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让我们懂得: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整编的《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自读质疑环节】
生:老师,古代真有这样的老农吗?他叫啥?
师:你说呢?你觉得他叫什么名字合适呢?下面我们结合寓言内容给拔苗的老农取个名字。(学生当即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讨论,课堂气氛活跃。)
生:老师,我觉得他应该叫“白费力”。您看,他顶着烈日,白白忙活了一个下午,结果禾苗都枯死了,气力岂不白费了?
师:能结合课文来取名字,真不错!看来,老农要好好谢谢你。
生:按理说,老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我觉得他连苦劳也没有,辛辛苦苦种下的地就这样白白糟蹋了,徒劳无功,所以我给他取名“吴功”。
师:挺有道理的。还有别的名字吗?
生: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不是“贾聪明”吗?
生:我给他取的名字是“胡涂”。你看他也不顾禾苗的死活,就胡里胡涂地将禾苗拔高了一大截。
生:那都是心急惹的祸啊!叫他“辛急”算了。
生:老师,我叫他“大傻”。我还编了个顺口溜:大傻大傻你真傻,心急禾苗长不佳,尽将禾苗往高拔,还说气力没白花,结果禾苗都枯死。你说他,傻不傻?
……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拔苗的老农听了大家给他取的名字,肯定自叹不如。
(进入精读明理环节)
【评析】
“我为老农取个名”这一设计看似闲笔,实则不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上述片断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展开的。教例以学生的疑问为契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拔苗老农的名字。学生外引相关经验,内联课文内容,兴致盎然。从课堂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从寓言内容出发,同时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将个体自身的相关语文经验融入其中。于是,“白费力”、“吴功”、“贾聪明”、“胡涂”、“辛急”、“大傻”一个个富有想象力、充满灵性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让我们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同学们可真聪明!”我们有什么理由抑制这一朵朵创新的小花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寓”、“则”、“宋”、“焦”、“疲”、“勃”、“闷”、“枯”8个生字,理解“焦急”、“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纳闷”等词语的意思。
3、运用“读一读、演一演、评一评、说一说“的方法读懂课文。
4、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言意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寓言故事吗?听说过哪些寓言故事?(学生汇报交流)
指导写“寓”:同学们,“寓言”的“寓”是个生字,和我们学过的“相遇”的“遇”字长的很像,只要把“相遇”的“遇”的走之底换成宝盖头。(设计说明:用学过的旧字为基础进行新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识记新字更较容易。)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写,有一个地方容易写错。(第10笔和11笔)(写完“寓言”)
简介寓言: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完成板书“寓言两则”“则”在这里是个量词,“两则”是指两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板书:“揠苗助长”理解“揠”的意思:小朋友,你知道“揠”的意思吗?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遇到不懂的字就去查字典,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设计意图:给学生渗透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方法)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指导。
1、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新词
sòng jiāo pí
宋 国 焦急 筋疲力尽
bó mèn kū
兴 致 勃 勃 纳 闷 枯死
(2)自由读一读,如果还没有把握读准,可以借助一下拼音。指读。去掉拼音读一读。
提醒:“宋国”的“宋”是平舌音。
(3)指导写“焦”(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个“隹”字,下面是四点底,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的“隹”要写得紧凑,下面的四点底要写得开一些,把上面的“隹”稳稳托住。)学生在书上描红。
2、初读课文。
认识了生字,我们可以读课文了,首先,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要做到这一点,第一,精神要集中,要眼到、口到、心到;第二,哪一句读得不流畅就反复练习几遍。自由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宋国有个农夫,因为 ,就把禾苗 ,结果禾苗 。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句式说一说故事内容。进行学法指导:同学们,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主要内容,第一句是起因,第二句是经过,第三句是结果,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就要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是一件事,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就是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设计意图: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小学阶段应该有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读完一篇课文,让学生说一说主要内容,学生往往说不清楚,其实,对于概括能力的训练还是有方法可寻的,像本文写的就是一件事情,教给孩子说清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就是“授之以渔”。)
四、精读指导。
今天,我们运用“读一读、演一演、评一评、说一说”的方法来学习课文。要想演好,就必须读好,读出感情,怎样才能有感情呢?第一要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第二要认真揣摩人物的心理。
1、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课文。
2、演一演。(同桌分工,一个读,一个演,演的同学除了演出农夫的神态、动作以外,还可以发挥想象,加入一些话语等。)
3、评一评。(评后再请一组学生演一演)
对读和演的评价。教师相机点拨。(抓住关键词:巴望 理解意思,“巴”就是急切、迫切的意思,“巴望”就是十分急切、迫切地希望。天天 前天去过了,昨天去过了,今天也来了,明天还要去,没有一天不去。焦急 筋疲力尽 你有过筋疲力尽的体会吗?说一说,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兴致勃勃 纳闷 理解意思,儿子为什么会纳闷呢?他听了父亲的话,心里会想什么?)
在学生演的过程中教师完成板书
24、寓言两则
巴望
天天 揠苗助长
焦急
筋疲力尽 纳闷 枯死
兴致勃勃
板书设计意图: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设计板书,抓住关键词语,帮助学生能更好的说这个故事。
4、说一说。(根据老师的板书说一说这个故事)
五、揭示寓意。
1、当农夫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发现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会怎样?儿子会对农夫说些什么。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揭示出寓意: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误了大事!
3、举例说明: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像《揠苗助长》中农夫的例子,你能举一举吗?
