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及优秀6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本文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论文及优秀6篇。

论文模板及 篇1

新闻网站编辑工作实习总结

通过两年半的理论学习,我终于对文化产业管理有了深刻的了解。但是,在考虑实习工作时,还是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新,我们的实践学习也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最后我听从学校的安排,到了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洛阳网进行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从事的是网络编辑工作,同时还参与了洛阳网开展的部分活动,对洛阳网的各种工作和运作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在洛阳当属最大的媒介组织,它分为很多个部门,他不但有纸媒,还有网媒,还有新增的移动公交电视台也是在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的带动下新建立的传媒平台。各个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操办洛阳较大的文化活动,例如牡丹花会的宣传工作、围棋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此外,洛阳的各种会展活动也是由报社牵头举办的。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洛阳网营销部策划的结婚采购会,对洛阳的会展活动品味有了一定的认识。

虽然在报社做的最主要的工作是网络编辑,但是从事网络编辑之前,只知道报社有编辑,对网络编辑这个名词可谓是闻所未闻。后来经过洛阳网的老师们的耐心讲解,慢慢对新闻网站的编辑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刚开始,每天都是对着电脑对各大新闻网站的新闻进行

浏览。刚开始老师让我做的只是简单的筛选热点新闻,提炼标题,后来慢慢的就学着上传新闻。起初每天就是相同的工作:复制加粘贴,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搬运工”,觉得这份工作很枯燥。而后在这四个月的工作中我完全否定了之前的想法。

在这四个月的工作中,由于自己是新手,碰到了很多的问题,在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的差错。但是从中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在工作中不断的成长,一份艰辛一份收获。

1.新闻上传方面

网络新闻不比纸质新闻,它更灵活多变,需要我们对网民的心理兴趣进行探究。刚开始做网络编辑时,不管网民是否喜欢看,总以为只要把新闻上传到网络上就可以了,不会去顾及其他的事情,就像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后来史老师告诉我,在选择新闻的时候不但要及时了解当天媒体的焦点是什么,还要想想什么样的新闻才会引起网民的兴趣,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在筛选新闻的时候,要针对网站开的各个栏目,进行分类提取重要新闻。各个栏目之间最好不要重复,尤其是重要的焦点新闻,在这一点上,电子报纸跟纸质报纸是相同的。

在上传新闻的同时还应该仔细查看新闻里的内容,不能光看了一个标题觉得还不错,就直接把新闻上传了,这样往往会出错。其实并不是每个网站里的新闻都是百分之百的正

确,有些新闻也是会有错误的,特别是日期方面。在上传新闻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审核一下日期,不然就造成了时间的不吻合,新闻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新闻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在选择新闻的时候还有考虑新闻的真实性,因为网络是灵活的新媒介,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完善,把关人的工作很多做的还不到位。有些新闻的来源有待考证,不能为了博眼球就传播虚假的信息。

2.标题更换方面

每个网站中首页头条新闻的标题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将直接影响到该网站,所以说头题的选择不能随随便便就定了。洛阳网不但是纸质报纸的电子版,而且有很多相关栏目对当天的新闻进行讨论互动。每份报纸本身就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洛阳日报是比较严谨的,关注各种政治民生大事,而洛阳晚报则是比较灵活的,爆料社会的各种新鲜事。在选择各个版面的内容标题时,一定要按规律出牌,针对各份报纸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头题。

新闻网首页小栏目中标题的选择,也是锻炼网络编辑的。一种总结能力。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都是一行选择一条新闻,而且就是把新闻的题目原模原样的照搬。而后在工作中我才渐渐明白,放在首页的标题是可以自己编辑的,最主要的是要把文章的重点提炼出来,当标题字数超过了它的位置,那么就要考虑精简标题。一般情况下都是把

有关的内容放到一起,这样看起来比较系统,使整个版面看起来更紧凑,网民翻看的时候更方便。其实一个好的标题是网络编辑在内容编排方面的第一步,是可以影响新闻的点击率。

以上所说的种种不足之处,我也在不断的改进。这些问题也反映出自己在业务知识方面不够扎实,需要不断的进取弥补自己的不足,只有把业务知识学好,结合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在工作中更好的成长。虽然说文化产业学的比较宽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只要认真实践,做起来并不一定比新闻专业的差。因为网络编辑是集各种能力于一身的,只有多多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技术,才能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以下是我觉得该如何做个合格的网络编辑。

