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通用7篇)

关于调查报告 篇1

一、项目概况

夏日国际广场位于儋州市商务行政中心区的核心地段,规划面积45万平方米,定位于时尚体验中心、现代生活中心和休闲娱乐中心,是海南西部中心城市首家现代百货、大型超市、美食娱乐、休闲旅游、品牌酒店和时尚生活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超大型现代商业综合体。

1、项目投资商——新加坡MAP集团

MAP是东南亚最大商业连锁集团之一,具有投资大型综合商业设施的经济实力和丰盛经验。投资经验SOGO、SEIBU、MARKS&SPENER、DEBENHAM、HARVEYNICHOLS、LAFAYETTE等三十多家购物中心和现代百货,代理经营上千家国际品牌店和旅游文化精品,在上海经营的外滩三号是上海奢侈品的聚集地,法国大餐、黄埔会、依云SPA、沪申画廊是上海时尚的突出代表,在三亚经营的夏日百货是海南时尚品牌的重要代表。

2、项目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儋州夏日国际商业广场位于儋州市城北新区核心位置,地处两条交通主干道伏波东路与兰洋北路的交汇处。

距离儋州市汽车总站2公里,几分钟的车程即可到达;沿北部湾大道直上可达西线高速;距西线高铁动车站(在建)及儋州梅花岭机场(在建)约半小时车程,交通便利。

3、项目周边配套

政府部门: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医疗机构:海南西部中心医院;

教育机构:有双龙小学、思源学校、正大阳光中学;休闲娱乐:文化广场、中兴公园;商业银行:海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

周边楼盘:恒大名都、怡心花园、望海国际、伟业西城、世茂天城、亚澜湾、水榭丹堤等。

项目周边配套约方圆3公里,另外海南西线高铁及儋州梅花岭机场的开工建设,为儋州地区的交通发展及区域升值增添了新的助推力。

4、项目架构

儋州夏日国际商业广场项目总占地面积215亩,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

10万㎡国际购物中心、万㎡商业步行街和欢乐城,万㎡国际商务酒店、万㎡白领精品公寓、12万㎡高尚住宅。

①国际购物中心

夏日国际购物中心是儋州夏日国际商业广场的首期工程,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1层,共有五个人行主入口,一期停车位约20xx余个,二层与夏日商业步行街通过一条长138米宽25米的天街相连,预计20xx年年底试营业。

夏日国际购物中心为儋州夏日国际商业广场自营,各楼层品项规划如下:一层主要经营国际名品、钟表、珠宝、时尚配饰/眼镜、男女鞋饰、水吧咖啡、以及化妆品等,二层主要经营女装、内衣、饰品等,三层主要经营男装、皮具等,四层主要经营电器、电玩、儿童/婴用/玩具、大型室内娱乐场,五层主要经营国际影院、餐饮、水吧、图文音像等,六层主要经营多功能厅、影院、商务办公,餐饮等,地下一层为大型精品超市。②商业步行街

夏日商业步行街是儋州夏日国际商业广场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万㎡,共5层,其中一层和二层跃层,沿伏波东路配有一个5000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步行街三楼通过一条长138米宽25米的天街与夏日国际购物中心二楼相连,各楼层品项规划如下:一层和二层为国际时尚品牌店、精品专卖店、品牌服饰店、时尚生活馆、旅游特色店、餐饮店以及城市综合配套等,三层为国际连锁餐饮店、女士天地、商务空间、运动体育品牌形象店、酒吧及茶楼休闲类,四层为电玩数码、教育教训机构、餐饮、商务空间、KTV以及健身中心等,五层为空中主题餐厅、酒吧等。③欢乐城

欢乐城建筑面积。5㎡,共5层,是一个包含酒吧、慢摇吧、音乐主题休闲吧、KTV、电子游乐场所,棋牌室、影剧场等的大娱乐圈。

④国际商务酒店

夏日国际商务酒店总建筑面积为㎡,共19层,其中一到五层为咖啡厅、茶艺、商务会议、高档餐厅、足疗按摩等,六到19层为客房区,区域划分规整,功能配套完整,符合现代实用简洁的商务形象。

○5白领精品公寓物业类型:普通住宅建筑类别:高层建材装修:钢筋混凝土装修状况:毛坯建筑面积:。6㎡总计户数:640户

楼层状况:4栋21层,2梯8户户型介绍:从40㎡到100㎡产权年限:70年开盘时间:未定

景观设计:精品公寓留有大量空间做绿化,四周以大型乔木隔离欢乐城,形成动静分区,小区内以高档的海南本土植物作为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打造高档的居家生活环境。

⑥高尚住宅

物业类型:普通住宅建筑类别:高层建材装修:钢筋混凝土装修状况:毛坯

占地面积:。9㎡建筑面积:。8㎡总计户数:1184户

楼层状况:8栋32层,2梯4户

楼间距离:65到84米

户型朝向:南北朝向

容积率:绿化率:40%

户型介绍:从60㎡到130㎡

产权年限:70年

开盘时间:未定

景观设计:商务休闲住宅中心大景观为东南亚风格,以绿化为主,结合水、草坡、广场等元素营造丰富的生态环境区,组团绿化与建筑单体紧密结合,布置多功能的活动区域,形成有序的过渡空间,在小区内部提供具有传统文化要素的生活休闲场所,在绿地中穿插各种运动设施,让居住其中的人们有一种融入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亲切感。

