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勤劳的编辑为大伙儿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六教案(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弄清本次口语训练的要求。
3.指导:
(1)读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应该怎样去解释。
(2)分组分问题练说。
(3)从三中情况中任选一种,认真阅读、领会,并想清是向谁解释?解释什么?怎样解释?
(4)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4.反馈。
(1)指名说说被人误会时是怎样解释的?
(2)说说本次口语交际训练后有什么收获?
(3)评议小结:说话的与其和态度要得体,说话要通顺连贯,声音要响亮,速度要适中。
教后小记:
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练习7
练习7 第一课时 本节课目标: 1、懂得“煮书”的意思。 2、学习鲁迅的几则名句,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 3、通过诵读,知道《今古贤文》的意思,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理解、背诵鲁迅名言以及《古今贤文》所选内容,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练习7的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学习语文与生活的第一、二部分: (1)思考:为什么说问号像钩子?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2)看图,图上画有什么?你从图上你思索到什么? (3)思考: A、书怎么可以“煮”呢?这里得“煮”是什么意思? B、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回答思考题1:为什么说问号像钩子?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2、指名回答思考题2:图上画有什么?你从图上你思索到什么? 3、指名回答思考题3:: A、书怎么可以“煮”呢?这里得“煮”是什么意思? B、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一)、学习语文与生活的。第三部分 (1)自由朗读鲁迅的几则名言。 (2)讨论,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 (3)小结: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善于在学习过程中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应该不厌其烦、用心地去琢磨书中的含义。勤于思考,积累书中的有益之处。 (二)学习第三题,。 1、学生自读《古今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学生思考文章内容,了解其中的意思。 3、说说书里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文章主要阐述的是读书的作用和方法。)用开火车的方式说出每一句话的意思。 4、将书本里的知识与实践结合,不懂就要问。 5、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6、正确、有感情、有节奏地自读、背诵。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抄写鲁迅名言。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口语交际。 第二课时 本节课目标: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口语交际: (1)让学生知道什么书是好书,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乐意把自己喜欢的一本好书清楚明白有条理地推荐给大家,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 (2)创设读书生活情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3)在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能正确的进行口语表达与评议,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 3、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并有创意地表达,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7。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自由读“写好钢笔字”的这段话,并认真读读字帖,观察字帖,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行中的位置。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并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行中的位置。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一)、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①你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什么? ②为什么喜欢? ③ 这本书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指导。 (1)学生思考问题,准备说话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书籍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分组练习各自的话题。 (4)班上交流,师生评议。 3、反馈 (1)喜欢这本书的理由是否充分。 (2)大家是否感兴趣。 (3)评议小结。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要写的字。 2、指导。 (1)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提示重点笔画的位置。“坐”字整体取斜势,中竖正而挺,两个横画一长一短,短横略向上翘,长横略向下狐。两个“人”字程左低右高之势。“器”字的四个“口”略有参差。撇头穿插在两个“口”之间,。写字时注意匀称,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3)学生练习,教师及时指导。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五、课堂练习。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描红、临写生字词,教师适当指导。 (2)抄写生字两遍。 (3)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一些描写长江的成语和古诗。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描红、临写生字词,教师适当指导。 (2)抄写生字两遍。 (3)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练习7六年级组语文教案 练习4 (初稿)
