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养成教育论文2000字优秀13篇,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分析目前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从而明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管理;大学生;教育。
人类的社会活动有着各式各样的形式,管理就是其中之一,其价值和底蕴相互包容、相互影响,既涵盖了伦理和追求,也为人类的社会行为进行引导。高质量的管理是两方面的,即实体和程序,只有当两者都达到正义时才能促进良好的管理。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管理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养成教育的环境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高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实践。想要让大学生明确界限,就需要通过对学生管理实现,学生管理又细分为制度管理和行为管理。其不仅仅能够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塑造,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的人格和素养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环节离不开高校对学生的管理。
1正确认识管理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有效的结合起来
高校的学生工作应当从两方面入手,分别为管理层面和思想层面。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上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再教育和管理,而这些行为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大学生作为培养的重点,自然不可放松,因此学生的管理问题和思想工作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不可以从中剥离。这一点,几乎被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在一定的领域上得到共鸣。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难以将两者之间关系维持在一个平衡且稳定的状态。在对学生管理的同时往往出现思想教育上的脱节,两边互相踢皮球,从事思想教育的一方不愿意将责任大包大揽,反之从事行政管理的一方也有同样的心理,究其原因,就是在体制上出现了漏洞。
2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教育理论之所以能够相互融合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而本质所强调的则是过程性。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学生的能力,具体体现为学习思考能力以及优良的品格。因为结果源自过程,缺乏高质量的过程必然无法达到好的成果预期,因此想要实现教学目的首先要注重教育过程。但我国当下在大学生养成教育方面依然存在相当程度的不足。
2.1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随着全国范围内高校的不断扩招,在线大学生的数量也与年俱增,但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供需不平衡也逐渐暴露,学校在扩招的同时没有及时考虑自身的教学承受能力,从而导致放松对学生的管控。与此同时,由于高校内的教育资源缺口庞大,因此水平参差不齐的人员也纷纷挤进了教育队伍,拉低了教育队伍的整体水平,拖慢了教育理念进步的步伐,使得学生的管理工作也仅仅浮于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推进。因此,在看待高校学生的管理问题时,矛头的一方应当被指向教育人员素质的问题上。
2.2教育目的与时代结合不够
大学生在面对思政教育时往往将其和现实进行比对,由于现实和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等,导致教育效果明显低于预期。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宣传正能量的信息,因此在当下的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当立足实际,将现实和理论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再单一注重结果如何,而是应当在教育过程让大学生享受其中、参与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实践者,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形成学习的自觉性。
2.3教育主体单一,教育协同不够
人的培养需要一套完善的体系,教育是培养的手段,其过程丰富多彩,是多方面联动协同的结晶。教育主体单一所产生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被大众所重视,但长久以来并未得到良好的改观。尽管新理念在不断输入,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依然无法摆脱传统的说教形式,学生、老师各自为营,使得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者缺乏有效的串联和沟通,脱节情况时有发生,而学校和教育部门之间的隔阂也导致养成教育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的推广并深入进行。
2.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指路明灯,高校的教辅人员在教育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师德建设必须和教师队伍建设齐头并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就包括高尚的师德,而大学作为德与才兼顾培养的一线,师德的作用就得到凸显,因此单一的知识教育并不能满足道德的需求,需要二者相辅相成。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所以高校营造的道德教育的文化氛围有利于进行道德品行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师必先学会为人,作为教师,站在教师的岗位上就应当以教师的准则要求自己的言行,不 话说回来,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师道德行为准则能够促进教师行业的发展。
2.5完善大学生的行为规范
形成规范的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模板就需要对科学的教育理念进行归纳整合。为了促进大学生积极向上、文明规范的日常行为养成,需要树立一些可供学习的模板以供参考从而使良好的道德修养得到养成,例如制定完整的日常行为规范守则、设计合理的行为模板等。每届新生在入学之后都会获得学校下发的一系列规范守则就是高校中可供学习的科学模板,其中所包括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新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强烈的心理暗示,从而由内而外地规范自身的行为,实现思想道德和言语行为上的双重规范。在如此大范围的学习氛围之下,纵使有极少部分品行不端的同学,也能够在大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得到教育,从根本上对不良行为、不端正行为和不文明行为进行纠正。从集体层面上通过塑造道德形象楷模,引发集体共鸣,从而实现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一句话来概括,高职院校的目标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完善学生管理工作。
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措施 :
1、全员参预,构建学生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健康乃至生命,特别是心理危机,作为成长中的大学生,他们对心理问题往往缺乏自我意识,自觉、自悟、自调、自控能力欠缺,因而,需要营造心理关注氛围。在高校所有教职员工(包括宿管人员)都负有关心、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
每一个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来自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群体的关注、支持和帮助。实践表明,通过提供社会支持,能有效降低个体身心症状的严重程度。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学校教师、学生群体和家庭等方面的支撑。因此,应通过构建学校、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防治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加强学科渗透、“两课教学”;班主任工作、机关系部的管理服务;大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生活、各种体育活动等途径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优化校园心理环境,强化育人意识,真正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态势,使学生在处处、时时、事事中不断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才能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2、构建我校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警机制
要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摸排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要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要按照每个自然班设立一个心理观察员,院系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员,并按心理观察员、心理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组成的层层报告制度,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报告。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继续做好学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工作,根据测评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与院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危机预防与转化工作。院系每年组织对大四不能毕业学生、对大一第一次不及格学生、对大二、大三多门不及格学生、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处分学生进行排查,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3)建立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制度。学校成立心理危机鉴定与干预评估小组,对院系、校医院、心理咨询老师等报告上来的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风险评估。
