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毕业论文范例优秀15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编辑首席为家人们分享的15篇生物论文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

生物学术论文 篇1

在传统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对书本知识的强调,主要使用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接受教学模式。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之后,多媒体也多用作知识的展示和呈现。不少教师也仅仅是将多媒体课件依照顺序播放下去,同时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述。这种教学情形中,仅仅是将多媒体当做教学工具,还是没有摆脱“教师为中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直接影响生物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只能称“流水课”,学生的思路仍然是在教师引导下朝着既定流程上来。需要认识到的是,生物的新课程改革与这种教学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说,生物课堂的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在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自主教学模式的改革。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出自于认知理论的分支,最早是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的60年代提出的,之后经过了杜威、维果斯基的不断完善。建构主义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知与编码,从而促进对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个体认知发生心理机制或途径的同化和顺应。构建主义在理论中的应用,可以将学生在学习中的内驱力激发出来,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协调增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自觉,并且学生要主动去完成,教师适应外界环境的目的是帮助并且促进学生对知识实现建构。传统“灌输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认知,但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形成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3建构主义模式下的高中生物信息技术教学优越性

3.1拓展了知识建构方式

知识建构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在多媒体技术中的运用实现的。生物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解决真实的生命现象,直接观察动态过程可以使教学效果直接明显。例如,在讲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规律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暂停、重播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学习,遇到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可以现场使用网络通讯技术进行搜索学习。

3.2降低知识建构难度

创建教学情境是建构主义视域下降低知识建构难度的明显效果。建构主义模式下利于建立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的条件下,可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学习到知识的精髓。例如,当讲授“细胞”生理活动的时候,要使学生了解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整个细胞吸水与失水过程都可通过Flas来显示,既快捷又简单,而 必要时,有教师的讲解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就变得简单了。

3.3利于进课堂交流促进学习

生物论文 篇2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也是一种在现代生物技术之上发展而来的疫病的诊断技术,其英文翻译为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因此其英文简称为ELISA,目前主要应用在生物体液的微量物质的检测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其检测或是诊断的一般过程为,先将抗原或是抗体或是抗原吸附在固相的载体上,然后再对于固相载体进行染色,染色剂采用的是免疫酶,最后根据实际的染色效果进行判断。目前ELISA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牛副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猪伪狂犬病、蓝舌病等的诊断中已为广泛采用的标准方法。

2现代生物技术与兽药的发展

现代生物技术与疫苗

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就是DNA重组技术,因此其直接进行操作的对象就是细胞机体或是基因、遗传物质。近些年,克隆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畜禽类的疫苗的开发和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疫苗不仅可以减少人类很多疾病的发生率,而且对于畜禽类的疾病预防也会起到很好地作用。基于现代生物技术基础之上的基因疫苗对于当前的兽药的开发以及增加牲畜的免疫抗性是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的。

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

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生物制药,这对于兽药的研制也是非常重要而又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的。生物制药主要分为两类,天然生物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天然生物药品:这类药物的主要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运用微生物学、物理学、药学和生物学的原理与方法制造的用来预防、诊断或治疗的生物制品。基因工程药物:主要是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多肽、蛋白质、酶和细胞生长因子等。激素类、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类、细胞因子类是其主要的种类。

3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程度在不断加大,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对于我国的医药、兽药、兽医学等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并随着国际贸易额的逐年增加,给我国的畜禽在出口以及进口的安全检疫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保障我国的食品食肉安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充分看到其良好发展前景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起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且加大经济的投入和科技的支持,加强各方面的协作,共同努力,共同攻关,努力将我国的兽医兽药行业做得更好。

生物学论文 篇3

研究者对肾癌组织标本中的肾癌相关的分子蛋白的研究显示,血管生成相关的配体和受体如VEGF、VEGFR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缺氧相关的分子蛋白以及PI3K/AKT途径的分子成员可能与TKI治疗的预后相关。GARCI-A-DONAS等[9]应用免疫组化研究67例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组织标本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IF2α和PDGFR-B高表达的患者对于舒尼替尼具有更好的客观反应率;VEGFR-3高表达较低表达患者的中位PFS延长7.7个月。同样是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肾癌患者,TERAKAWA等[10]研究显示VEGFR-2高表达是患者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ial,PFS)的独立的有利因素。缺氧信号传导途径的主要成分HIF-1α高表达的患者PFS相对较短,而HIF-2α高表达的患者PFS和OS却相对较长[11]。CHOUEIRI等[12]对碳酸酐酶IX(carbonicanhydrase,CAIX)在肾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显示,CAIX表达较高的患者可能对TKI治疗的反应率和预后更差,但是并未被其他研究所证实。PI3K/AKT途径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URIEL等[11]认为磷酸化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roteinphosphataseandtensionhomolog,PTEN)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延长患者PFS的保护因子。另外AKT的磷酸化状态也与肾癌TKI治疗的预后相关。AKT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患者生存预后相对较好,但是磷酸化的AKT高表达生存预后更差[13]。

2循环分子标志物

鉴于TKI的药理机制,研究者对血浆中可溶性配体(包括VEGF家族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growthfactor,PlGF)、可溶性受体(sVEGFR-1、sVEGFR-2和sVEGFR-3)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研究显示,血浆中这些配体和受体的基线水平和用药后浓度的变化可 RINI等[14]首次报道了基线sVEGFR-3和VEGF-C的水平可能是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癌的预后因素,以及可以预测客观反应率。患者血浆中VEGF-A和PlGF水平在舒尼替尼治疗28d后比基线值增加2.8(0.4~13.6)倍和3.9(0.8~20.4)倍,而sVEGFR-3水平下降平均37.6%。PORTA等[15]研究了85例患者舒尼替尼治疗和基线血清VEGF-A水平之间的关联。在这项研究中,VEGF-A基线水平较高的患者PFS期较短(OR:2.14,95%CI:1.324~3.459)。报告称,VEGF-A升高的患者中位PFS为4.7个月(95%CI:2.8~8.3),无VEGF-A升高的患者中位PFS的为11.2个月(95%CI:6.5~15)。DEPRIMO等[16]报道了肿瘤对药物客观反映良好的患者与疾病稳定或疾病恶化患者对比,血浆VEGF、sVEGFR-2和sVEGFR-3的水平显著变化(P<0.05)。此外,舒尼替尼和其活性代谢产物SU12662的总药物谷值浓度与平均sVEGFR-2和sVEGFR-3的基线血浆水平呈正相关[16]。索拉非尼治疗肾细胞癌的三期临床试验(treatmentapproa-chesinrenalcancerglobalevaluationtrial,TAR-GET)对血浆蛋白VEGF、sVEGFR-2、CAIX、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进行了分析。在这个研究中,索拉非尼治疗后也观察到类似于舒尼替尼相对应的VEGF和sVEGFR-2的变化,升高的血浆TIMP-1是一个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17]。这些血管生成相关蛋白的变化倍数可能是TKI治疗晚期肾癌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3循环内皮细胞

在血管形成过程中,除了可溶性蛋白,还有骨髓来源的循环内皮前体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progenitors,CEP)和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CEC)的数量也会增加。GRUENWALD等[18]报道称,PFS高于中位值的患者,CEC值在第28天时较基线值显著增加[(111±61)CEC/mLvs.(40±41)CEC/mL,P=0.0109];而PFS低于中位数的患者CEC上升不明显平均值[(69±61)CEC/mLvs.(53±45)CEC/mL,P=0.1848]。FARACE等[19]报道,在TKI治疗的患者中,CEC基线值与PFS或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无关,但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基线值与PFS(P=0.01)和OS(P=0.006)相关。另外,在治疗第1天与第14天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变化与PFS(P=0.03)有关。CEP和CEC在肿瘤血管生成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可能是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合适的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4单核苷酸多态性

研究显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可以作为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尤其是在涉及到TKI药效学或药代动力学相关的基因和促血管生成途径的基因。在帕唑帕尼治疗肾细胞癌的III期临床试验,XU等[20]报道称,IL8、HIF1α的三个SNPs,HIF1α、NR1I2(nuclearrecep-torsubfamily1,groupI,member2)和VEGFA的5个SNPs分别与PFS和有效率相关,� GARCIA-DONAS等[9]报告称,VEGFR-3的2个SNPs(rs307826、rs307821)与反应率和生存率相关。另外,还有多个SNPs与预后相关,如VEGF-A的rs833061、rs2010963位点多态性[20-21]。4个VEG-FR-1位点多态性与反应率和生存率相关[22]。与TKI药代动力学相关的多个基因如ABCB1(ATP-bindingcassette,sub-familyB,member1)、CYP3A5(cytochromeP450,family3,subfamilyA,poly-peptide5)的多个SNPs与PFS有关[23-24]。