二、项目现状

根据调查,整个项目分为3期建设,目前在建的是一期(购物中心5万㎡地下室基本完工),包含国际购物中心和商业城。

购物中心为夏日百货自营,也可租赁,项目还未封顶,具体政策还未定。

商业城(国际购物中心二楼有宽25m长138m的天街连接商业城)商铺6月8日开盘销售,招租方案预计6月底出台。商铺一、二楼连体销售,每个商铺有独立的楼梯和洗手间,内街一、二层铺面面积合计约110-120㎡,外街一、二层铺面面积合计约240-260㎡,三楼以上为敞开式,商铺总共320多套,最小2,最大2,商铺公摊面积占20%。商业城已于6月8日开盘,最低售价6888元/平方米,认购金10万。商铺开盘当天认购在原先85折的基础上再享95折(一次性付款)、98折(按揭)优惠并有夏日钻石卡、陶瓷碗等礼品送。所有商铺均由商场统一规划,没有售后返租,商场帮助业主按规划经营范围招商,统一管理运营。根据调查,截止目前已认购的商铺约三分之一。商铺年底交房,预计明年5月可试运营(与国际购物中心同期)。

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背景、意义:

我国西药市场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很久以前就听说有人提议废除中医,而且还是科学界的人提出来的,并且有不少人附和。西医在外科手术方面的长足发展,以及在急救技术上的各种手段,是中医无法也不需要替代的。虽然中医不具备成熟的痊愈技术,但是相较于西医,中医有更完整地理论基础,也有更大的机会发展出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都倾向于西医,很少有人会想起中医这个古老的词。作为中国的宝贵财富,中医具有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而且的潜在供给能力很大。

大学校园的中医普及率很低,与西医根本是无法比较的,无疑,大学生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极具战略性的市场,而对大学生的中医调查报告也能够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大学生这个消费群对中医的态度,同时,中医也能从中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广大学生当中展开调查。我们除了通过网络对大学新生进行抽样调查(获得调查问卷52份,有效问卷52份),还对个别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个人访谈以及现场问卷调查。

三、调查报告结果分析:

1、优势:

a副作用较少,和西药相比更温和,对人体机能冲击性较小,而且强调因人而异,通过望闻问切的诊疗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药方,更为对症。

b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中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广大人民所熟悉、接受。

c中医博大精深,涵盖了多种技术与治疗方式,例如针灸、拔火罐等,可选择性强,有助于日常的保健性治疗。

2、劣势:

a传统中药需要煎煮后服用,过程较为繁琐耗时,对于生活节奏快的都市人来说不太适合。

b中药多由草药制成,性味苦涩,服用时较难入口。

c起效较慢。

d诊疗方式由古代的静脉学说发展而来,现代科学较难验证。

3、威胁:

a西医医学运用现代先进科学诊疗手段,国际认可度高,根据性强。

b西药药性强,起效快,易见成效。

c西药服用方便,而且较传统中药容易入口。

4、机会:

a,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医学瑰宝,发展中医药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的需要。

b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开始应用传统医药。

四、市场细分及市场定位:

(一)、市场细分:

由上述分析及结论,我们根据参与调查的人员的年龄分布,分成了三个部分:

1、年轻人:

年龄在20岁以下的人归为年轻人一列,在问卷调查中,这个年龄段的人参与的最多,对中医也不够了解,在生病的时候大多数会选择西医这种见效快的方法,所以中医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还由于口味苦、气味浓等种种原因,即使知道中医疗效好也对它敬而远之了。

2、青年:

年龄在25到45岁的人归为了青年一列,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多都是白领,平日对保健养生也有较高要求,加上美容、瘦身,中医调理等,许多人都愿意选择副作用小的中医方法,例如针灸、调理等。

3、中年:

年龄在45~60的人归为了中年一列,他们十分注重对身体的保养、调理等,也逐渐关注高血压、脂肪肝等身体疾病,时常关注中医的讲座。所以,他们当中也有大部分人会选择中医来调理,而且这个年龄段的人接触中医比年轻人早且深入,所以对中医的信任也比较高。

五、建议:

1,将中医纳入医改。

在西药越来越普及方便的情况下,中医药要想发展,免不了国家的支持。将中医纳入医改,足以证明国家对中医的重视,提升了中医药的战略性地位,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

从调查问卷中可看出,大家对中医药是抱着比较信任的态度的。可是为何中医药在我国却普及不了,我想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医药的宣传力度不大。中医药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包含了中国谦和的文化,但这在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中是不适合的。

(1)校园宣传,从学生抓起。

学生不久之后将成为社会上的消费主体,而且其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底蕴,对于作为中华五千年历史沉淀之一的中医文化也是具有极浓厚的兴趣。应该多在高中、大学多开一些相关讲座,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为中医药做了一个宣传。

(2)社会宣传,鼓励全民学习中医药。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群体,包括高考落榜青年,在乎养生的白领一族及退休老年人酷爱中医理论,自专中医理论,国家应尽量鼓励他们,为他们提供相关政策,这样懂中医理论的人多了,形成社会风气,中医药也就发展起来了。

3,抓住中医的特色,提升民族自尊心。

中医与西医具有极其大的区别。中医用“望闻问切”,望闻问切得出的是五脏六腑的兴衰,是对身体的一个宏观上的结论。西医抓住的是某个细节,西药避免不了的是副作用,而且只能起到短暂的作用。而中医药,虽然味苦难剪,但不含化学物质,温和调理,不伤身,虽然起效慢,但经过一系列疗程,能够病到根除。

充分开发药材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既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强县富民的目的。尽管我县中药材产业开发起步慢、基础差,但也拥有许多发展优势和机遇,只要我们找准优势,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加快发展,完全可能把它培育成一大重要的支柱产业。

一、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优势分析

一是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中药材资源在我县境内广为分布。据1984年全县中药材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县共有1082种中药材,分属253科,其中植物类药材950种,动物类124种,矿物类8种。但全县开发利用的中药材只有30种左右,仅占中药材种类的3%,全县理论年采药量可达1000吨左右,实际采药量仅占10%左右,大量的中药材任其自生自灭,资源浪费非常严重。

