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材简析: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课文讲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父母亲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在他们的影响下,萨沙也不甘于做弱小者,并学会了保护弱小者。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渗透了培养自信自强人格的思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现在虽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可老师今天却提前给你们带来了夏天的问候,想听吗?好,那就让我们到夏天的一个森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放音乐)
师:伴着音乐,我们美美地读读这样几句话,看看夏天的森林带给我们怎样的享受。
师:听着这么美的音乐,读着这么美的语言,你们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师:是呀,就在这美好的森林里,就在这甜蜜的一家人当中,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题目叫《我不是最弱小的》,仔细看老师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 注意“弱”的写法。
二、 释题问难,感知内容。
1、 什么样的人是最弱小的?(师小结每个人的看法、理解不一样)
2、 那究竟什么样的人是最弱小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要想弄清这些问题,咱们还得好好读读课文。
3、 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 读准词语:闷热 掀起 滂沱大雨 娇嫩纤弱
5、 那通过初读课文,知道“我不是最弱小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了吗?
那他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们还是先看看事情的起因。
三、 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1、 指读第二自然段。
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嗯,一场雨破坏了先前森林里那美好的画面。
你从哪儿知道这场雨很大呢?
指导朗读。
在来得这样快,下得这样急的大雨面前,什么显得尤其重要。
板书:雨衣
可一家四口仅有一件雨衣,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谁能找到这一段中有关句子读一读。
板书:爸爸——妈妈——萨沙
2、 爸爸把雨衣让给妈妈,妈妈又把雨衣让给了萨沙,板书:让
读到这儿,你们有什么疑问?(爸爸为什么把雨衣给妈妈,而不直接给萨沙;妈妈为什么把雨衣给萨沙,而不给托利亚……)
3、 萨沙跟你们一样也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你们和萨沙的疑惑归结到一点就是这件雨衣究竟应该给谁?不妨读读3——6自然段。
4、 出示句子(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齐读。
5、 再看他们让雨衣的行为,那你对刚才的疑问怎么看?生交流。
6、 师小结:看来爸爸认为妈妈比自己弱小,妈妈和托利亚认为萨沙比自己弱小,萨沙成了大家眼中最弱小的人。
7、 到底什么样的人是比自己弱小的人,什么样的人是最弱小的人,再读对话部分(分角色读)
8、 萨沙在妈妈的眼里谁也保护不了,是最弱小的人,那他为什么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谁能找到课文有关段落读一读。
9、 指名读第七自然段。指名回答。
板书:蔷薇花
你怎么看出来蔷薇花比萨沙更弱小?
现在妈妈眼中最弱小的萨沙也能保护蔷薇花了,难怪他会对妈妈说—(指导朗读萨沙的话)]
10、见到这雨中感人的一幕,你们最想为他们当中哪个人的行为而鼓掌,你们的掌声最想送给谁?(生交流)他们让雨衣的行为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传递。老师的掌声想送给他们这一家可爱的人。同时,这掌声也应该送给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因为你们也明白了——齐读(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四、 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1、 实际生活中,有没有遇到比自己弱小的人,你又是如何保护弱小者的。
2、 那你又有没有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和保护?
3、 师总结:所以,没有绝对最弱小的人,当你竭尽所能去帮助比你更弱小的人,你就已经骄傲地证明了——(我不是最弱小的,再一次齐读课题)
教学反思:
从文本内容上看,课文似乎太简单,学生一读就懂,但通过与文本多次对话,发现这一课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好上,文章虽记述的是一件生活小事,但蕴涵深刻做人的道理:不甘于做一个弱小的人,应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抓萨沙同妈妈的对话展开教学,重点读懂妈妈的两句话很关键,这两句话实际上帮学生弄清什么人是比自己弱小的人,什么人是最弱小的人。
从教学方法上看,一开始不知如何找到文章的切入点进行教学,试教时总觉得把课文嚼得太碎,形散、神也散,通过反复琢磨教材,认为可先提出三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丢下去,再层层深入推进,由表及里地理解人物内心世界,逐一解决那三个问题,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是:1、“掌声献给谁”设计虽好,但落实得不太到位,掌声鼓得要明白、真挚、发自内心。2、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应感到愉悦,评价时尽量不重复学生的话。
第一课时
一、讲述故事导入
1、检查预习
昨天要求大家读一个小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都读熟了吗?有不认得的字词需要帮助吗?
