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最新14篇)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14篇电教论文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1

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大学物理 多媒体教学设计

摘要:从现代教育手段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优势出发,提出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原则和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为大学各理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大学物理不仅为学生提供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现代物理学知识,而且承担着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作风和创新精神的重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教学实践,多媒体教学因其实时性、直观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在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方法方面逐步显示出其优势和重要性。

一、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1教学过程呈现为动态,更加直观,便于突破教学难点

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定理、定律,以及许多复杂的物理过程都可以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使这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生动丰富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配音等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无意注意,使其注意力更集中,帮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2呈现更广阔的教学时空,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人,专业课程课时不断被压缩,许多教师很难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而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屏幕的快速投放,可以在短时间播放大量的信息,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计算机多媒体还可以进行模拟仿真,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化抽象为形象,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解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创建更开放的教学情境,便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物理教学整合,可以创建更开放的教学情境。依据不同教学内容并结合多媒体教学特点,提供给学生一个张扬个性、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宽松教学环境,使他们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

1目标性原则

布鲁姆指出:“有效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到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的导向,它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置于教学目标的控制,沿着明确的教学轨道前进。是否应用多媒体技术,何时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何种媒体技术,多大程度上应用技术都取决于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服务。

2整合性原则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物理教学是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须运用系统的方法,对涉及学习的相关要素,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合,以实现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观念的整合、学习内容的整合、学习方式的整合和资源的整合。媒体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具有两面性,要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要合理使用。

三、主体性原则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天赋的学习能力,只要顺其天赋而提供学习机会,他就会自行学习;只有在学生喜欢并自愿的情形下所从事的学习活动,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所以,在多媒体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在明确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把人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和核心。

四、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多媒体技术使用不合理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忽视教学内容的整体安排与呈现,媒体技术的使用喧宾夺主;教材内容照搬到多媒体课件中,以机灌代替人灌;片面追求课件的“大容量”,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课件背景复杂,页面花哨,大量特技效果的运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等。

五、师生互动交流贫乏

多媒体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教师的重复性劳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坐而论道、照本宣科;教师坐在教室前快速翻读幻灯片,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教师面无表情的教,学生毫无反应的学,整个课堂缺乏必要的师生交流。长此以往,学生会因人际互动而产生懈怠、厌恶甚至抵触的消极情绪和心理。

这一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多媒体硬件环境不利于师生交互,如操作台过高,与学生距离过大等,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认为教师的责任仅限于“传道”“授业”,也就是在教“内容”而不是教“学生”。我们在加强多媒体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问答或多种师生、生生互动调控课堂氛围,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六、学生思维空间缺失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物理教学,使教学容纳的信息量增大,授课的节奏加快,学生为跟上课程进度,忙于记笔记,无暇顾及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分析、整合与应用;教师往往只关注使用媒体技术解释常规教学中无法说清楚的问题,或通过精心预设的结果展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而忽视学生的思考过程,造成学生思维空间的缩小甚至缺失。

总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物理教学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过程,要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要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多方面的因素,优化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电教媒体对于教学的意义论文 篇2

电教媒体对于教学的意义论文

一、确立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原则

如在上“黄山奇石”一课时,课文中对黄山奇石的描绘惟妙惟肖,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用语言去进行简单的说教,还是容易使部分学生难以去感知文章描绘的意境的。然而如果可以利用电教媒体的特点,将黄山上形态各异的石头通过图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当那些栩栩如生的图片搭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音乐,学生就会在一瞬间被吸引,当学生产生去了解的兴趣,就能进一步的去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更会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当然,通过的电教媒体教学也能很直观地把黄山奇石的特点表现出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遵循“为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原则去选择媒体教学,不然很容易造成一部分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树立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原则

在当前的一些现代化的电教媒体对教学方法的辅助过程中,我们发现电教媒体不再是辅助作用,反而成为教师演示或者装裱课堂的工具。在课堂上,一些教师为了展示自己备课时精心制作的一些“精美”的课件,便将整节课的时间用来展示课件,虚耗掉大量的时间,学生则成了观看软件展示的观众。教学不是汇报演出,我们要做的是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如果只是完全依赖课件去展示,而没有与学生交流学习,则永远不会实现“多媒体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原则”。我在设计PPT时有一些小技巧,如设计完PPT时向自己发问:还可以删掉哪些部分?哪些部分过于花哨?什么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去思考?通过这些反思能够有效地减少不需要的部分,减少一些与课堂无关的内容对学生注意力的干扰。在课堂上,我会控制PPT的切换速度,尽量不让学生有眼花缭乱的'感觉,让PPT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因此,在设计总体的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正确处理“媒体、教师以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控制下,要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

三、为达最佳教学效果服务

在很多事情上的基本原则都是手段要为目的和效果服务,这一原则对选择现代教学媒体同样适用。一般的电教媒体其实仍然属与现代媒体的范畴,虽然它已经使用了很多年,看上去已经逐渐落伍了,但其实从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看,它反而更甚于现代的多媒体。如在学习“瀑布”一文时,学生可以在通读全文,了解了瀑布的壮美景色之后,再播放一些关于瀑布的影像,直观地感受瀑布的形、声,领略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只有让学生听其声,见其形,学生才会对瀑布的形象理解更加深刻,也会在观看到瀑布时喜爱赞叹之情油然而生。因此,当我们在使用一些先进的现代媒体去辅助教学的同时,还要结合课文的教学内容考虑到:无论是“一般的电教媒体”,还是“现代的多媒体”,只要其能在教学中发挥出最好的作用,达到最优秀的教学效果,我们就应该使用它。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层出不穷,依靠“一根粉笔一张嘴”就能驰骋教坛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作为一 同时,我们也该意识到,运用电教媒体去辅助教学的时候,必须注重其实际的教学效果,将电教媒体置于其最需要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做到物尽其用。

