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作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回顾自己过往的工作,认真反思,并做一个工作总结,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在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建筑行业分析报告【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建筑工程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xx)20号 ;
4.《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xx版》;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xx年审核批准施行;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xx年
8. 企业投资决议;
9. ……;
10. 地方出台的相关投资法律法规等。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七)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八)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九)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1.项目总投资来源及投入问题
项目总投资主要来自项目发起公司自筹资金,按照计划在20xx年3月份前完成项目申报审批工作。预计项目总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在20xx年4月底。整个项目建设期内,主要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项目备案、土建及配套工程、人员招聘及培训、设备签约、设备生产、设备运行及验收等工作。
项目发起公司拟设立专项资金账户用于项目建设用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资金不足部分则以银行贷款、设备融资,合作,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
2.项目原料供应及使用问题
项目产品的原料目前在市场上供应充足,可以实现就近采购。项目本着生产优质产品、创造一流品牌的理念,对原材料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对原料供应商进行优选,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项目技术先进性问题
项目生产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准则,拟采购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引进先进生产管理经验,对生产技术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保证生产高效、工艺先进、产品质量达标。
第二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背景
(一)建筑工程项目市场迅速发展
建筑工程项目所属行业是在最近几年间迅速发展。行业在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国家产业规划或地方产业规划
我国非常中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国家和地方在最近几年有关该领域的政策力度明显加强,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稳定国内外市场;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实施技术改造;
(4)淘汰落后产能;
(5)优化区域布局;
(6)完善服务体系;
(7)加快自主品牌建设;
(8)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三)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
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
三、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本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方案,为保证工艺先进性,关键设备引进国外厂商,其他辅助设备从国内厂商中优选。该公司始建于1998年,20xx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实践,公司创造出一流的建筑工程工艺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全能够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和检测,其新技术方案的引入,将有效保证本项目顺利开展。
(四)模式可行性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由项目发起公司自行组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土建工程由公司自主组织建设。项目建成后,项目运作由该公司全资注册子公司主导,项目产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目前,国内外市场发展均较为迅速,市场空间放量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强劲,可以保证产品有效销售。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产品市场分析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一、建筑工程项目产品市场调查
(一)建筑工程项目产品国际市场调查
(二)建筑工程项目产品国内市场调查
(三)建筑工程项目产品价格调查
(四)建筑工程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调查
(五)建筑工程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调查
(六)建筑工程项目产品市场竞争调查
二、建筑工程项目产品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一)建筑工程项目产品国际市场预测
(二)建筑工程项目产品国内市场预测
(三)建筑工程项目产品价格预测
(四)建筑工程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预测
(五)建筑工程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六)建筑工程项目发展前景综述
第四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产品规划方案一、建筑工程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建筑工程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建筑工程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研究。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情况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销人情况分析
(三)促销策略
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促销策略
……
第五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地
(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湖北经济开发区,下图为该园区规划:
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地理位置
(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近年来,项目所在地多元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第一产业基本稳定,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新兴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带动力量;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一大批改制企业充满活力,民营经济发展发展步伐加快。重点调产工程扎实推进,经济多元化支柱产业结构正在形成,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五)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
(六)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
项目运作立当地,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等立体方式的交通运输网。公路四通八达,境内有3条国道、2条省道,高速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公路运输条件,逐渐优化的交通条件有利于项目产品销售物流环节效率的提升,使得产品能够及时投放到销售目标市场。
