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简介:
《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我认为课文主要写了雨前和雨后的景色。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本单元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二、学情介绍:
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雷雨并不陌生,但学生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不够深,需要老师指导观察体会。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我觉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教学的难点在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三、学习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4、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教学难点:教学的难点在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词,指导书写“垂、逃、彩、虹”。
2、有感情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学习运用“越……越……”句式说话。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学习写观察天气日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学习写观察天气日记。
三、教学准备:课文图片、生字卡片、课件、雷雨声。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教学活动 时间按排 设计意图 一、复习生字词。 1、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2、上节课我们知道课文讲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这堂课我们要去看看具体的景象。 约3分钟 复习巩固生字词,谈话引入本节课。 二、朗读感悟雷雨前(1—3)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3)自然段,你认为哪句话写的好的用铅笔划起来。 2、指名读好句。(出示幻灯好句2) 3、齐读好句,你认为好在哪里?(指导书写垂、逃、) 4、请用“越……越……”说句话? 5、你见过雷雨前的景象又是什么样子?(同位交流 6、齐读(1—3)自然段。 过渡:是呀!雷声越来越响了,(听雷声)接着会发生什么事呢? 约10分钟 朗读感悟雷雨前(1—3)自然段。 指导书写生字“垂、逃”。 落实教学目标3。 三、品读雷雨中(4—6)自然段。 1、闭眼(听雨声)。 2、师范读。 2、(出示图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窗前看到什么景象? 3、课文中的“渐渐地”你能换一个词吗? 4、这一句要怎样读?同位读一读。 约10分钟 品读雷雨中(4—6)自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四、感受雷雨后的美景。 1、雨很快就停了,雷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自由读(7—8)自然段,并圈出(7—8)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出示幻灯5) 2、个别说(出示幻灯6)。 3、是啊!雨后的景物多美啊!(出示图7)看蜘蛛雨前、雨后的表现。 4、你觉得哪个景物最美?指导书写(彩、虹)。 4、我们也见过很多雷雨后的美景,而且老师还知道你们把这些景物画成一幅幅画,现在先四人小组按顺序观察画面,把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再选出一幅出来展示。 5、个别展示,评一评谁说得好?好在哪里?(如运用“越……越……”的句式和优美的词句。) 6、齐读课文。 约15分钟 感受雷雨后的美景。 指导书写生字“彩、虹”。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夏天雷雨这篇文章,知道了天气真是变化多端,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观察天气的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约2分钟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学习写观察天气日记。 六、板书设计 雷雨前 越……越…… 18雷雨 雷雨中 渐渐地 雷雨后 彩虹
一、揭题
(一)学习“雨”,积累好词语
(板书:雨)
师:来说说关于雨的词语。
生:大雨。
师:最好能说四个字的词语。
生:狂风暴雨。
师:(出示该词语)再来,你说。
生:和风细雨。
生:蒙蒙细雨。
师:(出示该词语)哦,蒙蒙细雨。还有吗?
生:枪林弹雨。
师:你的想象力很丰富。
师:这里还有两个关于雨的好词,来读一读吧。
齐读:风雨交加。
师:还有一个,把它请出来吧。
齐读:风调雨顺。
师:小朋友们这么多,这么好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
学生齐读。
(二)揭示课题,明确自学要求
师:说下雨就下雨。(展示课件)
师:这场倾盆大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雷雨》。
(板书:18、雷雨)
生:齐读课题。
师:那么作者是怎么来写这场雷雨的呢?让我们打开语文书认认真真地来读一遍课文,听清楚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拼音老师,难读的地方划出来多读几遍。要是你读完一遍,那就请你自豪地站起来,继续读第二遍。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压、摆、垂”,用口诀学写“垂”
师:你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老师问了几个小朋友,有的小朋友都会读了,很厉害。
(一)读句子
师:有几个小朋友指出这三个句子比较难读。
(课件出示三句话: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3、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生:学生个读第一句。
师:这个词真难读,一起读。(教师出示词语卡)黑沉沉,前鼻音,读。
生:学生个读。
(教师出示词语卡“乱摆”)
生:学生个读第二句。
生:齐读。
师:第三句谁来读?