电教媒体让教学活起来论文 篇3

[摘要]21世纪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正面临着适应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多媒体教学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创造性和灵活度,使其更加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手段,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接受新的知识。而如何借助电教媒体,使教学“活”起来,则需要进行具体细致的探讨。本文将结合电教媒体的特点,就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和作用加以阐述。

[关键字]电教媒体兴趣互动效率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教媒体在教学实践中开始发挥重大作用。它改变了以往古板的说教式的讲授方法,给课堂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小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音像学习资源,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快乐学习,有效学习。

一、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导入主题,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第一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之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他们的思绪带入教师设计的学习情境之中,对课堂教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童趣,借助电教媒体,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老师可以打开电脑播放《西游记》片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嚷着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 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为课堂教学的展开铺下了基石。

二、绘声绘色,讲解知识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把长方体的立体实物图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示,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轻松扎实。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如《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先投影显示六个梨,三只盘子,指名学生把六个梨平均分放在三只盘子里,他们很快分完。这时候我在投影上又加一个梨,继续让学生把七个梨平均分在三只盘子里,结果剩下一个梨无法平均分。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们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对知识的掌握也较为深刻。

三、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如教学《循环小数》时,让学生观察一框形象逼真、色彩清晰的红绿灯投影片,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的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学生通过形象具体的事物的观察很快的理解了循环的概念。

又如介绍周长的概念时,学生不好理解,通过课件演示就好懂得多了。多媒体课件里演示一只小白兔绕花园走一圈,它走过的路线长度就是这花园的周长。小白兔活泼可爱的奔跑的形象令周长这个概念深刻地在他们的脑海里。

四、释疑解惑、指点迷津

教师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提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互动交流、活跃气氛

电教媒体可以提供大量的丰富多彩的信息。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练习的训练,可以实现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生动丰富的课堂练习,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最好方式。借助电教媒体的这种练习形式,给学生以新鲜感,寓教于乐,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训练思维与应用能力。

总之,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绝对的意义。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电教设备,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方位培养学生素质,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历史教学中电教媒体的运用论文 篇4

历史教学中电教媒体的运用论文

电教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已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认同并广泛采用,而历史教学由于它所特有的不可逆性和过去性,使越来越多的历史教育者更加注重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中运用电教媒体开展素质教育是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一个重要手段。历史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过去性: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时间不可能再现。因此正确地使用电教媒体,可以有效地辅助课堂语言教学,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那么在历史电化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根据各种媒体的功能和特点选择电教媒体

电教媒体由两部分组成: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从感官方面来分有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觉媒体等几类,而针对历史教学的特点,我们可

二、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电教媒体

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对历史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如何选择电教材料辅助教学内容至为重要。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不同的电教媒体功能各异,因此就要求教师要慎重选择相应的电教媒体。

三、选择电教媒体应顾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不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应作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并且不同年龄的学生其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维活动和推理方法均不相同。因此,我们在选择电教媒体时应考虑到高中生的注意力趋于稳定和集中,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的客观事实,选择有利于启发和诱导思维的电教媒体,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综合能力,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

四、把握课堂实施时机,运用电教媒体

在选择了最佳电教媒体后,什么时间、怎样运用电教媒体还要注意好对时机的把握,提前或错过都会降低电教活动的整体效果。

1、语言先导,电教其后。

2、电教在先,语言点拨。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锻炼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边进行电教活动边用语言串联。

在进行电教活动的同时,用精辟的语言串联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种方式在进行课堂训练、或单元小结时会经常使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图文并茂,寓教于乐,轻松游弋于上下五千年。

五、注意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种种器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我们要求运用电教媒体并不是排斥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中经常提倡“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将现代教育手段和传统教育手段有机结合,使二者浑然一体,各取所长。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文学、艺术、体育、音乐、地理、建筑以及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领域,但又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这也就为历史教育中现代与传统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当代科技发展史中的每一项重大突破,都会对教育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面对不断更新的新技术、新知识,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让历史教学真正迈入多媒体时代。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5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知识,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抽象而枯燥的数学知识,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抽象且逻辑性较强的知识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再现数学知识形成、应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中数学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数学教学方式也备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关注,为了有效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工作者可以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立足于学生能力的长远发展,为优化高中数学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抽象、逻辑性强,并涉及很多生涩难懂的概念和知识要点,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不能直接进入对新知的讲授,而是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励其主动发现、探索新知。学习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敢于发问勇于探究,并引导学生在不断地观察、思考和实践中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且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t望Liaowang譬如,在讲解教材必修5第三章中的《基本不等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让学生感知图形中所蕴含的静态美,然后再应用几何画板,改变图标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让学生感知图形的变化,从而发现并提出有关大小关系的问题,这样一来,教师便能有效地利用教学课件,突破课程教学的难点,即取得等号的条件是“a=b”。可想而知,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进行授课,不仅能降低新知的教学难度,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而且创设情境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印象深刻,从而提高学生对新知的记忆和掌握。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知识背景、知识形成和知识应用过程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抽象的计算问题和图形问题时,传统的教学手段达不到化静为动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从而再现知识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和应用领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直观、形象、生动,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学生初步接触并学习立体几何图形之时,教师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并借助四边形的模型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不同,但是很多学生仍然受平面图形的影响,对空间四边形的知识掌握不到位,总是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于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空间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并熟记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问题,解决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图形时的一大难题,进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其对空间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优化数学教学课堂

