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教学设计【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如下是可爱的编辑给家人们整编的《军神》教学设计【10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军神》教学设计 篇1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随教师书空。

2、齐读课题,简要谈谈读后的感受。

3、大屏幕出示刘伯承元帅生前的一组照片,简介元帅生平。

(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在硝烟与战火中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戎马生七十多年,他为中国革命事业,解放事业新中国的建设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的一充满了传奇色彩。人们不仅尊称他为“军神”,还有人称他为“武神”“教书先生”“编外参谋”等,这每一种称呼的后面,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么,《军神》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点评:真实的照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让刘伯承元帅光辉而活的形象印入学生的心田,心油然升起一种崇敬之情,带着这样的情感走入文本,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急于探求军神”背后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3、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点评:对于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来说,学生很容易就能了解故事的梗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可以训练学生快速捕获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习惯。)

三、锁定重点,品读“军神”内涵

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到沃克医生称赞军神刘伯承的话,并画下来。

(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2、齐读这句话,体会沃克医生说这句话时带着怎样的感情?

(惊讶、激动、美、崇敬……)

3、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读这个句子!

4、引导质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学生问题预设:沃克什么会惊呆了?为什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5、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其实这些“为什么”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体会,你一定会从文中找到答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阅读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参与讨论。)

(点评:带着自己的疑问与文本进行全身心的对话,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和阅读经验,进行自我解疑的尝试,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自主实践过程。同时,个性化的学习,也需要群体合作,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汇报交流,解读“军神”内涵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研读成果,进行集体交流。

(学生自由表达,老师相机点拨,把握重点。)

(点评:在以自学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老师因势利导,更不可缺。老师、学生、文本的再次对话,使学生对自己获取的信息印象更为明晰,更为深刻。)

⑴就诊时,抓沃克医生的语言和表情神态的词句进行体会。

①“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②“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

③从沃一开始的“冷冷”到“目光柔和”。

……

沃克医生的语言和神态变化足以说明刘伯承的伤势严重;而刘伯承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从容镇定,可见他的坚强、勇敢,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正是他的坚强意志使沃克的“目光柔和了”。

(出示刘伯承这次负伤前后经过的资料,让学生的体验更加强烈、明晰。)

(点评:有意识地给学生提示阅读的价值取向,渗透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描写之上。)

⑵手术前,抓伯承与沃克医生关于“拒绝麻醉剂”的对话,进行体会。

(大屏幕出示:沃克医生与刘伯承的这组对话。)

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在读中体会刘伯承为了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甘愿承受剧烈疼痛时的坚毅;体会沃克医生生气到吃惊,再到由衷佩服的情感变化。

(出示刘伯承在不同时期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不朽功勋的资料)

老师小结:事实证明,刘伯承的确以自己清醒的大脑,超凡的才智以及他的勇敢无畏,为中国革命事业、解放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此刻他将为此付出──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他的确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点评: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明白了蕴含在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

⑶手术中,抓住课文里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表现,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适时播放电影《青年刘伯承》“手术台上”的片断。通过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刘伯承承受的剧烈疼痛,去体会做手术的沃克医生的心情是何等紧张。再反复朗读课文第16和第17自然段,从文字中再现画面。

⑷手术后,抓住“72刀”,体会刘伯承超凡的意志。

通过让学生回忆不小心使自己受伤的经历,老师相机引出:据医生介绍,摘除眼球手术要比割口子疼几百倍、上千倍,因为视神经和颅内神经紧密相连……,而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整整承受了72刀!这样的对比使学生的体会更深刻。

2、此刻大屏幕再次出示重点句,师引读:“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生齐读!)这是沃克医生发自内心深处的赞美!(生再读)

3、老师小结,升华情感,再读重点段。

刘伯承以他超凡的意志征服了沃克,也征服了我们。手术台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更让我们每个人难忘!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第16和第17自然段,永远记住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

(生再读第16和第17自然段。到此,学生对“军神”已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点评:教学紧扣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并辅之以撼动人心的电影片断。画面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刺激着学生各种感官,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对军神刘伯承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在此基础,让学生谈感受,说体会,再带着这种情感体验回到语言文字之中,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此刻,无论是军神的光辉形象,还是文章撼动人心的语言文字都已深深刻入学生的心灵。疑问迎刃而解,可谓水到渠成。)

五、升华情感,小结写法

1、抓沃克医生前后情绪变化的关键词:

“冷冷的”──“肃然起敬”

是什么让沃克医生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刘伯承的钢铁般意志!)

