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优秀8篇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本文是细心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8篇说课稿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说课稿 篇1

【设计理念】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因此,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以获取知识为重点,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人们要求教育提供个体发展的广阔空间,高效率的认知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地改进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途径,使他们达到能在终身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提高自我、拓展自我,从而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探索的品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实行语文课程改革以来,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儿童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设计思路】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内容也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我在课前就让学生与我一起去搜集资料,并整理归类。这样既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也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兴趣。由于学生没有汇编的能力,在网络教材中也想设计一些新颖的东西,所以第一次由学生们邀请计算机老师协助。

2、问题是综合性学习的核心,是凝聚、汇集、激活学生知识技能的“触发点”。问题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把握和理解。语文学科的有些课文内容不是学生能直接面对的现实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在本文中,学生在提问阶段便可通过阅读网络教材,在脑海中再现黄山的真实场景,通过网络技术,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足以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

3、探究问题阶段,我通过网络教室、教学网络、网络教材等,构建出一个研究的平台,开展伙伴间的合作学习,提供一个场所,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从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构建。在这个环节中,着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资料阅读课文、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想把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展示、发表出来,会受到时空和途径的制约。所以我便在最后创造、运用阶段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虚拟一个展示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真正展现了综合化学习的风采,也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5、第二次创造性的搜集、整理、汇编作品,我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做,教师只给适当的帮助,与第一次截然不同的原因旨在让学生在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中掌握“利用网络搜集、整理资料;将资料进行内化积累;将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收集资料,齐制网络教材

1、收集阶段:

课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去搜集有关黄山的各类资料,可以是图片、文字,也可以是影片、录像。

2、整理阶段: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儿童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由学生将所集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如:

分成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天下第一奇山等。

3、制作阶段:

让孩子们自己去邀请计算机老师帮助汇编资料,协助制成网络教材,根据学生分类,把课文内容与黄山的资料进行链接,只需在分类词上(如怪石)轻松一点,就进入集文字、图片、影片于一体的丰富的网页中。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蜜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布尔。他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实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蜜蜂窝内捉 20 只蜜蜂,在背上做了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边, “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 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理解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掌握“扔、劣、免、弃、闷、证、阻、环、拥、沿、括”11个生字。

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

3、在读课文的同时,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热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从而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

四、说教法。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所以我将采用以下三种教法:

(1)谈话激趣法

在学生交流所搜集信息的基础上, 我适时谈话激趣拨动学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会利用精炼的语言,或指导,或点拨,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2)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课文,体验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3)读书指导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通过“初读、精读、赏读、活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上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五、说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在花的海洋里徜徉了一番,今天让我们再一起走进昆虫的世界去感受一下。昆虫界里有一种神奇的小生灵——蜜蜂,非常惹人喜爱。关于蜜蜂你知道什么?

2、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3、复习旧知:我们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叫《蜜蜂引路》,通过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师小结: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的`能力,法国科学家法布尔还做了一项有趣的试验来证实蜜蜂的这种能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 通过开火车的方法,让学生读准生字并组词(多人朗读)。提醒难读的字把它读准,并可读一读含有这个词的句子。

(2)含有多音字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 蜜蜂飞的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3、指名读课文,评议。

4、默读课文,思考: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试验?生交流。

(默读是本学段第一次出现的朗读要求,师需指名默读的要求是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必要时可动笔画重点词句)

5、提问:哪些自段段写了法布尔做的这项试验?哪些自然段写他得出的结论?

6、生交流回答。(2—5自然段为试验过程,6自然段为得出的结论)

(三)写字指导:

1、提示容易写错的字,如“论”的右边不要写成“仓”,“试”“袋”的右边没有一撇,“减”的右边有一撇,左边是两点水。

2、师范写难写的字,如“概”等。

3、生抄写生字、新词,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生字朋友,也知道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实验。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做试验的,试验的结果又如何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课后收集有关蜜蜂的更多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

原因(1)

试验(2—5)

结论(6)

教学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汉语拼音《y w 》教学,这节课是汉语拼音教学中声母单元的最后两个声母,其读音和单韵母i、u基本相同,区别只在于声母y、w读时轻而短,韵母i、u读时长而响,学生容易混淆;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再加入进来,学生就更会混淆了。

教材处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这堂课中,我综合了谈话法、观察法、游戏法、先扶后放的方法及教学设计。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过程中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学生分析:学前班孩子好动、争强好胜,爱表现自己,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主导。

