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漂亮的小编为大伙儿找到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1

课题:《计算机操作基础课 认识键盘》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自编教材,主要讲解键盘历史渊源、四大分区以及其中基本键区的。使用。是学习好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前提。

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学习的对象时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刚升入初中,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对键盘操作比较熟练,但有的太不熟悉,即使比较熟悉键盘的同学也不是那么全面了解,所以让同学们认识键盘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1、了解键盘的发展史,使学生产生兴趣;

2、了解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

3、了解基本功能键的使用;

4、了解盲打等打字方法;

5、通过认识键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键盘的历史由来和认识并使用主键区

教学难点:各功能键如shift、enter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回一下之前学的电脑的输入设备有哪些?

(鼠标、键盘、扫描仪、麦克风、摄像头、手写板、光盘磁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就关于其中一个输入设备,是哪个呢?

老师说一个谜语,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来。

有户人家真奇怪,房子区域分四块

有的面积大,有的面积小

有的成员多,有的成员少

别看他们不起眼,少了他们真麻烦

(打一个电脑的输入设备)

对,今天咱们将要学习的就是键盘。

板书: 第七课 认识键盘

二、历史引入、激发兴趣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呢?(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那世界上第二的山峰是哪一座呢?(昆仑山乔戈里峰)

(引入)就像大家都了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1946)却从来很少有人去注意键盘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如果说cpu是电脑的心脏,显示器是电脑的脸,那么键盘----就是电脑的嘴。是他实现了人和电脑的顺畅沟通,就是那么重要的一个小东西,它所受到的关注却很少,常常被大家忽略。

好了言归正传。谁告诉我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1946)所以随着电脑的出现,键盘也在1946年应运而生被发明出来对不对?(错!)

板书: 1、键盘之历史 1714 1868 克里斯托夫

其实键盘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开始相继有英国、**、法国等国家发明了各种形式的打字机,最早的键盘就是那个时候用在那些技术还不成熟的打字机上的。直到1868年**人“打字机之父” 克里斯托夫·肖尔斯 获得了打字机模型的专利并取得了经营权,这个时候便开始出现了现代键盘的实用形式和首次规范了键盘按键即“QWERTY”键盘。

三、认识四区、侧重主键

了解了键盘的历史之后,我们再来重温一下刚才的谜语:有户人家真奇怪,房子区域分四块。谜语中的房子区域分四块是哪四块呢?今天的第二个知识点:键盘的四个分区

板书:2、键盘的四个分区

这个键太小了大家看不清楚,老师大概把手中的键盘它画下来。

好,老师已经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了四个分区。

它们分别是主键盘区,功能键区,光标**区和小键盘区。

跟着老师重复一遍:

很好。那谁知道,在这四分区中,那个分区是我们最常用的呢?(主键盘区)

对,顾名思义的,最主要的分区就是主键盘区。

板书:3、主键盘区

#拼图#现在我们是不是拥有一块完整的主键盘了呢?#补缺键#

主键盘又叫基本键盘区,它由数字键,字母键,符号键和基本功能键组成。

这节课我们先重点来看字母键。我们从左往右来看,QWERT,细心的同学可能会问了,为什么这些字母顺序会是QWERT的排序呢?为什么不是按照字母表ABCDE的排序呢?是因为这样的排序方便我们打字对不对?(错!)

#大家大胆的猜一下嘛#

其实,和方便我们打字,提高的我们打字的速度这个说法正好相反。它是为了减慢我们的打字速度。

在19世纪70年代,由于当时的机械工艺不够完善,使得键盘的各个字键在击打之后回弹的速度很慢(动作示范),一旦打字员的打字员的打字速度太快,旧容颜易发生两个按键卡在一起的现象,必须用手工再很小心的把他们分开,严重影响了打字的速度。

为此,制造键盘的公司,也就是之前所说克里斯托夫的公司也就遭到了大量的客户投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和***可是伤坏了脑筋。终于他们决定,既然我技术就摆在那里无法提高,那么我就想办法来为难打字员好了,把键盘上的字母排得乱七八糟很难打字,让你们打不快。

我们看到F和J下面有两横红线,其实是两个突起的横杆。这是咱么食指的位置,下节上机课的时候老师会再跟你们强调。

他们把最常用的O、S、A安排给了最笨拙的小拇指、无名指,把使用频率较低的V、J、Y等字母却由最灵活的食指负责,于是,这种“QWERT”键盘就诞生了。

直到现在,无论如今的工艺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多么成熟的地步,后人再发明多少合理的排序方法,都无法推广沿用,可知社会的习惯**是多么强大。

四、模拟感受、初识盲打

这样的键盘布局真的非常没有效率,有时候为了打一个单词,我们需要常常上下往复的移动我们的手指。

兵来将挡,在1888年的时候,一个叫马加林的打字员发明了“盲打”,把打字速度提高了三倍以上,后来专门发展成了盲打技术。(加加林----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

板书:盲打?

