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6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次为您整理了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1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省编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下册《遨游因特网》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第一课中internet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浏览器的打开,网址的输入,链接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是教会学生在internet上信息搜索的方法,处理信息的能力。考虑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感兴趣的任务“做个小导游,介绍九寨沟”,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如何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以查找“九寨沟有哪些特色”为任务明线,搜索的技巧与方法为暗线,两条线路同时进行。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搜索方法的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贯穿着基于internet的资源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在网上搜索“九寨沟”的有关信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内学生各有分工,合作查找所需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确定有用的信息。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了他们信息素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2、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学习成绩可能有差距,天才学生和一般学生及后进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

3、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意义,了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2、掌握简单的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和保存网页信息的简单操作,培养学生信息的检索、搜集、筛选、整理、加工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和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利用internet查询、收集信息的习惯;用关键词检索信息的方法;将收集到的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

1、任务驱动法

2、协作学习法

3、分层教学法

4、赏识教育法

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目的。

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本课尝试引导学生置身于网络这一开放的信息化资源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探索能力。

1、任务一——搜索信息的方法

(1)任务启动: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自然便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结合学生在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九寨沟》一课,书中介绍的九寨沟是一个人间仙境,非常得美!如果老师现在想更多地了解一下九寨沟,你有什么办法吗?怎样才能在包罗万象的信息海洋里快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呢?随即引出“搜索引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探求的氛围之中。

(2)操作指导:在网上查询信息也需要一个工具—搜索引擎,但是在我们自己的计算机中是没有的,他一般在一些大型的站中才有,比如有名的网站:搜狐、雅虎、新浪等,那么同学们可以跟我来看一看。打开两个搜索窗口,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异同点?一个是ie浏览器自带的搜索窗口,一个是大型站上(如搜狐)的搜索窗口。搜索引擎常用的查询方法有两种:关键字检索服务和分类检索服务。教师解说以上两检索的区别:目录检索适用于按主题(某一类别)查找信息,而关键字检索适用于按只言片语查找的信息。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3)学生操作: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也可通过教师提供的可自主交互的网络课件平台,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有搜索引擎的网站,如搜狐:;中文雅虎等一些相关网站;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如分类检索、关键词搜索。还可以请同学们进入搜*网站首页,看一看,想想如何在这里搜索信息(他们可以通过网站上的搜索帮助,了解搜索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自学与信息获取能力。)

(4)信息反馈:学生就进入具体的操作过程,在实践与体验中,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在大量的信息源中选择有效方式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会对资料的检索与分类。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类检索的区别之处,个别学生操作演示给大家看,他是用什么方法,如何来查找信息的;信息搜索记录有几条,查找到了哪些九寨沟的资料等等。

(5)归纳总结:网上的资料浩如烟海,纷繁复杂,我们只有通过关键词搜索、分类查询的方法,才能很快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素材。大家通过访问不同的网站,都能发现有自己需要查找的内容,那么想把它为自己所用,又该怎么办呢?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教材采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节课是第五章第二节第三小节中的内容,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将《视频信息的简单加工》作为一个课时教学。

2、课标要求:

能根据信息呈现要求,选择恰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视频信息加工,表达主题。

3、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movie maker的基本使用,掌握加工视频信息的技能和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

体验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视频信息加工、表达主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视频信息的剪辑、加工,培养学生对视频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主流的审美观;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重难点

重点:通过体验movie maker的使用,掌握视频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难点:体验视频信息加工过程,并能理解信息加工是为主题的表达服务;能正确评价作品。

二、说学情:

1、学习基础: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文本、表格、图像、音频信息加工等的基本操作,对于视频信息也有了感官上的了解,但对视频信息加工技术接触较少。

2、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是视频信息加工过程较为复杂,真正让学生动手去完成一段视频的加工,学生不一定会积极完成。

三、说教学思想及策略:

本课我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学习和帮助学生学习”。给学生提供资源包(包括素材、任务帮助、学习导航),让学生自学,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启发诱导学生,根据完成任务情况进行点评,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精讲;一切教师活动,都为学生学服务,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即将上映《超级战舰》预告片,问同学们想不想看这部电影?为什么想看?有没有从技术的角度看过视频?