生:学生个读。
师:这个翘舌音读得多准啊,谁想来读准它?
(教师出示词语卡“垂下来”)
生:学生个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准这句话,起。
生:学生齐读。
2、正确区别三个动词
师:淘气的生字宝宝从句子里逃走了,你还认识它们吗?把它们送回家吧。
师:几号生字住哪里?
学生齐回答。
师:一起读,让我们再把这三句话读通顺了。
齐读。
3、学写“垂”
师:仔细看看这三个生字,哪个字最难写?
生齐答:垂。
师:跟着电脑老师写一写(教师加上笔顺叙述)
师:小手拿起来,跟着老师再来写一遍。口诀:短撇来当头,一横短又平,一竖站中间,二横最长在中线,一竖一撇左右立,三横长四横短。
师:在语文书上认真地写上一个“垂”字,注意姿势,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学生练写。
三、分清文章结构:
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师:写完的小朋友,给课文自然段标序号。(用时8分钟)
师:完成的小朋友把笔放下,把胸口挺一挺,你来说。
生:课文有8个自然段。
师:同意吗?谁想来读准1-3自然段。
师:那起书本,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听他读得对不对。
学生个读第1-3自然段。
师:声音响一些,你的声音很好听。赶紧纠正,注意一个字的读音,“从”是平舌音。对了。
师:第4到6自然段谁想来读准?
师:请你跟老师念“树哇,房子啊”。
该学生跟读。
师:大家一起和我读,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师:谁来读7、8两个自然段。
师:听出问题来了吗?有个词(清新),再来念一遍,一起念。
师:请刚才三位小朋友站起来。请你们响亮地告诉大家,你读了哪几个自然段。
学生回答。
师:你的声音最响亮。
2、给文章分段:
师:为什么老师要这样安排他们读课文呢?快速地默读课文,看谁先发现这个秘密。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发现了什么?
生:第1-3自然段是雷雨开始的时候。
师:那时雷雨还没有下,就是雷雨前的景色。
(板书:雷雨前)
生:第二个小朋友读的是雷雨中的景色。
师:你看多会说啊!真会动脑筋。
四、学习“雷雨前”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就把雷雨前后的景色读懂读好。接下来,我们先来看写雷雨前的三个自然段。自己认真地读读。听清楚要求,一边读一边想:我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快要下雷雨了?
压下来:
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哪位小朋友把小手借给老师来压压?仔细地看老师的动作,你要顶住哦。
师:说说你的感觉?
生:感觉有一点点沉下去。
师:仅仅是一点点吗?换个词,感觉很重。这个动作就是“压下来”。
师:现在我来当当天空爷爷:我把满天的乌云压下来,越压越低,越压越低。
生: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很重。
师:读
学生个读
师:这读得怎么轻飘飘的啊!再尝试下。比原来重一些了。你是天空中的第一片乌云,再来一片乌云吧。
师:压得多低啊,都快碰到头顶了。再来一片乌云吧。
师:再压得低些吧。
师:举手的小朋友站起来,我们一起读。
齐读。
师:这么多的乌云一片连着一片,一层叠着一层,在句子中有一个词叫做“满天”,还有谁愿意加入到队伍中来啊?
齐读。
师:一场雷雨就要来了。(展示课件)
师:小朋友看,闪电越来越亮了,听雷声越来越响了。
个读。
师:让闪电再亮一些,让雷声再响一些吧。你来。
个读。
师:读书的时候心要静下来,这样才会读得更好,再来一次。
齐读。
越_____越______
师:只见闪电越来越亮了,雷声越来越响了,还会有那些变化呢?谁来说?