数学知识虽然抽象难懂,但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起源等各个知识环节都是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再现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应用领域,与此同时,还能有效地将大容量的数学知识进行汇总,从而有利于学生短时间内的记忆和巩固。例如,圆锥曲线中的椭圆与双曲线的知识联系紧密,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讲解圆锥曲线中双曲线定义及标准方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椭圆的相关知识再现,从而将双曲线的知识点与椭圆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对椭圆知识的变式训练,从而发现双曲线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及应用,帮助学生达到复习旧知,探索新知,寻找异同,类比记忆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双曲线的有关知识,还能对椭圆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有着明显的提升,而且也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学生学习数学、认识数学并应用数学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潘小明。关于数学解题思维的基本认识[J].教育与教学研究,.

小论文运用电教媒体提高语文教学 篇6

作者/ 何雅会

从教语文已经十年之久,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能够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它的运用适应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支撑作用。

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一、演示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

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赏词析句能力,首先教师要优选范例,也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年龄要求,在课文中挖掘有利于达到训练目标的词句因素。

范例选准了,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句,适时施于电教,创造一种最佳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学生理解作者用词语表达内容的匠心所在。

例如,在教学《王二小》一课时,我以CAI课件为教学辅助手段,以重点词语的理解训练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选择了关键句“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进行分析理解。

当学生说出句子中“装着”“顺从”两个词的大意后,我并不

我适时把制作的王二小给敌人带路的CAI课件情节片段演示给学生看,多媒体的声、光、形、色的优势特征,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问题迎刃而解。

在全班交流时,有的说,不装着顺从的样子敌人会怀疑他;有的说,装着顺从的样子是王二小的计谋……,可见,学生凭借课件演示,从不同角度体会到了王二小此时的复杂心理活动,水到渠成。

我乘势提问:“从‘装着顺从的样子’可以看出王二小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一问题紧扣中心,王二小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高大形象,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赏析词句的训练在学生心中得到凸现,情感得到了升华。

二、运用投影,品评词句,激发学生情感

品评词句训练是指学生在正确理解词句意义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根据课文中心对词句进行品味,让学生进入文章的`情景,感知到课文中栩栩如生的形象。

在引导学生品评词句是通过比较、换词等方法,恰当运用投影,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中词语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如理解《穷人》一文中渔夫说的一段话时,我先出示文字投影片,将其中的“搔搔后脑勺”“熬”等设计了活动投影片。

在理解句子时,我让学生将“熬”字换成“度”“过”;我又将活动片“搔搔后脑勺”拿掉,再与原文进行比较,在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对句子里能真实而准确地表达渔夫当时的复杂心情,既担心西蒙的两个孩子无人照顾,又担心今后的日子难过,与后文他很快作出决定进行对比,更突出了他的善良;“熬”与“度”“过”比较“熬”字更能让人体会到渔夫一家今后的日子难过,但他能勇敢地面对。

体现了他美好的心灵。

从学生争先恐后的抢答中,个个对渔夫的敬意之情溢于言表。

三、播放录音,启发联想,促成知识运用

阅读教学中,既要注重词句的理解、赏析训练,更不能忽视语文教材中作者点睛之笔的利用,即教师要巧借语文教材,找准课文的中心词句,运用电教手段启发学生奇思异想。

给学生营造一个知识迁移、指导作文的宽松空间。

如教学《镜泊湖奇观》一课时,我发现学生最喜欢“吊水楼瀑布”这一段。

究其原因,学生说:“因为这一段写出了吊水楼瀑布的动态美,非常美丽壮观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越读越有‘味’”接着我又问:“你是怎样读出‘味’来的?”有的说我抓住了文中的‘它高25米,宽43米’。

;有的说“我抓住了文中的‘声闻数里’”……我乘机抓住“声闻数里”这一关键词句,放录音和录像。

让学生听,听到了什么?看,看到了什么?想,想到了什么?此时,学生全神贯注,托腮思索。

不一会,有的学生说:“在离吊水楼瀑布几里外听到轰隆隆的瀑布声。

有的说:“远远地看到瀑布飞流直下。

有的说:“不对,是飞奔直下,因为瀑布的流速一泻千里。

有的说:“我看到瀑布飞流直下,不由得想到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来。

学生滔滔不绝的发言,丰富多彩的联想,紧扣“声闻数里”,围绕教师提问,使课文中“点”的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得到迸发。

于是,我对学生说:“既然大家兴趣这么高,我们何不随作者一起到吊水楼瀑布一游呢?那就用《观吊水楼瀑布》为题写一段话。

由于学生观看了录像片,吊水楼瀑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段描写具体生动,气势恢弘。

(作者单位:3 3 3 0 0 0江西省景德镇市文艺小学)

运用电教媒体促进数学教学的论文 篇7

关于运用电教媒体促进数学教学的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粉笔加嘴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淘汰,人们开始大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电教手段以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并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获取知识的氛围,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并把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谈几点认识:

一、适时运用,引发学生兴趣

著名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电脑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适当处理,使学生利用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复杂抽象的认识活动变得简单而直观,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以童话形式导入新课,适时出示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你能用它量出我的金箍棒有多长吗?”猪八戒拿起米尺一边量一边数着,“一米、二米、三米……”量到最后,猪八戒犯了难,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办呢?此时,教师暂停播放,指名学生到讲台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度,其他人则人人动手,用直尺量一量课桌的桌面长度。在测量的过程中,他们都遇到了像猪八戒所遇到的`同样问题:不够一米的长度该怎样表示?此时学生产生了急于解决问题的动机。于是我鼓励学生进行猜想,然后组织学生广泛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一边小结一边继续播放画面,孙悟空指着猪八戒的脑袋说“这就要用到分数,你想知道什么是分数吗?”利用电教手段引入课题,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与卡通人物,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学习“三角形分类”时,我在屏幕上出示了一些三角形,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三角形,第一个露出直角,第二个露出钝角,第三个露出锐角。前两个好判断,当一个角是锐角时却不能判断它一定是锐角三角形,于是马上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唤醒了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二、巧妙运用,激活学生思维

可以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根据少年儿童的思维特点,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有恰当的媒介,并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呈现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来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的,最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为让学生认识同样多,教师用媒体演示:二年级一班和二班举行拔河比赛,但老师的哨声一直不肯吹响,请同学们观察出了什么问题?学生很快发现一班有13人参加,二班有12人参加,不能开始比赛。教师向追问原因,学生回答道:两个班参加比赛的人数不一样,人数相同时比赛才公平。由此可见,学生对“同样多”这一概念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接着教师启发学生自己讨论怎样才能开展比赛。学生经过探讨学习,得出一班下去1人或者二班增加1人,两个班的人数同样多了就可以参加比赛。

在讲“比多少”的概念时,我又进行了如下设计:在一张幻灯片上画了5个小男孩,另一张幻灯片上画了7顶帽子,当抽拉画有帽子的幻灯片时,前5顶帽子都戴在了小男孩的头上,后2顶帽子就没有人戴了。通过这一动画的演示,学生马上就会比较出帽子多而人数少,同时还比较出帽子个数比人数多2。

学生有了找同样多和比多少的知识经验,再让他们把不同样多的两排圆变成同样多时,学生的思维空间就像电脑内存一样扩大和不断增长着。在学生说出加上一些、减去一些等方法后,他们还能意犹未尽地说着:把两排各留几个保证同样多,把两排多出来的转移到第三排,使三排同样多……学生们活跃的思维肯定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这使学生的思维驶上了一条认识和发展的快车道。

三、灵活运用,激励学生创新

现在绝大多数人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励学生创新。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人人动手,数出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并且演示让学生思考,怎样数才能既清楚又不会数重或数漏,学生数完后引导讨论,结果学生使用方法各不相同。这时我用电脑演示最简便易行的数法,即按照长、宽、高的顺序去数,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数法,并说明为什么这种数法简便易行,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再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的特征,用电脑的闪动功能来突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在电脑上进行动态演示,把长方形的长逐渐缩到长和宽相等时,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等,同时引导学生找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经过上述一系列动态演示,学生都能很快得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运用电教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将图画、文字、色彩、音乐以及各种特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相映成趣,激发灵感,寓学于乐,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安全、合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落实,使学生的创新机智及创新能力得以展现和发挥。当然,创新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这些主导者充分利用现代电教手段,努力巧用、活用,以达到滴水穿石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误区论文 篇8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误区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认知上的偏向使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出现了一些误区。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误区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与教学媒体设备的不断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已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就在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却陷入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一些误区。

一、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育技术

目前教师中一种典型的、有失偏颇的看法是,把教育技术和传统的信息技术等同起� 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很有代表性的看法。今天我们要想真正的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首先必须走出这个误区。

事实上,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二者虽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却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信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呈现、变换、传输与评价;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则是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

所以说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只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部内容。把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当作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部,是一种纯技术观点,在实际应用中,忽视了与教育理论方法的联系,必将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严重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效能的发挥。

二、信息技术手段用的过多、过滥

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最直接的体现最常见的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教师开发出合理的教学课件,可以形象、直观、生动地讲授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但凡遇到公开课、示范课,都可以看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但有时不少课件做得华丽有余而实用不足,特别是没有体现出该课件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甚至有时能明显感觉到是“为课件而课件”。有的教师在上公开课之前还特意向别人请教如何能够在课程中更多地运用现代媒体和教学课件。在他们看来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已然成为了一个包袱,他们被如何能尽量多的运用媒体所困扰。

媒体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是现代媒体就是最优媒体、就是万能媒体,但在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存在着一种最适合的媒体,所以媒体的运用首先要遵循适合的原则,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手段之长。我们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在运用时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真正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而不是让技术来主宰教学。

三、课件的开发与使用教师是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不管是说“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还是说“主体间性”,实质上都告诉我们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关系,但现在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重教师而轻学生的现象。 首先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目前基本上是由教师来承担,而课件的作用对象一一学生是很少参与到其中的。在课件的开发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根据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对课程整体的规划来进行的,这就很难把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其次,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者也是教师本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按照课件的内容来进行,这就容易使教学过程陷入一种被约定的模式中。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的反应与教师的预设不相符的情况时,不能很好地解决课堂实际问题,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过于复杂、繁多

由于可以运用各种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大量的教学内容和信息就可以通过一节课表现出来,这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所无法实现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部分教师走向了另一个误区,即在上课时经常运用各种手段给学生展示大量的信息,使图片、动画、视频、影音、投影各种媒体的信息交织在一起。这些信息对学生的分析、理解、接受能力形成了挑战,甚至有些成绩不错的学生对课程内容也不能全部接受,更何况基础不好的学生了。太过繁复的导入给学生领会教师意图造成困难,达不到理想效果。