2、讲述故事
谁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愿意来讲一讲。
(稍作准备后请两位学生讲述并简评)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请在书上把有关内容画出来)谁能把自学要求读一下?(指名读)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要求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要检查字词学习情况。(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谁能读得又准又响亮?
弱小 旷地 掀起 几滴 娇嫩
纤弱 托利亚
(1)指名读,老师随时正音
(2)这些词中的那些字音还要特别注意呢?“旷地”的“旷”读第三声
(3)谁能把这些词读一读呢?指名读(随便指)
(4)齐读两遍,好,最后我们连起来把这些词读两遍。
(5)大家读的真好,现在我把拼音去掉,谁能读好它?(指名)
(6)生字词学得很好,现在我们来讨论学习课文时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重新出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三、精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2、分自然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萨莎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玩,点明萨莎是最弱小的。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莎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莎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
四、精读第一部分
1、自由地朗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 讨论:
时间:假日
地点:森林
天气:闷热
人物:一家人
3、 小结。
五、指导写字
1、“蔷薇”两个字上小下大,草字头占整个字长的四分之一;
2、“附、聊、滂、沱娇、纤”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垂”的笔顺。
六、作业
1、 钢笔描红。
2、 抄写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背景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小萨沙与一家人外出度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一家人手无足措。因为出门时只带了一件雨衣,所以父母亲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最需要保护的萨沙。而萨沙在父母亲的影响下,也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
就文本本身而言,文章说的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蕴涵其间的深刻道理。这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教学这篇文章时,宜以“我”为主线,一方面关注“我”的行为、言语,一方面关注“我”的心理、情感,借助读、议、说、写等方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心灵沟通,从而使学生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并真正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美的乐趣。
设计理念
苏教版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说:“学习语文无非就是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的确,语文课应该追求简单,纯朴,老师要简简单单地教,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地学。
设计流程
一、想想问问————与学生对话
1、关于我(教师)
①同学们认识我吗?(认识)
②都知道我什么?(交流)
2、关于“我”(萨沙)
①大家认识这个“我”(萨沙)吗?
②想知道些什么?(讨论)
3、学生分组交流
4、揭题:今天来学习一篇写萨沙的文章,题目是《我不是最弱小的》。
5、想想问问
①打算怎么读课题?(突出“我”、“最”或者“弱小”)
②初读课题,有哪些疑问?(如:还有比我更弱小的吗?谁以为我是最弱小的?什么是最弱小的?)
6、自读文章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学伊始,巧妙结合课题,以“我”入手,由表及里。这样既拉近师生之间的课堂距离,又自然引入语文教学的主题;既注重课堂说话的训练,又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既是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与通道,又是实现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构建。在揭示教学课题后,学生紧紧围绕课题质疑、讨论,这同样也是语文课堂自主性的很好体现。如此,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变得积极探究、勤于思考、勇于表现。第二,从这样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语文资源和语文的实践无处不在。细想之下,整个教学过程不就是一次有益的口语交际吗?而这样的交际又是在师生平等、民主的对话中进行的。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孩子们学习的自信与勇气,我们不难触摸到孩子们丰富的思维,甚至可以激活孩子们对于语文学习沉睡着的心灵。]
二、读读议议————与文本对话
1、我的一家(自由读第一小节)
①我们一家人:父亲、母亲、拖利亚、萨沙(我)。
②我(萨沙)是最小的一员。
2、我的活动(细读第二小节)
①到森林去。(突出森林的美好)
②我们一家人的快乐:母亲与孩子们在草地上聊天,父亲在草地上读书。
3、我的言语(听读第三至第八小节)
①听课文录音,感知萨沙与妈妈的对话。
②读读画画,画出我(萨沙)说的话。
③研读妈妈与萨沙的对话,能从这些话语里读出什么?
