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论文最新10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大学语文论文最新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大学生的语文论文 篇1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语文环境已经越来越淡化了:街道上随处可见的错别字,对此毫无所谓;故意改腔换调的普通话,以为这样很酷;已经被人遗忘的孔子,还有那修身养性的《三字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良好的语文环境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精心构建,合理拓宽,当然也需要学生有效地加以利用。

关键词:语文环境;创建;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xx)03-0036-01

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习语文和学习英语相比更具有优势,因为我们有雄厚的人文环境和语言环境做后盾。但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优势,使得我们对于语文学习产生了惰性和依赖性。也正是远离英语环境这个原因,使我们对于学习英语非常重视,从小学就开始开展了英语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语文环境已经越来越淡化了:街道上随处可见的错别字,对此毫无所谓;故意改腔换调的普通话,以为这样很酷;已经被人遗忘的孔子,还有那修身养性的《三字经》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外有许多地方正兴起一阵阵的汉语热。而把汉语作为母语的我们,是否应该重拾那绚丽的中国文化,让更多的外国人感受到中国的文化魅力呢

孩子,作为走向世界,向世界推销中国的努力者,怎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语文呢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对孩子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语文潜质得到有效的发挥。

1、创建良好的语文环境

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而这良好环境可分成直接语文环境和间接语文环境。直接语文环境指课堂语文环境和校园语文环境;间接语文环境是指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良好的语文环境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精心构建,合理拓宽,当然也需要学生有效地加以利用。

1.1直接语文环境的创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校园中度过的。良好的班级、校园环境的构建,必定能形成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使学生整个身心都浸润在语文中。看语文、听语文、咀嚼语文、呼吸语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收语文信息,把语文溶入自己的身体,充实自己的内涵。教师有意识地把校园、班级环境进行美化,并加上一些语文信息,让每一堵墙说话,创建一个有浓郁语文气息的环境,必能引起学生对语文的不自觉地关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敏感。

1.2间接语文环境的创建。班级、校园语文环境确实非常重要,但它仅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小环境。有识之士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越来越成为必然趋势和新的要求。曾在报上看到这样一个现象:5+2=0就是说学校里的5天教育碰到双休日2天相对的家庭教育,效果等于0。可见间接语文环境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效果与个人语文环境的大小成正比例的。拓宽语文学习环境的外延,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挂钩,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社会实践中随意地接受语文信息,培养语文意识,显得非常重要。学校通过家校联系、家校共建等方式,努力创建家庭语文环境,如家庭知识馆,开辟一个独立地学习空间,使家庭生活弥漫浓浓的书香。父母和孩子一起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共同建设书香之家,让孩子在书香环境中熏陶语文,滋养文气,潜移默化地养成语文意识,提升语文素养。

2、充分利用现有的语文环境

语文环境的有效创建和发展,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结实的基础,创设了很好的背景。但环境作为一个物,一个客体的存在,它没有主动性,只有它被我们利用时才能由静态变为动态,产生它强大的作用。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去利用这个语文环境、激活这个语文环境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文意识的关键。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读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1擦亮我们的眼睛,读出多彩的生活。生活是一本无形的大书本,我们每天都跟它打交道。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它以惊人的速度变换着艳丽的色彩。用眼睛读,就要尽情地去关注这多彩的生活。学会用眼睛读的人,能够享受到生活的多彩和激情,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理出有用的养料,转化成语文信息,吸收己用。引导学生用眼睛捕捉直接、间接语文环境中的语文信息,能有效的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2.2耳听八方,读出动听生活。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使我们的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未能形成很强的听说能力。当今社会,各种信息冲击着我们的耳膜,广播、电视、电脑等视听传媒,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冲入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合理地利用这些随处可见的语文信息,变堵为导,因势利导,把广播、电视、电脑等视听传媒变成有效的语文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用耳朵去倾听,吸收语文信息,丰富语文生活,使之成为充实自己的有效渠道。

2.3利用我们的鼻子,读出芬芳生活。大自然也是一本神奇的语文书,万物生灵,四季变换,日月精华,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语文信息。大自然用它那天然气息为我们铸就了一道亮丽的语文风景。大自然四季芳香不断,自然的气息会催生我们的语文灵感,滋养我们的语文灵气。当孩子们学会用鼻子去闻自然的馨香时,会发现那些沉睡的语文细胞被激活,语言找到了生长的源泉,变得那么形象、生动、富有活力,充满灵性。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学习语文,语言文字的美才会被充分挖掘。

2.4打开我们的心灵,读出真实生活。社会是一本复杂的大书,需要我们一辈子对它翻翻拣拣,在阅读中历练成长,在阅读中了解它的游戏规则,知道其中的人情事故。社会这本书,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感悟它的美丑,感悟它的真善,在感悟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增长人生智慧。人生智慧是语文生活源泉,是语文智慧形成的沃土。所以有效地利用社会这个丰厚的语文环境,打开学生心灵的通道学习语文,学生的语文生活会显得更加丰厚充实。

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有保持一种对自己认识的兴趣和自我觉察的敏感性,才能有效地发现自己、解读自己,进而调整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才能引导学生的更新,让他们也能跟上教育前进的步伐。

大学语文论文 篇2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是汉语教育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大学生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想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强化,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规律,采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顺应新课改的教学方向。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探究