学科 语文 (第 十一 册) 主备教师 王海田 授课 时间 第 周 月 日 使用教师 课题 练习4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2.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2. 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教学方法与手段 读、背、写、说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和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问: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 (2)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来回答。(教师:有具体的含义) (3) 教师提问: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广泛) (4)小结。像这样的句子叫俗语,它是为群众所喜爱并广泛使用的语句,有着具体的含义)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五个俗语,看看各自是讲什么的。(有的讲自然风光,有的讲乡土特产,有的是讲民风民俗的) (2)师提问:这些俗语分布很广,你们听说过吗?(都是比较有名的,学生大部分应该听说过) (3)听说过的同学试着说说他们的意思。(教师可以适当加以补充) (4)教师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预先准备一部分的教学导入俗语的地域性。(本地也有这样的俗语) (2)要求学生当堂回忆生活中知道的当地俗语。(学生交流、讨论) (3)指明说一说。(师生评议,看是不是当地的,是不是俗语) (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 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 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 (4) 学生连说这些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5) 通过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6) 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明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明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 指导。 (1) 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亮度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姥姥的剪纸》。 (3) 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与相邻的字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整体布局和“清清爽爽、剪枝、梦境”等词的间架结构。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的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怎样去解释) (2)分组分问题练说。(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解释时态度要诚恳,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 (3)让学生从题中提供的三种情况中,任选一种,认真阅读、领会,并要想清楚以下一些问题:向谁解释?解释什么?怎样解释? (4)每组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3.反馈。 (1)评议后,让同学自由上讲台说说自己被误会时是怎样解释的。 (2)推选一名同学上台谈谈自己本次口语训练的收获。(可以从材料准备、语言组织、表达时的经验等几个方面谈) (3)评议小结。(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要得体,说话要通顺连贯,声音要响亮,速度要适中) 二次备考 课堂练习设计 背诵与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课外作业设计 自主练第四单元练习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教学目标
1、描红练习钢笔行楷字,努力写得人体。
2、区别比较9组汉字。并组词。
3、正确搭配词语,并扩展成句子。
4、综合修改句子中的错误。
5、熟记12条成语。
6、朗读、背诵《毕业歌》。
7、口语交际:写毕业赠言,并能用通顺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这样写的理由。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练习7 第一教时 总第97教时
一、明确课时任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练习7的第1-3项练习。
二、教学第一题
1、生齐读后自由书空一遍,要求注意每个字的运笔过程。
2、提出一些难写的字,集体讨论其运笔特点。
3、动笔描红,提出要求:
(1)注意字距与行距的安排。
(2)一笔描成,不要重描。
4、巡视后,反馈学生作业。
三、教学第二题
l、生仔细观察每组字,要求注意比较各组字有什么异同。
2、试填。
3、答案,教师点拨:抓住各组形近字的不同之处,或偏旁,或是某一部件,由此区别出汉字的音、形、义。(鼓励学生一字多组)
四、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
2、出示例子,指名读。
抢救病人 医生正在抢救生命垂危的病人。
师引导分析:前一个词语“抢救”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后一个词语“病人”则是与“抢救”有关的事物,这两个词搭配起来很恰当,符合语言习惯。然后再据此扩展成句。
3、学生仿照例子完成其他四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答案,师生评议。
(学生扩展句子,鼓励多种多样)
练习7 第二教时 总第98教时
一、明确课时任务
这节课我们继续完成练习7的第4-6项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多媒体显示教学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有没有毛病?有哪些方面出现了毛病了
2、师生讨论分析得出:
(1)有错别字,(2)词语搭配不当,(3)语句不通顺,(4)标点符号不恰当。
3、复习修改符号。
4、分小组从以上几方面人手,讨论完成这段话的修改。
5、指名说说小组讨论结果,其余小组可作适当补充、修正。
6、师生评议。
7、齐读修改过的正确语段。
三、教学第五题
l、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歌。(可采用接龙的形式)
2、出示12个成语。
3、请同学们自学这12个成语,要求:
(1)自由练读,可借助工具书解决字音问题。
(2借助工具书初步了解你不熟悉的成语的意思。
4、指名读,师生评议字音是否准确,小组读,齐读。
5、读成诵。
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四、教学第六题
l、激情导人。
同学们,明天你们将告别小学6年的学习生活,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些什么呢?是不是 ―― (师引背课文:“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地眷恋之情。”)
2、是啊!这儿还有一首歌,为同学们抒发了心中的情怀。
3、学生自由朗读。
4、小组派代表表演朗读,交流评议朗读时的停顿、轻声、重音等技巧的处理。
5、反复吟诵,理解大意,感受意境。
6、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朗诵表演。
练习7 第三教时 总第99教时
一、教学第七题
1、课前准备
(1)让学生事先摘抄一些赠言、名句。
(2)把课桌排成“u”字形,便于学生互相观察,确定赠言对象。
(3)在黑板上写上“临别赠言”并加以美化。
(4)播放歌曲《送别》,营造氛围。
2、谈话导人。
同学们,临别赠言是毕业活动中的一项最有意义的活动。留下你真挚的话语,送上我衷心的祝福,这是一份友谊,一份智慧,一份精神财富。这份财富的聚集,将使你一生愉快、充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小学语文最后一道练习题:临别赠言。
3、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训练内容及要求。
①何为“赠言”?赠言即分别时说的或写的相互勉励的话,可以是自己的内心表白,也可以是自己所喜欢的一句名言。
②毕业赠言的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要根据赠言对象确定赠言内容,先写下来,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③本次活动每个人都要参与,看谁讲得最好。
4、教师“下水”示范。
5、学生准备。
6、练习。
(1)自由说。
