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格式要求(优秀9篇)

在大学期间学生们都需要写学术论文,那么你知道学术论文的标准格式是怎样的吗?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学术论文格式要求(优秀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经济类学术论文 篇1

摘要:当前,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旅游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就业岗位,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应基于环境保护的理念,采取开发旅游资源、创新旅游营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发展农村旅游,拉动农村经济的提升。

关键词:

乡村旅游;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作用;对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除部分发达地区外,农村人口仍是我国人口构成的主体。但是,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无论是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居民收入增速都明显高于农村。城乡二元化的社会形态,成为我国社会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乡村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和淳朴的人文环境,有着比城市更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而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主要承载区。城市和乡村是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乡村旅游可以为城乡之间搭起一座人员和经济交流的桥梁,成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面貌更新的重要动力。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城乡差别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消除这一差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目前,发展农村地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例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增加、农村地区经济结构单一等都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能够有效拉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1.乡村旅游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特别是城市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一背景下,农业受先天条件的制约,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拉大。截至20xx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经增大到3∶1。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但是仍远大于国际公认数值。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必然途径。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急需的资金。例如,旅游目的地的农村居民可以通过销售当地的土特产以及自制的工艺品、为游客提供劳务,以及旅游业本身带动住宿、餐饮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等途径获得农业生产之外的经济收入。根据国际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业属于综合性产业,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该行业每增加1元的收入,可以带动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4.3元的收入,这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是农业生产所能企及的。对乡村旅游而言,其带动作用更为明显。因为乡村可以基于其不同于城市的社区特点,通过区域合作实现旅游资源和客源信息的共享,通过旅游业的区域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终促进当地居民收入的整体性提高。

2.乡村旅游可以为农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由于农村地区可耕地资源有限以及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土地已经不能“承载”农村地区过剩的劳动力。农村居民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务工。但是,受制于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部分农村劳动力不能胜任城市提供的工作岗位,收入水平也难以保障。据相关专家估算,到20xx年我国农村地区将出现2.5亿左右的隐性失业人员,如此大量剩余劳动力难以有效分配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就地、有效吸纳剩余劳动力。具体而言,乡村旅游是一项综合性产业,不仅需要为旅游者提供最直接的旅游服务,还需要满足游客旅游过程中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这一需求的满足显然需要构建包括各行各业的完整、复杂的劳务服务系统。据国际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岗位,就会拉动社会上相关行业的五个间接就业岗位。由此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不断拓展农村的经营和服务范围,带动相关行业和产业的迅速发展,就地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农村地区。例如,农村由于工业向农村地区转移造成当地的河流土地污染以及可耕地资源的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收入有限,难以进行大规模投资,致使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面临诸多困难。凡此种种,均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还有利于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例如,游客外出旅游时,经常购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以及有意义的纪念品,这不仅会给当地农民带来一项不错的收益,促进当地农民从单一的务农向农工商结合发展,实现当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因此,乡村旅游是在农村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应有利于改变我国农村地区第一产业一家独大的局面,丰富农村经济的形式,还能够推动第三产业的自身良性结构的形成以及第一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多元化。

4.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乡村旅游的开展能够为农村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提供必要的保护,促进农村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亮点就是能够提供城市居民与农村和自然的亲密接触,使他们获得远离城市尘嚣的幽静。因此,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是保护好自然与农业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和先决条件发展旅游业。所以,乡村旅游赖以成功的理念就是绿色旅游,保留原始的生态自然环境和典雅淳朴的农村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对于缓解农村地区的生态恶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农村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旅游业可以实现对各种资源在统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运用和系统开发,真正实现低成本、高利用、低排放、高产出,转变农村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最后,在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必须要考虑环保意识,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生态的旅游产品。显然,要达到上述目标,消费者、经营者以及当地居民均需提高环保意识,改变消费方式,保护生态环境,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二、发展乡村旅游拉动农村经济的对策

1.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我国的乡村旅游存在明显的淡旺季现象,这显然对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不利。因此,应该从旅游产品的开发入手,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形成涵盖一年四季的产品体系,逐步降低季节因素的影响。此外,针对不同的客源情况及其不同的消费需求,乡村旅游开发应该秉承多元化的产品开发思路,创造性地开发出个性化、人性化、绿色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增加旅游收入。

2.进行旅游营销创新,强化对游客的'吸引力与旅行社和周边的知名景点进行深度合作,是一般景区在市场化环境下进行产品营销的基本手段。面对日趋激烈竞争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经营者需要依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进行营销理念和手段的创新。例如,对经济实力较强的乡村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影视营销,拍摄纪录片、宣传片和电视广告,不断拓展自己的影响力。对于有民族特色文化的乡村,则可以做大做强节庆文化,以扩大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此外,可以利用绿色营销,让游客可以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保证获取经济利益且能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可以让人和自然共存共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3.加强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业人才不足是制约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性因素。鉴于此,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到乡村发展,也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到本地讲座,介绍先进的乡村旅游规划和管理经验,加强培养当地导游。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才管理队伍,培训接待礼仪、农业技术知识以及游客服务等知识,鼓励农业与旅游职业院校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若农业机构或旅游机构条件允许,可以开展自己的培训课程,定期给员工培训旅游知识。把乡村旅游导游员、休闲农业讲解员以及农家乐接待员等相关职业划分为国家技能职业,并拨出部分资金以示奖励。为乡村旅游经营者与管理者灌输新型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发展自身特色,树立品牌效应,以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