2、从“冷冷”到“肃然起敬”,沃克医生的心中充满了敬佩!那么此刻你想对刘伯承说些什么?

(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3、小结:为了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课文不仅从正面描写刘伯承的表现,还用了大量的语言去表现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的变化,从侧面进行烘托。课后,请同学们从文中画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再读一读,好好体会。

六、延伸拓展

这节课,我们读懂了《军神》这个故事,知道了“军神”是人们对刘伯承的由衷赞美。还有人称刘伯承为“武神”“编外参谋”“教书先生”,那么这些称呼的背后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查阅刘伯承的相关资料,看看他的其他称号背后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点评:拓展语文学习广阔天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此环节设计与开课遥相呼应。)

《军神》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表现“军神”品质的重点语句,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能读懂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重点语句,感受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知道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刘伯承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收集展示,读文汇报--预习案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认识屏幕上的这些人物吗(课件十大元帅图片)?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走近刘伯承元帅(课件刘伯承图片),谁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到的刘伯承元帅?(师补充介绍)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语文课的学习,我们会对他有更深的了解。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到第3课(课件课题),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3、军神

(二)、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播放视频)

(三)、检查预习案完成情况

(四)、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读要求读课文

自学引导: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

1、请同学们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朗读课文。

2、轻声读课文,标清自然段序号。

3、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刘伯承将军年轻时()受伤,坚持不用(),忍受()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

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案

1、军神是谁?板书:刘伯承

2、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

过渡句: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活的。钢板?是军神?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深入课文字里行间读一读,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来。(配乐)

我想你们已经把自己的理解化作了一条条美丽的波浪线,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我们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求治--术前--术中--术后”这样的顺序来展读吗?板书:求治、术前、术中、术后

三、探索分块,展读展讲--合作探究案

各小组展示并板书:

1、求治(第1-12自然段)

(1)、组内分角色读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读好沃克“冷冷”和“不悦”的语气。

(2)、体会到刘伯承()。板书:从容镇定

2、手术前(第13-16自然段)

(1)、反复读刘伯承的话。

(2)、沃克再次怔住了,是因为刘伯承()。板书:拒绝麻醉

过渡句:手术前我们感受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坚强的毅力,手术中呢?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来,请你读。

3、手术中(第17-18自然段)

(1)、刘伯承他疼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越来越使劲说明疼痛越来越加剧)

(2)、手术整整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刘伯承却始终()。板书:一声不吭

过渡句:三个小时的手术在拒绝使用麻醉的情况下,在眼睛里要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难道病人就不疼吗?带着感受读一读这段话(齐读)

会读书的读到一个句子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很多情节,假如我们就在手术台旁,闭着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手术台上哪些情景?第一刀割下去,第二刀,第三刀!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情景?生自由说,此时你内心有什么感受?(配乐)

让我们看看当时的情景吧!(播放电影片段)

当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你眼中的刘伯承是个什么样的人?带着内心的感受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读)(课件图片和文字)

4、手术后(第19-26自然段)

(1)、组内读19-22自然段,术后刘伯承()。板书:笑谈刀数

(2)、因此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是男子汉!钢板!军神!读好感叹句。

四、课外延伸,升华主题--达标案

过渡句:让我们牢牢记住他的名字吧!刘伯承--共和国的元帅--我们心中永远的军神!板书:军神

1、那么,如果“军神”刘伯承此时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

2、最后让我们通过诵读一首诗来表达我们对刘伯承元帅的崇敬和怀念之情!(配乐)

赞军神

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筑军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

军神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2、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课题

⑴看过电视剧《八仙过海》吗?神仙与凡人与有什么区别?