六、成语拓展
同学们,中国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寓言,有很多已经演变成了成语,像以前学过的狐假虎威、坐井观天,今天学的揠苗助长,下节课将要学到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以后会学到的……课件出示: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狐假虎威 坐井观天 揠苗助长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滥竽充数
画蛇添足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过渡到刚学的知识,再到将要学到的知识,不但巩固了知识,使的旧知更具有系统性,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七、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中国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寓言,让我们动手去找一找、读一读吧!
教学目标
1.掌握由本课生字构成的词语“盼望、精疲力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篇寓言故事。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认真体会寓言故事中包含的道理,懂得做事一定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教学重难点
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
各种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起兴趣
1、师:同学们,请看谜语(课件出示谜语):
“木头戴个撇帽子,田里长着青青草。你可不能小看,他是餐桌上的宝中宝”。——打一植物师:请各位同学猜猜,它是什么?(引出禾苗)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师:同学们知道禾苗怎么生长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揠苗助长”。但是故事的最后,可怜的禾苗却都死了来,同学们想知道故事中的禾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设计意图】以禾苗的枯死来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3、生:想。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习寓言《揠苗助长》。请你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揠”是提手旁,“助”是“帮助”的助。(课件形象的出示课题)
师板书课题。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吧。(放课件)
【设计意图】课件演示,不仅可以让学生听,更可以从视觉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师:故事听完了,那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
生:拔。
师:所以也有好多人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这个农夫想让禾苗快点长高,就帮助禾苗生长。可结果禾苗却枯死了。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
生:想!
师: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阅读课文,并且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
“揠”是什么意思?“助”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在朗读的时候,老师做一个温馨提示:(课件出示)
A、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B、边读边思考每句话的意思。
C、小组内同学互相纠正读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形象直观、即节省了时间,又使学生明白了读书的要求。
3、师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并指导书写。
师:书中有几个难写的字。但我们写字要从小打好基础,才能写出漂亮的字。下面请几个同学来展示书写一下文中生字吧。看这四个字哪个最难写?仔细观察,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师:“费”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弓”字要写的扁一点,再写撇、竖。焦的书写位置,望和算自己写,注意算中间是目,要用眼睛认真看。
师:请同学们再次观看“费”的笔顺。(课件一点一点的出示费的笔顺)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地问,主动地问,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写字也很重要。对于有些难写的字,师要示范书写。课件一笔一笔出示字的笔顺,不仅可以让学生跟着学,而且可以纠正学生书写笔画的错误。
过渡:同学们真善于思考,你们提的这些问题等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就会弄明白了。
三、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二)自读自悟:
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我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我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尽量上得有意思一些,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此环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领悟和理解。
2、师: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我把自己想成那个人,然后假装自己就是他,所以这样读。
【设计意图】以一个学生来示范,教并让其他学生领悟读书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指名读文
(1)第一自然段:
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我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板书:巴望,着急)
B、指名答生:“天天”。
师:你们能齐读读这一句吗?
生:能。
师: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
生:可能长了,但是长得很慢。
师:怎么知道呢?
生:因为“好像”的意思就是说感觉一点也没长,但是禾苗不可能一点也不长。
师:你不仅说得好,而且结合情景想象得更好!可是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
生:太着急了。
师:你真会理解,请你再读课文,找出其它的描写他着急的词语。
生:(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
课件出示学生所找的词语。
师:你真是一个认真的会动脑的好孩子!谁再来读?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
【设计意图】学生在演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课文,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
师:他演的真好!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画面中的人物,他是不是这样做的?和我们大家的做法有什么不一样?(课件动画出示老农在天边转来转去的样子。)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和学生的表演作了对比,让学生对老农焦急的动作神态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三)怎样揠苗师: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办法,一起读读第二段话。
师:他想出的好办法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弄得——(筋疲力尽)啥是筋疲力尽?(生自由说)①不想动了,(是挺累的)②没有一点劲了,光想躺到地上。(你体会得真好),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就叫筋疲力尽。
谁来读这段话?(读吧)那我们也来学农夫拔一拔,一起做动作,问,你有什么感觉?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累了?第三自然段指名读生:书上的词语“喘气”和“很累”。
师:是呀,虽然很累,可看着被自己拔高的禾苗,他是什么心情?生:高兴的!师:谁来高兴的读第三小节。
师:你读出了高兴,谁来一边喘气一边高兴的读读?师:你也上来读:“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师:瞧这农夫又累又得意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段话。我读前边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生接—— 【设计意图】反复的让学生模仿着读,可以让学生更深一层的揣摩课文的意思。
师:刚才,我们同学们读了课文,请你听一听我们的朗读专家是怎样读的。
(课件播放音频朗读。)
师:老农拔高了禾苗之后,他的'心情怎样呢?生:盼望禾苗快长。
师:盼望什么意思呢?生:渴望、希望。
(课件出示盼望的意思。)
(四)结果怎样?说出寓意。
1、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还兴奋得以为禾苗都长高了呢!回到家,他一边喘气一边说──,从他说的话中你读明白了什么?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总算”说明什么?应该怎样读?