二、建筑工程项目土建总规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1、厂址
2、厂房建设内容
3、厂房建设造价
(二)土建规划总平面布置图
(三)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1、项目占地
2、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内容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供暖工程
4、通信工程
5、其他
第六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一、建筑工程项目环境保护方案
(一)项目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二)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三)项目环境保护评价
二、建筑工程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一)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标准
(二)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三、建筑工程项目节能方案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定,节能需要单独列一章。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定,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以及其他年耗能20xx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项目建设方都必须出具《节能专篇》,作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中的重要环节。项目立项必须取得节能审查批准意见后,项目方可立项。因此,对建设规模超过发改委规定要求的项目,《节能专篇》如同《环境评价报告》一样,是项目建设前置审核的必须环节。
(一)项目节能设计依据
(二)项目节能分析
四、建筑工程项目消防方案
(一)项目消防设计依据
(二)项目消防措施
(三)火灾报警系统
(四)灭火系统
(五)消防知识教育
五、建筑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一)项目劳动安全设计依据
(二)项目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第七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建筑工程项目组织
(一)组织形式
(二)工作制度
二、建筑工程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
本项目采用“标准化培训”实施人员培训,所谓“标准化培训”指的是定岗前招聘、基本技能培训等由公司安排各部门技术骨干统一按照规定执行,力求使得员工熟悉公司业务和需要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经过标准化培训后,公司根据各人表现确定岗位,然后由各岗位的技术负责人针对岗位特有业务进行学徒式指导和培训。两种方式的结合既保证了员工定岗的准确性,也缩短了员工定岗后成为合格员工的时间,这对于节约人员培训成本和缩短培训时间都具有极好的效果。
第八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亦可称为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一、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二、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进度表
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进度
三、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费用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五)其他应支出的费用
第九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财务评价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评价
一、建筑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建筑工程项目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一)资金来源
(二)项目筹资方案
三、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四、项目财务评价说明&财务测算假定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主席令第24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2.《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xx年审核批准施行。
6.项目必须遵守的国内外其他工商税务法律文件。
(二)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五、建筑工程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一)直接成本
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直接成本
(二)工资及福利费用
(三)折旧及摊销
(四)工资及福利费用
(五)修理费
(六)财务费用
(七)其他费用
(八)财务费用
(九)总成本费用
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成本费用
六、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一)销售收入
(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增值税
(四)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七、损益及利润分配估算
八、现金流估算
(一)项目投资现金流估算
(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估算
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现金流估算
第十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不确定性分析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进行的盈亏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
(一)盈亏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第十一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在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以后,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比选出优秀方案。本部分的评价结论是建议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本部分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要说明
一、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考察项目建成后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的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财务评价多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为主的办法进行。并用财务评价指标分别和相应的基准参数——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相比较,以判断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
(一)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是指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折现率(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建设期初(项目计算期第一年年初)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是考察项目在其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
如果项目财务净现值等于或大于零,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达到或超过了所要求的盈利水平,项目财务上可行。
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净现值
(二)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就是使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反映项目实际收益率的一个动态指标,该指标越大越好。