(4)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将全校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学生的信息收入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5)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学校及时将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名称、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调查结果、学院上报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的心理评估结果和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及心理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反馈给学院。
3、专兼结合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
全体专兼职学生政工干部、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队伍,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骨干力量。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起一支以专业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通过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过程中,注重心理疏导、心理关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抗挫折的能力。院系党政领导、教师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关注学生异常心理、行为;学生专兼职政工干部、辅导员要深入学生,有针对性的与学生谈话,帮助其解决心理困惑和实际问题;对有较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报告系书记和学工处、心理咨询中心的专职教师,并积极配合讲究技巧做好周围学生工作,为其缓解心理症状创造良好的心理关怀、心理支持环境,这样通力合作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4、师生合力提高心理关怀、心理支持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现实中,由于学生对心理咨询认识的片面性及种种顾虑,使得一些学生远离心理咨询中心,不愿或不敢涉及咨询部门。这就形成敢于上门咨询的人是对心理健康重视的人,这些人反而不会出大的问题;而可能出问题如自杀、伤害他人等恶*事件的人,往往是不来咨询的人。预防这类人的心理危机,需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危机干预的宣传,依靠广大师生的觉察力和敏感力来群防群控。
我院现有在校生达五千多人,仅靠心理咨询中心老师、辅导员的工作是很难把心理关怀落到实处的。目前很多辅导员要面对几百名学生,我们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就要发挥学生组织、班干部的作用,让他 事实上,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辅导员和学生往往是第一发现者,因此,要通过组织、指导大学生心理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力。与此同时,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由心理委员联络宿舍长,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的指导和培训来加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互助友爱的人文关怀氛围,降低学生的孤独感,增强归宿感,为学生构建心理沟通、心理支持和信息传递系统,提高心理关怀,心理支持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从某种角度讲,和谐大学的建设归根结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所以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在学校管理、教学、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在今后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应在学校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重视这项工作,形成全员动员、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相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将对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习惯是个体素质内化积累水平的重要指标。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目前处于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儿童在习惯上存在很多毛病、任性、霸道;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责任感;缺乏环保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集体观念淡薄,意志力薄弱,不能面对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致关重要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严格要求,细心关照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良好的纪律就没有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而班级纪律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我对所任教的班级同学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哪些不能做,如上课不许随意走动,不许高声谈笑,不许谩骂,侮辱他人。在学校不许打架、斗殴;不许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不许在墙上乱画,在桌上、门窗上乱写乱刻;不许攀爬树枝,摘折花草……让这些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的行为。如果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就得及时批评,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违反。
当然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思想单纯,自制力不强,难免会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出现。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只是一味地体罚、责怪、高声训斥,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不良行为会愈演愈烈,因此教师必须对他们更加呵护,用情感去影响、感化他们,因为爱往往在学生的感情世界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显示出对违纪学生的爱护与关注,他们便会如获至宝,深受感动,真正从心底尊重,佩服自己的老师,这便是他尊重他人的开始,并将尊师之情扩展开去,便 教师的爱心还会强化全班同学对集体的“归宿感”形成强大的集体凝聚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严于律已,讲究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言行举止文明大方。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进行规范教育
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丰富多彩,我校每位担任“国旗下讲话”任务的老师都能紧跟目前形势或有关节日,纪念日,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话。有英雄人物故事,有纪律法制教育,有道德教育,有心理健康教育,有保护环境卫生教育……每位教师要紧密配合学校工作,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三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英雄人物故事是对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走向成才之路。通过学习英雄人物事迹,让学生达到知情行的统一,由感情认识内化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比如今年国庆节之际,学校要求各班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班会。我在四年级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教育,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有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烈火烧身,有狼牙山五壮士为了群众和连队主力,英勇跳崖。学生都听得非常入神,我又借此机会让学生讨论,刚才的故事,你觉得我们以后要怎么做,才对得起革命先烈,学生受到了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的道德教育,促进儿童养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纪律法制教育效果也很显著,在班会课上通过一些有关纪律、法制小故事、小案例,让学生明白遵守法纪、法规,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遵守班规班纪做起。通过纪律法制教育,把纪律要求和法律知识变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使他们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在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行。要求学生热爱祖国,必须从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做起,那就得有集体荣誉感,关心爱护同学,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保持公共卫生,不撒谎,有错就改。通过五爱教育,激发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家校配合,社会支持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性差,模仿能力强。家庭环境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中国受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爷爷、奶奶;父母宠爱有加,没有形成教育孩子的统一思想,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家长千方百计满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变得任性、霸道、不明是非,不懂对错。在学校不懂如何与同学相处,屡屡犯错。
