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与养生论文(最新13篇)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可爱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13篇食疗与养生论文,欢迎借鉴。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 篇1

随着心身疾病研究的增多,有关性格和癌症的关系也渐渐有些明了,明确了不良个性和情绪是癌症启动和发展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比如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曾做过一次大型的食道癌调查,发现个性急躁、易怒的男性最易得食道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就有了C型行为容易导致癌症的研究成果。所谓C型行为,是美国学者1977年在研究哪些人易得恶性黑色素瘤时提出的一种性格类型,其主要特点就是过分耐心、回避冲突、过分合作、屈从让步、控制负性情绪、追求完美。在国内的临床研究中也发现,乳腺癌和中年患胃癌的人多是这种性格,爱生闷气、自我压抑、不擅表达。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支支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水的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汽水”。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溶于水后是澄清透明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他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他分析:生气10分钟会耗费人体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

中医认为,气血经络不通,脏腑阴阳失调是疾病的根源,尤其是癌症,整个气脉不断打结,越结越多,最终形成一个大疙瘩――肿瘤。

可以这样形容,生气憋闷是形成肿瘤的“快捷方式”。临床中常常有这种情况出现,有位66岁的老太太,到医院检查时是肺癌晚期。仔细询问情绪方面可知,半年前因家里面的矛盾心里窝了一口气,没有倾诉,整天愁眉苦脸、失眠睡不好。另外一个是某退休干部,患了退休综合征,闷闷不乐,总钻牛角尖,总觉得他跟谁都过不去,一年后被检查出患了食道癌。

生气总是难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减少生气的次数和气的大小。比如在生气之前算一笔生气的花费,可以发现生气真的是赔本的买卖:

生气时通常不能解决问题――赔时间;气出病来自己还要掏钱医治――赔钱;给别人造成伤害很难弥补――赔人缘;生气心情不好,生活质量降低――赔心情。

喜悦是世间最好的药

七情之中,只有“喜则气缓”,使气脉缓和,平时我们之所以感觉身上紧紧的,好像被什么东西捆住一样,不轻松,胸口也感觉闷闷的,为什么?心结太多,直接影响气脉,使之紧张不放松,身体感觉沉重。喜就是喜悦、祥和,古人造“”字,上面草字头,底下一个“乐”,就是认为喜乐可以愈病,是世间最好的药。喜乐的来源是什么?古人说:“助人最乐”,帮助他人所得到的喜悦是最为珍贵的,这种从心里面爆发的喜悦是所有情绪里面最良性的信息。它所构成的气脉波动是最为有益的,这在防癌中可算是功臣之一。

笑,免费的防癌抗癌方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个公园内,听见一阵朗朗笑声,只见十几个身穿白衬衣的中年男子,在草坪上围坐一圈而仰天大笑。原来,这些人是“笑一笑俱乐部”的成员,他们每天清晨5时半到这里聚会,用笑声开始新的一天。每当东方破晓之时,他们便在老师的带领下,伸展双臂,把手高高举过头顶,然后开始微笑;稍后,则从微笑转为“咯咯”的笑;5分钟之后,双手放下,自然垂立身体两侧,手指微曲,开始低声暗笑;几分钟过后,又仰天放声大笑。整个过程约为一个小时。

据说,“笑一笑俱乐部”风靡印度全国,感染了全世界。印度有句谚语:“你对生活笑,生活也对你笑;你整天哭丧着脸,生活也对你哭丧着脸。”故而印度人大多爱笑。而“笑一笑俱乐部”的创始人、印度医生卡特利亚经过大量研究之后发现:只要是笑,大脑就会发出指令,让身体分泌“快乐”的化学元素。所以他经常对学员说,你只要笑,不要问为什么笑。笑过之后,你就会身心健康,活力四射。据闻,近几年全球有5000多家“笑一笑俱乐部”相继成立。

西方也有句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科学证明,笑能使人的肺部扩张,胸部肌肉得到舒展,人在笑声中如同做了深呼吸运动,并清除了呼吸道的废物;笑能使消化液的分泌增加,消化道的活动增强,促进食欲;笑还能使思想放松,心情舒畅,有助于睡眠。西方科学家经过研究后认为,笑能促进内脏器官活动,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缓解病痛,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美国哈佛大学的哈勃特博士和查尔斯博士曾对“笑”作出如下的定义:笑是一种缓解紧张,进入一种美妙状态的客观实在。真心地微笑,无论是对于笑者还是对于他人都会收到一种奇妙的效果:人的心理得到充分放松,人体整个神经系统可从紧张状态下解放出来,人在这种状态下是最幸福甜美的。当然,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才能有利于健康,如果强颜欢笑而内心苦楚,依旧没有效果。

无独有偶,法国一位名叫亨利・理班斯坦的医学博士也说:“笑,是一种类似于原地跑步的锻炼方式,它可以使肌肉强壮,加强心律,加快脉搏,扩张支气管,加速肺部换气。不仅等于给内脏按摩,而且也等于给小腹和胸大肌推拿,由于吸收了更多的氧,因而也净化了血液。另外,笑能提高工作效率,驱除劳动的疲劳,对神经过敏或容易暴躁发怒的人来说,是一剂良药。”人在笑的时候,脑子里会产生对健康有益的激素――内啡肽,而内啡肽可使人产生愉悦感,还有镇痛作用。根据笑的生理效应,这位亨利博士发出忠告说:“为了你的健康,不应当放弃任何开怀大笑。”

因此,科学家认为,鼓励人们尽可能地发挥人生的光明面,用行善、助人、欢乐、爱护与情感来充实生活,以积极的态度来对等人生,乃为有助于健康、并消除“愁眉打百结”和减少疾病的有效之举。一个情绪开朗的人,应是嘴边常挂三分笑的乐者,尽管生活中不免有烦恼和挫折,但却能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无论是生气时的自我安慰,还是吉言行善,以及大笑养生,这些都是让自己没有心结,或将自己的已有的气结打开。因为这样,身体神经肌肉会放松,气血流行会通畅,肿瘤会绕行。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 篇2

长命百岁 十种养生大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李其忠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养生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什么是养生?如何养生,才能长命百岁呢?所谓养生,是指根据人体生命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上的或精神上的心身护养活动。由此而言,养生实际上是一种健康理念,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养生之道,无处不在。下面,推荐10种养生大法,希望大家能够科学养生,长命百岁。

一法 养性调神 可得天年

养生首先要养神,通过主动的修德、调志、节欲等多种途径,保全精神健康,达到形神共养。①修德以怡神。注重修德之人,行事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开朗,如此则情志怡然安宁,气血和调,脏腑功能平稳,形与神俱,可得天年。②调志以摄神。通过主动地控制和调节情志活动,可以达到宁心摄神、健康长寿的目的。③节欲以安神。人生在世,孰能无欲。但人之欲望,永无满足。要想清心寡欲、静养心神,就应自觉地、尽力地做到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妄想、去妒忌。养生保健必须保持乐观的处世态度和豁达的心理状态。

二法 心态年轻 老而不衰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生命活力不仅要看生理年龄,更要看心理年龄。观察周围,不难看到,有些人年龄不大,却心态消沉,由此而损及健康;有些人年龄虽大,却心态年轻,由此而有助健康。因此,中老年人要保持年轻心态,平时要注重精神享受。交谊舞会、茶室聊天、逛街购物、老年大学、老年KTV等,中老年人都可以根据自身喜好不时而为。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经常外出游玩,既得到身体上的锻炼,又得到心理上的愉悦。若能长期坚持,永不服老的心态极有利于身心健康。

三法 勤用脑 防衰老

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容易出现记忆力衰退,失眠多梦,理解能力差等表现。在中老年人则多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减退,本来很熟悉的人名、路名、电话号码等往往一时想不起来,这些都是大脑衰老的表现。如何延缓和改善大脑功能?目前认为,积极用脑,维持必要的学习、交流、参与力所能及的公众活动,是延缓脑衰老的好方法。平时,中老年人要勤用脑,勤思考,看一些有趣的脑筋急转弯,猜一些小谜语,或者玩一些益智脑力小游戏,不排除作为娱乐活动的打牌、麻将等,不仅可以增添生活乐趣,还能有效防止大脑“生锈”。

四法 午时小憩 子时入眠

人之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这既是生理的需要,也是健康的保证、养生的途径。子时,是指晚上11时至次日1时;午时,是指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子午之时均为阴阳之气交换之际,睡好子午觉具有重要的养生意义。午时小憩,对上班族而言,有助于消除上午工作的疲劳,也为下午高效工作积蓄精力。老年人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子时入眠,晚上11点至早晨6点为睡眠黄金时间,容易进入深睡眠状态。有些年轻人平时睡得很晚,有的甚至出现“晚睡强迫症”,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身心健康。

五法 吃好早餐 节制晚餐

一日三餐,合理安排,是饮食养生的重要内容。现代研究认为,科学合理的膳食方式应是吃好早餐,满足午餐,节制晚餐,并强调三餐之中,早餐最重要。早餐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早餐食品既要有丰富的蛋白质,又要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若有条件,早餐要有菜、有饭、有牛奶(或豆浆)。午餐要吃饱,品种要丰富。晚餐则以少而精为善,不宜过多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以免肥胖,影响健康。研究证实,城市高血脂症患者比例大幅度上升,与晚餐吃得过饱、过好有关。此外,不可嗜食油炸类、烧烤类等“垃圾”食品。

六法 清淡为主 荤素搭配

饮食搭配的总原则应该是荤素搭配,粗细混吃,菜谱宽广,营养全面。膳食有辛、甘、酸、苦、咸之异。中医养生理论认为,“谨和五味”是益寿延年的基本饮食原则。所谓“谨和五味”即是依据人体生理需要,合理调配,适度摄取膳食营养,以滋养人体脏腑气血。现代研究认为,许多疾病的产生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偏嗜甜食,易致糖尿病、肥胖症等;偏嗜咸味,易致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加剧水肿等;偏嗜辛辣,易致便秘、痔疮,加剧溃疡病等;偏嗜酸味,对于平素胃酸偏多、胃脘嘈杂吞酸的人,尤为不宜。对于阳气不足、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更不可偏嗜苦味,因为苦味多寒,苦寒易伤阳气。

七法 动静结合 以静为主

动者属阳,静者属阴,动静相宜,阴阳协调,是生命变化的内在依据。中医学基于对动静的哲学认识,赋予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具体内涵。动以静为前提,动以静为基础。运动容易,宁静尤难。若肢体运动,心中躁动,不如不动。任何体育运动、养生功法都需要调节呼吸,排除杂念,意守一处,最终达到宁静状态,这是所有养生功法的基本要求和最高境界。就运动强度而言,运动后,最高脉率每分钟应该不超过220次减去年龄。体弱者及老年人,不适于剧烈运动者,建议运动后最高脉率控制在每分钟190次减去年龄以内。可谓动静结合,以静为主。

八法 戒烟无早晚 饮酒莫过量

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故戒烟无早晚,能戒则戒。一时尚未戒烟者,抽烟时最好将后三分之一的香烟掐掉,因为越往后抽,焦油含量越高,对身体损害越大。此外,酒为百药之王,不少中药需用酒来炮制,有些处方煎煮时尚须加入适量的酒。适量饮酒,有助于温通经脉,畅行气血,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平素聚会,酒又是营造气氛的调节剂,不可缺少。但饮酒切忌过量,过量则伤身,过量则乱性,过量则损寿,这是需要大家牢记的。

九法 善于食补 科学养生

食疗、食养,对于科学养生很重要。各类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各类体质,如偏寒性体质、偏热性体质;各类病证,如肾病、肝病,饮食调补各有宜忌。因此,食疗、食养时,需根据食品的调补作用合理选用。①大蒜、韭菜、鸡肝、虾、海参等,具有一定的补气温阳作用;②、枸杞、白萝卜、龟板、鳖甲等,具有滋阴降火作用;③大麦、酸牛奶、苹果、西红柿、白菜等,具有健脾开胃作用;④蜂蜜、核桃仁、香蕉、苹果及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具有润肠通便作用;⑤牛奶、蜂蜜、猕猴桃、燕窝、哈士蟆油等,具有润肤养颜作用。

十法 重视药补 辨证调补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 篇3

【关键词】糖尿;饮食注意;治疗目的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由于其合并症及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病死率很高。目前强调,糖尿病应坚持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及治疗方法个体化的原则,具体治疗措施以适当的运动锻炼和饮食治疗为基础,根据病情结合药物治疗。对于糖尿病来说,饮食治疗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治疗,合适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营养治疗黄金法则(1)控制总热量,维持理想体重。 所谓理想体重是指不会对身体的正常功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体重,通俗地讲,也就是不胖不瘦。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或110)。

1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目的

(1)纠正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并消除症状。(2)防止或延缓血管或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3)维持成年人的正常体重,使肥胖者减轻体重,消瘦者增加体重。(4)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发育并能维持较强的体力活动。