2、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他的儿子很纳闷,心中会想什么呢?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结果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3、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全枯死了,会说些什么?回去会怎么开导爸爸呢?农夫看到禾苗都枯死了,会伤心地说什么呢?听了儿子的话后,又会怎么说呢?同桌想象一下,演一演,看谁最能让爸爸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4、学生表演。
5、师:你们表演的真好,我们再来看一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他们是怎么表演的,同时想一想我们与他们相比,哪里表演的比他们更好,哪里还需要改进?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的观看!【设计意图】课件的观看,让同学们和自己的表演作对比,不仅使同学们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使同学们更深的一步的理解了《揠苗助长》的寓意。
6、师:看完之后同学们自由发言,小组内再演一演。
7、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像“拔苗助长”这样的现象?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心中想说的话,既是一次说话训练,又是对文本思想的升华。新课程标准要求要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想想、说说、演演,既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又是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这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小培养。让同桌合作,读演结合,既互帮互学,又培养了合作意识,共同享受读书表演带来的乐趣。
四、回归整体,练习复述。
农夫后悔极了,他要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希望大家可不要像他那样做傻事。
【设计意图】复述是一个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再一次走进了故事,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
都枯死了,飞跑着回去告诉自己的父亲。农夫根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连忙赶到地里。邻居们也来了。这个时候,面对着这样一篇枯萎的禾苗他们会说些什么呢?面对或许还有一两棵禾苗奄奄一息这一情景,他们又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
农夫的儿子说()。
邻居们说()。
师:是呀,这个故事中的农夫真是可笑。方法用错了,就算花了很大工夫,还是徒劳无功。怪不得有一句谚语这么说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现在你对这个成语有什么新的理解吗?故事讲完了,大道理也出来了像揠苗助长这种藏着大道理的故事就叫寓言。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起因)——(经过)——(结果)
盼望拔高禾苗禾苗枯死焦急筋疲力尽白费力气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反思:
这则寓言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勾勒出了古代一个可笑的人物形象,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1、由于是一篇电教案例设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课件,有课件出示生字,课件动画演示老农焦急的过程、动作,还有借助课本剧课件让学生观看等。由于本节课对课件的使用,所以教学效果达到了空前的好。但是由于使用了较多的课件,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
2、在学习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插图,借助课件帮助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在本课的教学中,设置了较多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朗读。住“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这一关键的句子展开阅读,先找出描写农夫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词句,从“巴望”“天天”“焦急”等语句上感受农夫内心的焦急;
再抓住“终于”“急忙跑到田里”等词句体会农夫想到办法后急切、兴奋的心情。然后边读边想:“农夫帮助禾苗长高的结果?禾苗为什么没有长高反而都枯死了?”从而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其中针对一些难理解的问题,在教学中都采用了课件帮助解决。
3、整个课堂中采用了许多让学生表演理解课文的方法。
出现的问题:
1、这节课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很多考虑,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课件的使用老是因为慌张点击的不是时候,没有恰到好处的使用。
2、词语的理解不够到位,没有深入细致的让学生理解分析。可以采用逐字理解或表演说话或课件设计帮助理解等方法让学生明白透彻。
3、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不够灵活,比如,在对每一段重点词的处理上,因对课堂的时间把握的不太准确,害怕学生回答不上来,好几个学生才能说对,这样浪费时间。所以,直接把重点词告诉了学生,这样的问题设计的非常好,但是这样的处理对学生课文的推敲训练效果是非常微小的。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我要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随时进行改正,提高课堂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焦”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互动、想象等策略,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知晓寓意。
4、通过补充阅读寓言的原文,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守株待兔》,讲的是一个种田人的故事。你能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种田人吗?
2、这节课咱们学习的还是种田人的故事——揠(ya)苗助长(齐读课题)
你知道“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揠(ya)苗助长”讲的又是一个怎样的种田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一读,读的时候,碰到难读的句子不妨停下来反复读几遍,读通顺了再往下读。
二、初读,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教师巡指。
2、刚才有有没有难读的句子,现在你是否已经读好了,请把他读给同学听。(指名朗读,结合正音)
3、你读了课文后,觉得这是个怎样的种田人?(预设一:愚蠢、傻乎乎、急性子的人…… )
点拨:这个种田人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预设二:勤劳的人、会动脑筋的人……)
三、探究,感悟课文
1、研读“勤劳的人”
(1)句子一: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a读了这句话,有什么体会呢?抓住“一棵一棵、一直、筋疲力尽”等体会“好辛苦”。
b反复引读,
(2)句子二: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讨论:怎么读?指导个性化朗读
(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劳的种田人付出了那么多的汗水,结果怎样呢?齐读最后一节。
讨论:为什么禾苗会枯死呢?(板书:拔苗 枯死 违背规律 好心办坏事)
过渡:这个种田人看他的年龄也不像是个刚种庄稼的人,为什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请读第一段。
2、研读“急性子的人”
(1)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巴望找近义词比较。
你读着“巴望”这个词,你好象看到了农夫什么样儿?你可能还听到了他对禾苗说着什么?(提示:用上一些叹词说)
(2)比较: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3)小结:是呀,面对好象没有长高的禾苗,这个种田人的心情真是——(心急火燎、迫不及待、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急不可待、心急如焚)书本上用了个词叫——焦急
(4)看老师写“十分焦急”的“焦”,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大胆想象,看下面的四点像什么?
(5)从这一段,咱们了解到了种田人内心的焦急。谁能把他焦急的样儿读出来?
五、明理,揭示寓意
1、现在,你明白种田人好心办坏事的第二个原因了吗?(板书:急于求成)
是呀,急于求成,违背规律,尽管很勤劳,辛辛苦苦换来了的却是——(齐读最后一段),
2、当种田人听了儿子的报告来到田边时,看到枯死的禾苗,他会说什么呢?