有的家长因溺爱,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坐视不理,甚至助长坏习气,比如老人偷偷给孩子大量的零用钱,导致孩子养成吃零食,迷恋游戏机;还有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心肝宝贝吃亏,告诫孩子不能吃亏,别人打你,你要还手,一定要打赢,导致孩子不明是非,不分轻重,同学稍不注意碰到他,他就大打出手。当然也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受到同学们的指责,回到家总想得到家长的同情或安慰,可家长“恨铁不成钢”对孩子进行更加严厉的指责,甚至打骂。这些孩子受到辱骂后,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了逆反心理,不愿意再接受教育,变本加厉,不良行为愈演愈烈。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我经常与家长联系,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对策。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比不良习气的形成更难,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责无旁贷的,要持之以恒地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常抓不懈,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健康而和谐的社会环境。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当中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来体现的律己律人的过程,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与思想觉悟,精神文明与文化教养的综合体现。礼仪本就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髓所在,作为礼仪之邦的礼仪之民,礼仪的教育对于培养有文明、有教养、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现在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同时也是提高了国家的整体形象。
一、大学生礼仪行为的现状
近几年来,在校大学反映出来的许多行为,都是与礼仪相悖的。课桌椅上满满的刻画、教室内的随地垃圾;夏天穿拖鞋去上课的学生;老师开始上课了还在教室肆无忌惮吃早餐的学生;与老师见面时不懂得主动打招呼;在家里对家长大呼小叫;在公共场所抽烟。本应该是最青春最有活力,最有权力追求美的年纪,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年纪,但是种种在学校不尊重老师与课堂的行为,种种在家中言谈举止粗鲁的行为,种种在社会上不文明的行为,做着与这个年纪不相符合的事情,这些问题同时也反应着现在对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缺失,这种有着高文凭却没有高文化的大学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整体的素质水平。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管男孩女孩,都是温室的花朵,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然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只是重点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问题,面对有时候孩子的一些不礼貌行为,并没有及时的进行纠正,而是选择包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一些不良好的习惯。2.社会转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的加速发展,无论是在市场亦或是经济方面,我国整体社会的发展速度都是越来越快,这样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无限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又给一些中国的传统思想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的礼仪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3.学校教育。大学生一般都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过渡来的,正所谓寒窗苦读二十载,除了家庭,其实现在的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在学校生活的比较多,也是通过学校成长起来的,尤其是很多寄宿制的学校,所以学校的礼仪教育成为了我们所关注的焦点。
三、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途径
1、多阅读经典著作,为礼仪文化扎实基础。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文化层次都和这个人对礼仪的认知深度有关,而人的言谈举止中透露出来的是人文素质。英国人弗朗西斯培根在《论读书》中说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所以,可以通过阅读大量有关于中西方文化的一些著作,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这些著作中多学习和吸取一些精华,作为己用。我增强礼仪文化的教学和宣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创新礼仪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来说,学校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入口,去配套相应的礼仪书籍和课程,比如学习酒店管理的学生,应该着重强调酒店服务礼仪;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生,应该多了解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知识;学习商务的学生,应该重点对商务礼仪、待人接物的要求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应该多提升对于礼仪礼貌方面的内容,不仅是行为举止,我认为化妆技巧、穿衣搭配也应该列入授课内容中。现在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中,正确的穿衣打扮对于一个人的整体形象都有着重要作用。
3、学习国外的礼仪教育。大家都知道,在临近我国的日韩两国对于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尤为发达,如果去过日本或者韩国的人都会对那里的人的非常有礼貌的言行举止而影响深刻。日韩两国的人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接受非常严厉的教育,见到长辈、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并行90°鞠躬礼,以体现尊重;韩国对于每个不同场所的见面礼都有明确的区分,在操场、走廊、商店、街上、家中等不用地方,都有明确的礼仪行为规范,同时家长也会非常注意自己的礼节,这样孩子也会自己跟着学,可以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
4、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力进行礼仪教育。虽然一直在强调高校对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同时家庭与社会也是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的关键环境因素,即使提到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学校,但是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也是大学生所身处并成长的环境。在家庭中,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身子女,以至于都成年了,上大学了,父母都还在帮孩子洗衣做饭,其实家长在这个时候就应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知道一个家庭的责任和担当,也要让孩子学会尊重,去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而不是什么都依赖家庭,家长所能多做的礼仪教育则是思想道德方面的,同时也要多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要对孩子上了大学之后的情况一无所知,要与老师有联系;而在社会中,大学生作为即将面临社会的群体,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应该做到严格教育,不能因为大学生不懂就放弃与之交流,相反这个社会的过来人更应该对大学生多一些亲身经历的说教,以这样的方式,可能对于大学生礼仪和思想道德的教育都会能让大学生接受得更多。结合家庭、社会、学校的努力去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一定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深入性强、持久性强,也会对大学生的礼仪达到一个比较全面的影响。
一、素质教育与英语测试
素质教育可以定义为: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共同作用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并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机制以及基本的道德品质素养。而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几乎天天和英语测试打交道,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评价策略。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情况,综合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离不开测试。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尤其注重个人的素质教育,要检验教学效果,避免误人子弟的情况出现,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就离不开英语测试的积极参与和辅助作用。本质上,素质教育不反对英语测试的存在,素质教育培养人的方法不是彻底放弃考试制度而是变更现有的考试制度以达到刺激学生更好更高更快的向素质型人才发展。
二、英语测试如何适应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以及现下炙手可热的高考制度改革,都无不例外的体现了外语教学的重要地位和在素质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英语测试形式,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以开发智慧潜能和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因此,英语测试试题的制定应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进行制定,充分强调培养英语学习技能,改变只会答题背诵的“死学式“英语教学。根据素质教育要求,英语测试可以作出如下改变:
1、采纳适合教学目的的测试方法。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有全方面、多维度的教育教学测试知识,了解教育测试的多种方式,然后敲定用什么样的英语测试方法最合理。非常明确的是,测试必须与语言学习的各发展阶段相结合。为迎合教学目的的要求,我们的测试形式也应该随之改变,增强测试的效度。教师可依据对课程大纲和学生的基本情况的了解采纳不同的测试方式,来判定学生的成绩,得到全方面公正、信度较高的测试成绩。
2、测试应体现素质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测试必须与教学目的相对应,而且满足素质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评价是教育目标中的最高层次。确定考试内容和范围、考试形式和题目类型等,都需要依据素质教育要求和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的大力支持。例如考试内容和范围要与教学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一致;考试形式要确定的是口试还是笔试;题目类型要确定主观性题目和客观性题目、分立性题目和综合性题目。
3、多样的测试形式迎合素质教育要求。对于教育来说,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摒弃以分数为主的教学观念,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综合能力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和社会需求的素质教育观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多元化的教育目标,教师可根据课堂内容、教育目标、学生情况适当改变测试方式,例如①小作文,属于开放性的测试形式,课程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心得写一篇小作文,教师根据学生作文的写作情况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②档案袋评价法,是一种新兴的测试方法,将学生一段时间内的作业、随堂测试成绩、小作文等放在一起,教师根据学生这一段时间的表现进行评价,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发展而不再局限于某一次考试的卷面成绩。③口语测试,可以采用直接型口试,例如朗读、问答、看图说话、讨论、角色扮演等。学生在口语测试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能力也增进了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感情上的沟通,有利于班级的团结与和谐。在小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对自身的能力有了直接的认识和提高。
总之,英语测试这一概念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从教学目标的分析,到教学手段的采纳以及教学形式的确定都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测试与教学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教学也同样需要以测试为主要形式的评价和评估。以效度信度为支撑的科学测试会为教学提供公正可信的反拨信息。为了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素质能力要求,在测试的内容、方式、命题形式、评价等方面不断做出改变,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推广。
摘要:
养成教育论文2000字优秀13篇
关键词:
大学阶段;文明习惯;教育教学
1当代大学生以及大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大学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大多处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下,且多是独生子女,在性格上以及生活能力上都有些一些不足,过分地依赖父母,生理以及心理表现不成熟,更加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在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不知所措,没有解决办法。同时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当中也存在着不诚信、不认真、不学习、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等一系列问题。
1.2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除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是有一系列不良的习惯,比如考试期间想出各种办法作弊,课堂上十分随意,吃瓜子、看偶像剧,在集体居住的宿舍中也经常会出现垃圾成堆的现象,还有宿舍楼厕所、楼道等地方的卫生情况十分差,除此之外还有学校里到处都是甜蜜的情侣出没,为校园的形象大打折扣。只要我们留心去观察一下,这种不文明的现象覆盖了大多数的高校,由于高校管理水平的差异,这些问题的深浅程度也表现得不一样,但我们可以看到,出现这些的原因是因为学生的道德素质不高,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文明理念教育,学校没有强有力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和管理。
1.3传统的落后观念的存在在大多数学校的教育中,无论是学校领到或者是老师,甚至是家长,都会有一种传统的错误的观点,就是认为在高中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和行为,在大学时候更加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的积累。但是文明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也不是某一个特定阶段的问题,而是一生的学问,是在我们每一个学习生活中必须要学习的。一个人在大学阶段,是自身在各方面走向成熟时期,一个学生的文明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以后人生的每一个方面。所以高校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培育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2大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的措施
2.1大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中,尤其是非211工程院校,学校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的约束,没有强有力的实施制度的团队,使得对于大学生的某些规定流于形式。当代的大学生,在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不断发展的今天,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多种多样的诱惑,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自制能力。学习没有热情,缺乏主动性和刻苦精神,缺乏钻研精神,学习纪律性不强,还有个别学生对学习没兴趣、有的缺课等一系列不良的现象。所以学校和教师要在教育教育中想学生灌输优秀社会人物的事迹,做好榜样的力量,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目标。同时大学生也要不断提高自己对于文明习惯养成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生活能力,学会约束以及才能成就自己。
养成教育论文2000字优秀13篇
2.3学校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保证要想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形成,首先要有有力的制度保证,把大学生置于制度的监管之下,使大学生从他律走向自我约束。正如一句古话所说的,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所以作为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不断出台和更新促进大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的规章制度,促进大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大学生也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良好的文明习惯。
2.4要重视教师的作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就是老师。我认为在大学阶段教学中,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占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学生自己独立思维的水平特别强,需要老师的不断引导,才更有利于学习。而老师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笔者认为必要做出一些努力,比如,在教学中要努力使自己所讲的课程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抛弃那种老师上课只是照搬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突破传统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得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大学教育中需要注意的就是立足实际,教育联系实际,多带领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比如养老院义务活动日,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等等,通过一系列积极向上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平。
3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巨漫长的任务,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需要学校的支持和帮助,更需要学生自己的约束和自制。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成为四有公民。
参考文献:
[1]曾艳。深化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思考[M]。社会科学出版,
[2]浅谈大学生养成教育[M]。党史文苑学术出版,