“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希望与妈妈一样拥有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拥有与妈妈一般的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④组织讨论,议议萨沙和妈妈各自的想法。
[设计意图: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堂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借助读读、议议的阅读策略,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无声的对话与有声的交流。一方面凸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样的阅读新理念,一方面主张通过阅读使学生学会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这里将教学的重点圈定于萨沙与妈妈的对话之中,要通过反复阅读,通过精细讨论,体悟出萨沙三次说话的不同心境。]
三、说说写写————与心灵对话
1、我(萨沙)的精神世界(研读第七、八两小节)
①不解——雨衣为何让来让去;
②不满——也有着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③自豪——实践着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2、创设情境(说一说)
①分别说说当时我(萨沙)心里的想法;
②我(萨沙)会对风雨中飘摇的蔷薇说些什么;
③通过这件事情,我(萨沙)会对他熟悉的小朋友们说些什么。
3、“我”(学生)的精神世界(回读全篇课文)
①你想对萨沙说些什么;
②你打算对萨沙的妈妈或者其他人说什么吗;
4、创设情境(写一写)
①相信文章中的萨沙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萨沙,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②谁是最弱小的呢?你们有过这样的感受或者是碰到过这样的场景吗?请以“最弱小者的呼唤”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不仅因为语文本身就浸润着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精神,更因为语文学科所独特的“文”性之所在,母语文化,人文情怀,文道合一。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中不但要重视文章中萨沙的情感世界、精神风貌,还要着重学习者(学生)通过学习内化的情感、精神。这里主要借助于说话、写作的方法实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说话是为了积淀文本中流淌的情感因素,而习作则是倾吐学生心中积蓄的情感。如此,不但培养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丰富了学生习作的内容,锻炼了学生习作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语感的形成,活跃思维的发展。从而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渐渐形成。]
{总述:《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在设计时一方面强调关注文本,既注重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又突出文章情感思路的揣摩;一方面力求走进学生心灵,既引领学生与鲜活的文字对话,又为学生与作者、时空对话构建平台,既有与文本本身的有声交流,又有与自己心灵的无声倾诉。这两者的体现都借助于和谐、自然的对话形式,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力求体现简单的原则,简简单单地教,简简单单地学。}
课 题 我不是最弱小的 课 型 新授 案 序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 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能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懂得自信自强。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懂得自信自强。 教学难点 品读重点词句,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自信自强,勇于承担责任,不甘于弱小。 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 小黑板 《让世界充满爱》的磁带、录音机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一、课题导入 二、精读课文 三、总结延伸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我不是最弱小的 2、再次读题,体会感情上微妙的变化。学习第1小节:1、提读前要求:哪些词引起你的注意? 2.指读第一小节 3、设疑:这一小节交代了什么? 4.指导读书。学习第2小节:1、过渡:一家人来到森林里,森林里怎样?一家人在做着什么? 2、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轻读第二节,用“——”划出描写森林美好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3、森林的景色很美好,萨沙的一家在做什么呢? 4、读到这里,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5、老师给同学们配上音乐,你们想读吗? 6、可是,是什么破坏了这一幅美好的画面?文中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7、前文有暗示天气会下雨的词语吗?介绍“前后呼应”。 8.读萨沙一家让雨衣的句子,有收获吗? 9. 板书:爸爸——妈妈——萨沙学习第3—8小节1、萨沙说了几句话?体会一下他当时会用怎样的语气说呢? 2、妈妈回答了几次?她的言下之意你读出来了吗? 3.指导读书。 4、过渡:萨沙有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他是么做的?画出写得好的地方。 (相机指导) 5. 读书指导 3-8小节一共有三处对话 ,我们怎样才能读好这几处对话呢?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进行读书评价。 6、分角色朗读课文3—8节 1、再读题目。 2、总结全文宗旨,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萨沙的做法,将妈妈的话拓展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植物、动物。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 其实萨沙和你们一样,只是一个小学生,可他却不甘心做弱小者,对蔷薇伸出过援助之手。在现实生活中,你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事物吗? 教师适时点评。 学生读课题,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名读课文,思考,画出相关词语。 学生齐读第一节。 学生思考,划线,朗读。 指名读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齐读。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读3-8小节。思考并回答3次分别是怎样的语气。 学生读书、划线,感受“掀”、“盖”等动作的微妙。 学生分读妈妈和萨沙的话,体会妈妈的良苦用心。 。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对学生以后的读书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细心读书,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带着问题读书,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效率。读写并用,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累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储存。 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思绪自由飞翔。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文本理解,更能体会文章的主旨。 多种形式读书,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 有效的延伸可以让学生除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外,更能够将语文向生活更深处拓展。 附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让雨衣 爸爸——妈妈——萨沙 保护弱小
一、付老师这节课哪些环节的读的设计是非常有效的,那些环节有待提高?