出示:那个种田人 地说:
3、看着种田人难过、伤心、后悔,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种田人吗?
五、诵读,延伸课外
《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是我国古代一个大学问家孟子写的,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孟子的原文只用了短短41个字,可有意思了。听老师吟诵古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今天学的寓言就是根据这篇古文来的。想不想读读古文?自己对照我们今天学的课文读一读,再看看下面的解释。能读懂哪些。
2、我们一起读。读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晃晃小脑袋。
3、这个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老师小时候读过,你们现在读了,当你们有了儿子和女儿时,他们可能还会去读,为什么会永远流传呢?
4、是呀,寓言充满了智慧,能带给我们无穷的启发。从远古时代起,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就有了寓言,像我国的古代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俄国伟大作家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写的《拉封丹寓言》等等(展示书籍),有兴趣的,课后可以多找一些来读。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2、积累本课词语,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练习复述课文。
3、能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把事情弄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揠、转、费”,会写“转、拔、疲、费、枯”这5个字,掌握一个多音字“转”。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本课词语。
3、喜欢学习寓言故事,初步感悟寓意。
教学重、难点:
运用喜欢的方法识记本课生字,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揠苗助长)同学们认识这几个字吗?谁能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课题)一齐读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生:“揠苗助长”是谁写的?
(教师先将学生的问题记录下来,部分问题下节课再解决。)
同学们真善于思考,你们提的这些问题等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就会弄明白了。
二、读文识字
1、随机学习“揠”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个字?
生:我用部件组合法记住了这个字,左边是------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揠苗助长》这一课里还有几个字需要我们记住,还有很多知识需要我们了解,现在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屏幕出示)
(一)自由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你有那些疑问,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学生按自学提示读课文、认识生字。(师巡视指导)
3、汇报学习成果(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指导)
生:“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的意思,“揠”的意思就是“拔”。
生:转是一个多音字,它在本课的读音是zhuàn,组词:转动、转圈、转向;另一个读音是zhuǎn,组词:转身、转告。教师板书:
zhuàn(转向)
转
zhuǎn(转告)
指导写“转”,注意字右半部分的第三笔是“竖折折”。
生:“费”和“废”是同音字,要注意区分,本课的“费”可以组成费用、学费、浪费,而广字头的废可以组成废纸、废物等。
指导写费,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生:“拔”和“拨”字形很像。
生:“拔”的右边第一笔是“横”,而“拨”的右边第一笔是“竖折”。
生:“拔”可以组成拔河、挺拔;“拨”可以组成点拨、拨灯心。
师:你们的办法真好。
指导写“拔”、“枯”。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你们还解决了什么问题?
生:我知道了这个农夫是个急性子的人。
生:我知道了农夫的禾苗都枯死了。
三、练习朗读
1、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现在,我们再来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这样读,然后读给你周围的同学听。
2、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3、检查、欣赏、指导朗读。
四、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转动拔河疲劳干枯巴望渴望
枯木逢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焦急浪费
2、辨字组词
转拔疲费
传拨披佛
五、作业设计
用喜欢的方式搜集有关《揠苗助长》的资料。
板书设计:揠苗助长
揠---拔费枯疲zhuàn(转向)
转
拨zhuǎn(转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巩固生字词的识记与书写。
2、边读边想,读懂故事,了解寓意,能够复述课文。
3、喜欢学习寓言故事,能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摘苹果游戏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摘苹果游戏,有兴趣参加吗?(有!)如果你能准确地读出苹果上的词语,就能顺利闯关,到时候我们可以欣赏一个动画短片,一定要加油啊!
屏幕出示苹果词语卡
学生开火车摘苹果。
2、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我们现在就来看这个有趣的小短片。(播放《揠苗助长》的动画视频)你能给短片起个名字吗?
生:《愚蠢的农夫》。
生:《揠苗助长》。
同学们可真聪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揠苗助长》。(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昨天呀,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小问号。现在让我们小组合作解决好不好?
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或收集到的有关文字资料。
集体汇报、了解:
1、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2、《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我们大致的了解一下原文。教师适时出示原文。
现在,同学们心中的小问号都解决了,我们来深入学习一下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吧!
二、读文感悟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板书:起因)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请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
自由交流:
生:“巴望”是盼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你们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农夫焦急的`心情呢?(生读)“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板书:巴望)
生:“天天”也能看出农夫很心急。
师:农夫觉得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长高了)农夫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太着急了)读一读。
生:从“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这几个词语还能看出农夫心急。(师板书:焦急)
师:你试着读一读,好吗?谁再来读?(指名朗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农夫怎样?仿佛还听到了什么?(生交流)谁愿意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生表演)
齐读第一自然段。
2、农夫究竟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读一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觉得他这个方法怎么样?(板书:经过)
生:农夫把禾苗拔高了。(教师相机板书:拔高禾苗)
生:农夫干了一天,筋疲力尽。(板书:筋疲力尽)
情境体验:学生做拔秧苗的动作,感受“筋疲力尽”的意思。怎么读“筋疲力尽”呢?(生读)你为什么这样筋疲力尽呀?(因为着急禾苗快点长,这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虽然拔苗很累,农夫的心情怎样?(高兴着呢!)怎么体会到的?