2 糖尿病人的营养原则

糖尿病人的营养原则包括:

(1)适度控制体重。(2)饮食总热量的25%-30%应来自脂肪和油。碳水化合物供应占总热量的55%~65%,主要应为复合碳水化合物及富含可溶性食物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如蔬菜和全麦食品。(3)蛋白质不多于总热量的15%。(4)食物的选择可根据各国的不同食物品种而因地制宜进行指导。

(5)口服降糖药或用胰岛素的病人应每天平均分配进食量。(6)可用非热卡性甜味剂(山梨醇和果糖)。(7)食盐限量在10克/天以内。(8)限制饮酒。

糖尿病应根据病情采取低盐低脂饮食,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饮食调护:进食高纤维食物,尤其减少如蛋黄,动物肝脏,猪油。

3 饮食对糖尿病人的治疗

3.1 关于一些食物的药膳作用

薏米50克,粳米50克,煮粥。作用:出燥热,利肠胃,健身益气,解烦渴,用于各类糖尿病。

绿豆粥,绿豆50克,粳米50克,煮粥。作用:清热解毒,止烦渴,用于糖尿病有烦渴者,可当配餐食用。

白萝卜米粥,大萝卜一个,大米50克。煮粥食用。作用:消食利隔,下气消胀,润肺通便,也可充饥,用于糖尿病易饥、腹胀、便秘者。

3.2 饮食的改变

3.2.1 改进进餐顺序

(1)饭前先吃一点生黄瓜或西红柿;(2)吃饭先喝汤;(3)吃饭先吃些用餐的菜,再吃主食和蔬菜。

3.2.2 改变进餐方法

(1)细嚼慢咽:喝汤不要端起碗喝,既不文明又不雅观,用小勺一勺一勺喝。吃饭一口一口吃,不要狼吞虎咽。(2)在餐桌上吃,不要端碗盛上菜到处走。

3.2.3 改变进餐习惯

少吃零食,少荤多素,少肉多鱼,少细多粗,少油多清淡,少盐多醋,少烟多茶,少量多餐,少吃多动,少稀多干。

3.2.4改变进餐品种

(1)吃菜吃带叶、茎类蔬菜,少吃根、块茎的菜。(2)不吃油炸食物或过油的食物。(3)不要勾芡,淀粉高。(4)不要吃含淀粉高的食物,如吃要交换主食。(5)血糖控制好的在两餐中间吃水果,但不要喝果汁。(6)喝汤去掉上面的油。(7)吃肉丝比吃肉片、肉排、红烧肉好。(8)吃带刺鱼比吃鱼块好,因为可以减缓进餐速度,增加饱腹感。(9)吃带骨头肉比吃炖肉好,既满足食欲要求,吃进的肉量又不大。(10)吃鸡肉去掉鸡皮及肥肉。

3.2.5 改变烹调方法

(1)吃氽、煮、蒸、拌、卤的菜比吃炒菜好,可以减少油的摄入。(2)吃面条要多做菜。(3)吃鱼吃清蒸鱼,酸菜鱼或清炖。

4 结论

(1)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疗法,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题,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轻型病例以食疗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须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体疗和药物疗法。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胰才能发挥好疗效。否则,一味依赖所谓新药良药而忽略食疗,临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2)饮食疗法应科学合理,不可太过与不及。即不能主观随意,也不能限制过严,一点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现酮症。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体重、身高,严格地进行计算,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好饮食,达到既满足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的目的。

(3)科学地安排好主食与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轻视副食。虽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应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照样有一部分也可变成血糖,成为血糖的来源。蛋白持和脂肪在代谢中分别有58%和10%变成葡萄糖。这类副食过多,也可使体重增加,对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应合理搭配,否则照样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阴文娅, 黄承钰, 刘磊, 胡建娟。糖尿病病人膳食生糖效应与膳食纤维摄入的关系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 篇4

[关键词]宋代;养生保健方法;研究综述

在宋代,由于医学发展迅速,众多方书普及,社会各阶层,对养生保健都有所关注。将宋代养生保健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对我们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饮食养生保健

饮食是民生之本,是关乎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所以从古到今,关于饮食与健康之间的探索,人们从未停止。关于饮食保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如下整理。

(一)纵向研究

赵荣光先生在《中国饮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中指出:“饮食养生,源于医食同源认识和食医合一的思想与实践。饮食养生则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此外,书中对茶的养生保健也有所涉及。徐兴海《食品文化概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指出:“食疗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中国文化对天人关系的探讨,也求证了人的健康长寿与饮食之间的关系”,从文化的角度来谈饮食养生功能。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3年)在、、三章中对饮食的养生功能作了详细的论述。吴子明《我国饮食保健文化刍议》(《药膳食疗》1996年第2期)中,从我国饮食保健文化的源头、儒家的饮食保健观、饮食保健文化的发展三个方面概述了我国饮食保健的源头、特点以及发展,对研究宋代饮食保健提供一些较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程程《养生食品的文化价值研究》(硕士论文・江南大学・2010)中将传统养生食品与我国传统文化如阴阳的思想相结合,为我们研究宋代饮食养生与宋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陈弘在《浅谈古代饮食保健观》(《卫生职业教育》2013年第12期)中指出古代饮食保健观包括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节制,饮食时心情保持愉悦、注意四季饮食宜忌四个方面。赵婉莹在《中国古代食疗发展研究》(硕士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一文中认为,中医基础理论对食疗的指导作用、饮食文化对食疗发展的影响两方面对我们更好的了解食疗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作者在文中也将农业发展这一社会资源与食疗发展相联系,自然而然的将食疗发展置于社会大背景中。

(二)横向研究

胡艳红的《百种宋人笔记所见饮食文化史料辑考》(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在论及饮食思想时录有一些关于饮食禁忌和饮食养生的史料,这对于研究宋人的饮食保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赵敏在《魏晋至唐宋道教饮食养生思想探析》(硕士论文・山东大学・2006)一文中明确指出了饮食养生与道教之间的一些内在的联系,并对宋代道教饮食养生类典籍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道教饮食养生与中医食疗在源头和后世的发展过程中是很难明确两者之间界限的。刘健英《宋代名医陈直食疗方精选》(《中国食品》1995年第1期)一文精选了几种陈直的食疗方,主要从主治、配方、制法、效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这对我们现代研究老年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龚仕明、徐嘉《论陈直的“食治”与“治食”养生思想》(《江苏中医》1999年第1期)一文主要根据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指出陈直的食治养老观和辩证治食的方法,强调了食疗的重要意义。刘维锋、赵舒华《宋代士大夫阶层的饮食生活和饮食观念》(《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一文指出,宋代士大夫的饮食生活追求的是其中的愉悦趣味而非奢华。在谈及他们的饮食观念时,作者以黄庭坚、苏轼等人为例,说明宋代士大夫阶层对饮食养生与饮食禁忌已有所关注。

二、运动保健

(一)对八段锦的研究

李德勋、黄隆清《“八段锦”的探讨和整理》(《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王记生《从中医角度谈传统健身方法――八段锦》(《河南中医》2006年第1期)两篇文章对八段锦的歌诀和对身体的保健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前者在文中对八段锦的每一句歌诀的具体做法和对身体的影响都有详细的分析,这对于现代人的保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后者侧重探讨八段锦作为一种健身方法对身体的不同部位的实际功效。韦锐斌、李拥军等人《八段锦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躯体功能的价值》(《北方药学》2012年第6期)一文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62例患者分组,得出八段锦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的结论。作者认为“对从八段锦每一式的歌诀上看,其都与预防疾病、调理脏腑相联系,经常练习八段锦有壮腰固肾疏筋柔体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强体增智之功”。耿涛《健身气功・八段锦研究近况》(《甘肃中医》2008年第1期)一文中,主要对八段锦的功法源流、机理探讨、临床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从传统中医和现代科学的角度论证了八段锦强身健体的功效。罗雪林《浅析八段锦的养生功效》(《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年第2期)一文对八段锦的概念、机理机制、养生功效作了论述。在养生保健方面,作者侧重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身体的保健作用。八段锦在宋人笔记等史料中多有记载,若是仔细考究,应该不难发现八段锦在宋代对宋人的影响。

(二)对蹴鞠的研究

刘瑛、颜斌《蹴鞠的现代体育社会价值功能》(《管子学刊》2007年第4期)一文提到了蹴鞠的发展演变,对于在宋代的变化论述的更为详细。在探讨蹴鞠的社会价值时,作者认为蹴鞠具有健身养性的功能,遗憾的是作者并未进一步展开论述。任冀军《宋代蹴鞠的盛行和发展》(《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介绍了蹴鞠在宋代民间的普及和花样,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球会。作者在文中指出“宋代蹴鞠以丰富多采的内容,独具特色的理论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了时代历史的需要,也对民族体育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施惠康在《宋代的球鞠之戏》(《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一文中按照击球方式将宋代的球类运动分为用杖击球、以足踢球、用手拍球三类,并对其场地、比赛规则也有所论述。张顺、陈荣昌在《我国宋代的足球运动》(《考试(中考版)2008年第Z1期》)一文中主要侧重对宫廷中的足球作为比赛、表演项目的不同规则的论述,对民间的足球运动的发展也有所提及。

三、理学与养生保健研究

理学作为宋代思想文化的主体,既继承了早期儒学的思想内涵,又汲取了其他学派,如道家、佛教的思想和方法,包含了大量的养生思想的内容,其中大多是属于精神养生层面的内容。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 篇5

――郑集

从贫病少年到留美博士

1900年,郑集出生于四川省南溪县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他7岁进私塾读书,14岁升入县高级小学,17岁才高小毕业。其间,体弱多病的郑集因病休学多次,不得不比一般同学多花四五年的时间读完小学。因家中贫寒,郑集高小毕业后未能再去中学深造。19岁那年,经好友资助20块银元,郑集和一个同学一起去成都寻找出路。1921年夏,郑集考上了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后因病回家休养,加上对学校设施不满意,他想转学到南京。后来,他终于如愿考上了东南大学(后改名为中央大学,即南京大学的前身)。

大学期间,郑集逐渐对生命活动中的化学变化产生兴趣,因此选修了大量的生物学和化学课程。大学毕业后,郑集留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助教。1930年,郑集留学美国继续深造,专攻生物化学和营养学。为了获取更多更好的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郑集在4年内读了俄亥俄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和印地安那大学的有关课程,接触了许多世界著名的生物化学和营养学专家,并如期获得了博士学位。1934年,郑集带着最新的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知识,满怀热情地回到祖国。

主要愿望之一:推动祖国生物化学发展

郑集一生中的主要愿望之一是通过推动中国生物化学教学,培养专业人才来促进祖国生物化学的发展。自1928年大学毕业到1994年的漫长岁月里,郑集从未间断给学生讲课、进行科学研究、做学术报告,编写教材。

郑集长期在高校工作,承担着生物化学、营养学等繁重的教学任务。他授课条理清晰,深受好评,学生们都说“听他的课程就是艺术享受”。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我国教师奇缺,郑集不辞辛劳同时在南京大学生物系和第五军医大学讲授生物化学、营养学课程。

在教学工作的同时,郑集非常注重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迄今主编教材10多本、300余篇。20世纪30年代,国内尚无一本自编的生化教材。1937年,中央大学医学院迁到成都后,郑集为了教学需要自己编写了一本英文版《生化实习指导》,该书在抗战8年中先后出版3次,被用作后方各校生化实验课本或教材。自1950年起,郑集亲自编写《蛋白质化学》《高级生物化学》讲义。此后,直到80多岁,郑集独自编著出版了多种专著、发表了数十篇科学论著,如《普通生物化学》《衰老与抗衰老》等。

主要愿望之二:改进祖国人民健康

郑集不仅是生物化学大师,也是位营养学大师。幼年多病的经历,使他对中国人的孱弱体质有切肤之痛,“东亚病夫”的轻蔑称谓,更让他深受刺激。他立志要研究营养学,摘去“东亚病夫”这顶屈辱的帽子,改进我国人民健康,延长人类的寿命。他的研究成就主要为食品营养、大豆蛋白和衰老机制三个方面。

在营养学领域,郑集于20世纪30年代在国外进行蛋白质营养和骨髓的脂类化学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他主要研究了稻米加工问题、锑剂对血吸虫病人的毒性问题、盐篙油的化学组成和食用价值等。自1974年开始,年过古稀的郑集对衰老生化进行研究,总结出10条健康长寿的经验,并在论文著作和学术报告中予以推广。