1.具备一定的新闻收集能力

网络编辑所做的事就是要去网上收集新闻,由于受很多方面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能收集的。而如何迅速准确的收集到我们所需要的内容并能够判断内容的价值以及内容的正确性和合法性,是一名网络编辑最基本的技能。其次要了解当今社会的热点,网民所关注的问题,要主动去贴近网民,而不是让网民来告诉你发生了些什么。

2.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知识

乍一听“网络编辑”,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网络应用的能力,然后才是编辑。也就是说,网络编辑“吃饭”就是要靠计算机,这就要求网络编辑要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一些程序问题,可以说是网络编辑最基础的要求。

洛阳网是洛阳日报报业集团下的重要部门,本身是以纸质媒介起

家,再加以计算机技术,在短短的几年里,已经初具规模。报社有很多资深的笔者,更不乏计算机精英。在洛阳网实习的这段时间,我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明白自己在知识积累方面有待提高。

3.具备对新闻内容、标题的加工能力

没有从事过这行的人都认为网络编辑就是重复的复制加粘贴,不需要动脑筋。如果这么想大家就大错特错了。作为网络编辑的我们确实是从网络上收集许多的新闻,然后复制下来,但并不是大家想的Ctril+V就可以了,有很多新闻还是需要编辑处理过才能在网站上发布的。原班原样的新闻发布其实就和盗用没什么区别,每个网站都有它不同的特色,自然也就需要有它特色的内容在其中,吸引客户的眼球。所以,网络编辑就需要具备新闻加工的能力,把收集来的新闻通过自己的加工改变成为自己网站的特色新闻。本人在造访其它网站时,就发现很多的网络编辑对自己网站的新闻会有所加工再上传。 个人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还是很欠缺的。记得有老师次告诉我,有些新闻如果是讲同件事是可以形成“相关链接、相关新闻”的。在他告诉我之前我根本不晓得还能这么做,更别说如何去做了。其实把新闻间形成个联系不但能让网民更好的了解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而且还能增加网站其他文章的点击率。

当我们收集到新闻时,它都是有题目的,而我们也常常不加思索的就把这题目用在自己网站的首页中。其实当网民浏览新闻时,第一眼还是看到新闻标题,我们也只能通过好的新闻标题来吸引网民。可

以说新闻标题的加工是非常重要的。

4.具备一定的创新、策划能力

网民打开网站都会有第一感觉,就像是人与人见面一样,会有第一印象,而这种视觉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会影响到网站的点击率。而我们作为网络编辑就必须不断改变新闻网的风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有策划网站的能力。在制作牡丹花会专题时,我把历届牡丹花会的专题看了很多遍,每年都会有变化,但是与其它专题相比,可以说制作的不是特别好。今年制作牡丹花会专题的时候,洛阳网进行了内页的改版,在保留原来的栏目基础上,增设了几个新的栏目,改版也是为了更好的传播牡丹花会动态,更好的贴近网民的生活。

在制作专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很好的策划能力。所谓专题就是对某个关注程度较高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新闻事件、人物、现象、问题等进行的集合式的报道。一个好的专题已经成为网站提高访问量和增强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在策划专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网站定位、网站技术条件、专题对象的价值,而在完成之后还要加强专题的及时更新和栏目间的互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自己,不断的思考。

我相信自己在了解了网络编辑的的责任后,会更好的学习,为自己的工作和网站带来更多的利益。

推荐论文模板 篇2

本设计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为4.2米,总建筑面积近为5448.5平方米,室内外高差为0.60米,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二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基础采用独立基础。

下面说一下整个设计的大致流程,分为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两部分。

首先,建筑设计部分。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设计。平面图一开始先根据任务书的资料拟定平面布置,平面划分为使用部分与交通联系两部分,使用部分的确定就是满足各个使用方面的要求,交通联系部分主要包括门厅、走廊、楼梯等的确定。

本建筑设有南北两个出入口,北入口主要针对读者流,设有两部楼梯,南入口主要为工作人员出入和书流,设有一部电梯和一部楼梯。有效避免了人流交叉。

一层设有两个书库,报刊阅览,电脑检索以及工作人员办公用房,二层有书库和多功能,多媒体,录像语音室,三层主要为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及自习室。

平面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满足建筑各部分使用功能的要求,比如使用部分考虑房间的面积、通风采光,交通联系部分考虑安全疏散,人流量,防火的要求等。然后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的修改完善。立面图和剖面图都是根据完成的平面图绘制。