什么盲打呢?好,现在请大家闭上双眼,开始想象一个你最熟悉的键盘,可以是你的手机拨号键盘,可以是你家大门上密码锁的键盘,你是不是闭着眼睛也也能输入密码或拨通号码呢?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输入110。

好,大家都非常认真做的非常好。这就是盲打技术,只要记住键盘就可以。

今天的作业就是自己下去,像老师一样,把主键盘区画出来,最好把它背下来。

五、双字符键、功基本能键

我们现在来看绿色标记的数字键和符号键,他们和字母键有什么区别呢?

对,它们叫双字符键。

板书: 双字符键

我们按这个键显示出来的是什么?是数字1还是感叹号?

对,在默认的情况下,双字符键优先显示下半部分的字符。

那当我们要用到感叹号井号时是要怎么做呢?

这就要用到刚才我们XX同学补上去的shift换挡键

对,先按住shift键不放,再按需要的双字符键。

像shift这样需要按住不放需要配合别的键使用的基本功能键,还有ctrl 和alt

它们中间的开始键和电脑桌面上的“开始”是一样的功能。

长相最特别的回车enter键有两个作用,第一是确认输入的执行命令,第二是在文字处理中起换行作用。大家应该没有见过打字机,打字机有一个部件叫“字车”,每打一个单词“字车”就向前移动一截,当打满一行字符之后,打字的人就要推动字车到原来的位置。老师也只在电影里见过(动作),这个动作就叫回车,后来键盘发展出了能自动回车的键。(回车上的箭头符号)

我们的tab键和大写字母键转换键将在下节课的上机练习中和大家详述。

最后再让大家猜一个谜语,键盘里的那个键最帅呀?

下节课老师将带大家认识除了主键盘区之外的F家族功能键区和光标键区还有小键盘区。

大家别忘了画主键盘区的作业。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复习word基础知识。

2、复习word基本操作。

3、打字练习。

课堂学习过程与方法设计

学习过程

方法设计

利用中考考试系统进行模拟考试练习,检测学生对word这部分的掌握情况。

时间30分钟

题型:单选、多选、判断、操作、应用

总分:100分

一、学生登录考试端,输入准考证号,点击登录,比对信息是不是正确,进入考试,待数据读入完成后,开始考试。

二、注意事项:

1、进入系统后,不要随意退出系统。

2、等数据读入完成后,再开始考试。

3、应用题部分有时间限制,提醒学生注意倒计时。

4、应用题部分输入法的切换,Ctrl+ Shift或Alt+Shift键。部分特殊符号的输入。

5、操作题部分,直接点击前面的图标即可,做过后,注意保存,并关闭题目。

6、考试时间到,系统自动收卷。

三、考试评分

考试结束后,进行系统评分。

四、试卷评析

当堂分析学生成绩,对题目进行评析。

介绍题目要求

巡视指导学生正确进入方法

利用屏幕广播进行成绩。

将学生成绩导出,交班**。

教后反思

1、客观题部分题目过多,学生掌握不熟练,这部分时间用时过多。

2、操作题部分不注意保存,做了没得分。

3、应用题部分,输入法的切换不熟练。

4、成绩很不理想,每个班利用课外活动再加一节课进行练习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有效应用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优势愈加突出。阅读教学向来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心之一。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向来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通过阅读教学实践扎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更是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关键。

初中时期语文学习任务相对于高中是比较轻松的,因此,也是学生通过阅读教学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实现厚积薄发的好时期。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信息技术能够突破传统阅读教学的限制,以更加丰富有趣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素材和有益的阅读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强他们的知识储量,丰富人生阅历和见识,还可以帮助初中学生在开拓眼界的同时,对世界和人生有更多的了解和思考,在阅读和生活中思考人生,升华自我,增强个人素养。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阅读中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为阅读教学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可以为初中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素材和感知渠道,有别于传统、局限于文本阅读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为阅读教学带来了更多信息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或者办公软件来丰富阅读教学的媒介和形式,学生可以使用更多的阅读学习模式参与到课堂阅读教学中。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讲述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1.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和谐互补的阅读环境

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文本阅读为主,而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文本阅读的界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渠道,以影像等形式补充文本阅读在塑造意境方面的不足,并且和文字相互辅助,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丰富阅读层次感。比如说,教师在教到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时候,很多学生因为自身阅历有限,难以从文字描述中体会到济南的冬天究竟有怎样的“美”在深深地吸引着作者,因此对文章处于似懂未懂的境地。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搜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直观欣赏济南的冬季美景,起到一种身临其境的作用,体会作者对济南的赞美和喜爱。又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余光中的《乡愁》,也容易因为学生人生阅历有限而无法通过浅显的阅读,了解诗歌背后的深厚情感。教师也可以播放它们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在抑扬顿挫、慷慨激昂的朗诵声中感受作者一片赤子之心和对故乡深沉的思念之情。