4.强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首先,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升级,定期给农民培训经营管理和服务规范化的相关内容。实施农家乐和休闲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规范,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将周边环境、接待服务设施、服务质量标准等统一。其次,将旅游项目在管理部门进行登记与审批,做到依法经营。为游客提供标准化餐饮与住宿等周边服务。再次,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公布乡村旅游的相关信息。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最后,要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秩序,选用适当的方式打击不正当的经营行为,如乡村旅游诈骗等,保护投资者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唯有如此,才能从本质上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吸引八方来客,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

5.构建利益反馈机制,解决投资不足问题乡村旅游作为一项产业,其发展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同时,乡村旅游的特殊性又使这种经济活动牵涉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的利益,其中当地农民无疑是三方中的弱势一方。因此,乡村旅游开发要通过土地置换、利益回馈等手段保证当地农民的利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增加旅游开发中的资金投入,各地乡村要大力拓展融资渠道,在积极争取政府补贴和银行信贷的基础上,积极吸纳社会力量进入旅游开发,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6.强化参与,谋求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往往会出现开发者与当地居民利益之间的某些矛盾,强化当地居民的参与度,是解决上述矛盾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力度,从个体参与逐步过渡到组织参与和全体参与,唯有如此,才能使旅游开发惠及全体居民,方可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居民必须要参与旅游开发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解放思想,树立发展理念和服务意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经济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农民收入依然偏低,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20xx年,我国首次提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旅游宣传口号,并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我国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城市居民也喜欢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新鲜空气以及民俗活动和田园生活,发展旅游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农村地区的政府、社会和居民要通力合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生态旅游资源,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伶俐。贵州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复合发展模式探索〔J〕.贵州农业科学,20xx,(6):216-220.

〔2〕蔡灵洁。乡村旅游与农村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耦合机理及联动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xx,(3):51-52,125.

〔3〕龙肖毅,张咏梅。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交互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5):104-107.

〔4〕邸占利。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探讨-以天津市宝坻区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xx,(34):18-19.

〔5〕赵承华。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理研究〔J〕.农业经济,20xx,(7):26-28.

部分:正文及参考文献 篇2

在书写第三部分即“目录”完毕的下一页,开始书写正文及参考文献。

如何写学术论文 篇3

如何写学术论文

论文破题技巧

提出强有力的主题。你的主题表明了你的意图:你打算在论文里阐述或证明什么。以下一些类型的主题可能会抓住你的(以及教授的)注意:

挑战某个误解。挑战某一普遍被接受的理论或其它类似于“人人都认为是如此”的东西,证明它其实并非如此。

找隐蔽的联系。比方说用科学理念来解释文学概念,反之亦然。举例说明:波尔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分析为观察哈姆雷特与这出戏次要人物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方式。这个主意是为了帮助你在观察或思考某一概念时能找到一条全新的让人惊讶的道路。

为“坏人”正名。为被普遍认为是“坏人”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正名,著名生物学家史蒂夫杰古尔德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大师,他撰文表示:拉马克,罗马主教八世——大多数人将他描述为科学进程上的阻碍者,实际上他是当时外科科学的佼佼者。找到被你的读者不公平对待或被恶意诽谤的人物或行为(提示:我会避免用这种方式对待希特勒,不管你写得多好,没人会欣赏你为此作的努力,并把希特勒当好人看的)。

时代技术、社会结构和文化解构经典作品。灰姑娘和简·奥斯汀笔下的爱玛在今天的合作社会会成为怎样的女人?牛顿和朱利叶斯·凯撒会如何使用苹果笔记本呢?

古时的技术、社会或文化传统思考现今社会。朱利叶斯·凯撒会怎样想杰克·韦尔或比尔·盖茨?简·奥斯汀会如何思考当今的职业女性呢?

利用自己的经验作为资源。使用个人经验可以让你的论文既生动又明确——还能让你更投入到写作当中(谁不爱谈论自己呢?)

