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案最新5篇

数学课件是非常重要的。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七年级数学教案最新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分析

教育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告诉”。学生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水平和认知系统。当他们遇到一个新的待解决的问题情境时,他们会自觉而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知识架构和认知经验中摸索、收集、调动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内容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并安排在第二学段。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应用数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和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用它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验证,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猜测意识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实验与探究

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过程。

教学关键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根小棒、三边关系试验报告单每组四根小棒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手上拿的是什么?(三角板)它是什么图形呢?(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怎样理解这个“围”字(端点首尾相连)。同学们还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继续往下看。

复习旧的知识,使新旧知识之间有很好的连接

2分钟

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师:老师这里有三根小棒,分别长3、5、10厘米,这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谁愿意上来围一围?围的时候要注意小棒首尾相连。

师:这三根小棒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呢?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

三、猜想验证,发现规律

师:我们发现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做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换一根小棒

师:怎样换?同学们说的都是你们的猜想(课件演示猜想1)

1、学法指导师:你们的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三角形的三条边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一下,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3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小棒各一根一起试着围一围三角形。同学们亲自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看看有什么结果。先看要求(大屏幕)操作要求:

(1)、2人一组合作完成四种拼法

(2)、围三角形时要注意首尾相连。

(3)、完成后,填写好活动记录表准备交流

2、动手操作,寻找规律(师巡视,并指导)

3、交流汇报,探究规律。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小组上台展示,

3厘米、8厘米、10厘米能

3厘米、5厘米、10厘米不能3厘米、5厘米、8厘米不能5厘米、8厘米、10厘米能师:其它组有不同意见吗?

师:仔细观察四种结果,有的围不成,而有的却能围成。这是为什么呢?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每组小棒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说说你能发现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几组小棒长度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三根小棒要围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通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你发现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这组情况,谁愿意说说3、5、10这三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

师:其他同学赞同吗?谁再来说一说。

师:我明白了,3厘米的边是不能和5厘米、10厘米的边围成三角形的,因为这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条边。(板书3+4〈 8)你很会观察。

(课件演示)师:再说3、5、8这三根,同学们有些争议,到底它们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不能,为什么?有谁愿意谈谈?

生:3+5=8重合了不能

师:是这样吗?(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

师:真的是这样,通过演示现在明白这个同学的意思了吗?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师:通过以上的动手操作和探究分析,我们发现了当两边之和小于、等于第三条边时,这3条边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师:那么怎样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两条边加起来要大于第三边就行了。

师(板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我们来看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两组是不是这样的呢,3+8>10、8+5>10看起来是这样的。

3)师:回头看不能围成的情况,也有3+8>4、4+8>3、3+8>5、5+8>3(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怎么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有一种不符合就不行了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

生1:加“任何”、“任意”

生2:其他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条边。

生3:无论哪两条边之和都要大于第三边。

4、归纳小结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

师:这句话概括说就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任意)师:是这样吗?再挑选一组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来验证:生:3+4>5、3+5>4、4+5>3,师:这个例子证明了你的想法是对的,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都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齐读)

四、运用结论,加深理解

师: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下面让我们来判断几道题目

1、快速判断。

3cm、5cm、() 4cm

7cm、4cm、() 2cm

6cm、3cm、() 1cm

2cm、3cm、() 3cm

师:为什么围不成?你是怎么判断的?

2、出示P82例3图

这是小明上学的路线图,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他可以怎样走?

3、这几条路中,哪条最近?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在生活中还看到了这么一种现象:(课件演示)公园里有一条这样的路,路的两旁是草坪,为什么很多人都往草坪中间走?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平时多观察、多动脑,你一定能成为数学的好朋友。

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尝试找出问题的原因反复试验,加深同学的理解,猜想验证,发现其内在规律增强小组合作意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同学发言及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尝试找出原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自主发现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运用练习,巩固学习的知识,加深印象

3分钟5分钟7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5分钟

板书设计

三角形边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2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

这个方程不像例l中的方程(1)那样容易求出它的解,小敏同学的方法启发了我们,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2)的解。也就是只要将x=1,2,3,4,……代人方程(2)的两边,看哪个数能使两边的值相等,这个数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把x=3代人方程(2),左边=13+3=16,右边=(45+3)=48=16,

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3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这种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方程的解,这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可以据此检验一下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问:若把例2中的“三分之一”改为“二分之一”,那么答案是多少?