二是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我县位于湘西南边陲,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6度,全年无霜期301天,年均降雨量1264.5毫米。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发展中药材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全县森林总面积达248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2.8%,是野生中药材生长的最佳地方。由于我县气候独特,出产的中药材品质较好。据怀化正好制药有限公司反映,该公司从会同收购紫珠加工的浸膏正品率高,而从江西等地收购紫珠加工的浸膏正品率低。

三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由于化学药物副作用大,容易产生抗药性,而天然药物因副作用小、疗效独特、价格低廉而倍受国际制药工业的关注。在“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思潮的影响下,国际医药界正在进行一场“绿色革命”,以天然药物标本兼治为特点的中医药在国际医药界愈来愈受到重视。有关部门介绍,我国国人药品消费中有40%是中草药,国际草药市场将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天然药物已占约30%,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270亿美元,世界天然药物年贸易额150亿美元,药用植物及其制品、保健品成交额300亿美元,我国相关产品出口仅10亿美元,占3.3%,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比尔。盖茨曾经预测:“在硅谷之后,21世纪的朝阳产业应在生物医学领域。”专家分析,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保健防衰老、可研制美容香料制品和提取抗癌物的中药材前景将更加看好,如红豆杉、银杏叶等。

四是发展基础十分良好。自1959年以来,我县相继引进培育了一些中药材品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最高时达到了1万余亩。但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以后,由于中药材分散到户种植,经营粗放,管理不善,导致种植面积锐减。到1988年,全县仅存1000亩左右。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药材市场价格的回升,我县部分乡镇群众自发种植紫珠、百合、天麻、鱼腥草等中药材,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总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特别是一些乡镇和农户看到了中药材的广阔前景,尝到了种植中药材的甜头,进一步加快中药材发展的欲望更加强烈。如金子岩乡提出“种植中药材,致富金子岩”的口号,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目前全乡已建立百合生产基地500余亩。另外,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县广大科研人员在中药材开发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曾德蓉等人研制开发的“棘托竹荪”填补了国际科研领域在这方面的空白,其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开发的“竹荪酒”获得国家专利,被列入全省“星火计划”进行开发。

五是发展机遇十分难得。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我国在药业方面最有希望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是中药。特别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转移生产”的趋势日益明显,许多国外天然药物和保健品生产厂商纷纷到国内药材产地寻求合作,利用药材产地的道地性状就地加工和外销,形成海外市场的原料、半成品加工基地及标准化种植基地。同时,怀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中药材基地,发展医药工业,打造湖南西部“药谷”的新思路,正清、正好、天龙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的中医药制造企业群正在崛起,为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加上农业特产税取消后,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将更加高涨。

二、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当前,发展中药材产业虽然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一些制约因素仍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客观障碍。

一是市场份额有限,价格易波动。中药材是特殊的农产品,货紧则价扬,种植过多则卖不出去,且没有其他用途,药价变柴价。据有关专家介绍,市场对药材的需求是有限的,其总量只有粮食作物的0.1%、水果的1.4%、蔬菜的0.28%,如人参年需求量约1800吨、当归1200吨,多了就会造成巨大浪费。如果不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盲目跟风种药材,就很容易遭受挫折。如20世纪90年代初,我县天麻生产曾经十分红火,年产量高达50吨左右,以生产天麻为主的团河镇盛储村一度成为全县的“首富村”。但后来由于天麻市场价格暴跌,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骤然下降,到如今只能小打小闹,“首富村”也风光不再。

二是加工滞后,销售不畅通。我县中药材加工业几乎空白,上世纪90年代前后,我县曾开发出市场十分看好的竹荪酒,县医药公司曾兴办过紫珠加工厂生产紫珠浸膏,但后来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而停止生产。目前大部分中药材经过简单烘烤后以干品的形式进行销售。从市场营销情况来看,全县中药材市场建设严重滞后,团河中药材市场才起步规划,没有实质性进展,除县医药公司收购一部分中药材外,大部分由农户自产自销,通过药材商贩卖往外地,年销售量约100吨左右。可以说,加工滞后和销售不畅已成为制约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是技术要求高,质量难保证。中药材自古就有“道地性”之说,地理、生态等因素如纬度、海拔、地形地貌、光照、气温、土壤和降水等对中药材生长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不按照技术要求随意种植,可能导致“桔生淮北则为枳”,既影响品质,又易遭到病虫侵袭。中药材对栽培技术要求严格,特别是随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试行,对中药材生产技术要求更为严格,对达不到gap要求的,不能进入下一道生产环节,生产的药材就是废品一堆。同时,中药材抗病虫性较差,极易受病虫害侵袭,加上我县农户一般都把中药材作为农作物生产的“附带物”进行栽培,凭经验管理中药材,有的产量很低,有的品质达不到要求,有的甚至产生变异,品种退化严重。

三、加快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中药材生产虽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但只要加强组织引导,加快加工销售,加强技术服务,这些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加上我们面临着许多难得的机遇和优势,总体上看,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利大于弊、优势胜过劣势。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但可行,而且大有可为。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当前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加强宏观引导。要充分认识发展中药材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高度统一思想,切实加强领导,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形成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强大合力。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市场需求,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好发展规划,引导群众根据规划发展生产。要针对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认真研究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大力扶持和培育种植大户、重要基地与龙头企业,打造拳头产品,特别是项目工作要向中药材产业倾斜,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上来。

第二,要加强基地建设。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基地,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全县人工种植的中药材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形成湘西南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要把壮大中药材产业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品种,并把发展中药材产业纳入各乡镇产业结构调整考核范畴,特别是要在金子岩、团河等传统药材乡镇形成“户户种药材,村村闻药香”的格局,不断扩大药材种植面积。要在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民以地入股、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促进适宜种药材的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的典型带动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入中药材开发。