一般情况下,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项目可行。
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内部收益率
(三)投资回收期Pt
投资回收期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可以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以动态回收期为例:
(l)计算公式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项目的现金流量表,用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Pt=(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2)评价准则
1)Pt≤Pc(基准投资回收期)时,说明项目(或方案)能在要求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是可行的;
2)Pt>Pc时,则项目(或方案)不可行,应予拒绝。
(四)项目投资收益率ROI
项目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营运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EBIT)与项目总投资(TI)的比率。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同行业的收益率参考值,表明用总投资收益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收益率
ROI≥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或基准投资利润率)时,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五)项目投资利税率
项目投资利税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或平均年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或年平均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投资利税率≥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或基准投资利税率)时,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六)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平均净利润(NP)与项目资本金(EC)的比率。
投资收益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净利润率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高于同行业的净利润率参考值,表明用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七)项目测算核心指标汇总表
二、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部分,是决策部门考虑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与效益分析的方法,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参数,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以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也可计算经济净现值(ENPV)指标,涉及产品出口创汇或替代进口节汇的项目,要计算经济外汇净现值(ENPV),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汇成本。
三、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外,还应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响进行定性描述。
第十二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一、建设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二、法律政策风险及防控措施
三、市场风险及防控措施
四、筹资风险及防控措施
五、其他相关风险及防控措施
第十三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各节的研究分析结果,对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有:
1、对推荐的拟建方案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的结论性意见
2、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3、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4、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5、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二、附件
凡属于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但在研究报告以外单独成册的文件,均需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所列附件应注明名称、日期、编号。
2、项目立项批文
3、 厂址选择报告书
4、 资源勘探报告
5、 贷款意向书
6、 环境影响报告
7、 需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 需要的市场预测报告
9、 引进技术项目的考察报告
10、引进外资的名类协议文件
11、其他主要对比方案说明
12、其他
三、附图
1、 厂址地形或位置图(设有等高线)
2、 总平面布置方案图(设有标高)
3、 工艺流程图
一、本通告适用于为建瓯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提供、运输和使用沙石、机砖等建筑材料的单位、企业和个人。
二、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运输沙石、机砖等建筑材料的,必须持有《沙石料(机砖)供应单》。
三、各建设单位、企业或个人凭《沙石料(机砖)供应单》运输城区沙石、机砖等建筑材料。各建设单位、企业或个人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有效证件申领《沙石料(机砖)供应单》;凡需进行房屋装修、店铺装修等行为的,应持房产证、业主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提出申领;生产企业凭《沙石料(机砖)供应单》为各个建设工地配送沙石、机砖等建筑材料。
四、按照高效、快捷、便民的原则,各建设单位、企业和个人可提前2—3天申报《沙石料(机砖)供应单》,申报时需提供运输车辆的型号、车牌号、运输时间、地址等相关信息,在领取《沙石料(机砖)供应单》后车辆方可运输。
五、禁止沙石、机砖等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向未取得《沙石料(机砖)供应单》用户供应沙石、机砖等建筑材料。对违反规定的,第一次给予警告,并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第二次依法取缔其生产经营许可资格,并暂扣相关生产设备。
六、禁止一切运输车辆在未取得《沙石料(机砖)供应单》的情况向城区运输沙石、机砖等建筑材料,对违反规定的,将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同时,公安交警、交通运管和农机管理部门对运输车辆的其它交通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从严处罚。
七、禁止非法转让、转卖《沙石料(机砖)供应单》或沙石、机砖等建筑材料,对违反规定的,运输车辆按照第六条规定进行处罚;非法转让、转卖的业主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八、在沙石、机砖等建筑材料及建筑渣土运输管控工作中,有阻挠公务、暴力抗法的,由公安部门依法予以从快、从重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九、凡对未经批准,擅自运输沙石、机砖等建筑材料的车辆进行举报并提供车牌号、时间、地点的,经查实后将按照处罚金额的10%奖励举报人,举报电话。
十、《沙石料(机砖)供应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分片负责审查发放。其中:人民路以东的到时代广场1号楼3单元508室行政执法局东片管理片区申报,电话;人民路以西的到西大街45号行政执法局二楼西片管理片区申报;水西新区的到七里街路上村3号行政执法局水西新区管理片区申报。
第一、是基础柱质量不好,或柱短缺所至;
第二、是没有利用沉降观测这一利手段进行把关。
建筑物的沉降过程分为缓慢―活跃―缓慢―稳定。建筑物各沉降期沉降量为20mm之内,各个观测点之间最大沉降量差为20mm之内,相邻两点沉降量为10mm之内。
以上的沉降表现都说明的建筑的正常沉降现象,与此相反的就是说建筑物的沉降不正常的现象。
一、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重要性。