心中要有目标读者。绝对不要为了你的教授而写。想像你在对朋友或家人解释你的观点;想像这篇文章将成为《时代》的封面文章,或者在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为自己塑造一个目标读者,你就是在为他而写。论文很容易沦为让人觉得无趣和厌烦的文章,不仅仅是对你的教授,更可能是对你。只有这样你的写作才不会使人昏昏入睡,也使得文章目的更加明确,以及对内容提高了审核标准(扪心自问:“我这样解释,读者是否还有疑问呢?”)。

做好研究调查

围绕主题,制定计划。你需要弄清自己要在论文中提出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一观点进行研究调查。你要先写一份计划书,其中应当包括整个研究的进展步骤和要需要完成的任务(比方说:9月20日前找到10份资料,10月15前完成初步的研究)。

使用维基百科。维基是非常有用的百科全书,适合于快速查找事实,对某一主题增加粗略的了解。所以在开始研究前,为什么不百科一下?但是要注意的是,维基并不真正适合作为学院水平论文的参考资源,因为它缺少对学科课题方面细节的详细阐述。所以维基只适合作为你开始论文的地方,一篇好的学科论文的组成的核心是远远深于和广于维基所能提供的。

一次只处理一个论点。不要试图一次把你的主题搞定。对整个主题有一个大概的感觉,为你需要了解的东西建立一份大纲。之后每次处理一个论点,在完成初稿之后,你就不难发现论点之间的联系。

整理好使用的参考书目和资源。这条是弥缝自己添加的。你所参考的书目和资源都应该整理存放好,第一是为了方便再次查阅;第二是论文结束时写参考资料时不再需要重复去找这些资源。

询问导师和图书管理员。除了网上找不完的资料,你可不要忽略身边能利用的人力资源。你的导师,可能在办公室里花时间等待,便是希望某位学生能够闯进来提出一个值得他们花长时间与你讨论的问题。友好的图书管理员,多数的图书管理员很高兴帮助你去找和你的项目相关的资料。一些图书管理员甚至能将那些很难找到的信息定位到具体的一卷书中。所以不要浪费了哦~当然,也不要忘记向周围的学生们寻求指点帮助,说不定他知道的正好和你的主题相关。

解决论文写作

提前开始。很多人却总拖到最后期限才着急起来,却常常不以为然。学期开学,教授就开始布置任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有充裕的时间去计划、研究、写作和检查论文。如果你有效利用了这段时间,不仅可以写出更好的论文,还能减少压力,也不至于在截止日期前要熬通宵或不能出去玩。所以开学之初,你就应该制定好计划,如两星期研究,两星期写作,两星期定初稿,剩下一些日子审稿和校对。写作期间,你可以设定每天完成的字数量(五百字是可行的,一般不超过一小时就能完成——一篇博客短文也差不多这个字数),设定结束的部分——当天停笔的位置应该是你第二天开始写的时候容易重拾思绪的地方,以免线索中断。

文章大纲。文章大纲可以说是你的思维导图,是你的文章将涉及的一系列要点,是你论述的目的,是你完成作品的大致面貌——甚至,如果你思路清晰,文章的第一段也可作为大纲将中心内容揭示,并看出写作脉络。不管是以哪种形式,一个有效的提纲能帮到你很多。写的时候它能作为检测进度的尺子,能作为提醒,帮你确定文章是不是已涵盖了在列提纲时你想要表达的那几点,当你思绪凌乱时,它还可以提示你。一个好的提纲让你写作更加灵活,不用拘泥于从头写到尾,如果你的思绪到那了,而且研究充分,可以先写你已经准备好的要点,比总考虑类似第七页还没决定写什么呢,我就不能先写第六页的问题要强多了。最后,手头上有个计划能帮你锁定目标,实现写作目的,而不是“想到哪写到哪,以至不知所云了”,这正是许多学生正在做的事情。

从中间开始。不同作家写作时面临的同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想不出来如何开头。与其盯着一个空屏幕看到视网膜脱落,绞尽脑汁去想一个充满敬畏激情和意义深远的开篇,还不如跳过开头的介绍,直接进入第二段。当你完成后面部分,你随时可以回来写出一段放在第一段——不过接着,你可能发现其实没必要这么谨慎,你会发现,第一段往往是文章最弱的部分,相较于其它有意义的功能,它更常作为进入主题的暖身。

不要剽窃。剽窃不仅仅指从网上摘抄文章——剽窃是指从维基百科或其它网页复制段落而不标注出处或将引用部分用引号括起来,是指摘要别人的论点或使用别人的数据而不表明来源,是指任何出现在你文章没有标示来处,不属于你原创思想的一切。请你避免用任何方式使用其他人的作品,甚至说它本来就是你的。即使是正确的引用,你也应尽量减少使用别人的作品。一篇有一系列论点和对论点阐述的论文如果缺少自己的语言,那绝不会是一篇好论文,就算你的论点和阐述来自于已具有完美形式的参考文章或书目,也是没有意义的。

避免使用维基百科。维基并不真正适合作为学院水平论文的参考资源,因为它缺少对学科课题方面细节的详细阐述。所以维基只适合作为你开始论文的地方,一篇好的学科论文的组成的核心是远远深于和广于维基所能提供的。

集中于与你文章的目的交流。重审你的文章至少一次,注意力集中在核查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是不是都实现了你预设的目的,你期待读者从文章里读到什么,产生怎样的感情,你的每句话可以帮你实现吗,可以让读者充分理解吗。每句话都应指引读者的思维奔向你的结论。