其次,结构设计部分,本设计采用框架结构,纵横向双向承重。初估构件截面尺寸后,进行荷载计算,把楼层荷载简化为梁上线荷载与柱上集中荷载。接下来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竖向荷载采用的是弯矩二次分配法和分层法, 水平荷载采用d值法。地震作用下的内力首先由底部剪力法求出每层所受剪力,再由d值法求出每根柱子所受到的剪力,求反弯点,从而求出弯矩。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与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区别在于每层的剪力由等效公式求得,下一步就是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我采用的是分层力矩分配法,其中要进行内力重分布、调幅等。接下来进行内力组合,分为有地震作用下的内力组合与无地震作用下的内力组合,而后选取最不利组合进行构件截面设计,最后进行的是,梁柱配筋计算和基础的设计。

pkpm部分建模与荷载的主要参数一般自于手算计算书,pkpm与手算不同之处是手算只算了一榀框架,而pkpm计算了整楼模型,并自动计算构件重,更精确一些。pkpm首先是建模,其次是荷载输入,荷载输入要明确的是梁间荷载此时只有填充墙产生的线荷载,并且这一层的梁承担的是上一层梁的线荷载,荷载输入完毕进行的是相应的参数正确的输入与计算,然后绘制梁板柱配筋图,最后进行图形输出转化与修改,另外楼梯的设计配筋单独完成。pkpm计算结果与手算书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以上就是我设计的主要内容,谢谢!

论文模板及 篇3

《xx分析杂志》编辑部:

我单位 撰写的文章“ (论 文 题 目) ” , 稿件编号: 经我单位审核,符合投稿要求。论文内容真实,数据可靠,不涉及泄密,作者署名无争议,未曾公开发表,不存在一稿多投。作者及我单位同意你刊出版权声明,并接受编委会对稿件的审核修改。 现推荐投稿你刊,请审核刊用。

此致

敬礼

作者工作单位名称 (加盖公章)

年 月 日

数学论文 篇4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互联网教育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优化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利用优质教学资源,结合网络平台做好大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大学数学;互联网环境;教学研究;教学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数学教学已逐渐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我国各重点大学于2013年起已开始通过慕课平台进行网络在线教学,到目前为止,这种与互联网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正在成为一种“新常态”。许多院校把部分教室改成了卫星和因特网连接的多媒体演播室,将网络延伸到了校园的各个角落。对于大学数学课程,如何有效地结合当前的网络资源及大学数学课程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从而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到辅导为主的角色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是大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并没有将教师的主体地位转变过来。由于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致使教授者认为只要教师教学生才能学得懂得思想植入脑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多少改变,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缺少课堂设计,缺少与其他专业领域的贯通、缺少新度。在教学中,对概念理论讲得深,致使学生听不懂,缺少了场景的代入,先理论后应用的方式,忽略了学生思考和问题式能力的培养,缺少了搭梯子的过程,也缺少了学生再学习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的技术能力还没有达到教学要求。由于高校年龄偏大的教师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对新型的互联网技术接受慢,不善于使用和搜索迭代更新的网络教学资源。现有的考核方式仍然延续传统的考核方式,并未真正细化考核方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缺少教学能力的创新。

二、互联网环境下大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一)在互联网环境的背景下,对大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育模式已滞后于现代教育的发展。陈旧的教学手段和保守的教学方法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性和主动性难以激发,致使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很难提高,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教学资源。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将网络资源融入到教学中,促进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教师要立足于教育的本质,结合当前教育教学资源,不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当前,互联网教学模式已改变了很多教师对网络教学的认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在线学习方式也是对传统大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挑战,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当前资源,把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教学,有针对性、有效性地开展网络资源模式下的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互联网环境有效促进了大学数学的金课建设工作2018年11月,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吴岩司长作“建设中国金课”主题报告,阐述了什么是“水课”,什么是“金课”。如何“去水增金”,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根据课程特点认真研究和思索。在互联网信息化如此飞速发展的时代,对金课建设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向。大学数学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充分利用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教与学方法的创新。混合式课程资源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学校进行各项教育建设的突破点。大学数学课程作为基础学科,为后续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学科,探索其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必要也是重要的。

(三)互联网环境下有效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将互联网引入到大学数学教学中,是因材施教的一种方式。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如此发达,教师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学习。由于在校学生数学基础和学习习惯各不相同,采用相同的方式方法教学,会导致尖子学生学习欲望没有激发起来,基础薄弱的同学又感到很吃力,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所以可以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对外免费开放的重点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丰富网络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化方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互联网环境下大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措施