第三,要突出加工增值。搞好精深加工既是保证货畅其流、降低农民风险的有效举措,也是加固中药材产业链条、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怀化已有几家医药龙头企业,但我们仍要把引进自己的企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争取引进一家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并大力推行企业(工厂)+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通过利益纽带,为企业建立稳固的中药材原料基地,同时也降低群众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市场风险。要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中药材加工附加值。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精心培育会同中药材产品品牌,切实扩大知名度,特别是对由我县科研人员发现的棘托竹荪,可考虑向工商部门申请证明商标,以便通过证明商标将其做大做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进而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第四,要强化优质服务。一要加强信息服务。帮助群众研究市场行情,引导他们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尽量减少药材种植的盲目性。二要加强技术服务。中药材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环境、气候因素、采收、施肥要求严格,技术含量要求高,必须根据不同生长特性进行种植和管理。我们要按照gap的要求,积极选育和引进抗病虫品种,推广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实施规范化栽培管理,提高栽培管理水平,特别是栽培过程中要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尽量采用生物技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保证全程无污染,提高药材质量。三要加强销售服务。要对全县各类农产品市场进行全面整合,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要求,重点建好团河中药材专业市场,为群众销售中药材提供有效载体。要充分发挥县医药公司和医药协会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搞好中药材销售。要大力培育中药材营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利用他们交际广、信息灵的优势,确保中药材货畅其流。

第五,要优化发展环境。发展中药材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社会和治安环境。如对从事中药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可免除一定年限的税费,以放水养鱼,促其发展壮大。又如,对中药材加工企

调查报告 篇3

河阳广场是一个美丽而洁净的地方,可近段时间河阳广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河水变成了淡灰色的,还不时发出淡淡的臭气,有时甚至臭气熏天,令人难以忍受,于是,我和爸爸一起对河阳广场进行了调查。

调查

这个星期天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去河阳广场进行环境调查。首先,我们近距离地对河阳广场的水进行了调查,我们发现河阳广场的水里面有许多漂浮物,而且还有一种奇怪的臭味。于是,我和爸爸沿着河岸往河阳广场的尽头走。我们走到了河阳广场上游的荷花池。荷花池的河水味道比河阳广场的水臭多了,而且河面上的漂浮物也远远超过了河阳广场,河边还横七竖八的堆放着各种垃圾袋,更使我们吃惊的是——荷花池里的荷花竟然全都死光了。我们继续往前走,看见河的两岸有无数条管道,这些管道不时排放出工厂里的热水、热油、废水,等等。有的工厂竟然排放一种乳白色的废水,而且这种乳白色的水并不像别的水那样散发臭气,而是发出一种让人们难以忍受的酸味。肮脏的河水周围里还不时有几片草地,河边小工厂里的烟囱也总是喷火,冒出黑乎乎的浓烟。地上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死狗、死鸟等。

分析

使河阳广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河岸两边的小工厂总是排放、热水、热油、恶化脏水等,才会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黑变臭,猫狗等动物喝过污染后的水,导致死亡。

二、 附近的居民不注意环境卫生,乱丢垃圾,使得河岸两边堆满了垃圾,简直像座垃圾场。

三、 工厂里的烟囱总是冒出浓浓的黑烟,使得空气受到影响,河边的柳树吸收污染过的空气致死。

结论

经过仔细的调查、分析,河阳广场的水源污染、猫狗死亡、柳树干枯……这些现象纯属是人为所造成的,并不是因为得病或干旱导致死亡。

调查报告 篇4

一、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立足县域资源优势,重点实施生态特色农业“四百一菌”优势产业发展工程(即百万亩用材林、百万亩油料植物、百万亩林下水域经济、百万亩优质果产业,“一菌”即食用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2013年以来,我县以发展“三特”农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三特”水果、烤烟、食用菌、中草药等产业,初步形成了“三特”水果、食用菌两大优质特色产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6万亩,粮食总产量6.6万吨。实施超级稻高产示范项目,平均亩产656.5公斤,比面上平均亩产增89.5公斤。特色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去冬今春种植核桃2.6万亩,全县核桃面积达20万亩;种植毛竹5000亩,种植“三特”水果3万亩,全县**珍珠李面积达8.6万亩。今年种植甘蔗3400亩、蔬菜12.5万亩、烟叶2600亩、蚕桑1.15万亩、食用菌2000万棒,中草药2.5万亩。科学规范养鱼2.6万亩,养殖示范基地10个,生猪出栏1.53万头、鸡出栏638万羽。

(二)产业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围绕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培育和引进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按照“立足产业、分批建设、突出重点、强化辅导、整合资源”的原则,加快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全面提升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质量、竞争力和带动能力。目前全县农民合作组织达98家,农户覆盖率达23%以上,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在全县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群体达4家以上,家庭农场14家。

(三)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提升。“中国油桐之乡”、“中国山鸡之乡”、 “中国金花茶之乡”、“中国**珍珠李之乡”等金字招牌越来越亮,“**珍珠李”、“**油桃”、“都隆香米”、“尧山茶”等特优产品的名气越来越响。同时抓好示范区、优势产业带、特色产业带和已认定基地的产品申报工作,不断提升特色品牌效应。目前,共开展“三品一标”基地认证3个,无公害大米认定面积24990亩、无公害杨梅基地认定面积21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860亩。正在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家,申报绿色食品认证2家。