大学语文是人文学科的一门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是一门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大学语文能够对学生的涵养气质、精神世界等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何通过语文知识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观念,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教师需要对教学节奏进行掌控,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向以及院校的教学特点,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构建出完善的人文素质培养思路。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语文越来越被重视,使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素质和基本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学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

1.学科性质略显模糊。尽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历经多年,但是对大学语文性质的鉴定,还多是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进行判断的。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高校将大学语文定位为基础性的公共课程,并且长期处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上,这与英语教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产生了轻视的学习态度。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价值存在着一些认知偏差,对于学科的定位比较模糊。要想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学生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文学鉴赏水平,还要从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角度对自身情感进行塑造。而这一点,恰恰是大学语文课堂上未能体现出的内容。

2.课程定位缺乏统一。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问题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大问题。对于那些刚刚经历高考入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需要进行必要的巩固和延伸,同时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也要进行必要的强化。部分学生自身的人文综合素质不高,其人文精神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大学语文中的课程内容来对其进行改进。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对于大学语文内容的定位考虑,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工具性定位,认为大学语文应该是高中语文课程的一种延续,也就是简单的补课;二是人文性定位,认为大学语文应该要对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进行培训;三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融洽的定位,让学生在掌握汉语言实用技巧的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由于以上教学观念无法进行统一,导致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不高。

二、大学语文教学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关系

1.大学语文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大学课堂开展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其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大学语文的教育定位在培养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中,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确和不具体的学习问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对人文性的主体内容展开学习。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本着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关注语文教育的历史环境,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2.大学语文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为薄弱,且人文课程的开设数量较少,所以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人文素质主要是指由能力、知识、观念、意志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修养和气质的表现。它可以促进人的思想感情和谐发展,协调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由于社会经济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拜金心理严重,审美水平低下,甚至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我国大学语文课程主要讲授的是中国语言文学,但是教师却并未对语言文学知识展开透彻的讲解。所以要想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欣赏作品背后的内容,揭示文本中所蕴藏的文化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1.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因素。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学活动主要是对教材、教师和学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机的协调。教材是由相关专家总结出的重要学习经验。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内容展开教育,教师首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将弘扬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依托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当然,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也不能被教材束缚,教师要钻研教材,对其中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挖掘。例如,在对一些古典文学作品进行讲授的时候,教师要选择其中的精华,通过挖掘其现实意义,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展开教育。对于一些作家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前人对其所做的评价,教师都可以讲述给学生,不只是单单让他们对作品进行理解。在大学课堂上对《孟子》《论语》等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儒家的传统思想,如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内容,找准一个切入点,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人文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延伸出庄子、韩非子等人的学说,帮助学生树立相应的学习意识,引导他们从优秀的作品中汲取学识和智慧。为了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人文体验意识,教师还可以根据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思想,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比如在对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诗人的诗歌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诗词中所蕴含的精神、节操和品格进行深入的感受;同时结合诗文之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对诗人创作的理想和抱负进行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诗歌作品有更好的把握。又如,在学习《蜀道难》时,教师可以从乐府体诗歌的结构特色以及诗人李白的创作风格入手,引导学生对诗歌中所体现的感情进行全面了解,深化学生的人文思想感受,强化其整体的学习质量。

2.围绕人文素质教育改善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围绕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到首位,强化整体的思维训练方法,对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开放式的引导。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突出,这样更有利于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对教学课堂展开必要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展开独立的思考,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到互动活动中。例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篇古文后,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感受。只要教师烘托出必要的学习氛围,学生普遍能够对“施仁政、反暴政、反兼并”的思想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对于那些具有戏剧性质的文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对文章的主体进行阐述,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现代教育讲究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要帮助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发掘,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首先,可以帮助学生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进行阅读和理解,将创作者的主要思想、创作生平以及时代背景等内容融合进来。

比如在对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进行学习时,当学生在对词中凄苦悲凉的情绪进行感受时,教师不妨将李清照在创作时的时代背景讲述出来。由于金兵入侵,北宋灭亡,李清照流落江南,丈夫的过世使她孤苦无依。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对其展开更为深入的了解。学生在学习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时,也可以掌握触类旁通的方法,对一些诗歌、散文进行欣赏阅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例如,对教材上的《煮酒论英雄》和《宝玉挨打》等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不妨播放一些相关的影视片段,帮助学生对语言内容展开视觉化的体验,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深化自身的理解程度。在对一些经典的诗歌、散文进行学习时,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相应的音乐内容,或者以举办朗诵会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升其人文素养,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一方面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深化其人文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冯大建,迟宝东,刘子琦.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线教学的思考———兼谈南开大学“大学语文”在线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xx(8).

[2]姚笛.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xx(7):100-102.

[3]彭书雄.基于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xx.

[4]张建军.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上半月),20xx(11).

[5]汪亚明,魏一媚.论高职旅游专业文化课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xx(33).

[6]尹世玮.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xx(7).

[7]孟新芝.革新内容与方法提升效果和能力———谈大学语文课程与改革[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xx(1).

[8]蒋业华.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性定位及其实施[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xx(2).

[9]葛娟.大学语文课程走向何处———对大学语文课程本质观的探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xx(6).

[10]金银.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及原因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xx.

[11]霍然.普通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探索[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xx(5).