2.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人文教育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和人文教育也是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广泛搜集相关的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为学生呈现上阅读教学的情感盛宴,以区别于“说教”的旧形式向学生宣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其他语文知识,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到《论语》十则的时候,会对学生普及相关的语文常识,包括孔子的生平、《论语》的由来以及其中著名的传世名言,而类似诸葛亮的《出师表》等文学名著也是教学重点,那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颇有口碑的教育类节目,如《百家讲坛》等节目,选择其中相关的教育评鉴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当地学者对古代文学家的解读和评述,如,于丹对孔子、庄子和孟子等人物及其作品的解说便深受观众喜爱,而学生也能够从新的形式来获得新时代对古文化一种新的心得与体验。

3.综合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广泛应用办公教学软件,如,制作精良的教学PPT,其中融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阅读教学素材。又或者是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地使用学案导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初中阅读教学中,鲁迅的文章是一大难点,教师综合信息技术与学案导读教学模式的优势,精选并编写相关文章,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阅读学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按照相应步骤完善学案导读的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信息化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国际化趋势,并且通过有效运用使得阅读教学突破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和弊端,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阅读教学信息化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和谐互补的阅读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情感人文教育以及综合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兼顾了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教师要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荀国胜。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整合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李沂。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支撑环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姜宇飞。初中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4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72-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走进了课堂,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在初中阶段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的教学还处在初级阶段,教学模式、教学规律还未定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如何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 分层教学法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生活环境和学生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是不同的。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会使技能水平较弱的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而感到无所适从,技能较强的学生又因为已经掌握而感到无事可做,此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就会出现会与不会的学生都玩游戏的现象。所以,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教学内容,实施分层教学法。首先,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结合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发展层三个层面。基础层的学生主要是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提高层的学生是基础能力与实践能力一般的学生;发展层是基础水平与实践能力较好的学生。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安排不同的任务。其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设定可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确定不同的要求。再次,课堂上要分层设计练习,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余地。如教学“图表的制作”时,教学重点是把表格中的数据转为图表信息,难点是在Excel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处理数据,找出隐含的信息,顺利解决问题。这一教学过程会涉及到图表选项、图表排序等多种操作,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采用分层教学法:基础层的学生能把数据转为相应的图表就行;提高层的学生能根据数据特点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发展层的学生在完成提高层的任务的基础上,找出其中隐含的信息,总结规律。

2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指教学过程中,要讲授的新知识隐藏在学习任务中,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分析、交流等,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既定的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所学的新知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采用成果驱动、情感驱动、生活驱动等方法。成果驱动是优秀作品的展示,引导学生认知将要学习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驱动是用情境感染学生,依法学生的情感共鸣,自觉的掌握所学知识。生活驱动是立足于信息技术课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结合生活所需技能设定任务,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采用何种任务驱动方式,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时候都要注意实施步骤。首先兴趣导入,其次提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后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适当的任务,再将任务细分,在逐层深入中提高教学目标。第三,进行练习。根据设计的任务,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不同难度的练习,可以单独做,也可以和做完成,通过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第四交流学习。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通过学生的交流与教师的讲解、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第五课堂练习。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再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最后评价小姐。课堂中留出一些时间通过投影仪展示优秀作品,达到表扬与激励学生,使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

任务驱动法可以与常用的讲授法、演示法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提高学习任务的层次性、针对性,顺利开展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很有应用价值,能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 案例教学法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典型案例应用于信息技术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即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最为关键,首先,案例选择要有基础性。初中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这对信息教学来说有很大便利。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是肤浅的。选择案例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如教学“计算机安全”时,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案例,如2010年19岁的上海黑客小远为了证实自己的能力,攻击网站并勒索,触犯了法律。讲解案例时让学生了解病毒概念,认识病毒的危害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道德规范。其次,案例选择要体现探究性。信息技术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除了要有典型性,还要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现出探究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如教学Microsoft Word编排教学试卷时,除了必须的页面设置、字体、字号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分数、根号等内容的操作。这样案例教学既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其中对齐操作,学生大部分会用空格表现,做法比较麻烦,同时字母、汉字混合的排版很难实现,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可以重点介绍TAB键的用法,简单、便捷的操作会让学生感兴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案例选择要体现综合性。案例教学除了配有学生的个体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因此教师选择案例时要体现综合性,如教学FrontPage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搜索一些精美的网页让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制作班级主页,制作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色彩搭配、文字链接、版块设置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现有的资源,制作出具有班级特色的网页。实践证明,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除了上面所述的还有很多如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初中信息技术课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强,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探索,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电子钱包及目前常见的电子钱包。