设计意图:由于信息技术课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感兴趣的计算机在面前,有时候学生常常会自己玩自己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这里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并形成思考,为本节课难点如何让技术为表达主题服务、如何正确评价视频埋下伏笔。

(二)探究新知:

通过教师讲解、发问,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知识点:一般视频包含元素、制作视频一般流程、视频制作软件以及本节课学习软件。

设计意图:学习必要的视频加工知识;在讲解新知的时候紧扣难点,如视频中的元素或流程是不一定都包含的而是根据表达需求自主选取。

(三)体验自学:

根据提供素材和帮助文件自学movie maker的使用。

任务一:制作春色怡人风景欣赏;

主要涉及视频导入、将素材添加到时间线、添加过渡效果、制作片头、导出电影。

任务二:林书豪精彩表现(制作林书豪投三分球的慢动作)。

主要涉及视频导入、将素材添加到时间线、剪裁(拆分)、特效制作、制作片头、导出电影。

设计意图:①通过把握实时讯息和学生兴趣选择素材、提出任务,有利于任务完成;

②充分考虑学生能力水平个体差异性,提出不同难度任务。先体验,让学生了解哪些自己会、哪些自己不会,提高演示时听讲的针对性。

(四)演示教学:

演示任务二,并对通过自学反馈出来常见操作失误进行详细、有针对性的讲解。

设计意图:自学、反馈、交流,达到提高的目的。

(五)完成任务:

完成自学过程中没有完成的任务,已经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提升视频品质,比如添加字幕等,并要求上传作品,鼓励学生讨论,协作。

(六)评价交流:

在上传作品中找到有针对性的作品,可以是优秀的,可以使反面的,进行引导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完成学习导航中的评价表。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技术的价值,视频的加工不是为了加工而加工,而是让加工为表达主题服务。

(七)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内容回顾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五、说反思:

(一)、教师作用的体现:时时刻刻都为学生服务,但不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存在;

(二)、对技术的思考:本节课全课主要都在体验过程和引导分析,我觉得高中的信息技术现在越来越不要求学生必须要对某项技术或软件掌握的很深入,所以我在上课时,总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在体验中认知。

谢谢各位评委!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3

各位同仁领导:

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第二课时)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必修)第四章第四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Windows的基本操作、网络的含义、主要要素、作用、分类、起源、发展及进入Internet的一些方式,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涉及到WWW、URL概念以及浏览器的使用。本节课是第二课时部分,主要要求学生在第一课时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如何从万维网上获取信息并将信息“永久”地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中,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常用的一种要求,因此,在本节中,占据重要的的地位。

教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方法、思想、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让学生以健康的道德观上健康的网,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使用方法和使用习惯。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互帮互助的团体精神。

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班级的荣誉感与凝聚力。

力求加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利用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未知知识探索的能力及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

3、认知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并将信息保存的方法

现代的教育应该是脱离以往的用知识灌输学生,然后让学生在知识的吸收过程中培养情感的模式,而要用情感目标引发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吸收知识,因此我将情感目标排在了第一位。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从大量未知的信息中寻找并摄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作为重点,因为在茫茫的网络海洋中,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对每个网络游民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能力;而通过学生寻找并保存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突出重点

难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学生高速有效的摄取信息的技能作为难点,高中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时段,也是学生协作学习的一个新起点,因此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还很有欠缺;而教学过程中通过猜想、实践来突破这个难点

关键:文件保存的位置及名称,因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抓住了这个关键点,那么对于这一知识点将迎刃而解。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

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将流动的网络信息变成永久保存的磁盘的信息,因此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并采用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学手段。即:采用学生自学,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上机操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总结。