一座建筑物,不论在地质钻探、建筑设计、打桩工程、基础承截试压等任何一方,如果有违反有关规范的,而存在质量问题时,都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沉降不均匀,严重的会导致建筑物倾斜和产生裂痕,最后要拆卸。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办法和手段发现和制止这种严重后果的产生和扩大?唯一的办法和手段就是在施工中及时的进行沉降的观测。因为按照测量有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沉降观测之后,就能够及时地知道建筑物是否过早出现沉降?沉降时是否均匀?相邻观测点的沉降量差是否大于有关规定?沉降总量值是否异常?等进行分析研究,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及时让有关部门进行分析研究和作出处理措施,必要的就要停止施工,从而避免建筑物的倾斜和裂痕的出现,甚至要进行拆卸的严重后果。
反之,如果任何一方的工程质量都滴违反规范的,不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的,经过沉降观测之后,可以知道沉降是均匀的、是正常的,其建起来的建筑物是属于安全可靠的,使用户者放心。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部门却对这么重要的沉降观测工作不够重视,马虎了事,不按规范进行观测,甚至在沉降量记录上弄虚作假。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
二、沉降观测的实施。
这里主要谈下一般普及的观测工作情况。
(1)首先以建筑设计平面图上各个建筑柱位置编定好观测点的号码,然后把这些号码埋设在标写在现场上。
(2)通过拟建工程的邻近现场的了解调查之后,在约距离拟建筑物50-100m左右的地方上,选埋2-3个引点测点,作为牢固可靠的永久点。这些永久点埋设在30天后才能进行观测使用。
第三,在观测前必须进行仪器的检校好,或彩定期检校的专用仪器。
观测要求:在进行观测时,持尺者要注意观测点是否有变形,点上是否有泥浆杂物,立尺要端正垂直。要求观测线路是由引测验点(永久点)开始,又闭合回到引测点,其闭合差不得超过1mm。
观测后,发现有错漏时,要及时重测。发现沉降量不正常的要作认真的分析研究,必要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每一次观测后,把各个观测点的沉降值立即在沉降关系曲线上进行比较分析。
一、对建筑物沉降量值的分析。
根据长期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 沉降观测之后,对其沉降量值的一些普遍性可作如下的分析:
(1)证明:各类型的建筑物进行施工之后,一般是在8层以上开始 出现沉降的现象。但如果其基础柱质量上相对的差点,如在最后“收锤”收得不够理想的,或地质结构相对差点,建筑物柱间相对比较宽点的,则会导致建筑物沉降较早些出现的,如可能在5层便开始出现了。
(2)建筑物,在一般情况下,各个沉降期之间的沉降量为20mm之内,各个观测点之间的最大沉降量差为20mm之内,相邻两点的沉降蓝天为10mm之内,观测点的总沉降量为50mm之内。
(3)建筑物的沉降过程可分为:从主体施工开始至主体施工的后期为缓慢沉降期;当主体施工将要结束至装修结束时为比较活跃沉降期;当装修结束至一年后为缓慢沉降期;再往后是建筑物转入沉降稳定期。
(4)从个区域性的范围内,虽然在基础桩用料及处理方式不同,如有的采用水泥灌注桩,有的彩人工挖桩,有的彩机械钻桩,有的彩水坭预制管桩,但期建筑物正常沉降现象,也是基本相同的。
(5)建筑物正常的沉降,是遁着:从缓慢―活跃―缓慢―稳定的过程。
(6)建筑物正常的沉降,其沉降量是:在一定的极限之内的,以及是有时间性的,是不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的。
(7)为了避免建筑物产生倾斜,至最后要拆卸的后果,除了要求做好沉降观测工作之外,同时要求上述各方也应该切实做好工作,不去违章作业。
二、沉降观测要分析和报告。
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那怕沉降是正常的,都要进行分析和报告。通过分析和报告,可以让人们知道其中存在的“弱点地方”,可以以简明的一针见血的向建设单位和使用者等交待清楚,其建筑物的沉降是否正常?建筑物可在什么时候进入完全的稳定期,使用户放心居住和使用。
因此,写沉降分析报告是非常必要的,耐用要求写得及时,写得准确。
一份及时的科学的建筑物沉降分析报告,能及时的反映和说明其工程质量上的问题,可以说它是工程综合性质量问题的试金石。
但如何才能够写好这个分析报告?它有四个要求,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报告。还可能有另两种异常的报告。
四个要求是:
(1)工程上的各方要切实地做好本份的工作,不弄虚作假,偷工减料,不去违章作业。
(2)对观测者要有测量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有一定的实际经验。
(3)引测点要规范牢固永久性,观测点要规范牢固埋设,测量精度其闭合差不要大于1mm。
(4)观测的相隔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
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报告对一个工程的沉降观测和沉降分析报告,应分为三个阶段性进行分析报告。在这在具阶段中,第一个阶段的分析报告尤其重要。三个阶段的划分:
由主体施工首层后至主体施工完工为第一阶段报告,由此至装修结束为第二阶段报告,由至1-3年后为最后阶段报告。
可能出现如下的两种报告:
任何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其分析报告,一般是循着以上的三个阶段而进行分析和报告便行了。
所谓“万一”的情况下,就要出现如下的两种报告:
在工程前期,由业主委托有关单位完成了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防水位咨询报告、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应用报告,为结构设计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条件。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结构的环境类别为地上一类,地下二类;防空地下室设计等级五级,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为一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相应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场地地基土层无地震液化可能。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采用天然地基方案,基础形式为梁板式筏形基础。
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庭大跨结构和南侧连体部分采用钢结构。
结构布置时,利用楼电梯间设置剪力墙,为满足建筑净高的要求,梁采用宽扁梁,结构高度与建筑净高、机电管线协调解决。
由于建筑立面和使用功能的要求,本工程不能设置永久伸缩缝、防震缝和沉降缝,整个结构为一个结构单元,结构单元总长度为171m,超过规范要求,属于超长结构,结构设计中采取了相应的设计和施工特殊技术措施。
±0.00绝对标高为45.800,抗浮设防水位标高为38.50m,基础底标高为34.48m。由于中庭部分仅有地下二层,基础抗浮不能满足要求,设计中通过在此范围基础底板上回填密度大于2.5t/m2的钢渣来解决基础抗浮问题。
由于建筑存在中庭,基础荷载极不均匀,为确保建筑的安全,委托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计算分析,并根据提供的分析报告调整基础设计。
中庭部分结构设计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中庭部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中庭部分比较空旷,属于结构薄弱部位;
(2)中庭南侧入口处,为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首二层柱抽空,形成24m跨度的连体结构:
(3)中庭中部混凝土结构在三层以上出现单跨框架结构,
(4)三层顶有大跨度结构。
由此可见,中庭结构存在着结构竖向不连续、连体结构、楼板不连续、大跨结构等问题,对结构抗震不利,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必须采取必要的结构加强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中庭结构设计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结合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抗震性能化目标,并确定如下抗震计算分析原则
①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对结构进行整体计算分析及所有构件承载力验算,
②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对转换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
③在大震作用下,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结构主要抗侧力构件及转换构件进行安全性分析。
④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整体计算分析、
(2)采用“PK―PM系列软件”和MIDAS/Ggn V.6.9.1中文版两个不同形式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对结构进行计算分析。
(3)在结构选型时,为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中庭部分结构全部采用钢结构。