⑵揭题。理解“神”字的意思。带着这样的理解,响亮地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谈话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也是为上课进行“预热”。抓住题眼“神”字,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谈话,让学生说说对神仙的认识,从而以神仙为话题,将课堂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预习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自学课文

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沃克医生两次评论刘伯承的句子。

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沃克医生两次评论刘伯承的句子。在对这两个句子的反复朗读中,发现沃克医生评论语言的不同,继而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产生本课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沃克医生开始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人,后来又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三、围绕问题,深入探究

环节一:感悟“军人”特质

句子: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感悟刘伯承伤势的严重程度和他的从容镇定。

1、伤势有多重?补充资料。

2、从容镇定是什么意思?读读表现刘伯承从容镇定的句子。(可以分角色读)

环节二:感悟“军神”特质

1、拒绝使用麻醉剂

⑴刘伯承是怎样拒绝的?指名读句子。

句子: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⑵在这段话中,他最想强调什么?——他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的大脑?——你从中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为革命事业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句子。

⑶他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你从“平静”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他深思熟虑,已经作好了忍受巨痛的准备)带着你的理解再读句子。

2、忍受手术的巨痛

⑴手术到底有多痛?指名读句子。

句子: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⑵作者是怎么写出巨痛的?(抓住人物的动作、外貌与神态描写)

⑶一声不吭是什么意思?难道手术室里没有一点儿声音吗?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⑷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带着你的理解读句子。

3、一直在数刀数

⑴出示句群: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⑵两人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⑶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将课文第14、20、21三个自然段整合在一起出示,因为这三个自然段,都强调了“刀”这个字,分别是“一刀刀”、“多少刀”、“七十二刀”。“一刀刀”强调了手术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多少刀”突出了沃克医生的怀疑和震惊,“七十二刀”说明了刀数之多。另外,还可以抓住两个人的不同语气。从标点符号处入手,沃克医生的话末尾分别是感叹号和问号,而刘伯承的话末尾却是句号。引导学生揣摩两人说话的语气为什么不一样,感受刘伯承的崇高精神。

四、回归整体,升华感情

⑴出示中心句: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⑵品读句子,理解这句话中的递进关系。读出惊奇、赞叹与敬佩之情。

⑶补充资料,介绍刘伯承的伟大功绩。

⑷刘伯承为什么能这么坚强?(为了他的信仰,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

⑸像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你能举些例子吗?

【设计意图】首先要通过朗读来感悟三个短语在意思上和感情上的递进关系。其次,通过出示补充材料——刘伯承的历史功绩,进一步感受刘伯承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军神,最后,让学生思考:刘伯承在手术过程中为什么能这么坚强?通过寻找刘伯承刚毅勇敢的动力源,使人物的精神内涵得到升华。由此进一步拓展:像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你能举些例子吗?以此寻找英雄人物的共性,进行了良好的人文熏陶。

五、布置作业,写法迁移

仿写句子。提示:可以写写着急、喜欢、紧张的情景。

【设计意图】课文的16自然段是很有特色的,作者成功地表现了刘伯承的“痛”,却没有用到一个“痛”字,关键是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神情和动作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本次作业,要求学生根据16自然段来仿写句子,语言训练扎实有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同时不忘落实语文的工具性要求。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教案优质 篇4

教学目标 :

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重点难点:

1.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2.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深入体会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引入教学

伴随着悦耳的铃声,我们又要开始了新的学习、新的探索。通过以前的阅读,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他,堪称“军神”。

二。初步感知

1.课题让你想到什么?

2.浏览课文,想一想,谁是“军神”,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

三。讨论自学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用你聪明的头脑去分析,用你的心灵去感知,自学课文。

A.通过人物神态、情绪变化从整体把握事件脉络

刘伯承: 微笑 平静 一声不吭 一笑

沃克医生:惊疑 冷冷 柔和 生气 愣住 颤抖 由衷 惊呆 慈祥 肃然起敬

B.从每个细节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惊疑”反映出来人伤势严重。

“平静”说明这位军人此刻没有丝毫怯意。

“病人一声不吭……居然被抓破了”说明手术过程对病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却一直坚持着,更反映出病人的钢铁意志。

“七十二刀”准确地数出刀数说明了军人的冷静,更衬托出他的惊人毅力。

“你堪称军神”充分流露出沃克医生发自内心的惊叹与赞赏。

“肃然起敬”表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衷的敬佩。

C.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朗读语气

……

四。全班交流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你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允许争论,确有困难,教师稍作引导)

五。小结

通过我们共同的讨论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A.自始至终,刘伯承都保持着微笑与平静,他有着惊人的毅力与顽强的意志,堪称“军神”。

B.沃克医生由开始的“冷冷”到最后“肃然起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完全是因为这位病人的与众不同,他由衷地赞赏、敬佩刘伯承。

……

六。本课时小结:

大家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理解了课文,并且,我们又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领导人——刘伯承。同学们想不想对这位“军神”有更多的了解呢?