(2)指名说。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赠言作出适当的评议,及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练习6 第四教时 总第100教时
教学目标:
1、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笔画。
2、注意写字的章法。
3、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一气呵成,不要涂描。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两个汉字的书写特点
司氧
本次临写的“司”、“氧”均为右上半包围结构的字。“司”的里面部分要往左放,右上,右中,右下要多留白,以求到时候 字的重心平稳。
“氧”字着重练好横折斜钩斜这一笔画,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上作横画,渐轻,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再转势向下作背弯后回锋向上轻快挑出。
二、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三、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师生交流、评价
六、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七、作业:学生练习书写
教学要求
1.了解破折号的作用并会使用。
2.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涵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
3.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
重点难点
1.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涵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
2.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
教学课时 一课时
1.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涵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
2.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
重点句幻灯片
一 温故知新
1.字义的理解。
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时,要先把句子反复读上几遍,结合加点字所处的语言环境来确定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2.认识破折号。
破折号是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声音延长,拟声词后用破折号。”“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表示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时空的起止,或用为夹注。”即破折号的作用是:①解释说明;②表示递进;③表示声音延长;④表示转折;⑤加强重点。
破折号是一个用途比较广的标点符号。它的主要用法可以归纳如下:
①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②表示话题的转变。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表示声音的延长。⑤表示引出下文。⑥表示总结上文。⑦分行列举,每个分列项前用破折号。⑧用在副标题的前面。⑨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
3.拓展交流。
阅读三个小朋友的发言,结合课文的内容体会他们的想法,感受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自己从文中找一些重点词句或重要的场面、情节,仔细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并与同学、老师交流。
二 阅读平台
1.这两则寓言诗都告诉我们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以个人的眼光去认识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客观地、公正地去认识它们。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1)“我并不羡慕你这种囚徒的生活。”意思是鲤鱼对金鱼的“自由”并不羡慕,在鲤鱼看来,金鱼永远生活在鱼缸里,这根本不是自由,只是像生活在牢笼中的囚徒罢了,体现了鲤鱼对真正自由的追求。
(2)“我虽然由于不慎遭受了灾难,但我毕竟领略过江湖的广阔。”这句话是鲤鱼对金鱼的反驳。鲤鱼说自己虽然大难临头,但以前自己在广阔的江湖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见识过许多美好的事物,虽死无憾。而金鱼虽然能苟活一世,却毫无自由,这样的生活和囚徒没什么区别。
三 积少成多
这部分十二个词语都是成语,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学生可以查找资料,把这十二个成语故事找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道理,理解成语的含义。
四 口语交际
1.导入: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畅游在童话、寓言故事的海洋中,亲历着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故事,结识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故事人物。今天,让我们召开一个讨论会,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
2.请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将关键的要求用笔画下来。
交流明确:
(1)讲故事,还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2)故事要讲清楚明白、重点突出。寓言故事可以讲明寓意,也可以让大家思考。
(3)倾听别人的发言时要边听边思考。
3.准备发言。
自己再看一看活动建议,进一步明确要求。
准备自己的发言提纲,想一想自己是否按前三点要求准备了,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做一些调整和完善。自己先小声说一说。
4.进行活动。
(1)结合教材中“活动评价”发放《活动评价表》,进一步明确对听、说者的要求。
(2)小组内发言,大家共同评价,推选最佳发言者。
(3)每组代表在大家的帮助下完善发言,然后在全班展示,评选出“优秀故事大王”。
五习作
1.出示习作要求。
(1)以“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为题,想象自己有哪些经历。
(2)要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你是怎样得到尼尔斯的鹅的,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等。
(3)通过这个故事,你想告诉别人什么?想象一下再确定习作内容。
2.开始习作。
(1)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要求,弄清写作的内容和题目。
(2)以课文内容为基础,体会尼尔斯历险的经过,想象自己将要经历的故事情节。
(3)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写完后认真修改。
范文:
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我家养了许多鹅。一天,我正在院子里看故事《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我一看表,离上课只有几分钟了。“怎么办呢?”我心急火燎地叫着,准备走出家门。这时,突然从鹅群中间站出一只比普通鹅大几倍的天鹅,我吓了一跳:“这是什么?难道尼尔斯的鹅来到我家了?”我正疑惑着,天鹅说:“快来,我驮你去上学。” 我心里感到又害怕又新奇好玩儿。我试着爬到天鹅的背上,天鹅拍着翅膀飞了起来。三四分钟就到学校了,我激动地叫道:“我到了!”