五、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一般可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但在实际中,因为各种多媒体设备和设施是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认识已深入人心,所以不少人对硬件设备、设施资源比其承载的教学课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人才等软件资源更为认同。

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装备建设工作中,因为这类硬件资源以种种比较明显的方式存在,经费投入结果看得见、摸得着;而软件资源中的教育软件业尚处于研究、探索、起步阶段,总体水平不高,数量不能满足需要;软件资源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与使用之间没有建立激励机制,在职教师系统培训需要较大投入和必备条件。在当前社会和各层次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太充裕的情况下,客观上造成了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上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的局面。

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的关系,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软件资源建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重大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软件资源水平和使用效益,是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资源效益发挥的根本手段,是教学质量和教育效益提高的有效途径。

为避免以上误区的产生,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认清教育技术的涵义;②针对不同情况选择适合媒体;③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软件资源水平和使用效益。

教育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是为了追赶时髦、做表面文章,而是应该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电教媒体让教学活起来论文 篇9

[内容提要]

认知目标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中的三项目标之一。它与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在课堂活动中相辅相成,为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相互作用。认知目标的达成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又是至关重要的。电教媒体,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深刻感受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媒体,将很好地促进认知目标的达成。接下来,我就平日的教学积累谈谈自己浅显的做法:

一、遵循心理学原则,创设目标达成的条件;

二、调控教学的顺序,把握目标达成的时机;

三、针对学生的实践,调整目标达成的角度;四、运用迁移的规律,提高目标达成的质量。

[关键词]

认知目标电教媒体

认知目标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中的三项目标之一。它与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在课堂活动中相辅相成,为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相互作用。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方法,认知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级在语文教学中,了解是指对有关语文知识和事物的识记,能再认或再现;理解是指对有关语文知识和事物进行初步解释、说明、分析、归纳;掌握是指能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初步应用所学的知识。由此看来,认知目标的三级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因而,认知目标的达成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电教媒体,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接下来,本人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促进认知目标的达成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遵循心理学原则,创设目标达成的条件。

据有关心理学研究,儿童脱离丰富的客观刺激会削弱其思考力,他们的心理活动不仅在理智内容上苍白无力,而且注意力易分散,有害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相反,那种适当刺激儿童感官并引起其探索行为的环境,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目标选定以后,首先要创造目标达成的条件。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正符合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有效地配合使用,协同学习,使其心理上始终保持接受新信息的警觉,处于适度的应激状态。例如三年级第六册《荷花》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认知目标之一就是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挨挨挤挤、莲蓬等词语的意思。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孤零零地提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教学,学生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伊始,我播放配乐朗读并展示课件:荷花各种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以获取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在这基础上,进行反馈交流。例:学生说自己看到了挨挨挤挤的荷叶,我便出示挨挨挤挤一词,就这样,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出示相应的生字新词。由于莲蓬、花骨朵这些词语的意思比较概念化,学生的生活中接触得又不多,解释起来较为费力且效果不佳,因此,在理解这些生字新词的意思时,我还是出示幻灯(一幅荷花图),说说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学生荷花图),说说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很高。这样,就使抽象的文字与具体形象的画面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借新建立的表象理解掌握抽象的文字。这样识记不但效果好,而且保持长久。

二、调控教学的顺序,把握目标达成的时机。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必须要体现可控有序的特性。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主要是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顺序,把握住目标达成的时机。小学生接受知识是与直接感知的对象的特征和运动有着密切联系的,他们思维的发展过程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中运用直观手段,能引起学生产生对相应的事物的经验表象,为理解新知识求得感性支柱。电教媒体的介入,最能发挥这一优势,教师应当按理解中掌握、运用中强化的原则设计听、说、读、写递进发展的训练过程。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时,有一道练习,利用又又写词语。在总结巩固阶段,再次利用投影图象理解又大又圆两个意思并列的词构成的词组,从图象中,学生看到西瓜不仅大,而且圆,在脑海中建立了西瓜又大又圆的概念。在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了相应的认识后,启发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成功地去解决与原习得情境略有不同的特定问题。教师投放几幅色彩鲜明,主题明确的图象:1、两只在空中飘荡的气球;2、一棵结满苹果的树;3、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同时以又大又圆作为原有知识点,提问解决新问题。以第一幅图象提问:看图,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学生答:两只又大又圆的气球在空中飘荡。再以第二、三幅图象,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变通已获知识。提问:用又又说说苹果树上结满怎样的苹果。学生答:苹果树上结满又大又红(又红又圆)的苹果。又提问:小姑娘长得怎么样?学生答:小姑娘长得又白又胖(又活泼又可爱、又聪明又可爱、又美丽又活泼)。这样按照设计合理的螺旋式上升的教学顺序,把好达标的尺度,圆满地实现了预期目标。

