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上讲,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有两种情况,有人是先看阅读材料在答题,而有人这则是先看题目,再返回看阅读理解材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与方法,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答题步骤:
1、 把文章通读一遍;
2、 对简单题目,进行解答,如:标小节号等;
3、 带着问题,读文章,根据问题难易,通常需要读1~2遍,然后进行解答;
4、 根据题目,对照文章内容,进行检查。
题目类型和答题方法
一、标小节号
题目举例:这篇短文一共有( )小节。
这类题目 ,通常在读完第一遍的时候,便可以直接答出。需要注意的是,标完小节号之后,立刻检查一遍,是否漏标。
二、数数共有几句话
题目举例:文中第3小节,一共有( )句话。
这类题目,通常会指定文中位置。所以,在答题时,可以直接找到相关位置,进行解答。最好,一边数,一边做标记,以免漏数或重复数。
三、补充词语
题目举例:填上合适的词:一( )小鱼; 一( )鱼塘
这类题目,通常要求按短文内容填空。虽然题目没有要求,但是当答案不唯一时,尽量按短文的内容填写。
例如上题,一(条)小鱼,一(群)小鱼,都可以。但如果短文中出现的是“一群小鱼”,那么,答题时最好也按一(群)小鱼填写。
四、划出相关的句子
题目举例:1、发现文具盒丢了以后,兰兰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在文中划出。2、请在短文中找到一句比喻句,并用直线划出。
这类题目,在解答时,应把文章进行精读,直到找出答案为止。
例如,题目2要求找到一句比喻句,那么,如果在第一小节中,就能找出比喻句,精读就到此结束。当然,如果对答案不确定,应把整篇文章静心精读一遍,再做解答。
五、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题目举例: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说法一。2、 说法二。3、 说法三。
这类题目,应首先把问题通读一遍,然后带着问题,精读文章,进行解答。
一年级的阅读理解中,出现这种题型,往往比较简单,只要跟原文进行比对即可。
二年级的阅读理解中,这类题目,通常需要孩子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判断。
六、根据短文,回答问题
题目类型:在这篇短文中,小红是怎样照顾小树苗的?
这类题目,答案通常有两种类型:
一是简单答案,可以直接用文中原话回答;二是复杂答案,需要孩子先进行总结提炼,然后进行解答。这类题目,通常出现在二年级的阅读理解中,在平时练习中,应让孩子多进行针对性的总结练习。
所以,语文中的阅读理解题,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神秘,也不是只能靠孩子的“悟性”来解答。只要能从基础练起,从低年级练起,相信孩子一定能掌握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
第一种:问短文共有几个小节。对于这种问题,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看懂文章的意思。我们结合例文来讲一讲怎么做。比如下图中的文章《小白兔》。文章第一段介绍的是小白兔有一些什么身体特征,第二自然段介绍的是小白兔的爱好,第三自然段介绍的是小白兔的胆量很小。由此可见,这篇短文共有3个小节。
第二种:问第几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比如上图短文中,第2节写了小白兔吃食。这就需要孩子能够读懂文章的意思,需要做到这个要求,除了认识足够多的字,还要加强阅读训练,多看课外阅读书。
第三种:根据短文内容填空。这种题目需要孩子们在短文内容里面去找答案,要求跟前面的一样,需要认识足够的字以及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主要题型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量词、动词、形容词等)、根据短文内容补充句子等。
第四种:将短文中描述某事物的话用横线划出来。这种题目也没有特别的方法,只能根据题目的意思去短文里面找答案。
第五种:要求写出短文中一共有几句话?对于这种问题,小朋友们需要掌握哪些标点符号代表一句话结束了,一、二年级的阅读理解不会出现太复杂的句子,因此,一般以句号、问号或者感叹号结尾的句子就算一句话结束了。比如,下面这篇短文《小海马出生了》,它每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句话,都是以句号结尾的。
第六种: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或者延伸到短文外的常识问题。如果是问短文中的问题,那么去短文中找答案即可。如果延伸到短文外的问题,那就要根据常识来回答了。比如上图中《小海马出生了》这篇短文后面所提出的问题是:马是由谁抚养长大的?你呢?这种题目就要求孩子们一定要看懂题目问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题很容易让孩子们误解是问海马是谁抚养长大的,因此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什么。
第七种: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表达什么意思,从中你学到了什么?这种问题要求孩子们根据文章的内容来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寓意。这个题型要求相对来说较高,不但要求学生读懂短文的意思,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做这种题要注意找短文中每段话的最后一句,一般都会总结该段的中心思想或者主旨,有的是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把握住这两点,结合短文,就不难找出答案了。当然有一些问题是要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常识来回答,那就需要孩子们提高阅读量,积累知识了。
【一】文章里某句/某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名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小说)。