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

同样,用检验的方法也很难得到方程的解,因为这里x的值很大。另外,有的方程的解不一定是整数,该从何试起?如何试验根本无法人手,又该怎么办?

这正是我们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3页练习1、2。

2、补充练习:检验下列各括号内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1)x-3(x+2)=6+x(x=3,x=-4)

(2)2y(y-1)=3(y=-1,y=2)

(3)5(x-1)(x-2)=0(x=0,x=1,x=2)

四、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五、作业。教科书第3页,习题6。1第1、3题。

解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的简单变形

教学目的

通过天平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归纳出方程的两种变形,并能利用它们将简单的方程变形以求出未知数的值。

重点、难点

1、重点:方程的两种变形。

2、难点:由具体实例抽象出方程的两种变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列出的方程有的我们不会解,我们知道解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成x=a形式,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将方程变形。

二、新授

让我们先做个实验,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天平和若干砝码。

测量一些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将它放在天干的左盘内,在右盘内放上砝码,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时,显然两边的质量相等。

如果我们在两盘内同时加入相同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仍然平衡,天平两边盘内同时拿去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平衡。

如果把天平看成一个方程,课本第4页上的图,你能从天平上砝码的变化联想到方程的变形吗?

让同学们观察图6.2.1的左边的天平;天平的左盘内有一个大砝码和2个小砝码,右盘上有5个小砝码,天平平衡,表示左右两盘的质量相等。如果我们用x表示大砝码的质量,1表示小砝码的质量,那么可用方程x+2=5表示天平两盘内物体的质量关系。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中第一节课的内容。是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点,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接触过方程,了解了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并学会了用逆运算法解一些简单的方程。并在前一章刚学过整式的概念及其运算的基础上,本节课将带领学生继续学习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等内容。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的意义,建立方程归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用尝试检验法来求解,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2、教学目标

综上分析及教学大纲要求,本课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⒈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义。

⒉会根据简单数量关系列方程,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⒊体会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尝试检验法。

⒋回顾理解等式的两个性质,并初步学会利用等式的两个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用尝试检验法求方程的解。

难点:利用等式的两个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在概念教学设计中,注意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开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方程模型。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归纳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和天平演示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法指导: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法上,极力倡导了新课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创设情境,使数学回到生活,鼓励学生思考,探索情境中的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学生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后,理解学习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能力。

三、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流程为: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观察归纳,建构新知——交流对话,自我探索——

理解性质,应用巩固——总结反思,布置作业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当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时,学生通常会更主动。所以,我设计如下问题:

xxxx年夏季奥运会上,我国获得32枚金牌。其中跳水队获得6枚金牌,比射击队获得金牌数的2倍少2枚。射击队获得多少枚金牌?

如果设射击队获得x枚金牌,那么跳水队获得(2x-2)枚金牌,所以得到等式:。

在小学里我们已经知道,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选一选]: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

⑴5x=0;⑵42÷6=7;

⑶y2=4+y;⑷3m+2=1-m;

⑸1+3x.

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进一步回顾掌握小学已学过的方程的概念和列方程。也为下面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建构做好准备。

[练一练]:请你运用已学的知识,根据下列问题中的条件,分别列出方程:

⑴奥运冠军朱启南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0米***决赛中最后两枪的平均成绩为10.4环,其中第10枪(即最后一枪)的成绩为10.1环,问第9枪的成绩是多少环?