生:从“终于”、“急忙”可以看出农夫急切、兴奋的心情。
生: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
师: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指名读)
同桌之间练习朗读,看看谁读得好?(指导朗读)
同学们,农夫为什么会筋疲力尽呢?那么,从中午一直忙到到太阳落山,农夫都忙了些什么?被农夫拔高的禾苗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尽情地发挥想象,演一演。
(学生戴上准备好的头饰进行情景表演。)
3.在第三自然段里,农夫又有哪些表现呢?
学生朗读课文(喘气、很累的样子)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干了一天的活太累了。
师:农夫很累,心情怎样呢?
生:很高兴、很得意
师:带着这种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读这段吧!
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小组里试着表演一下。指名到前面表演。
4.农夫这样心急,结果怎样呢?(板书:结果)谁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读后交流:禾苗枯死了。(板书:禾苗枯死)
师: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儿子看到枯死的禾苗会对农夫说什么?如果你是农夫的邻居,看到这种情景,你会对他说什么?
生:农夫,你太性急了。
生:农夫,你白干了一天活。(教师相机板书:白费力气)
生:儿子会说:‘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我会对农夫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禾苗要慢慢地长大,是你把禾苗害死的,以后可千万别这样心急了。’
是啊!如果急于求成,不但办不好事,而且会受到惩罚的。(教师相机板书: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揠苗助长”这样的事吗?
(生自由交流)
5.感悟寓意
通过学习,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我明白了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人们希望它长得快些,应该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适时锄草,灭虫等办法。
生:如果硬是把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会枯死。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生:我知道了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
三、练习复述课文
师:同学们的确是认真思考了,这个故事带给了你这么多启示。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记住,讲给身边的人听呢?
先在小组里试着完整地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练习复述故事。
指名讲述故事。(适时给予鼓励、评介)
四、作业设计:
1、回到家里,把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讲给亲友听。
2、多搜集寓言故事,准备参加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揠苗助长
(起因)——(经过)——(结果)
巴望拔高禾苗禾苗枯死
焦急筋疲力尽白费力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写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
3.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齐读课题。学习“揠”。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2.相信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读会了,要是课文里的词娃娃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焦急喘气一大截巴望自言自语白费筋疲力尽总算,生认读,多种形式读。
3.写写“费、算”。
3.请同桌互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能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准确。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读完课文,小朋友们能给“揠苗助长”换个词语说说吗?(拔苗助长)那你知道“揠”的意思了吗?
2.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呢?指名回答。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里去看。”
(1)“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希望、盼望、渴望。写写“望”
(2)谁来读一读?
(3)农夫天天到田里去看,他的心情会怎样?(焦急)
(4)农夫这么心急,会对禾苗说些什么呢?
3.但禾苗有向他所想象的长得那么高了吗?
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1)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好像”一词就说明禾苗是在不断生长,只不过速度不像这个人想象的那么快。
(2)比较句子,去掉“好像”可以吗?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3)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更加确切?
4.这个时候他的心情会怎么样?(焦急)谁来给它找找近义词?(着急)
写“焦”。从哪里可以看出他很焦急?
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谁愿意来读一读?
(2)再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像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3)谁愿意来边读边演一演?
(4)齐读,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人焦急的心情读出来。
5.齐读第一自然段。
6.农夫看到禾苗长得这么慢,他心里非常(焦急)。板书:焦急
四.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过渡:读2.3自然段,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2.3自然段
1.指名说他是怎么做的?板书:拔苗
2.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筋疲力尽、喘气)
3.他人是很累,但是他心里呢?(高兴)所以这两段读时要又累又高兴,自己去试一试。
4.陈老师想来读一读,师范读。谁愿意来挑战陈老师?
五.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点明寓言。
1.他这么高兴,这么得意,可是结果呢?板书:(枯死)
出示最后一段。
2.他的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跑回家告诉了农夫,想想农夫知道后会是什么反应,又会怎么想呢?
3.他的邻居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后,会怎么跟他说呢?
4.师小结:是啊,小朋友们,禾苗长大,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出小苗后,农民伯伯还要经常给它们锄草,施肥,捉虫,这样它们才会慢慢地长大。这位农夫就是太心急了,禾苗才会都枯死了。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太着急了好事也往往会变成坏事。(板书:急于求成,反成坏事。)
六.续编故事。
1.农夫听了他们的话,以后会怎么做呢?请四人小组讨论,给这则寓言续编故事。
出示:第二年,农夫又开始种禾苗了。
七.拓展延伸。
1.小朋友编故事的能力都很棒,向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我们就称它为“寓言”,出示课题“寓言两则”。读一读。
2.今天我们学的就是第一则寓言故事,还有一则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下课后小朋友也可以通过读《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焦”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互动、想象等策略,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知晓寓意。
4.通过补充阅读寓言的原文,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守株待兔》,讲的是一个种田人的故事。你能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种田人吗?