(一)构建适合本校学生教育教学的网络平台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由传统的一根粉笔就能完成整堂课教学的时代已经落伍了,所以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将现在教育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中。以长春光华学院为例,目前我们学校大部分课程都有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数学课程是以学习通作为辅助教学平台的,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将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微课视频、作业、试题等资料上传到这个平台,学生们学习起来都很方便。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作业、试卷的批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通过这个平台都有所体现。去除了保守和机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将信息化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化教学模式之间的紧密结合。

(二)合理地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将重点院校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引入到教学中,可以将名校网络视频教学、名师微课、教学案例、数学实验等优质教学资源根据需求进行材料整合,引入到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开阔视野,培养学生查资料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将网络课程中独立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做成相应的微视频或设置一些问题,为教学做补充。充分体现学生本位的教学本质,实现教师“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的目标转变。

(三)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大学数学是逻辑性、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怎样上好这门课程,是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想上好这门课程即要有课程的整体设计,又要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做精确的教学设计。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分析,给出数学课堂教学的宏观设计。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教学阶段:课前、课中、课后。课前为预习阶段,教师提前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在线测试上传到构建的网络平台,供学生们提前学习;课中为新课讲解阶段,教师将重点、难点等教学任务传授给学生,并进行问题讨论、评价;课后:回顾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反思、讨论交流。同时,教师每次课一定要进行教学反思,将教学中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师还要上好每一堂课,每一堂课都要有微观的教学设计,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要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资源及视频,以三本学校学生为例,学生入学时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在选择视频资源时一定要让学生能容易接受,理论强的课程对于学习能力强并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推荐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最好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例子,让同学们觉得数学就在身边,也可引入一些视频,让同学们觉得数学课堂不是枯燥的,从实际生活上升到理论的学习更能让学生们理解和接受,同时也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在教学中还可以将好的数学实验演示视频给学生们观赏,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课后也要留好学生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能在课下也有再学习的过程。

(四)结合网络学习,做好评价体系做好与网络资源结合的教学模式,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将学生的在线网络学习数据做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互联网环境下大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意义

互联网模式下的大学数学教育教学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优质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模式,以设计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发展。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本质。互联网模式下的大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优化了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大学数学教学效率。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学推动了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车轮,创造性地开辟了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之路,宏观角度辅助教师的教学及学校的发展,为学生营造了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鼓励了学生多边学习,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袭杨,于辉,张丽,宋千红,田宏.基于MOOC构建大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140.

[2]陈甦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职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2):98-99.

[3]杜秋霞.浅谈混合式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7):68.

[4]倪雪华.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0):154-155.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参考范文 篇5

高职院校图书馆移动化学科服务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也逐渐开始进行移动学习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因此,如何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图书馆移动化学科的服务体系构建成了图书馆工作人员所需要解决的课题。基于此,笔者就高职院校图书馆移动化学科的服务体系构建进行了以下探讨。

1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其属于新型学习方式的范畴,该方式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学习者可以在各种地点以及不同时间实现对相应知识的灵活、有效获取,达到学习目的。

2移动化学科服务优势以及相关工具

2.1移动学习具备的具体应用优势

移动学习是对电子化学习的一种继承,具备与电子化学习相同的一些特点,其应用优势详情如下:①与传统学习相比,移动学习具备的一大优势是能够克服时空的限制。长时间以来,读者一定要通过图书馆或者计算机等来获取相应资源,享受学科服务,其接受服务的实际时间以及具体位置方面具备固定性特点。基于移动学习,读者可克服时空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以及任何地点享受相应学科服务[1]。②过去,移动学习长时间处于口号式阶段,主要是因为移动设备在市场价格方面处于较高水平,造成移动学习无法得到大范围普及。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国产智能手机价格的下降,为移动学习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十分有利于推动移动学习

③智能手机能够选择各种社交应用软件进行安装,此类应用互动性较好,能够提升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2.2移动学习过程中的常用工具

2.2.1移动QQ。截至2014年,腾讯QQ的同时在线用户超过2亿人,腾讯公司在手机QQ技术方面已发展较成熟,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所以,借助移动QQ能够为读者以及高校图书馆二者间的学科服务提供有效沟通渠道。此外,QQ群还能够为学科服务人员以及被服务对象之间的良好互动服务[2]。

2.2.2微博。微博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相当一部分高校图书馆拥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并利用微博来发布一些图书馆信息。现阶段,新浪以及腾讯是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两个微博服务商,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手机客户端,可以方便用户借助手机来享受微博服务。

