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这次为您整理了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金色的草地》是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作品,文章生趣盎然,充满了儿童气息,通篇极力体现人与大自然互动的和谐美,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课文。前一阵我参加课程研讨,再看数篇这一课的设计,也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有几点细节处理得当,会使课堂更添生趣,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点题明旨,确定学习目标
首先,教师要备好课文的题目。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是本学期的要求之一,在开始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基础上,上课伊始,针对课题,让学生辨析,即不但明白“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意思,还要读出体会到的情感,思考文章意图和立意。做到在领会题意、感受意境的基础上,读好课题,达到铺垫情感、渗透文意的效果。这种铺垫,是整节课的内容基础,是教学情感总的领起,起到“点睛”的效果。
二、注意细节,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所以可以少或者不在突破疑难句、知识点上花费太多时间。同时,如果能让学生做到一边读好一边理解课文内容,就能完成释疑解惑,并同时传递课文中的人文情感。所以读好课文中几处关键的句段,是本课的突破方法之一。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进行适当地引导和评价很重要。教师应该力求做到把握细节、语言规范,做到描述准确、到位。
比如“他假装打呵欠似的也把蒲公英的茸毛朝我脸上吹”等长句子,充满情趣,但又比较难读。教师指导时,也要尽量使阅读练习具体到细节。比如:不能只要求学生“三到”──眼到、心到、口到,我认为根据心理学的认知规律,这是有先后顺序的。所以要教给学生读书的细节,教学生眼睛先看到文字,然后用心思考怎么读,最后脱口而出。在实践中这个过程很短暂,但是必须反复训练,尤其是针对总不能把课文读通顺的中低年级的学生。学生只有在真正学会方法后,经常使用这些方法,才能读好书。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耐心和爱心就显然是最珍贵的。
又如:“读清楚”、“仔细读”、“读出感情”这一类的语言太概括,学生难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执行,对读书的行为就没有有效指导,所以应该避免使用。教师应该多教给学生:先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准确,再把词和词连接起来多读几遍,然后在适当的地方做停顿,最后要尽量表达出词的意思,读出音调的高低变化来。这其实就是把句子读准确、通顺、有感情的过程。也是教学语文工具性的最好体现。
如果工具性的步骤可以细细指导,那么本课的人文性则更多需要在授课细节中引导和渗透。如:对“我”开始观察到的和后来的新发现,进行前后态度的对比。通过让学生体会“我”对蒲公英的情感变化,实现亲近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教育。以“我”的榜样力量感染学生,这是平常我们“说教”所达不到的。所以结尾的处理就显得至关重要,并且可以锦上添花。所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让学生谈自己如何理解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也和我们一起起床”这句话所包含的情感,让学生的心灵在交流中感悟、提升。
三、写练结合,力求扎实
特别要提到的是:我曾经听过几堂这篇课文的公开课,看到一部分精美的课件,但有一件遗憾的事情,就是有的教师在课件中出示的文字资料,选用了其他字体,而不是正规楷体。我认为这是遗憾:在小学,尤其中低年级阶段,是学生领悟汉字的笔画和结构的奠基时期,让学生读、识、写规范的楷体字,有助于学生学习准确、美观的汉字。所以我们给学生展示的课件及辅助材料等,一定要用楷体字,就像我们的语文课本一样,让学生在扎实的学习过程中成长起来。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
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
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发现有不认识的字做上标记。
2、读文后,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3、同桌相互认读生字,难记的生字反复认读,想办法认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
字形:“绒”“耍”
6、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7、抽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
归纳总结:
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
2、草地会变色的原因。
四、理解课文
1、齐读一自然段:思考: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
2、朗读。
五、课堂练习
1、正确书写本课14个词语,每个词语认真书写2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
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
2、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3、汇报表演。
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
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对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
早上:绿色 白天:金色 晚上:绿色
2、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汇报。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
5、朗读: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
6、齐读4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四、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
五、板书设计
时间:早上——中午——傍晚——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绿色——金色——绿色——绿色
花的形状:合拢像拳头——张开像手掌——合拢———合拢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给了学生一个充足的空间,通过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既可以谈学前、学后对蒲公英的认识,也可以谈自己喜爱的花草,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他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认识、新的想法、新的收获、新的提高。然后让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这样,把语文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感悟学习语文是有趣的。
认知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德育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
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
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 字形:“绒”“耍”
3、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4、抽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
归纳总结:
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
2、草地会变色的原因。
四、理解课文
1、齐读一自然段:思考: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
2、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
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
2、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3、汇报表演。
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
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对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
早上:绿色 白天:金色 晚上:绿色
2、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汇报: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
5、朗读: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
6、齐读4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五、完成课后练习二:回顾全文:从课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爱。
六、有感情地朗读。
作业设计:
优等生:
1、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2、交流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蒲公英的资料;谈谈自己曾经历过的有趣事情;或者从对大自然的观察中自己受到的启示。
3、抄写句子。
中等生:
1、读熟课文;
2、读课文,把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3、抄写句子。
学困生:
1、读课文;
2、抄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