2、这节课咱们学习的还是种田人的故事——揠(ya)苗助长(齐读课题)
你知道“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揠(ya)苗助长”讲的又是一个怎样的种田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一读,读的时候,碰到难读的句子不妨停下来反复读几遍,读通顺了再往下读。
二、初读,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教师巡指。
2、刚才有有没有难读的句子,现在你是否已经读好了,请把他读给同学听。(指名朗读,结合正音)
3、你读了课文后,觉得这是个怎样的种田人?(预设一:愚蠢、傻乎乎、急性子的人…… )
点拨:这个种田人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预设二:勤劳的人、会动脑筋的人……)
三、探究,感悟课文
1、研读“勤劳的人”
(1)句子一: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a读了这句话,有什么体会呢?抓住“一棵一棵、一直、筋疲力尽”等体会“好辛苦”。
b反复引读,
(2)句子二: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讨论:怎么读?指导个性化朗读
(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劳的种田人付出了那么多的汗水,结果怎样呢?齐读最后一节。
讨论:为什么禾苗会枯死呢?(板书:拔苗 枯死 违背规律 好心办坏事)
过渡:这个种田人看他的年龄也不像是个刚种庄稼的人,为什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请读第一段。
2、研读“急性子的人”
(1)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巴望找近义词比较。
你读着“巴望”这个词,你好象看到了农夫什么样儿?你可能还听到了他对禾苗说着什么?(提示:用上一些叹词说)
(2)比较: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3)小结:是呀,面对好象没有长高的禾苗,这个种田人的心情真是——(心急火燎、迫不及待、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急不可待、心急如焚)书本上用了个词叫——焦急
(4)看老师写“十分焦急”的“焦”,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大胆想象,看下面的四点像什么?
(5)从这一段,咱们了解到了种田人内心的焦急。谁能把他焦急的样儿读出来?
五、明理,揭示寓意
1、现在,你明白种田人好心办坏事的第二个原因了吗?(板书:急于求成)
是呀,急于求成,违背规律,尽管很勤劳,辛辛苦苦换来了的却是——(齐读最后一段),
2.当种田人听了儿子的报告来到田边时,看到枯死的禾苗,他会说什么呢?
出示:那个种田人 地说:“
。”
3.看着种田人难过、伤心、后悔,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种田人吗?
五、诵读,延伸课外
《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是我国古代一个大学问家孟子写的,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孟子的原文只用了短短41个字,可有意思了。听老师吟诵古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今天学的寓言就是根据这篇古文来的。想不想读读古文?自己对照我们今天学的课文读一读,再看看下面的解释。能读懂哪些。
2、我们一起读。读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晃晃小脑袋。
3、这个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老师小时候读过,你们现在读了,当你们有了儿子和女儿时,他们可能还会去读,为什么会永远流传呢?
4、是呀,寓言充满了智慧,能带给我们无穷的启发。从远古时代起,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就有了寓言,像我国的古代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俄国伟大作家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写的《拉封丹寓言》等等(展示书籍),有兴趣的,课后可以多找一些来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6
《揠苗助长》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大家读得很认真,提出了几个问题,也找出了答案。今天老师也有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好吗?
生:好!(听老师说要和他们讨论问题,兴致很高)
师:看图,读了课文,我在想,图上的这个“拔苗助长”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该怎样评价他呢?比如,我会说我们班的韩润同学勤奋好学,但是胆子有点小……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优点,有缺点,那么,对这个农夫,我们该怎么评价他呢?大家议一议吧。
学生纷纷和周围的同学讨论。
(教师巡回了解情况。听了几个同学的说法,我发现学生还是停留在对农夫具体做法的评判上,马上停下来,再引导。)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他把秧苗拔高了,秧苗没有水和养料都死了。
师:对,他这种做法对吗?生:不对。
师:这些咱们昨天都说过了,谁有新的看法?
生2:他总是嫌自己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
师:对,他有什么想法?
生2:他想让秧苗长得快一些。
师:你们从他的想法和他后来的做法中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大家再讨论。
学生议论纷纷,接着交流。
生4:我认为这个人很勤快!(有些学生不以为然的笑话他的观点)
师提醒大家:注意,不要急着否定别人哦,要学会倾听不同的意见。(再问发言的学生)你为什么觉得这个人勤快呢?我们很想听听。
生4:他干了很多活,不怕累。
师,面向大家提示思考:他说得有道理吗?
学生有两种意见,我鼓励他们大胆说自己的根据。议论了一下,继续讨论:生5:我觉得他是个勤快的人。
师:我们来读第一段。(齐读)你们的爸爸妈妈盼着你快快长大,老师盼着你们快快的长学问,长知识,这种想法对吗?
生:对。生6 :对呀,这个人想让他的秧苗快快长大,他家没有吃的了,他的想法是对的。
师板书:想法。引导:就是说他有一个美好愿望,是没错的,对吗?(板书:美好)那么你们有什么愿望?
学生纷纷说自己的愿望,来不及单独发言的,在小组内说说。
师引导:同学们都有美好的愿望,甚至远大的理想,太好了。这样我们做起事情来才有劲啊。学生纷纷插话:我想要自行车,就地攒钱,不买小零食;我想当科学家,就得每天好好学习……
师:我们再来说说这个农夫。他有了美好的愿望了,可是,实现了吗?
为什么呢?
学生议论。生7:他把秧苗拔高了,秧苗死了。
生8:他应该给秧苗除草、浇水、施肥。
师:就是说,他的做法错了,对吗?板书:做法错误
看这八个字(愿望美好;做法错误),我们能总结出什么来?
