。赵高想独揽朝政,并且怕众大臣揭自己的种.种劣迹,于是对胡亥进言说:“陛下如此年轻就做了皇帝,在处理朝政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样大臣们就会觉得陛下无能,所以恳请陛下深居宫中,以后朝廷之事有我处理即可,这样大臣们也会觉得陛下很神秘。”这样秦二世胡亥就采纳赵高的意见,独在宫里享乐,而国家的朝政大事由赵高全权负责处理。而此时李斯中赵高阴谋,与冯去疾和冯劫一起去劝说秦二世,李斯被捕入狱。

冯去疾:(?—前208),秦朝时任右丞相。当时,李斯做的是左丞相。秦代尊右,冯去疾名义上尊于李斯。

身为右丞相的冯去疾和将军冯劫在被捕前商量说:“将相不受辱”,即将军和丞相是不能被人侮辱的。于是两个人就一起自杀了。最后,李斯也被腰斩于东市。

《史记》中只记了右丞相去疾,不言其姓。但根据汉书冯奉世传,他与冯劫都是冯亭(献上党导致长平之战)的后代,冯唐、冯奉世的先辈。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

胡亥 (秦二世)

胡亥,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09年―前207年在位。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

胡亥死时只有二十四岁,皇帝也仅仅当了三年,后来以黔首(即百姓,因为秦朝崇尚穿黑衣)的礼节埋葬了他,墓地在杜南(今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秦二世胡亥和始皇帝嬴政一样没有后来皇帝的谥号和庙号,这是因为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禁止臣下对君主议论评价,到了汉朝,随着治国思想由法家变成儒家,谥号和庙号也就出现了。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

董翳——获项羽封为十八路诸侯翟王

人物生平

秦二世二年冬,陈胜部将周文(又名周章)等人率兵十万人逼近秦都咸阳。章邯建议二世赦免骊山刑徒,当时负责审判安置囚徒的是司马欣,必然像释放项梁那样把很多死囚等判为修秦始皇陵,所以受到死囚们的感激,都要誓死报答保卫秦朝去关东作战,竟然是囚徒担任挽救秦朝的最后部队,去和起义军作战,也是体现了秦朝严刑峻法的危害,把他们编成军队以对抗陈胜军,二世便任命章邯为将,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辅佐章邯作战。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章邯率兵渡过黄河攻赵,把赵王赵歇围困于巨鹿(巨鹿)。楚将项羽率兵救赵,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章邯。章邯派司马欣向咸阳请求援兵,但赵高不允,并派人追杀司马欣。董翳于是劝说章邯投降,章邯亦担心赵高迫害,遂率兵向项羽投降,二十余万秦国降兵不久便被项羽下令坑杀。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秦岭以南的汉中,而另封原秦朝三位降将为王,统治关中地区,以遏制刘邦,其中封章邯为雍王,管辖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管辖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管辖关中北部。《史记》、《汉书》等书将此三位秦将称为三秦。

汉王四年成皋之战中,守城大司马曹咎中了刘邦的激将法而出战,在其半渡汜水时遭到汉军袭击而大败。董翳与大司马曹咎、塞王司马欣三人自刭于汜水之畔。

董翳墓

董翳墓位于韩城老城北20公里的盘龙乡上庄村东约1公里处。土土冢西边有石碑一通,红沙石质有座,无立碑年代,风化严重,字迹不清。另有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石碑一通。

董翳,原为秦都尉,后受楚封为翟王,再后归于汉。

墓碑载:董翳降楚封吴王,后又归汉,佐高祖定天下。晚年迁韩城吴王寨。死后葬伏蓬川今龙湾川,今其地有吴王墓,碑文与史书有出入。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简短版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