(课件显示:乌云越_____越______
空气越_____越______
风_________________)
生:风越来越大。
生:乌云越来越多。
生:空气越来越清新,正好相反应该是闷热。
师:眼看着一场雷雨就要来了,读这一句“闪电越来越亮了,雷声越来越响了”,小朋友读得越来越好!
乱摆
师:还有哪些句子啊?
生:突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师:这风多大啊,吹得树枝乱摆。谁想再来读好这句话?
个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让风再大一些吧。
个读。
一动不动,蝉
师: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多闷呢!
个读。
师:谁还想再来读?一动不动,真是把人闷坏了。
齐读。
垂下来
师:还有哪些句子啊?
生: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王老师把蜘蛛也请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呢。
师:我来演一演“垂下来”。
学生齐说:不对。
师:怎么不对?
生:爬下来。
师:我这是“爬下来”。
师:谁会来演一下?
(一位学生利用道具表演)
师:这么简单,我也会。
生:这是掉下来。
师:奇怪了,作家为什么不用“掉下来”、“爬下来”,而要用“垂下来”呢?
师:垂下来原来就是尾巴上有条丝挂者,能让蜘蛛又安全又快速地逃走。
齐读词语“垂下来”。
师:谁会读这句话?
师:哎呀,蜘蛛蜘蛛你在逃难时,怎么这么不慌不忙的呀?再来一次。
个读。
师:哎呀,我看到了一只顺利大逃亡,高兴得不得了的蜘蛛啊!
个读。
师:再慌张些好吧。
个读。
师:再逃得快些。
师:带着我们不同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齐读。
师:小朋友有没有信心把三个自然段连起来读得更好?
齐读三段
(用时24分钟)
五、学习“雷雨后”
师: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久雨过天晴,我们一起推开窗户,深深地吸一口气。
齐读第七自然段。
个读。
师:多清新,令人舒服啊!
齐读。
师: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打开窗户,美丽的景色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你会看到什么呢?
生:一条彩虹挂在天上。
生:蜘蛛也挂在网上。
生:听到蝉儿叫了,池塘水满了。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展示课件)这就雨后的景色,老师看到小朋友的眼睛发光了,看来被美丽的景色迷住了。
师:这么美的景色老师专门为它编成了一首诗呢。
齐读。
老师范读。
师:这么美丽的诗想不想自己来读读呢?
个读。
师:想不想一起来读读?
齐读。
师:想象下,刚才我们看到那美丽的景色,吸一口气再读。
师:在这首诗里有许多的小动物来向它们打打招呼吧。
生:蜘蛛、青蛙、蝉
师: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可爱的小动物,那么在哪呢?
师:你是谁?你在干什么呢?
生:我是青蛙,我叫起来了。
师:青蛙青蛙你为什么唱得那么开心呢?
生:我是蝉。
师:蝉儿雷雨前你一声也不叫,雷雨后为什么叫得那么快呢?
生:因为我看见了美丽的彩虹。
师:原来你在为彩虹而歌唱呢。
生:我是蜘蛛。我又坐在网上了。
师:蜘蛛不是慌张地逃跑了嘛,现在为什么又安安心心地挂在了网上呢?
生:因为有虫子吃了。
师:除了这些动物,还有许多许多的小动物也出来了。小动物你在哪?
生:我是小白兔,在吃嫩嫩的草呢。
师:有了雨水的浇灌,草也变得嫩嫩的。
生:我是蛇,出来吃虫子了。
……
师:雨后空气多清新,景色多迷人,小动物们多高兴啊,再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出示第八自然的原文格式)
齐读。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雷雨前和雷雨后的课文,接下来我们连起来读好它,看一看有没有一遍比一遍读得好?
(引读第1-3段:夏天的午后,天气格外闷热,眼看着一场雷雨就要来了。
引读第7-8段:不一会儿,雨过天晴,外面的景色是那么迷人,天亮起来了。)
六、巩固字词,学写新字
师:课文读懂了,这些词语你能读好了吗?