请大家在课下多搜集一些有关刘伯承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恰当把握感情

二。写作技巧渗透(讨论为主,指导为辅)

1.写作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

2.人物语言、神态、情绪的描写刻画能够更清楚地表情达意(举例)

3.词语运用,如“一针见血”“肃然起敬”

三。作业 (任选)

1.复述课文。

2.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条理,内容具体。

3.写一篇较简短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

17.军神

刘伯承 微笑 平静 一声不吭 一笑

沃克医生 惊疑 冷冷 柔和 生气 愣住 颤抖 由衷 惊呆 慈祥 肃然起敬

《军神》教学设计 篇5

20  军神 自学提纲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二、自学引导

1、我主要查阅收集刘伯承的有关资料,了解刘伯承的生平轶事,阅读关于刘伯承的作品。

2、我会读生字词语:

a我会读,能给划线字注音,还会默写下来呢。

沃克   优势   邮局   职员   担心   损伤   刘伯承   缠绷带

土匪   不悦   镇定   麻醉   崭新   擦汗   晕过去

b火眼金睛,辩字组词

担(        )   汉(        )   邮(        )   科(        )

但(        )   汗(        )   抽(        )   抖(        )

3、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课文内容我知道。

我能默读课文,知道刘伯承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表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5、我能自己阅读课文,并利用工具书做批注,包括字词句的理解、质疑的问题、读书的感悟等。

(1)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镇定    颤抖    不禁失声

(2)我的理解感悟

①默读课文,我知道哪些语句反映了“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②“军神”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位军神?

(3)刘伯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几句话吗?

(3)我的问题。我需要质疑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

1、小组汇报交流

(1)我学会了什么?

(2)我还有哪些地方或问题不明白?

2、全班展示质疑

(1)各小组展示收获。

(2)各小组质疑问题:

为什么活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四、拓展阅读

资料袋:            1、刘伯承

四川开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人之一。早年参加中华革命党和护国、护法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其后参加领导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无数战役。19xx年,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同袁世凯 军作战时,不幸颅顶和右眼负了重伤。当一位德国医生为他做手术时,他坚持不使用麻醉药。医生用手术刀将他的右眼球摘除,再把他眼眶里的腐肉一刀一刀挖去,他忍着剧烈疼痛,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手术后这位德国医生竖起大拇指对别人说:“他不是军人,而是军神!”

2、阅读《中国近代十大元帅》的故事。

达标测试

20  《军神》

三年级    班    学生姓名                 评价等级

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yào piàn   shānɡ shì    dān xīn    sǔn shānɡ    zhí yuán

(        )(          )(           )(         ) (          )

二、一锤定音(用“——”划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缠带(cán chán)       崭新(zǎn zhǎn)

承受(chén chénɡ)     恳求(kěn kěnɡ)

晕过去(hūn yūn)      一声不吭(kēn kēnɡ)

三、选词填空

决心    坚决   决定

1、年轻人却(       )不愿意使用麻醉药。

2、大家(       )派王红代表全班参加作文比赛。

3、他下定(        )自己完成这项研究。

四、填空

1、年轻人          ,双手          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            。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              了。

(1)填词语。

(2)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

(3)你是从                                       等词语中感受到的。

2、沃克医生不禁             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           的男子汉□一块                 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 在“□里加上恰当的标点。”

(3)这句话中沃克医生把年轻人比作                                ,说明了                                                       。

3、联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伯承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军神》教学设计 篇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9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沃 刘 龄 匪 拒 醉 剂 施 哼 晕 勉 堪 承

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

容易少横的字:龄 醉

容易多横的字:哼

注意字的笔顺:匪

二、谈话导入新课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板书: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

审视—仔细看。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军神》教学设计 篇7

《军神》这篇课文,苏教版安排在小语第五册的第20课,而人教版安排在小语第九册的第18课。同样的教材面对的却是不同年段相差两个学年的学生。因此,教者在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之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

20《军神》教学设计a

一、 揭示课题,明确要求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读题《军神》。

2、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谁是“军神”?