2.2.3微信订阅号。微信订阅号由腾讯公司微信团队负责推出,属于新型功能的一种。所有微信用户都能够免费开通,并通过订阅号来发布相关信息,而关注相应订阅号的用户均能够有效接收其发布的信息。同时,微信订阅号能够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

2.2.4微信服务号。微信服务号也属于移动学习过程中的常用工具,是微信5.0版本的新功能,用户除了能够借助该功能实现信息及时发布外,还能够开展相关业务办理服务[3]。

3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方面的创新分析

3.1充分利用“微讲座”模式

学科服务一直都十分重视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然而,投入大量时间来加强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此外,数据库资源在一般使用方法上相对较为普遍,已经不再需要进行大规范使用培训。所以,部分高校图书馆转而尝试耗时较少的“微讲座”。如: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在举行学院例会时,会花费5至10分钟的'时间向老师讲解数据库相关特殊功能,节省培训时间,同时保证相应培训内容均能传达,这样既能够避免对学院会议进程造成影响,又能够促使培训效果大幅提高[4]。该类教育方法在移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高校图书馆能够筛选出一些特殊的资源,并利用各种技巧对相关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图书馆可以录制一些小视频或者制作一些简短的培训课件,将其发布至相应的移动学习的平台,方便学习者接受服务,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

3.2资源数字化加工以及处理

在移动学习时代背景下,读者通过各种移动设备对相关学术专著以及论文等进行阅读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文献在数字化技术方面发展得已经较成熟,另外,数据库商在移动化阅读技术方面越来越好,能够为图书馆的移动学科服务创造良好条件。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加强与院系之间的合作,安排专业教师提供各种教学方面的参考书目,由图书馆对其实施数字化加工以及处理,同时将这些资源上传到相应的移动阅读平台,学生通过移动阅读设备实现对平台的有效访问,及时了解相关参考内容[5]。

3.3通过移动终端加强学科服务

以前,部分传统学科服务要求读者亲自到图书馆内进行办理。而在移动学习时代,相关学科服务均能够被移动至移动终端上。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高校图书馆均通过微信服务号来实施移动化服务,然而,其服务一般为借阅、资源查询等方面的基础服务,通过微信服务号尚不能提供学科服务。图书馆可考虑借助微信服务号,向广大读者提供培训预约、数字资源远程访问权限开通以及课题跟踪等服务申请表,引导读者正确对电子表进行填写,之后实现对相关权限以及服务的有效开通和申请[6]。通过这种做法,就能够尽可能方便地为读者提供相应服务。此外,该服务方式相对较新颖和时尚,有利于提高读者对其的兴趣,发挥良好的宣传效果。

3.4加强信息资源推送工作

学术信息资源推送属于学科化服务的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必须要对学术会议资源以及相关学术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将其推送给相应学科的老师以及学生。另外,邮箱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学术信息推送方法,读者借助计算机能够顺利登录邮箱,并实现对相关学术信息资源的查阅。在移动学习背景下,读者需要借助移动设备来对相关学术信息资源进行接收,需求很大。新浪以及网易等服务商均具备自己的移动客户端,用以读者邮件接收以及发送,为学科服务创造平台,图书馆可以在避免投入的情况下向读者提供相关移动学习服务。此外,图书馆应该构建专门的学科服务QQ群,针对相应学科读者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将学术信息资源发送到学科服务群中,通过这种方式方便读者获取和应用信息[7]。

3.5不断完善相关交流平台

移动学术交流平台是由虚拟学习社区延伸出来的一种概念。远程教育过程中,虚拟学习社会十分重视隐性知识,主张对其进行外化处理,强化虚拟学习空间中不同个体的沟通以及交流,其交流主要通过手机这一移动学习设备来开展。短信以及其他移动社交软件为读者的手机交流普及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移动学习的平台的构建赢得了用户基础。

4移动化学科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优化途径

4.1加强相关宣传工作

高校图书馆必须要积极宣传自己的图书馆服务以及服务平台,保证移动化学科服务能够被大家了解和熟悉。①宣传材料的实际设计以及具体制作,必须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②必须不断丰富宣传方法和渠道,尽可能地借助各种方法向读者开展相关宣传工作。③必须要保证良好的服务效果,以吸引读者,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④必须要认准切入点,组织相关学院以及教师参与合作,同时借助成功案例扩大宣传。