大学语文经典的论文 篇3

摘要:文章通过实际情况分析深度学习与翻转课堂内涵,创新设计新课堂,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然后根据实践教学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强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与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把研究策略贯彻落实到底。

关键词:深度学习;大学语文;翻转课堂

一、翻转课堂与深度学习理念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它是指学生在脱离老师的情况下还能够进行独立的学习,不需要老师面对面的指导,学生自己就可以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的一种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积累知识,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说,在大学语文课堂上,面对一些研究性课题,老师提供的知识是片面的,只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具体知识研究还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收集查找,像专业书籍、专家视频链接、知识讲座等等,都是翻转课堂的内容,也就是自我、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在教育体系中,深度学习主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及学习方法,毕竟,现在的学习环境不像过去那样只有书本知识和老师指导,现代的教学环境有高科技产品的辅助,有高质量老师引导,所以,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学习方法都是多角度、多样化的,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调整知识的难易程度,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简单的知识具体化,通过知识“降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样长期以往就能够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知识体系,把所学知识有序连接起来,便于分析和应用。深度学习理念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它结合学生的行为、情感、认知等经过不同纬度的学习与总结,建立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深度学习主要还是在于学生的态度,那就是对知识有好奇心,有探索欲望,能够主动学习挖掘知识内涵,把知识不断融合、重组,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全方面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思考能力,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有利条件,这就是深度学习的结果,这种理念导向下的大学语文学习过程才能够体现价值,才能够锻炼学生个人的能力。

二、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应用

(一)改善学习目标

深度学习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在翻转课堂实践中,老师分析课堂知识和教材内容,区分重点、难点,把概念性的知识与技术性的知识区分开来,根据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对知识进行有序排列,把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改善学习目标的目的,同一知识,以不同方式表达,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对知识了解透彻,在相同的问题当中能够熟练应用知识,让学生不再生搬硬套,而是灵活运用。学习目标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定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毕竟,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风格都不尽相同,特别是大学语文知识,概念性知识比较多,相似性又大,如果不是特别确定的知识很容易混淆,所以,对于学生的记忆力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因此我们需要学习技巧和方法,改善学生学习情况,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满足学生需求,这点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够确立适合不同风格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

翻转课堂的创新设计方法主要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现代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一般都是多媒体教学,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的创新研究中,少不了计算机的辅助,计算机不但有庞大的知识体系,还能够在短时间内把知识进行分类总结,所以老师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工作,首先根据教学大纲把需要的知识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分类,然后再把知识细分,利用计算机把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像视频、动画,或者是相关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氛围,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比如说,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知识辩论活动,把所有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制定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对知识细心研讨,除了课堂上与同学讨论交换资料之外,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针对难点问题,把不懂的知识通过翻转课堂来学习总结,为赢得辩论结果做准备,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学会独立寻找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制定学习目标从而达到独立自主学习的目的,这样自由的、开放式的教学过程设计,能够很好地释放学生的天性,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

(三)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在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设计越来越科学化,考虑到大学生的现状,他们要背负学院与社会的双重压力,所以,翻转课堂设计不只是专业知识的指导,更多的是把专业知识与社会融合,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文学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明白理论知识与实践的不同之处,摆正心态,不管比赛结果如何,总结经验,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消化所有的情绪,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翻转课堂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应该没有时间限制,而且知识范围较广,把知识层次化、多样化。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知识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而不是乏味和无聊,所以,老师在翻转课堂设计中,可以与学生适当交流,采纳学生意见,为学生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提供高效的学习条件,使知识相互融合,在一次次学习与总结过程中进一步加工知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知识,创造价值,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世界,为未来建立桥梁。

(四)提高学习效率

深度学习理念之所以能够充分融合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因为翻转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好奇心,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建立,让学生在知识上能够自主探索,辨别事物的真善美,提高个人的合作与交流意识,从而深刻了解知识,应用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中适应社会规则,全方面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价值,体现自己的工作能力。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除了在学习上有帮助之外,还能够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就是自我评价,如果在翻转课堂上设计出自我评价环节,那么我们就能通过提高自我评价对翻转课堂不断进行更新、加工,推动学生深入学习、改变学习策略、优化学习方法,让课堂教学有目标、有方向、有计划地进行,而不是一体化,老师只根据自己的课程设计来讲解,与学生的互动极少,而翻转课堂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让老师和学生自然互动起来,共同探讨知识要点,合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

三、结语

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应用在目前的教育体系当中,格外受国内外教育部门欢迎,虽然,早期的翻转课堂在应用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但是现在,学生通过课前视频预习,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吸取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翻转课堂不只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而是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的创新,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应用和实践当中,翻转课堂不仅在课前能够有效应用,在课后还能够帮助学生温习知识和知识拓展,帮助老师开展教学活动,建立自由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全方面提升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践应用,促进我国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马凯、姜延2018《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实践》,《课程教育研究》第2期。

何丽、汤莉、刘军2019《基于深度学习的MOOC混合式语文教学设计与实践》,《语文学刊》第6期。

邢翠芳、刘瑜、吕海燕2020《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计算机教育》第3期。

大学语文论文 篇4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与审美价值,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利有弊,本文对大学语文都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做出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对策

一、多媒体教学概述

多媒体(multimedia),就是指多种媒体的综合,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以上媒体的、能够实现人机交互信息交流的传播媒体就是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可控性、非线性、实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广告、艺术、娱乐、商业、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以混合式学习理论为依据,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到同一课题中,实现传统学习方式与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优势互补,同时,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以及监控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混合式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用数字化学习方式来取代传统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其局限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宜生搬硬套,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信息技术。