根据学前班这个年段孩子的特点,我设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学会声母y w,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及四声,能读准音,认清形,了解yu 书写时两点省写的规则,正确书写。

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情境游戏等方式,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字母和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教学难点:

声母y、w与韵母i、u的区别,与整体认读音节yi、wu yu的区别 。

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并根据学前班孩子好动的特点,本节课我将采用:游戏、 编顺口溜、 读儿歌、开火车等多种途径,让孩子们会辨析到会读、会认、会写,再到整体认读音节的四会,最后通过游戏训练从而一步一步扎实有效地突出、实现教学重点及难点,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的知识。

说学法

本课出现的声母以及整体认读音节,在学法上,我放手让学生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来学习本课,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或奖励,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把所学的知识逐步转变为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善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说教学流程:

为了能很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教学: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复习单韵母及它们的发音方法。图画提供学习字母的情景,用以激发兴趣,引入本课要学的两个声母y w。课件是这两个声母的笔顺图示及它们在四线格中的书写规则。

第二部分是声母y w与表音表形图,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课件及四声,用以读准它们的音,认清它们的形。

第三部分音节拼读练习,互动游戏,巩固拼读。

第四部分拼读儿歌,了解拼音的用处大,让孩子们树立一定学好它的意识。

说说我设计的意图,上课刚开始情景导入,用以激发兴趣,引入本课要学的内容。学生已经对声母有了初步的兴趣,复习单韵母及它们的发音方法。教学时要我用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之间互助合作、互助学习、互助评价,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在拓展性地练习时,让学生由我想读,到我乐意读。意在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拼读音节的能力。而且通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拼音进行练读,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需要,充分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突破了整体认读音节拼读这一难点,在课堂上真正开辟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天地。

这是一节新授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该扶的扶,该放的放,实现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顺口溜,自己评价书写情况等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节课,我还尽可能的让拼音生活化。比如:让学生用音节的四个声调认字、组词。汉语拼音是一个枯燥的内容,结合学前班小朋友刚进校的心理与生理特点都不能把拼音的教学教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应该与游戏,趣味活动相�

我觉得这节课整体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基本按课标设计。我希望在把握学生和课堂驾御这块在课堂上尽力发挥好些。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在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教材与学生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中国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想去说,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

五、说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爱

1、播放1999年中国台湾地震视频,师缓缓叙述:1999年的9月21日,中国台湾发生了百年首见的大地震,造成了2000多人的死亡。9月22日早晨,受灾地区到处是倒塌的房屋和受伤的人员,当地气象局警告说,未来两周内还将不断有里氏5级以上的余震发生,中国台湾还处在余震的威胁中。然而,就在这天早晨,在中国台湾花莲慈济医院,却要开始一场特殊的手术。为什么说它特殊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这次地震有关的一个真实的爱的故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活在非地震带上的孩子们对于地震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缺乏具体直观的感受。我利用1999年中国台湾地震时房倒屋塌,人员伤亡的情境导入,旨在充分利用这些语文学习的资源,引导学生在大语文的背景下学习语文,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 这个环节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社会经验,计划相机让学生展示他们课前搜集的有关“白血病”“骨髓移植”“中国台湾”等方面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三)自主探究,寻找爱

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

2、品读、感悟重点语句,把品读后的感受注在书旁。

3、在小组内交流体会。

(读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自能选用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去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体会字里行间如诗如歌的爱,这样做更能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四)、展读交流,体会爱

1、学生展读说感悟。

2、教师点拨引导体会,并激情指导朗读,随机教学:

a、“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抓住转折词后面的语句,指导激情朗读。导语设置为:“在最危险的时刻,人们大多想到的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然而这位中国台湾青年,为了救和自己非亲非故的杭州的小钱,没有顾及家人的安危。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让我们用心地再读读这段话吧!”

b、“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抓住余震中中国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表现,引导学生体会他们的伟大和高尚。指导朗读导语设置为:“余震随时发生,危险随时降临,但他们两个竟能表现得如此从容镇定,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同一种信念:那就是救杭州的小钱!谁能怀着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把这段话读一读?”“老师也被他们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想读一读?”“还有谁想读?”

另外,在涉及到这部分内容时,我会利用文本的空白,引导学生想像:中国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他的内心会平静吗?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写一写,然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以加深学生对中国台湾青年高尚品质的认识。

c、“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抓住“奔波”“连夜”等词引导学生感悟李博士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设置点评:桃花潭水深千尺,中国台湾人民对我们的情又有多深啊!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对同一个文本的感受各不相同,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的不同感悟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并引导他们用朗读表达自己感悟到的内容。这样做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五)总结拓展,畅谈爱

1、教师小结: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同学们,课文学完了,请你谈一谈对课题的理解。(通过前面环节的充分阅读感悟,教学难点自然得以突破。)

2、组织讨论:如果人人献出一点爱,那么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怎样?