5小结

晚期肾癌已经彻底从免疫� 但是患者对以TKI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我们尚无法较准确地预测患者的临床获益和生存期。当前对肾癌相对特异性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让临床工作者看到了曙光。进一步的研究应在众多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中筛选出更加特异的标志物,以增加预测的准确性,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生物生物论文 篇4

生物活性物质的危害

菌类美味可口,如平菇、香菇等可汤、可菜,很受喜欢,但某些食用伞菌含有多种肼的衍生物(如伞菌氨酸),多为潜在的有毒或致癌物质,一般摄入时对健康造成的伤害很小,但大量摄入就很危险。有些人喜食杏仁,而杏仁中含有毒性很强的苦杏仁苷和生氰糖苷,过量食用会有致命的危险。山黧豆种子中含有神经毒素3-N-草酰基-2,3-二氨基丙酸,食入过多会损伤运动神经而引起麻痹。豆类也含有多种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凝集素、生氰糖苷、肌醇六磷酸、甲状腺肿素、皂角苷、植物雌激素等。所幸的是天然存在于豆类中的大多数有毒物质在烹调过程中会被破坏。植物性食物中的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还会干扰矿物质的吸收,如茶中的丹宁是铁吸收的抑制剂;肌醇六磷酸可导致维生素D和锌的缺乏。植物中还有许多化合物有类似激素的活性,如首先在南美洲的饲料植物中后来又在野燕麦中发现的维生素D糖苷,具有维生素D的活性;甘草中的甘草酸有盐皮质激素的活性,因此过量食用甘草可导致钠潴留和严重高血压;现还发现在植物尤其豆科植物中有的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或抗雌激素的活性。引起过敏反应也是生物活性物质常见的危害,如对那些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人来说,食用蚕豆可能是致命的;乳糜泻是一种对谷蛋白过敏的反应,这种谷蛋白存在于小麦、黑麦及大麦中,对此物质过敏的人群约占1/2000;饮用葡萄皮中含过量多酚物质的红葡萄酒或含甲基黄嘌呤(如咖啡和茶)的饮料引起的偏头痛也是常见的反应。

生物活性物质在疾病发生和预防中的作用

在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癌症和骨质疏松症等的发生中饮食起了什么作用,已� 有证据证明,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与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生有关。肥胖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而某些饱和脂肪酸的过多摄入不但引起肥胖,并且使血液胆固醇浓度升高。食用鱼类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或血压从而使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这应归功于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1〕还有人提出某些多不饱和脂肪酸也会减少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南地中海国家的吸烟人数比例相对高,但他们心脏病的发病率却比其它地区低,这与他们的饮食—橄榄油、红葡萄酒、大蒜、水果、蔬菜中存在某些保护性成分不无关系。

食物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但癌症的发生确与饮食有关。动物研究指示,限制能量摄入可降低癌症发生的危险;蔬菜、水果能减少结肠癌,胃癌的发病率;绿叶蔬菜和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对人体癌症的大量观察发现,其血浆β-胡萝卜素水平较正常人为低,因此认为,它能降低癌发危险,是通过减少自由基的作用而实现的,虽然胡萝卜是胡萝卜素的主要来源,但防癌效果最强的是白菜类绿叶蔬菜而不是胡萝卜。这可能是因为绿叶蔬菜还含有其它防癌物质,如具有特征性辛辣味的含硫化合物(如葡萄糖异硫氰酯,S-甲基半胱氨酸亚砜氧化物)。尽管这些化合物大量用于饲喂动物时会诱发甲状腺癌,但小量时似具有保护动物对抗某些癌症诱发剂的作用,据认为其机制是诱导小肠产生使这些化学物质代谢的酶。大蒜中类似的含硫化合物(烯丙基二硫化物)具有同样的抑癌效果。〔2〕

食物中脂肪摄入量的增加及复合糖类摄入量的减少与结肠癌的增加有关。食物的某些成分或肠道某些分泌物被修饰后能够成为致癌剂或辅助致癌剂,但在大肠中可以由于糖类的存在而被减少。食物中非淀粉多糖,抗消化淀粉及纤维素等物质的增加,可使大肠内容物稀释并加快粪便的排出,因而缩短了大肠粘膜接触致癌物的时间。糖类发酵可产生短链脂肪酸,降低粪便的pH值,并可阻止胆汁酸和中性固醇的降解,据认为,次级胆汁酸使许多致癌剂更活泼,并且它还是谷胱甘肽S-转移酶潜在的非底物抑制剂,而此酶与外源性致癌剂的解毒有关。〔1〕

饮食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对某一特定个体的作用,不仅依赖于这些物质的效力、剂量、持续时间,而且与该个体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有关。以乙醇为例:一方面,适量的乙醇摄入可以降低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其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同样剂量的酒精能增加青年妇女过早死于癌症的危险性;何况适量的酒精对肝病患者来说也是有害的。再如,两项大规模的随机试验即β-胡萝卜素、维生素A效能试验和α-生育酚、β-胡萝卜素对癌症预防研究中发现,增加吸烟者β-胡萝卜素供应量,能增加其死于肺癌的危险性。〔1〕一般认为生物活性物质大多源于植物,因此食用植物性食物种类越多,接触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机会就越多。虽然大多数植物化合物能诱导产生使它们自身分解和消除的酶,但该系统在幼年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给儿童吃在成人看来似乎是单调的食物也许是有益的。

尽管天然食品这个术语被广泛地用于表达一种有益于健康的含义,但是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对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许多天然存在的毒物通常被分散在许多受体上,其毒性有些也许是拮抗的,因此总的毒性为零,食物的加工也能使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分解和消除(如用酵母发酵面包使肌醇六磷酸分解;对豆粉加热处理使胰蛋白酶抑制剂灭活),但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生物活性物质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何开发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有利的一面,避免或消除其有害的一面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参考文献

[1]Biochemicalsocietytransaction.1996,(24):771~774

[2]Biochemicalsocietytransaction.1996,(24):811~813

生物学论文 篇5

关键词:山药;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山药又称淮山、山薯、薯蓣、大薯,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地下肉质块茎供食,喜温暖湿润,忌积水,怕干旱。山药为中药、蔬菜兼用,营养丰富,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质、B族维生素、VC、V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胆汁碱、尿囊素等。作为中药可以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肾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抗肝昏迷、延年益寿。一般产值9万元/hm2左右,与其他作物进行周年间作套种产值可达15.0~22.5万元/hm2。

1生物学特性

山药为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茎细长,叶对生或3叶轮生,1m以上,叶片心脏形或箭头形,叶腋间常生1个珠芽(气生块茎),亦称零余子(山药蛋),可用来繁殖和食用。地下肉质块茎,分为棍棒状、掌状和块状3类,表皮粗糙呈淡黄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密生细须根,春季自块茎上生不定芽,肉白色或淡紫色。夏季开花,花单生,乳白色少有结实,都行块茎繁殖。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雌花序下垂,雄花序直立,花小,黄绿色。果实有三棱,呈翅状,成熟后枯黄色。山药要求高温,干燥气候,块茎10℃开始萌动,生长适温为25~28℃,在20℃以下生长缓慢,叶蔓遇霜则枯死,短日照能促进块茎和零余子的形成。

2高产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当前栽培的山药品种主要有2类:一是普通种,通常又叫家山药,二是大薯又叫田薯。目前栽培的主要品种有淮之、农大短山药1号等。

2.2土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松软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块,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如下层有较薄的黏重土层,挖沟时挖去,也可种植。土壤以微酸到 山药不能连作,一般应隔3年轮作1次。

2.3种子处理,培育壮苗

应采用零余子(俗称山药蛋、山药豆)和山药块茎段作种。种前需晒种1周以上,促进种子内部物质的转化,打破休眠,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零余子晾晒至表皮呈灰绿色,上面有很多疙瘩突起,用手剥开表皮可见紫绿色的肉。山药块茎段晾晒至伤口向内萎缩,并从断面中间裂开。4月上中旬选择较肥沃的土壤掺以腐熟农家肥进行集中催芽育苗,可采用10cm×20cm的窝行距,待苗高10cm左右便可移植大田。