校对校对。校对是一项完全与重审分离的工作,而且是你在明确文章“结束”之前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这时你该好好注意语法了——明确每个句子都有主语和动词,而且搭配正确。更正所有的拼写错误,特别是文字处理器检测不出来的。充分利用文字处理器,但在校对过程中这只是开始,而不是最后步骤。一个很好的技巧是从后往前校对——先看最后一个单词,接着是倒数第二个,然后倒数第三个,以此类推。这样可强迫你的大脑脱离原先的文章顺序注意每个单词,意味着不受你记忆中想象的该写什么的干扰,看到你真正写下的东西。

做点总结。别把“总结”和“摘要”混为一谈。文章的最后一段或两段应是你的论点最出彩的地方,千万不要老调重弹,只是重复文中的观点。你可以解释你的研究发现,提出你对文中数据的理解,描绘未来研究的前景,或指出在你文中出现的事实的意义及重要性。结论应是论文的最强音,而不是软弱的摘要重述。

标题 篇4

1、标题的层次要清楚,大标题(论文题目)和第一级标题应居中书写,第二、三级标题左缩两格书写且单独占行,第四级标题后连续书写内容,不再另起一行;大标题(论文题目

)与其下面的内容间空一行(宋体小四号),第一级标题与其上下面的内容之间均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其他级别标题与其上下面的内容之间均不空行。

2、正文中第一、二、三级标题末尾不书写任何标点符号

3、标题的层次

一、……

(一)……

1、……

(1)……

①……

推荐标准学术论文格式模板 篇5

一、时间:20__年8月28-29日(27日全天报到,29日下午离会,29日上午语保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报到,29日下午召开语保工程核心专家组工作会议)

二、地点:桂林市桂林国际饭店(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骖鸾路1-1号)

会议报到地点:桂林市桂林国际饭店大堂(前台电话:)

三、主题:语言资源开发应用

议题一:语保工程成果开发应用

议题二:濒危语言抢救保护与方言文化保护传承

议题三:国际语保与语保经验国际化

四、会议回执

如您此前尚未提交会议回执,务请详细填写回执,发至会议邮箱,截止时间为20__年7月30日。如您已提交回执,但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烦请提前告知。

五、论文全文或详细提要

如您此前尚未提交参会论文全文或详细提要,务请于20__年7月30日前将电子稿(包括doc文件和pdf文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会务组,以便统一印制论文(提要)集,如已提交,请忽略此条信息。

六、关于住宿

桂林国际饭店为本次会议提供268元/天/间的标准双人间和标准单人间两种房型可供选择。酒店提供简单的一次性洗漱用品。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

法学论文 篇6

摘要:法律意识作为法律现实的民族精神文化,既真实的反映法制现代化状况,又必然反作用于社会法律实践,从而表现并引领着法制现代化建设。本文在论证法律意识在法制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了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制;法治;现代化

法律意识的现代化作为现代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方面,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成员基于现代法制实践而对现行法律制度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合理性的主观心理反映。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第一,主宰一切社会生活的形式和手段是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存在超越宪法和法律的所谓特权;第二,法律意识作为一种非人格力量,是用以特殊的理性原则建构起来的法律程式从关注和关怀人的终极运层面切实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从而全面实现社会正义;第三,每个社会主体所追求的自由、平等,权利和秩序等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因而人们都理应自觉的以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中国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内在要求,实现这个治国方略的过程就是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法制现代化不仅表现为具体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方式的现代化,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则在于公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因此,分析当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社会法律意识的现代化进程,是全面推进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法律意识现代化在法制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律意识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成员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是法律现实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映现。法律意识与法律制度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不仅蕴涵着法的本体,决定着法的价值取向、法的社会功能和运作机制,而且直接决定着公民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任何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完善也离不开建立其上的公众意识,而且,法律意识作为人们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上层建筑,必然反作用于其赖以产生的社会法律现实,因而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必将极大的推进社会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法律意识现代化是法律制度现代化的精神标准和社会综合评价尺度。

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法律传统,它体现着社会成员对国家法律制度的认识水平、价值取向、行为自觉性以及对该法律制度的支持态度和心理接受能力等法律精神文化。随着人类文明由传统社会范型向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系统模式的演进,法律意识也必将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首先,现代法律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备有助于改变人们关于法的形式合理性观念。完备的法律体系不仅体现在法律条文的严整性和法律规范的完备、和谐与统一,而且表现在法律实施的有序和高效、法律监督的广泛和有力,从而使人们很容易基于法律的工具性特征,对现行法律的表现和存在方式形成正确的认识。其次,现代法权关系的确立培育着人们的法律情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自由行为与理性自(他)律是相辅相成的,现代法权关系的建立把个人权利的主张与社会利益的维护统一了起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使得人们在追求平等的同时更能坦然面对差别,现代法律制度在维护人们权利的同时也使人们履行义务成为自觉行为,过去“轻法”、“畏法”心理也逐渐转变为自觉守法、用法观念。最后,法律制度的现代化必然赢得社会主体对法律的尊敬和崇奉,有利于社会成员法律信念的形成。法律信念是法律意识现代化的最高目标,它是人们对法律价值的高度认同,对社会生活中自由、公平和正义等需要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这种对法律现象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归依感,不仅是衡量一个社会法律制度现代化的精神标准,也是一个社会法律制度现代化的社会综合评价尺度。