习惯是个体素质内化积累水平的重要指标。叶圣陶先生以前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目前处于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儿童在习惯上存在很多毛病、任性、霸道;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职责感;缺乏环保意识和独立生活的潜质;群众观念淡薄,意志力薄弱,不能应对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是学生良好习惯构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致关重要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严格要求,细心关照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良好的纪律就没有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而班级纪律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我对所任教的班级同学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哪些不能做,如上课不许随意走动,不许高声谈笑,不许谩骂,侮辱他人。在学校不许打架、斗殴;不许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不许在墙上乱画,在桌上、门窗上乱写乱刻;不许攀爬树枝,摘折花草……让这些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的行为。如果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就得及时批评,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违反。
当然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思想单纯,自制力不强,难免会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出现。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只是一味地体罚、责怪、高声训斥,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不良行为会愈演愈烈,因此教师务必对他们更加呵护,用情感去影响、感化他们,正因爱往往在学生的感情世界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显示出对违纪学生的爱护与关注,他们便会如获至宝,深受感动,真正从心底尊重,佩服自己的老师,这便是他尊重他人的开始,并将尊师之情扩展开去,便 教师的爱心还会强化全班同学对群众的`“归宿感”构成强大的群众凝聚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务必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严于律已,讲究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言行举止礼貌大方。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进行规范教育
国旗下的讲话,资料丰富多彩,我校每位担任“国旗下讲话”任务的老师都能紧跟目前形势或有关节日,纪念日,进行相关资料的讲话。有英雄人物故事,有纪律法制教育,有道德教育,有心理健康教育,有保护环境卫生教育……每位教师要紧密配合学校工作,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三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英雄人物故事是对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忙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走向成才之路。透过学习英雄人物事迹,让学生到达知情行的统一,由感情认识内化为理性认识,从而构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比如今年国庆节之际,学校要求各班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班会。我在四年级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教育,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有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烈火烧身,有狼牙山五壮士为了群众和连队主力,英勇跳崖。学生都听得十分入神,我又借此机会让学生讨论,刚才的故事,你觉得我们以后要怎样做,才对得起革命先烈,学生受到了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的道德教育,促进儿童养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纪律法制教育效果也很显著,在班会课上透过一些有关纪律、法制小故事、小案例,让学生明白遵守法纪、法规,就应从此刻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遵守班规班纪做起。透过纪律法制教育,把纪律要求和法律知识变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使他们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在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行。要求学生热爱祖国,务必从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做起,那就得有群众荣誉感,关心爱护同学,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持续公共卫生,不撒谎,有错就改。透过五爱教育,激发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家校配合,社会支持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性差,模仿潜质强。家庭环境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中国受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爷爷、奶奶;父母宠爱有加,没有构成教育孩子的统一思想,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家长千方百计满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变得任性、霸道、不明是非,不懂对错。在学校不懂如何与同学相处,屡屡犯错。
有的家长因溺爱,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坐视不理,甚至助长坏习气,比如老人偷偷给孩子超多的零用钱,导致孩子养成吃零食,迷恋游戏机;还有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心肝宝贝吃亏,告诫孩子不能吃亏,别人打你,你要还手,必须要打赢,导致孩子不明是非,不分轻重,同学稍不注意碰到他,他就大打出手。当然也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受到同学们的指责,回到家总想得到家长的同情或安慰,可家长“恨铁不成钢”对孩子进行更加严厉的指责,甚至打骂。这些孩子受到辱骂后,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了逆反心理,不愿意再理解教育,变本加厉,不良行为愈演愈烈。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我经常与家长联系,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对策。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比不良习气的构成更难,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责无旁贷的,要持之以恒地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常抓不懈,发奋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健康而和谐的社会环境。
精选阅读(三):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1.1缺乏对创业教育思想的指导
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现有的很多毕业生只是被动求职,缺乏自主创业的能力,阻碍大学生创业的可能并不是资金问题,而是是否有敢于下水的勇气。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创业能力、鲜明个性和创造思维的人才显得尤为不足。
1.2缺乏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
国内的很多高校,只是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任由学生们自主选择;而一些试点高校也只开设了“创业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礼仪”等少数课程进行课堂面授。其实高校的创业课程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课程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课程式课程,也要注重非课程式课程的开发。我们要开拓创业教育的思路,可以通过课程式课程把创业教育渗透到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中,打破专业间的壁垒,达到创业教育课程与普通课程融合。
1.3缺乏对创业困难的正确认识
很多的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其实对创业的难易程度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的表现为急于求成,盲目乐观,在没有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就实施自己的创业计划,结果可能落得人财两空。有的在取得一点点成绩时就骄傲自满,而碰到一点困难就灰心丧气。大学生若想创业成功,就必须克服创业浮躁感,提高驾驭风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4缺乏开展创业试验活动
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堂,但仍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在面对写一份真实的不错的创业计划书时依然显得手足无措。他们可能还不太清楚什么是目标市场,分析时所采用的数据没有说服力。大学生中存在的眼高手低的现象,除了让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纸上谈兵之外,却不能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缺乏开拓市场的经验与相应的专业知识。
二、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2.1营造创业氛围,营造创业实践的有效环境
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打造有浓郁创新意识的校园环境。首先,注意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具有内化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着重要。其次,活跃学院学术氛围。注重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培训,在学院里要形成一股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的求学环境,促进各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第三,加大对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资助力度,吸引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来,让他们在老师的带动下,培养严谨的治学精神,提高科研水平,激发创造潜能。在举办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巡展、创业计划竞赛优秀作品巡展和师生创新成果展的同时,配以举办成功企业家座谈等形式,可以拓展大学生思路,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