(4)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调整结构布置。
由于本工程高度为30m,属于高层建筑。中庭中部混凝土结构在三层以上出现单跨框架结构,不能满足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因此,结合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在中部加设剪力墙,对结构进行加强。
(5)对连体结构进行方案比较
由于连体结构严重影响建筑的造型和美观,因此,连体结构与建筑专业协商共同处理。
在连体结构选型时有桁架方案、斜拉方案、空腹桁架方案三种形式可以选择。
桁架方案是利用一层结构布置转换桁架,结构比较简单,但对建筑的立面和使用有较大影响,斜拉方案较桁架方案简洁,但由于斜杆受力比较集中,斜杆和梁的截面较大,对立面也有影响:空腹桁架方案利用网格结构来进行转换,对建筑立面的影响较小,为减小结构截面,需加密网格,但对钢结构的施工要求较高,所有杆件都必须焊接。
1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概述
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主要是由专业的勘查人员利用各种仪器设备,针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查,然后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其可能对施工造成的影响,然后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调整,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使得建筑工程能够与周边的环境相互协调。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勘查的内容需要实现全面覆盖,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地质勘查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认识到,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前,做好地质勘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设计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排除地质条件异常的地点,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也可以有效节约工程的成本造价[1]。
2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
2.1认识问题
调查显示,现阶段许多地质勘查报告并非由专业的地质勘查人员书写,报告没有经过专业人员的校对,存在着制图错误、数据错误或者定义不明确的问题,更加缺乏对于地质报告的严格审核。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对于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整规范的体系来对地质勘查报告进行约束,使得勘查结果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2.2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质量问题是一个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一旦质量不达标,则地质勘查工作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概念的混淆、勘查地点不合理、数据采集不完整、作业方式落后等。一方面,与理论分析相比,实际操作中使用的地质勘查方法和数据计算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得到的地质勘查结果会有所不同,加上理解和认知层面的问题,容易导致地质勘查报告概念的混淆,影响其参考价值;另一方面,技术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对地质勘查人员无法对施工现场地质的形态分布进行明确,也无法准确探知地下是否存在着溶洞、断层等问题,数据的缺失影响了地质勘查结果的准确性[2]。
2.3技术问题
技术人员的缺失是引发技术落后的关键因素,从目前来看,许多建筑设计人员都没有认识到地质勘查报告的重要作用,仅仅是将其作为一个参考资料,影响了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4监管问题
一般情况下,地质勘查工作都是在工程前期进行的,通过对现场地质条件的检测分析,得到完整的地质报告,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参考。不过,由于技术条件落后,勘查手段单一,多数企业在地质勘查中得到的数据信息不足,无法保证方案的最优化。同时,地质勘查属于野外作业,不仅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缺乏监督管理,放任勘查单位独立完成所有的工作,很容易引发施工漏洞。
3建筑工程地质勘查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必须重视起来,加强与地质勘查单位的沟通和交流,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做好必要的监管工作,以确保地质勘查的良好效果,为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引导。
3.1及时更新认识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地质勘查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了解建筑施工现场地基的地质构成,二是通过地质分析得到相应的力学指标,为地质环境的改善和处理提供参考意见。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地质勘查必须严谨,勘查结果也必须准确可靠。对于设计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而言,应该认识到地质勘查的重要性,及时对自身的观念进行更新,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得地质勘查成果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3]。
3.2强化项目管理
应该认识到,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的施工效果。通过强化地质勘查,完善地质勘查管理制度,可以实现职能的精细化,实现对每一个技术人员的明确分工,在这种情况下,勘查的结果将会更加可靠,更加完整,同时也更加准确。对于勘查部门而言,必须重视对于建筑工程勘查合同以及地质勘查报告的审核与管理工作,对地质勘查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核实,做好必要的分析计算,进一步强调对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充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使得其可以按时完成。
3.3注重人员培训
专业的技术人才是保证地质勘查工作成效的关键,也是推动地质勘查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必须加强对于勘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定期将勘查人员送到专业机构中,参与技能培训,利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地质勘查技术,可以对地质勘查设备进行熟练操作。同时,应该构建起完善的标准和规范,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流程进行明确,对勘查人员进行分级,依照地质勘查的难度,做好任务分配,对于技术较高、成果显著的人员,应该予以一定的奖励,推动技术人员之间的良性竞争。
3.4加大监管力度
为了切实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有效性,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有必要做好地质勘查工作的监督管理。事实上,在当前的地质勘查工作中,许多勘查人员并没有对工作的内容进行明确,很容易出现遗漏,影响勘查报告的完整性。而做好监管工作,能够实现勘查任务的合理分配,也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问题,进一步提升地质勘查的水平和质量[4]。
4结语
总而言之,地质勘查工作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勘查的结果直接关系着建筑的设计施工效果,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勘查结果的准确性,为建筑的顺利施工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林晓聪 单位:上饶市鸿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汲生伟,花尉攀.多层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5(23).
[2]张社.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的分析[J].价值工程,2014(8).