2、法律意识的现代化能够增强公民对社会立法的补白功能

在快速发展的新型社会条件下,法律自身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使它经常不能适应社会现实和时代变迁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些因素常常导致立法工作难以跟上社会生活对法律的需求,出现某些法律调整的社会真空。在这些无法调整或因法律不完备、不健全而不能完全进行调整的社会关系领域,法律意识往往能起到一种拾遗补缺的作用,即社会主体能够根据他们的法律意识来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填补立法空白。例如当代克隆技术、试管婴儿、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给立法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国家机关有时难以在这些领域及时立法。在法律出台滞后和现有法规欠完备的条件下,社会主体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无疑具有重要的调整和补给功能。

3、法律意识现代化有助于法律制度的有效实施

一方面,法律意识在司法(执法)机关及司法(执法)人员将法律规范应用到解决具体问题、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中时,其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对法律精神实质的理解程度,并将直接关系到他们执法用法和法律判断的正确与否,而且在遇到法无明文规定而客观上要求他们做出决断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依据自身已有的法律知识和工作实践,结合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合理地做出判断,保证司法和执法活动有效进行。另一方面,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必然提高公民守法的自觉性,以规范的行为保证良法实施。由于社会主体对法律现象基于理性认识万里在心灵深处产生了神圣的体验,因而在自己的行为当中必然形成对法律的全面尊重和崇奉,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人类之所以选择法律并遵守和维护法律,根本因素是利人利已的内在需求,而非外在强制。①

4、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有助于强化法律监督

法律意识现代化不仅表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活动中人们对正义、秩序、安全、公平与幸福等终极价值的憧憬与追求,而且表现在对法律现实的热切关注和对法律运行过程是否合乎法律精神的评价。一般而言,人们的法律知识越丰富,对法律的信仰、依赖越强,则参与法律监督的积极性超高,社会法律监督的效果也越明显,其对法制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也会越大。

二、当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

由于法律意识具有复杂、多样的内涵和外延,加之意识本身的高度内化,要想精确把握一个国家公民群体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特征是比较困难的。这里只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总体特征作一些大致的评估与分析。

(一)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议和法治理论研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特别是公民法律意识的状况有了很大改观,现代法律意识的特征已开始形成,如主体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责任义务意识、积极守法意识等都有所提高,但是,因中国长期封建意识以及建国后极“左”思潮的影响,公民的法律意识中还存在着与时代精神相冲突的若干传统观念,形成了我国法制建设中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交织的状况,特别是产生了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与法律意识滞后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许多公民仍习惯于按照传统观念参与社会生活,评判他人与社会,解决纠纷及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给予“权大于法”以相当程度的认可,视法为维护道德之器,渴望“法立而无犯,刑设而不用”;致力于“无讼”来维护社会的安定,特别是封建统治者“言出法随”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并给我国某些公民造成了一种畸形的法律观念,即“领导人的话就是法”。这表明,法律权威的削弱和法治信念的动摇成为法治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②

(二)积极态度与消极心理并存

由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我国居统治地位,我国公民对现行法律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在对现行法律的要求上,他们通过现实生活教育和政治教育,逐步明了社会主义法的性质和作用,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在对现行法律的评价上,尽管大多数人的评价是感性的,但他们从社会生活中的法律能否满足自身需求的角度,一般都肯定了现行法律的价值,而且也能够应用现行法律去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与上述积极态度相反,由于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公民对现行法律又存在不可忽视的消极态度,他们对相当一部分法律规范和法制机关持不信任态度,宁愿信赖政策或某些行政部门,因而往往把自己置于现行法律调整对象的被动地位,不懂得也不愿意去运用法律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法律权利意识弱于法律实用意识

1、宪法意识弱于部门法律意识。由于宪法具有最高权威并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宪法意识在整个法律意识中自然居于核心地位,并成为衡量公民法律意识的尺度。然而在我国许多公民的心目中,宪法的作用却被认为低于其他部门法律的作用,公民对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和基本法的了解远低于对施加人身强制法律的了解。

2、民法、经济法意识弱于刑法意识。由于我国民事法律关系过去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状态,刑法作用相对突出,“重刑轻民”的历史传统是我国公民现行法律意识的倾向,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调整和公民权利的全面保障用用没有充分认识。③

3、诉讼法意识弱于实体意识。诉讼法和实体法本来是相辅相成的,但由于我国传统习惯的影响,人们对诉讼有着陈腐偏见,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犯,往往寄予希望于“法”外调解,不愿在法庭上诉诸法律,即使参与了诉讼,关心的往往是审判结果,忽视审判过程的法律意义。

(四)法律意识层次有待提高

我国公民中的绝大多数人,对社会法律现实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亲身感受得到的,因而难免带有片面性,对法律的认识能力也难免带有感情色彩。此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法律事务均由非法律专业的人操作,一些法律教育和司法实践往往偏离甚至背离法律,加上公民文盲、半文盲的存在,则必然使我国公民中的绝大数人的法律意识处于片面的不系统的法律心里层次,处于法律意识发展的初始状态,因而难以认识到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

三、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使人们从传统的厌诉、畏法等消极观念中走出来,养成一种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法律意识,从而树立起法治社会所需要的法律信仰呢?