2.2更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建立创业教育体系
一是要注重引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二是要结合专业,分类施教。要形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多样化教学体系,在专业教学中更加自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各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适应本校学生发展特别是学生创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推进创业教育教学的分类开展。另外学校要不定期地邀请一些成功的创业人士、投资专家、管理专家到学校演讲,介绍各种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
2.3提高大学生素质,为成功创业提供有力保证
首先,要拓宽大学生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在学校举行的创业计划大赛中,我们发现许多创业者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不知道如何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进行分析。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不断加强素质培训,让他们知道如何做营销活动策划,如何进行市场营销;让他们了解连最基本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识,让他们学会如何确定公司战略,如何塑造自己的管理团队。其次,大学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平时的实践、实习中积累创业知识和创业经验。大学生有理想与抱负,但对具体的市场开拓、商业运营缺乏经验,要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教育培训,经过系统的创业培训增加对生产管理、市场拓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还应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参与全局,体验全局,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协作、资源利用等能力。
2.4加强创业经费投� 对于有前途的创业计划或产品,可以通过省级或国家级的创业计划大赛,让他们获得社会融资的机会。作为高校,如果不能给予学生以资金补助,但可以给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比如场所与设备的支持等,让大学生创业者易于起步。另外,学校还可以结合贫困生勤工俭学,把一些后勤部门经营的店面,转让给创业学生经营,这样既解决了困难生的生活费的问题,也让学生受到了创业实践锻炼。
一、指导思想
学生,还处于较原始的感知阶段,必须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来认知世界。我们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初步归纳出了适合一年级学生特点需要的XX种道德行为习惯,像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围以内的,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
二、活动开展目的意义: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日积月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改变他的习惯。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播种一个品格,收获一个命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真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为此,我们一年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三、活动内容:
1、热爱祖国,关心时事,收听收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
2、自觉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尊敬国旗、国徽,唱国歌声音洪亮;
3、热爱班集体,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爱护公物,热心为集体服务;
4、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5、尊敬师长,有礼貌。见老师能主动问好;对家长称呼“您”;不顶撞老师和家长;
6、使用文明用语:“谢谢”、“对不起”、“你好”等已成学生口头语;
7、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骂街,不打逗,不欺负弱小;
8、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法规,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
四、教育计划
(一)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确保学生尽快并保质保量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例如,在家长的监督下要学生完成“十个一”活动,在家里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看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等等,并制定“自评——师评——家长评”的评价制度,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班级内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班会时间进行一周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评出“最佳拇指奖”“文明礼仪之星”等,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三)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建队日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四)、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小公民道德教育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故事会和流动红旗的评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室内外的刊版的教育作用,采用“自理小屋”,“卫生小天使”和“礼仪花园”等栏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五)通过儿歌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行为习惯。
儿歌
爱国:爱祖国,知大事,承传统,晓历史;心向党,系人民,爱家乡,惜校誉。
明礼:讲文明,懂礼貌,尊长辈,爱幼小;明是非,遵教导,礼先让,行为好。
诚信:对人事,要忠诚,不说谎,讲信用;借东西,要归还,答应事,不迟延。
团结:团结好,力量大,同心做,目标达;手足情,存己异,有问题,靠大家。
友善:对他人,要尊重,对朋友,要热情;对弱小,要关心,不强暴,不欺人。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也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重庆市梁平县新盛镇中心小学 郑江琴
俗话说:“好习惯,早养成,有教养,益终身。”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地知道: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它将影响着学生的一生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的建立。因此,从踏上工作岗位那天起,我从未放松过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一、榜样示范,训练“站、立、坐、行”
俗话说得好,站要有站像,坐要有坐像。我利用班队活动让同学们明白:我们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就不能坐得东倒西歪,站得无精打采。班队活动把“站、立、坐、行”的训练放在了第一条,在开学的第一周和第二周重点训练。
首先是坐的问题。同学们的坐相用一个词来形容:千姿百态。有的同学坐的时候两只小手不停地来回搓,有时还把一条腿伸在外面晃悠(如果看不见就很容易绊倒他人);有的同学一只手随意放在自己课桌上,另一只手搭在他人的背上(弄不好就会发生冲突);有的同学把头偏向一侧,双腿搭在其它地方(真是不雅观)。于是我先纠正他们坐的姿势:上课时两条小腿平行,小手平放在课桌上,这样就避免两条小腿来回摆弄,避免两只小手玩东西。纠正时把坐得端正的同学请到讲台上做示范,当小老师做榜样。
其次是站姿。有的同学站的时候弯着腰,没有站正就回答问题;有的同学站的时候来回摇晃,好象随时都要倒下的感觉;有的同学还没站好就开始左顾右盼;集会时站得歪歪扭扭,像一根麻绳。针对这些问题,我告诉同学们站好的姿势就是两腿并拢,两只小手分别放在大腿两侧,挺胸抬头不摇晃;回答问题要目视前方;集合时,两眼注视前一个同学的后脑勺。光说不行,还得训练,训练时我自己站得直直的,给他们做动作示范。然后在每一小组中选出代表,站在讲台前让大家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们的站姿终于有形了。
再就是走路的问题。下课了,男同学走着走着,小脚勾出去了,旁边的同学莫名其妙地摔了一跤;要不然就是走着走着,小手儿又活动开了,往前边的同学身上一抓,“战争”就开始了。针对这种情况,我把我所观察到的现象排成小品。在班队会上,用小品的形式把他们自己走路的怪模怪样呈现了出来。同学们观看的时候觉得很精彩,很可笑。可看着看着,便低下头了,脸红了。
我知道同学们认识到了错误,就乘热打铁:“同学们,像我们这样走路,好吗?”此刻,小手林立,在我的允许下,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样不好;多难看呀;又容易出安全事故;还容易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我接着训练孩子们如何正确行走,才体现出我们小学生的气质。
在训练的这两周里,很多同学都在某一方面当上了榜样,上了“光荣榜”,夺到了红五星,这大大地激励了同学们的热情,提升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当然我还从生活中为同学们找到了榜样——解放军、警察。我利用网络收集了许多解放军叔叔、警察叔叔站、坐、立、行的画面,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正确、标准的站姿、坐姿是何等的有气质、有精神、有魅力。让榜样鼓励同学们进步,让榜样伴随同学们成长。
二、疏导引领,纠正乱扔乱丢的习惯
一个班级,没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又怎能让学生幸福快乐地学习呢?没有干净卫生的场所,又怎能让同学们享受阳光雨露呢?我利用晨会课、班队活动课,对同学们进行行为疏导,讲一讲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可以让我们健康,让我们幸福!干净整洁的教室,优雅美丽的环境,可以让我们赏心悦目,让我们愉悦无比!