天鹅轻轻落在校园里,周围的同学目瞪口呆地看着我从鹅背上下来。天鹅飞走后,一下子围上来许多同学问我怎么回事,我也有点儿说不清。
下午放学,天鹅从天空飞下来接我回家。我向同学们炫耀:“这是我的私人飞机!”平时走回家要四五十分钟,而现在五六分钟就搞定了。我的作业也很少,写完作业后就去河边玩儿。现在既然有天鹅了,我就可以好好在河里玩儿了。我指给天鹅看河里的鱼,天鹅把头伸进水里,等伸出水面后,嘴里已有三四条鱼了。我把鱼放进大口袋里,高兴地想:如果把鱼卖了,不就赚钱了吗?我们一直捉到天黑,捉了满满一袋鱼。我拿到菜市场,卖了好多钱,啊!太爽了!几天下来,我赚了一百多元钱。
我越来越喜欢这只天鹅了,简直和它形影不离。
这天,我们学校到山区举行马拉松比赛。我故意跑得很慢,等到周围没人时,我吹了一声口哨,天鹅从天而降,驮上我向终点飞去。不一会儿我就到终点了。天鹅飞走了,我坐在终点等着同学们。同学们跑到终点,看到我,都十分奇怪,我没理他们。最后,我得到了冠军奖杯。
现在,除了上课我一步也不离开天鹅了。平时,我和天鹅经常在天空中闲游。有一次我们无意间落在一个院子里,我看开着门,就走进屋里,屋里没有人,突然我看见桌上放着200元钱,我想到老早就想买一个MP4,可才攒了一百多块钱,如果加上这200元钱……我再次环顾四周,没人!我赶紧把钱装进了口袋,叫天鹅把我带回家里。
第二天,没人发现。第三天,没人吭声……我得意极了,又要天鹅带我去那个地方。但天鹅就是不起飞,可能它识破我的诡计了。我生气了,就说:“你不去,我去!”
我一个人跑到那个院子里,翻起钱来。突然,从门外进来一群拿着棍棒的家伙,嘴里喊着:“抓住他,是他偷的钱!”我慌了,赶紧从窗户逃了出来,他们紧追不放。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天鹅从天而降,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和他们打了起来。我想帮天鹅,可天鹅扇动翅膀不让我靠近,好像在说:“快走!这里有我!”我赶紧往家跑,身后只听见噼噼啪啪的敲打声。
我边跑边流泪。我知道我错了,一开始我就错了。我把天鹅当作我的工具,让它接送我上学,让它帮我捉鱼挣钱,让它帮我作弊跑完马拉松……我错了,我完全错了。我跑回家,拿出那300多元钱,站在家门口等着天鹅回家……
[教学目标]: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和蕴含着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和蕴含着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赞美过雪花,有多少赞美雪花的诗句名垂千古,谁能说出关于寻雪的诗句呢?(学生读搜集的有关诗句)
2、在生活中,你看到的雪又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
3、今天我们共同来欣赏鲁迅的《雪》,请认真读课文,看看课文写到了哪几种雪?据此给课文分段。
(板书: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二、学习第1—3自然段。
1、先读一读第1自然段,找到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明“江南的雪”的特点。(板书:滋润美艳)
2、哪些词句描写出“滋润美艳”呢?请再仔细读一读作者描写雪野时,用了哪些颜色,写了哪些事物?(边说边读):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浑黄的(磬口腊梅花)、冷绿的(杂草)。
3、单是看这些字眼,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这江南雪野的美,若你再边读边想象一下啊!这雪中的鲜花,鲜花中的白雪,交相辉映相互衬托,你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呀?(学生读到哪,就指导到哪)
4、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画面吗?