2.4栽植

挖沟栽植时,首先把沟内20cm深的熟土取出放在沟两边,沟宽30cm,再继续将沟下40cm深的土层挖松,将拌匀的腐熟农家肥15.0~22.5t/hm2、磷肥750kg/hm2、碳铵450kg/hm2、硫酸钾375kg/hm2施入其上,并稍加翻挖,最后把沟两边的熟土提到沟上,培成宽30~35cm、高20cm的土垄,再将繁育好的山药苗栽植在土垄上。一般栽4.5~7.5万株/hm2,水肥条件好,密度宜小。为了便于搭架、田间管理和通风透光,宜采用宽窄行相间栽植,如100cm×70cm×25cm,栽4.65万株/hm2;或80cm×50cm×25cm,栽6万株/hm2。

2.5常见的栽培模式

常见的栽培模式有:韭菜与山药套种、玉米与山药间套种、蚕豆与山药套种等模式。蚕豆与山药套种,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整地点蚕豆,来年3月到4月收蚕豆栽山药,效益可达15万元/hm2;韭菜与山药套种,效益可达18万元/hm2;玉米与山药间套种高效立体栽培,周年可生产蔬菜,效益更高,可达22.5万元/hm2以上。

2.6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徒长,促高产

多效唑对山药藤蔓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节间缩短、藤蔓粗壮、叶色浓绿、叶片增厚、顶端新生侧枝减少、花蕾发育不良、零余子生长受抑,能使山药增产10%以上。喷施多效唑的最佳时期在山药藤蔓满架,现蕾开花初期,均匀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生长过旺的田块可多喷1次,间隔1周。

2.7搭架通风透光

山药是藤本右旋攀缘性植物,任其自然生长不利于通风透光和产量提高。搭“人”字架应在藤蔓生长到50cm以上进行,支架顶端用架材连接,并用绳子扎牢,以提高支架的撑力和抗风能力,防止倒架。搭架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降低架内的湿度,减少病害,从而提高山药产量。一般架高在2m左右。

2.8重施钾肥,促进块茎膨大

山药喜有机肥,从播种到发棵都可铺施。在生长前期以藤蔓生长为主,应适当供应速效氮肥,进入块茎生长旺期,要重视氮、磷、钾的配合施用,特别是重视钾肥的施用,以促进块茎膨大和物质积累。生长后期要控制氮肥施用量,防止藤蔓徒长。一般使用的钾肥有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生物钾肥等。在山药生长期内,一般需分次追施硫酸钾600kg/hm2,

才能达到较好的高产效果。生长后期结合防病治虫,根外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还可达到保叶防早衰的目的。

2.9病虫害防冶

2.9.1病害防治。病害主要有白锈病、褐斑病。白锈病于春季发生,褐斑病于夏季发生。防治方法:①搭支架,使通风良好,不能在阴湿积水的地方种植;②用波尔多液(1∶1∶140)或多菌灵800倍液喷雾防治。

2.9.2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咬食根部。防治方法:①结合整地施入辛硫磷或毒死蜱颗粒剂;②发生时用毒饵诱杀或药液灌根等。

2.10防止畸形山药的形成

在山药栽培过程中,因不良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使山药在生长过程中改变了内部组织结构,从而产生各种奇形怪状的山药,如山药块茎上端分杈、下端分杈、蛇形、扁头形、脚掌形、葫芦形、麻脸形等,这些� 防止措施:①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谨慎施用种肥,防治地下害虫施用毒土、毒饵时不能盲目加大剂量;②人工挖山药沟时应在冬前进行,通过冬春雨雪侵蚀冰冻使土块充分风化粉碎,随风化解冻及时填沟,填沟时仔细剔除上壤中的石块、砖块、沙砾等硬物。不要将大土块填入沟内;③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人粪尿、堆肥、厩肥和优质土杂肥,要利用夏秋季节气温高、易发酵腐熟的有利时机提前进行沤制。提倡有机肥和部分化肥在种植完山药后施入山药行间,把腐熟的有机肥铺施于2行山药之间的畦面上,耧划翻土15cm深左右,使土、肥充分混合,然后将畦面的肥土覆于山药垄的两侧。

2.11采收加工

芦头栽种当年收,珠芽繁殖第2年收,于霜降后叶呈黄色时采挖。洗净泥土,用竹刀或碗片刮去外皮,日晒或烘烤干燥,或趁鲜切片,或去泥后进行包装上市场销售

生物论文范文 篇6

1培养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合适的教师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语言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重要工具,本校留学生授课为全英语授课,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客观地讲,目前真正能在课堂上流利地使用英语教学的非英语专业教师并不多,因为大多数教师接受的是中国式英语教育,英语读写没有问题,但是缺乏海外学习背景,听力和口语功底不深。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需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一方面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接触英语的机会(如网络、学术活动、媒体等)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培训、互访、交流的形式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国外高校进行学习、交流,以此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2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的准备

教材是教师传授教学内容的主要工具,是学生预习、学习知识、复习的基本工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重要的基础课,掌握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为今后的临床各学科学习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教研室全体教师在理论课的教材选用上经过多次讨论,决定以贾弘褆教授编写的《Biochemistry》为基准,结合数本英文原版教材作补充,并且根据教学需要和留学生的知识背景,对内容进行了取舍,学生使用后对《Biochemistry》教材的选择还比较满意。目前,国内还无成熟、统一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材供留学生使用。结合本教研室的教学实践,借鉴多所知名院校的相关实验教材,自行编写了《Biochemistryexperiments》一书。这样既符合本校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又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实验内容,避免操作中的失误,受到了留学生的欢迎。

3教学方法多样化

3.1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容系统性强,蛋白质和核酸结构抽象,多种代谢途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仅靠教师讲解非常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而多媒体课件、彩色挂图、胶片投影、立体模型等形象而直观,这些辅助工具的使用能使学生对各种知识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方便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2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留学生思想活跃,不懂的问题会随时打断教师的授课,喜欢即时提问,对教师授课效果要求高。针对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及效果,使留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3.2.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生化内容晦涩难懂,如果教师不注重授课技巧,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启发式教学法侧重于引导而不是由教师一味地“满堂灌”,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留学生性格活泼,喜欢即时提问,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因此在教学中更容易开展启发式教学。如在讲“DNA复制”一节内容时,可有针对性提出问题“为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让学生自由讨论10min,自己寻找答案,然后教师引出DNA复制的半保留特性,留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既掌握了知识点,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平时的生活常识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学习生化的兴趣。

3.2.2应用归纳对比法

生物化学这门课程具有抽象难懂、系统性、联系性强等特点,学生普遍反映难以记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不断地应用归纳对比教学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对比。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强化记忆,理解知识要点。

3.3提问式教学

留学生课堂纪律比较差,自由散漫,上课爱互相讨论。为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使他们感到压力,本校在教学纪律开始变差时,随机点名提问,要求学生回答教师刚讲过的问题。因为所有学生都有可能被提问,因此课堂纪律好转,学生又能继续认真听讲,教学效果也显著提高。

3.4复习式教学

在每章课讲完后,给出一定数量的“quiz”,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定时做题,教师纠正错误,用上习题课的形式复习,这种方法加强了学生对各章节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和掌握,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效果。

4改革考勤制度与考核标准

留学生特别看重期末考试成绩,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积极性及教学效果影响很大。以前,教师仅仅是以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往往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准确。因此,本校对留学生的教学考核方式和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改革。

生物论文范文 篇7

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它能将抽象概念具象化,通过图片、动画形式将生物化学概念和过程进行形象展示,较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显著的优势。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已然成为了教学中的主导教学方式,传统板书教学的利用已越来越少。例如,生物化学中关于分子生物学,如蛋白质、核酸以及基因复制、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的内容,就十分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进行的研究,文字叙述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黑板板书也难以准确传达,这时适当使用图片和动画视频进行展示,能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观看分子结构,将基因表达调控的动态过程以生动逼真的动画模拟进行演示,辅以老师的讲解,使得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觉得新鲜有趣,激发学习兴趣,更好理解教学内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除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也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在实验之前观看实验教学录像,可以近距离观察实验操作细节,不仅能够复习已学技能,还能够清楚地学习实验新技术,减少了实验教学中学生操作不规范、不正确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固然在形象和生动上具有优势,但如果教师一味关注生动趣味性,忽略教材结构及文字内容,就会使得学生在复习中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觉得书本内容生疏、晦涩难懂,其实并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这时,教师就要多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理清课本的思路和篇章结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用板书的传统教学手段带领学生搭建学习框架。例如,当讲解物质代谢过程时,在结束物质基本代谢反应的教学后,教师有必要将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进行归纳总结,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将章节内容相互关联,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譬如糖代谢一章包括许多糖代谢途径,如糖的氧化分解,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糖转化为其它非糖物质等,各章节知识点多、散、杂,老师此时应当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手段,以血糖平衡为中心,引导学生思考各途径和血糖恒定之间的关系,用文字和图线将血糖的来源去路标识,将各个代谢途径的意义和血糖平衡进行联系,使得学生将糖的所有代谢途径串联在一起,形成关于体内糖代谢的统一认识,这对于生物化学的学习和认知是十分重要的。总之,在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将现代教学方法和传统板书教学方式有机结合。