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两处描写蔷薇花的语句以及萨沙与妈妈的对话,特别是后者,既是重中之重,同时又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和难点所在。我认为付老师在深入领会“妈妈”两次说的话和萨沙的三次问话这两个部分设计的非常有效。
首先妈妈的两次说话的用意上:第一句话“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意在教育萨沙要懂得同情弱者,保护弱者;第二句话“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是在激励孩子。付老师变换形式反复让学生朗读,然后进行了句式练习:“妈妈”说的第二句话还可以怎样说?(①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②要是你能保护别人,那你就不是最弱小的人。)让学生理解“妈妈”对萨沙的良苦用心。同时,联系前文一家人递让雨衣的情景,让学生对“妈妈”的话有更深刻的感悟。
其次是重点读好萨沙说的三次问话:第一句“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指导学生体会萨沙不懂他们为何这样做的心理,读出天真幼稚的语气;第二句“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让孩子们揣摩出萨沙不甘为弱、也想保护弱者的心理;第三句是萨沙把身上的雨衣盖在蔷薇花上之后说的话,“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这一句指导学生体会萨沙的自豪感,因为他已经不是最弱小的了,能够保护比他弱小的蔷薇花了。这样,通过学生不断深入地朗读,不仅培养了语感,也受到了健全人格的教育。
我觉得描写雨前蔷薇和雨后蔷薇的两段文字如果采用比较阅读,结合画面,巧妙地理解并积累形容雨下得很大的词语,以及形容不同状态下的蔷薇的词语,并乘势配乐指导感情朗读。同时,让孩子懂得是蔷薇花的娇嫩、弱小引起萨沙不甘当弱者,要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是不是会更加有效的提高朗读的时效性呢?此环节我觉得具有多元的功能,能够达到词语积累、内容理解和朗读指导的三个方面。
在角色朗读的环节中,老师扮演妈妈,学生扮演萨沙,把叙述的话都省略不读会不会对提高课文的实效高一些呢?
2、怎样做是课文读得更有效?
要想有效地指导课堂朗读,我想必须有学生充足的预习作为积淀。为此,就必须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教给他们明确具体的预习方法:如课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处理好长句子中间的停顿,课文至少读几遍,每一遍要达到什么要求等。只有形成了良好的预习和阅读习惯,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朗读的指导效率。
在课堂上,首先要点燃起学生朗读的激qing与欲望。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的引导评价语就很关键了。只有给予了学生准确和发展性的评价,赋予学生朗读的成就感,才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和欲望。其次,要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给尽可能多的学生朗读表现的机会,使他们积极参与,不再失落。第三,要给不敢举手的学生朗读表现的机会。因为,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想表现自己的,只是缺少了站起来的勇气而已。第四,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入情入境,读出情感。第五,理解,读出自己的体会与特色。
3、困惑:现在我教的是一年级64个人。人数比较多,尽管我用了多种方法训练孩子们的朗读。从入学的时候我们就开展了亲子阅读,(每天看一个故事,每学期背诵15首古诗)孩子开始由于识字量有限,我们就建议家长给孩子们每天讲一个故事,学完汉语拼音以后就让家长给孩子买一些拼音读物,让他们每天自己读一个故事,现在孩子们已经会阅读小故事了,而且部分同学已经养成了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了,蒋子硕同学就说,老师我现年睡觉之前我不看一会书就睡不着觉,郑然同学说:老师我每天不仅看书可以自己看了,而且古诗背诵了35首;姚慧静同学的记故事本已经记满2个横格本了……..