三、针对学生的实践,调整目标达成的角度

在多媒体优化组合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双向反馈机会较多,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达到期望目标的距离,可随时在课堂中反映出来。教师要在把好目标达成尺度的基础上及时作目标调整。心理学研究得出一个原理:我们在引导感官活动鉴定各种错误或正确动作的结果时,可以在工作执行过程中,引用一些补充性的刺激来寻求和巩固更完美的工作方式,并完全消除错误。所以在目标调整过程中应利用补充性的刺激消除错误,纠正谬误,使新知识的习得尽可能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例如《爸爸回来了》一文,意在教育学生学会体贴父母。然而,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往往容易片面地看问题,他们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会产生这样的看法:毛毛、亮亮的爸爸对自己的孩子真好。毛毛的爸爸下班回来后,带他上街买雪糕。亮亮的爸爸下班后,背着他一步步上楼回家。从而毛毛、亮亮真正得到了父爱,而忽略了关键的一面:爸爸劳累了一天该好好休息。此时,教师以调整目标达成的角度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至此,可以再次用课件演示爸爸的汗水不断往下滴的情景,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爸爸这个人物满头大汗的样子,由此得出爸爸工作一天已经十分疲劳,孩子应该体贴爸爸的结论,从而体会到冬冬是个懂事的孩子。在朗读课文时,学生就能把毛毛、亮亮对爸爸撒娇、冬冬关心体贴爸爸的语气都表达得淋漓尽致,捕捉到了文中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运用迁移的规律,提高目标达成的质量。

学生善于模仿,诱发他们将习得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各种清净,便可使知识技能广泛迁移。知识技能的运用,能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处理信息时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能有效地提高认知能力。由此可见,知识技能的迁移与提高目标达成的质量息息相关。电教课堂教学结构很适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例如《松鼠的尾巴》一文的教学,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抽动投影片,出示松鼠活动图象,引导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及作用。学生对松鼠这一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东西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以此作为知识迁移点,扩展到变化了的新情境中去。教师用课件演示其它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例:在傍晚的田野边,蝇子飞来飞去,牛不断地甩着尾巴驱赶蝇子的场景;啄木鸟在树上啄虫的情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再让他们叙述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识别新事物,就能较好地理解或处理新问题。他们从松鼠用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当作降落伞从树上跳下,想到小燕子用尾巴当作方向盘掌握方向、啄木鸟用又长又硬的尾巴当作支柱支撑身体在树干上啄虫。他们从松鼠用又软又能保暖的大尾巴当作被子用,想到老牛用又粗又长的尾巴赶蝇子、猴子用又细又长的尾巴当钩子倒挂在树上等等。从上述可见,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概括水平越高,就越能揭示新事物的实质,把新信息传递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去。这样,认知目标达成的质量也就越高。

教学实践证明,采用电化教学课堂结构,加之有的放矢地将上述四方面做法融于电化教学之中,使学生明确认知目标,掌握认知方法,就能较好地促进认知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宁波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2、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彩一小学:《遵循儿童心理规律,构建小学愉快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中国当代小学教育实验》。

运用电教媒体促进数学教学论文 篇10

运用电教媒体促进数学教学论文

运用电教媒体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课堂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能让教师如虎添翼,更让我们的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我切身感受到了它在数学教学中的优越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时,我向学生介绍:今天老师带了几位特殊的朋友来,此时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利用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每个图形像真的一样飞到我们面前,展示在了屏幕上。学生们兴奋不已,说着这些图形的名称。接着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显示出四个图形给学生们带来的节目:有乡村的小屋,烟囱里还冒着烟;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还有快速行驶中的火车。然后图片全部消失,请同学们回忆刚才看到的东西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学生回答十分积极踊跃。简单的图形拼凑出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学生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拼组图形做好了准备。

二、化静为动,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可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对学生的认识具有“催化”作用,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可先让学生通过实物感知长方体有六个面,再用媒体演示:出示六个长方形,再慢慢围成一个长方体,并将围成的长方体旋转一周,然后依次抽出长方体的后面、下面、左面,接着分别同它的对面比较,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长方体有六个面,并且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使原来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更精彩,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认识元、角、分”的教学中,我制作了10元、5元、2元、1元、5角等可随意拖动的钱币和物品价格表,我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这些钱币,使其组成这些物品的价格。以前上课总是老师在操作电脑,这回轮到他们操作,学生们感到十分新鲜,个个都跃跃欲试。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在与老师的共同协作下完成了教学任务,且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

总之,多媒体教学让教师成了指导者、帮助者,学生消除了紧张感、枯燥感,有了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练习的机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电教媒体让教学活起来论文 篇11

【摘要】对于学生而言,要想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其素质,以及发展他们的能力,需要从课堂的教学效率开始抓起,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手段来实现,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现代教学媒体与技术等,大量教育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若能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同时合理使用电教媒体的话,能够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另外,教学要突出重、难点,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关键词】电教媒体;技术;优化;教学

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过程的一个方向。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可知: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方向要改变,即朝着提高国民素质的方面转变,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也就是让学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这意味着,在基础教育当中实施素质教育尤为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素质以及能力,需要从课堂教学效率上要质量,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一些技术手段,下面就一一谈谈这个方面的有关内容。

一、运用电教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从一项科学研究数据发现,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当中,83%借助视觉得到的;11%借助听觉得到的;3.5%借助嗅觉得到的;1.5%借助触觉得到的;1%借助味觉得到的。这就说明,人们的视觉与听觉尤为重要在学习当中[1]。从当前大部分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来看,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造成的,其一,教育思想不先进;其二,使用的教学方法简单化;其三,使用的教学手段也很陈旧等等。这样一来,大部分课堂教学越来越不好,出现这样的局面,即“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等。因此,目前学校有必要想办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以来,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优化教学过程,已经得到显著的效果。我主要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即选择适宜的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同时把传统教学媒体融合在其中,最终实现多种媒体组合教学,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另外,在教学当中,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广泛使用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调动他们的各种器官,提高他们学习的质量。