二、突出生物化学实用性,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生物化学是一门和临床及生活、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通过对日常生活和临床实例的结合,能够不断有效地激发学生在生活中探寻原理的热情,并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述绪论内容时,可以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应用生物化学为人类服务的例子,如通过介绍人们利用加酶来增强洗衣粉的去污能力,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酸奶、醋、酱油以及卤水点豆腐的食物制作等,来阐明生物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强,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问,对于拉近学生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进行其他章节理论的教授时,也要密切联系实际和临床,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既听得明白,又能够有所提高和拓展,达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讲蛋白质的变性问题时,学习到高温高压、强酸强碱、射线辐射以及重金属等都是蛋白质变性的诱发因素,这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和临床中可以怎样利用或防止蛋白质的变性来为人类服务。然后让学生思考并解释为什么高温加压、紫外照射可以消毒灭菌,低温可以保存生物蛋白制品,可以利用蛋白为重金属中毒解毒等,不仅能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加深理解,还能扩展知识。

三、关注实验教学内容的临床实用性,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

实验是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部分。生物化学实验种类繁多,不同专业实验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且由于高职高专学制短,实验课时都被大幅缩减,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认真考察实验条件,结合各自学校硬、软件设施条件的实际,从临床适用角度,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适当的实验教学内容。例如:临床检验中的血清蛋白电泳、血糖测定、血清胆固醇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测定、血清尿素测定等实验,涉及的实验原理既是理论教学的重点,也是生物化学在临床中常见的检测应用;并且,对于一种临床指标,通常有多种实验方法进行检测,教师应该重点选择和当前临床实践最贴近,并且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操作安全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造力的发掘。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时适当引入设计性实验,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医学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目的也在于培养学生认真、客观、严肃的研究精神以及踏实、负责的医学态度。因此,相比要求学生按照标准操作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客观的结论,进行实验结论分析则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完全清楚实验原理和操作,理清每一步实验步骤的操作和意义,在实验结束后,针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全面、客观的实验结论,达到实验教学的培养目的。

生物论文范文 篇8

说起生物的进化,一般常与在理士(名)达尔文(姓)的名字相连结。这不是偶然的。查考“进化说”的起源,原系非常之早,达尔文以前,早已有进化的思想。达尔文的祖父依拉斯慕司达尔文便是一个进化论者。不过各种生物个别创造出来的思想,却一迳占着相当大的势力。生物个别创造出的一说,普通称为 “特创说”,意思是:各种生物不是变化过来的,却是个别地创造出来的:既成之后,就永久不变。个体虽然会生些小变化,彼此变得多少不同,但只是不重要的不稳定的偶然变化,物种却固定不变。这种话纵使有时山村自然科学者的口中,本质上实含着神造万物这种迷信。

查理士达尔文早先的时候也不相信生物会变化的,后来却相信了。原因可以说是这样:那时候英国资本主义已经发达起来,需要向外面去找寻殖民地与市场,派船舰往国外去考察便含有这种用意。当“比革尔号”军舰被派出去“环游世界”时,达尔文便到船上,以自然学者的名义(也是种职位名称)担任了沿途考查地质及生物的任务。他在这回旅行中,看到了广大地面上生物分布的状况。他看到:比方往南往北,生物渐渐不同;近海岸的岛屿上生物常常相近似。又掘得的有些动物化石与现今生存着的有些相像。达尔文看了这等事实,不由他不发生生物会发生变化,能由这一种形式变化为别一种形式的念头。他回家以后,潜心研究物种起源的问题,一面结交了若干养育动物的专家,听取他们培育动物变种的经验。在这一方面,达尔文对于家养的鸽子特别有研究。结果,他相信各种家鸽的变种都是从野生的岩鸽变化出来的。生物生下来的各个体多少有点差异本是很明显的事情,达尔文柏信如果把具有某些异点的个体留养起来,代加以同一方向的起择,那异点便会显著起来,慢慢形成一经特别的形式。如果不加选择,这等差异散漫无定,自然不能形成一定的形式。达尔文认变异性是生物天然具有的,但由个体的微小差异积累成为显著的不同,则依靠人工的选择。对于家养动物植物亦然的这种选择工作他称为“人为选择”。

这是达尔文对于家养的动物及植物的变种产生的意见。生在自然界中的生物变种, 因自然界中的同种生物的各个体生来各有微异,经过对于某些性质的选择作用,就积微成著,成为变种、如变种的特性更显著时,我们就称为另一种生物了。

但人为选择是人照自己的意思来选择的,即照他的需要来选择的。比方对于果树,他选择果子大的,甜的;对于花草,他选择花瓣好看或芳香的。但自然既没有意志与目的,怎样能起选择作用呢?

对于这一疑问,达尔文就这样解释:因为生物的生殖甚繁,多于地面所能容纳,及食物所能供给,因此各个体间不免要发生生存斗争。结果,性质变得比较适于生存的个体就得到生存,比较不适于生存的便受淘汰了。例如:那些长飞远征的鸟,飞翔力强些的较适于生存;吸着于宿主的寄生虫,吸盘的吸力大些的较利于生存,经过长期的演变,遂造成了能长途飞翔的鸟,与吸盘强有力的寄生虫。又树枝上的尺蚊,当初是有些个体有些像树枝,有些不像树枝;因为不像树技的容易被鸟看见,吃去,像树枝的个体留存下

转贴于

来的机会较多。经过长期的这种选择作用。遂成了如今日所见的尺蚊虫。这种作用达尔文称为“自然选择”。

自然界中的生物,生活当中有互助亦有斗争,原是事实。但达尔文的生物照几何级数增加,食物只照算数级数增加,所以要发生生存斗争这一概念,却不是已往自然界中科学的地观察得来的,是从马尔塞斯写的“人口论”中读来的。达尔文把马尔塞斯牌工人与资本家斗争这等社会现象错误地解释为因人口增加过多,食物增加不妨的这种概念,贸然把它移植到生物进化论中,实际上是不对的。 达尔文把他的进化说写成六百多面的一册书,叫“种的起源”,先前马君武译为“物种原始”的便

是。它出版于一八五九年,这年达尔文年纪已五十岁。他费了廿多年的研究才著成这册书。书中虽然有把马尔塞斯的观点移植到进化论中的缺点,虽然又有他只相佰自然界中只有渐变没有突变的缺点,但一方面又自有知的重要价值存在。他在这书中彻头彻尾的打击了特创说,举出许多证据,使特创说没有还手或分辩的余地。从此使进化说为大多数人所相信,因此说起进化论常与达尔文之名相结合。

达尔文的进化说的最大成就是说明了各种生物都有历史的来源,都是历史的产物。他说明:生物的各个体都在不绝的发生变化,如果某些性质累积起来,变为与别些个体不同时,就形成变种。如果变得更显著地不同,或中间的连锁消灭了,致彼此显得很不同时,人们就称它为不同的种了。各种生物不是固定的,却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种或变种都是变化的一个过程。

生物科学专业论文范文 篇9

[关键词]物流管理;教学方法;文科类高等院校;对策研究

1013939/jcomkizgsc201520165

1 引 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不少的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都将物流管理作为了本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或是限定选修课程。然而,物流管理课程是所有管理类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联� 这对于文科类高等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无疑是学好物流管理这门课程的最大障碍。对此,有必要针对文科类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物流管理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包含的内容,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技巧上的探讨和研究,提出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来保障管理类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物流管理课程相关知识,并初步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2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的不明确