(垂下来 乱摆 黑沉沉
蜘蛛 青蛙 蝉)
师:写几个生字,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师:为什么他们都是虫字旁呢?都是一种虫子。老师这里还有一虫字旁的字。
师:“虹”难道也是一种虫子吗?想不想听老师来讲个故事呢?
生:想。
师:古人发现彩虹总是出现在雷雨之后,他们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龙。于是就有了“虹饮于河”的说法,也就是说虹挂在天空,弓着身子,把头放入河里喝水呢。
师:(出示课件:文字演变过程)古时候的字多像一条龙,后来人们把这条龙放在了字的左边,你们看这个字像现在的什么字?(虫)所以虹就是虫字旁的。
师:中国的每个汉字背后都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学习汉字有趣吗?
生:有趣。
师:让我们写写汉字吧。哪个字的结构不同呢?
生:蜘字左中右结构。
教师范写:强调“点”和结构。
学生练写一个。
师:至于雷雨中的景色就由你们的老师带着你们学习吧。
执教 郑伟璇
课前知识迁移:关于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a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
b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
c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d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戏剧的几大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
戏剧的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
戏剧语言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揣摩戏剧语言,通过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2 理解《雷雨》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1 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
2 分析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三、教学难点 :周朴园这个典型人物的性格分析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了解了戏剧的常识后,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中国现代一部著名的戏剧——《雷雨》。根据上面的分类,它属于现代剧、话剧、多幕剧(四幕)和悲剧。《雷雨》是一部家庭悲剧,那么,它到底有多悲呢?它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在一个雷雨之夜,两个关系复杂的家庭中,有两个年轻人触电而死,一个年青人饮弹自杀,两个妈妈,一个疯了,一个呆了,剩下一个孤老头,形影单吊。那么,到底这样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我们学习了课文,再一起来探讨。
(二)作者介绍:
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戏剧作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里面,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他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曹禺写《雷雨》时才23岁,正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更是现代戏剧成熟的标志。
(三)剧本内容介绍
(讲述故事情节,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记下主要人物姓名,理清人物关系)
提问梳理:鲁贵 鲁侍萍 周朴园 繁漪
︺︺ ︺︺ ︺︺ ∣
∣ ∣ ∣ ∣
︹︹ ∣
四凤 鲁大海 周萍 周冲 ∣
∣ ∣∣ ∣
———————— ————————
相爱 关系暧昧
(四)课文分析
1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开头有一段舞台说明,有何作用?
提问后明确: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烘托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德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即将到来,同时也感染、影响了读者,让人产生一种压郁感,把读者带入戏中。
(4)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开头到“你站一站”
思考:这里对鲁侍萍有一舞台说明(很自然地走到窗前……),这一说明有何作用?
提问后明确:为了推动情节发展,鲁侍萍被赶出周家已差不多30年了,从面貌上,周朴园已经认不出她来,但她熟练的动作和变化较慢的背景,却使周朴园觉得似曾相识,所以引起他的追问“你站一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课堂讨论:根据对剧情的介绍以及对课文的初步阅读,说说你对周朴园的初步印象。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是了解《雷雨》这部剧的主要内容,弄清复杂的人物关系,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来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七)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雷雨》(节选)第二课时
(教学公开课)
02中本(6)班 郑伟璇
一、教学目标 :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景进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周朴园的形象
三、教学方法:引导、朗读、讨论、点拨
四、教学手段:投影、板书
五、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雷雨》的剧情,知道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惨的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而这么一个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他就是剧中的主要人物——周朴园
(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1 提问:上一节课布置大家预习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那么,大家对周朴园的初步印象如何呢?
2 小结:同学们眼中的周朴园显然是不同的,其实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在文学界也是倍受争议的,今天,我们大家将一起来探究:周朴园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三)课文分析
1 (投影)“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
析:黑格尔显然是要告诉我们: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下面我们就从人物的语言入手,来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个性。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从“你——你贵姓”到“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析:这一段是写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写他们相隔30年后从相遇到相认的过程。
(1)看对话
周:梅家的一位年轻小姐,很贤惠……——你知道么?