2.了解如何使用电子钱包。

3.了解使用电子钱包存在的风险,并知道采取适当措施防范风险。

重点难点:

重点是如何使用电子钱包,难点是如何防范电子钱包使用风险。

教学建议:

建议本课用1课时。

电子钱包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本课应通过视频和老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对电子钱包有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

资源目录中有一个支付宝电子钱包的视频:“1-6.1支付宝当面付”,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建立电子钱包的直观印象:电子钱包其实是一种管理电子货币的软件。为了使用方便,一般都安装在智能手机上。

因为本课的内容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操作,老师可以和全班同学互动,和学生一起创设一个活动。例如,同学们约着一起看电影,其中一个同学用电子钱包给大家买票,然后其他同学再通过电子钱包将钱还给买票的同学。任务创设好之后,由老师在手机上操作,逐步地完成所设置的任务,操作过程应通过投影演示给学生看。

电子钱包的应用越来越广,不仅在网购的时候可以用电子钱包来支付,在平常逛街购物时,也可以用电子钱包支付,因为越来越多的商家接受电子钱包支付。个人之间较小金额的往来也可以用电子钱包转账,非常方便。电子钱包通常与银行卡连接在一起,电子钱包中没钱了,可以从银行卡中转进来,同样,电子钱包中的钱也可以转到银行卡中。

学会使用电子钱包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防范风险。而防范风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设置好电子钱包的密码。

密码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个人信息。我们经常要输入密码,例如:登录网站、银行取款、网购、手机开机、连接Wi-Fi等。这么多密码如何记住而且不容易被别人猜出来呢?

下面是一些设置密码的小贴士。

1.不要在所有的场合都用一个密码。

不管什么场合都用同一个密码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只要在某一处密码被人发现,你的其他信息也就一并泄露了。

例如:你在某个网站登记的信息被黑客了,里面有你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密码等信息,而你又恰好使用同样的信息登录另一个地方,这时你面临的风险就显而易见了。

2.不要用姓名、生日、“12345678”等容易猜的密码。

重要的密码应该包含数字、字母等多种形式的符号,长度应该在8个符号以上。为了记住不同场合的密码,可以为自己创建一个设置密码的规则,这样密码就好记又难猜。

例如:先设置个人基本密码,然后根据密码使用的场合,在这个基本密码的基础上叠加一些其他符号。例如:基本密码+场合名称第一个拼音字母+填补密码长度的符号。例如:你的基本密码是“IMU99”,你习惯设置的密码长度是10位,则登录QQ的密码可以是“IMU99QQ###”。登录金山快盘的密码可以是“IMU99JSKP#”。

教参的资源目录中有一个关于支付宝密码安全的视频“1-6.1支付宝里32万不翼而飞”,让学生看后设计好自己的密码方案。

此外,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使用手机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由于手机中存储了我们很多的个人信息,因此不法分子会想方设法从我们的手机中盗取信息,而通过Wi-Fi盗取信息是最方便的,神不知鬼不觉。

资源目录中有两个视频,分别是:“1-6.3**315晚会**:警惕免费Wi-Fi窃取信息”、“1-*公共场所免费Wi-Fi存风险”。观看这两个视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那么,如何安全使用Wi-Fi呢?下面是一些小贴士:

1.关闭Wi-Fi自动连接功能用户在日常使用电子设备时关闭“Wi-Fi自动连接”功能。因为如果这项功能打开的话,手机在进入有Wi-Fi网络的区域就会自动扫描并连接上不设密码的Wi-Fi网络,这会**增加用户误连钓鱼Wi-Fi的几率。另外,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登录手机银行或者支付宝、财付通等金融服务类网站时,不用不能够确定安全性的免费Wi-Fi,而是使用手机自带的3G、4G,另外不要直接通过手机浏览器进行,请优先考虑使用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的专用应用程序,这些程序的安全性要比开放的手机浏览器高。

2.拒绝来源不明的Wi-Fi设置钓鱼Wi-Fi陷阱的黑客大多利用的是用户想要免费蹭网占便宜的心理。因此要想避免堕入类似陷阱,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尽量不使用来源不明的Wi-Fi,尤其是免费又不需密码的Wi-Fi。

如果是在星巴克、麦当劳这样有商家提供免费Wi-Fi网络的地方,用户也要多留一个心眼,主动向商家询问其提供的Wi-Fi的具体名称,以免在选择Wi-Fi热点接入时不小心连接到黑客搭建的名称类似的钓鱼Wi-Fi。

3.更换路由器初始密码除了要谨慎使用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家里使用的路由器管理**的用户名、密码,不要使用默认的Admin,密码更改为数字+字母的高强度密码,同时设置的Wi-Fi密码选择WPA2加密认证方式,相对复杂的密码可**提高黑客难度。