设第9枪的成绩为x环,可列出方程。

⑵国庆期间,“时代广场”搞促销活动,小颖的姐姐买了一件衣服,按8折销售的售价为72元,问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

设这件衣服的原价为x元,可列出方程。

⑶有一棵树,刚移栽时,树高为2m,假设以后平均每年长0.3m,几年后树高为5m?

设x年后树高为5m,可列出方程。

⑷xxxx年北京奥运会的足球分赛场---秦皇岛市奥体中心体育场,其足球场的周长为344米,长和宽之差为36米,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x米,则长为(x36)米,可列出方程。

【通过丰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模型化的过程、加深对建立方程这个数学模型意义的理解和体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观察归纳,建构新知:

[议一议]:观察你所列的方程,这些方程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先鼓励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进行适当的讲解。)

在原有方程概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观察、归纳自我建构新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有困难可提示:上述所列的方程中,方程的两边都是__式,只含有_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__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我国古代称未知数为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叫做一元方程。)

在学生对概念有了初步的印象后,紧接着给出几个式子让学生判断,为的是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对概念的认识。练习有梯度、有层次。

最后总结提出:要成为一元一次方程需要几个条件?

[做一做]:⒈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⑴5x=0; ⑵y2=4+y;

⑶3m+2=1-m;⑷x-=-;

⑸xy=1.

⒉你能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吗?

(让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其他学生帮忙纠正)

在认识概念时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

例如:判断“5=x”和“x-(x-1)=1”两类型的式子

没有出现就算,有出现的话,教师不要马上给出判断,而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讨论,经过一番对与错的碰撞,教师揭开“谜底”,并且渗透了认识事物要看其本质的教学思想。

(三)交流对话,自主探索

在小学里我们还知道,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你们知道“练一练”第⑴题的方程=10.4的解吗?

你们是怎么得到的?

(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学生能说出该方程的解教师都应给予积极的鼓励。)

强调:我们知道x只能取10.5,10.6,10.7,10.8,10.9。把这些值分别代入方程左边的代数式,求出代数式的值,就可以知道x=10.7是()方程=10.4的解。这种尝试检验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做一做]:

⒈判断下列t的值是不是方程2t+1=7-t的解:

⑴t=-2; ⑵t=2.

追问:你能否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使它的解是t=-2?

这里的追问把练习提高一个层次,给学生一个创造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全面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等概念。

⒉解方程:⑴x-2=8;⑵5y=8.

(让学生思考解法,只要合理均以鼓励。)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如果方程比较复杂,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如何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探索更好的解法

(四)理解性质,应用巩固

实验

如果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那么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归纳等式的两个性质

⒈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⒉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说明:课本指出:“在小学我们还学过等式的两个性质”,但目前小学生尚未学过或未正式学过等式的两个性质。所以在此对等式的性质先作一番介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天平实验观察、思考、分析天平和等式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掌握等式性质。(具体、形象)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对教材进行处理。

解方程例⒈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⑴x-2=8;⑵5y=8.

(学生已经用其他方法求解过这两个方程,这里是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教师再加以引导。)

例⒉解下列方程:

⑴5x=504x;⑵8-2x=9-4x.

(教学时,首先应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求解这两个方程,并从中体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然后提问学生:你是怎样解方程的?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还有其他解法吗?从中让学生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根据是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变形成“x=a(a为已知数)”的形式。并引导学生回顾检验的方法,鼓励他们养成检验的习惯)

例题由浅到深,学生易掌握。对(2)有难度,可加提示:为了使含未知数的项都集中到等式的左边,应对方程做怎样的变形?依据是什么?为了使常数项集中到等式的右边,又应对方程作怎样的变形?依据是什么?渗透化归的思想。

[做一做]:

(五)总结反思,布置作业

[说一说]: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另外你有什么感触或疑惑?