5、是啊、看到这些雪中的花儿,我不仅想到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江南的雪真是“滋润美艳”,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吧。
6、作者写了这雪中的花,觉得还没有写尽江南雪野,他接着又写到了什么?(蜜蜂)
7、如此一来就有了矛盾,这样的冬季,哪来的蜜蜂呢?(出示句子,突出“仿佛”二字)
江南的雪野如此充满生机活力,虽不是春天,我们却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所以作者说——(读)“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那是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8、再细细品味一下这一段,看看你还能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江南雪“滋润美艳“的特点呢?
9、喜欢这美丽的江南雪野吗?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吧!
10、鲁迅的少年时期是在家乡绍兴度过的,成年的鲁迅,为了寻找国家民族复兴的道路,不得不漂泊在遥远寒冷的北京,在这样的一个雪天,先生想起了故乡的雪,他还会想起什么呢?(他在故乡度过的无忧无虑的少年时期)在这样的雪天,孩子们最爱的游戏是什么?(生:塑雪罗汉)
11、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堆雪人的喜爱呢?(用“ ”画出,与同桌小声交流)
12、用雪堆雪罗汉,自然也有江南的雪“雪润美艳”的特点,从哪里可看出?(很清白、明艳,以身、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
13、给孩子们带来如许快乐的雪人,遇上连日的晴天,便挽留不住,令人难免生出淡淡的哀愁,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但也是——(脆弱的,生命力不强)
三、小结
江南的雪象征了哪些美好而又缺乏生命力的事物,让人一边向往,却又一边惆怅。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
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
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5、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6、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
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
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要适时做好铺垫。
2、识字、写字教学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
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1)、首先理清专题的脉络,弄清楚课文在专题中的地位、作用,
注意结合专题学习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
(2)、教学时注意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防止人为拔高或离题万里
地发挥。
本册教材大多数课文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关注人文内涵,体
会思想感情,是学习课文要完成的任务之一,但是,人文内涵的开掘要
适可而止,不可脱离文本,更不可不顾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精读课文后的习题,从课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根据专题学习重点精
心编写,应当是教学课文的主要依据。本册教材课后题主要体现以下学习要求:
指导朗读、默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练习四
练习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2、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教学难点: 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练习4(教师板书)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语文与生生活”中的第一部分,体会舅舅说的话的意思。 (2)读顺第二部分的句子。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句子: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指名读。 交流句意。 齐读。 2、出示第二部分的五个句子,指名读。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1、教学“语文与生活”的第二部分 (1)学生读五个俗语,看看各自是讲什么的。 (2)师提问:这些俗语分布很广,你们听说过吗? (3)试着说出他们的意思。 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由上一部分的教学到导入俗语的地域性。 (2)要求学生当堂回忆生活中的'俗语。 (3)指名说一说。 (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与 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子音。 (3)同位说说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习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通过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习读 (2)集体一齐背诵,指名背。 五、课堂练习。 背俗语和成语。 六、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俗语和成语,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注意积累。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口语交际,试着说说如何解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教学重点: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教学难点: 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4。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读“写好钢笔字”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朗读这段话,观察书写格式。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 明确练习要求 2. 观察书写格式,说出哪些字与相连的字相差大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口语交际:学会做解释 1、师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被别人误会。这时你可以适当做解释。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碰到下面几种情况,应该怎样做解释呢? 2、每个学生任选一条认真读题,做好演练准备。 3、提示学生想清这样几个问题: (1)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 (2)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对方的误会,说明原委。 (3)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4)解释时还要注意态度,要使对方愿意听你解释,以求得好的效果。 4、想好后先低声练说。 5、同桌互说。 6、当众演练,师生评议。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练习“写好钢笔字”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2)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六、总结提升 今后,当我们被别人误会了,我们该怎样解释呢?我们应注意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既能宽容他人,又能得到他的宽容。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学会第十五课的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教案