4.及时更新升级浏览器和传统有线网络相比,Wi-Fi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的安全性挑战更多。

用户在使用非加密的Wi-Fi网络或者陌生的Wi-Fi网络时,提前在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中安装一些安全防范软件以作提防。浏览器最容易泄露用户信息,用户应该定时到浏览器的**网站升级浏览器。使用浏览器登录网站时,如果碰到需要用户输入账户名和密码并弹出“是否记住密码”选项框的情况,不要选择“记住密码”,因为“记住密码”功能会将用户的账号信息存储到浏览器的缓存文件夹中,无形中方便了黑客进行窃取。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6

关键词: 初中历史 信息技术 整合

21世纪是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经济迅猛发展,教育体制正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信息技术的手段,通过一定的教学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课堂教学更应当摒弃传统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现状,应当对课堂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时代接轨,与社会接轨。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很多天然的优势,但是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一些误区。笔者结合多年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的优势及存在的一些误区。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的优势

和其他学科有本质的不同,历史学科在教学中,教师所讲解的都是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案例,大有一种博古通今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具有很多优势,尤其是在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回顾上,信息技术的手段可以让一些历史事件的回顾变得更加直观。总结下来,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具有如下优势:

1.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的知识都是源于课本,很难对课本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拓展。一方面,教师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方能找到拓展课本教学内容的方法;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教师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拓展,只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相关的搜索,然后对一些信息和知识进行有效的筛选,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利用案例教学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这样的拓展教学,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显得丰富多彩、通俗易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传统教学手段不同,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课件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形式展示出来,多媒体天然的集音、形、色于一体的教学特点,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学往往都是灌输式的,学生在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受到极大的制约。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学课件分享给学生,便于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查找资料,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有利于历史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机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搜集大量信息,通过拓展历史教学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等方式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而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经不再适应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局面,而是需要通过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教学课件制作的方式、音频视频的融入方式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以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的误区

凡事皆有两面性。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会失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下来,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存在如下误区:

1.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

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一般都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容易出现一个误区:为了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很多教师存在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现象,忽视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辅助作用,而让多媒体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地拓展,而是简单地给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得初中历史教学从传统的“人灌”变成“机灌”,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式教学,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不利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和发展。

2.过度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忽视质量。

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关注的应当是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往往过度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现形式,忽视实质的教学内容。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教学思想,因为,多媒体课件和课堂教学整合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不是重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教学的质量而非形式。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以上结合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的优势,分析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存在的误区,供广大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1]董文清。浅谈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中小学电教,2009.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7

一、课程设计:

记忆是人将感官输入的信息加以保持,并在一定的时候将这种信息重新撮出来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认或重现三个阶段。记忆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认知能力,通过后天的训练,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就能使记忆力有所提高。人在10—17岁是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在18岁时可达到记忆力发展的最高峰。由于记忆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极端重要,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开设记忆力的训练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技巧,促进记忆力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

(二)知道一些记忆规律,初步掌握几种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

三、教学方式:

(一)心理测验

(二)操作训练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重、难点:

记忆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略)

记忆力评估: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记忆力评估问卷,让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答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记忆力状况、自己使用的记忆方法,以及什么记忆方法更好。

第二课时

一、活动准备

1、故事引入"2分钟"

"记忆出众的张安世"—张安世是汉武帝时的一员大将,他文武双全,记忆超群。一次,学馆里丢了几箱书,汉武帝又急着要看,有人便推荐张安世去给汉武帝背诵,张安世果然全都背了出来。后来,书找到了,拿来与张安世背诵的记录一核对,一字不差。

2、基础知识:记忆与记忆规律"6分钟"

①记忆是一种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过程。

②记忆规律

1、先快后慢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图见《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P10)

遗忘是有规律的,识记过的事物,第一天后被遗忘最多,遗忘率达55.8%,保存量仅为44.2%;

一个月以后的保持量为21。9%。自此以后就基本上不再遗忘了。说明了遗忘是先快后慢。

2、识记有意义的事物不易忘记,与原有认知结构有关

3、识记处在中间部分的材料容易忘记,由于受前后材料的干扰

二、记忆能力训练"18分钟"

(一)再认能力评估和训练:向学生一一呈现第一套单词卡片,让学生记住。每张卡片出示时间约为2秒,卡片之间间隔时间为2秒。第一套材料祟完一分钟后,将第一套卡片和第二套卡片合在一起,以出示时间3秒、间隔时间2秒依次向学生出示。叫学生作出判断,哪些是已经看过的,哪些是新出现的。记分方法:全对得100分,计分公式:

认对的单词—认错的单词

分数= ×100

认对的单词+认错的单词

(二)数字—汉字配对作业

先将数字—汉字配对材料展示5分钟,让学生识记。休息1分钟,再展示数字,让学生配上汉字。正确匹配一对得10分,满分为100分。

(三)意义记忆能力训练,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现故事"猫号",后由学生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讨论从记忆规律和训练中得到什么启发,4人一组,各小组**轮流参加全班交流。 "15分钟"

四、教师归纳,要点如下:"5分钟"

1、充分利用意义识记

2、排除记忆内容间的相互干扰

中间内容多复习几遍;分散记忆、转换记忆,造出更多的头尾来;利用清晨、晚上临睡前的时间

3、进行尝试回忆;边看边记,勿只看不记

4、尽快复习,减少大量遗忘

5、善于遗忘,忘记无关紧要的东西

6、善用记忆术

联想法、形象法、谐音法、口诀法等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电子标签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电子标签的应用。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学习电子标签,体会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激发对科技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难点】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播放汽车过收费站时通过ETC自动扣费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扣费系统是如何锁定目前通过的车辆信息,是否他们也有“身份证”可以被识别?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电子标签。

(二)新课讲授

教师通过多**呈现常见的含有电子标签的物品(珠宝电子标签、门禁卡等)图片,并采用教授法介绍电子标签的用途,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教材中的文字,总结电子标签的用途:电子标签主要附着在被识别物体上,存储与物体相关的信息,运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非接触读写存储器上的信息。在物联网中,电子标签如同物体的“身份证”一样。

在得出用途后在大屏幕上展示被拆解的电子芯片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电子标签是由哪些部件决定他有这样的用途呢?【天线】学生回答后教师需给出学生鼓励、正面的评价,如:观察仔细,总结到位等。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电子标签的内部主要由芯片、天线(线圈)等部件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刚刚图片中有无电源对电子标签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同桌两人进行讨论,得出其分类和其主要特点,【可分为有源电子标签(主动标签)和无源电子标签(被动标签)两大类。无源电子标签是最常见的电子标签,当读写器检测到电子标签时发出电磁波,在电子标签周围形成电磁场,电子标签从电磁场中获得能量激活标签中的芯片,芯片产生电磁波发送给读写器。有源电子标签工作的能量则由自带的电池提供】教师并给出积极的评价,如:阅读仔细,归纳概括能力强等。

之后教师介绍电子标签不仅可以根据有无电源进行分类,通过不同的分类标准,所得到的分类结果也不同。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分类的表格,之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5分钟,尝试根据读写方式、频率高低对其进行分类并填表,并在讨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涉及频率高低时,可以从频率、感应距离、读取速度和穿透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可请小组**进行分析和陈述,学生回答观察结果。【按照读写方式,可以分为只读电子标签和读写电子标签。只读电子标签只可阅读,不可写入,成本较低;读写电子标签,可读可写,成本较高。按照频率高低,可以将其分为低频电子标签、高频电子标签和超高频电子标签。低频电子标签的频率范围为100-500kHz,以125kHz为主,感应距离较短,读取速度较慢,但穿透能力好;高频电子标签,频率范围为10-15MHz,以13.56MHz为主,感应距离较长,读取速度较快,但穿透能力一般;超高频电子标签,频率范围为850-950MHz以及2.45GHz,感应距离最长,读取速度最快,但穿透能力差】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进行鼓励,之后教师再进行补充总结,从而得出不同的电子标签的分类所得到的结果表格。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教师**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探究学习的部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电子标签,指出其组成部件的名称;观察身边的各类卡,观察它们是否属于电子标签吗?为什么?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采用师问生答的形式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听课很认真,记忆力真强。

作业:回家后观察自己家中的物品哪些使用了电子标签,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电子标签,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9

智慧教育

在汉语中,智慧即“能够迅速、正确、灵活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智慧不同于一般的智力和智能,而是一种高阶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人们对智慧教育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信息技术与智慧教育对人们教育思想影响较大。其中唐烨伟博士通过实践研究,按照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程度将智慧课堂和教学划分为四个层次:①平移型应用。将书本中的知识平移到媒体环境中,此种应用将媒体当作一种教学工具,先进于原始的教鞭、黑板,促进教育发展,但不能使教育产生革命性变化。②按照整合点针对型应用。相比第一层次该应用能够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应用,节省时间,提升效果,但教学模式、教学思路等仍沿用传统方式,不能使教育发生革命性变化。③学习方式方法变革型应用。在理想条件下设计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突破媒体技术、教育思想等的束缚,理想设计,尽量满足,这为教学、学习带来很多变化,是目前教育已经达到的层次。④智慧型应用。在该层次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构想该用什么样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技术变成学生构想和验证的工具,对教学产生巨大影响,也是目前教育致力于达到的层次。