3、欣赏歌曲《爱的奉献》。在播放歌曲的同时,老师深情朗诵以下诗歌: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是啊,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学生在《爱的奉献》的背景音乐中欣赏着老师的朗诵结束此课,升华了情感,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延伸。)

说课稿 篇5

《可贵的沉默》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可贵的沉默》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词语、句子。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检查预习(字词)--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会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

热闹--沉默--热闹

确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学生进行自生探究,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阶段--探究体验。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明白了,沉默前的热闹是爸爸妈妈给他们过生日,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知错了,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思考;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想办法弥补。而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懂得了不仅要感受父母的爱,更重要的是回报父母的爱。

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在沉默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还要回报爱的道理。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汇报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演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道理。

(2)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3)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4)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5)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用欢快、高兴、得意的语调读孩子们兴奋地感受父母的爱的段落;用稍慢、沉重的语气读孩子们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兴奋的语调读孩子们回报父母的爱的自然段。

在学生探究体验,我引导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结合自身进行现身说法,使教学进入第三个阶段,教学时,我从两个方面引导:

1、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我”指谁,老师获得的享受是什么?

2、王老师在今天的这节课上获得的享受是什么?

总结全文后,进入教学环节的第四部分--拓展延伸

新课改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知道回报父母的爱,对关心他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设了课件“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有关说课稿 篇6

(一)、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他们已能根据情境列出的乘法算式,并结合情境用数数或连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些知识储备都为学生在本课进行自主编制口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使他们产生自觉记忆口诀的欲望。

2、能够归纳学习步骤,掌握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

3、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5、有机地重组教材,以五环旗为整节课的学习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记忆5的乘法口诀

(四)、教学设想:

教材主要包括数松果、算一算、练一练三大块,根据教材内容主要设计了情境导入、探究性学习、游戏、应用四大部分。重点从导入的处理、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安排、乘法口诀学习方法的掌握三个方面来说一说。

1、重设情境,激情导入。

新课程在教学中非常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而且非常关注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强调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于是,我改变教材中数松果的情境,用北京奥运开幕式及运动员夺冠的片段为情境导入, 然后出示奥运五环旗,由学生说说对它的认识,教师再进行简单介绍。

2、重组教材,自主探究。

①五环旗及算一算两部分的整合。

在新课探究这一环节中,原本教材分数松果和算一算这两大部分,潜意识已经把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割裂为先用最基础的数数的方法来解决,而后才是采用根据图意列乘法算式的方法。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有了充分的知识准备,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我将教材中的数松果这部分换成五环旗的内容,并与算一算这部分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导入部分教学完后直接出示9面五环旗,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在学生自主提问以后,便将一共有多少个环?这一问题抛给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应于自己知识基础的方法进行解决,而且将这一环节安排小组活动,这样每个学生不仅可以有自己的方法,还能够获取别人的好方法。这样将教材的有效整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空间,而且更能够适用于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

②、口诀的学习。

在学习口诀这部分内容中,设计时力求将情境图、算式、口诀三部分联系起来,整段教学流程突出简化二字。让学生从理解图意出发,根据图意将具体的'图抽象简化成用乘法算式表示,再根据有关5的乘法算式的规律,将5的乘法算式简化成5的乘法口诀,即看算式编口诀。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便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口诀是由生活实际中逐步抽象、简化成数学知识的,且能充分体会到口诀的作用,自觉产生记忆口诀的欲望。

③口诀的记忆。

在学生记忆口诀时,重点让学生观察口诀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因为发现了规律才能更好更快地记住口诀,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很快记住口诀,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利用规律去记忆口诀,即找规律记口诀。另外,在学生利用规律记忆口诀后,安排游戏看手指说口诀和对口令,也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尤其是看手指说口诀这个游戏,更能激发学生记忆口诀的兴趣,由于我们每只手都有5个手指,所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游戏,根据整个小组伸出手的数量来说出口诀,这样学生更容易也更深刻地记住口诀。