3、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伯承是“军神”。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段。

意图:

将课后的问题做了转换,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读书操作,为理解课文内容找到了”桥”或”船”。

二、 读讲句段,理解内容

1、 谁来汇报?(教师写出相应的板书:坚决 一声不吭 72刀)

a、 手术前

(1) 刘伯承为什么坚决不愿意使用?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2) 是的,刘伯承曾经说过:“孙膑失去了双腿,依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还有健全的大脑,也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汗马之劳。”

(3) 刘伯承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坚决不愿意使用。

(4) 谁能怀着这样的感情,读好第二自然段。

i. 手术中

1.刘伯承的表现怎么样?谁来读第四自然段。

2.“竟”什么意思?(出示“竟”的解释:a终了,完毕b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你们看,在句中应该选择注释几?

意图:

训练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据词定意,长期坚持便于技能的形成,习惯的培养。

3. 从“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这句话中,你们看出了什么?(教师说:刘伯承用紧紧抓住床单的办法来克制手术带来巨大的痛苦,努力做到一声不吭,表现出了他有惊人的毅力。)

4.谁能把刘伯承这种内心活动读出来。

5.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刘伯承在手术台上是怎样以惊人的毅力战胜难以忍受的痛苦。(播放视频)

6.谁愿意再把刘伯承顽强的精神,通过读表现出来。(个别读、齐读)

意图:

适时播放相关的视频,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适度唤起生活的回忆,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体验刘伯承承受的痛苦。

ii. 手术后

1.沃克医生和刘伯承进行了一番对话,谁来读5-6小节。

2.“失声”是什么意思?你们看,在文中应该选择哪一个?(a不由自主地发出声音b因悲痛过度哭不出声音来)

3.沃克医生为什么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声?(教师说:手术后,刘伯承不仅以惊人的毅力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还在默默地数着刀数,真是了不起啊!)

4.于是,沃克先生不禁失声喊道——多次指名读

5.从句中三个感叹号,你们看出了什么?

6.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激动、钦佩的心情,读好沃克医生说的这句话。

(5) 感情朗读,总结课文

a) 现在,我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b) 进行评议,再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c) 谁能说一说“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吗?”

意图:

一方面训练学生经历作答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检验学生是否真正读懂课文。

板书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刘伯承 军神

坚决 一声不吭 72刀

18 《军神》教学设计b

一、 揭示课题,回顾内容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军神》。

2、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 默读课文,找出线索

1、 在这件事中,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画思考

2、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调整、梳理

(1) 说: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 删:同学们看看,有没有不是表现沃克医生态度的词语。

(3) 调:这样的板书符合课文的顺序吗,应该怎样调整?

意图:

提供一条理解课文内容的线索,让学生能够紧张、有序的进行学习,这是作为对话首席的教师应负的责任。在汇报时,采用“先放后收”的方式,让学生经历一个思维碰撞,获得共同认识的过程。

三、 抓住线索,理解内容

1、 就诊时

(1) 1916年的一天,刘伯承头缠绷带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他和沃克医生进行了一段对话,谁来读一读

(2) “冷冷”的近义词是什么? “悦”表示什么,“不悦”是什么意思?

(3) 谁能把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冷淡、不高兴的态度读出来,其余的同学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

2、手术前

(1)要动手术了,什么事使沃克医生愣住了,谁能读出有关的语句?

(2)面对沃克医生愣住了的神情,刘伯承平静地说“能”,从这平静、简短的回答中,你们看出了什么?

3、 手术中

(1)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刘伯承说了什么,谁来读?从这句话中,你们读出了什么?

(2)沃克医生为什么这样说?从哪里看出手术疼痛难忍?

(3)“竟”是什么意思,从“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这句话中,你们看出了什么?

(4)谁能把刘伯承这种内心活动读出来

(5)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刘伯承在手术台时,怎样以惊人的毅力战胜难以忍受的痛苦?(播放视频)

(6)谁愿意再把刘伯承顽强的精神,通过读表现出来。(个别读、齐读)

3、手术后

(1) 沃克医生和刘伯承进行了一番对话,谁来读5-6小节

(2) “失声”是什么意思?