除了教学、科研,郑集还一直致力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为了普及营养知识、增强国人体质,郑集为杂志、电台写了一系列科普文章。1935年夏,南京有报纸报道市民因蕉、芋同食而中毒,引起社会恐慌。为了澄清事实,保障人民健康,郑集从180余对“相克食物”中选择流传最广的14对进行实验研究,其中包括香蕉与芋头、花生与黄瓜、蟹与柿等。郑集首先用鼠、猴等进行实验,最后他还自己食用食品进行试验,结果证明这14对食品均无相克现象。至于食用后确有不适和中毒的,郑集调查发现,问题不在食物相克,而是由于食者本身过敏、食物不洁,或食物本身有毒等原因所致。20世纪30年代,郑集与周同璧合作在《科学》上连续刊载“营养讲话”文章21篇,对早期宣传普及营养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他还编著了《实用营养学》《食物中毒》《现代中国营养学史料》《中国科学史料丛书》《鉴证长寿:百岁教授的养生经》等著作。

捐出全部房款资助“后生”

92岁时,生活一向简朴的郑集卖掉了他居住的小楼,并将3万美金房款捐了出来。为此,他曾写了一首《散财歌》:聚财还须会散财,聚散合理免祸灾。取诸社会应反馈,留给儿孙理不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给儿孙做奴才。钱多易使人堕落,骄奢淫逸接踵来。从来发富不三代,皆因遗产种祸胎。

郑集将这3万美金分成了3份:为让穷困而有为的青年科学工作者能有参加学术会议的费用及刊稿的版面费,分别给《生物化学杂志》、《营养学报》各1万美元作为基金:另1万美元为南京大学生物系、生化系、医学院设立郑集清寒学生助学基金,现已资助了数百位贫寒学子。他说“希望这点钱能帮助有志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年轻人耐住寂寞,早日成才,报答我们深爱的国家和人民。”

身体力行,创造长寿典范

研究衰老机制,探讨影响衰老的因素,总结老年人群的长寿经验,提出防老之道并坚持以身示范,是郑集古稀之年开始进行的一项大课题。

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参考古今中外医学原理和我国诸子百家的养生理论,加上个人的切身体验,郑集总结了10条“健康长寿要诀”,并长期实践着。他特别强调,这10条健康长寿要诀都是久经考验、行之有效的正确规律,不能认为是老生常谈,如能逐条切实遵行,一定有益于健康长寿。

健康长寿10要诀

1 思想开朗、乐观、积极,情绪稳定;

2 生活有规律,包括工作、休息、饮食和大便;

3 坚持适当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4 保证合理营养和充足、安静的休息和睡眠;

5 注意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

6 严戒烟,少饮(淡)酒;

7 节制,戒绝不良嗜好及有碍健康的习惯;

8 不忽视小病,勿迷信单方或擅自处方服药;

9 注意环境卫生,多与温和阳光和新鲜空气接触;

10 注意劳动保护,防止意外伤害。

作息时间表

郑集的生活作息极有规律,早晨5点准时起床,花1小时在床上按摩一遍,从头皮、眼、耳、鼻、喉、胸、腹、腰、四肢直至脚趾,达到舒经活络、促进新陈代谢的目的。中午I 2点准时吃午饭,12:45上床午睡,下午14:30~15:00起床,晚上21:30~22:00就寝。

一日三餐:牛奶稀饭藕粉

郑集的长寿菜单并不复杂。早晨运动完后空腹喝一杯蜂蜜水,服复合维生素片。7点吃早饭,牛奶、鸡蛋、馒头、面包、蛋糕等换着吃,加点粗粮,再补充一点红

枣、枸杞、桂圆。午饭是一荤两素一汤配稀饭,多以时令蔬菜为主。晚饭是藕粉、包子、面条、馄饨之类容易消化的食物,20:30喝酸奶。

郑集喜欢吃甜的水果,还爱吃香蕉,一般中午、晚上备吃半根,可以润肠通便。他不主张服用补品及保健品,只吃便宜的国产维生素,而且也不是每天都吃。

郑集曾为自己的需要编制了一套简易健身操

1 快步走200~400步;

2 骑马式半蹲;

3 云手;

4 划船、扯篷、撒网;

5 凤凰展翅;

6 压腿;

7 并膝旋转;

8 摇头摆尾;

9 游水;

10 左右弯腰;

11 左右开弓;

12 捶腰摩腹;

13 单举手;

14 拍胸呼吸;

15 头部运动;

16 跳动和原地踏步

17 立正静思。

南京医科大学营养学教授马凤楼与郑集相识40多年。她认为,郑集健康长寿的核心在于以下3点。

第一,唯物的生死观。郑集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要改变这个客观程序是无能为力的,只有顺其自然,不能强求,但可自我调控身心,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这在其《生死辨》(1974年)一文中有明确的表述。

第二,科学的养生观。郑集根据人的健康要求安排生活制度,根据机体的生理需要组织平衡膳食,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和三餐食谱标准。他不吃保健品,只按时定量服用各种维生素作为膳食补充剂,并定时足量饮水。他严格执行以上所有规定,不随意更改。

第三,持之以恒的坚强动力。郑集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以上生活规律,雷打不动,即使在百岁晚宴时也只吃少量食物,并在20点前回家休息。这种程序化的生活,一般人是很难坚持的,但郑集以巨大的毅力做到了。

正确的理论加上认真的实践才会产生有效的成果。郑集以自己的健康水平证实了这一点。他80岁到成都参加生理科学会议时,在众人中矫健地第一个登上了青城山顶:会后80天内到西南各省市18个单位做了24次学术报告:85岁以后他才将每天工作11小时减为7小时; 100岁以后才基本不去办公室上班:90岁时应邀去朝鲜出席老年学及老年医学学术会议并做了2个报告;100多岁还能坐、能站、能写,现在110岁,接待客人还能侃侃而谈1个多小时不停顿。

郑集目前的身体状况明显优于同龄人,只是因为前几年摔了一跤,现在不能行走了,但上肢还很有力,能直坐很久而不用靠背。最突出的是,郑集思维清楚,谈起个人经历、学术观点来如数家珍,对自己的文字资料,家中的大小事件处理得井井有条,连家用开支都清清楚楚。

食疗与养生论文 篇6

论中医艾灸养生与保健

【摘要】中医养生和保健实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保健方法,以自我调节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本文结合课堂所学与资料查询,对中医在艾灸养生方面做了一定研究,并得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养生方法。 【关键词】中医养生;艾灸;健康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宋代《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这段话的意思是:由于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可见针灸既是一种自古历代相传的古老医术,又是一种可以经常使用的调节人体阴阳的保健手段。

一、艾灸疗法的起源

艾灸疗法起源于——艾灸疗法的下限也不会晚于西周,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 春秋时代的《诗经·采葛》载:“彼采艾兮”,西汉毛亨和毛茛传释:“艾所以疗疾”。从远古时代实际临床运用早于文字记载的特点来看,艾灸疗法的下限也不会晚于西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18载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兆,谓之死跋焦”。以此印证,我国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也可以用艾作燃料。 《孟子·离娄篇》载:“今之欲王音,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艾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因此,用艾灸治病的起源也当在西周之前。

二、艾灸的作用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瘟疟之气不能着人。”他经常自灸,加上其他保健措施,结果活了一百零一岁。唐代著名医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这是说三十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弱现象。由此可见,艾灸确为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的好方法。

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 保健灸法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灵枢•经脉》说:“灸则强食生肉”。说明灸法有增进食欲,促进机体生长的作用。“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灸法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灸法是以经络、脏腑等理论为指导,利用某种易燃材料或药物,在穴位上或患处烧熏,借其温热性效能,通过经络的作用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对于使用针、药等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或用于保健方面,往往奏效乃至神效。明代李延《医学入门》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三、保健灸法的常用穴位

(1)足三里灸: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补脾益肾、调和气血的功效。多灸此穴,以预防中风,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用于预防中风,在平时可单灸足三里,有中风先兆时可配合绝骨穴。古人多采用化脓灸,有“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的谚语。灸此穴有预防老花眼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艾灸足三里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力。

(2)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属任脉,为保健要穴,灸此穴,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益气延年之功效。其方法有隔姜灸、隔盐灸,每次3~5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次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

(3)气海穴:气海又名丹田,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4)关元穴:关元也称丹田,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具有温肾固经、补气回阳、通纳冲任之功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5)身柱灸:清心宁神,降逆止呕之效。多采用温和灸法,用烟卷大小的艾条,每次5~10min,隔日1次,每月不超过10次。

(6)风门灸:风门为足太阳膀胱经穴,有宣肺解表,祛风通络之功效,主治一切风证,多用于预防感冒,采用隔姜灸法,在感冒流行期间,每日灸1次,每次5~10min,连灸10天。

四、艾灸分类常用方法 (1)隔姜灸

在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之后在明·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和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籍中有亦有载述。现代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与古代大体相同,亦有略加改进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药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层药末,以加强治疗效果 (2)隔盐灸

隔盐灸,也是临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主张用食盐填平脐窝,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疗霍乱等急症。后世的医籍《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等都有介绍。如《本草纲目》卷十一“霍乱转筋,欲死气绝,腹有暖气者,以盐填脐中,灸盐上七壮,即苏”“小儿不尿,安盐于脐中,以艾灸之”。现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进,如在盐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疗的范围也有相应的扩大,已用于多种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证的治疗。 (3)隔蒜灸

隔蒜灸,又称蒜钱灸。本法首载于晋·《肘后备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则最见于宋陈自明的《外科精要》。古人主要用于治疗痈疽,宋代医家陈言在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中有较详细的论述:痈疽初觉“肿痛,先以湿纸复其上,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壮,即换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住。”该书还提到另一种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饼灸:“若十数作一处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饼上灸之”。在明·《类经图翼》中又作进一步的发挥:“设或疮头开大,则以紫皮大蒜十余头,淡豆豉半合,乳香二钱,同捣成膏,照毒大小拍成薄饼,置毒上铺艾灸之 ”,发展成隔蒜药饼灸法。

如今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如何用最自然安全的方法保持身体健康已经被更多人关注。艾灸,作为一种自古就有的养生方法,也正在成为许多人日常保健的手段。不要为眼前的方便而随便放弃更健康的生活,这应该作为身为年轻人的我们需要牢记在心并在生活中践行的原则。

本学期通过对中医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更加清楚中医所遵循的理论体系,及他内部蕴含的哲学原理。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运用他们的聪明智慧,为中华民族留意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笔宝贵遗产,虽然我们不是中医专业的学生,但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使用中医的技法,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 篇7

关键词:新世纪医学模式:针灸医学;导引医学;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R-1;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4-005-04

众所周知,在针灸已成为世界医学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的今天,在世界针灸热不断持续升温的今天,在针灸医学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都取得了日新月异之辉煌硕果的今天,在针灸医学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政府与人民关注和欢迎的今天,针灸医学的宗旨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该学科水平。但怎样才能理性务实、科学和谐,从医学模式层面的高度来实现与达到这一目的呢?为了让针灸医学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与长寿事业服务,这正是每一位针灸医学工作者与研究者,多年来都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索的主题,这亦是笔者作为一名普通针灸医学工作者与研究者之义务、责任感、使命感及紧迫感驱使所必须思考的主题。

一个全新的科学理念可以影响、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崭新的医学模式,可以促进、引领中国与世界的针灸、整个中医乃至整个医学的发展、进步、飞跃与革命。20世纪末,笔者从“人乃医学之本”的战略高度,率先将新世纪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医生做的治疗、保健与美容)与主动(医生指导下患者做的治疗、保健与美容)相结合的医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世。这是在纵观了人类医学模式发展史的基础上,历经30余年的思考、实践、探索与努力之心得体会。由于新世纪医学模式涵盖了与人类疾病、健康与针灸治疗有关的全部因素,真正从整体医学的观点出发,全面地分析了各种内、外因素对健康、美容与长寿之综合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崭新医学模式,既涵盖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现代医学模式之全部内容,又弥补了现代医学模式之不足。其核心是在充分肯定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人类疾病、健康、美容与长寿积极重要作用之同时,突出强调了还应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医患互动的被动与主动相结合之原则,它是对现代医学模式之反思、补充、升华和整合后的更为先进的科学的医学模式。它对人类的疾病、健康、美容和长寿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故新世纪医学模式越来越引起普通民众、针灸界、按摩界、康复界、美容界、养生界与医学界的有识之士对它的关注、欢迎与支持。

1 新世纪医学模式有利于针灸与东西方医学的交流和发展

提倡新世纪医学模式有利于针灸医学与东西方医学的交流与发展,为什么呢?因它是以人为本、医患互动,让有限资源最大化的医学模式。因它是注重调动医者与患者两方面的积极因素,注重调动与激发患者自身显在的和潜在的疗能及美能来为针灸疗效服务。故它较以往任何医学模式都更有利于针灸提高疗效,扩大了针灸治疗范围及领域(如预防、美容、养生等领域),有利于中西医优势之互补,有利于针灸医学与东西方医学之互相交流、促进和发展。它集预防、治疗、康复、美容、养生、减肥、催眠等诸多功能于一身,因此更符合针灸医学与未来医学之冀望和发展。