二、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激发兴趣与分散注意力

高校大学生,处于求知欲、好奇心特别旺盛的阶段,对新鲜的事物愿意投入很大的热情。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相较于其他学科较为枯燥,普遍不受学生的欢迎。在大学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位的感官刺激,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确保他们的心思始终留在课堂,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保障课堂效率。但是另一方面,过于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过于色彩斑斓的图片与特效,很容易造成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导致重点不突出,甚至出现喧宾夺主、折本逐末的现象,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学生的注意力很可能已经被分散,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好。

(二)情境创设与限制想象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产生于个体参与到情境运动的过程,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过程。情境教学,就是实践共同体,在情境中,利用可得到的资源,承担学习责任,为了同一个目标,进行实践活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与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是,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也会反过来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文字本身是抽象的,经过多媒体的呈现,往往简化了在大脑中再创作的过程,剥夺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利于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

三、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对策

(一)适度使用多媒体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并不是所有的文体、所有的篇目都适合多媒体,教师需要有所选择,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变,突出实效性。多媒体的应用,需要有针对性,突出教学的重难点。通常来说,诗词、小说、散文,以及一些记人写景的屏幕,文学性较强,比较适合创造情境,发挥多媒体生动直观的优势;议论文说明文逻辑性较强,重在说理,使用简单的图表即可。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责任,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创造获取知识的平台,扮演一个促进者、协助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构建。教师不能盲目追求课堂效果而过度依赖多媒体,学生自身的感悟、对文本独特的解读,才是最重要的。

(三)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多媒体的功能在强大,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作用,也不能侵占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索时间,如果整堂课都在播放音乐、视频,教学效果反而不好。我们需要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比如,诗词曲赋的教学,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朗读示范,但也要留给学生自主朗读的机会。另外,多媒体素材的使用数量也要与学生的认知负荷相匹配,大胆取舍,确保教学内容简洁明晰、重点突出。

(四)重视语文素养与审美意识

大学语文教学不能过于功利化,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讲究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要追求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第二,活动内容的整体性。听、说、读、写组成的智力活动,情绪、心理、意志等组成的心理活动,需要保持整体性。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可以借鉴优秀的作品,但不能盲目照搬,要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

四、结语

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会分散注意力,在扩大知识容量的同时会增加认知负荷,在创设情境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主体性、时效性原则,重视语文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的完美融合。

大学语文论文 篇5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而在教学中渗透、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则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神圣职责。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从课内引向课外,落实到学生的生活日常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濡染传统文化的光辉,并体现在行动中,如此方能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大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日常;行动

当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摆在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借助大学语文课程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将传统文化引向课外,落实到学生具体的日常行动中,而对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检验,在知识考试之外,主要还应在行动中验证。

一、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要想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就要让大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传统文化。而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内心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濡染这种文化。

(一)通过热播影视剧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智与美

近年来,众多制作精良的国产电视剧都开始从中华传统经典中借力,这些饱含着传统文化元素的热播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载体,让学生在接触与亲近中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智慧与美感。比如青年演员胡歌主演的古装剧《琅琊榜》就有效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权谋文化,并将中华古典服饰、医药、饮食、武侠等文化细节有效地整合在剧情中。通过收看该剧,学生可以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美感有切实的认知。再如柳云龙主演的谍战剧《风筝》,有效吸收了唐诗元素,通过收看该剧,学生可以对许多耳熟能详的唐诗作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笔者认为,通过热播剧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大学生真心喜欢追剧,他们在追剧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会自然接受剧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学生会以热播剧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为索引,进一步去传统文化宝库中发掘与探索。这样一来,富有兴趣的传统文化探索之旅就开始了。

(二)通过《中国诗词大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与博大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逐渐成为全民皆爱的热播文化节目。很多青年大学生都喜欢集体收看这一节目,借此来检验自己的古典诗词储备。尤其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外卖小哥雷海为因击败北大硕士成为本季冠军,迅速成为全国青少年学生心目中新的诗词英雄和文化偶像。在此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师就可以仿照诗词大会的形式,把诗词大会搬进课堂,发动学生分组进行比拼,并评选出自己的诗词英雄。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促进学生对教材中唐宋诗词类文本的学习,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作品的喜爱,使之真心爱上诗词,并借诗词更深地进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部,从而把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三)通过中国风歌曲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旖旎多情

笔者发现,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除了流行音乐之外,很多学生开始喜欢古风作品。比如以新生代歌手双笙的作品为代表的古风歌曲正逐渐被大学生模仿与追捧。这些古风作品以古典诗词、古典乐器和古典乐谱为基干,包容涵括了大量标志性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的也是中华古典情绪和古典气派。收听与演唱这些作品,能真正做到与传统文化口耳亲近。大学语文教师应认真收集、分析、整理这些古风音乐作品,并将之引入课堂,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亲近古风歌曲的过程中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旖旎多情。

二、将中华传统文化落实到学生的生活日常中

一切文化都重在“化”,但归根结底,文化要“化”在日常中。也就是说,只有把文化落实到言行举止、吃穿住行的日常中,文“化”的过程才得以完成。具体到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笔者认为,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日常来进行,即要把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细节之中,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文化,文化中有生活,这样才能日浸月润,与时同“化”。