(3) 沃克医生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声?

(4) 于是,沃克先生不禁失声喊道——多次指名读

(5) 从句中三个感叹号,你们看出了什么?

(6) 我们怀着这样激动、钦佩的心情,读好沃克医生说的这句话。

(7) 从沃克医生“关门、俯下身子、亲切地注视”这些细节中,你们看出了什么?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进行评议

2、从沃克医生对待刘伯承态度变化中,你们看出了什么?(可从人物的精神和写作方法两个方面去谈)

3、教师点出文章重墨描写沃克医生态度的变化是为了衬托刘伯承惊人毅力和顽强意志,这种采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4.刘伯承堪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有着很多传奇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去图书馆借阅。

意图:

把课内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更广泛地了解刘伯承的生平事迹,

认识刘伯承这位元帅的人品及精神,而且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板书

18

就诊时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沃克医生 冷冷、不悦 吃惊 关心 敬佩

刘伯承 镇定 平静 一声不吭 勉强一笑

18 《军神》教学设计c

一、 揭示课题,回忆问题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军神》

2、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1) 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2) 本课写了刘伯承是一位伟大的军神,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描写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

意图:

通过回忆,学生不仅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而且产生了研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因为这些问题来自他们的困惑,希望得到解决。

二、 理解内容,解决疑难

1、 首先请同学们带着第一个问题默读课文,圈画思考

2、 小组交流,组长汇报。

3、 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做相应的点拨:

(1) 抓住描写刘伯承言行的词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体会刘伯承的顽强意志和坚强精神。

(2) 抓住描写沃克医生态度变化的词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认识沃克医生态度的转变衬托了刘伯承精神的伟大。

4、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本课写了刘伯承是一位伟大的军神,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描写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让学生认识侧写的方法)

意图: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让全班的学生都能经历一个自读自悟,互帮互学,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

三、总结课文,升华认识

1、 教师讲述: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他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狮下江南的一幕; 之后,他主动请缨,席卷大西南,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不愧为是中国的——齐读,《军神》。

2、 同学们,慈祥的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什么?(先写后说)

设计思考:

a教案的教学设计力图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的形象的思维入手,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能够表现刘伯承是位军神的句段,再抓住关键的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播放相关的视频等多种手段,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为了革命承受巨大痛苦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从而读懂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伟大的军神之内涵。

b、c两封教案的教学设计,都适合高年级使用。不同的是:b教案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提供了一条线索。这条线索就是沃克医生在为刘伯承做眼部手术过程中的态度变化,要求学生沿着沃克医生情感变化的轨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剖析、理解,逐步认识到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之所以经历一个由“冷淡”到“关心”,再到“敬佩”的过程,完全是刘伯承一心为革命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所铸就的。

如果说b 教案对学生来说有扶持的痕迹,那么c教案则是完全放开,以学生初读课文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第2课时研读的内容,在研读的过程中,首先倡导学生潜心会本文,与文本作零距离的接触,在字里行间中写出自己的理解,写出自己的认识,接着小组进行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研讨之中,便于思维的碰撞,认识的沟通。彼此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最后小组代表在全班做汇报,展示研读的成果,发展大家的认识,让全班学生经历一个扎扎实实的学习过程。

《军神》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 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 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理念:

1、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内容以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衬托刘伯承坚强的意志。教学时要切入中心,引导学生质疑、多层次读书解疑,自主探究,以深入理解、体会。

2、教学准备:

3、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刘伯承的资料(图片、生平事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扣紧神,你怎么理解军神一词?设想一下,被称为军神的一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 学生发言。

3、 经过预习,知道军神是指--刘伯承。由同学们谈对刘伯承的了解,教师补充介绍刘伯承的事迹。

二、 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词语的预习情况。

2、 指导难写字龄 匪 承的写法,学生把13个生字正确书写一遍。

3、 指名读课文,并评价,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随课文理解个别新词,如施行、由衷、肃然起敬等。

4、 质疑问难。

三、 整体感知:

1、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主要人物、主要事情)

2、 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3、 学生交流读书感受。

4、 仔细再默读课文,尝试自读品味,根据描述人物的文章特点,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作阅读批注,思考解决质疑中提到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留意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文中的几种表述方式。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916年,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外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发生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一个军人在治疗受伤的眼睛,拒绝用麻药。沃克医生也情不自禁地称赞他是军神。这位军人就是刘伯承。

二、 抓住中心,提挈全文:

1、 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了解刘伯承的令人震惊之处。上节课的学习中,许多同学很快就被文中的人物形象深深地感动了,还记得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的吗?快速默读课文,找出那段话并画下来。

2、 读一读这段话。理解关键词,抓住学习的重点问题。(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说他堪称军神?)