(四)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以来我县实施各级科技项目14个,总投资规模1000多万元,建设**珍珠李产业(核心)示范区,推进**万亩核桃核心示范区建设,力争建成自治区级向阳和市级**、**特色农业示范区,建成县级“高仁龙”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各乡镇创建1个以上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带动全县“三特”产业提质增效。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加大农业产业技术培训、指导、跟踪服务及帮扶力度,抓好“三特”农业种植管护工作。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每年按专业对乡镇农技人员集中培训15天以上,每年至少有20%的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系统技术培训1个月以上。加快培育现代新型农民,全县培育种植能手500人,养殖能手50人 ,农村加工能手200人,农机手150人。深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培养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每年带动农户20户以上,目前全县农业科技示范户达到2000户。

(五)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实施“五小”(小水池、小塘坝、小堰闸、小泵站、小渠道)工程,全年水库除险加固完工4座、新开工建设2座,全县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资金全部落实。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达30万亩,化肥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目前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21.3%。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建立,动物防疫开展面达100%。

二、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虽然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总体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够高。**特色农业品牌多,但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还不大,如**油桃、黑山羊等特色产业规模不大,总量较少,特色农业“有品牌、无规模”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特色农业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此外,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等,仍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全县虽成立注册了7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仍然相对较少,同时有一部分协会是与农户之间没有利益关系的、松散型的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缺乏资金、技术,特别是缺乏能管理、善经营的人才,导致真正能够完成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实体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很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健全和完善。

(三)龙头企业带动增收的能力不强。我县龙头企业与外地企业相比,规模和实力都相对较弱,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农户增收能力不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同时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不高,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还较低,只能进行简单的初加工,精深加工的不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产品加工深度不够,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质量档次不高,加工转化和增值不高,难以真正形成规模,产业竞争力不强。

(四)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开发难度大。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涉及千家万户,矛盾很多,流转困难。一是土地承包时,土地肥瘦不一,要大搭小、好搭差,使大块的土地被分割成条条块块,形成插花地,要流转这类土地,涉及的农户多,且农户的思想认识不一致,有的农户担心土地流转后难还原,不愿进行土地流转,工作难开展。二是受我县山区特点制约,除少数乡镇有成片大面积耕地外,多数都是缓坡耕地,地块面积小,灌溉条件差,机耕条件差,需进行改造,受让方开发成本增加。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应以现代特色农业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健全完善现代农业组织经营、科技服务支撑、质量安全保障、电商销售等体系建设,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一)构建现代农业组织经营体系,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加快建立以农民新型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的现代农业组织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发生产高精产品、特色产品,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一是大力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纵向拓展和横向联合,大力推动合作社一体化经营,着力推进发展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等合作组织,着力提高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覆盖面、土地覆盖面和产业覆盖面,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立足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规划好一个农产品加工区域,重点培育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重点发展优质粮油、茶叶、特色蔬菜、畜禽等加工产业,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强化质量意识和品牌建设,努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三是突出农产品品牌效应。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名牌农产品为重点,加快“三品一标”品牌认证,形成一批知名度高、质量安全过硬的农产品品牌。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示范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加快开展HACCP、ISO900、ISO9001等体系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GAP)等质量认证。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提高科技贡献份额。一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广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防治、畜禽防疫、节水栽培技术等成熟技术。继续实施**珍珠李产业(核心)示范区项目,**万亩核桃核心示范区建设,无公害大米示范基地建设。在自治区级向阳和市级**、**特色农业示范区,建成县级“高仁龙”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各乡镇创建1个以上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带动全县“三特”产业提质增效,切实提升示范区的现代元素。二是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大力改革农技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人员知识更新速度不快,难以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对农技推广工作需求的现状。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建立起工作高定位、人员高素质、装备高标准的与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相适应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每年按专业对乡镇农技人员集中培训15天以上,不断提高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水平。三是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着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全面培养农村生产型人才,积极培养农村经营型人才,加快培养技能服务型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三)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加快配套农业标准的制定,尽快形成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适应、生产技术规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衔接、检测方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围绕我县产业规模较大、组织化程度较高的重点产业和产品,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为主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活动,建设4个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点,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体现**特色、行之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模式。在示范点推行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用药登记制度、休药期制度等,保证农产品质量全过程可追溯。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形成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支撑,乡镇、生产基地、市场为补充的四级农检网络体系。加强检测队伍素质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提高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扎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农产品电商销售体系,互联网助力产品销售。近年来,县农业部门相继建立了县“12316”服务热线、县农业信息网等服务“三农”的信息网络平台,通过整合全县涉农信息资源,形成了以农产品市场销售、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为主要服务功能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时下最火热的销售渠道,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业态,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与消费。2015年初,****珍珠李产业合作社在淘宝、阿里巴巴等网站开通电子商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农产品电子商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正在有效地缓解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今后拓展销售市场的过程中,要努力突破传统农业地域性强、季节性强带来的空间与时间上的制约,认真解决好资源、质量、包装、销售、网络和成本等问题,细分市场,找准定位,突破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瓶颈,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快捷、直接、低成本的营销优势,搭建网络平台,整合市场需求,加快农产品价值的顺利实现与提升。

(五)抓好现代农业“五大工程”,壮大农业综合实力。一是抓好高效特色种植业工程。继续重点实施生态特色农业“四百一菌”优势产业发展工程,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业。积极实施粮油高产创建工程,大力推进生产基地建设。二是抓好畜牧水产养殖业工程。加快推进六画山鸡、黑山羊、生猪规模化养殖,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大力发展六画山鸡生态养殖业,打造产业集群基地。三是抓好林业经济开发工程。大力发展核桃、油桃、油茶等种植;实施生态林业体系工程,做强做大木材加工业。四是抓好新一轮开发扶贫工程。创新开发扶贫思路,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加快发展“八大”扶贫产业,不断提高扶贫对象收入水平。五是抓好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程。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示范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示范区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同时稳妥推进土地流转,积极引导示范区内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托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断提高示范区规模经营水平。