2 新世纪医学模式有利于针灸充分利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劳动成果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几千年过程中,用巨大的付出,高额的代价换来了两大系列劳动成果与智慧结晶:即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和被动(医生的)治疗与主动(患者的)治疗。在当前由于使用的药物越来越多、越来越新,与药物相互作用之研究大大滞后于新药应用之研究等原因,致使药物之毒副作用、过敏性、耐药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等“药害”泛滥成灾,既而对人类的健康、美容和长寿为害严重。如有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仅在我国因药物不良反应而致死的人数就高达19万之多;2001年我国用药不合理比例高达26%;2003年仅我国因药物不良反应占住院病人比率约为20%,其中1/4是抗生素所致。不合理用药与药害,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而且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感染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百亿元以上;全世界死亡病例有1/3与用药不当有关。从改革开放以来,仅我国因美容而毁容的事件就高达20万件之多。还有研究资料揭示,影响人的健康与长寿的因素中:遗传占15%,社会环境因素占10%,气候因素占7%,医疗因素占8%,自体康复因素(自体的免疫力、心理素质、生活方式等)占60%,由此亦不难看出:对针灸治疗中调动与激发主动(患者的)积极因素在临床、康复、养生与美容等领域中的作用之重要性。而现代医学模式及其目下国内外针灸现状恰恰忽视了被动(医生的)和主动(患者的)这两个积极因素,而新世纪医学模式则是高度重视调动被动(医生的)与主动(患者的)这两个积极因素。在世界针灸热不断持续升温与针灸医学的宗旨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该学科水平之际,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充分肯定、重视与应用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以被动(医生的)为主的针灸治疗的同时,采用被动治疗(医生的)与主动治疗(医生指导下患者的以导引运动为主的运动处方、行为处方和非药物疗法)相结合的更科学合理的新的针灸治疗模式呢?!因这不仅科学实用,有利于巩固与提高针灸疗效,扩大针灸治疗范围与领域,加快康复进程,有利于大大节省医疗费用与提高有限的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人们的健康、美容与长寿等许多好处,而且科学经济、简便易行,有利于针灸医学与整个医学自身的发展、进步。

3 新世纪医学模式有利于针灸之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和整体医学的发展

主动治疗的恰当应用是不是除了有利于针灸提高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减少并发症等好处外,还有利于针灸的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和针灸向整体医学的发展?因主动治疗(即以导引锻炼为主的非药物疗法)是在重视局部(患部)治疗之同时,还重视患者整体(全身)的辅助治疗,以期通过改善、调动和增强患者整体健康水平而影响、带动和促进局部患处之不利因素向好的方面转化,以达到痛减病除与美容之目的。故其非常适宜作为完善与提高针灸被动(医生的)治疗效果之良好辅助措施和手段。

4 新世纪医学模式有利于人类六大健康与生命理念的转变

在21世纪之今天,在2003年4月15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的测绘工作已全部完成之今天,在国际人类蛋白质基因工程计划已启动之今天,在破解人体生命奥秘的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发展之今天,是信息爆炸之时代,是知识经济之时代,是数码技术之时代,它们在影响、改变社会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同时,人类至少面临着六大健康与生命理念的转变:

(1)由有病治病转为无病保健。有研究资料提示:在预防保健上每投资1元钱,就相当于节省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医疗费,故不难明白,无病保健总是比有病治病方便、经济、实惠、科学的多。针灸学科应该向预防医学这方面伸延,必有作为、大有可为。

(2)由药物治疗转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非药物疗法亦是几千年来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而且它具科学实用,经济简便,疗效显著,实用范围广,灵活性强,可作为综合治疗措施和无任何毒、副作用等一系列优点,故这既有利于节约许多不必要的药物浪费和开支,又有利于增加疗效,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扩大治疗范围或领域(如美容、养生、康复等),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

(3)由单一的被动(医生的)治疗转为被动(医生的)治疗与主动(在医生指导下的患者的)治疗相结合。因为医生针灸和药物的作用只治得一时,而治不了一世;而且这亦是从针灸治疗疾病的疗效常常是综合因素作用之结果的实际出发。故充分调动被动与主动这两个积极因素,不仅有利于针灸医学的发展、进步和疾病的康复,且还有利于针灸医者与人类自身的美容、健康和长寿。

(4)由痛苦地离开人间转为颐养天年、长命百岁与无疾而终。颐养天年、长命百岁与无疾而终才是人们离开人世的共同美好和幸福之宿愿,亦是历来针灸医学与整个医学进步和追求之一。

(5)从20世纪的疾病医学转为向21世纪的健康医学方向发展。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该把人的健康作为医学的研究方向”。而且这也完全符合针灸、整个中医、西医的发展与进步的规律。

(6)由当前针灸界和中外医学界,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极力推崇,转为发展与进步到对“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医生的)与主动(患者的)相结合”医学模式。医学模式发展史提示我们:一定的医学模式总是与一定的时代人类科学技术及哲学思想的整体水平相适应。医学模式是一个动态概念,而非一成不变,总是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发展、转换。当一种医学模式对其涵盖的领域内发生的变化,对产生的新课题已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与适当处理时,理所当然应被一种更有生命力的医学模式所代替。这就是新世纪医学模式为什么会自然而然诞生的内在根源和历史必然。人们知道,1977年恩格尔提出现代医学模式,虽是人类医学史上又一大进步,且在过去的20多年里对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并今后仍将是推动医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现代医学模式之局限性、消极性及不足也渐显露,还亦有阻碍针灸医学与整个医学临床疗效与医学研究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之嫌。目前,无论是国内外,还是中西医,也无论是“针灸医学”、“主流医学”、“非主流医学”还是“整合医学”,通常均是将患者视做被动接受治疗的对象。高度重视调动主动(患者的)和被动(医生的)这两个积极因素,用被动治疗(由医生做的治疗)与主动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由患者自身做的治疗)相结合的原则,作为它更好为患者服务的指导原则之一。

5 新世纪医学模式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

有专家指出:新世纪医学模式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10年以上,是真的吗?为什么呢?一点不假。因有资料表明,仅2000年,全世界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为1530万,占世界死亡人数的1/4。这惨痛的历史经验提示我们:如果人们能遵循维多利亚宣言主张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适酒和心理平衡四个健康原则,则可使高血压病减少55%,脑卒死、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人类的平均寿命就能延长10年以上,而且生活质量还可大大提高。而新世纪医学模式不仅涵盖了维多利亚宣言的这四大“健康基石”,且给出了一个崭新的医学模式及一系列丰富多彩、科学实用、简便高效的防病治病与美容养生方法。

主动治疗还涵盖:①自然疗法中的泉水疗法、岩洞疗法、高山疗法、森林疗法、香花疗法、泥土疗法、热沙疗法、空气疗法、日光疗法和方向疗法等;②物理疗法中的色彩疗法、香气疗法、冷疗、热水疗、磁疗、声疗、蜡疗、激光疗法、红外线照射疗法、远红外线照射疗法、体频照射疗法等;③艺术疗法中的音乐疗法、舞蹈疗法、戏剧疗法、书法疗法、绘画疗法、雕塑疗法等;④文娱疗法中的风筝疗法、钓鱼疗法、弹琴疗法、弈棋疗法、玩具疗法等。主动治疗还包含了体育疗法、刮痧疗法、以情制情疗法和饮食等疗法的全部内容。只要比较,就不难看出新世纪医学模式的经济实用、效果巨大、优点显著和潜能无穷。故其非常适合作为完善针灸被动治疗的良好辅助措施与手段。

6 导引医学

导引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科学内涵。它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时代的新意。它集特有的呼吸运动、肢体运动与自我穴位按摩于一身。它是调发身姿健、容貌美卓有成效的手段之一。也是东方文化精粹中一个科学、实用的组成部分。

导引是一门健与美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这颗东方医学宝库中的明珠集防病治病、启迪智慧、美容抗衰、激发潜能、增寿延年等众多神奇效果于一身,为历代医家巨匠和道、儒、法、武等诸子百家所推崇。然而,由于种种历史条件的局限,前贤们终未能提高到现代医学理论基础及一系列近代科研成果(如: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微循环理论、全息生物医学及生命衰老机制等)的高度来认识它。

导引医学根本不同于当今中、西医的其它医疗方法。它在镇静神经、安定情绪、活利气血、通经活络、调整身心、调理脏腑、健美形体、愉悦精神等方面之功能,是当今中、西医的其它医学方法所无法与之比拟的。其还汲取了中国古代气功中具有防病治疾作用瑰宝的“喷气法”、印度的“瑜珈术”、日本的“水晶体操”、中华武术里具有强身健体作用的“气功拍打法”、传统的自我经穴按摩、现代穴位按摩美容法、健身法等营养于一身。其特点是:

(1)身心合一。做导引时要求集中思想,排除杂念,身心合一、意气合一、内外合一、动静结合。这有利于更好地调动肌体内的自我显在的与潜在的疗能与美能。

(2)一专多能、健美统一。做导引的同时,还能让练习者兼获预防、治疗、康复、减肥、催眠、强身、养生等诸多效果。

(3)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导引医学紧紧抓住与突出了中医之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理论特色,科学地将提高整体之健康水平与改善局部之微循环紧密地结合起来。

(4)植根于中医理论。导引医学既深深植根于中医理论之沃土,又汲取了现代医学与一系列近代科研成果之营养。它不仅充分展现了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络、三宝、整体观、辨证施治和天人合一等理论特色,而且它亦是中医所有临床里唯一真正能充分展现天人合一之博大精深与优势,且汲取了神经体液学说、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微循环理论、全息生物医学及生命衰老机制等理论精华独具特色的治疗、美容、健身、益寿法。

(5)可作为综合措施。导引医学可单独施行,亦可同当今针灸治疗及中、西医的其它被动治疗方法配合实施,以巩固、提高针灸疗效和扩大针灸治疗范围与领域和减少毒副作用。

(6)自我健美。做导引常常无需他人帮助,便能实现自我治疗、健美目的。如亚健康状态等症,导引锻炼则有良好的自我治疗、健美效果。

(7)经济、简便易行。习练者只要有明确的康复、治疗、美容、保健及养生要求,选定适当的练习内容,便可在家或适当的场地进行练习,既不需要花钱,也不需要其它的医疗设备和药物。

(8)科学、灵活性强。习练者可根据自己的康复、治疗、美容目的,选择适宜的导引锻炼习练即可。如想减肥就按《经络减肥美形法》练习;想消除皱纹就按舒皱法、美容法、美颜法习练;想长寿就按延年法、抗衰法练习;想治感冒就按《治疗感冒新法》治疗;牙痛就按《治疗牙痛新法》施治;失眠就按《失眠防治法》治疗等等。

(9)安全、无副作用。导引医学只要按规章施行,是一种绿色环保、安全、无任何毒、副、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祛病、健身、美容、益寿法。

由于导引医学是能为人们提供高效、速效、特效、长效,安全可靠,无(或尽量少)创痛,无毒、副、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自然、科学、健康的治疗、美容方法和由于它不仅可以被施用于针灸临床与美容场所,还同样可方便于大家自己施用于家庭与人们在晨起晚寝的闲暇或工余之时和经济省钱等众多优长,使其虽起步较晚,但前景广阔无限,不可限量,有待大家共同努力开拓。

透过全文及本人30余年在国内外临床效果的提示:新世纪医学模式对针灸医学在模式、理论、临床及针灸科研,针灸医学教育,如:教材、教学、课程设置、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更新与针灸人才的培养和针灸医学的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与层面,都提供了广阔的拓展与调发患者自身治疗潜能的空间及科学新颖、简便经济、理性务实、易于实行、丰富多彩的坚实理论与技术支持。为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和深信,这一崭新的新世纪医学模式与针灸医学发展的新思路,在慧眼鸿儒的同仁和医学拓荒者们的共同努力奋斗、辛勤耕耘下,必将以它亮丽之风采、旺盛之生命活力、丰富之科学内涵、辉煌之成就、累累之硕果,炫耀于世界针灸医坛和整个世界医坛,造福于全人类。

参考文献:

[1] 魏慧。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挑战:新世纪医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中华中西医临床,2002,11(2):1-8.

[2] 魏慧。预防‘非典’自我按摩保健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3] 贺绍文,魏稼。医学模式的新突破[J].中华中西医结合,2003,6(3):2-3.

[4] 田从豁。一个人类医学模式发展史的新里程碑[J].中华中西医临床,2003,8(3):884-886.

[5] 魏慧。新世纪医学模式与SARS治疗的思考[J].中华中西医临床,2003,12(3):1504.

[6] 魏慧。保健美容的中国新型按摩[M].法文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1).

[7] 魏慧。人体康复美容养生图解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8] 魏慧。新世纪医学模式与医学发展的新思路[J].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2007,4(7):11-15.

[9] 吴鑫。一篇医学论文引发的思考[J].健康大视野,2007(8):114-115.