3、归纳步骤,掌握方法。

掌握学习方法是学生知识过程的基础,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结构,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步骤,学生才能逐渐地、独立地策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同类知识的过程中,真正地发挥主体作用。因此,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归纳出乘法口诀的学习步骤:①看算式编口诀;②找规律记口诀;③用口诀做算式。学生在掌握了口诀的学习方法后,在教学其他乘法口诀时,学生就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又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方法上的迁移,便于学生真正的独立学习。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课件:举办奥运时的欢乐场面。

2、介绍五环旗。

二、探究性学习

1、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①提出问题:A、你们看这里有这么多面五环旗,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B、想一想,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②解决问题:

A、师: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共有多少个圆环?这个问题,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B、小组交流汇报:方法可能有数数(5个5个数)、列乘法算式等。

C、组织学生边数数边列出乘法算式。

2、编制口诀。(看算式、编口诀)

①小组合作,试着编一编。

②交流汇报:你是根据哪个算式遍出了哪个口诀?

3、理解口诀的含义。

举出其中几个乘法口诀让学生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

4、观察口诀找规律。(找规律、记口诀)

师:观察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很快记住这些口诀?试着记一记。

三、游戏

1、看手指说口诀。

2、对口令。

四、应用

1、基本联系:练一练第2题(用口诀、做算式)

2、联系实际:练一练第4题。

说课稿 篇7

一、说自己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我是第n号参赛选手**,来自**学校。我本次说课的主题是:上科学就要做实验;选材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液体的热胀冷缩》。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说说我的设计思路。

二、说课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前言的课程性质部分就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是啊,国人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不能再让外国人说我们中国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而要提高国人的科学素养,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难道我们能让这决定性作用的一环在我们手中荒废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上好科学课呢?

另外,课标里还提出了科学课程的六条基本理念,因时间关系,我不能一一解读,我想强调其中一点,那就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探究最重要途径就是实验。所以,在此我郑重说明我的一个观点,也是我本次说课的主题,那就是“上科学,就要做实验”下面我就以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的第三课《液体的热胀冷缩》为例说说为什么上科学,就要做实验。

三、说教材

《液体的热胀冷缩》在“热”这个单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是对前一课的延伸,又是为后两课作铺垫。前一课《给冷水加热》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冷水加热后由沉变浮,但重量并没有变化,那变化的只能是体积。由沉变浮,体积应该是变大了,而通过给加满水的试管口套上气球皮加热观察,发现气球皮会鼓起来,但液体受热膨胀的现象并不是非常明显。而我们这一课将通过另一个实验来明显看到水受热后,体积在逐渐膨胀。当我们通过这个实验研究和认识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后,下两课再研究气体和固体的热胀冷缩就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了。

四、说目标

通过本课的活动,要让学生得到以下收获:

科学概念(也就是知识与技能)方面:

1、知道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要缩小(4℃以上),我们把水的这种体积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都具有和水一样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科学探究(也就是过程与方法)方面:

1、引导学生改进和利用实验装置,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等现象。

科学态度(也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意识到严格地实验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2、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是常的生产和生活中。

五、说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水和其它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装置来验证液体的热胀冷缩,并能通过改进实验装置来达到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的'目的。

六、说学生

《科学课程标准》六条基本理念的前两条都是关于学生的。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有效的指导。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解训练更有效。

鉴于以上理念,我们在上课以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科学学习习惯情况和科学知识储备情况(前概念)。如果是经常做实验的班级,可以多让他们自己思考和设计,而对于没有经常做实验的班级,可能就要多作指导了。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我们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如我班上一共有72人,我就分为12个组,每组六个人,一位组长(即总监督和协调员),两位操作员,一位记录员,一位汇报员,一位记时员(需要计时的实验中,不计时就是观察员)这让每个孩子就都能有效地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了。

七、说教法

前面已经说到课标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所以在本堂课上,我主要的方法是实验探究法,另有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等。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则主要是亲自实验,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汇报评价。

八、说准备

我校很多老师都不愿意上科学课,因为科学不像语文数学那样只拿一本书就可以去上课了。不说分组实验,就是演示实验一般都要提一篮子,甚至要请学生帮忙才能去上课,这可见科学课是最需要准备也最难准备的课。如果你不准备,就这样去空讲,那还叫科学课吗?我要把这节实验课上好,我事先就要为我的12个组每组准备一个1000ml的大烧杯,一个烧瓶(最好是平底烧瓶),一个带孔橡胶塞(大小能塞烧瓶口),一根玻璃管(最好插入橡胶塞中),一个水槽,一小瓶红墨水,一根橡皮筋,一支温度计,一瓶酒精。而老师除了要准备一套上面的器材来演示以外,还要准备两到三壶开水,一盒未喝带管的牛奶。

九、说过程

因为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不能孤立地进行,应该先复习联系前一课的内容。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给冷水加热→上浮→膨胀→不明显

那怎样才能明显地观察到水的体积膨胀了呢?