在目前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目的不明确。事实上,同样是一门物流管理课程或者是同样一本物流管理的教材,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教学目的。而文科类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源,既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尽管一般来说文科生所占比例大于理科生所占比例,因此对物流管理理论进行介绍,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更符合文科学生的口味,但物流管理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的知识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拓展,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对于数学知识和运筹学知识的基础要求就比较高。正因如此,对于文科类高等院校的管理类学生而言,究竟让其在物流管理这门课程中学到怎样的知识?是只学理论知识,还是让学生具备利用数学与运筹学知识来解决物流运作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所有这一切,让该课程的教育从业者在思考的同时也深感头疼。

22 教师专业基础参差不齐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时间并不长,且专门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较少,这就意味着大多数从事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教师,实际上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培训,而对于物流运作管理方面的实践几乎没有。即使部分教师虽然有过实践经验,但可能在物流运作方面的研究水平相对较差,也容易造成实践不能和理论很好地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可能从教师的实战案例中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对理论的理解不深,造成学生对于物流管理理论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因此由于不同教师的专业基础参差不齐,使得学生很难掌握物流管理课程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3 知识更新速度缓慢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物流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意味着物流管理方面的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然而,现有学生所学的知识还仅仅局限于较为早期的理论观点,不少教科书上的案例还是十多年前的案例。不可否认,传统的理论应该让学生学习,经典的案例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程度,但类似于电商物流、物流金融、快递物流等一系列早已为学生所熟知的概念,却很少在相关的教材中看到,这既使得学生难以很好地将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传统理论和现有的实践结合起来,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到无聊,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解决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针对文科生特点,明确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目的

明确教学目的,是解决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对于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目的的确定,首先依赖于文科高等院校对于管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如果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物流管理的课程学习被当作是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技能培训方案之一,那么在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物流各环节运作管理方面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培训;反之,如果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物流管理课程仅仅只是作为基础管理学知识体系的拓展和完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尽可能以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综合案例的分析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对于文科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文科生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紧密结合专业培养方案之外,更多的还是以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介绍为主,并通过新老案例结合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当然,考虑到文科院校管理学专业也有一定数量的理科学生,可以在其感兴趣的基础上鼓励其参加与物流运作管理相关的数学建模活动,从而加深对实践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生物学科论文 篇10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经验和路子,全面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对生物教学的研究、指导与服务工作,为提高生物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工作。

1.积极实施初中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1)加强生物教师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科培训,贯彻新课改理念,全面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特别是进行探究性教学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能力。

(2)、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观摩、研讨活动,做好阶段性总结工作,逐步形成课改实验成果的发现、形成、积累、评定、宣传和推广机制,使区域性的成果及时在全市推广。通过“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初步形成教师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广大教师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认真基础年级教学工作,提高生物学科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改革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提高教学效率为根本,以现代教学技术为依托,以转变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落实。加大课堂教学研究、指导、服务的力度,通过视导、观摩、研讨、交流等教研活动,探索生物教学规律,总结推广经验,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建立科学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形成生物学科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扬长补短、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形成优质教案、学案,提高教学整体水平。要严格遵守课堂教学规范,按照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组织教学。作业设计要体现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层次性,作业批改要体现出多样性和人文性,要及时进行作业的指导与讲评,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辅导学生要有目的、有计划,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要求。辅导方式要灵活多样,不断提高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平时考试命题要依据“双纲”,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考试方式要灵活多样,对考试结果要及时做出分析、指导,并通过适当方式,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要积极构建“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把“主动学习,探索研究”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要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举办研究课,观摩课、展示课、评优课、组织教学论文评选优秀教案评选等,从整体上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认真抓好高三和初三复习工作

⑴、全市中考和高考的升学质量是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积极探索与中、高考改革相适应的教研工作方式,加强中、高考的研究与指导,并形成相应的工作方法,努力完成2006年中、高考的各项奋斗目标。做好与外地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确保高三复习的方向对路,认真做好复习资料的收集,确保高三复习的高效与到位。认真抓好学科教学质量检测与分析工作,重视对检测结果的分析、研究,有效发挥考试对复习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并逐步完善学科教学质量的检测、分析和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作用,及时发现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全面提高全县中考和高考成绩。

生物学论文 篇11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生命科学往往要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性质、规律等作出断定,对这一类知识的学习称之为判断学习。应用逻辑上的充足理由律来学习判断,既有利于培养求真、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和钻研精神,又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还有利于促进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的相互联系。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是:在论证过程中,一个判断被确定为真,总是有理由的。因此,在学习判断时,学习者应该追问如下问题:证明该判断的证据(包括已被证实的科学事实、已为科学所证明的定理、定律、原理)有哪些?运用证据论证观点的推理过程怎样?论证过程中使用了哪些逻辑方法?这些逻辑方法得出的结论是或然的还是必然的?如果教材没有给出证据和论证过程,学习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在逻辑学上,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是或然的;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必然的(许多逻辑学书籍将前提与结论有必然联系的推理均称为演绎推理)。故最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是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演绎推理。因此,学习判断时最好是弄清其中所涉及的科学原理,多追问几个“为什么”。例如,用斯图尔德的组织培养实验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该论证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是或然的。学习者如果用充足理由律学习时认识这一点,就会追问“为什么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如果进一步探究该问题,就能对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寻找事实证据时,有时需要将判断作为假说来看待,用假说演绎法推出关于事实的结论。例如,学习“体温调节”时,可作如下推理用以寻找环境温度高或剧烈运动时皮肤血管舒张的证据:如果皮肤血管舒张,则皮肤血流量增加、面色红润。面色红润这一事实是大家所熟知的,它是支持判断的有力证据。

2过程学习策略

学习生物学过程时,要在图文结合阅读的基础上看图说话,然后在脑海中想象过程、建构表象。更高层次的学习还应包括分析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因果联系,针对各环节分析影响过程的诸多因素,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例如,学习“减数分裂”时,按上述策略分析就会发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是同源染色体分排在赤道板两侧的保障,而同源染色体在减Ⅰ中期的排列以及纺锤体的存在又保证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量减半但又拥有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携带有本物种生长发育所需的整套的遗传信息。因此,凡影响纺锤体形成的因素(如低温、秋水仙素)均可导致同源染色体不能分离,凡影响同源染色体正常联会的因素(如染色体的数量及结构变异)均影响配子携带的遗传信息,进而可能影响配子的可育性。

3实验和技术学习策略

实验和技术学习时,一方面要追问每一个操作步骤的目的和原理;另一方面要将有关实验和技术操作步骤的文字描述转换成简洁的流程图并想象自己操作的画面。如果教材是以图解形式说明操作步骤的,则应认真读图,既注意大的步骤,又注意图中的细节。

4科学史学习策略

科学史学习时,首先要还原到当时的研究背景,弄清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思路是什么、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包括实验方法)是什么、研究结果和结论是什么,或者弄清科学家提出的观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论证过程是什么、意义是什么;然后站在今天的知识层面和技术高度进行评价,从实验材料、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法)、推理过程等角度分析研究的得与失、成功之处与局限之处,或者分析论据是否充足真实、是否可以由已有的论据充分地论证观点、推理过程是必然的还是或然的。最后,在分析局限性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提出新的观点和设想。例如,学习拉马克的进化观点时,用现代遗传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就会发现,虽然存在着理论证据和许多事实证据证明生物个体“用进废退”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是定向变异,定向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因而在进化上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不能用个体身上“用进废退”的事实证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5主题学习策略

主题有不同层次,从上至下依次为模块主题、章主题、节主题、节内小标题主题。主题学习时,先要弄清主题及其下属低层次主题的含义,然后分析下属低层次主题相互之间的关系、上下层次主题之间的关系,分析教材编写者设立主题网络的意图或根据。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寻找出构建知识结构的线索并构建知识结构。主题学习最基础的环节为节主题学习。节主题学习时,先要理解自然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时特别要注意知识适用的范围和条件。接着分析各自然段与小标题之间的关系、编者在小标题之下设立这些自然段的理由,分析各小标题之间的关系、编者在节主题之下设立这些小标题的理由。同时,特别要留意节主题的第一自然段,该段往往总结了主题要研究或介绍的内容。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寻找构建知识结构的线索,并结合概念和判断等学习时获得的理解构建出简约、清晰、内在逻辑联系紧密的知识结构。例如,在“细胞的分化”一节,节主题下设立了“细胞分化及其意义”、“细胞的全能性”两个小标题。“细胞分化及其意义”小标题下介绍细胞分化的实例、定义、特点、意义和本质,“细胞的全能性”下介绍斯图尔德实验、细胞全能性定义、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应用、动物细胞全能性特点及相关实验、干细胞。表面上看,细胞的全能性与节主题、干细胞与“细胞的全能性”小标题均是风牛马不相及,但如果注意到细胞分化的“不可逆”特点的适用范围是一般情况进而追问“特殊情况下为什么可逆转”,或者追问“为什么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或者有意识地思考编者这样安排的理由,就会发现其中非常重要的逻辑联系———细胞分化的实质并不是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是基因在特定时空的选择性表达,因而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含有个体发育即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所需的整套遗传信息。所以,高度分化的细胞在离体和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能够恢复分裂和分化成各种细胞的能力,即具有全能性。而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不需离体即保留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只是不能分化出个体所有种类的细胞),它们即是干细胞。