五、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首先,教师应创造一种语言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会并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这堂课我的设想是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探索,期待寻找答案和理由的一个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植树节快到了,学校团委要求团员学生撰写环保小论文或制作图文并茂的环保小报,要求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你作为本班的成员,如果你是一名团员,你要怎么做,如果你不是团员,你又会怎么做?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主人公的角色中来,都希望能为班级出一份力,这样就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保存和打印网上信息的方法。

2、由此引出本节课新的知识点是:

如何将获取的信息永久地保存起来。

3、提出问题并由学生探索总结。

带着疑问,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很容易地掌握保存网页及图片的方法,这就达到了保存信息,不仅在于怎样保存,更在于为什么这样保存,而及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为什么保存网页会是在文件菜单中,能不能使用选择全部进行复制,而保存图片却只用在图片上右击,选择“图片另存为”。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得出对整个文档(件)进行操作时,一般采用“文件”菜单中的选项,如打印该页时,一般也是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印”项,而对于其中的一个或一部分对象进行操作时,一般只需要选择对象后,在对象上右击,选择相应的项就可以了。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观察,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加以指导,或者邀请其周围的同学相互探讨乃至帮助他解决问题,实现了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4、在以上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让他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于是,在掌握如何保存网页的基础上,提出除了使用“文件”菜单的方法保存网页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使用,个别学生会利用超链接的方法将网页(对象)另存,甚至是使用第三方软件如Flashget下载网页,从而提出质问:Flashget是什么?由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解题方法引出下一知识点:文件的下载。达到让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去解决的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相互探讨及自学的能力。然后指定学生进入,使用自己的方法下载网际快车Flashget。

由于在此操作过程中多了一个文件下载的对话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东西,很多学生对此是束手无策,甚至是停留在这一步上,因此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抓住几个犯代表性错误的学生,然后让他们演示自己的下载方法并检测结论的正确性,最后还是由学生相互讨论结果的正确与否,由学生总结,而教师在其中只扮演“引路人”的角色。从而把整堂课都还给学生的教学目的。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掌握信息技术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课堂训练

为帮助团员同学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为班级争光。设计一张以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并标上每条信息的来源。在这里,特别强调为班级争光,引起学生的共鸣及注意,并通过该训练起到了首尾相应的手法。以手抄报的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也检验了学生获取并保存信息的能力,并增强了学生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

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请各位同仁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4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妙用符号》,是辽宁少儿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初中版第四册第5课,其主要内容是:按照输出格式的要求,巧用print语句后面的标点符号。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二)说大纲

(三)说学生

(四)说教学目标

(五)说重难点、关键

(六)说教学环境

(七)说教法及学法

(八)说教学模式

(九)说教学教程

(十)说教学效果

(十一)说电子版书

本册书重点介绍了qbasic编程语言,它是一种简单、实用、易学的程序设计语言。用它编写的程序是由一些简单的英文单词、阿拉伯数字及字符构成的一条条指令,初中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妙用符号》是本册书第五课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qbasic窗口组成及简单的操作,对程序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学习了运用print语句编程,对pirnt语句的格式、功能、使用上有了较深的了解。在此课之后,学生将学习用循环语句、打印语句,定位语句编程打印图形,在这些程序中,pirnt语句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pirnt语句在qbasic编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本节课要研究的《妙用符号》是学习print语句的重要部分,它初步接触了编程语言的精妙之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它在本册内容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此外,通过本课教学,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也都有着重要意义。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初中学生应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在学习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本次课程的学习对象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并且有一定的争强好胜心。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多寻求与学生的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本课是学习qbasic编程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程序的概念,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并理解什么是程序。所以学生在同一水平上起步学习,在学习本课内容时没有明显的层次及优劣的区别,只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适当的调节课堂节奏,保证整体的学习效果。

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print语句,学会运用print语句编程;巧用print语句后面的标点符号。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的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培养互相合作的意识品质。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print语句后面的标点符号编程。

教学难点:区别各标点符号的功能。

教学关键: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多用眼睛观察、多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类比的方法突破难点。

a、教学方法:

因为本节课在全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为把重难点分解,我在教法上选择了任务驱动法和讲解演示法,通过这些的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也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更加活跃起来。通过教师的质疑问难,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b、学法指导:

本课内容并不难理解,在学生掌握print语句的基础上,我运用的学习方法是研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通过这些学法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更加清晰,这也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1、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选择了任务驱动的方法导出新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得出新的结论,有助于掌握本课内容。教师首先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请同学上机操作完成编程。

请学生演示程序,得出上面的结果。教师小结,出示正确的程序。

教师提问:为什么在输出结果中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怎样来的?

学生对比程序得出:print语句后面的标点符号不同,决定了输出结果不同。由此引出本课内容“妙用符号”。

2、讲授新课: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讲解演示的教学方法,通过和学生协作演示讲解print语句后面标点符号的运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在师生合作研究的过程中突破本课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课内容,达成学习目标。

1) 教师讲解演示:print语句后没有任何符号,则打印输出完本语句中的各项内容后自动换行。

2)分别找学生讲解、教师演示: “逗号”——不换行(标准格式输出) “分号”——不换行(紧凑格式输出)

3)找学生讲解演示:没有指定任何输出项”——输出空行

学生可以举书上的例子,也可以自举简单的例子为其他学生讲解。

4)请学生小结刚才我们研究过的内容,总结出print语句可以输出的四种不同格式,加深学生记忆。

3、课堂练习: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习题的操作,强化符号的运用和操作,在此同时教师做个别指导,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给予有侧重点的讲解。对于普遍出现的问题,重点强调。(课后练技能:略)

4、小测试: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一些有特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分组比赛,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测试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间出题测试,看看谁的新知掌握的好,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协调组织分组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5、小结:在这一环节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及重难点,让学生再一次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大部分学生掌握了print语句后符号的使用方法,能顺利完成课后习题,并在测试中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完成编程。少部分学生对逗号和分号的使用还不够明确,容易混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学习中的瓶颈,应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各位老师指正。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信息与信息技术》出自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信息技术教材》高中一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以下几点:

1、信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概念及起包含的内容

3、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定义

4、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本节课内容理论知识较多,每一部分都有详细的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有一定了解,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有详细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

②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

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提升全体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主动性。

②增强师生间、同学间情感的交流,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材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重难点:

①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②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突破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课堂练习、小结内容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我们在以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2、学法: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和讨论协作学习法让学生以讨

论的方法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精神,从而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环节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由引言导入新课,开门见山提出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有目的的开始接受新知识

2、讲授新课

①通过阅读课本指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信息的含义,使学生能有清晰的认识。

信息是事物中所包含的意义,它反映了事物的特征、变化和内在联系。

②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由信息引导出信息技术,讨论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存储、处理、传送和应用信息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

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③讨论计算机技术的定义

计算机技术是指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自动、高速地对信息进行处理。

④讨论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A、人类经历了蒸汽机发明与应用,电气化,原子能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4次工业革命。

B、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是当今社会新技术革命的四大支柱。

C、信息技术是当代世界商品经济发展中的最活跃的生产力。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学生掌握了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特点后,进行课堂练习,强化知识。

例:课后习题xxx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概念

①信息技术包括那些?

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定义

3、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版面的美化艺术》选自广西科学技术出版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本课是在学会了对文字进行简单修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边框、底纹的设置,从而为板报锦上添花。本课的知识点既用到了工具栏,又用到了菜单命令,它既告诉同学们word20xx中的一些常用操作可以通过工具栏来完成,快捷、方便,又可用菜单的形式来补充工具栏无法实现的强大功能。这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文字的排版及表格、图形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2、学生状况分析