鲁: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问:为什么侍萍明明是婢女,周朴园却说是“小姐”,而侍萍自己却强调说“不是小姐”?
提问后明确:周朴园当年抛弃侍萍,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一段不光彩的过去,说出来会影响自己的名声,而现在要跟人谈起,当然就得小心翼翼,维护自己。所以,他这里表面上像在赞扬侍萍,实则是想掩盖自己的罪行,表现出他“虚伪”。而鲁侍萍说不是“小姐”,表面上是否定自己,实则是想揭示出周朴园的隐私跟虚伪,表现出她的“正直”
(2)划出这一部分有关周朴园的舞台说明,这些舞台说明表现出周朴园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结合课后练习二)
板书:平静——猜疑——紧张——不知所措
3 周朴园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的“不知所措”只持续了那么一会,他马上意识到眼前这个人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不利,于是,立刻变脸。请看:(幻灯片)
“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1)这三句话包含了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就是言外之意,说话人心中真正所想的。而这些潜台词也正是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请思考讨论一下这三句话的潜台词。
提问后幻灯片显示:
“你是想借机来敲诈我”
“你幕后一定有不怀好意的人指使你来”
“三十年了,你还是不忘旧仇,还想利用过去的关系来敲诈我”
(2)小结:在周朴园看来,人与人之间就是尔虞我诈,发财致富全靠敲诈、暗算。这些潜台词暴露了周朴园阴暗卑劣的内心世界,他这里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当周朴园知道鲁侍萍并不是为他而来,又面对她的强烈控诉,他又是怎样应对的?
“我们可以先不必哭哭啼啼的”
“我看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吧”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弥补我的罪过”
明确:周朴园先是想用缓和的语气“稳住”鲁侍萍,见鲁仍然很激动,又采取了“柔情攻势”,这种柔情其实是一种“哄骗”。我们不否认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有一定的真实性,可更要想到,这么多年来,周朴园的家庭生活并不愉快,他现任妻子骄傲、冷漠、倔强,他怀念印象中年轻美丽,温柔可人的侍萍是出于自己内心得需要,是一种“自我救赎”,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这里体现出周朴园“伪善”的特点,而鲁侍萍却由于本性的“善良”,对他产生了一定的谅解,安定了情绪。
(4)当鲁侍萍稳定下来后,周朴园有没有继续回忆往事?他想到的是如何尽快地解决这件事,而当侍萍提出要看一眼大儿子时,周朴园是怎样说的?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到周家来”——自私、残忍
(5)周朴园想用什么来打发鲁侍萍?——金钱
鲁侍萍的态度如何?——把支票撕了,体现她的自尊与倔强
4 以上是周朴园跟鲁侍萍的矛盾,那么,从周朴园跟鲁大海的矛盾冲突中又可看出周朴园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五位同学扮演)
读前提醒学生注意所扮演的角色的特点,读后进行简单点评。
问:周朴园有没有打算认鲁大海这个儿子?
提问明确:没有!(幻灯片)“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
这句话双关,对鲁大海来说就是你闹得这样凶,小心收拾你,同时话中带话地告诉鲁侍萍,他不会也不想认这个儿子。——冷酷
(3)周朴园不单不认,最后还把鲁大海给开除了,目的无非是想从此与鲁家毫无瓜葛。体现出他心狠手辣、奸诈。
5 课堂小结:
周朴园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板书)我们这节课通过对周朴园跟鲁侍萍之间矛盾冲突的重点分析,得出了周朴园就是这么一个虚伪、卑劣、伪善、自私、残忍的地主资本家,另外,通过简单分析他跟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又可见他的冷酷、奸诈和心狠手辣。同时我们还顺带地归纳了鲁侍萍的人物形象。要重点把握的是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6 课后作业 :1 归纳鲁大海的人物形象
2 完成补充资料练习
7 板书设计 :
周朴园:虚伪、卑劣、伪善、自私、残忍/冷酷、奸诈和心狠手辣
↑ 相遇:奇怪(平静)→ 猜疑→ 紧张→ 不知所措
︱ ︱ ︱————————————︱
︱ ︱ 周朴园的心理变化
︱ ↓
︱ 相认:责问→ 安抚→ 哄骗→ 打发
↓ ︱——————————︱
周朴园的手段
鲁侍萍:正直、刚强、善良、自尊、倔强
作者邮箱:
[1]
师:大家借助拼音已自学了课文,能把课文读下来吗?