低年级的学生没有自理能力,加之是乡村,很多学生是隔代抚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实在有点差。吃了东西随处乱扔乱丢。课桌成了垃圾堆,教室成了垃圾场。而同学们的小手整天脏兮兮的,既影响了班级的卫生评比,又影响身体健康。
为了纠正学生乱扔乱丢的行为,我在班上选出卫生监督员,配合学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监督。每天早晨检查同学们的书包是否清理干净,上课检查座位是否有垃圾,中午检查同学周围是否卫生,放学检查课桌屉子是否有纸屑。同桌之间还互相检查,老师还临时抽查。同时在班级中开展“弯弯腰,捡一片纸”的活动,每一周评选爱护环境的“小卫士”, “小卫士”也上“光荣榜”,在半期和期末进行评比,让同学们在竞争中改掉坏习惯,让同学在活动中找到成功的快乐,让坏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消失,让我们的环境卫生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越来越美丽。
三、持之以恒,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稳定住学生注意力的能力。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努力把课堂教“活”;针对课堂上不会倾听的学生,或者走到学生中间,利用“暗示法”提请学生注意,如“拍一拍”、“拨一拨”、“点一点”等;或者走下讲台,用“稍停法”,“注视法”、“指向法”等,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收拢其注意力。
我在对学生进行习惯训练过程中,其实是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都遵循了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原则,随时把关注的目光洒向所有的学生,随时提升他们的信心,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在其训练的过程中,我和同学们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让各种习惯在不断的重复中、检查中、纠正中加以巩固,让其好习惯自然养成。
法国学者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我们当老师的只有用爱心、耐心、细心、真心去培养学生的习惯,才会为他们的美好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快乐茁壮地成长。
《浅谈学生的养成教育》
论文关键词:班主任;养成教育;后进生
论文摘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班主任的责任重大。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多年来我一直注重各种习惯的养成教育。
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的管理成效紧密相连,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建设者,是班级的中心和灵魂。回顾自己当班主任的历程,感受最深的是:要把一个班级搞活,全班同学做到“心向一处想,眼向一处看,劲往一处使”,首先要抓好以下这几个方面。
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建设良好的班风。有人说:“小学生相信老师,初中生相信课本,而高中生只相信自己。”大专生已经经历十二年规范教育,对养成教育各项要求以“知其然”但知错犯错,虚心接受,屡教不改的现象时有发生。抓一下,好一阵,反反复复。寻其根本原因,差在习惯养成上,因此关键是抓养成教育。
在养成教育种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的具体做法:
首先,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班主任主导作用。发挥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充分利用“身教”这一教育资源,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文明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教师的行为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守时、讲卫生等习惯也就逐渐形成。
班主任抓养成教育的计划性要强,工作思路要明确,方法要恰当。针对本班实际,我确定了养成教育的工作重点,即培养学生养成遵章守纪、团结友爱、勤奋学习、文明礼貌、锻炼身体等8个习惯。确定养成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做到“四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办事、学会健身。有了明确的工作重点和目标。针对本班实际又制定了班训和班规,要求每位同学养成“一日四问四答”(四问:做什么?怎么做?怎么样?怎么办?)的习惯。为养成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要探索正确的教育思路,充分尊重学生。有位教育家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因此,在工作中,一方面,我按照《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制定的校规,对学生言行、举止、着装等各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使学生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另一方面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如学年初,班上学生喜欢打电脑游戏,屡禁不止。后来我改变策略,在班委课上,让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说出为什么喜欢打?打电脑游戏有什么作用?最后他们终于明白了打电脑游戏害大于利,纷纷表示以后真的不玩了。针对这一现象,我及时推出了《违纪流动登记本》的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样,师生之间的心灵相互交融,愿望和目标达到一致,管理工作也就是得以顺利开展了。
最后,要讲究正确的教育方法,重视后进生的管理和转化工作。后进生的管理和转化工作的好坏制约着养成教育工作的成效。后进生有很多心里障碍,因为平时不被重视,不受信任,因此大多十分自卑,疑虑重重。对待后进生我有两个原则:不歧视,给予更多的关爱:不放弃。积极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他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及时肯定,衷心祝贺。例如我班部分学生由于在初高中时养成不良习惯在校以后经常旷课迟到,甚至抽烟、上通宵网且屡禁不止,后通过我与辅导员老师通过家访谈心举例与他交朋友了解他的想法和他分析错在哪里,让他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通过正确的引导使他由后进生转化成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人的管理说到底是对人心的管理。因此。应以情感的沟通为基础,采用“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情感管理,培养和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友爱的人际关系。对待后进生只要不歧视、不放弃,便能找到教育契机,促使根本转化。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作为班主任必须懂得做到“四心”: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懂得爱与严结合。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人因时。只要我们能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相信一定会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出色的完成班主任的工作。
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讨论文
以课程教育改革理念为基准,以现阶段初中生思想发展情况为依据,以市场经济所需的素质人才为教育目标,以提升整体初中生核心�
一、结合本校发展特色,创新德育教育
初中学� 例如,在整合原有资源的前提下,致力于落实德育教育,以11中学的德育6字品质“自律、自觉、自信、自主、自尊、自强”为教育关键,做一个遵纪守法、谦让文明的初中生。在发展过程中,教师群体需要紧紧围绕“诚”展开德育教育,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借助多种集体活动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除此之外,我校还围绕“感恩创星”德育设计活动,定期举办“星级”学生评选工作,开展文明守纪星、学习进步星、环保卫士星、强身健体星、团结友爱星、诚实守信星的评选活动,参观“军旅”,使学生对纪律、集体等产生强烈的认知[1]。当前经济社会是一个多元化文化共存的时期,因此在发展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保证教育行为的时代性,在发展共性的基础上发展当地特色,进而实现优质的育人效果。
二、制定科学有效的行为习惯制度,高效构成德育服务机制
初中教育正处于学生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通常情况下初中生的成长特点是可塑性与叛逆性共同存在的`。由于学生家长忙于工作,大部分学生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大部分长辈都比较溺爱孩子,对学生学习方面没有过多的帮助。行为习惯的培养一般都是保证学生的温饱即可,并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管理学生的学习。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必须构建与之对应的发展机制,高效构成德育服务机制。只有在构建行为机制时尽可能多告诉学生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可以做,才可以避免激发学生的逆反情绪。如:在发展过程中初中学校可以构建《阳光少年行为管理机制》《中学生一日常规》《流动红旗评分标准》《初中生文明行为要求》等机制,并从间操、卫生、值日、教育、安全消防、文明礼仪等方面制定要求,潜移默化中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学校将开学初期将周一定于常规教育日,周一下午各个班级需要召开常规教育会,将班级内各项教育抓早、抓真、抓深。需要注意的是,现今德育教育并不是单一的管理学生,而是站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对学生的学 因此,初中学校方面需要自主构建“七位一体”德育服务体系,简单地说就是以德育校长为首,以政教处、校团委为辅导,联合学生会、班主任、教师等群体构建上下结构的德育体系。
三、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树立学生行为意识