[10] 魏慧。以人为本 医患互动――新世纪医学模式与防治和研究流感的新思路[J].亚太传统医药,2007,3(9):5-8.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 篇8

论文摘要:新世纪医学模式指导下的针灸医学发展的新思路,是针灸医学科学思想论与方法论的一次发展、进步、飞跃与革命。学会与掌握了新世纪医学模式和导引处方,不仅可以不用花一分钱,便能大大有利于巩固与提高针灸疗效,扩大针灸治疗范围和领域(如预防、美容与养生等),而且有利于医者本身的健康和长寿。

众所周知,在针灸已成为世界医学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的今天,在世界针灸热不断持续升温的今天,在针灸医学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都取得了日新月异之辉煌硕果的今天,在针灸医学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政府与人民关注和欢迎的今天,针灸医学的宗旨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该学科水平。但怎样才能理性务实、科学和谐,从医学模式层面的高度来实现与达到这一目的呢?为了让针灸医学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与长寿事业服务,这正是每一位针灸医学工作者与研究者,多年来都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索的主题,这亦是笔者作为一名普通针灸医学工作者与研究者之义务、责任感、使命感及紧迫感驱使所必须思考的主题。

一个全新的科学理念可以影响、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崭新的医学模式,可以促进、引领中国与世界的针灸、整个中医乃至整个医学的发展、进步、飞跃与革命。20世纪末,笔者从“人乃医学之本”的战略高度,率先将新世纪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医生做的治疗、保健与美容)与主动(医生指导下患者做的治疗、保健与美容)相结合的医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世。这是在纵观了人类医学模式发展史的基础上,历经30余年的思考、实践、探索与努力之心得体会。由于新世纪医学模式涵盖了与人类疾病、健康与针灸治疗有关的全部因素,真正从整体医学的观点出发,全面地分析了各种内、外因素对健康、美容与长寿之综合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崭新医学模式,既涵盖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现代医学模式之全部内容,又弥补了现代医学模式之不足。其核心是在充分肯定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人类疾病、健康、美容与长寿积极重要作用之同时,突出强调了还应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医患互动的被动与主动相结合之原则,它是对现代医学模式之反思、补充、升华和整合后的更为先进的科学的医学模式。它对人类的疾病、健康、美容和长寿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故新世纪医学模式越来越引起普通民众、针灸界、按摩界、康复界、美容界、养生界与医学界的有识之士对它的关注、欢迎与支持。

1新世纪医学模式有利于针灸与东西方医学的交流和发展

提倡新世纪医学模式有利于针灸医学与东西方医学的交流与发展,为什么呢?因它是以人为本、医患互动,让有限资源最大化的医学模式。因它是注重调动医者与患者两方面的积极因素,注重调动与激发患者自身显在的和潜在的疗能及美能来为针灸疗效服务。故它较以往任何医学模式都更有利于针灸提高疗效,扩大了针灸治疗范围及领域(如预防、美容、养生等领域),有利于中西医优势之互补,有利于针灸医学与东西方医学之互相交流、促进和发展。它集预防、治疗、康复、美容、养生、减肥、催眠等诸多功能于一身,因此更符合针灸医学与未来医学之冀望和发展。

2新世纪医学模式有利于针灸充分利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劳动成果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几千年过程中,用巨大的付出,高额的代价换来了两大系列劳动成果与智慧结晶:即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和被动(医生的)治疗与主动(患者的)治疗。在当前由于使用的药物越来越多、越来越新,与药物相互作用之研究大大滞后于新药应用之研究等原因,致使药物之毒副作用、过敏性、耐药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等“药害”泛滥成灾,既而对人类的健康、美容和长寿为害严重。如有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仅在我国因药物不良反应而致死的人数就高达19万之多;2001年我国用药不合理比例高达26%;2003年仅我国因药物不良反应占住院病人比率约为20%,其中1/4是抗生素所致。不合理用药与药害,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而且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感染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百亿元以上;全世界死亡病例有1/3与用药不当有关。从改革开放以来,仅我国因美容而毁容的事件就高达20万件之多。还有研究资料揭示,影响人的健康与长寿的因素中:遗传占15%,社会环境因素占10%,气候因素占7%,医疗因素占8%,自体康复因素(自体的免疫力、心理素质、生活方式等)占60%,由此亦不难看出:对针灸治疗中调动与激发主动(患者的)积极因素在临床、康复、养生与美容等领域中的作用之重要性。而现代医学模式及其目下国内外针灸现状恰恰忽视了被动(医生的)和主动(患者的)这两个积极因素,而新世纪医学模式则是高度重视调动被动(医生的)与主动(患者的)这两个积极因素。在世界针灸热不断持续升温与针灸医学的宗旨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该学科水平之际,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充分肯定、重视与应用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以被动(医生的)为主的针灸治疗的同时,采用被动治疗(医生的)与主动治疗(医生指导下患者的以导引运动为主的运动处方、行为处方和非药物疗法)相结合的更科学合理的新的针灸治疗模式呢?!因这不仅科学实用,有利于巩固与提高针灸疗效,扩大针灸治疗范围与领域,加快康复进程,有利于大大节省医疗费用与提高有限的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人们的健康、美容与长寿等许多好处,而且科学经济、简便易行,有利于针灸医学与整个医学自身的发展、进步。

3新世纪医学模式有利于针灸之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和整体医学的发展

主动治疗的恰当应用是不是除了有利于针灸提高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减少并发症等好处外,还有利于针灸的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和针灸向整体医学的发展?因主动治疗(即以导引锻炼为主的非药物疗法)是在重视局部(患部)治疗之同时,还重视患者整体(全身)的辅助治疗,以期通过改善、调动和增强患者整体健康水平而影响、带动和促进局部患处之不利因素向好的方面转化,以达到痛减病除与美容之目的。故其非常适宜作为完善与提高针灸被动(医生的)治疗效果之良好辅助措施和手段。

4新世纪医学模式有利于人类六大健康与生命理念的转变

在21世纪之今天,在2003年4月15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的测绘工作已全部完成之今天,在国际人类蛋白质基因工程计划已启动之今天,在破解人体生命奥秘的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发展之今天,是信息爆炸之时代,是知识经济之时代,是数码技术之时代,它们在影响、改变社会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同时,人类至少面临着六大健康与生命理念的转变:

(1)由有病治病转为无病保健。有研究资料提示:在预防保健上每投资1元钱,就相当于节省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医疗费,故不难明白,无病保健总是比有病治病方便、经济、实惠、科学的多。针灸学科应该向预防医学这方面伸延,必有作为、大有可为。

(2)由药物治疗转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非药物疗法亦是几千年来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而且它具科学实用,经济简便,疗效显著,实用范围广,灵活性强,可作为综合治疗措施和无任何毒、副作用等一系列优点,故这既有利于节约许多不必要的药物浪费和开支,又有利于增加疗效,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扩大治疗范围或领域(如美容、养生、康复等),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

(3)由单一的被动(医生的)治疗转为被动(医生的)治疗与主动(在医生指导下的患者的)治疗相结合。因为医生针灸和药物的作用只治得一时,而治不了一世;而且这亦是从针灸治疗疾病的疗效常常是综合因素作用之结果的实际出发。故充分调动被动与主动这两个积极因素,不仅有利于针灸医学的发展、进步和疾病的康复,且还有利于针灸医者与人类自身的美容、健康和长寿。

(4)由痛苦地离开人间转为颐养天年、长命百岁与无疾而终。颐养天年、长命百岁与无疾而终才是人们离开人世的共同美好和幸福之宿愿,亦是历来针灸医学与整个医学进步和追求之一。

(5)从20世纪的疾病医学转为向21世纪的健康医学方向发展。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该把人的健康作为医学的研究方向”。而且这也完全符合针灸、整个中医、西医的发展与进步的规律。

(6)由当前针灸界和中外医学界,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极力推崇,转为发展与进步到对“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医生的)与主动(患者的)相结合”医学模式。医学模式发展史提示我们:一定的医学模式总是与一定的时代人类科学技术及哲学思想的整体水平相适应。医学模式是一个动态概念,而非一成不变,总是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发展、转换。当一种医学模式对其涵盖的领域内发生的变化,对产生的新课题已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与适当处理时,理所当然应被一种更有生命力的医学模式所代替。这就是新世纪医学模式为什么会自然而然诞生的内在根源和历史必然。人们知道,1977年恩格尔提出现代医学模式,虽是人类医学史上又一大进步,且在过去的20多年里对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并今后仍将是推动医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现代医学模式之局限性、消极性及不足也渐显露,还亦有阻碍针灸医学与整个医学临床疗效与医学研究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之嫌。目前,无论是国内外,还是中西医,也无论是“针灸医学”、“主流医学”、“非主流医学”还是“整合医学”,通常均是将患者视做被动接受治疗的对象。高度重视调动主动(患者的)和被动(医生的)这两个积极因素,用被动治疗(由医生做的治疗)与主动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由患者自身做的治疗)相结合的原则,作为它更好为患者服务的指导原则之一。

5新世纪医学模式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

有专家指出:新世纪医学模式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10年以上,是真的吗?为什么呢?一点不假。因有资料表明,仅2000年,全世界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为1530万,占世界死亡人数的1/4。这惨痛的历史经验提示我们:如果人们能遵循维多利亚宣言主张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适酒和心理平衡四个健康原则,则可使高血压病减少55%,脑卒死、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人类的平均寿命就能延长10年以上,而且生活质量还可大大提高。而新世纪医学模式不仅涵盖了维多利亚宣言的这四大“健康基石”,且给出了一个崭新的医学模式及一系列丰富多彩、科学实用、简便高效的防病治病与美容养生方法。

主动治疗还涵盖:①自然疗法中的泉水疗法、岩洞疗法、高山疗法、森林疗法、香花疗法、泥土疗法、热沙疗法、空气疗法、日光疗法和方向疗法等;②物理疗法中的色彩疗法、香气疗法、冷疗、热水疗、磁疗、声疗、蜡疗、激光疗法、红外线照射疗法、远红外线照射疗法、体频照射疗法等;③艺术疗法中的音乐疗法、舞蹈疗法、戏剧疗法、书法疗法、绘画疗法、雕塑疗法等;④文娱疗法中的风筝疗法、钓鱼疗法、弹琴疗法、弈棋疗法、玩具疗法等。主动治疗还包含了体育疗法、刮痧疗法、以情制情疗法和饮食等疗法的全部内容。只要比较,就不难看出新世纪医学模式的经济实用、效果巨大、优点显著和潜能无穷。故其非常适合作为完善针灸被动治疗的良好辅助措施与手段。

6导引医学

导引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科学内涵。它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时代的新意。它集特有的呼吸运动、肢体运动与自我穴位按摩于一身。它是调发身姿健、容貌美卓有成效的手段之一。也是东方文化精粹中一个科学、实用的组成部分。

导引是一门健与美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这颗东方医学宝库中的明珠集防病治病、启迪智慧、美容抗衰、激发潜能、增寿延年等众多神奇效果于一身,为历代医家巨匠和道、儒、法、武等诸子百家所推崇。然而,由于种种历史条件的局限,前贤们终未能提高到现代医学理论基础及一系列近代科研成果(如: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微循环理论、全息生物医学及生命衰老机制等)的高度来认识它。

导引医学根本不同于当今中、西医的其它医疗方法。它在镇静神经、安定情绪、活利气血、通经活络、调整身心、调理脏腑、健美形体、愉悦精神等方面之功能,是当今中、西医的其它医学方法所无法与之比拟的。其还汲取了中国古代气功中具有防病治疾作用瑰宝的“喷气法”、印度的“瑜珈术”、日本的“水晶体操”、中华武术里具有强身健体作用的“气功拍打法”、传统的自我经穴按摩、现代穴位按摩美容法、健身法等营养于一身。其特点是:

(1)身心合一。做导引时要求集中思想,排除杂念,身心合一、意气合一、内外合一、动静结合。这有利于更好地调动肌体内的自我显在的与潜在的疗能与美能。

(2)一专多能、健美统一。做导引的同时,还能让练习者兼获预防、治疗、康复、减肥、催眠、强身、养生等诸多效果。

(3)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导引医学紧紧抓住与突出了中医之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理论特色,科学地将提高整体之健康水平与改善局部之微循环紧密地结合起来。

(4)植根于中医理论。导引医学既深深植根于中医理论之沃土,又汲取了现代医学与一系列近代科研成果之营养。它不仅充分展现了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络、三宝、整体观、辨证施治和天人合一等理论特色,而且它亦是中医所有临床里唯一真正能充分展现天人合一之博大精深与优势,且汲取了神经体液学说、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微循环理论、全息生物医学及生命衰老机制等理论精华独具特色的治疗、美容、健身、益寿法。