二、如何合理运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

从现代教学媒体的分类来看,即放映性的、放音性的,一般而言,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摄像、多媒体电脑等。其中,幻灯、投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体来使用,其性质比较独特,比如,在展示静止画面的时候,可以放大,且十分清晰地让学生欣赏,尤其能够方便地增加一些细节在图上,或者分部展示某些部位。例如,在数学教学中,为了遮挡一些的组合图形,往往使用复合片翻片来进行,接着分步来讲解其内容,即从简单的内容到复杂的内容,从局部讲解到整体讲解等,使学生的思维也随之而递进,大大降低了学生思维的梯度与思维的难度。大部分学生觉得,通过这种方式来讲解内容,很容易把握,内容也很容易被理解,最终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另外,为了把一些演示实验投影到大屏幕上,可以借助幻灯和投影,确保所有学生均能观察到实验最清晰的效果,使演示效果越来越好。例如,自然课要给学生演示“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这个实验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投影上,横放了一根条形磁铁,同时放一块玻璃在磁铁上,再洒一些铁屑在玻璃上,然后对着玻璃轻轻敲打,此时玻璃上的铁屑很有规则地排列起来,我把这一现象立刻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看,学生非常吃惊地认真看着,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此外,写板书的时间也可以缩短,比如,在投影片上显示板书的内容,我们充分利用大屏幕,即把教学内容投影到其上,往往比用粉笔把教学内容写在黑板上的`效果好,然后,把这些节省的时间用在学生做练习上面。这样一来,老师可以及时得到学生反馈的信息。最终提高了课堂效果[2]。

三、把握尺度,适量运用

我们提倡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说任何一个课堂教学均必须使用,一般要结合实际教学的情况来决定,进而选取适宜的教学媒体来进行教学,有的时候可以把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融合在现代的教学媒体当中,积极发挥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进行《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我为了把实验过程更好地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我借助视频展示台来辅助的,使学生能够看到清晰的实验现象、实验过程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如,对于种子的发芽实验,在进行的时候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课上无法完成,因此,我采取播放录像的形式来让学生看这个实验过程。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这个实验过程的同时,很好地把握了实验的重点和难点,这往往是传统教育媒体难以实现的效果,通过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过程越来越深刻,使教学目标越来越顺利,最终提高了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对于大部分实验来看,可以用多媒体电脑动画来进行摸拟,但是无法取代实验,因为一些演示实验需要教师亲自去做,还有一些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去做,这些实验只有学生亲手做了之后,才能增加印象,最终取得好的效果。

对于多媒体而言,其具有独特的特点,即图、文、声融合在一起,且活动十分形象,所以,其为教学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受到很多教师的喜欢。那么,多媒体使用是否越多越好,是否可以取代教师的讲课?答案当然不是。多媒体作为一种“电教”方式来辅助教学的,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作为课件的设计者,若仅仅把精力放在图片与动画的层面上的话,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需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引导学生把握好重难点内容,使教学越来越优化;其次,结合教学的目标来选择媒体,使用媒体要有个度,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把握好。总而言之,为了提高课堂效益,要合理使用电教媒,尤其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提高媒体的实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金共亚。浅析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5年11期。

[2]秦红。巧用电教媒体提高课堂实效[J]。华章(教学探索),2016年02期。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篇12

那种“粉笔加黑板”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将被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模式所代替。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集文字、声音、动画等功能为一体的优势,不仅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而且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学生学得更轻松、更积极、更生动,使课堂教学更加显得直观、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提供信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下的新教材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注重学生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倡导学生主体性的回归。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视讯、图象、文字、声音等多种媒体的综合利用,可以产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效果。空间可以缩小或放大,时间可以拉长或缩短,抽象的事物可以形象化,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单化,颜色变化可以多样化,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展现传统教学无法演示的宏观、微观世界或危险性实验等,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诱导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积极参与,在全方位影响下,增强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15%,但亲身经历内容的80%”,也就是说,亲身经历的经验比起读到,听说等手段获得的经验,保持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它是学习者综合综合运用多种器官、受到多重强化的结果。然而,在很多情况下,限于时间、物质等多种条件,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为学生提供这种直接经验,而只能借助书面文字和口头语言来说明这种经验,故学生学习的效果往往不佳,甚至导至学习兴趣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现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力量之源。

当学生乐学时,思想情绪就出于一种积极状态,学习效益就高。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辩论”、“表演”、“游戏”、甚至走出教室的“活动”课渗透着每堂课。在新课程下教材只是一个载体, 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 去创造。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 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 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学习的主体,对知识有权利,也有能力进行选择与加工。学生往往选择那些自己认为有兴趣、有价值的知识,排斥那些枯燥无味或他们自认为无用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看,学生的认识活动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亲自经历了这个认识过程,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动作用,才能学好知识,提高能力。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声、图、文的有机组合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意识,以其图文并茂,动态演示,充分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演示直观、形象的教学信息,化静为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出激励学生探究的情境,调动学生的主观因素。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发现问题一一提出问题一一研究讨论一一解决问题一一总结。

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掌握新知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彻底改变那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写你抄。教是中心,学围绕教转”的旧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僵化,模式单一,学生压力大,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不能主动的学,长时间处于这种情形中,学生厌学,成绩提不上来的情形。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缺乏的制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展现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有利于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

在地理、生物等自然学科及物理等理论抽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生活常识,自然现象,动物、植物,如果只是用语言来表达,很难让大多数学生产生共鸣。甚至有时会出现老师所表达的和学生所想象的不一致。