三、 体会军神,领悟写法:

1、 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的描写,用-画下来。

2、 指名汇报。

3、 出示描写刘伯承在手术台上表现的文句:病人一声不吭。.。.。.居然被抓破了。请学生朗读。

4、 听了朗读,你有什么感想?

5、 出示图,师描述图意,调动学生情感:看,躺在病床上的刘伯承正以惊人的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痛楚--他一声不吭,双手紧紧地抓住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6、 集体练读这段话。

7、 刘伯承坚强、无畏的表现,让沃克医生大感意外。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语句很多,用~~画下来。仔细读一读,看看沃克医生的情绪、神态有什么变化?

8、 生交流汇报。(师引导学生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来说)

9、 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变化?从他神态、情绪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

10、 交流汇报。集体练读。

11、 故事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作者为什么具体地描述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的变化呢?分角色朗读刘伯承与沃克的对话,了解侧面烘托的写法。

四、 升华探究,赞美军神:

1、 读完全文,刘伯承将军的伟大形象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到底是人还是神?为什么 堪称军神?(联系上节课收集的课外资料理解,随机板书)

2、 出示刘伯承将军的照片。这位有着钢铁般意志、抱负远大的刘伯承,让我们面对他,和沃克医生一道赞美他--齐读称赞军神的话。

五、 课外延伸:

1、 阅读拓展:《中华名将--刘伯承》。

2、 学习了课文,结合阅读拓展,写写读书感受。

板书设计:

17、军神

手术前 手术时 手术后

刘伯承 拒绝麻醉 →强忍剧痛→受到赞赏--意志坚强 堪称军神

沃克 态度冷漠 →由衷赞叹 →肃然起敬

《军神》教学设计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98

《军神》这一课虽然情节较为简单,但是作者却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以正面的刻划和侧面的烘托塑造了具有钢铁般坚强意志的刘伯承元帅的形象。如何让学生通过这些描写去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尝试法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先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第一次尝试——质疑)——其次学生合作讨论学习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接着教师在学生自学汇报的基础上进行指导——然后学生扮演角色,体验人物情感(第二次尝试——由词句理解进入到人物内心体验)——最后学生设计作业。(第三次尝试——通过自主设计作业,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自主地、活泼地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很难主动参与。而采用“尝试”来进行教学,这种让学生通过“尝试—认识—再实践”的教学方式,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content_id=375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教案优质 篇10

一。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生字10个:诊 剂 怔 涔 攥 崭 衷 勉 赫 承;能区分“教训”、“教育”和“训斥”,并会正确使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刘伯承在不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接受眼科手术的故事,并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复述课文的内容。

3.感受刘伯承作为军人那钢铁般的意志。

二。教学重点

1.能区分“教训”、“教育”和“训斥”,并会正确使用。

2. 通过课文学习理解“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这句话的意思,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三。教学难点

1.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复述课文的内容。

四。教学准备

1.老师:词语若干,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五。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进行质疑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第14课——《“军神”》,教师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进行质疑

3.出示句子,介绍背景

(1) 出示句子——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啊!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

(2) 了解课题中引号的作用:

a 引用沃克医生的话,所以“军神”上加双引号。

b 因为借用这个词语赞扬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具有特殊的含义。

(3) 了解句中的“他”指刘伯承元帅,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4) 学习生字“承”。

4.指导读好课题

(1)指名读题,师评(强调读出夸奖的语气)。

(2)齐读

说明:

课文导入从质疑入手,学生一定会对课题中的双引号感兴趣,这时通过句子学习使学生明白因为一方面引用了沃克医生的话,另一方面借用这个词语赞扬了刘伯承元帅,具有特殊含义,所以课题军神加上了双引号。另外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刘伯承是隐瞒自己的身份秘密到重庆接受手术的。这也为课文中刘伯承的话语简短打下了伏笔。

(二)检查预习,读通课文

1.读准生字的音。

2.分析字型,重点“攥”的右边部分。

说明:

有预习,就要有反馈,但反馈只需抓住重点,无需面面俱到。

3.开火车每人读几句课文,检查预习情况,及时正音。

4.理清文章脉络,板书“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找到相应的词组,归纳“手术台上,手术做完了”。

(三)抓住关键,读中感悟

1.再读句子,提出问题;

(1)读句子——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啊!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

(2)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称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呢?