生物生物论文 篇12

工业革命激发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过度的资源利用让人类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考验与挑战。如今的人类已经逐渐改变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点,开始思考着如何能将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相平衡。国外针对生态美学的研究从单一逐渐走向多元化,例如,提出了“参与式美学”论点或是“诗意地栖居”命题,开设有关课程等,这种结合教育的研究值得我们学习。而我国的生态美学发展进程中,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等理论,同时与我国实情相结合,甚至将中国的儒家、道家思想等融入其中,不断充实理论研究。虽然我国对生态美学的理论研究较多,但实证研究较少,尤其是学校教育等方面没有过多的研究。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教学内容

(一)生物的形式美

生物独特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外在表象与生理机制两方面。第一,在外在表象美的方面,生物个体的外在形态、颜色、生长繁殖、伪装,以及团队的合作都是生态美的体现,在生物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图片很好地体表达了这种生态美。例如,放眼望去的池塘中都是正盛开的荷花,拥有美丽外套的七星瓢虫,有把黑白色条纹作隐藏作用的斑马,有伪装成枯叶形状的枯叶蝶,还有共同合作运送食物的蚂蚁和齐心协力采蜜的小蜜蜂。第二,生理机制美的方面,在传递能量、吸收营养物质以及生命的新陈代谢等方面都有体现,例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能量的释放与利用等。

(二)生物群体的和谐美

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稳定,是生物群体和谐生存的基础。生物群体包括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美的结合,无论是整个地球生物圈还是小池塘都有其独特的生态美。初中生教学内容可以将太湖生态环境作为自然生态美的代表,园林生态环境甚至是校园生态环境作为人工生态美的代表,这样的内容不仅贴切学生生活还不会违背主要教学内容。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教育计划

(一)通过实践活动增加感性认识

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全身心去感受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寻找和发现美。例如,在进行校园生态环境考察时,就能很好地让学生接触自然,不仅获得了美的享受还能更加贴近生态环境。

(二)引用古代诗词陶冶情操

中国古典诗词不仅将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还寓情于景,将人的主观感受融入到诗词作品当中,也体现了生命与自然的美好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古典诗词,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对生态美的感受。

(三)增加多媒体教学内容刺激直观感觉

学生对于生动有趣的图像比起文字会更有感觉,更有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展示一些形象有趣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关注,此外,也可以展示具有鲜明对比的图片来让学生主动关注,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内容,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引起对生态环境的感受与思考。

(四)添加模拟的生态环境增强兴趣

教师在授课中应当添加模拟的生态情境,比如观察豆芽在遮光条件下的生长过程,这样就能让学生亲眼观看到豆芽颜色的变化,对学生产生正面直观的刺激,那么学生就能在模拟情境下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奇妙之处,逐渐产生对大自然力量的感叹,从而培养了生态美学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总结

将生态美学观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让学生们对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让成绩有所提高,让学生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相信把生态美学观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生物学术论文 篇13

实验动物学在本校是该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选修课,通过实验动物学的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实验动物学对于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国内外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状况及相应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良好习惯。要求学生能掌握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树立良好的伦理观念,熟悉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对实验动物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正确地选择实验动物进行实验。

2实验动物学理论教学的改革

2.1贯彻实验动物标准化、实验动物伦理与福利、实验动物管理政策与法规的理念

随着实验动物管理的不断完善,课题申报、鉴定、文章发表都需要提供相关实验动物的伦理资料证明,对实验动物伦理福利与标准化的要求也日趋严格。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实验动物伦理观念的灌输与标准化的介绍。不同国家对实验动物管理和立法有不同的尺度,但都是围绕保障动物福利和实验动物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的[3-4]。自1988年我国先后了国家和地方法规100余项,《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于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指导本省实验动物管理具体做法的地方法规[5],因此在实验动物管理法规介绍中,不仅要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实验动物立法有一定的认识,还要重点解读关于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法规与实施现状。

2.2在保证实验动物基本知识系统学习的前提下,侧重前沿知识的更新

实验动物技术正朝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国内多家大学与研究所都相继建立了先进的模式动物研究平台,如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的“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北京大学的“转基因/胚胎冷冻平台”、“人类疾病实验动物平台”等。实验动物教学必须随着实验动物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时地调整、改革才跟上形势。新的实验动物教学应该使学生既要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熟悉实验动物的实验技术,还要进一步了解实验动物的发展方向、动态及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讲授基因工程动物制作技术及应用,介绍基因工程动物的制做流程、最新的模型种类、相关单位在该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等,并鼓励学生多看实验动物方面的研究文献,让学生对基因工程动物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认识,并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机构。

2.3科研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

实验动物学的理论知识广泛,学习起来容易感觉枯燥,而且很难将理论与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通过科研案例,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科研案例教学应如何实施?授课教师通过收集有关实验动物的科研项目以及文献资料中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案例给学生举例讲解;随后拟一个研究方向,组织学生动手设计科研课题,由学生自己制订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案,若条件允许可进行方案实施;最后,学生将得到的结果进行总结论述,由授课教师进行打分评价。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3实验教学的改革

3.1强化基本动物实验技术的操作在实验动物教学中,动物实验技术是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所占课时的比重较大,在本校实验动物实验课的学时与理论课学时都为16学时。作为生物专业技术的人才,动物实验技术是必备的实验技术之一,因此动物实验课要求学生对基本的动物实验操作技术必须熟练,坚实的动物实验基础是一切高深动物实验的技术储备。实验动物的基本实验内容,包括正确的抓取、固定、处死方法,各种给药途径,体液的采集和手术方法,不同种属的动物麻醉方法及急救方法等。若经费足够的条件下,在实验动物的选择除了大小鼠、豚鼠、兔子外还应适当增加大动物的实验内容,如犬或猪,让学生熟悉不同动物的生理学、解剖学特性与正确的基本实验操作,该部分课程设置为12个学时。

3.2锻炼动物模型的制作能力,增加实验设计环节

为结合前沿学科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4个学时让学生结合实际应用,自主设计和完成一个实验方案,做一些疾病模型,如肿瘤模型、中风模型、皮肤移植模型等,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过程由学生查阅资料,拟定具体实验方案和步骤。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团队交流,每一步实验都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整理、统计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通过这一实验环节,不仅能验证学生基本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还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解决与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3.3完善动物实验平台的建设

标准化的实验动物饲养条件和环境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合格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动物实验条件稳定的前提。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对实验动物的要求越来越高,重视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研究平台建设,不仅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于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及科研实力的提升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本校没有专用的动物饲育室与动物实验设施,对实验动物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发展构成了较大的障碍。为了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应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投入,筹划实验动物标准化平台的建设项目,建立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实验动物中心,为教学与科研供应高质量的实验动物与提供标准化的实验环境设施。

4结语

生物生物论文 篇14

一、正在出现的技术

Klingler(Lncytepharmaceuticals,PaloAlto,CA,USA)强调基因组学正推动制药业进入信息时代。随着不断增加的序列、表达和作图数据的产生,描述和开发这些数据的信息工具变得对实现基因组研究的任务至关重要。他谈到了Incytepharmaceuticals对大规模基因组数据和生物信息学的贡献。