首先,在于法律认知的过程。应该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法制建议方面是比较进步的。但是,一方面,近20年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大立法时代”,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出台了一批批与国际接轨、立法技术高超的法律;而另一方面,一般法律主体,尤其一般公民受到传统观念和意识的影响,对于法律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发展趋势等往往了解不足,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现代化法律意识极差、小生产势力很强、平均文化水平偏低的国家,大众对立法者所掌握的时代文化态势往往了解得更少。因而对于立法者和大众法律意识上的差异应当设法去消解,否则,符合时代文化需求的立法只能因主体没有时代文化观念的保障而流于形式。因此,为使公众的法律认知最终达到法律认同的效果,我们应从两个方面来缩小立法者法律认识与大众法律认识的差距。

一是,立法者法律意识及立法行为规则大众化,例如进行社会习惯调查,将一事实上的习惯吸纳为法律。已有的这方面的成功范例为典当制度。典为中国所特有,在学者梁治平看来,它是习惯法上最复杂难解和最有趣的制度之一。④这种一方面接近于卖,一方面仍然保留有某种担保性质的民意习惯,既无从进行法律移植,亦无法从别国借鉴,但最终仍是将这一民间重要习惯吸纳入法律之中。同样的,我们也可以仿效20世纪初期的做法,进行较大规模的民事习惯调查,将乡土规则与国家的强制性法律相结合,其目的则不言而喻,在于给公众对于其行为后果的稳定心理预期,从而促进其对于法律的认同。同时 还要注重主体利益,强调民法精神等。

另一方面,则在于大众自身对于法律内容认识的深化,主要通过普及法律教育、法律咨询、法律自学等途径。在此,法律教育非常关键。它要求将时代法律意识全面的、准确的传达给每个法律主体,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和时代法律意识相悖的传统习惯、道德意识。十多年来我国已开展的向全民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但目前的普法律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今后在法律教育上,应发掘多方渠道,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普法与丰富多彩的法律生活相结合,同时加强对普法的科学化管理,使之取得预期效果。

其次,是公民的法律感受。导致人们感知法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通过他人对一个案件的讲述,通过对一起审判的旁听,通过对法律的系统学习,通过直接运用法律等等。这些渠道使人们得以接近法律,但并不足以使人们亲近法律,即消除与法律的疏离感。要在深层次上让公民树立较为牢固的法律意识,我们需要在法律的设定、法律的适用、法律的执行中让人们进行价值体验,通过价值认同达到法律认同的效果。

其一,在法律设定上应关注主体的权利要求。基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法律规范在价值上是有双重属性即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秩序并重,但考虑到中国历来在法律发展史上强调义务本位并在人们心中树立了牢固印象,我们今天在倡导法治的过程中,突出强调的应是一种民法精神。民法中所体现的公平、自愿、等价有偿等原则在法律设定中的体现,有助于公民的权利意识的不同,从而有助于一种现代法律意识的兴起。

其二,在于法律的适用即司法的过程,法律适用的过程里我们需倡导的一个主要法律价值即在于法律中立。法律中立强调法律对法的指令的服从及对全社会意志进行的协调,它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为标准。法律中立是法律至上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主体的意志自由和司法的程序公正,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偏不倚,使公众在纠纷发生时倾向于向法律寻求公平的裁决。

其三,在于执法的过程。执法是法律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是执法的过程得到认同,获得信赖,关键在于法律信用。现实中公众对法的疏离来自对法律的不信任,而公众感觉法律频频失信又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因而执法过程中应当讲求“言必信,行必果”,同时注重法律的合理性及行为的合法性。事实上,法律信用不仅仅体现在执法的过程,在立法环节、在公民自身的用法、守法的环节都应当强调法律信用,树立良好的法律信用是使公民最终建立起法律信仰的重要前提。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法律如何被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⑥从盗版光碟、非法印刷物的屡禁不止到法院执行时遇到的公然抗法,现实让我们看到让公众信仰法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在这个信仰危机的时代里使人们对法律建立信仰?在我看来,首先要求法律自身地位的独立。以往我们的刑法是“刀把子”,法律是国家统治的工具,法律成为某种权利的附属物,这种缺乏自身独立性的法律自然无从让人们信仰。而今天的法治过程里,我们正是经强调以法律保障的权利来制约国家权力,并须通过对法律的严格执行,让人们看到,法律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自由、权利和幸福的最基本也是最有力的保障。同时要看到,要让中国民众摆脱传统的道德、礼俗、消极避讼的观念束缚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在法治进程中,我们的法律应给公众留下一定的张力空间,即使公众保留他们的怀疑精神。