由传统教育到智慧教育的演变,需教师、学生及技术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进步,如技术经过智能技术的发展,在学习需求、教学需求等情况下由教师的教学工具变成教师的得力助手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工具(如图1)。

1.教师功能变化

传统教学系统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绝对领导者,学生学习目标、掌握知识层次及过程、学习活动以及学习评价等均由其设计、制定并组织实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教师的教育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教师搜集资料方式开始多样化,教学相比以前也更加灵活多样,但总免不了“课堂主宰者”这一角色的担当。而智慧课堂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由传统的“教”转变为现代意义的“引”,由此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得到有效提升。

2.技术角色转变

随着多媒体、网络等技术逐渐渗透到教学系统中,技术由单纯地由教师使用转变为学生和教师都使用的角色。技术自运用到教学中以来,一直是教师教学资源搜集的工具,学生在学习中尤其是课堂上使用甚少,而在智慧教育中,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能力提升,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学习的有力工具。

3.学生角色转变

在智慧教育中,学生从传统的知识接受加工机器,转变为主动学习构建的智慧者。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各方面通过智慧教育学习过程均得到有益锻炼和提升,是教学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关键。

首先,智慧课堂能够促进师生交互,优化师生关系,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由一般的单向传递(教师传递给学生)转变为双向传递(师生交互),师生更多地通过互动进行有效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实现个性化学习;其次,智慧教育中媒体角色的变化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媒体这一工具更好地吸收、运用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从而更好地激发下一轮学习的动力。

智慧教育有效提升语文学习

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孕育出智慧教育这一高阶教育形态,相比当前教育形式更多具备公平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学习个性化等多个理想化教育的核心特征,更加适合语文学科的学习。

智慧课堂的开展,能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使其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等方面均实现个性化。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创新性得到有效提升,知识由原来的“给”转变为现在的“探”,由单一转变为多维,如对一个成语的学习,原来要求是记住、理解并知道成语来源,这些信息均由教师或课本给予,而在智慧课堂中则要学生自己寻找,并且学生还要寻找不同情境去运用知识,这样探究出来的知识比给予的知识更易于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信息技术在智慧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先进技术如网络学习空间、云平台、大数据等的快速发展,智慧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基于信息技术环境支撑下智慧课堂的构建也因此出现了新的契机。笔者就智慧课堂中用到的信息技术做了分类总结,并将教师和学生对其运用进行了简单分类(如图2)。

信息技术在智慧课堂中的运用,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硬环境是指能够触摸到的实物,如基本的桌椅、座位等一般教室中具有的,在图中没有特别提及,只提出智慧课堂中的电子白板和平板电脑,其中电子白板方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相比PPT更易操作演示;平板电脑则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使用的,方便师生之间资源的推送、管理和服务,是智慧课堂中主要的教学和学习工具。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极大地增加了其对知识的构建能力和创新能力,对课堂内外的学习产生有益影响;微课、网络和平台等软环境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互的有效工具,如教学平台、管理平台、评价平台、服务平台、云平台等有效满足了学生和教师的需要。

案例设计

倡议书专题学习――做鸟类的朋友》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倡议书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以期完成某种任务或展开某项活动的书面文章。它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遵循一般书信的格式,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在现实社会中有着较广泛的使用。一般包括向谁倡议、倡议什么、谁倡议的以及日期,倡议书的规范格式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和落款五部分组成。通过专题活动学习明确倡议书的格式组成、适用对象、使用范围和作用,体验语文学习对日常生活的帮助,同时通过不同小组在课堂展示学习成果,能使学生扩大知识视野,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扩展合作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2.教学对象分析

基于之前对语文的学习基础,学生已熟练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但对倡议书这一应用文还停留在知道、了解这一层面上,需要对这一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学生已适应小组学习法,并能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效沟通交流,组内基本能够合理分工,互相补充,合作探究学习可以较好地展开。对于资料的搜集,学生已掌握方法,并适应智慧课堂这一新型教学环境,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

3.教学目标制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倡议书的写作方法及要求;明确鸟类在文学、艺术、科学、生态环境等方面对人的影响;培养独立查寻资料和协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总结归纳,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倡议书的写作规范和写作内容。

难点: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5.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提供范围,学生通过电子书包、网络查找有关鸟的资料;温习微课《倡议书的写法》。

课上:

①情境导入(展示鸟的系列图片)。鸟以艳丽的羽毛、轻盈的身姿、美妙的飞翔点缀着大自然的美景,又以捕捉害虫、保护庄稼成为人类的朋友。在爱鸟周来临之际,今天我们开展的主题是“做鸟类的朋友”综合实践活动。

②出示活动任务,明确活动目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课前查找到的资料再次分类归纳(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任务,考察组织、分工、协调能力)。