总结理清知识脉络,强化重点,内化知识,培养能力。

作业的设计采用分层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 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2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

1、 P3第1,2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13,?2,3.14,+3065,0,-239; 54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C.0是最大的负数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

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课后作业】P5第1、2题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个性化学习。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设立了许多课外兴趣小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小组的活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布艺兴趣小组,看看那里的同学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师:看大屏幕,从情境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要用9/10米的布给小猴做衣服。如果做背心,可以做3件;如果做裤子,可以做2条。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

生2: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 “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生1:9/10÷3=

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1:把9/10平均分成3份,求1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师:谁还能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9/10÷3结果是多少呢?请在自己的练习本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

生自主操作,师适时巡视指导,找出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将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交流。

师:我们来看几位同学的方法。

(投影展示,画线段图的方法)

师:我们先看第一位同学的方法,这是哪位同学的,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生:(画线段图的方法)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

师:我们再来看一位同学的,他用的是长方形布条,这是哪位同学的,介绍一下?

生: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

师:不管是画线段图还是用长方形来表示,我们都可以得到每份是3/10米。

板书方法:画线段图。

师:我们再来看黑板上这两位同学的(学生板演),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的做法。

生:9/10÷3=9÷3/10=3/10(米)

把9/10米平均分成3段,就是把9个1/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9÷3)个1/10米,即3/10米

师:谁能再重复一遍?生重复。

师:我们可以用平均分的思想直接进行计算。(板书:平均分的方法)

师:看这种方法9/10÷3=9/10×1/3=3/10(米),(学生板演内容)谁来介绍一下?

生:9/10米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3,可以用乘法计算,每段是9/10×1/3=3/10(米)。

生似懂非懂。

师:你们能明白吗?我们结合这条形图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师:把条形图平均分成3份,一份占多少?

生:1/3。

师:也就是求什么/

生:也就是求9/10米的1/3。

师:我们可以怎样计算?

生:9/10×1/3

师:看一下算式?有什么变化?

生1:前面是除法,后面是乘法。

生2:3和1/3互为倒数

师:也就是除法转化成了乘法。(板书:转化)

师:谁能再说一说这种方法?

师:9/10米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3,可以用乘法计算,每段是9/10×1/3=3/10(米)。

师:这就是第三种方法,利用乘法的意义进行计算。(板书:乘法的意义)

师:除了这几种方法,你还有哪些办法

生:转化成小数来计算。

师:说一下

生:9/10米化成小数0.9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0.9÷3=0.3(米)。

师板书:9/10÷3=0.9÷3=0.3(米)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解决问题,它们的结果相同,说明大家的思路是正确的,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呢?

生1:我认为第三种方法比较好,因为算起来比较简便。

生2:我认为第三种方法比较好,因为第二种方法只适用于能出开的情况。

师:说得非常好,到底他说的对不对,等会我们来验证一下。

3、选择算法,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看来大家都已经有自己喜欢的方法了,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

(让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情况,找一位同学进行板演)

9/10÷2=9/10×1/2=9/20(米)

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的,你们都和这位同学一样吗?谁来说说这种方法?

生:把9/10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份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2,用乘法来计算。

师:谁能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看算式,我们把除法转化成了乘法来计算。看来大家都觉得这种方法比较简单。

4、归纳概括,推广应用。

(1)师:仔细观察、分析刚才所解决的两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看这两个算式,前面是除法,后面是?

生:乘法

师:看圈起来的两个数字,有什么关系?

生1:倒数

生2:互为倒数

师:一定要说完整。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生: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师板书)

师:谁能再说一遍?

生重复,全班同学一块交流。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1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组织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体会到此题分数的分子都能被除数整除,所以采用分子除以除数的方法相对简捷。

2、自主练习2

让学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连一连。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首先让学生观察第一行算式与第二行算式的特点以及之间的关系,从而悟出此题的意图,学生就可以顺利地利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得出应该连的相应算式。

3、自主练习5

独立完成,投影展示交流。(两种方法,直接去除或者转化成乘法计算)

此题把解决问题和计算知识的练习融为一体,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步发展的教学目标。

4、自主练习4

独立完成,板演交流

此题把解决问题和计算知识的练习融为一体,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步发展的教学目标。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分数除以整数(板书)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汇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