通过半个学期的积累,再加上课上采用了适合低年级阅读的多种方法。孩子们的朗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感觉还是不很理想,对像《邓小平爷爷植树》这样的课文,感觉还是不很理想,两节课下来,感觉孩子们朗读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不太高,对于这样的课文如何处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难点:末-未的区分;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古筝曲。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板书课题。
文中的我是谁?他为什么这么自信?
1、板书课题,认识生字“弱”,范写“弱”字。
2、什么是“弱小”?它的反义词是什么?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标注:标出自然段。
识记: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想想:文中的我是谁?他为什么这么自信。
(讨论)“弱小”的反义词是什么?
学生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师生交流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自读:不会、不熟的生字。
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小老师领读
⑵小兔开门游戏:如:
师边举生字卡片边问:小兔、小兔、谁来开?
生边做小兔动作边回答:我来开,我来开。
师:,你来开,你来开
:弱、弱、弱,弱小的弱。
全班学生:弱、弱、弱,弱小的弱。
⑶认读词语:弱小、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簇拥、随风舞动、芬芳、聊天、倾盆大雨、递给、娇嫩、掀起
指名学生读生字词,读对了其他同学拍三下手,表示奖励。
⑷说说自己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⑸画一画:
把偏旁一样的生字画成红花。(萨、芬、芳)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末:与“未”的区分,采用组词、联想、记忆再现等多种形式牢记。
弱:提示点、提的写法。芬芳:草字头的两竖向内展,“八”要舒展,“方”的一横要长。以“支撑”整个字的方正平稳。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教师补充:强调“夏”字的中间是“自”而不是“白”。
四、认读新词(投影出示)夏天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花蔷薇簇拥聊天芬芳扑鼻应该娇嫩摸了摸五、重点识记(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
教师补充: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板书爸爸、妈妈、托利亚、萨沙)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说说你的理由。可是课文的标题就告诉我们萨沙不是最弱小的,他是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吧!
二、朗读感悟。
学生读我们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爸爸、妈妈、老师的眼里,我们是最弱小的吗?萨沙才五岁,妈妈夸是个勇敢的孩子,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a)读: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b)解:结合词句,解词义。
c)想: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d)思: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自由搭配,合作探究)
学生悟
1、合作读(自由组合,可以是分角色,提问式、表演式。。。。。。)
2、汇报(小组比赛汇报朗读)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三个问句:
a、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b、“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c、妈啊,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感悟萨沙不甘弱小的心理)
两个感叹句:
a、!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
b、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3、对比阅读感悟野蔷薇描写的作用。
a、读1-2段感悟:被铃兰花簇拥着的野蔷薇非常的美。
b、读第3段感悟:大雨中的野蔷薇却显得娇嫩弱小。
保护板书:雷雨——妈妈———弱小(萨沙)——让保护
更弱小的(野蔷薇)(保护弱小的,那么你便拥有了一颗不弱小的心。)
教师补充:1、默读课文,把描写蔷薇花的句子用横线画出。
2、交流自己所画的句子:
出示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⑴教师可抓住“簇拥”“第一朵”让学生感悟萨沙虽然那么小,但他多么善于发现,关爱身边的小事物。
⑵教学罗兰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⑶同学们,就让我们当一回善于发现,关爱小事物的萨沙吧!
朗读萨沙的话“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
出示句子: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⑴比较异同。说说自己的感受。
⑵此时的蔷薇花最需要什么?假如你就是蔷薇花,你会怎么说?
⑶你看到了这一株野蔷薇,会怎么想?怎么做?