从学生角度看:高一学生已能够简单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文字进行处理,但白纸黑字的老面孔让他们感觉不再新鲜,一份成功的电子板报,不但要文章精彩,还应该有丰富多彩的色彩。因此为了能让自己的电子板报色彩丰富、美观大方,把原来单调的白底黑字进行恰当的、符合人们视觉效果的修饰,学生有着很强的内驱力,兴趣很浓。通过本课的操作,学生即可完成一个简单单页电子板报的雏形,将使学生在感受到成功愉悦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后面内容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鉴于上述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学会为文本设置边框和底纹。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对文字的创新设计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浓厚兴趣;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设置边框和底纹。

2、教学难点:设置边框和底纹。

四、教法学法: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课程特征及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法:"演示法"、"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

教师活动图:设计任务----启发讨论----讲解辅导----归纳问题

学法 :

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一是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二是提供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培养他们协作学习的好习惯;三是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践,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四是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作品,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以下是学生活动图:

仔细观察----思考讨论----探索质疑----总结心得----自主创造----评价定位

学生在完成每一个任务的过程中,总是先观察再思考讨论完成任务的办法,对讨论结果进行探究验证,找到答案之后,总结心得,自主创造,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师评来自我定位。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示文件:"版面的美化艺术"对比(一个白底黑字的"版面的美化艺术",一个加了边框和底纹的"版面的美化艺术")

师:这里有两段文字,它们的区别在那里?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修饰了颜色的文章更加漂亮,美观,特别是标题经过修饰以后还更醒目了。)

原来,这些呆板的文字经过颜色的加工,可以变得如此的生动活泼、多彩多姿呀!怎样把文字加上丰富多彩的修饰呢?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版面的美化艺术"。(板书)

(二)合作交流;探求方法

在《文字的修饰方法》一课中我们学习了通过改变文字的字体和字号来美化标题,那么如何来给文字加边框和底纹呢?尝试用多种方法修饰。

学生自主探究。

打开"版面的美化艺术"文件,给"版面的美化艺术"加上边框和底纹。

提示学生有几种求助方式:

⑴书是我们的好老师,向书本求助。

⑵向同学求助。

⑶向老师求助。

(提前完成的可以帮助同组的同学,帮助的方式是教会他方法,而不是直接帮他操作。)

请全组都完成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当小老师展示给大家看。

上台后向这位小老师提出要求:为了让你的学生们听清,学会,请边说边做,仔细讲清每一个步骤。这样既可以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提问不同的学生,找到多种修改的方法。

(1) 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底纹""边框"按钮。

(2) 选择"格式"——"边框和底纹"菜单命令。

告诉学生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能完成任务,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但原则是越简单越方便越好。

学生提出问题:为何不能设置边框和底纹的颜色?

师重点讲解:

(1)设置前必须要选中要设置的内容。

(2)"边框和底纹"菜单中有二个小卡片,每个卡片中分别对应着不同的选项。

(3)可以通过对话框中的预览看到设置后的效果。

学生练习:给"版面的美化艺术"加上不同的边框和底纹。

展示学生作品。

师故意选出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边框和底纹色彩搭配协调的作品和不协调的作品,让学生评价,通过对比,了解设置颜色也不能越多越好,而要从实用,适用,美观的角度来设置。(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边框"和"底纹"的设置都是针对文章,对于整个页面我们也可以进行美化,在"边框和底纹"命令中继续探密,找一找如何给页面加边框。

学生自主探索。

(三)实践运用;提高发展

拓展练习,

练习:修饰学校的《机房管理制度》。

六、说设计理念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主要用到以下几个教学思想:

1、 师生互动性。良好的师生互助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 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本身就是不断更新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也具备探究学习这种能力。

3、 整和其他学科的资源。本课教学如果孤立地仅仅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操作还是不够的。放在本单元电子报这一整体中考察,我们会发现,操作仅仅是办报的一项基本技能,要想办出有特色的报,需要各方面的能力,其中美术能力不可缺少。因此我在新课伊始,就引导学生感知色彩,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在设置过程更是反复用同学们实际的操作实例提醒注意颜色的搭配和协调。

4、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有所长同学的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热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协作意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