生:能。
师:现在大家拿好书,试着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听听其他同学是怎么读的。
生:(齐读课文)电闪雷鸣乌云翻,狂风猛刮树枝断,鸡鸭猫狗猪牛跑,雨点连串像条线。
师:在自学中你认识了那些字?比一比,谁认的多?
生:我认识了“云”“风”“雷”字。
生:我认识了“枝”“雨”“牛”。
生:我认识了“鸟”……
师:同学们真聪明,自己能认这些字,都不用老师教了。这么多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有什么好办法快告诉老师。
生:我记“鸟”时想,“鸟”和“乌”差不多,“鸟”字有一点,“鸟”字没有一点。
师:你想的真好,鸟是动物(指鸟字中的一点)这一点多像鸟的眼睛啊,乌是黑色的意思,所以没有那一点。(面对发言的同学)你真伟大,能有新发现。大家给点掌声吧!这样记很好,你们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我记住“树”啦,树是木字加对字。
生:我知道树与木有关,所以,树有木字旁。
生:老师,我看出“树”字还是“权”字加“寸”字。
师:你的眼力很好,老师都没想到,你还认识“权”字呢。(师板书木、又、寸、对、权)记住一个字,复习了这么多字,还帮大家认识了一个新字“权”,你真聪明。大家齐读这几个字吧。
生:(齐读)
师:大家共同合作,学的可真多。下面还有谁找出难记字的记忆方法说一说,这也是为大家做贡献啊。
生:我看出鸡鸭两个字都是家里的动物,都有鸟字旁,只是左边不一样。
生:老师,他说的不对,鸡鸭不是家里的动物,它们是家禽,家禽与鸟有相同的地方,所以有鸟字旁。
师: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知识的?还能说出家禽一词。
生:我是从《儿童画册》里看到的。
师:爱看书就是懂得知识多。
生:老师,我也看到了“猫”“狗”“猪”都是动物,所以都有“
”字旁。“猫”字右边是“苗”字,因为小猫叫声是“喵喵”叫,所以右边是“苗”。
师:那大家学着小猫的样子叫几声吧!
生:(笑)喵——喵——
……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以上教学片断,鲜明的体现了这一教学思想。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激励下,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积极思考,动脑探究,寻找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记忆支柱。通过合作交流,促进了思维的扩展。学汉字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事了,汉字也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个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品尝了创造、体会了成功的喜悦。达到了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激活思维、陶冶性情的理想境界。
教材解读:
《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
根据课标要求和研究的主题,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难点是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通过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观察事物的浓厚兴趣。
教学方法与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朗读感悟为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让学生在 “读、想、悟、说”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感受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观察事物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小学生掌握字词、提高读书的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课堂教学要追求创新的同时,更要兼顾的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扎实训练。所以在课一开始我通过抽查、齐读和学生喜欢的方式“开火车”认读,对本课生字和词语进行了巩固。
二、创设情景,读中感悟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情境,在强化语言能力训练的过程中,结合进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雨前部分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悟雷雨前乌云、树叶、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是怎样的?有机结合图像、声音、动画,从表现形式上体会这些词语句的精妙唤起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直观理解,。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理解“压”和“垂”字的具体含义,感受雷雨前天气的闷热,以及变化之快。结合自身的感受,读出闪电一次比一次亮,雷声一次比一次响的气势。体会“越…越…”在课文中用得极为准确。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越…越…”说出了很多的句子,学生学得有趣,用得正确。
学生们曾经历过夏季的雷雨时节,经历过大自然中的各种天气。雷雨中的画面和意境,都沉睡在他们心中。只要我们去激活,它就能成为解化和接纳课文语言的精神同化点。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雷雨时的情境,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哗的雨声,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唤醒学生感知的回忆,从而进入雷雨中的特定情境,在体会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时体会得相当好,读出了雨下得大,下得急的的语气。也读出了雨由急到缓,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使丰富的感知成为学生体会课文的基础。