⑷萨沙是怎么做的?把描写萨沙做的动词用圆圈画出来。
比较句子:①萨沙掀起雨衣,遮在蔷薇花上。
②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
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悟“轻轻地”写出了萨沙关爱蔷薇花,深怕自己不小心弄坏了蔷薇花的怜爱之情。
⑷朗读
这句话。
3、静静地读读课文,想想萨沙为什么这样做?
⑴小组交流各自的体会,要求结合课文内容来谈。
⑵全班交流,指导好萨沙的3句问话
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体验这样两点:
①父母亲言传身教,用自己保护弱小者的的实际行动教育了萨沙。
②萨沙内心不甘于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别人给予的保护。这里要抓住妈妈的答话,引导学生通过读,通过想象,感受到萨沙在妈妈眼中是弱小的;此外要抓住萨沙反问的话语,体会萨沙内心不愿意做一个最弱小的人,因此他要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
⑶分角色朗读妈妈和萨沙的对话。
三、积累(投影出示)
好词:森林景色露珠清新盛开应该保护娇嫩弱小勇敢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四、总结拓展
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
2、怎么读才能表达出萨沙呢?连读三遍课题。
3、在生活中你是最弱小的吗?说说看?
4、小结:
五、练读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拓展练习:试写问句和感叹句。
板书设计:
爸爸妈妈关爱托利亚保护萨沙我不是最弱小的蔷薇花
佚名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芳香扑鼻、附近”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萨少一家人学习,自学保护弱小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人新课
1.板书课题。
2.“我”指的是谁? 他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问。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同,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弱小、闷热、蔷薇、聊天、滂沱大雨、低垂、娇嫩、纤弱)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大雨如注:注,灌人。形容雨下得很大
娇嫩纤弱:柔弱纤细,
(1)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可分两部分,边读边想:课文可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沙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游玩明萨沙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沙不承认自己足最弱小的。
第一课时
一、细读课文
(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①讨沦。
时间:假日天气:闷热
地点:森林人物:一家人
②小结。
2.细读第2—8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森林美好的句子用“一”画出萨沙一家人相让雨衣的句子。
①讨论后出示句子。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读了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朵刚开放的娇嫩鲜艳的蔷薇花,闻到了蔷薇花扑鼻的香味儿)
指导看图,理解“一丛丛”。练习用“芳香扑鼻”说话。
②看图理解“大雨如注”。
森林是这样美好,一家人坐在草地上,有的聊天,有的看书,心情多舒畅啊!突然天空下起厂大雨,课文中哪个词形容雨大的?
(大雨如注——雨下得真大,好像是从空中灌下来的)
在这“大雨如注”的时刻,萨沙的家人是怎样互让雨衣的?
③出示第5、6两句话。
指名渎,说说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他们仅有一件雨衣,每个人想到的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最后雨衣让给了最小的萨沙)
指导朗读。(“赶忙、又、却”要重读,出来)
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过渡:萨沙的家人在大雨中相让雨衣
(2)理解妈妈的话。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说萨沙的父母、姐姐在大雨中是怎么做的。
他们的行为说明了什么?(每个人都在自觉地保护弱小者)
指导朗读。(强调“每个人”,用肯定的晤气渎)
指名读,齐读。
(3)指导看图,学习第7自然段。
萨沙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是怎么做的?(看图:萨沙把雨衣盖在了比他弱小的蔷薇花亡)课文是哪一个白然段告诉我们的?
指名渎第7自然段。用“A”标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朝着、走去、掀起、盖在)
理解“滂沱大而”、“娇嫩纤弱”。
指导朗读。
(4)理解萨沙的话。
“现在我该巧;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因为自己弱小的蔷薇花)现在他保护了比指导朗读。(要把萨沙能保护弱小者那种自豪的语气读出来)
(5)指导分角色朗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萨沙的三次问话要读出天真、可爱的语气妈妈的话可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全文
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生活中,同学们在今后的也应当像萨沙—家人那样自觉保护弱小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积累成语。
3.造句。
附近……
芳香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