【二】常用修辞手法及答题套路: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的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表现“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3,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七】“问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八】常考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
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角角度。
【九】文章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人物和事件(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
主题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
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十】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感情
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十一】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3,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态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十二】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
(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作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1、全身心地投入阅读
阅读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读第一遍时,我们不要总考虑做题找答案,
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阅读,理解内容,获取信息、把握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尤其在读文学作品时,最主要的是情感体验,是与作者交流,要用心倾听来自世界的声音,头脑中重现以往的生活场景,激起心灵深处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审题者对文章内容的获得,都建立在仔细阅读、反复推敲的基础上,因此所有的题目都一定是这个“本”的“末”,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2、用铅笔标画
为了提高效率,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边读边想,边看边画。给自然段标号,为重点段落的句子标号,找出重要的语句,在表示次序的词语前标出①②③等,都要用铅笔。这样不但有助于理解阅读材料,还不至于把卷面弄脏弄乱。审题时,题干上带引号的关键词语、括号里的说明,也一定用铅笔标出,这样可以抓住题目的重点。
3、掌握试题设计的顺序
阅读试题的设计总有一个规律,或总—分或分—总。关于“总”的试题无论在前还是在后,我们可以先看它,因为这正好和我们的阅读步骤一致,便于我们总体把握。关于“分”的试题一般根据文章从前到后,依次设题。知道这一点,一句题干顺利地在原文中寻找阅读区间,就能按部就班地答题。
4、题目之间可以互相启发
可能有这样的情况:某一题不会解答,这是可以先看下一道题目,或许可以从后一道题目中得到启发;有时后边的试题也能从前满的题目中找到灵感。
5、多角度思考,分点回答
有时答题的内容较多,千万不能写成一大片,既不分段也不分点,给老师判卷造成困难。可用①②③的形式分项作答,这样既可以使自己的答题思路清晰,又会让答案一目了然。
1、认真阅读文章
在做阅读之前将思绪放平,仔细的阅读这篇文章,尽可能的去了解文中的意思,慢慢摸清文章的主旨。因为文中极有可能出现后面题目的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细心,一字一句的研读,将文中关键的语句记下来,方面之后我们在回来寻找。
2、答题时看准题目
在回答阅读理解的题目是一定不要跑题,在这个位置,出题的老师很容易玩文字游戏。所以要认真阅读题目,不要把中心思想写成某一个词语的意思。还有一点重要的就是不要过分解读题目。一般小学的阅读理解不会问很深入的问题,有些同学可能读的课外读物很多,会有一些其他的解读。尽量不要把这些角度带到回答中,只要去回答题目表明的意思就好。
3、注意回答格式
其实,这是阅读理解最有技巧的地方。基本上每个题目都会固定的回答格式。比如,题目是:文中提到的“X”词语可不可以更换成其他的词?一般这样的答案都是不可以,后面叙述原因,原因主要说明这个词在这一句中或这一段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很关键,不能随意更换。
4、紧紧抓住文章的主旨
任何问题都要以文章的中心思想为基础,不要偏离了主题。有可能在阅读理解中并没有出现让你回答文章中心思想的题目,但是你可以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在别的题目中。这是一个隐藏的加分项,让阅卷老师了解到这篇文章你读懂了。最起码不会因此而扣分,而且这也充分证明了你的理解能力。
5、带着问题读文章
读文章分两边读,第一遍先看一下文章题目,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思考,然后快速读文章,进一步了解这篇文章到底是讲什么的,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看问题,带着问题第二遍读文章,这遍读就要精读,深入文章,细细的理解每一段甚至每一句的含义。
6、分析题目
题目其实已经代表了一切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啥,基本上已经知道内容了。读文章之前,一定要看看题目是啥,加深对题目的记忆,再读文章,这样才能更好的找出问题所在。
7、认准关联词
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这些关联词,一定不能只出现前半个,或者是后半个,这是严重的语法错误,就算是你题目答对了,语法错误,也是不得分的。
8、从原文找答案
阅读理解的题目,文章越长,就越有优势,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千万别杜撰。如果不知道答案是什么,这个时候,标注的关键词就派上用场了,从关键词中,找重点语句,答案往往就在这里
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与方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