雷雨后的自然界是一幅非常美丽的画卷,为营造美的氛围,我让学生伴着轻柔的乐声,聆听教师的范读,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雷雨后的美景,再通过小组合作将文中描绘的雨后美景找出来,在寻美的过程中,借用多媒体展示了雨过天晴的美景。孩子们被雨后的美景吸引住了,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展开了丰富的联象,不仅把雨后的景色描述得美,读得也很美。
这三个情景的创设,串联起了整个课堂,既把课堂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课文的各个部份非常明晰地展现出来。
三、紧扣文本,发展思维
这篇课文写了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景色。我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旨在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阅 读的能力。
对雨前的设计,我主要注重于对文本的理解,挖掘文本的内在资源,将雷雨前天气变化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充份理解,体会到雷雨前天气的闷热,以及变化之快,先是闷,再是风,接着是闪电和雷声。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作为最主要的目标。
雨中这一部分比较简单,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在学生在质疑、解疑、互相争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感受雨,体会雨,喜欢雨。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生活想象:雨越下越大,还有哪些事物也看不清了?这一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相机点拨与学生提出问题相结合,在读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观察的细致,描绘的生动形象。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对于雨后的设计,我更注重于对学生想象说话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会雨过天晴的美。并相机展开想象能力的训练:“假如你就是图中的一位小朋友,雷雨过后,你还会看到什么?想做些什么?。”不仅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雨后的美景,还把自己融入其中,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小动物和植物的感受……使丰富的想象和语言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回到整体,使学生养成仔细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学着把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记录下来。这一拓展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积累,引导观察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
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2、通过准确的用词造句来重点体会雷雨前自然界出现的现象和特点。
教学流程
(课前班长领读有关雨的古诗:《春晓》、《春夜喜雨》、《渔歌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刚才同学们背了很多关于雨的古诗。特别是最后一首,(出示古诗)老师很喜欢,想请同学们再读一次,不过这次老师有个要求,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下雨的景象,好吗?
(出示课件)看一看,刚才同学们想象到的是不是这样的景象呢?
请位同学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从古诗引入,让学生看雷雨的动画演示,听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你们能不能给刚才这段动画起个题目呢?
你为什么要起“雷雨”这个题目呢?
板书课题《雷雨》齐读课题。
3、大家都见过雷雨,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
夏天下雷雨时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时,描述的语言比较苍白,使学生在接下去的课文阅读中与自己对雷雨的表达形成对比,可以感受到课文语言描述的魅力。]
二、创设情境,观察想象
1、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有位小朋友亲眼目睹了一场雷雨,并
把它记录下来,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大家想知道他是怎样写的吗?好,接下
来我们就学习他的文章。翻开书18课,听老师读课文,听准字音。
师范读课文。想读吗?
2、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3、同桌检查(认为自己读得好的读给同桌听或者觉得的不好的请教同桌。)
[同桌进行合作学习,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更乐意去阅读。]
4、(课件出示)有位小朋友读了课文后给课文画了三幅插图,请大家想一想:这三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每幅图各有什么不同?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1)指名说,归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2)比较一下每幅图各有什么不同?
随机学习生字:乌云:压(动作理解)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树枝:乱摆谁能给“乱”组个词语或说句话?