一、温故知新
1.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关联词语是在句子中起有关照、连接作用的词语。它们用在句子中表示不同的意义关系。如,这里的例句中的关联词语是“虽然……但是……”,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是转折关系。
教学时,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每组的两个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是什么,再用相应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组成复句。例如:
○因为我和他是邻居,所以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因果关系)
○虽然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但是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转折关系)
○花草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能防止水土流失。(递进关系)
○只要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条件关系)
○如果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假设关系)
以上为参考答案,有的句子之间可用不同的关联词语,只要意思明白连贯就行。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用上述关联词语另造句子。
2.拓展与交流
教师可让学生先注意看图中三个同学的交谈,明白他们都抓住了感受深刻的一点来谈收获;再让学生想想自己对哪篇课文印象最深、哪一点感受最深,想清楚后加入大家的讨论。
3.阅读平台
这里有三个片断。
一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一段话,娓娓而谈,言简意赅,信念坚定、充满豪情。它成为人们的一则座右铭。
二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对初春景象的一段描写,叠词、语句、拟人的运用,使语言十分清新、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起来形象生动。
三是我国杰出的讽刺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对范进中举后的状态的一段刻画。从其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准确的描写,把一个可笑的读书人的疯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的面前。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弄清每个片断的出处;再仔细地读一读这几段后,想一想各自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自己读后有怎样的感受;最后,组织小组或全班的讨论交流。
4.积少成多
可让学生读一读或抄一抄这些词语,想一想有些什么发现?(都是四字成语、神态描写……)类似的还有哪些?(如:眉开眼笑愁眉苦脸……)
二、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内容、活动建议及评价要求都讲得明白清楚。这里只强调两点:
第一、赏析角度要注意多样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认识进行赏析,可以从优美的词语句子、巧妙的表达方法、奇特的观察方位、耐人寻味的哲理等不同角度去分析、评价。对有独特见解、认识的赏析应予以肯定。
第二、交流过程要注意互动性。应提示学生:别人发言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感想或见解;自己发言后,要主动征求同学或老师的意见,并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阐述或说明。
三、习作
这次习作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回忆自己读书的经历,选择感受最深的与书有关的事情写出对书的认识。要求是:叙事清楚,内容具体,感受真实。
教学时,应抓好以下环节:
1.明确要求。
先让学生自读本次习作的谈话导语,想想自己明白了哪些要求。
2.参加讨论。
思考“习作讨论平台”的三个问题,与同学们交流。
3.阅读例文。
看别人是怎么写“我和书的故事”的,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例文附后,供参考用,也可另选。)
4.动笔试写。
根据自己选择的内容动笔习作,可另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5.交流评改。
可在小组或全班交流,让大家评议,然后由学生各人修改自己的初作。
[附]我和书的故事
画画、唱歌、跳舞……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各有所好,各得其乐。而我的乐趣大部分是泡在书海里。
书是我的好朋友。儿时,我常常偎依在妈妈怀里,望着皎洁的月光,听妈妈给我讲故事。那迷人的故事,常常使我在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逐渐,听故事已经不能满足如饥似渴的我了。强烈的求知欲促使我捧起了小人书,那生动的内容吸引了我。慢慢地,小人书也不能使我满足。于是我开始向方块字垒起的“城堡”发起“进攻”。岁月如流水,渐渐地我已阅读了很多书。
书,陶冶了我的情操,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感情。我曾为被黑暗社会吞没的小音乐家扬科哭泣,曾为被奸臣所害的杨家将愤愤不平,曾和小灵通一起漫游世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我常把书比作一叶扁舟,是它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它能增加我们的见识,开阔我们的胸襟,因此,高尔基把书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也留下“贵者因书而贵,富者因书而富”的金玉良言。是的,书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太多了,也许只有爱书的人才了解书的珍贵。
每得到一本内容健康的好书,我都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为它穿好“外套”,再把鼻子凑上去闻闻她那沁人心脾的墨香,巴不得知识的溪水立刻潺潺流入我的心田,我立刻捧着它,如饥似渴地读起来。那一篇篇优美的辞章,又如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田。我知道在知识面前我还是一贫如洗,我将孜孜不倦地去读,去钻。我的乐趣将会永远在书的海洋里寻觅。
由于我对书的乐趣,所以对写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晚上做完作业,独坐于书桌前,在柔和的灯光下,一沓稿纸,一支笔,就成了我最理想的倾诉心曲的工具。通过笔尖,我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啊!书给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乐趣,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