我们不能靠掩盖思想中的怀疑因素来建立一种虚伪的信仰。信仰的过程更像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一种事物拉了过来,通过对其合理性、终极性的价值体验,寻找自己的需求所在,发掘一定的美感,并下决心皈依。但即便是如此,一旦信仰的事物在突然间违背了自己的利益,也就同样存在着反叛的可能性。因而要让法律最终被信仰,必须使之留有余地。今天的许多法律社会学家们所倡导的法律多元以及对于法律规避的合理性的思索都是从这一点出的状态,一旦经验告诉他,法律是可信的,这种怀疑精神便大大的有助于我们所希望的法律信仰的最终确定。总之,加强法制、推进社会法治化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搞好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公民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是相当艰苦的,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现在公民的物质生活比较充实了,但需要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需要一种良好的法治氛围来保证其环境的形成。法律意识的培养应适应新的形势,针对新的课题,采取新的措施,努力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注 释

①胡旭晟。《守法论纲,比较法研究》[J]1994(4):12

②马长山。法治进程中公民意识的功能及其实现[J].社会科学研究,1999(3):50-50

③孙育伟。对法律意识内容结构的再认识[J].学习与探索1996,(6):35-38

④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06

⑤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213

⑥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28

参考文献

[1]正宵燕、肖明。《中国传统法律意识的现代化》[J].山西大学学报[J].2001.(2).31—32。

[2]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谢晖。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5]陶东明 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6]费孝通 费孝通全集(第五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7]张亚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8]张中秋。中国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9]许章润。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与法律生活[J].中外法学。1998(6)

[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如何写发表的学术论文格式 篇7

会议时间:年月日

会议地点:

参加人员:xxx、xxx、xxx(支委委员)有无缺席等

主持人:xxx(书记)

记录人:

主要议题:讨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事宜。

一、组织委员宣布xxx同志向党组织提出申请情况,最早时间(要有书面材料)

二、党小组、团支部介绍推荐情况

三、xxx(支部书记)介绍:

我支部现有几位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志还没有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分别是:xx、xxx………等,今天召开支委会,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根据这些申请入党人的表现,请各位发表意见

1、xx同志的入党愿望及其思想、政治、工作表现;

2、支部书记发表个人意见。

四、支部成员意见是否同意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xxx:

发表个人意见(我同意把xxx、xx同志列为本期的入党积极分子。[谈对这些入党申请人的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表现情况以及本人意见])xxx:发表个人意见xxx:发表个人意见注意:[每位与会支委都要谈]

五、支委会讨论形成意见:

综合大家意见,一致认为xxx和xx同志比较突出,同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经研究,指定xxx和xx[必须是正式党员]为xx的培养联系人;xx和xx为xx的培养联系人,同时报送镇党委备案。

六、指定(明确)培养联系人

xxx同志的培养联系人:同志、同志(正式党员两名)

经济类学术论文 篇8

摘 要: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经济学》教学效率,以便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经济生活中,结合教学实践,倡导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经济学;生活视角;曲目教学法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理论学科,是中职学校学生入学以后的开门课。我任教以来一直担任《经济学基础》的教学工作,感觉这门课程理论性强,经济范畴比较抽象,实践性也很强,经济关系复杂;再加上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上中职学校之前一直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学习应试课程,很少接触社会上的经济现象,所以,很多学生对《经济学》这门课既缺乏了解又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改变过去僵硬死板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用富有意义的鲜活的生活案例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生动的情景,以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一、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经济理论,在感同身受中理解经济理论,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

我们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好奇心强,认识事物比较感性,他们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如果我们只是用单纯的专业知识灌输抽象的理论,那只能使他们望师兴叹,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局面。所以,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而不能只是一味地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有把抽象的理论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变成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知识,才能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比如,在教学第一堂课时,我就和学生就为什么学习这门课专门进行了探讨,课堂上并没有向学生讲大道理,而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提了出来。比如,我国现阶段搞经济建设,缺少资金,为什么中国人民银行不多发行些货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一些人付出的劳动量和获得的报酬不成正比?如何看待明星的高收入?我国政府为什么对三农问题如此关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如何?为什么现在呈现出技工热?等等。提出问题后,考查学生对经济现象的了解,同时告诉学生这些问题都将在《经济学》课程中得到解答,这会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学》这门课的实用性很强,学习经济学不仅能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而且还将能帮助自己更精明地参与经济,从而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经济学》的自觉性。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曲目教学法,把课堂让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采取表演小品、短剧、辩论、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参与,让学生得到新体验。例如,在讲到“如何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时,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把班里的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辩题,如中学生是否经常跟风消费?艰苦朴素的精神过时了吗?这样的辩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参与辩论的积极性很高。又如,在讲解“货币的产生”这部分内容时,请学生排练话剧,分角色扮演商贩和买者,在实际买卖过程中体会货币产生之前的种种不便,理解货币的产生和使用就水到渠成了。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直接参与者,通过演绎教材内容,既生动活泼,又能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及辩论、演说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提升教学效果是一个不断摸索总结的过程。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运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好基础,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本文系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曲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JY13082.

参考文献:

[1]仲桂敏。中学《经济生活》教学策略探讨。才智,2009(30).

[2]杨玉兰。在生活中学习《经济生活》.科技创新导报,2013(24).