*:垂垂—睡(我好想睡觉啊,连眼皮都垂下来了。)
彩虹:挂虹——红
[让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认真观察各幅图,找出各种景物在雷雨前、中、后不同阶段自然景物的变化。如:雷雨前、中、后的天空,小树、蝉、*、雷、雨、闪电有怎样的变化。通过指导学生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你看,这雷雨前(中、后)的景色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分别是写雷雨前(中、后)的景色的呢?赶紧默读课文,找一找。
板书:1-34-78(初步渗透“段”的概念。)
看板书小结。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看雷雨前的景色。(课件出示图片)
三、创设情境,品词析句
1、小朋友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就会发生很多变化。
瞧,书上都写着呢!赶快拿起书看课文,谁愿意把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色这部分读给大家听一听?
(1)指名读(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有没有把字音都读准了。)(2)自由练读。
(3)齐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的景色。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掌握字词的同时,充分接触熟悉文本内容,为感情朗读做好铺垫。]
2.读出感情。
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可怕、紧张、难受……)
你是从哪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随生回答出示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板书:乌云压
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读好这句话吗?
a.让学生评评,他读出这种感受了吗?
b.师评:“黑沉沉”你读的特别好,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乌云正向我们压下来,大地一下子变暗了。
谁也能向他一样读读。
c.师将教室灯关了(出示乌云图):现在满天都是乌云,而且越来越黑,越来越低,一直向你压下来,你有什么感觉?
谁能再读读?---齐读
[这句话的朗读指导是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动作演示感受“压”,图文结合增强学生的想象感受,利用老师的语言渲染影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朗读。]
(2)是呀,雷雨之前,乌云密布,天色昏暗,天气是又闷又热。不止小朋友感到难受、害怕,就连树上的叶子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出示句子)
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
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极了,大家都无精打采的。
范读——真安静啊——齐读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板书:树枝乱摆
你们看过风吹树枝乱摆的情况吗?做动作。
大家一起做动作,读。
(4)看到这令人害怕的情况,(出示句子)“一只*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板书:*垂逃
是啊,*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播放蛛蛛垂下来逃走的动画)你看,这只*可害怕了,赶紧拉一条丝,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指名学生读。
[学生对“垂“字的理解有困难,用文字解释也比较复杂,所以采用多媒体直观手段,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了*是怎样垂下来快速逃走的。这儿让学生来扮演角色朗读,学生很感兴趣,能够进入角色带着自己的见解朗读句子。]
你还从哪句中感受到害怕?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板书:越来越
指导朗读:你的声音为什么越来越高呢?
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那电闪雷鸣的时刻吧!(播放雷雨前闪电雷声的动画)
[由于多媒体课件已将雷雨前闪电、雷声不断变亮、变响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所以,学生能很快理解“越来越”的意思是一次比一次强。]
齐读(读出气势)
3.说话训练。
雷雨前的天气又闷又热,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压得人透不过气
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一次比一次亮,一次比一次响,多可怕的气氛呀。
快要下雨了,其他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出示句式:快要下雨了,——
(小鱼浮出水面吐泡泡,小燕子飞得很低很低,蚂蚁忙着搬家……)
[这里不但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还是一个知识点的拓展。激发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学生的回答往往会有让你有惊喜,课外积累多的学生说出了小鱼浮出水面吐泡泡,小燕子飞得很低很低,蚂蚁忙着搬家等现象,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肯定其合理性,可以让其他学生明白更多的自然现象,懂得平时要去观察,去发现。]
4.是啊,大家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就知道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了。
(出示1-3段)满天的乌云——齐读
5.小结:课文写得多生动多形象啊。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也能写出关于天气变化的好文章来呢!
刚才,我们学习的是课文的第一段,也就是雷雨前的景象。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接下来是我们的写字时间。
四、书写指导
今天,我们要写的都是今天刚学的生字。出示:压、垂、乱、彩虹
你觉得哪个最难写?
师范写:垂(注意笔顺,观察“—”的变化)
生练写,师巡视。
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乌云压
雷雨前(图):树枝乱摆……越来越……
*垂逃
18、雷雨雷雨中(图):
雷雨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