(5)可作为综合措施。导引医学可单独施行,亦可同当今针灸治疗及中、西医的其它被动治疗方法配合实施,以巩固、提高针灸疗效和扩大针灸治疗范围与领域和减少毒副作用。

(6)自我健美。做导引常常无需他人帮助,便能实现自我治疗、健美目的。如亚健康状态等症,导引锻炼则有良好的自我治疗、健美效果。

(7)经济、简便易行。习练者只要有明确的康复、治疗、美容、保健及养生要求,选定适当的练习内容,便可在家或适当的场地进行练习,既不需要花钱,也不需要其它的医疗设备和药物。

(8)科学、灵活性强。习练者可根据自己的康复、治疗、美容目的,选择适宜的导引锻炼习练即可。如想减肥就按《经络减肥美形法》练习;想消除皱纹就按舒皱法、美容法、美颜法习练;想长寿就按延年法、抗衰法练习;想治感冒就按《治疗感冒新法》治疗;牙痛就按《治疗牙痛新法》施治;失眠就按《失眠防治法》治疗等等。

(9)安全、无副作用。导引医学只要按规章施行,是一种绿色环保、安全、无任何毒、副、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祛病、健身、美容、益寿法。

由于导引医学是能为人们提供高效、速效、特效、长效,安全可靠,无(或尽量少)创痛,无毒、副、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自然、科学、健康的治疗、美容方法和由于它不仅可以被施用于针灸临床与美容场所,还同样可方便于大家自己施用于家庭与人们在晨起晚寝的闲暇或工余之时和经济省钱等众多优长,使其虽起步较晚,但前景广阔无限,不可限量,有待大家共同努力开拓。

透过全文及本人30余年在国内外临床效果的提示:新世纪医学模式对针灸医学在模式、理论、临床及针灸科研,针灸医学教育,如:教材、教学、课程设置、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更新与针灸人才的培养和针灸医学的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与层面,都提供了广阔的拓展与调发患者自身治疗潜能的空间及科学新颖、简便经济、理性务实、易于实行、丰富多彩的坚实理论与技术支持。为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和深信,这一崭新的新世纪医学模式与针灸医学发展的新思路,在慧眼鸿儒的同仁和医学拓荒者们的共同努力奋斗、辛勤耕耘下,必将以它亮丽之风采、旺盛之生命活力、丰富之科学内涵、辉煌之成就、累累之硕果,炫耀于世界针灸医坛和整个世界医坛,造福于全人类。

参考文献:

[1]魏慧。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挑战:新世纪医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中华中西医临床,2002,11(2):1-8.

[2]魏慧。预防‘非典’自我按摩保健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3]贺绍文,魏稼。医学模式的新突破[J].中华中西医结合,2003,6(3):2-3.

[4]田从豁。一个人类医学模式发展史的新里程碑[J].中华中西医临床,2003,8(3):884-886.

[5]魏慧。新世纪医学模式与SARS治疗的思考[J].中华中西医临床,2003,12(3):1504.

[6]魏慧。保健美容的中国新型按摩[M].法文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1).

[7]魏慧。人体康复美容养生图解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8]魏慧。新世纪医学模式与医学发展的新思路[J].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2007,4(7):11-15.

[9]吴鑫。一篇医学论文引发的思考[J].健康大视野,2007(8):114-115.

[10]魏慧。以人为本医患互动——新世纪医学模式与防治和研究流感的新思路[J].亚太传统医药,2007,3(9):5-8.

健康养生膳食论文 篇9

题目:《山家清供》中的中医食疗养生思想初探

关键词:山家清供; 中医养生; 食疗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突飞猛进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批文人志士,各家学术思想也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出现了“理学”“新学”“心学”以及地名学的别派100多家,同时,宋代还涌现出了像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王安石、陆九渊、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一大批着名学者,这是封建社会空前的文化盛景。宋代经济的繁荣昌盛为宋代文化得以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宋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了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在文化上却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政策,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不断以致君权削弱的历史教训,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以文化成天下”的基本国策,从而为宋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而印刷术的发展,更为宋代的古籍整理创造了重要条件[1]。

宋代被视为我国历史上文化、教育、经济、科技、医药、纺织、饮食乃至日常多方面齐发展的一个黄金期。因此,宋代传世的古籍文献门类清晰,内容丰富,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1《山家清供》的中医养生学思想基础。

养生,即对生命的保养。养生学隶属于中医学,中医养生就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生命与疾病发生的规律,从而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生命质量,达到颐养身心,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目的的一项医事活动[4]。《山家清供》看似是一部食谱辑录,实则是林洪结合自身经历及前人经验着成的一部中医食疗养生经典。书中的观点与中医学养生的观点一致。

自然观———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庄子认为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黄帝内经》中也有相应的观点: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养生首先应该顺应自然,不违背客观规律。林洪在书中同样提倡这样的自然观,顾名思义,山家即居住山舍,亲近自然。清供即食材则信手拈来,当季食物当季吃,不妄加调味品,接受自然最原始的赋予,安时处顺。

养生观———清静无为、清淡养生。

食疗与养生论文 篇10

中医饮食与养生

中华医学与饮食论文

饮食和养生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维持生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人在丰富的饮食实践的基础上,在不断的理论探索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养生理论和文化,这些理论和文化对我们今天的饮食生活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合理的饮食,使人能获得各方面的营养,预防各种疾病和促进病体康复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医有“治病当论药功,养病方可食补,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因此,饮食在中医养生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署,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传统的养生观点首先强调了“调和阴阳”,在《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其次为“填补元气”,人的元气源于父母,藏于体内,为生命之本。而人之一切活动无不消耗元气,故而用药食填补元气。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审因施养。

饮食,是人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赖以生存的营养与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表现,是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民以食为天”是众所公认的常理,“安谷则仓,绝谷则危”,饮食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人们饮食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气足、精充、神旺、健康长寿。围绕着这个目的,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的传统饮食养生理论。自有烹饪以来,饮食与养生就紧密的联系起来,饮食养生理论是伴随中国烹饪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烹饪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丰富与深化。饮食与养生也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饮食的目的在于达到养生的需求,养生最主要的依赖在于饮食。二者,相辅相成。中国烹饪饮食的变化和发展也始终是在哲学思想、养生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如儒家相互作用的崇尚礼乐,饮食时宜;道家的崇尚自然,饮食养生;阴阳家和医家的阴阳五行,四气五味;释家的禁欲修行,创导素食等等,这些有关饮食的哲理,对中国烹饪的影响是很深的,故中国有“医食同源”之说。但饮食养生不同于饮食疗疾,饮食养生是通过饮食调理达到长寿健康的目的,不是治“已病”,而是治“未病”。这种治“未病”之法就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养生之道。

平衡膳食是养生的根本。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我国古代先贤有如下精辟的论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使我们有一百四十余种蔬菜可供选择食用,所以形成了以谷物、豆类为主,进食足量蔬菜,以动物性食物作为补充,兼食水果的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这种膳食结构内涵丰富,保健养生功效明确。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态农业的成功实践,为“寓医于食”——即利用饮食养生保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医食同源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食用、食养、食疗、食忌”之说。我国医学第一部总结性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已论及“美饮食”与“饮食有节”能够防病延寿,文中记述的“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谷肉果类,食养尽之”具体指出,饮食的配合是不可缺少的方面,把以药治病和以食调养紧密结合在一起。其中提倡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恰当搭配的日常饮食,能够达到营养培元,蓄精益气,预防疾病,延年健身的目的。唐代养生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中强调:“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并指出:“药性刚烈,犹若御兵”,而“食能排邪而安脏,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本也”。事实正如此,日常饮食之物,大凡有养生和防治疾病的功效,如大枣、芝麻、薏苡仁、蜂蜜、山药、莲子、桂圆、百合、菌类、柑桔等;而各类中药的原料,也多为可食用的天然植物、动物。医食同源的思想观念,使中国形成了独有的传统和制度。

顺时养生即顺应四时气候,其宗旨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顺应自然,天人相应,是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支柱之一。调和饮食滋味,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以饮食养生疗疾,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和调顺四时的原则。《礼记内则》上说:“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也论及饮食与四时、气候的关系,并对四时的主食提出了他的主张:春宜食麦,夏宜食绿豆、菽,秋宜食麻,冬宜食黍。由于四季气候存在着春温、夏热、暑湿且盛、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的特点,而人的生理、病理过程又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故要注意使食物的选择与之相适应。如在阳气生发的春季,特别是少雪温盛、气候异常时,饮食应该清淡,不宜过食油腻烹煎动火之

物,并应选食鸭梨、荸荠、桔子、甘蔗等果品为辅助,常食绿豆汤、绿豆芽等食物,取其清淡、甘凉,以免积热在里。在夏季,遇暑热兼湿之候,肤腠开泄、汗出也多,使人常易贪食生冷。寒冷之物太过则更伤脾胃。因此炎暑之季,切忌过食生冷与油腻厚味,宜食甘寒、利湿清暑少油之品,常可选食西瓜、冬瓜、白兰瓜等瓜果,常饮绿豆汤,并以灯心、竹叶、酸梅水、冰糖煎水代茶饮用,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养阴益气之攻。秋气凉燥,当少食辛燥,选用蜂蜜、秋梨等柔润之物,山药、苡米等健脾补胃之品。冬季万物潜藏,天寒地冻,阴盛阳衰,进食胡桃、羊肉之类,自可补肾助阳,以迎来年。

中医饮食与养生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包括“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故大众遵循:“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平衡膳食原则。对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五谷为养”之“五谷”,泛指米、谷、麦、豆等多种粮食,即中国人常说的“主食”,这些主食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脂肪含量极少。按照中医理论,五谷能养五脏之真气,故称为“养”。应该说是抓住了摄取营养素的主体和根本。“五果为助”之“五果”,泛指苹果、梨、香蕉、桃等多种鲜果和干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和有机酸。食用“五果”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在人体摄取营养素时,它能起到辅佐和协助的作用。“五畜为益”之“五畜”,泛指猪、牛、羊、鸡、鸭、鱼等动物性食物,即中国人常说的“副食”。它们含有丰富的脂肪、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食用动物性食物,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修补机体组织,弥补植物蛋白在质量上的不足。“五菜为充”之“五菜”,泛指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菌类等多种多样的蔬菜。它们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胡罗卜素、B族维生素、钙、钾、镁、铁等营养素。完全合理的食物结构还必须有蔬菜辅佐、补充,才能使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得以充实、完善。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提倡人们杂食五谷,并以此为主食,在为益的五畜、为充的五菜、为助的五果配合下,主副食互为补充,辩证施食,就能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气味和而服之”是指所吃的谷、果、畜、菜必须性味和合,才能补精益气,利于健康。

注意五味平和,勿使过偏,《黄帝内经》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古人主张饮食的五味要配合得当。大凡古人调和食物,按五行归类,酸属春,苦属夏,辛属秋,咸属冬,所以,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用酸、苦、辛、咸四味调和食品。

五味进食得当,能营养五脏,增进食欲,有益健康;但是偏颇太过,相关脏腑不胜负担,反易得病。饮食五味之入五脏,各有其走向,哪一味偏嗜都会使脏腑之气过剩,失去平衡。五味进食不及会造成营养缺乏,太过也会导致疾病,平衡适宜方能益于健康。现代医学认为:酸辛太过,会诱发或加重溃疡病;食用糖过量,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病、近视、龋齿都有密切关系;食用盐过量,是引起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饮食宜清淡,忌味重肥浓。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说“:厨膳勿使脯肉常盈,常令俭约为佳”,“善养性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凡可食之肉本无毒,或自死及着疫死,则有毒,食之者心困闷而吐痢。”清淡,是与浓厚肥腻相对来说的。一是指五味的进食适可而止,口味不可过重。二是说,宜常食新鲜蔬果、杂粮等营养丰富而易吸收的食物。少吃些肉,多吃些蔬菜、水果等其他有益食物是很重要的。清淡的食物,一般都有利于消化吸收,而且可防止多疾病。现代营养学证明,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有50种左右,可概括为七大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健康的人要全面摄取这些营养物,而不宜偏于某一种。多吃肉,特别是肥肉,容易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所以饮食结构以素为主,荤素同食,比较合理。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学习中医饮食与养生的理论知识,使我更加清楚中医养生所遵循的理论体系,及他内部蕴含的哲学原理。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中医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运用他们的聪明智慧,为中华民族留意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笔宝贵遗产,而且不止这样,我们还应该把中医养生文化发扬光大。

食疗与养生论文 篇11

1、早喝盐水如参汤,晚喝盐水如***。

2、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3、一日一枣,长生不老

4、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5、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养生不健康

1、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2、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3、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4、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很管用

1、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2、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4、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5、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

1、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3、常吃素,好养肚

4、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5、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1、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2、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3、先睡心,后睡眼

4、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5、饭养人,歌养心

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2、笑一笑,十年少

3、一日*,人生难老

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5、哭一哭,解千愁

1、常吃宵夜。会得胃癌。 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的臀部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较好。

