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古诗鉴赏《秋浦歌》(优秀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结合资料,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入情入境地背诵诗歌;
2、咀嚼和体味重点词语的蕴味,反复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火热劳动场面,体会劳动的快乐,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对比参读,感悟诗中瑰丽的想象,神奇的语言,以及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在对比中领悟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的意境,感悟诗歌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赛诗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师: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板书“李白”)李白性格豪爽,好饮酒,酒后灵感潮涌,出口成诗,他的好朋友杜甫《饮中八仙歌》赞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生根据自己积累的材料简单介绍李白;
3、生背诵积累的李白诗,比比谁记得多,背得好。
[知人论诗,整体观照,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解读诗人,诵读诗篇,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层层引领,重塑诗中意境
1、师:李白一生也写了大量诗歌,但有一首却是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极为珍贵的,这就是《秋浦歌》。(出示《秋浦歌》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2、生自由练读诗歌,然后指名读,把诗读通读顺;
3、指导理解诗意。
师:我们学古诗仅仅知道诗的读音还是不够的(板书:知音),还要理解古诗的意思。(板书:明意)如何来理解古诗的意思?你们以前用过什么好办法?(生汇报,师简单指导,抓住了解诗人,借助注解,结合课外资料等方法。)
师:接下来,就运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自己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如果有困难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4、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自学,然后汇报。师指名说诗的大意,疏通诗意后追问:
①诗开头的“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
②从“照”和“乱”这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你体会到了什么?(诗人的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③“赧郎”指什么?让你联想到什么?(联想到工人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
④他们唱的什么歌?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⑤小结: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相辉映,明与暗、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
5、指导朗读,想象诗中营造的意境。(自由读→齐读→闭眼读,想象: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板书“想象”。)
6、播放课件(旧时冶炼工人炼铁时的场面),齐读这首诗歌,再背诵。并说说从中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感悟古诗,重要的是体味诗句背后的情感和蕴味。只有抓住诗歌意境的重建,才能成功实现这种感悟,突破难点。]
三、比照《悯农》,体味诗人情感
1、师:那还学过哪些有关劳动的古诗?(指名背诵,相机出示配有图片的课件——李绅《悯农》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当这两首古诗摆在我们面前时,你有何发现?(生对比朗读,说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抓住:①描写场面不一样:一首描写农民在烈日下辛苦锄地,一首描写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②表达的情感不一样:一首悲愤、抑郁,感慨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暗斥侵夺农民劳动果实的剥削阶级,一首字里行间饱含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③语言风格不一样:一首急切悲愤,抑郁难伸,一首酣畅淋漓,热烈奔放。)
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诗人李白奔放的激情,浪漫的手法,他的诗歌所散发出的感人艺术力量。)
4、交替互读两首古诗。
[常言道:“不比不知道,一比全明了。”比较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比较教学用得好,用得巧,对帮助学生巩固、归纳知识,提高比较、鉴赏能力,加强文本之间知识迁移,有着很好的效果。]
四、再比生辉,品悟语言魅力
1、李白在秋浦写的组诗《秋浦歌》其十五更是传唱千古。(出示课件: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杜甫笔下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赞扬的是李白,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他称赞的理由吗?
3、生自由读后汇报,教师引导:
①诗中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比喻独辟蹊径,出乎常情而又入于心,让人感到诗人壮志未酬,人已先老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怎样的一种气势?(劈空而来,如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③这是一首抒愤诗,它与《秋浦歌》其十四场景不同,人物不同,情绪不同,但细心的你还是可以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的。(生答,师板书“激情奔放、浪漫手法、乐观豁达”)
4、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这里运用横比,不仅大大拓展古诗解读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五、拓展延伸,多元抒发情怀
1、师:这就是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就是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李白,就是吟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李白。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他的其它诗作吧!(出示课件:李白诗《赠汪伦》、《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配乐齐读,指名读,轮读。)
2、师:同学们,请用一句饱含你的深情的语句,说一说你心中的李白。
3、小结:打开他的诗集,这一类诗歌几乎篇篇似锦,字字如珠,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无一不是从积极方面热情歌颂,很少消极悲观情绪。今天,我们欣赏到的只是苍海一粟。如果课下你能去读、去品、去积累,相信那时的你会“腹有诗书气自华”。(板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语文。在浓浓的诵读气氛中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既可以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幸福地栖居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又能让我们老师感受到语文教学的快乐。]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天宝十二年(753),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当然不会,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象,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