Lipshutz(Affymetrix,Santaclara,CA,USA)描述了一种利用DNA探针阵列进行基因组研究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更有效有作图、表达检测和多态性筛选方法,可以实现对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光介导的化学合成法被应用于制造小型化的高密度寡核苷酸探针的阵列,这种通过软件包件设计的寡核苷酸探针阵列可用于多态性筛查、基因分型和表达检测。然后这些阵列就可以直接用于并行DNA杂交分析,以获得序列、表达和基因分型信息。Milosavljevic(CuraGen,Branford,CT,USA)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专用定量表达分析方法的基因表达检测系统,以及一种发现基因的系统GeneScape。为了有效地抽样表达,特意制作片段模式以了解特定基因的子序列的发生和冗余程度。他在酵母差异基因表达的大规模研究中对该技术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并论述了技术在基因的表达、生物学功能以及疾病的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二、基因的功能分析

Overton(UniversityofPennsylvaniaSchoolofMedicine,Philadelphia,PA,USA)论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下一阶段的任务——基因组水平的基因功能分析。这一阶段产生的数据的分析、管理和可视性将毫无疑问地比第一阶段更为复杂。他介绍了一种用于脊椎动物造血系统红系发生的功能分析的原型系统E-poDB,它包括了用于集成数据资源的Kleisli系统和建立internet或intranet上视觉化工具的bioWidget图形用户界面。EpoDB有可能指导实验人员发现不可能用传统实验方法得到的红系发育的新的药物靶,制药业所感兴趣的是全新的药物靶,EpoDB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这可能是它最令人激动的地方。

Sali(Rockefelleruniversity,NewYork,NY,USA)讨论了同源蛋白质结构模建。比较蛋白质模建(comparativeproteinmodeling) 此方法现在已经具有了足够的精确性,并且被认为效果良好,因为蛋白质序列的一个微小变化通常仅仅导致其三维结构的细微改变。

Babbitt(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Francisco,CA,USA)讨论了通过数据库搜索来识别远缘蛋白质的方法。对蛋白质超家族的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依赖性的理解,要求了解自然所塑造的一个特定结构模板的隐含限制。蛋白质结构之间的最有趣的关系经常在分歧的序列中得以表现,因而区分得分低(low-scoring)但生物学关系显著的序列与得分高而生物学关系较不显著的序列是重要的。Babbit证明了通过使用BLAST检索,可以在数据库搜索所得的低得分区识别远缘关系(distantrelationship)。Levitt(Stanforduniveersity,PaloAlto,CA,USA)讨论了蛋白质结构预测和一种仅从序列数据对功能自动模建的方法。基因功能取决于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但数据库中蛋白质序列的数目每18个月翻一番。为了确定这些序列的功能,结构必须确定。同源模建和从头折叠(abinitiofolding)方法是两种现有的互为补充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同源模建是通过片段匹配(segmentmatching)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弃SegMod就是基于同源模建方法的。

三、新的数据工具

Letovsky(JohnshopkinsUniversity,Baltimore,MD,USA)介绍了GDB数据库,它由每条人类染色体的许多不同图谱组成,包括细胞遗传学、遗传学、放射杂交和序列标签位点(STS)的内容,以及由不同研究者用同种方法得到的图谱。就位置查询而言,如果不论其类型(type)和来源(source),或者是否它们正好包含用以批定感兴趣的区域的标志(markers),能够搜索所有图谱是有用的。为此目的,该数据库使用了一种公用坐标系统(commoncoordinatesystem)来排列这些图谱。数据库还提供了一张高分辨率的和与其他图谱共享许多标志的图谱作为标准。共享标志的标之间的对应性容许同等于所有其它图谱的标准图谱的分配。

Markowitz(LawrenceberkeleyLaboratory,Berkeley,CA,USA)讨论了分布式数据库与局部管理的关系,以及用基于工具的方法开发分子生物学数据库(MDBs)的问题。许多方案当前正在促进搜索多种不同来源MDBs的数据,包括建立数据仓库;这要求对各种MDBs的组合有一种全局观,并从成员MDBs中装填数据入中心数据库。这些方案的主要问题是开发整体视图(globalviews),构建巨大的数据仓库并使集成的数据库与不断发展中的成员MDBs同步化的复杂性。Markowitz还讨论了对象协议模型(objectprotocolmodel,OPM),并介绍了支持以下用途的工具:建立用于文本文件或者关系MDBs的OPM视图;将MDBs作成一个数据库目录,提供MDB名称、定位、主题、获取信息和MDB间链接等信息;说明、处理和解释多数据库查询。Karp(SRIinternational,MenloPark,CA,USA)解释了Ocelot,一种能满足管理生物学信息需求的面向对象知识陈述系统(一种面向对象系统的人工智能版)。Ocelot支持略图展开(schemaevolution)并采用一种新的最优化并行控制机制(同时进行多项访问数据的过程),其略图驱动图形编辑器提供了交互式浏览和编辑功能,其注释系统支持数据库开发者之间的结构通讯。

Riley(MarinebiologicalLaboratory,WoodsHole,MA,USA)在讨论大肠杆菌蛋白质的功能同时,特别提到了GPEC数据库,它包括了由实验确定的所有E.coli基因的功能的信息。该数据库中最大比例的蛋白质是酶,其次则为转运和调控蛋白。

Candlin(PEappliedBiosystems,FosterCity,CA,USA)介绍了一种新的存储直接来自ABⅠPrismdNA测序仪的数据的关系数据库系统BioLIMS。该系统可以与其它测序仪的数据集成,并可方便地与其它软件包自动调用,为测序仪与序列数据的集成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可扩展的生物信息学平台。

Glynais(NetGenics,Cleveland,OH,USA)认为生物信息学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软件工具和数据库缺乏灵活性。但是,软件技术的发展已得到了其它领域如金融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经验的借鉴,可以使来自不同软件商的运行于各种硬件系统的软件共同工作。这种系统的国际标准是CORBA,一种由250多个主要软件和硬件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软件体系。联合使用CORBA和Java可以开发各种通过一个公用用户界面访问任何种类的数据或软件工具的网络应用软件,也包括生物信息学应用软件。Overton不同意Glynias的这种想法,他强调说CORBA仅对软件集成有用,不兼容的数据库软件可能是计算生物学所面临的最困难问题,一些制药公司和数据库仓库最近资助了一项用OCRBA链接不同的数据库的计划[2,3]。

四、制药先导的发现

Burgess(Sturcturalbioinformatics,SanDiego,CA,USA)讨论了填补基因组学和药物设计之间鸿沟的蛋白质结构中的计算问题。在缺乏主要疾病基因或药物靶的精确描述数据的情况下,药物设计者们不得不采用大规模表达蛋白质筛选方法;而结构生物信息学则采用一种更为实用有效的计算方法直接从序列数据中确定靶蛋白质的活性位点的精细结构特征,它利用一种集成专家系统从现实的或虚拟的化学文库中进行迅速的计算筛选,可以达到一个很大的规模。

Elliston(Genelogic,Columbia,MD,USA)讨论了治疗药物开发中发现新的分子靶的过程,着重讨论了基因发现方法。他认为,随着日益临近的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几乎全部基因的特征将在序列水平得到揭示。但是,对基因的认识将有赖于更多的信息而不仅仅是序列,需要考虑的第一类信息是转录表达水平信息,而Genelogic公司的GeneExpress就是一个由mRNA表达谱、转录因子位点、新基因和表达序列标签组成的数据库。

Liebman(Vysis,Downessgrove,IL,USA)介绍了Vysis公司开发的计算和实验方法,这些主法不仅用于管理序列数据,而且被用于以下用途:分析临床数据库和自然—突变数据库;开发新的算法以建立功能同源性(区别于序列同源性)模拟生物学通路以进行风险评估;药物设计的靶评估;联系复杂的通路特性以便识别副作用;开发疾病发展的定性模型并解释临床后果。

随着发现的新基因的日益增多,这个问题显得格外重要:基因的功能是什么?Escobedo(Chirontechnologies,Emeryville,CA,USA)提出了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将分泌蛋白质的基因的功能克隆与筛选这些克隆(可能的药物靶)结合起来。在这种方法中,在微粒体cDNA文库池中进行体外翻译避免了劳动密集的克隆、表达和纯化步聚,对文库池中的翻译产物在细胞水平进行筛选,测试其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例如,在用这种方法识别的111个克隆中,56个属于已知的分泌蛋白质,25个为膜相关蛋白,另外30个功能未知,可能是新的蛋白质。一种相似的方法在转移到小鼠模型系统中的基因传导载体中构建分泌蛋白质的cDNA文库来克隆特定的功能基因。