调查报告的范文 篇5

为了解边远高寒乡镇近几年疾病控制尤其是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安全接种情况,了解乡镇和村级疾病控制工作人员工作和思想状况,以及工作中的各种要求,为更好地开展免疫规划等疾病控制工作制定策略措施。县疾控中心主任xxx带领免规股工作人员xxx等人,到大矸镇对疾病控制工作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时间:20xx年3月23日

地点:xx镇

二、调研方式及内容

1、 进村入户调查:抽查福星、三元两村1-5岁儿童共10名,查看常规免疫建卡建证和预防接种完成情况。

2、 查村卫生室:抽查福星、三元两村卫生室近几年疾病控制各方面工作开展情况。

3、 查乡镇卫生院:查大矸镇近几年疾病控制各方面工作开展情况。

三、调查结果

1、 儿童接种情况:调查10名儿童中,合格接种9人,合格率90%,1人外出返乡,回来6月,接种8针次,在外接种有记录,但未完成接种。

2、 村卫生室工作情况:

(1)配合镇卫生院开展工作较好;

(2)接种工作完成较好,能定期开展儿童接种工作;

(3)预防接种资料完成较好,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

常规工作记录等资料工作完成较差。

3.xx镇卫生院疾病控制工作开展情况:

(1)业务培训、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传染病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防接种、结核病管理、健康档案管理、重点传染病管理等疾病控制工作均有序开展;

(2)各种资料齐全、规范归档,有电子版和纸质版;

(3)疫情管理系统和儿童信息系统运行正常;

(4)全镇常规免疫接种率总体在90%以上;

(5)业务人员更换较频繁,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6)对村卫生室有督导,但指导监管有待加强;

(7)对流动儿童管理较差,对外出返乡儿童补种不足;

(8)争取政府投入和其他部门配合工作缺乏力度;

(9)安全接种工作开展较好。

Xxx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3月25日

调查的报告 篇6

“低碳”是近年来报刊、电视和网络上经常提及的热门词汇,尤其是去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更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低碳,认识到低碳生活与气候、环境的关系,也让我对低碳生活这一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查找资料,我明白了所谓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注意从点滴做起,通过节电、节油、节气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从而保护地球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今年春节期间,我发现许多人存在一些与低碳生活要求不符的陋习,如随时随地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空气与噪声污染;无节制地使用汽车、空调等高排放、高能耗生活用品,浪费能源等等。我认为,我们少先队员作为祖国的未来、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有责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宣传发动身边的人树立低碳生活思想,以实际行动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为了考察我市市民对低碳生活及有关常识的基本态度和认知水平,寒假期间,我参考有关资料,自行设计并印制了50份低碳生活调查问卷,在我市一些公园、街头、小区进行了一番社会调查,希望通过对调查情况的统计分析能有所发现、有所启迪,从而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自觉接受低碳生活提出合理建议。

50份调查问卷经回收整理,统计情况如下:

1、您是否了解“低碳生活”?

A.没听说过

B.曾经听说,但不太了解

C.比较了解

统计:7人选A,占14%;27人选B,占54%;16人选C,占32%。

2、 您认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您的关系是?

A.我不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我有什么关系

B.我觉得我有必要为减少碳排放贡献力量,但没有采取行动

C.碳排放关系到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我正在采取行动减排

统计:2人选A,占4%;24人选B,占48%;24人选C,占48%。

3、您上班或出行主要使用什么交通工具?

A.走路

B.骑自行车或电动车

C.骑摩托车或燃油电动车

D.乘公交车

E.坐出租车

F.开私家车

统计:20人选A,占40%;10人选B,占20%;6人选C,占12%;12人选D,占24%;1人选E,占2%;1人选F,占2%。

4、您家有轿车吗?

A.有

B.没有,也不打算买

C.没有,但打算买

统计:7人选A,占14%;29人选B,占58%;14人选C,占28%。

5、 如果您有条件购买私家车,你对使用私家车持什么态度?

A.方便出行,提高生活质量,提倡多使用

B.可考虑购买,但为了减少碳排放,应尽量少使用

C.与低碳生活理念不符,拒绝购买和使用

统计:6人选A,占12%;42人选B,占84%;2人选C,占4%。

6、您家的空调使用状况?

A.为了舒适,经常使用

B.为了节电和减少碳排放,较少使用或不使用

统计:10人选A,占20%;40人选B,占80%。

7、您是否觉得气候和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您的生活?

A.有很大的影响

B.影响不大

C.没什么影响

统计:28人选A,占56%;19人选B,占38%;3人选C,占6%。

8、您家平常电视和电脑是什么状态?

A.开机

B.待机

C.关机

统计:4人选A,占8%;7人选B,占14%;39人选C,占78%。

9、您用完的电池怎么处理?

A.随便扔掉

B.卖给回收废品的处理

C.其他

统计:22人选A,占44%;22人选B,占44%;6人选C,占12%。

10、您家的冰箱是否含有“氟利昂”?

A.有

B.没有

统计:22人选A,占44%;28人选B,占56%。

11、您家使用的热水器是什么类型的?

A.是太阳能热水器

B.燃气热水器

C.电热水器

统计:23人选A,占46%;14人选B,占28%;13人选C,占26%。

12、您家主要使用什么类型的灯?