大家一起总结:有了美好的愿望,还要有正确的方法。
结合世界说说自己的愿望怎样才能实现。(略)
作业:
1 这个寓言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你还知道其他的寓言故事吗?课后讲给同学和家长听听。
2 创新思维:替农夫想想办法,除了浇水施肥除草这些办法外,怎样能让秧苗更快的长高。(结合新科技,发散思维)
(反思:
这篇寓言故事很老了,基本的含义是教育人们万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违背。但是一年级学生不容易理解这点。本单元主题是“愿望”。和这个主题结合,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应落脚到人不但要有美好的愿望和理想,还要有正确的奋斗方法。我设计了让学生分析这个农夫的思想行为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读书、思辨的过程中明白道理,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我没有用多媒体课件。语言本身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所以需要的不是再现情景,而是逻辑思维能力,是思维的广度,是发散思维。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确体现出了思维的不断提升。他们不断讨论,倾听,思考,争辩。我都不置可否,没有直接给出我的判断。而是适时的给与引导。最终道理很自然地摆在大家面前,一点也不勉强。)
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 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7课寓言两则之《揠苗助长》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词句,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2复述故事给爸爸妈妈听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27课寓言两则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请听课文欣赏(放课件)同学们认真听 认真看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自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二)自读自悟:
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 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
3,指名读文
(1)第一自然段:
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 请看课件2——4(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 再读读看。(板书:巴望,着急)
b,指名答
(天天,你能读读这一句吗 )
(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 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 太着急了,读)
(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谁再来读 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
c,齐读这一段
(2)第二自然段:课件5—7
a,你怎么这样读"筋疲力尽"呢 (这个人太累了)你为什么这样筋疲力尽呀 (因为着急禾苗快点长,这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b,虽然这么累,你看看他脸上的表情:高兴着呢!怎么呢 (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
c,咱们一起来读读
(3)第三自然段课件8——9
a,你为什么这样读 (喘气,很累)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很累 看来这个人累极了,你怎么还笑着读呢 (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所以,他虽然累坏了,但还说自己的力气"总算"没有白费!认为自己这么做对极了!
b,你能试着读读吗
(4)第四自然段课件10——11
a,这么着急的结果是什么 (禾苗都死了)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太着急了:他把秧苗拔高了,秧苗没有水和养料都死了。如果你是禾苗想说什么 )
b,如果你是这个农民的邻居,看到这幅情景,你想对他说什么 (禾苗要慢慢长,急着拔只会坏事)对,禾苗生长都有它一定的规律,要慢慢的长,如果咱们不依照他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
c,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了坏事呢 (小组讨论)
四,总结寓意课件12.
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五 拓展
1 演一演
2 说一 说
板书设计:
农夫 急 拔禾苗 枯死
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揠苗助长》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一定要注意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体会寓意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一些比较浅显的词语,已经能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准确理解出来,较长的句子也基本能准确断句,读通顺。但以他们的认知水平,要理解文中的寓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上采用了大量的课件创设,还创设了与学生生活体验直接联系的场景,比如学生表演等让学生去体验、感悟,从而明理。
教学目标
1.掌握由本课生字构成的词语“盼望、精疲力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篇寓言故事。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认真体会寓言故事中包含的道理,懂得做事一定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教学重难点
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
各种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起兴趣
1、师:同学们,请看谜语(课件出示谜语):
“木头戴个撇帽子,田里长着青青草。你可不能小看,他是餐桌上的宝中宝”。——打一植物师:请各位同学猜猜,它是什么?(引出禾苗)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师:同学们知道禾苗怎么生长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揠苗助长”。但是故事的最后,可怜的禾苗却都死了来,同学们想知道故事中的禾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设计意图】以禾苗的枯死来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3、生:想。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习寓言《揠苗助长》。请你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揠”是提手旁,“助”是“帮助”的助。(课件形象的出示课题)
师板书课题。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吧。(放课件)
【设计意图】课件演示,不仅可以让学生听,更可以从视觉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师:故事听完了,那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
生:拔。
师:所以也有好多人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这个农夫想让禾苗快点长高,就帮助禾苗生长。可结果禾苗却枯死了。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
生:想!
师: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阅读课文,并且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
“揠”是什么意思?“助”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在朗读的时候,老师做一个温馨提示:(课件出示)
A、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B、边读边思考每句话的意思。
C、小组内同学互相纠正读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形象直观、即节省了时间,又使学生明白了读书的要求。
3、师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并指导书写。
师:书中有几个难写的字。但我们写字要从小打好基础,才能写出漂亮的字。下面请几个同学来展示书写一下文中生字吧。看这四个字哪个最难写?仔细观察,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师:“费”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弓”字要写的扁一点,再写撇、竖。焦的书写位置,望和算自己写,注意算中间是目,要用眼睛认真看。
师:请同学们再次观看“费”的笔顺。(课件一点一点的出示费的笔顺)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地问,主动地问,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写字也很重要。对于有些难写的字,师要示范书写。课件一笔一笔出示字的笔顺,不仅可以让学生跟着学,而且可以纠正学生书写笔画的错误。
过渡:同学们真善于思考,你们提的这些问题等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就会弄明白了。
三、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二)自读自悟:
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尽量上得有意思一些,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此环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领悟和理解。
2、师: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我把自己想成那个人,然后假装自己就是他,所以这样读。
【设计意图】以一个学生来示范,教并让其他学生领悟读书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指名读文
(1)第一自然段:
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板书:巴望,着急)
B、指名答生:“天天”。
师:你们能齐读读这一句吗?
生:能。
师: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
生:可能长了,但是长得很慢。
师:怎么知道呢?