【关键字】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98.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一.前言
由于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结合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的现状,提出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的发展对策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二.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内容和形式
根据公安部令第30号《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第8条和第15条的规定,有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工程,在工程竣工后,必须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消防给水和自动灭火系统;防烟、排烟和通风、空调系统;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火灾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疏散指示标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根据公安部令第61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28条的规定,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其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存档备查。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包括建筑工程竣工后消防设施的工程竣工检测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定期检测。
三.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单位的组织形式
根据公安部令第30号第25条“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和人员必须无偿履行消防监督职责,严禁开办建筑消防设施设计、安装调试、检测和维修保养等服务企业、机构。”的规定,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单位必须与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分离独立,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并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单位必须与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调试、维修保养企业分离独立经营,检测单位不能承接消防设施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的工程,以保证工程竣工和定期检测的检测结果公正性。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单位必须取得省级以上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查许可方可开展消防设施的检测工作,其管理人员及检测人员必须通过省级以上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行业现状分析
五.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检测市场混乱 ,恶性竞争现象普遍
由于检测机构的不断增加,各检测机构所占的检测份额不断减少,导致了检测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主要体现在检测价格上,互相压价,而且存在着回扣现象,必然会影响到检测质量。有的检测机构为了得到项目,故意降低检测标准,减少抽检数量,对一些错误视而不见,出具虚假报告,有的检测机构因为检测费低,就不去现场,向施工单位要来数据,坐在家里直接出报告。
2.专业人才缺乏,队伍素质不高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是一项新兴的产业,由于国家没有相对应的学科专业,使得专业的检测人才极度缺乏。消防检测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检测工作主要在现场完成,要求检测人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际经验,既要能发现问题,还要能知道存在问题的原因并能解决问题。这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不断的经验积累。目前,大多数检测机构的人员构成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来自消防工程公司的施工人员和消防部队的转业、复原人员,另一部分是社会招聘的。由于大部分检测人员仅仅接受了简单的培训,不能保证检测的质量,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就出具了检测报告,使被检工程的设施带病运行,人为造成了安全隐患。
3.检测报告格式不统一,原始记录内容不详细
检测报告是检测机构对设施的运行情况给出的合格与否的结论。虽然各个检测机构所依据的检测标准都是相同的,但是检测报告却什么样的都有。有的只罗列出设备的数量,不标注设备的相关参数,有的不管现场有没有设备,全都是合格;有的引用的标准不正确,新标准已经实施,还使用老标准,不注意标准的查新;还有的打错名称、时间等。原始记录是在检测现场进行检测时,对检测数据和结果所做的最初的数字和文字记载,是检测报告生成的依据。大部分检测机构的原始记录上的数据都不够翔实,有的仅有简单的文字描述,也有的只记录一部分。
六.规范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的对策
1.实行专业消防工程监理制度和规范消防检测机构
(1)对一些重大消防工程实行消防工程单独的消防专业监理制度,由专职的消防专业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理。
(2)目前,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中介公司在我国尚无统一的行业管理法规,对消防中介准入原则、资质许可、执业制度、奖惩办法等还没有相应的规定。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直接关系到公共消防安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整治该领域内的假“李逵”。对于那些不具备检测资格及检测条件的、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检测“资质”的检测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在法律上将不予承认,也不能作为单位建筑消防设施验收的依据。同时要采取措施对这些检测公司予以坚决取缔。要加快立法进程。要加强消防中介资质许可及诚信评价的监督管理,建立法律责任制度,对消防中介机构违规、违法行为采取制裁措施,明确应承担的相应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
2.加强行业指导和管理,提高机构的自律意识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消防部门要积极配合起来,加强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的管理,一是把住审批关,提高准入的门槛,使检测机构在人员素质、设备场地等方面加大投入,避免皮包公司的出现;二是做好跟踪管理,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技术专家对检测机构进行检查,查看机构是否按照规定开展检测活动,并对一些工程进行技术性复核,查看是否存在出具虚假报告的情况,一经发现,严肃处理,杜绝出具虚假报告的现象;三是成立检测机构协会,组织相应的活动,加强技术交流,协调物价部门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价格浮动空间,并向社会公开,使机构之间形成合理有序的竞争。
3.建立人才储备,加强人员技能培训