A.白炽灯

B.节能灯

C.其他

统计:10人选A,占20%;35人选B,占70%;5人选C,占10%。

13、以下哪些减排措施您会主动去做?(多选题)

A.以步代车

B.以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C.不用电脑时选择关机

D.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

E.以环保袋代替塑料袋

统计:31人选A,占62%;39人选B,占78%;40人选C,占80%;45人选D,占90%;40人选E,占80%。

14、以下哪些是您知道可以减少碳排量的?(多选题)

A.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生产过程中排放更少的二氧化碳

B.太阳能比天然气更环保

C.杂物放在汽车后备箱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D.减少肉制品的摄入量可以减少碳排量

统计:16人选A,占32%;47人选B,占94%;17人选C,占34%;14人选D,占28%。

15、您认为可以在哪些方面采取行动实现低碳生活?(多选题)

A.家庭用电

B.家庭用暖

C.交通工具的选择

D.采购环保的家庭用品

E.以上都不会

统计:36人选A,占72%;35人选B,占70%;42人选C,占84%;39人选D,占78%;无人选E。

从以上调查统计情况,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芜湖市民大多能够认可和接受低碳生活方式,环保意识总体较强。比如在回答是否了解低碳生活、减 少碳排放与本人的关系以及气候环境是否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等问题时,选择“没听说过”、“与自己无关”和“没什么影响”的只是极少数。在回答使用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日常生活问题时,芜湖市民大多倾向于节能、减排、环保的生活方式。

2、确有一些市民环保意识不够强,尤其在采取实际行动降低碳排放方面不够积极主动。例如有近半数的受访者承认自己虽然意识到有必要为减少碳排放贡献力量,但没有采取行动;还有44%的受访者将废旧电池随手扔掉;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受访者不足一半(占46%),而使用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受访者超过一半(占54%);有超过四成受访者家的冰箱仍然含氟。

3、不少市民缺乏低碳生活常识。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承认自己虽然听说过“低碳生活”,但不太了解;在回答第14题时,虽然有超九成的人知道太阳能比天然气更环保,但对于其他三个低碳生活常识,选择知道的只有三成左右。

根据以上调查结论,我想提出两点建议

1、政府和企业要为老百姓增强环保意识、接受低碳生活方式创造一定的条件,提供更大的便利。例如企业如果生产更加环保的产品,肯定成本会提高,这种环保产品卖到市场上价格自然也会提高,有些老百姓购买时就会觉得不划算,怎么办呢?这时如果政府对环保产品给予一定的补贴,企业就不必高价出售,那么普通消费者就能以较优惠的价格购买到低能耗汽车、无氟冰箱等环保商品,既实现了低碳生活,又节省了经济开支,岂不是两全其美吗?又比如超市对使用环保袋购物的消费者给与积分奖励。再比如国家增设废旧物品回收机构,让老百姓处理废旧电池等废弃物更加方便等等。

2、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方式,进一步加大低碳生活观念宣传和低碳生活常识普及,尤其注重知识的普及。例如开车省油的技巧,空调温度如何设置更省电,如何选购节能环保产品等等。

最后我想谈一谈这次社会调查的几点体会。首先,这次低碳生活调查过程真的很辛苦,因为我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费尽心思设计制作好调查问卷,要走上街头与许多成人面对面交流,请求他们的配合,偶尔遇到对调查问卷内容和调查目的不理解的,要耐心解释,还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才能写出有质量的调查报告。其次,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得到了指导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许多指教和帮助,从中得到了教育和锻炼,收获了知识与快乐。例如在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和调查报告的写作技巧方面,指导老师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爸爸妈妈也帮我查找了许多低碳生活方面的资料,在我进行调查时拍摄了一些照片,还对调查问卷与调查报告进行了精心编排与打印。我本人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环保教育,培养了低碳意识,同时也为我今后开展类似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让我们共同倡导低碳生活,保护地球环境

调查报告 篇7

一、农民工规模、分布及流向

(一)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增量主要来自本地农民工

20xx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增长1.5%,增速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本地农民工11237万人,比上年增加374万人,增长3.4%,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比上年增加50万人,增长0.3%,增速较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增量占新增农民工的88.2%。在外出农民工中,进城农民工13585万人,比上年减少157万人,下降1.1%。

图 1 农民工总量及增速

(二)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最快,吸纳能力逐步增强

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农民工104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0万人,增长1%,占农民工总量的36.9%;中部地区农民工9279万人,比上年增加105万人,增长1.1%,占农民工总量的32.9%;西部地区农民工7563万人,比上年增加185万人,增长2.5%,占农民工总量的26.9%;东北地区农民工929万人,比上年增加34万人,增长3.8%,占农民工总量的3.3%。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快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农民工增量占新增农民工的43.6%。

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务工农民工15960万人,比上年减少48万人,下降0.3%,占农民工总量的56.7%;在中部地区务工农民工5746万人,比上年增加147万人,增长2.6%,占农民工总量的20.4%;在西部地区务工农民工5484万人,比上年增加275万人,增长5.3%,占农民工总量的19.5%;在东北地区务工农民工904万人,比上年增加45万人,增长5.2%,占农民工总量的3.2%。

(三)外出农民工增速继续回落,跨省流动农民工继续减少

20xx-2016年,外出农民工增速呈逐年回落趋势,增速分别为3.4%、3%、1.7%、1.3%、0.4%和0.3%。外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也由20xx年的62.8%逐渐下降到20xx年的60.1%。

图 2 外出农民工增速及占农民工总量的比重

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农民工7666万人,比上年减少79万人,下降1%,占外出农民工的45.3%,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部地区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17.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6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52.2%,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22.9%,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

二、农民工基本特征

(一)女性农民工占比继续提高,有配偶的占比提高

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65.5%,女性占34.5%。其中,外出农民工中男性占68.3%,女性占31.7%;本地农民工中男性占62.8%,女性占37.2%。农民工中女性占比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本地农民工在农民工总量中占比继续提高,而本地女性农民工占比较高所致。

全部农民工中,未婚的占19.8%,比上年下降1.4个百 m.haozuowen.net 分点;有配偶的占77.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有配偶的占64.8%,比本地农民工低25.4个百分点,但占比提高较快。

(二)农民工年龄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占比近五成

农民工仍以青壮年为主,但所占比重继续下降,农民工平均年龄不断提高。从平均年龄看,20xx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9岁,比上年提高0.4岁。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3.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9.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9.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老一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0.3%。