4.2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并科学实施

移动化学科服务,特别是相关资源建设,作为系统工程的范畴十分庞大,很难全方位铺开,必须要有重点地推开。①避免急功近利,尽可能扩大服务面,以免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所以,在选择具体服务对象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重点性学科以及关键专业。②在针对具体服务内容进行选择之前,必须要加强调查工作以及取证工作,综合分析服务对象以及相关需求,明确具体的服务内容,防止出现“闭门造车”以及“自娱自乐”的现象[8]。

4.3简化服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流程的简单性以及便捷性是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不管是服务还是产品,均应该保证使用流程的易用性,图书馆服务更是如此。所以,移动化学科服务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服务流程在设计方面具备简单易用的特点,以免读者无法接受和应用。此外,移动化学科服务还必须要更加重视用户体验,确保读者能够享受优质的图书馆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广大读者的有效吸引,为服务平台赢得更多用户。高校图书馆不但要完善服务流程,而且要保证平台界面的友好性,尽可能地促进服务效率的有效提高,促使用户体验大幅度提升,这同时也是移动化学科服务不得不加以考虑的方面。

4.4优化服务团队基本构成

移动化学科服务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必须要加强服务团队培训,建立健全相关服务团队,壮大团队力量。一个较为完善的服务团队必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组织协调人员。组织协调人员在整个服务团队中占据核心地位,他们负责对学科服务具体发展方向进行把握,同时明确其服务重点,通常由馆长及业务副馆长负责该岗位工作。②服务推广人员。服务推广人员属于服务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针对移动化学科服务工作以及相关平台推广工作进行主导和执行,应优选资源培训馆员负责该岗位工作。③咨询回复人员及业务处理人员。一个完整的服务团队必须要有自己的咨询回复人员及业务处理人员。咨询回复人员以及业务处理工作人员应由那些熟知图书馆资源状况及相关业务流程的馆员负责。④技术支持人员。服务团队中的技术支持人员主要针对移动学科服务平台开展相关维护工作,应选择为移动学科服务平台提供馆内技术的人员负责。⑤读者代表。读者代表主要站在读者的视角上将相关问题反馈给移动学科服务团队,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其服务有效性大幅提升[9]。

4.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不管在图书馆发展的哪个阶段,均需要面临和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不管是在纸质资源时代,或是电子资源阶段,知识产权的保护均是图书馆不能够回避的问题。在移动学习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相关保护问题,为知识产权提供更好的保护。针对那些成功下载的信息资源,应科学设置相应的有效期,限制资源在各种设备间的复制以及传递等。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必须培养读者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使其能对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合理保护,对产权人创造的劳动成果以及权益给予充分尊重,通过这种方式,为产权人创作热情提供有效保护,以便为读者提供优质移动资源[10]。

5结语

服务质量是衡量图书馆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图书馆移动化学科服务体系构建是现阶段图书馆不可忽略的工作任务。所以高校图书馆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合理地对服务模式进行转变,同时,让读者意识到图书馆移动化学科服务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大幅提高图书馆移动化学科服务的有效性,改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燕。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特点与建设[J]。

图书情报工作,2013(12):110-113。

[2]陈彩红。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学科服务体系研究[J]。

情报探索,2015(4):109-112。

[3]袁曦临,阎丽庆。

外向型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模式探析:以南京高校(江宁地区)图书馆联合体为例[J]。

图书馆建设,2009(6):62-65。

[4]严玲。

中美高校专业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与发展探析:以高校法学院图书馆为例[J]。

图书情报知识,2012(6):120-125。

[5]廉立军,叶素萍。

基于TAP-IN的学科化服务协同创新机制[J]。

情报资料工作, 2013(6):65-68。

[6]罗亚泓。

广州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SWOT分析和策略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5(7):112-116。

[7]杜辉,刘晓,袁百成。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J]。

图书情报工作,2015(6):41-45。

[8]张红琳,叶文伟。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实践与发展建议[J]。

图书与情报,2015(2):133-136。

[9]于静,赵敏。

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与案例分析[J]。

图书馆建设,2015(1):96-98,102。

[10]李书宁。

985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情况调查与分析[J]。

图书与情报,2015(4):77-82。

论文标准格式模板 篇6

1.引言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它形式。

2.定义

2.3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它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3.编写要求整理;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

4.编写格式

4.2 报告、论文的构成

封面、封二(学术论文不必要)

题名页

序或前言(必要时)

摘要

前置部分 关键词

目次页(必要时)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

符号、标志、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

名词等注释表(必要时)

引言

正文

主体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表

附录部分(必要时)

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

结尾部分(必要时) 索引

封三、封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