(一)落实节气文化,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与自然观,同时也是中国古人秉持的生活理念。而这一理念,是融合在生活日常中并体现在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之中的。比如二十四节气,正是中国古人生活观的鲜明体现。融日常作息于宇宙天地之间,按照节气的变化安排生活日常,这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2]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教材中的相关文本,向学生普及二十四节气文化,并要求学生按节气安排生活作息,像古人一样与宇宙自然和谐相处。这样一来,学生便能从一个大的方面奠定传统文化心态,为进一步落实传统文化细节打下基础。

(二)落实及时书写与吟诵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两个标志性元素:一是书法,二是吟诵。在中国古人,这二者都是日常行为,能够时时处处付诸行动。笔者认为,要想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引导学生养成及时书写与吟诵的习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动学生,通过竞赛形式,促使学生养成对书法与吟诵的兴趣,心慕手追、耳听口诵,把传统文化练到手头,吟到口头。

(三)落实家庭亲情文化及尊师重教文化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篇章,将家庭亲情文化和尊师重教文化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孝”去进一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尊师重教去体会中国古人对学习、对文化知识传承的重视程度,从而坚定学习、继承、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四)落实游学文化

游学是当今学界比较流行的一种文化学习方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号召学生利用假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游学活动。通过游学,回顾教材中涉及的相关经典篇目或某一具体文化元素,通过实地观览,对中华名胜古迹和其文化内涵形成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将传统文化引入学生日常,成为其难忘的人生记忆。

三、在日常行动中评价与检验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

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样需要检验与考试。但这种对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检验,却不能等同于平常的语文考试。这种检验,既要重视文化常识的知识性检测,更要重视通过行动来验证,也即,学生只有把文化“化”在自己的行动中,才能证明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为此,大学语文教师既要结合日常语文考试组织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常识测验,更要在观察与对比中考察学生的文“化”成长,看其是否真的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增强了中国古典式的心智,是否养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气质,是否逐渐生出了一颗真正的“中国心”。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养成当代大学生的“中国心”,中国梦才有实现的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指日可待。而这,也正是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众议。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J].世界文学,20xx(1).

[2]余世存。时间之书[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xx.

大学语文论文 篇6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通常都是根据教员事先的教学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课堂活动的动态运行,学员思维的多样性,语文学科内容庞大复杂的特点均会导致课堂上意外情况的发生。教员应具有一定随机应变能力,善于及时处理意外情况,以不影响教学目的实现。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意外处理

课堂教学通常都是根据教员事先的教学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作为教学对象的学员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各自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情感特征等差异很大。学员思维的差异性、多样性,课堂活动的动态运行,语文学科内容庞大复杂的特点均会导致课堂上意外情况的发生。此种情况的出现给教员出了一个难题:教员不解决不行,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可能改变教员在学员心目中的形象,降低教员的威信;要解决,就有可能分散课堂注意力,打乱正常的教学设计,甚至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员不仅要会教书,而且还要会育人,不仅要完成计划内的工作,还必须具有一定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和隐性教学管理才能,善于及时处理意外情况,把意外情况及时引导到教学的艺术构思中去,使之不影响教学目的实现。

1妥善处理课堂教学意外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学员常常突然提出一些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问题,或发表个人的不同见解,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或多或少的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此时教员必须统观全局,适时转化矛盾,排除干扰,促使教学过程向预定目标迈进,保证课堂上自始至终都是学员的活动,但每一项活动无不渗透着教员的主导意图。

1.1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员应具备这种“发现‘美’的眼睛”,尽可能发现和挖掘学员身上的闪光点。一次语文课上,我先让学员看《红楼梦》的有关片断,接着分析人物形象。作为教学内容之间的过渡,我设计了一个非常浅显的问题请学员回答。不知是这位学员没专心,还是对《红楼梦》真的不了解,竟然把袭人和宝钗两个人物弄混了。对这样一部家喻户晓的名著,他竟然犯了这样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众皆哗然,也令我感到非常意外。对这个错误我不可能无动于衷,否则课程就显得不连贯,很生硬;我也不愿指责这位学员知识的缺漏,否则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等笑声平息后,我真诚地对大家说:“这位同学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了二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她们都是受封建礼教束缚之深的封建淑女,都有想依附封建势力飞上高枝当上宝二奶奶的野心……”,很自然地将课堂过渡到下面的教学内容。从大家心悦诚服的神情和那位学员的释然一笑,我知道这一解释得到了认可,教学过程顺利疏通了。按正常情况,学员回答失误应该批评,目的是引起注意,认识错误。但如果能忽略学员的失误之处,及时肯定学员的发现,巧妙地抓住消极事件中的积极因素予以肯定,不仅出人意料,更能引人注意;同时,也符合辩证法原理和教学激励性原则,有助于创造愉快的气氛,增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1.2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学记》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有时学员在课堂上发表的见解,猛然一听颇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又有毛病,,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谬误。遇到这种情形,教员不能回避,应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沿着学生思维的轨迹,加以引导,把学生的思维纳入教师讲课的轨道,使课堂教学顺畅、自然地进行下去。如介绍建安文学时,我讲到曹操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反映战乱对人民造成的巨大苦难,表现对人民苦难的关心,有学员就提出质疑:曹操是个奸雄,阴险狡诈,手段毒辣,怎么可能对人民有同情心。简单说,一个优秀的精神现象怎么可能从一个奸雄发端呢,看来中国戏曲舞台上曹操白脸奸雄的形象在学员心中已根深蒂固。学员的这一困惑显然是受了小说和戏曲的影响。这一看法乍一听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细推敲又不完全正确。课堂又出现了不和谐音。我并没急于纠正学员偏颇的看法,而是引用前面已学过的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句话启发他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让学员明白,看问题各有各的角度,角度不同结论不同的道理。看人亦不例外。