(三)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3.2%,初中文化程度占59.4%,高中文化程度占17%,大专及以上占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9.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3.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四)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重小幅下降

接受过农业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9%,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0.7%,接受过农业技能培训的占8.7%,均与上年持平;农业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都参加过的占6.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本地农民工接受过农业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0.4%,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接受过农业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5.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就业

(一)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下降明显

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52.9%,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重为30.5%,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9.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46.7%,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2.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1.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二)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有所回落

农民工月均收入3275元,比上年增加203元,增长6.6%,增速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除制造业收入增速较上年提高,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速与上年持平以外,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5、1.9、1.5和0.7个百分点。

(三)本地和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长较快

外出务工农民工月均收入3572元,比上年增加213元,增长6.3%;本地务工农民工月均收入2985元,比上年增加204元,增长7.3%。本地务工农民工月均收入比外出务工农民工低587元,但增速比外出务工农民工高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454元,比上年增加238元,增长7.4%;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132元,比上年增加224元,增长7.7%;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117元,比上年增加153元,增长5.2%;在东北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063元,比上年减少42元,下降1.4%。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分别比在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务工的农民工高0.3、2.5和9.1个百分点。

四、农民工权益保障

(一)超时劳动情况有所改善

农民工年从业时间平均为10个月,月从业时间平均为24.9天,日从业时间平均为8.5个小时,均与上年持平。日从业时间超过8小时的农民工占64.4%,周从业时间超过44小时的农民工占78.4%,分别比上年下降0.4 和1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日工作超过8小时和周工作超过44小时的比重比上年分别下降1.8和0.6个百分点,超时劳动情况改善比较明显。

(二)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20xx年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35.1%,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重为38.2%,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重为31.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三)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20xx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人数为236.9万人,比上年减少38.9万人,下降14.1%。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为0.84%,比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20xx年以来,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均在1%以下,但是年度之间有波动。20xx-2015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分别为1%、0.76%和0.99%。其中,20xx年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情况反弹,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比20xx年提高0.23个百分点。

20xx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人均拖欠11433元,比上年增加1645元,增长16.8%。其中,被拖欠工资的外出农民工人均拖欠11941元,比上年增加1249元,增长11.7%;被拖欠工资的本地农民工人均拖欠10518元,比上年增加1851元,增长21.4%。20xx年被拖欠的工资总额为270.9亿元,比上年增加0.9亿元,增长0.3%;与20xx年被拖欠的工资总额增长35.8%相比,拖欠情况出现好转。

从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几个行业看,20xx年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分别为0.6%、1.8%、0.2%和0.4%,分别比上年下降0.2、0.2、0.1和0.3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有所上升,20xx年为0.6%,较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五、进城农民工居住状况

(一)进城农民工的购房比例提高

在进城农民工中,租房居住的农民工占62.4%,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租赁私房的农民工占61%,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购房的农民工占17.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购买商品房的农民工占16.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单位或雇主提供住房的农民工占13.4%,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以其他方式解决居住问题的农民工占6.4%,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购买保障性住房和租赁公租房的农民工不足3%。

(二)居住困难的进城农民工占比下降

进城农民工人均住房面积为19.4平方米,与上年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人均住房面积在5平方米及以下居住困难的农民工户占6%,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在6-15平方米的农民工户占37.4%,在16-25平方米的农民工户占25.5%,均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在26-35平方米的农民工户占12.6%,在36平方米以上的农民工户占18.5%,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0.9个百分点。

(三)进城农民工居住条件总体有所改善

农民工户住房配备电冰箱和洗衣机的比重分别为57.2%和55.4%,分别比上年提高2.9和3.8个百分点;86.5%的农民工户住房有自来水,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77.9%的农民工户住房有洗澡设施,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69.6%的农民工户住房有独用厕所,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85.5%的农民工户能上网(计算机或手机),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18.6%的农民工户拥有汽车(生活和经营用车),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六、进城农民工社会融合情况

(一)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交往有待丰富

在城市生活中,除家人外,进城农民工业余时间人际交往时,老乡占35.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当地朋友占24.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同事占22.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他外来务工人员占3.1%,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基本不和他人来往占12.7%,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

图 3 进城农民工业余时间交友选择的情况

进城农民工业余时间主要是看电视、上网和休息,分别占45.8%、33.7%和29.1%。其中,选择上网和休息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了2.7和0.9个百分点。选择参加文娱体育活动、读书看报的比重分别为6.3%和3.7%,分别比上年下降0.8和0.9个百分点;选择参加学习培训的比重仅为1.3%,与上年持平。

(二)权益受损选择法律途径解决的进城农民工占比显著提高

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62.4%的进城农民工想到的是找家人、亲戚帮忙,找老乡的占28.9%,找本地朋友的占24.7%,找单位领导或同事的占11.7%,找工会、妇联和政府部门的占6.8%,找社区的占2.3%。找家人、亲戚帮忙,找老乡和找本地朋友帮忙的农民工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7、1.1和1.4个百分点。当权益受损时,进城农民工选择解决途径依次是:36.8%与对方协商解决,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30.1%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27.2%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

图 4 进城农民工权益受损时的解决途径

(三)已就业进城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占比提高

从对工会组织的知晓情况看,已就业进城农民工中20.8%知道所在企业或单位有工会组织,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59.6%知道所在单位和企业没有工会组织,19.6%不知道自己所在企业或单位是否有工会组织。在知道自己所在企业或单位有工会组织的农民工中,53.8%的农民工加入了工会,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加入工会的进城农民工占已就业的进城农民工的比重为11.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在加入工会的农民工中,经常参加工会活动的占21.3%,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偶尔参加的占62.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没参加过的占16.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