Ffuchs(Glaxowellcome,ResearchTrianglePark,NC,USA)讨论了生物信息学更为广义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到新药物靶基的发现,还对改善药物开发的临床前期和临床期的现状极具重要性。众所周知,涉汲数以千计病人的临床试验(可能是药物开发最为花钱的部分)的设计不论多么仔细,也不能为正确的药物选择正确的病人。而在基因组水平划分病人群体的方法可以大大改善发现新药的效率。Fuchs介绍了一种将病人的基因型和表型标志结合起来以改善临床前期和临床期药物开发过程的系统GeneticinformationSystem.他强调将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数据同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和医学数据连接起来的集成信息管理和分析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Green(HumanGenomeSciences,Rockville,MD,USA)介绍了他的测序工作中采用的数据管理工具。基于EST的测序方法所面临的挑战是,在对几百个cDNA克复测序之后,产生的数据堆积如山。由于大多数人类基因都是用这种方法发现并在么有数据库中分类编排的,面临的识别开放读框、重叠序列的重叠图谱、组织特异表达和低丰度mRNA基因的任务是令人生畏的。HumangenomeSciences公司开发了一些可用户化数据库工具,在同一个数据库中可包括以下功能:WWW上访问和检索数据,序列拼接,临视潜在药物靶基因的研究进展等。这些能够管理多项任务——从注释基因序列到成功开发基因产物进入药物发现的流程——的软件工具,极其可望从一种基于基因组知识的药物发现方法中得到新的药物靶。

Summer-Smith(Base4bioinformatics,Mississauga,Ontario,Canada)描述了一种相关的策略。药物发现阶段中所要求的软件工具的任务是多样化的,要能注释基因,并阐明它的生理和病理功能及其商业潜质。对这样多种来源的信息的集成与分析,在派生的、项目取向的数据库(project-specificdatabase,PSD)中可以很好完成。由于项目贯穿于发现到开发全过程,其间又不断加入背景的成员,PSD在项目的管理与发展

按照Smith(Bostonuniversity,Boston,MA,USA)的观点[2],我们并不需要更快捷的计算机或更多的计算机科学家,而是需要更的生物学家和生物化学家来解释序列的功能。这对有些软件或硬件专家来说是个打击,但生物学系统的复杂性是令人生畏的,并且对基因功能的认识可能需要生物学方法和计算方法的结合。探索基因的功能很可能要花费生物学家们数十年的时间,本次会议表明没有任何单一的方法可以得出一个答案;但是,将计算生物学同大规模筛先结合起来识别一种化学靶物(hit)是一种产生化学工具来探索基因功能的方法,这些化学工具接下来就可以用作理解基因功能的“探针”。这种方法在Butt(GeneTranscriptionTechnologies,Philadelphia,PA,USA)的描述中,既是一种检查基因功能的简单方法,也是为潜在的药物靶发现化学先导物的简单方法,他描述了一种可以在酵母中重建人类基因功能的酵母大规模筛选系统。在此系统中,可以迅捷地在一个化学文库中发现配基。这种技术的重要特征是它不仅仅是发现一种药物靶的配基的筛板(screen),相反,由于该系统的高速度,它也是发现先导靶基因的一种筛板。过去,世界上的制药公司通常在某一时间内仅能对有限数目(约20多个)的药物靶基因进行工作,鉴于此,我们需要根本不同的方法如基因组学来打开通向“新”生物学的通路。由于机器人和合成化学的进步,药物发现中最关键的问题不再是得到一种先导化合物(leadcompound),而是得到导向靶基因。此次

参考文献

1LimHA,BatttR.TIBTECH,1998;16(3)):104

生物论文 篇15

关键词:生物技术;有机废气;处理

近些年我国有机合成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不断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大气中的有机化合物也逐渐增多,例如有机硫化物、有机氯化物等各种各样挥发性有机物,对于人体的感官会产生刺激,一些物质甚至具有毒性,对于周围的环境和群众的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危害。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控制,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了生物技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生物技术的概述

微生物的概念

以微生物处理废水为基础,生物技术不断发展起来。从根本上说生物净化就是氧化分解的过程。和废水生物处理具有很大的不同,废气中的有机物质逐渐从气相到液相,在液相当中进行溶解,浓度差不断给予推动,可以扩散到生物膜当中,这样一来,微生物就会进行捕捉和吸收。在这样的条件下,污染物一旦进入微生物当中,在代谢的过程中,其能源和营养物就会被分解,就会产生代谢物,一部分就会融入到液相当中,剩下的一部分就 这样一来,废气中的有机物通过这样的步骤,就会逐渐减少,最后被得到净化。

生物法的工艺特点

针对各种污染物,微生物的适应性都是比较强、比较快的,可以有效的降解和转化代谢底物,和传统的废气处理技术进行有效的比较,生物技术的处理效果更好,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比较低,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还很容易进行管理。与此同时,通过吸收剂当中的微生物,可以有效的实现废气生物处理吸收剂的再生,并不需要一些具体的专门设备,使工艺流程和工业设备得到有效的简化,使运行操作费用得到有效的降低。

2有机废气处理新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针对低温等子体技术,其高能电子、正负离子等可以和硫化氢和硫醇等进行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硫等无机物质,这些典型的废气可以利用电晕等放电形式,对离子体处理恶臭废气进行处理,具体的停留时间越长,实际电压就会变得越高,其脱除的效果就会更加理想。

变压吸附技术

针对变压吸附的基本原理,气体组分在不同吸附剂上存在不同的吸附特性,利用这样的差异,因为具体的吸附量会随着压力不断发生变化,压力不断发生变换,气体就会出现分离和提纯等现象。针对比较常用的吸附剂,主要就是硅胶、活性氧化铝等,除此以外,可以对某些组分的选择性吸附,研制出具体的吸附材料,吸附剂自身的性能对于气体吸附分离具有直接的影响。

膜生物反应器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不断开发新材料的研制开发,膜生物技术也在其中不断进行应用。在有机废气处理的过程中开始应用膜技术。针对膜生物反应器,就是将传统的生物废气处理技术结合膜技术,这种方法比较环保,生物降解的主要界面就是膜材料,可以提供出大范围的比表面积,使降解效果不断得到增强,使去除效率不断得到提高。针对我国当前的膜生物反应器,还是处于发展的阶段,膜生物构建和运行成本比较高,因此将其大范围的云心,还是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实践。膜生物反应器的流量比较低,阻力也比较大,自身的水溶性比较差,去除效率也比较低,这样一来,在废气处理过程中应用膜生物技术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生物过滤床

生物过滤床其中具有吸附性的滤料,这是一种净化装置,在生物膜在挂之前,在过临床中要将缓冲剂等营养因素掺入,在生物滤床当中如果产生具有一定湿度的废气,通过生物活性填料层的时候,针对其中的微生物,可以将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捕获,在其自身生长的时候使其可 废气通过生物过滤床之后,可以得到有效的净化,在滤料层当中存在的微生物,在实际生化降解的过程中,会得到不断的生长繁殖,这样一来,就会持续进行生物滤池的相关操作。当滤料使用过一年之后,大多都是呈酸性的,需要得到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和处理污水的生物过滤床进行比较,具有很大的不同,在处理废气的规程中,在生物过滤床当中,在微生物膜的表面或者内层当中会存在滞留的水,整个滤料床没有得到贯穿,可以将含水生物膜看作是一个具体的单相。在生物过滤床当中,净化废气,这是传质和生化反应的串联,针对其传质方向,主要是由气态污染物向固、液混合相中进行有效的传输,和生化反应速度进行比较,传质速度是比较快的,整个过程的控制步骤就是生化反应。

3结语

生物技术的运行比较简单,而且比较环保,但是仍旧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有效的改进,需要创新性联合生物反应器,进行有效的设计研究,深入研究降解细菌等方面,促进我国有机废气处理方面的研究更好的发展。

4参考文献

[1]廖辉,付志敏,何志明,晏波元。紫外线灯在有机废气处理中的应用要点简述[J].中国照明电器,2015,07:29-31.

[2]陆建海,顾震宇,韦彦斐,滕富华,汪昊其。锅炉热力焚烧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2014,06:71-73+101.

[3]王志良,周大顺,胡志军,李国平,王小平,李建军,陈建秋。属性层次模型(AHM)在有机废气净化技术决策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2014,10:90-93+151.

[4]刘美仪。探讨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及前景展望[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6:134.

[5]高宏俊。试析催化燃烧技术在有机废气治理中的运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7:289.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