针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人才缺乏,检测队伍素质低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提高检测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并统一考试,持证上岗。
4.统一报告格式和记录内容
标准的管理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对检测报告的格式和原始记录的内容进行研究,根据建筑消防设施的特点,制定统一的报告格式,使检测报告能够结论明确,内容严谨。制定合理的
原始记录格式,使记录能够翔实地反映检测现场情况,具有可追溯性。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的管理,解决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的现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盛涛; 房林 加强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中介机构监督管理安徽建筑2008-12-10期刊
[2]杨淑敏 试析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安全 东方消防2010-09-25期刊
[3]牛少军; 解学洲 浅析建筑消防设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9-15期刊
关键词:行业报;本质;影响力
一、精准定位,满足“窄众”诉求
(一)对谁说:细分行业的专业读者
不同于市面上动辄百万份发行量的都市报纸,行业报的发行对象主要集中在特定的领域,如《中国建设报》发行对象主要面向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专业人士,其发行量近几年都保持在10万份左右。
虽然隶属于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但是该系统包含20多个业务领域,如城乡规划、住房保障、建筑市场监管、建筑节能与科技、房地产市场监管、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管、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市政管理等。在每个业务领域之下,又往往会衍生出行业主管部门、协会以及与之相关连的各类企业。如在市政管理领域之中,会涉猎城市水务、垃圾处理、园林绿化、路灯照明等,也会有对应的市政主管部门、各种产品的生产企业、市政工程建设方、市政工程标准制订者、工程设计方、科研院所等,并在市场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会长吕华麟表示,许多行业报读者定位于“本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过于笼统、宽泛。一张报纸不可能“包打天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读者定位“宜窄不宜宽”。
(二)“窄众”诉求: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报道
细分之后的专业人士,大多身处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其往往是该领域的“意见领袖”,对于周围的人士有一定的影响,其对行业的熟悉程度,往往胜过记者。这些行业精英,不仅局限于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往往更看中事件背后“why、how”等因素,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便于为自己的决策提供帮助。
中国建设报在20多年的办报过程中发现,来源权威,分析深刻独到,对行业的分析性、前瞻性的深度报道,最具有说服力和冲击力,也是网络转载率较高的内容之一。
1、对行业事件抽丝剥茧,分析原因,探寻意义。行业中的很多现象、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事件背后往往暗藏着机制、体制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行业读者对于周围司空见惯的现象、问题,缺乏对情况的全面了解,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他们迫切需要从媒体的报道中获得共鸣,并加入其中参与问题探讨,发出自己的诉求。如近几年,住建行业提倡“绿色建筑”,2011年的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了两种主流绿建评价体系,一个是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还有一个是美国LEED认证标准。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不知道该参照哪种标准,市场对此比较关注。此时,中国建设报记者根据戴德梁行的《全球绿色建筑评级体系研究》为契机,采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主任宋凌以及业内专家,采写了《绿标之辩》一文,还原两个绿标的特点,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随后,深度参与了美国多个绿色建筑项目操作和标准的编制,现回国专司LEED资金支持的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建筑节能项目主任莫争春在看到报道之后,与记者促膝长谈,畅谈美国绿建的发展之路以及LEED标准的重要性。记者回来之后,又采写《绿标再辩》一文。两篇报道互为补充,将中国现行的两个绿标特点分析得十分到位,并被搜狐网北京频道、搜房网、能源世界网站、中国节能建筑网、中国建筑装饰网、戴德梁行官网、天涯社区、个人博客、百度文库等转载,记者由此在业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2、对行业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在建设行业中,前瞻性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于现有技术进行革新,对行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的报道,如电供暖取代自建锅炉供暖、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行业中出现的新技术,其可能带来行业的转型升级;另一种是对某个具体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报道,如瞬息万变、复杂的房地产行业。
在中国建设报的读者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建筑科学研究院、各大科研院所以及相关的企业。这些从事具体技术研究的人士,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等有天然的敏感,往往能从报道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启发自己的工作,还有一部分企业能从这些前沿性的报道中挖掘这些新技术在行业潜在的“市场价值”。因此,行业内的读者迫切需要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以及技术发展趋势。
这一类的报道作为中国建设报的报道重点,对于业内人士的吸引力比较大。如近期刊登的《中国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系列谈》栏目,将焦点对准城市发展“动脉”的地铁,并对地铁的呼吸系统――通风空调,分6期从技术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展示这一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新型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以及其特点。这一地铁通风空调史上里程碑式的创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化解北京地铁碰到太多无法回避的实际难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报道刊登之后,在空调行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有《电供暖的春天是否已经来临》一文,作者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六小学用碳晶智能电供暖技术进行报道,分析了目前锅炉水暖的弊端、碳晶智能电供暖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并通过采访专家,分析目前供暖的现状,对于行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该文章见报之后,迅速被新浪地产网、搜狐家居网、中工网绿色频道、中国建材报、中国建筑新闻网等一大批专业网站转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3、对行业法规进行权威解读。我们知道,无论是建筑企业、还是建筑行业的管理部门,都十分重视和关注国家出台的有关建筑行业的政策与法规。每一个政策和法规,都与行业内的人士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他们需要看到这些法规,更要看到对这些法规的解说。如在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近几年提出绿色建筑的口号,号召各地进行建筑升级,实现灰色建筑向绿色建筑的转型。