生:因为“好像”的意思就是说感觉一点也没长,但是禾苗不可能一点也不长。
师:你不仅说得好,而且结合情景想象得更好!可是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
生:太着急了。
师:你真会理解,请你再读课文,找出其它的描写他着急的词语。
生:(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
课件出示学生所找的词语。
师:你真是一个认真的会动脑的好孩子!谁再来读?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
【设计意图】学生在演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课文,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
师:他演的真好!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画面中的人物,他是不是这样做的?和我们大家的做法有什么不一样?(课件动画出示老农在天边转来转去的样子。)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和学生的表演作了对比,让学生对老农焦急的动作神态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三)怎样揠苗师: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办法,一起读读第二段话。
师:他想出的好办法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弄得——(筋疲力尽)啥是筋疲力尽?(生自由说)①不想动了,(是挺累的)②没有一点劲了,光想躺到地上。(你体会得真好),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就叫筋疲力尽。
谁来读这段话?(读吧)那我们也来学农夫拔一拔,一起做动作,问,你有什么感觉?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累了?第三自然段指名读生:书上的词语“喘气”和“很累”。
师:是呀,虽然很累,可看着被自己拔高的禾苗,他是什么心情?生:高兴的!师:谁来高兴的读第三小节。
师:你读出了高兴,谁来一边喘气一边高兴的读读?师:你也上来读:“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师:瞧这农夫又累又得意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段话。我读前边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生接—— 【设计意图】反复的让学生模仿着读,可以让学生更深一层的揣摩课文的意思。
师:刚才,我们同学们读了课文,请你听一听我们的`朗读专家是怎样读的。
(课件播放音频朗读。)
师:老农拔高了禾苗之后,他的心情怎样呢?生:盼望禾苗快长。
师:盼望什么意思呢?生:渴望、希望。
(课件出示盼望的意思。)
(四)结果怎样?说出寓意。
1、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还兴奋得以为禾苗都长高了呢!回到家,他一边喘气一边说──,从他说的话中你读明白了什么?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总算”说明什么?应该怎样读?2、.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他的儿子很纳闷,心中会想什么呢?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结果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3、.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全枯死了,会说些什么?回去会怎么开导爸爸呢?农夫看到禾苗都枯死了,会伤心地说什么呢?听了儿子的话后,又会怎么说呢?同桌想象一下,演一演,看谁最能让爸爸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4、学生表演。
5、师:你们表演的真好,我们再来看一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他们是怎么表演的,同时想一想我们与他们相比,哪里表演的比他们更好,哪里还需要改进?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的观看!【设计意图】课件的观看,让同学们和自己的表演作对比,不仅使同学们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使同学们更深的一步的理解了《揠苗助长》的寓意。
6、师:看完之后同学们自由发言,小组内再演一演。
7、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像“拔苗助长”这样的现象?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心中想说的话,既是一次说话训练,又是对文本思想的升华。新课程标准要求要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想想、说说、演演,既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又是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这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小培养。让同桌合作,读演结合,既互帮互学,又培养了合作意识,共同享受读书表演带来的乐趣。
四、回归整体,练习复述。
农夫后悔极了,他要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希望大家可不要像他那样做傻事。
【设计意图】复述是一个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再一次走进了故事,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
都枯死了,飞跑着回去告诉自己的父亲。农夫根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连忙赶到地里。邻居们也来了。这个时候,面对着这样一篇枯萎的禾苗他们会说些什么呢?面对或许还有一两棵禾苗奄奄一息这一情景,他们又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
农夫的儿子说。
邻居们说。
师:是呀,这个故事中的农夫真是可笑。方法用错了,就算花了很大工夫,还是徒劳无功。怪不得有一句谚语这么说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现在你对这个成语有什么新的理解吗?故事讲完了,大道理也出来了像揠苗助长这种藏着大道理的故事就叫寓言。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起因)——(经过)——(结果)
盼望拔高禾苗禾苗枯死焦急筋疲力尽白费力气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反思:
这则寓言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勾勒出了古代一个可笑的人物形象,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1、由于是一篇电教案例设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课件,有课件出示生字,课件动画演示老农焦急的过程、动作,还有借助课本剧课件让学生观看等。由于本节课对课件的使用,所以教学效果达到了空前的好。但是由于使用了较多的课件,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
2、在学习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插图,借助课件帮助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在本课的教学中,设置了较多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朗读。住“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这一关键的句子展开阅读,先找出描写农夫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词句,从“巴望”“天天”“焦急”等语句上感受农夫内心的焦急;
再抓住“终于”“急忙跑到田里”等词句体会农夫想到办法后急切、兴奋的心情。然后边读边想:“农夫帮助禾苗长高的结果?禾苗为什么没有长高反而都枯死了?”从而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其中针对一些难理解的问题,在教学中都采用了课件帮助解决。
3、整个课堂中采用了许多让学生表演理解课文的方法。
出现的问题:
1、这节课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很多考虑,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课件的使用老是因为慌张点击的不是时候,没有恰到好处的使用。
2、词语的理解不够到位,没有深入细致的让学生理解分析。可以采用逐字理解或表演说话或课件设计帮助理解等方法让学生明白透彻。
3、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不够灵活,比如,在对每一段重点词的处理上,因对课堂的时间把握的不太准确,害怕学生回答不上来,好几个学生才能说对,这样浪费时间。所以,直接把重点词告诉了学生,这样的问题设计的非常好,但是这样的处理对学生课文的推敲训练效果是非常微小的。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我要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随时进行改正,提高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