2.学习课文1~5节;

(1)小组读,讨论刘伯承在手术前是怎样表现出他不同寻常的坚强的?

(2)交流归纳,重点学第三节中刘伯承平静地说:“先生,眼睛离大脑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3)学生查查字典,说说什么是“麻醉剂”?它有什么作用?

(4)补充资料:眼部是人神经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因而特别敏感。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说说当眼里进沙子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感觉?(与文中的刘伯承坚持不用麻药,任凭医生一刀一刀割去烂肉的行为产生强烈的对比。)

(5)思考:他为什么坚决不肯用麻药?仅仅是为自己考虑吗?(结合老师介绍的刘伯承的资料说一说)

(6)指导朗读,体会刘伯承的坚强,从而对他产生敬佩的心情。

说明:

课堂教学中的资料补充必须适当、适切,应避免脱离文本,盲目补充的现象。在理解“不用麻醉药意味着什么?刘伯承为什么坚持不肯用麻醉”时,我根据学生对麻醉药的了解很少,对刘伯承也比较陌生的情况,补充了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麻醉药的作用、当时的战争背景和刘伯承所处的位置,拉近了学生和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体悟人物的品质。

3.学习课文6~7节;

(1)小组学习,讨论刘伯承在手术时是怎样表现出他不同寻常的坚强的?并有感情的读读。

(2)重点抓第7节中刘伯承的表现:“紧紧攥住、青筋暴起、崭新的垫单被抓破” 这些动词说明疼痛的程度很深,可以说是难以忍受,而他仍一声不吭。

(3)交流朗读,点评。

4.学习课文8~14节

(1)指名分角色读,讨论哪个地方最能体现出刘伯承不同寻常的坚强的?

(2)重点抓“七十二刀”;

“七十二”这个数字具体地说明了割的刀数之多,时间之长。学生可以再次联系第7节中刘伯承手术中的具体表现,再次体会无麻药手术的漫长、痛苦。

(3)引读这些句子。

(4)指导读好沃克夸奖刘伯承的句子。理解“军神”。

说明:

这里的学习主要是抓住描写刘伯承怎么说、怎么做的语句展开的,这些句子并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互有联系的,教学时要把这些句子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学生对这些语句的品、读,教师的引,使学生能联系前后内容,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通过朗读体悟刘伯承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5.学习沃克医生的话

(1)自己读课文,划出沃克医生在手术前后的不同表现。

(2)交流,引读

(3)讨论:从沃克医生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4)归纳:反映刘伯承坚强意志的,更多的是对沃克医生的描写。抓住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来理解课文内容。先要求学生找出流露沃克医生情感的词句,理清情感变化的脉络,并找到相应的原因。得知拒用麻醉剂,他很恼火(“眉毛扬了起来”、“教训的口吻”);听了理由,他很惊讶(“怔住了”);做着手术产生好感,他开始关心(“‘可以哼叫”’);进而钦佩(“由衷地说”);得知刘伯承清晰地记得手术的刀数,并且经历了这么多的折磨,他惊叹起来(“吓了一跳”、“惊呆了”、“失声嚷道”)。他先贬后褒,“恼火—惊讶—关心—钦佩—惊叹”,这些情感变化源自于对刘伯承钢铁般意志的感动。

(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按照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的顺序讲讲故事

1.师生配合分角色读读课文,再次理清故事内容。

2.按照顺序,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3.各自准备,全班交流,点评。

说明:

在对重点句子的品读之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顺序进行复述

板书:

14 “军神”——刘伯承元帅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拒绝使用麻醉剂 一声不哼 脸色苍白

平静回答 攥住、青筋暴起 数刀数

“啊!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