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最好饭后吃。

8、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

10、少喝奶茶。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

12、远离充电座。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到肠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少吃,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20、睡眠不足会变笨,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21、最佳睡眠时间是在晚上10点。清晨6点。

22、每天喝酒不要超过一杯,因为酒精会抑制制造抗体的B细胞,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23、服用胶囊应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个吃), 睡前30分先服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驻;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发因素:熬夜,压力,烟酒,香鸡排。麻辣锅。油腻食物。调味过重的料理。

26、帮助头发生长:多食用包心菜。豆类;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每天一杯柠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还可以淡化黑斑。

28、苹果是机车族、瘾君子、家庭主妇的常备良药,一天一颗,才能让自己有个干干净净的肺。

29、抽烟又吃维他命(B胡萝卜素-A维他命的一种),会致癌,尽早戒烟。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个时期:月经来时,孕妇,临产前。生产完后,更年期。

31、抽烟,关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与膀胱癌有关。

32、饮酒导致肝硬化。引发肝癌。

33、吃槟榔会导致口腔纤维化,口腔癌。

34、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胆固醇会引发胃癌。

35、食物过于粗糙,营养不足时导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黄曲毒素。亚硝酸类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烟。拒吸二手烟。

38、适量饮酒,不拚久。不醉酒。

39、减少食用盐腌。烟熏,烧烤的食物。 40、每天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41、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五谷类及豆类。

42、每天摄取均衡的饮食,不过量。

43、维持理想体重。不过胖。

44、保持规律的生活与运动。

45、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确饮食习惯: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1,凉水洗脚有损健康。 2,夏季多吃苦味有益健康。 3,多喝水能防肾结石。 4,夏季不宜光着上身睡觉。 5,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 6,冬季洗澡次数不宜多。 7,冬季不宜长期待在温暖房间。 8,不宜长时间停留在冬季雾气中。 9,冬天不宜把围巾当口罩用。 10,冬天早晨不宜洗头。 11,健身前热身活动很重要。 12,运动损伤应“冷”处理。 13,步行适量能使大脑更年轻。 14,步行最有利于中老年人健康。 15,深呼吸不利老年健康。 16,老人晨练应先进食。 17,运动后应喝杯牛奶。 18,睡眠充足才有益健康。 19,情绪不畅会导致胃病。 20,手机贴膜会伤害眼睛。 21,员工不宜在办公室吃午餐。 22,午睡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23,不宜用沸水煎中药。 24,服中药不宜加糖。 25,不能用95%的酒精消毒。 26,日照每天过三小时才算健康住宅。 27,破损瓷砖辐射较大。 28,卧室窗户留缝有助于睡眠。 29,清晨不宜开窗通风。 30,热水袋比电热毯更益健康。 31,不宜用塑料袋保存果蔬。

。 32,筷子最好半年换一次。 33,牙龈出血要尽快更换牙刷。 34,正确刷牙比选择牙膏重要。 35,起床不宜马上叠被子。 36,晒被子不能拍打。 37,空腹不宜喝蜂蜜。 38,喝蜂蜜可解酒。 39,中医讲究早喝盐水晚喝蜜。 40,素食为主更适合中国人。 41,海带可预防高血压。 42,凉水洗脸好处多。 43,刷牙宜用温水。 44,洗脚宜用热水。 45,脚寒容易感冒。 46,干嚼食物可防止大脑老化。 47,上午晒太阳有利于冬季健康。 48,翘二郎腿会影响健康。 49,戴帽子不宜过紧。 50,常梳头有益健康。 51,长时间微笑和利健康。 52,强忍泪水等于慢性自杀。 53,小便时咬紧牙齿有益健康。 54,打喷嚏时不能捂嘴。 55,早晨一杯水很重要。 56,白开水超过三天不能喝。 57.每天一杯咖啡好处多。 58,咖啡要趁热喝才好。 59,酒后喝咖啡易发高血压。 60,喝下午茶有益增强记忆。 61,绿茶有益防治肝炎肝癌。 62,胖大海泡茶不宜长期饮用。 63,感冒不宜喝苦丁茶。 64,不应用保温杯喝茶。 65,晚饭后两小时饮用酸奶最佳。 66,不宜空腹喝酸奶。 67,喝完牛奶应喝口白开水。 68,常喝豆浆更健康。 69,豆浆不应与红糖鸡蛋同饮。 70,白酒不宜代替料酒做菜。 71,吃海鲜不宜喝啤酒。 73,鱼刺卡喉不宜醋疗。 74,胆固醇高者少吃鱿鱼。 75,海蜇皮能治高血压。 76,食肉过多对身体有害。 77,骨折初期不宜喝骨头汤。 78,炖鸡汤不要先放盐。 79,发烧时不宜食用鸡蛋。 80,茶叶蛋不宜多吃。 81,馒头比米饭更益补锌。 82,煮粥和烧菜不能放碱。 83,粽子的营养全面。 84,饭菜不宜“趁热吃”。 85,多吃黑色食物可补肾。 86,多吃玉米好处多。 87,不宜吃开口的糖炒板粟。 88,多食核桃有益心脏。 89.花生具有抗衰老作用。 90,常吃花生可预防胆结石。 91,常吃生花生可治胃病。 92,醋泡花生可以软化血管。 93,西瓜不宜长时间存放冰箱。 94,吃葡萄有利于护肝。 95,吃草莓有助于防止辐射。 96,甘蔗被称为“补血果”。 97,苹果营养全面。 98,苹果可降血压,降脂肪含量,保护前列腺,预防肺癌。 99,红枣有增强肌体免疫力的作用。 100,山楂易致胃结石。 101,肾病不宜食杨桃。 102,香蕉是廉价减肥药。 103,菠萝可以护胃。 104,芒果保健作用大。 105,烂水果不烂部分也有毒。 106,水果不如蔬菜有营养。 107,木瓜可增加胃肠动力。 108,芦荟能缓解亚健康。 109,胡萝卜有降血压作用。 110,胡萝卜下酒会中毒。 111,萝卜白菜不应混吃。 112,人参和萝卜不能一起吃。 113,西兰花营养价值高。 114,香椿浑身是药是宝。 115,香椿需用开水烫。 116,多吃番茄可防晒伤。 117,泡发干长香菇最好使用温水。 118,吃饭应先吃青菜后吃肉。 119,常吃大白菜好处多。 120,韭菜可补肾助阳。 121,茄子有益降低胆固醇。 122,洋葱可保护血管。 123,做菜勾芡有助保护肠胃。 124,黄瓜,西红柿不能一起吃。 125,豆芽一定要炒熟吃。 126,饭前不宜吃西红柿。 127,山药是冬季滋补佳品。 128,豆腐吃多对身体有害。 129,油炸臭豆腐不利健康。 130,红薯叶是宝。 131,红薯有了黑斑不能吃。 132,日常饮食应少吃胡椒。 133,多食味精影响视力。 134,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 135,干海带长时间浸泡才能除砷。 136,海带不是越“绿”越好。 137,黑木耳补铁效果最好。 139,香油更适合中老年人吃。 140,腐竹在豆制品中营养价值最高。 141,枸杞能“强精壮体”。 142,当归能增强肠胃吸收。 143,天麻炖鸡不可取。 144,男人不宜趴着睡。 145,饭后吸烟危害更大。 146,孩子厌食多吃醋。 147,儿童常吃面包好。 148,使用筷子能促进幼儿神经发育。 149,学生不宜补偿式晚餐。 150,儿童不宜多用鱼肝油。 151,果味维C不能让儿童当糖吃。 152,早餐吃燕麦有助于记忆。 153,鼻子出血时不要抬头。 154,儿童开灯睡觉患癌率增大。 155,打乒乓球可预防儿童近视。 156,儿童不可多吃山楂片。 157,儿童吃糖多了爱发脾气。 158,儿童喜食甜食容易体弱。 159,幼儿不宜经常服用止咳糖浆。 160,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很重要。 161,白天需要让宝宝运动多一些。 162,幼儿服药时要多喝水。 163,给孩子喂药不能用牛奶。 164,彩色T恤更能抵挡阳光。 165,浴后不宜立刻化妆。 166,晒后不能用热水洗脸。 168,束腰过紧可引发痔疮。 169,吸烟也会伤胃。 170,不含尼古丁的香烟仍有害。

1、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2、心血气不足,桂圆煨米粥。

3、萝卜小人参,常吃有精神。

4、常吃萝卜,不用医生开药方。

5、常吃萝卜常喝茶,不用医生把药拿。

6、吃萝卜,喝热茶,郎中改行拿钉耙。

7、九月九,大夫抄着手,家家吃萝卜病从哪里有?

8、萝卜抗癌,降福消灾。

9、萝卜缨子不要钱,止泻止痢赛黄连。

10、萝卜、干姜、梨,治咳有效又便宜。

11、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12、黄瓜鲜脆甜,常吃美容颜。

13、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14、多吃紫茄煮米饭,黄疸肝炎好得快。

15、多吃番茄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16、胡萝卜,小人参,常吃长精神。

17、红萝卜,显神通,降压降脂有奇功。

18、韭根韭叶,散瘀活血。

19、盐醋防毒消炎好

20、青龙白虎汤,喉病保安康。(俗谓橄榄是治喉病的“青龙”,萝卜是治喉病的“白虎”)

21、包饭用荷叶,清香又解热。

22、鲜藕止血,熟藕补血。

23、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24、红枣芹菜根,能降胆固醇。

25、红枣黄芪汤,补血养气好效方。

26、酸枣加白糖,安眠帮大忙。

27、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28、常把核桃吃,润肤黑发须。

29、早晨喝杯淡盐汤,胜过医生去洗肠。 30、一日不吃姜,身体不安康。

31、姜开胃,蒜败毒,常吃萝卜壮筋骨。

32、冬天一碗姜糖汤,去风去寒赛仙方。

33、冬有生姜,不怕风霜。

34、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35、晨吃片姜,赛过人参鹿茸汤。

37、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8、平常绿豆芽,通便催奶下。

39、赤豆利脏腑,祛毒又滋补。 40、热天一块瓜,强如把药抓。

41、一天吃点枣,气壮身体好。

42、一天吃三枣,终生不显老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 篇12

彭国球现任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兼心身医学门诊主任,是一名资深保健医生和心理医生。在他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其工作岗位有过几次大的转换――从内科到急诊,从急诊到保健,再到心理治疗,但无论工作角色如何转变,做一名好军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是他一路跋涉前行的动力,他一直心怀“医者仁心、大爱先行”的理念,执着地走到今天……

急诊易救人“身命”,

难救人“心命”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1985年,从军医大学毕业的彭国球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第三四医院(现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先后在大内科、重症监护科(ICU)、放射、检验、心电图、超声和病理等科室轮转两年多,又分别在血液、内分泌、神经内科等专科做了5年的住院医师。1992年医院新成立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他被选中,成为首批急诊医生,也是我国最早的、为数不多的急诊全科医生。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压力很大,对医疗技术、体力和心力的要求都很高,很多医生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坚持不下来,但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

在急救部这个临床医学的最前沿阵地,每天都会见到各种各样甚至是千奇百怪的疑难患者,也会有许多生命垂危、命悬一线的伤病者需要急诊抢救,这最考验医生的知识、技能和爱心,也最需要医生的果断、勇敢和责任担当。十多年急诊急救的摸爬滚打,炼就了彭主任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分析能力以及快速判断病因、做出正确决策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的应急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彭主任向记者介绍说,多年前,他在执行一次重大保健任务期间,一位政府高级官员在餐厅用餐,正在吃火锅时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呼吸停止,面部青紫。周围人被吓得手足无措,正在另一个餐厅用餐的彭主任迅速赶到现场,凭着多年的急救经验,很快便判断出患者系气道异物梗塞导致窒息,当即迅速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当时这种急救方法即使在医院掌握的人也不多,还远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徒手就地抢救。很快患者气管里喷出一团豆腐,窒息解决了;一会儿,患者便长长地喘了口气,慢慢恢复了神志,得以起死回生。原来,这位领导一边吃火锅,一边和同桌人聊天,聊到兴头上,不经意间,将又烫又辣又麻的豆腐呛到了气管里,引起气道堵塞而危及生命,要是没有现场的快速准确判断和正确救治,后果将很严重。

彭国球在急救部工作十余年,参加上千次急救,看到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然而,令彭主任感悟最更深刻的是“时间就是生命,不放弃不抛弃”的急救理念。