③小组汇报展示。教师提示在每个组展示讲解的同时,其余三组要仔细听并且做记录。一个组讲解完毕后,会向其余三组各提一个问题。每个组回答正确与否,决定该组是否得分以及最终的自我检测评价等级。

结合活动目标设置组别,教师可将学生分成文学组、艺术组、生态环境组和生活科技组。

④设置问题。学生通过小组汇报学习,完成教师推送的题目,对自己的学习做一简单测评,明确学习成果和不足。

课后:各组进行自我检测评价,以帮助活动主体了解目标在活动过程中有多大程度的实现。教师提供《倡议书的写法》微视频,让学生拟写保护鸟类倡议书,学习倡议书的写法。教师适时总结倡议书的写法并点拨、拓展:鸟类在文学、艺术、生态环境、生活科技等方面对人类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伙伴、朋友,我们要像保护鸟类一样保护它们。

智慧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侧重在实践活动中体现语文性的特点,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它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以对语言文字的思考为诱因,以学生广泛涉猎自己所喜爱的学科为手段,把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聚焦在语言文字这个核心上,加以融会贯通,进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更概括、更高级的知识信息,达到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其主要特点是活动、综合、语文三者缺一不可,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贯通三者,智慧学习环境的使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电子白板的推送服务方便师生、生生之间的资源交互,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素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完成对知识内容的学习,有效提升学习能力、沟通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10

一、教学内容

本课选用广东省教育厅编教材《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第二章第五节用Frontpage制作通信录表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表单的功能及表单域的使用方法。

(2)掌握各种表单域属性的设置方法,灵活运用表单域设计相应的网页。

(3)了解在网页设计中,网上通信录的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学习途径,利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制作表单交互网页的一般流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2)让学生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同学之间的友情。

三、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Frontpage的界面已经很熟悉,学生已经了解网站设计的基本要求,已经学会建立站点,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制作普通的网页。对于表单网页,其实在初一时已经接触过,如搜索引擎百度的首页,申请电子邮箱时的申请页面、论坛等等,这些都是表单网页,那时只是利用它来为自己服务,没有注意这些网页与一般网页有哪些不同之处,因此,本课内容对他们来讲既熟悉又陌生。另外,学生在网页整体设计、布局和美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在打字速度和操作熟练程度上存在差距。

四、教材分析

本节是FrontPage网页制作的第五节内容。本节教材通过让学生制作一个通信录表单,要求学生掌握建立表单域及其属性设置操作,使学生对于表单的交互性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1.表单域的正确插入;2.表单域的属性设置。

教学难点:1.表单域的属性设置;2.根据实际需要正确运用表单域。

课时要求:1课时

五、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Frontpage中制作通信录表单,通过学生在校点滴视频片断,以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制作一个通信录表单。根据这个总的目标,设置了二个基本任务和一个创作任务──任务三设计通信录。三个基本任务层次分明,难度逐步提升。前两个任务是基础,后一个是前两个任务的综合运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在学习资料网页中提供制作过程的网站,学生遇到操作困难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而操作熟练的同学可以自学下一节的内容。

六、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2.任务驱动法;3.示范、归纳法;4.自主探究法。

七、教学环境

多**网络电脑室;多**网络教学软件;Frontpage、PowerPoint、IE浏览器等软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情

导入

3分

让学生观看“八年级学生在校点滴”视频。

并思考同学们明年就毕业了,毕业后,如何跟同学之间保持联系?

观看视频,感受同学之间的友情。

回答问题。

让学生感受同学友情,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表单

网页

2分

介绍表单网页的特点

能够收集用户的信息和反馈意见

再现百度、购物、申请电子邮箱等表单网页。

让学生回忆旧知,了解表单网页的功能。

任务

6分

布置任务一:插入表单、表格及各项目。

介绍学习资源网站,在大屏幕上投影操作方法。

根据操作提示轻松完成任务一。

让学生掌握表单、表格及各项目插入方法,任务简单,学生容易完成。

任务

12分

1.学习认识表单域、插入表单域、设置表单域属性。

2.布置任务二:在对应的栏目里插入相应的表单域,并修改表单域的属性

巡视并及时指出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根据老师的讲解,使用正确的表单域,设置好表单域属性,完成整个表单网页的制作。

让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表单域

让学生掌握表单域的属性设置。

创作

任务

15分

布置创作任务:通讯录

完成创作任务。

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展示

评价

1分

展示评价学生作品,分析学生所运用的表单域

欣赏同学作品并进行一些评价,积极回答问题。

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形成自己的评价能力。

小结

1分

总结本课知识,设下疑问:

1.有一些表单域在这节课里没有使用,它们具有什么用途?

2.表单的信息怎样才能收集起来呢?

回顾本课所学知识,积极思考。

梳理所学知识,设下疑问,激发学生兴趣,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