因此,探析曹操诗歌时我们应考虑到的是,不仅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戏曲中的不同,而且作为政治家的曹操和作为文学家的曹操也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与人的性格的多重性、流变性有关。然后通过对曹操性格的分析过渡到曹操诗歌的内容特点,顺理成章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加深了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这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做法,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利于保护学员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1.3巧借内容,暗示提醒

课堂上,有些学员常有小动作,随便讲话、做作业或看与教学无关的书籍。我们的学员都是20岁左右的准成年人,此时教员若一味指责呵斥或挖苦讽刺,不但会刺伤其自尊心,还会转移其他学员的视线,切断教学内容,影响教学进度。

教员可借目光神情传达所要表达的愿望、态度,唤起他的注意力;或在巡视讲课时暗中提醒,以示警戒;若不奏效,还可巧借教学内容给以暗示,显示出高超的课堂应变艺术。一次讲授模糊语言的应用时,碰巧有位学员看课外书,我便就地取材用了一句模糊语言“有人正在课堂上做不该做的事”。那位学员一听就知道我是在批评他,马上放下了手中的课外书聚精会神地听讲。在不干扰正常教学,没有引起别人注意的情况下,我制止了课堂的违规行为,取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4缓解冷却,排疑释难

有时学员会提出一些知识性问题,有的是备课事先未估计到的,有的是超越自身水平能力的,这些问题常使教员措手不及。教员一时无法解答,又不能责备学员,更不能不懂装懂胡诌一通,便可采用缓解冷却法。如《诗经》中的《周南音》篇,是反映劳动人民在山坡上采集金首时欢快劳动情景的诗篇。授课时有学员提出异议,表示对诗歌内容难以理解,不合情理。理由是首”,

按照书上的解释是“车前草,一种中药,可治麻风和不孕”。认为古人采集苯首,当是为家人治病,如家中有了麻风或不孕的病人应当是件非常苦恼的事,怎么会是边唱边采显得很欢快呢,太不合逻辑。此语我始料未及。但我马上想到,会不会是教材对“苯首”的解释有误,金首究竟为何物,我也不甚清楚,对学员的疑问一时也不知如何作答,只好采用缓兵之计。课下通过查阅资料才知道,金首又称车前子,有清热明目止咳的功效。中国民间有以车前草为食物的习俗。春天采集它的嫩叶,煮成汤,味道很鲜美,跟春天吃莽菜差不多。按照这一解释,诗歌就很容易理解了。当我把这一发现告诉学员时,不但解决了课堂上的疑难,而且树立了在学员中的威信。

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往往都是教学计划之外的事。它说明我们的学员有参与教学、思考、质疑的欲望。教员要珍视这些欲望,给学员提供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同时,这也给教员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艺术处理课堂意外对教员的要求

(1)敏捷的思维。施教对象的能动性和施教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施教者必须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教员在教学艺术的创造中,面对新的教学矛盾、偶发事件、自身失误等意外情况,要能以敏锐的观察、果断的意志,在瞬间作出决断,以高超的应变能力及时调控教学活动,作恰到好处的有效处理,使之呈现“柳暗花明”的教学佳境。

(2)广博的知识。要想在瞬间判断学员见解的正误,对学员的质疑作出正确的回答,没有广博的知识不行。只有学员所言均在教师的知识范围之内,教员才能够迅速判断并应对自如。

(3)精通教材。课堂上学员提出的问题,都和教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问题从教材上就可找到答案,可指导学员课下自行阅读教材,不必一一作答;有的问题离教材较远,但也和教材有着某种联系。所以,只有精通教材,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才会胸有成竹。

(4)谙熟教法。“教有其法,教无定法。”这“法”即是一些常规教学模式,教员应该在实践中发掘总结这些规律、遵循这些规律、驾驭这些规。同时,“教无定法”,高明的教员总是善于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因势利导,根据教学实际随机应变,做到变中守常、常中求变,达到如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教学化境。妥善处理课堂意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只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深入地钻研教材,逐步掌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并认真总结,有意积累在课堂应变中的经验和教训,做课堂教学的有心人,就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艺术。

大学语文论文 篇7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文明的高度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尤其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本文立足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入分析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针对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促进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大学语文是大学教学的基础课程,承载了人类的知识、情感和思想,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水平,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媒介。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包含了众多的思想精神,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色,对现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和人文情怀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一。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的意义