[3]张宇红。情感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科技导刊,2013(11).

[4]陆敬源。多措并举提高效率:谈谈高中政治课教学艺术的运用。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3).

医学学术论文 篇9

摘要: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德品质形成和培养将扭转改变目前国内医疗行业所存在的很多不正之风,尤其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医疗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国内正在进行的社会医疗改革,必须应该从医学专业学生抓起,加强医德教育,从源头上树立起医生优良的医德品质,其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关键词:医德教育;医疗改革;医学专业;医疗工作;卫生事业

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德教育就是学校在其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各种途径、形式和各种手段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医疗职业道德,培养他们从业以后作为一名合格医生所必须具有的为患者救死扶伤的道德行为准则和精神价值。确定医德教育的范畴有助于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德教育,医德教育主要是如下内容的强化教育:

(1)生命观教育即生命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

(2)锲而不舍、操作严谨的敬业精神教育;

(3)义利观教育即重义轻利的教育;

(4)良好的礼仪教育。

一、医疗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迫切要求加强医德教育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就当前的社会现实而言,医院从盈利性事业向公益性事业转变。医院与患者之间也转变为消费者与服务的关系。患者在医患关系中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及大大加强。社会对医生的义务和职责有了明确的认定。患者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所关注焦点已不仅是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现今,在医德和医患关系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以利益;(二)患者的权利意识的增强和医生服务态度的缺失;(三)在医德建设上保障实施措施不力,原则、规范制定的较多;(四)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因医德问题而产生。如何赢得患者对医生的尊重与信赖,并在好新形势下处理的医患关系,己成为随着进一步深入的新医改方案下摆在医疗工作者们面前的一个现实性问题。而新医改方案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优化医疗服务环境,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让群众支付比较低廉的价格的同时,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医疗事业的公益性,因此,在不断提高医疗工作者技术水平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医疗业务工作者以患者为中心、维护和代表患者根本利益的服务宗旨教育和思想教育。

医德教育的滞后是导致出现医患矛盾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德治医”不仅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塑造“白衣天使”形象,密切医患关系的需要。目前国内的医德教育主要是针对在校医学专业学生的'伦理课的教学,《医学伦理学》课堂教育以理论讲授为主,出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学生背了许多的规范、原则却不知如何坚持和应用在临床实践中。部分医院片面追求医疗技术的提高和经济效益,购置和更新大型诊疗仪器设备,却相应的对临床医生缺乏医德教育,忽视了医德是医院经济效益增加和医疗质量提高的基础保障。

二、加强医学专业医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改进医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增强在医德教育在医学专业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只有从根本上让医学专业学生树立起将来自己作为医生的职业崇高精神,才可能让良好的医德通过教育手段形成。医德教育对学生而言,要发挥医学专业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主动性,则是通过各种路径和各种渠道,通过专门的学习养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教师而言,也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精彩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无意识当中形成优秀的品质的医德习惯。医学专业学生要成为医德出众的医生,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加强医德教育。医德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教育而不是自发的,医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与私欲坚持做斗争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感化的过程。

医学专业学生的脑海中一旦形成医德的观念,就会持久地决定医学专业学生在从业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选择,就能够持久而稳定地指导医学专业学生成为医生以后的从业行为。医德教育不是要求学生不做只说,也不是对学生喊口号喊空话。医德教育是激发和培养医学专业学生对医生崇高行业的向往,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对于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医德就是要不仅仅知道,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践当中身体力行并坚持,抵制从业医疗卫生工作以后社会上的的各种不正之风。不理解医德基本的理论、概念和原则,就无从探索和思考现实的伦理困境。医德首先是一种知识,一般来讲,传统的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做到知识的传授,然而,医德同时还是一种信念,不仅仅是一种知识。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医德教育,才能让学生将医德作为信念来接受。事实上,医德教育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向医学专业学生证明并力图使医学专业学生接受这样一个命题:医学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医德价值,医德价值必须在医学专业学生头脑中建立这样一个理念。

三、结论

医疗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老百姓能够享受质高价廉的卫生保障,能够住得起院,能够看得起病,将全体人民群众纳入到社会福利范畴内。这既需要广大卫生医疗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积极配合,也需要制度的合理变革。广大卫生医疗工作者的参与和配合,从根本上说就需要自从学生就开始培养卫生医疗工作者的医德作为深厚的精神动力。医德教育是是贯穿于医学专业学生整个教育阶段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是医学专业学生教育工作中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医学院校作为培养祖国医学卫生人才的摇篮。应强化教育、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健全制度,积极探索医风医德教育的新举措、新思路,使医德教育规范化、经常化、系统化,使医风医德教育在医疗和卫生人才培养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宋文柯。浅谈新形势下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J].中国卫生经济,1998,(10).

[2]马红军,张扬。市场缺陷理论与卫生管理中的社会成本[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4).

[3]黄久冰。从医德滑坡谈医德教育[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4).

[4]陈丽,兰迎春。医生必须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2).

[5]姜双丹。诚信教育与医德医风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06,(5).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