(二)设计实验装置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先指名请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然后老师口渴了喝牛奶,可一不小心,只轻轻一捏,牛奶就从管里流出来了,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吗?我们能不能找一种器材代替牛奶盒,在里面装水(引出烧瓶),找一种器材代替牛奶盒管,让瓶里的水膨胀一点,管里就能明显看到(引出玻璃管),那就这样直接把玻璃管放入烧瓶中行不行呢?当然不行,因为这样要漏水,所以还要用一个橡胶塞,让玻璃管从中间穿过去。结合桌上现有的器材,引导学生得出画出实验装置图。

问学生,水是透明的,方不方便观察,如果不方便,可以怎么力,引导学生想到给水加色(如滴红墨水)。教师把瓶塞塞在装了水的烧瓶口上,注意不要漏水(检查一下)。这时问学生,为了便于后面观察液面有没有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办,可能有学生说作记号,然后就在玻璃管液面处作上记号(系橡皮筋),最后放在大烧杯里。

(三)用水做实验

因为老师不示范,可能很多学生在组装器材是会遇到困难甚至产生意外,所以老师先示范了,然后让每组的学生像刚才老师那样把实验器材组装好,放在桌子上。而开水是很烫的,不能让学生自己倒,以免发生意外,所以让学生把组装好的器材放在桌子边上,老师一组一组地加热水,请孩子们观察并记录下来。加热水前让同学们把温度计也放入烧杯中观察,并指导学生可用画图的方法记录,也可以用文字和数字来记录。

(四)交流讨论

实验一段时间后请几个组的汇报员来汇报小组实验的发现和收获。尽可能引导学生说准确,说清楚。(开始不面慢慢上升,然后快速上升,再慢慢上升,后来停止上升,最后慢慢下降。)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体积变化,那我们能不能从水的体积变化推测水的冷热呢?例如:把同一个装置放入甲烧杯中和放入乙烧杯中液面高度不同,那液面上升高的温度应该高些,液面低的温度就该低些,这就非常像我们用来测温度的温度计了。

最后形成科学概念: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五)用其它液体做实验

刚才我们研究了水的热胀冷缩,水研究了之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和想法吗?可能很多同学就会提出想研究其它液体,如酒精,牛奶,食用油等。那我们就选择酒精,牛奶,醋,果汁,啤酒,酱油进行再次实验(每两个组做一种)。

实验之前观察装这些液体的瓶子,为什么没有装满呢?引导学生用本课知识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液体热胀冷缩需要空间,所以不能装满的结论。那是不是真的这样呢?马上用实验进行验证。(这时烧杯中的热水已经变冷,所以应该倒入水槽中,由老师重新加热水。)

(六)总结

我们做了水、酒精、牛奶、醋、果汁、啤酒、酱油的实验,它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是不是可以说所有的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那我们应该怎么说呢?(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十、说评价

请同学们自己说说自己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么样?� 操作练习可以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教学时,我首先拨动温度计,让学生知道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接着,又设计了一个反向练习,让学生拨出上海5℃和北京-5℃,也就是零下5℃。如此,改变教材直接呈现三个城市的温度方法,让学生拨一拨,可以化静为动,通过小小的“拨”,唤起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也就是在温度计中0刻度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感悟到: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则用负数表示。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兴趣盎然,既将正数、负数、零有机地整合到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中,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教学难点。紧接着设计一个基本练习,写出三个地方的温度,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初步感知正数、负数的大小比较。

回归生活,拓展运用——应用负数。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生活。在练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自己身边的问题,使练习变的既有趣又有用。我设计了三种练习:

1.电梯中的正负数:比如去五楼开会和到地下二楼,应按哪个键?

2.海拔中的正负数。因为学生对于海拔并不熟悉,所以,先利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海平面,什么是海拔高度等,既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知道高于海平面的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表示。

3.存折中的正负数。让学生解释存折中的。一些信息,并加以拓展练习,提出存折上还有多少钱这一问题,渗透正负数的运算,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数学。 四、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课堂的总结和延伸可以帮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激发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负数,并以《生活中的负数》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各位领导、老师: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学生在知识性目标方面应该能够很好地落实,同时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数初步地形成知识系统,对负数的知识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情感性目标落实到位。

以上就是我对《认识负数》这一课的设计,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正,谢谢!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