1996年急救的一个病人,对他的从医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谈起这段往事,彭主任深有感触地说,那是1996年初秋的一天早晨,风和日丽,气候宜人,正值他值班。一阵急促的救护车警报声响过后,一名刚满21岁的女大学生被送进了抢救室。原来,这名女生在家割腕、企图自杀,家人发现后呼叫120送来。接到患者后,彭主任紧急为那名女生清创处理伤口,幸亏发现及时,失血不多,女大学生没有生命危险,当天便出院了。哪知道,就在当晚,那名女生又因服了两瓶安眠药而再次送来急救部。当时,女大学生已昏迷不醒,彭主任和值班护士立即进行紧急抢救,又是洗胃,又是输液解毒,又是吸氧,又是心电呼吸监测等等,抢救了整整一晚后,女生终于苏醒了。留观治疗一天后,病情稳定,女大学生被接回了家。谁料,接连两次抢救后的第三天,那名女大学生又在家打开煤气自杀,再一次被家人及时发现,又经彭主任带领他的同事抢救后转危为安。一周后,那名女生开车故意撞上了道路中间的隔离栏,导致腿部骨折,再次被送进了三四医院急救部。

――短短两周,那名女生居然“不折不挠”地自杀了4次!当时,彭主任一直苦苦思索:是什么样的打击使一名花季女生如此强烈、如此反复地想尽办法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哀莫大于心死。”在与家长的沟通交谈中了解到,女生有一个比自己大一年级的男友,在女生家的全力支助下男友出国,原本说好一年后女生毕业也出国,一道留学生活,可男友刚刚出国两个月就无情地和她分手了,因此,女生便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认为只有自杀才能摆脱失恋的痛苦……

彭主任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由此认识到:急诊医生只能挽救人肉体上的伤病,而心理上的“伤病”又有何药可医?现在的急诊易救人的“身命”,难救人的“心命”。他决定想办法帮助女生彻底走出心病的阴霾,要根治她心上的“伤病”。于是,彭主任为女生请来了一位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和治疗,女生终于彻底从失恋的情感桎梏中解脱出来,重新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从这个特殊的病例中彭主任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急诊医生,以前仅仅是救助了病人的身体,只解决了表面问题;而有些患者需要更深层次的心理救助,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否则,急诊投入大量人力、精力、物力、财力抢救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仍会因患者不健康的心理行为而毁于一旦,甚至出现无法弥补的遗憾。

因此,彭国球主任萌发了去研修医学心理学的念头,当一名心理医生,治病先治“根”,救人先救“心”。医生既要救人“身命”,也要救人“心命”。从此,彭主任又与医学心理学结下不解之缘……

保健优于治疗,

补“短”重于扬“长”

2001年,彭国球从中科院心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后,先后又通过了首批国家和军队的心理医生资格考试,并创建了三四医院的精神卫生与心理门诊,兼职挑起了心身医学科的大梁。

“我决定研修并兼职投身临床心理学,虽然自己要学的东西多了,工作也更忙碌更辛苦了,但能更好地全面掌握医学的三种武器:‘药物、语言和手术刀’,这样,患者无论是肉体的伤病,还是心理的伤病,我都能予以帮助。”彭主任充满自信地对记者说。

这时的彭主任正在急救医学和心理治疗这两个园地辛勤耕耘,他无论是作为科室行政领导,还是学科带头人,都得心应手,顺风顺水……

然而,正当彭国球大展身手的时候,2005年他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调他到中央军委机关门诊部当主任,从事专职干部保健工作。面对新的任务、新的挑战,他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到新的岗位报到上班了。“如果说爱一行干一行是军人的幸运,那干一行爱一行就应是军人的使命。”

自2005年以来,彭主任一直负责八一大楼门诊部的医疗保健工作,为中央军委办公厅干部战士和离退休老将军老干部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在八一大楼的军委和总部首长提供医疗急救服务。他曾多次组织对突发疾病的老干部和首长进行抢救,获得了各方的高度赞誉。在此期间,彭主任还先后20余次参加全国“两会”、国家和军队重大外事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并担任负责人。他成功抢救的病案被选为中央保健局教学病例。因成绩斐然、贡献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中共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他“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中央军事委员会保健委员会先后两次授予他“全军干部保健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又荣获“总医院建院60周年突出贡献奖”。彭主任还创造性地提出“人生健康法则”和“人体健康九大营养素”等新的学术观点,为我国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作出理论创新。缘于这些新的学术成就和广受欢迎的健康宣教,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连续多年授予他“优秀科普专家”,2012年又获“全国优秀科普名家”等荣誉。

作为一名资深的临床医疗保健心理医生,彭主任在采访别向记者阐释: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健康账户,长大成人后独立生活时,父母已经给这个专属的健康账户存入了一笔固定的基数。往后的每天每时每事,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在和这个账户打交道,是往自己的健康账户里存“钱”,还是从自己的健康账户里取“钱”?这主要是由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人的健康状态是由身体最差的器官的功能状态决定的,而不是由最强的器官的功能状态所决定。所以,对于个人保健来说,预防优于治疗,补“短”重于扬“长”。身体是事业的本钱,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个人健康的维护在人生每一阶段都必须十分重视,并要极其认真对待。每个人都要树立“保持健康是人生第一责任,保持健康是人生第一要务”的理念,因为健康不仅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我们的家庭,属于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属于我们的单位和祖国。

彭主任继续说,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就要建立起自己应知必知的有关医学保健养生防病的知识结构,培养甄别健康信息的一般能力,并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让自己具有科学实用的养生之道、保健之法、强身之术、防病之器。

心理学不仅惠泽患者,

更能服务社会大众

从1997年起至今,彭主任帮助了数以千计的人摆脱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痛苦。谈及他从医的职业生涯中横跨的几个学科时,谈得最多的还是他非常钟爱的心身医学。

据记者了解,心身医学主要指研究心身疾病、即“心理生理疾患”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治和预防的学科。其广义的概念是研究人类同疾病斗争中一切心身相关的现象,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其含义非常广泛,是当前国际上引人瞩目的新兴学科之一。

在采访中彭主任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显著加快,加之市场经济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合理、诚信信仰缺失,人口独生子女化、城市化、老龄化等因素,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凸显,人际关系更加紧张,人们普遍感觉自身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更多、更大的压力,感觉活得很累,普遍缺乏安全感、幸福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呈现井喷之势。因心理不健康引发的社会事件时有发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曾说,人可以在不增加外在物质条件和不改变客观环境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改变自己的心理,感知更多的快乐幸福,使生活更加美好。这正是当前中国社会最需要的一种社会心理共识。

彭主任在日常工作之余,潜心钻研学术,发表了很多医疗、心理保健方面的文章。他提出了个人养生保健“七、八、九、十”的理念和观点。“七”是为人处事七和原则: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单位和顺、人际和气、邻里和善、家庭和睦、个人和美;“八”是健康法则: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远离淫毒、避免伤害、充足睡眠、心理平衡、早防早治;“九”是健康九大营养:空气、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植物营养素;“十”是健康管理十大要点:饮食与体重,运动与休闲,睡眠与情绪,血压与血脂,血糖与尿酸。

此外,彭国球主任还提出了“和美人生学”。他认为和美的人生并不注重强调职位的高低、业绩的大小、财富的多寡,更注重强调自己内心的平和、中和、内和外顺;不注重强调一时,更注重强调一生;不注重强调有多少人生辉煌,更注重强调减少或不留人生遗憾;特别强调的是对和谐社会的贡献和个人快乐幸福的体验。人要“成功”,需要许多主观客观条件和机遇;所以,任何社会和时代都总是只有少数人“成功”了,多数人是平凡普通的;而人要“和美”,则更多的只需要主观的修为,社会中大多数人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就都能达到,“和美”的人可以成为社会的主体。“成功”的人未必幸福快乐,“和美”的人则一定是快乐幸福的。

推广普及和美人生学和积极心理学,发展好心身医学,拯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痛苦焦虑的患者,还能缓解很多家庭和社会矛盾,解决诸多社会现实问题,服务社会大众。

采访中记者偶然了解到,彭主任的家乡正是曾经走出过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战士雷锋的故乡――湖南望城。“雷锋精神激励鼓舞着千千万万人成长进步,我也是其中之一。雷锋无私利人、乐于奉献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彭主任谦逊地说,“我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医生。我相信,常怀感恩心,爱心就常在,好运就常在,快乐就常在。”

专家简介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 篇13

甲亢、抑郁症、颈椎病成大学生常见病

谭玲玲是一名大四学生,暑期回到学校进行保研考试的准备。她对自己期望值很高,心里想着考研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因此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来看书复习,甚至于饮食、作息都不规律。巨大的压力导致谭玲玲的情绪很不稳定,遇到烦心事,她的情绪就会愈加恶化。一年前,谭玲玲患上了甲亢,手抖、心悸、注意力难以集中,一直吃药,到现在还未完全康复。

某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张春燕,辅修了教育学院心理学作为第二专业,今年暑假,她到医院精神科进行实习。经过了几个月的实习后,张春燕发现精神科不少病人都是与她同龄的大学生,甚至是高中生。他们普遍的症状是性情孤僻、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等。实习过程中,她同不少同龄的病人进行沟通发现,压力过大常常会引发学生们许多病症。

在中医学院学习针灸推拿的王成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暑假实习期间,他的带教医生老师给实习生们进行身体检查,结果发现很多同学有脊柱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过去,这类疾病多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现。现在却大量地出现在大学生们的身上。

就业压力大易造成心理问题

广西行为医学会副会长王翔南教授说,在近段时间他了解到,不少大学生的疾病原因都是缘于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大,加上生活作息的不规律,导致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学生,由于尚未在社会磨练过,遇到困难和压力难以自我疏导,于是,心理问题越积越多,最后变成严重的疾病。“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主要集中在‘焦虑’和‘浮躁’这两点上,由升学、学习、就业以及情感方面的压力造成。”王教授说。

王教授统计过,今年前来找他们做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比去年上升了15%~20%。这些学生多是毕业生,遭遇自谋职业不理想、自主创业失败、报酬低导致频繁跳槽等困境,喜欢和人攀比,容易怨天尤人,最后患上精神疾病。社会和家庭应该给这些大学生更多关爱和帮助。

自恃年轻,生活无规律

22岁的杨新7月份刚刚毕业,他和大多数大学男生一样,对养生不太“感冒”。他认为,养生是钱财富余的人才做的事情,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没有必要也没那个条件去养生。杨新告诉笔者,在大学四年期间,几乎都是每晚上网到凌晨才休息。偶尔和班上同学出去聚餐,一喝酒就喝到次日凌晨2时许才结束。

杨新这样的生活习惯,在同宿舍的同学当中,居然还算是规律的了。同学中还有人通宵上网,第二天白天倒头大睡。尤其是到了大四,毕业实习结束之后,所有的课时都完成了,同学们只需要自己准备好毕业论文,迎接论文答辩,大家的生活更是没有规律可言,有的人甚至日夜颠倒。

还有青春做本钱的杨新,可以依然自信地说出养生与他无关的话语。但是已经步入职场一年时间的李非,却不敢说出那么大胆无畏的话来,因为她刚步入社会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切切实实地吃到了不注意身体带来的苦头。

以前在校期间,李非跟很多大学生一样,饮食非常不规律。只要没课她就经常熬夜,基本不吃早餐,还常吃泡面,晚上饿了就啃饼干。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差不多四年,到了最后一个学期的考研备战时,她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犯困疲劳,这样的身体情况根本无法支撑高强度的课业复习。为了补充足够的营养,在备考期间她拿着一个家庭装大容量饭盒到食堂打饭,每天按时吃饭成为首项必完成的功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李非的身体状况才逐渐好起来。李非离开学校后,进入一间物流公司工作。现在,她比起在校期间更为注重身心的保养和充电。她的作息时间和饮食变得比较规律,每天早起早睡,按时定量吃饭,周末还进行晨练。对她而言,健康生活才能够在上班时间保持绝对清醒和旺盛的精力。李非深有体会地说:“不仅是大学生需要早养生,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注意,并且从小就要注意。底子打得越早越好。”

大学生中也有养生达人

大学应届毕业生洪芸芸,在同窗好友心目中可谓是一个养生达人。她以养生为乐趣,爱好收集养生知识,也有着不少别出心裁的养生经验。运动、饮食、保养品。在她的养生经里一样都不能少。从高三开始,她一直坚持练习瑜伽,大学期间更是深入练习,还当上了学校瑜伽协会的会长。她的宿舍门后,常年挂着瑜伽动作教程图。

因朋友是营养协会的会长,洪芸芸会获得他关于营养餐的建议。尽管学校生活条件有限,但她也会想出不少办法进行她的“养生大计”。她特地买来榨汁机生榨果汁,减肥塑身和补充营养。此外,在不算宽敞的宿舍,洪芸芸还经常做些简易运动,她很喜欢这些运动,既不花金钱也不占用太多时间,“这个可以疏通筋络,是我爸爸教我的。”她说。在女性生理期期间,爱好养生的洪芸芸也有自己的保健方法。“我会吃些补血的固元膏和红枣,还冲红糖水来喝,尽量少洗头,注意保暖,用温水泡泡脚。”

注重养生几年,洪芸芸也有自己的体会,她认为,每天身体都在慢慢衰老,只是年轻人现在新陈代谢快,衰老不会明显,但是慢慢会有所体现。所以在年轻时就进行养生是非常必要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