大学生在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知识培训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具有了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心由原来的基础能力培养进入了更高一级的阶段,接受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与内容。在大学语文学习阶段主要以文化修养为培养的重心,而不是重复之前语文学习的内容与学习方式,如果依然进行重复教学就无法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也会令学生产生乏味感。依据大学语文授课的这一特点,不难看出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正确地引导作用,能够推动大学生三观的形成,推动其文化素养以及人文情怀的形成。第一,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学语文的开设不仅仅是教授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更是为了提高大学生语文的综合水平,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与表达,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在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一种方式,通过传统文化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形成高度的道德标准,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入了传统文化教育,这使得大学语文课程更具有鲜明的文化性,加深了学生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更全面地了解了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在内心留下深深的烙印。第二,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承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含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与文明,是历朝历代人们的智慧结晶,从文人雅士到普通百姓、从道德伦理到思想价值,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代代先辈们薪火相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和下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与价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当代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当前在大学语文的授课中虽然引入了传统文化教学,但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演绎给同学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传统文化也只是一种摆设性的知识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而在语文课堂应用的时候对一些传统文化的应用也只是照本宣科,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并未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导致传统文化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不大,而这种传统文化可有可无的授课方式使得课程开展并无实际意义,长此以往,反而会形成恶性循环,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也会悄悄疏远学生与教师的亲密关系,不利于教学课程的开展。第二,当代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手段不够合理。虽然大部分大学语文课程中都加入了传统文化,但是由于没有合理地教学手段使得传统文化无法在教学中很好地发挥作用。在现代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还是通过老旧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这种草草了事的教学态度不仅不能引发同学们的兴趣,也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但不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反而会令其固步自封,难以实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更不用说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三。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加强师资投入,提升师资力量,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大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一直不高,这与很多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有关。例如,大学语文本身学时较短,而大学语文的培养任务又非常繁重,再加之传统文化的渗透也需要占用一部分学时,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导致大学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效果不佳。有的学校一味促进大学语文教育向实用性方向发展,课堂教学内容的制定上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对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过于重视,导致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效率较低。有的学校因为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经常聘请一些代课老师进行授课,而这些任课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专业素养不高,实际经验不足,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存在很大不足,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过于肤浅不具备创新能力,难以堪此重任。为了推动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稳步前进,必须加强师资力量的投入,培养高素养的教育人才,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学团队,推动传统文化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提升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创新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第二,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上,以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选择。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单纯地将传统文化与课程相结合比较耗时耗力,良好的工具书能够帮助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合适的教材在应用传统文化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材的选择不能一味注重听、说、读、写能力,选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浓厚的教材有利于开始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对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思想、培养自身文化素养有莫大助益,促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在大学语文应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大学语文教授过程中,教育手段陈旧、教学方法老旧毫无新意,因此诱导学生厌烦、抗拒的学习心理,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师不但要做好课程准备,还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多多参加教育教学探讨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时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传统文化,设置必要的情境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体会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感悟人生哲理,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第四,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彰显传统文化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涵意味深长,很多学生对此感到乏味、枯燥,探究学习兴趣淡薄,不利于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应用的开展。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不能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问题,不能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刻思想,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积累不足且不够牢固,这迫切需要在课堂上解决此类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培养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利用情景教学,虚拟文化环境还原历史故事、事件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味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对于工艺类的传统文化,可以采取开展手工制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手段展开教育教学,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与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信心、兴趣,在彰显文化特色与文化趣味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第五,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倡导文化实践,拉近学生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真真切切地体验传统文化,增加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入实际操作、演练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于传统的理解、对于文化的感悟,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摒弃腐朽落后的文化,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承载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它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为世世代代的民众薪火相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语文课程的革新与发展,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大学语文论文 篇8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把专业技能课放在突出位置本无可厚非,但被忽视的人文教育带来的后果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和忽视的。尤其是茶文化专业这种带有浓重传统文化特质的学科,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途径的最佳方式就是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关键词:茶文化;人文教育;大学语文;职业能力

新学期我校茶文化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为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扣除新生军训及入学培训,学期授课时间为13周,那么茶文化专业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的三年期间大学语文的总学时只有26节课。再放眼整个学校,除少数几个师范专业仍开设大学语文,其他各专业都相继取消,大学语文前路堪忧。

一、茶文化专业的目标性

茶文化从广义上可定义为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我们研究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是茶的精神和对社会的功能。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从鲜叶咀嚼生吃到煮食、饮用,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饮茶的方式经历了煮、煎、点、泡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品位的提升,饮茶早已不是满足生理需求,更多的茶人关注的是这个过程所体现的茶文化。

影响我国思想文化最广泛、最深远的是儒、释、道三家学说。赖功欧说:“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与茶文化的关系也最为久远、深刻。道教的自然观,导致淡泊超脱的品性,与茶的自然属性吻合,也凸显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特质。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应归于儒家学说,即以礼为基础的“和”的思想。饮茶可自省,清楚地看待自己,继而正确地对待他人。以“和”贯穿,是一种博大精深思想的体现。如果道教体现在源头,儒教体现在核心,佛教则体现在茶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上。中国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真正的“禅风禅骨”,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贡献巨大。没有禅宗,很难说中国能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而儒、释、道三者共同特点都是:追求质朴、自然、清净、平和。中国茶文化可以说是极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4-5世纪传入高丽;9世纪传入日本;15世纪,销往西方;17世纪销往英国,中国的茶叶与丝绸、瓷器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的思想本源皆来自中国禅宗。韩国茶礼以和、静为根本精神,尊重传统,尊重礼仪,同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英国饮茶之风长盛不衰,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享誉盛名的英式下午茶首选便是祁门红茶,形成英国红茶文化。马晓俐将英国茶文化精神概括为贵、雅、礼、和,也无不打着中国文化的烙印。茶文化是我校新开设专业,从20xx年开始招生。