以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例,其十分关注在实践中学习,学生自主形成良好习惯,简单地说就是在实践中养成良好习惯[2]。在实践活动中,教师群体需要正视学生的地位,其作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借助活动实践形成的习惯是具备长远性,只有要与之对应的情况就会展现出来,如徒步、游泳。因此,在培养初中生行为习惯过程中需要结合天时地利,积极开展本校特色校园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阶段划分为三层:初期养成;信心教育;实践感知教育,结合三个阶段开展与之对应的实践活动。如:军训、节假日庆祝活动、拔河比赛、父亲节母亲节感恩回报活动、演讲、辩论赛等。尤其是我校开展的读书会友活动,对培养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带来诸多帮助。具体操作如下:其一,保证初中生阅读时间。每周的周三下午利用下午时间组织全校学生一同阅读,并为学生统一颁发读书笔记,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其二,教师与学生一同品读书籍,传承文学经典。要求各个班级班主任自主选取一本适宜本班学生阅读的作品,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著作,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文学涵养,并懂得了为人处世的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抓好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是发展初中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因此,初中学校方面需要积极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从整体上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吕其林.抓好五个要素构建学校德育体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7):40.
[2]王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大德育体系———对未成年人教育责任分担和加强德育工作的思考[J].发展,2014(12):104.
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完善大学生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强化管理制度,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出全新型的创业复合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教育模式
最近几年,我国对于大学生创业型复合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了,很多学校已经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进行积极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完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利用各种创业活动促进创业教育,形成全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观念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教育,更是一种素质教育。创业观念教育不是立竿见效,需要循序渐进,是长期教育的过程。只有将创业观念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意识当中,才能对大学生创业有实质性的帮助。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当今社会,大学生只拥有创业想法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必须具备应有的专业素质。比如:创业技能、创业专业知识、基本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调和团队管理的能力等等。由于大学生是高端人才,所从事的创业行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也就是说,大学生必须掌握非常专业的技术,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加上创业的原动力,才能在创业之路上展现头角。创业是一项团队合作的工程,单纯的依靠某个人是不能创业成功的,需要团队中每个人分工合作,目标一致,才能取得成功。
(三)实践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发挥真正的用途。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安排有经验的老师给予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模式
(一)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部分,由于我国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这方面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急需建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在大学4年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按照3个层次设置课程,主要包括:第一个层次,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的课程体系,在大学4年教育中,将这项素质贯穿其中;第二个层次,对于有很强意愿、有很强潜力的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为他们讲解各种实际案例,提升他们专业技术水平;第三个层次,设计各种实践课程,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他们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这三个层次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基本,以专业知识为指导,实践作为媒介,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为他们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教育质量最主要的任务。创业培养模式主要有几种:第一种,纵向扩展型模式,安排专业的技术课程、经济管理课程,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掌握专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第二种,横向扩宽型模式,开设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扩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第三种,基础加模块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社会的需求选择自己未来创业的方向。通过教学模式的变革,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业型的综合人才。
(三)完善管理模式
很多学校对于创业教育管理模式是在社会相关力量的扶持下,依靠校内不同系统的紧密合作,形成了高效优质的服务和管理体系,对不同时期进行全程跟踪和精细化管理。在筹备期,训练学生的基本品质、精神和能力,完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创业初期,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循序渐进走向成功;在中期,帮助他们做好全程的跟踪和服务,引导他们成长,帮助他们赚取经验,形成自我成长的模式。
三、为大学生营造创业文化和环境
(一)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环境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教育模式不仅需要学校的支持,也需要社会、政府共同的支持,才能取得想要的结果。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处在初级阶段,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帮助大学生面对困难,降低风险。因此,政府可以对他们给予支持、鼓励,完善自身的权限,使他 有效的规范大学生创业,提供给他们担保基金、小额贷款;规范他们审批手段,简化审批过程;开辟新的通路,避免乱收费现象的出现,维护他们自身的合法权益;完善市场经济法制的环境,使他们拥有公平竞争的平台。很多成功人士和政府人员可以组成一支专家咨询谈对,提供各种咨询活动,为他们提供咨询帮助,形成一种以政府为引导者,高校为启蒙者,社会为重要参与者的创业体系。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高校形成大学生创业的氛围,设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机构,引导大学生做全方位的统筹。创业指导机构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比如:承担社团的管理工作,发布大学生创业的信息,为大学生提供考核的工作。创业指导机构作为学校和外界社会连接的渠道,与当地社会紧密联系,争取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信息,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创业指导机构搭建交流平台,建立学生团体,举办各种交流报告会,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加强创业教育的宣传工作,推广成功人士的各项经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总结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长远的任务,需要培养全能型的人才,需要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成功。高校推出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的支持,同时,遵循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不断的探索创业教育模式,建立符合当代社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创业型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童力,王雄。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J]。宁夏社会科学,2008(05)。
[2]曹剑辉,周合并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21世纪实验与创新,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