看过实际情景后,自然而然地学生就知道了你在说什么,省时效果又好,事半功倍,例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讲杠杆时提到:剪刀,指甲刀、老虎钳,羊角锤,铡刀都是杠杆时,学生是很难想象指甲刀和羊角锤都是杠杆; 比如在讲密度一节时,会提到同体积的铁和棉花谁重,相信大部分的同学都可以说出铁重,但也肯定还有部分学生生活中根本就没碰过棉花铁块,尤其是城市中的学生;再比如,讲到气体液化时,我们常提到的是烧开水时在壶嘴上方的空气中有白气出现,问学生这白气是什么原因,我们从学生成长的经历角度分析,现在的学生在家用壶来烧水已经很少见了,多是饮水机,所以对于这些问题如果用多媒体展示出它们的工作过程比用语言描述要形象的得多,也省时间,比用实物演示更省时间,也少了很多麻烦,而且用语言表达不清楚的、需要靠学生想象的情境直观了,明确了学生想象思考的方向。可避免出现说者无意听者有意的现象,学生在理解问题时也变得容易多了。又如,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改进了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整合等。这样,上课的效率也就高了。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教学为知识、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不仅营造出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而且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恰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而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灌输和脱离实际的说教者, 真正做到回归生活。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13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综合来优化教学理论和实践,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现实需求,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优化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体育教学

1、问题的提出

21世纪使以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学生接受体育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拓宽了知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学生知识学习的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因此,在实践中认清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和作用,才能让广大体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对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现代教育技术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2.1有助于大学生体育前沿知识的掌握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大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了解体育健身的方法,实施科学的健身方式。这样,高校体育教师就需要在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最新体育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地转变教育方式,更新教育技术,以优化教学效果。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把给学生呈现出更为直观的知识信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检索和搜集信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2解决学生知识结构与高校体育理论课程课时不足的矛盾

现代教育技术为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样形势下,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但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时数较少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对于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也主要是在实践课程当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来拓宽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结构,以有效规避学生知识结构的变化与理论课程时数不足的现象。

2.3有助于改变旧的教学思想观念

我们把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称之为旧的教育观,也就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这样学生知识的学习也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实现各种体育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了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向现代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

2.4改善教学手段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各种新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走进了体育课堂,并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因此,无论是对于高校体育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正在逐步把计算机技术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缺陷。对于体育理论课大力推广CAI教学,有效弥补了教师讲解的不足;在实践课程当中,通过摄像机和摄像仪,有效弥补了教师讲解的不足,为学生建立更为直观的运动技能表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5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实效

现代教育技术强调以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为发展前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更为直观的动作技术和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创设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了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处理和加工能力,提高了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3、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3.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要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形象化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情境,这样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效果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学生思维,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2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经常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造成学习注意的转移。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让学生的神经系统在保持适度兴奋的基础上,接受直观的刺激,在学生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进而克服学生注意的转移。

3.3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是建立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目标要求。

3.4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运用,以建立个别化教学模式和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和集体纠正,为探索式教学、合作教学和问题发现教学创造了条件。这样教师就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任务就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在学习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运用自己的体育知识来分析和处理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4、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让高校体育教学的空间不再仅仅局限于讲台和体育场,教学的内容也实现了单一的知识讲授走向了声像并茂。另外,大学生可以借助现代互联网络资源以丰富自身的体育专业知识结构,优化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韬。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创新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2).

[1]宋虎珍。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探索,2010,10.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14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排球教学中探究与应用论文

在高校排球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但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大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了解排球运动,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排球文化的精髓,最终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概念界定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及教育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它是通过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及现代媒体教学法进行体现的,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最优化为目的的。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1.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具有方法新颖多样,教学手段创新等优点。它能够有效克服过去体育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促进学生的发展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的提高,开拓学生的视野。比如,通过视频功能播放高水平排球比赛时,精彩的战术配合让学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进攻与防守的激烈对抗让学生感受到了竞争的必要性。

2.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学水平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都是采用示范加讲解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产生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作 因此说,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教学水平。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排球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为排球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为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增加了动力,也

1.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在准备活动中,传统排球教学中,体育教师一般是采取让学生进行慢跑或是排球专项热身操的练习,这样每次都重复同样的动作,学生会慢慢产生抵触心理。大学生都是喜欢创新的事物,因此,如果在进行慢跑时播放欢快、动听的音乐旋律,或是在进行专项热身操时采用有节奏的动听音乐,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热身克服了生理惰性,避免了运动损伤的发生,为学生在后面的技术动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在技术、战术学习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在排球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排球的各项技术动作,并能够在比赛中灵活运用。但是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受身体素质、技能水平以及教师示范面的原因,许多技术动作难以理解与掌握。比如,在学习排球扣球技术动作时,由于教师示范无法做到每个动作都能够停顿,因此,学生很难完成模仿,如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扣球动作技术形象化、具体化,将瞬间完成的技术动作进行慢放或是暂停,就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动作形象,更能够突出教学重难点,可以使战术练习达到最佳的逼真效果,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在演示战术时,通过视频展播能够让学生对基本战术的运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战术运用的合理性。

3.在放松活动中应用

在进行了剧烈的运动之后,放松活动是让学生的身心得以有效恢复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体育放松手段都是教师喊口令进行简单的放松,许多学生因为对放松活动不重视导致了后面的肌肉酸胀等症状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放松活动不感兴趣。如果在放松活动中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够很好地促使学生达到良好的身心放松的效果。比如,采用舒缓、动听的音乐搭配放松动作,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为下次体育课做好准备,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灵活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促进大学学生对排球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排球课的各个环节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体现出其辅助教学的优越性。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我们自己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作 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