(三)对策:设置专题板块,报道内容以“深度”见长
二、围绕热点,加强深度报道的整体策划
近些年来,我国报业进入改革“深水区”,各家媒体对于新闻资源的竞争几乎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问世之后,其对信息的传播速度更让传统媒体达到望尘莫及的地步。一个新闻事件,往往10分钟前刚出现,10分钟后就已经在网络上成为“路人皆知”旧闻了。这种高强度的新闻资源竞争,对于一些主打行业报道的媒体来说,要寻求“独家新闻”已是奢望。因此,如何从十分有限的新闻资源中筛选出可供深度挖掘的选题?行业媒体唯有进行选题策划。
(一)主动策划,对行业信息进行“深度挖掘”
在行业报日常操作的选题策划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可以预知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二是非可预见的突发事件;三是行业报根据已掌握的情况,自己设置的重要议题进行深度报道。在这三种选题中,主动策划在报道上进行多视角、全方位、大力度的策划,实现新闻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最佳配置,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媒体运用。
实践证明,行业报唯有主动策划,从行业习以为常的事件中,找到问题,总结事件的发展规律,梳理事件的前因后果,才能形成独一无二的深度报道;行业报记者应从行业细小的任务、细小的事情入手,寻找行业中的闪光点,自觉、主动进行选题策划,形成规模效应。
例如,全国闻名的水电修理工徐虎,其作为建设系统的典型人物,在没被大众媒体宣传报道之前,曾获得上海房管系统、原建设部等多项荣誉证书。他甘于风险、爱岗敬业的精神在建设系统内部获得大家的认可。中国建设报作为建设宣传的“主力军”,对于徐虎的事迹十分了解。为此,在1996年,中国建设报对这个重要选题进行精心策划,安排记者深入到徐虎的身边,深入采访他周围的同事、朋友、亲人,获得大量一手素材,采写出《在平凡的岗位上送温暖》一文,经新华社播发,在全国地市级以上党报全文刊登,获得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最高奖――特别奖,并被收入新闻年鉴《新闻报道精品选》和上海出版的《徐虎赞》等书籍,扩大了中国建设报的社会影响力,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二)怎么做:根据事件的进展,把握深度报道的节奏
重大社会事件与活动的社会影响较大、民众的关注度也会持续较长时间。新闻报道如何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掌握报道节奏、持续推进、做好舆论引导,也是重大事件新闻报道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关键因素。
第一阶段:告知读者,普及专业知识。行业媒体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即在相关的专业领域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在深度报道中要善于把握时机,平时做好准备,在重大热点事件发生之后,行业报应该立即响应,从专业领域出发,进行专业策划,告知读者事件的进展情况。该阶段重点是抓住“专业告知”的特点,在吸引读者眼球的时候,获得良好的专业传播效果。在2013年4月,4・20芦山地震之后,中国建设报立即对事件进行关注,抓住了地震中天灾不可避免,但是天灾中建筑质量不合格,使得房屋倒塌,不少人被建筑掩埋的次生灾害,安排记者采写出《生命面前的建筑大考》的深度报道,从建筑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比国内外地震受灾人数对比、通过对云南省防灾研究所所长张建国以及同济大学教授的深入采访,深入剖析问题建筑成为地震中的“第二杀手”,并提出了提高房屋的抗震质量、避免或者减轻地震对人们的灾害的建议。报道刊发之后,该文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并被多家网站、媒体转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第二阶段:加强舆论引导,传播正确导向。行业媒体,虽然在时效性上不具备优势,但是其可在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找到与专业相关联的地方,进行选题策划,发挥好舆论引导的作用。落实在选题策划时,要在深入研究本行业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发现行业中的创新点、闪光点、特色点,深入把握行业工作规律,并且深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行业工作的要求之上,适时引导社会舆论。
在实践中,行业报面对的专业读者,专业素养比较强,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这些读者不仅需要了解发生了什么,还需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在重大热点事件发生之后,行业报需要根据事情的时间发展情况、事件的进展等,进行选题策划,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第三阶段:把握报道分寸,力求出新。报道分寸的把握,实际上是报道策划者对报道信息控制能力的体现。行业媒体应该注重平时的专业积累,在遇到相应的选题时,从深度方面取胜,获得读者认可。同时,在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多家媒体进行竞相报道之后,行业报应当根据自己的深厚专业积累,立足行业,对事情进行独家开发,并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给读者形成强烈的冲击。
在赵氏塔基的报道“战役”之中,人民日报、新华社、新京报等主力媒体纷纷参与其中,写出相应的深度报道。当时,中国建设报也接到报道任务。此时,距离赵正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且中国建设报在前期已经对其技术的好处、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报道,再次面对这个选题时,普通记者很难出新。当时,中国建设报社的首席记者殷敖佗在处理这个选题之时,反其道而行之,撰写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关于“赵氏塔基”技术优势分析及市场应用情况的调查报告》,在分析其技术优势的同时,也点出了其市场推广困难的机制“症结”,获得专业人士以及赵氏塔基创造人赵正义本人的认可。这种行业积累非一日修炼而成。
三、完善各种机制,鼓励记者采写深度报道
第一、开辟专门的版面,让记者进行深度报道探索。中国建设报自从2011年4月开始,将每周四的4版设置成《今日看点》。《今日看点》的版性定位为深度报道,内容不限。各部门的年轻同志轮流给这个版面供稿。报社记者将平时接触到的感兴趣、由于版面紧张刊登不了的选题,进行深入挖掘,形成有一定思想深度、有分量的深度报道。由于这个版面的选题设置比较灵活,给采编人员很大的发挥空间,并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版面报道范围广泛、内容的可读性强。该版运行3年以来,相继刊发了《“建筑节能”与“防火安全”如何协调发展――中国近期高层建筑火灾启示》、《故宫被盗与公共建筑安防》、《城市内涝何时休》、《“梦醒”时分的村镇垃圾“魂”归何处》、《电荒时代城市照明何去何从》等一系列深度报道文章,在业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多文章被行业网站、杂志、报纸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