其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茶叶鉴定、茶饮服务、茶艺表演、茶会策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服务、敬业精神和茶楼、茶叶经营管理素质的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其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茶饮服务能力、茶艺表演能力、茶叶鉴定能力。其中茶艺表演要求正确配置茶艺茶具;能够按照不同茶艺要求选择和配置相应的音乐、服饰、插花、熏香等。这就要求茶文化专业学生是全方位、高品质的。既要具有比较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知识,又要具有高雅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

二、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高教司于1996年已明确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专人文素质教育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认为:“人文文化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它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关系到社会的进退,关系到人格的高低,关系到涵养的深浅,关系到思维的智愚,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人文素质是指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经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化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之为人应起码具备的基本品性,它是一切素质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而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是实践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它的工具性体现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实用性,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等基本的语文素养方面。它的人文性则体现在传承传统文化上,引发学生对历史、哲学、文化、人生的思考,形成健康高雅,乐观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形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当我们读诸子百家,可以读到政治,可以读到哲学,可以读到军事,可以读到谋略;我们感受观点的鲜明,言辞的犀利,感受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即便同是儒家,孟子“人性本善”,而荀子“人性本恶”则教会我们辨证看待事物的不同方面。当我们读《离骚》,透过千年历史,在瑰丽的想象中遭遇屡遭流放而至死不渝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懂得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守。当我们读苏轼《赤壁赋》,在清风明月间体味儒、释、道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浸淫,让我们以旷达胸襟容纳人生的起起浮浮。当我们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我们看到什么是“真的猛士”,怎样在残酷现实中直面人生,奋然前行。

这些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精神毒品的心灵鸡汤,它们如此鲜活,如此充沛,给予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强大我们的内心,以应对漫长人生的荣辱浮沉。所以就一篇文章来说,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最便捷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得到多方面的文化熏陶,占用课时少而收效大、进行学科综合化的最有效途径。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学语文教材选用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文章,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思想的深度、广度,表现人性的精准、永恒,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也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能取代的。

大学语文和茶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大学语文因其价值是隐性的,不能给学生带来即时的利益,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甚至课时也是不断被压缩。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如此短视,将学生如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复制输出。大学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人才的地方,决不可沦为职业技能培训所。只有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相统一,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与人格完善相统一,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均衡发展,造就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馨予.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青岛大学,20xx.5.

〔2〕赖功欧.茶哲睿智———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陈力群.茶艺表演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1.

〔4〕马晓俐.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

〔5〕唐骋帆.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现状述评.柳州师专学报,20xx.2.

〔6〕曹丽萍.发挥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5.07.

大学语文论文 篇9

一、运用学习动机原理,大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让学生被认可

获取成就感产生成就动机,产生内在学习动力。高职类大专学生因高考的“失利”对学习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只有让他们感到所学的知识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他们的学习动力才是强劲的。因而,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是要结合专业从实际出发。比如我国医学类的高职院校就要充分结合医学类单位需要用得着的内容,如医学报告和处方的写作,以及药品销售类的口语表达知识等内容。让学生学过以后就能学以致用,掌握一门本领。二是讲解生动,视野开阔。语文教师可以以医院一些生动的事例来进行分析讲解,丰富教学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充他们的知识面。使学生感到经过学习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大展身手,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学内容要循序渐进,科学安排。在教学中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轻松感和愉悦感,从而对大学语文学习产生一种发自内在的积极力量。

(二)良好的学习氛围

深厚的师生情感,形成外部的有效动机。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要有游戏的成分,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在高职类的院校,因为较多、较深入的专业课让学生倍感枯燥,大学语文恰好能营造一种与专业课不一样的良好的课堂气氛。通过演讲、辩论、讲故事等轻松方式激活学生的兴奋点,使其情绪高涨,学习兴趣更浓,快乐学习效率更高。同时,除了课堂以外要主动同学生多交流,建立深厚的思想情感,这样能让师生间获得一种沟通,有助于课堂上的零障碍交流。

(三)积极情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喜欢某个老师的教学方式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充分得到学生和尊重,从而让学生“爱屋及乌”对大学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能使他们的品质得到铸造。

二、运用有效强化原理,挖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内在动力

强化是一种事物增强另一事物的过程,适度的强化能让学生保持更有效的注意力。

(一)制定明确、具体而恰当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奋斗的方向”。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往往是盲目的,但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学习却要求学生有较高而具体的要求,需要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所以教学目标要适合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奖惩分明

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有效强化方式。对在课堂上积极表现的同学要能适时的给予肯定;对在演讲、写作等方面有特长的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舞台。不能忽视在大学语文学生过程中的“吃力者”,语文老师要结合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给予引导,帮助成长。当然,也不能盲目的只给予肯定,要奖罚相结合,但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都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让强化在大学语文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三)重视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班级中大学语文学习较好的榜样作用;同时,可以引用已经在工作岗位的已经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校校友的示范效应。通过树立典型,激发学生学习。其次适当引入竞争,增强学习积极性。

三、运用成败归因理论,正确认识自我,产生积极效能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著名的“效果律”。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相对应的评价和认定,使学生能准确定位自己,并根据教师的评价对自己的学业水平作出正确认识。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心理学的教学反馈原理为基础,以课堂作为舞台,对学生作出正确评价。首先学会更多地肯定。大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评价,以肯定为主。其次是适时的运用批评,并予以纠正。这样才能起到强化作用。三是教会学生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问题的强化。

四、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造性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须的心理品质,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高职大专毕业生,马上面临着走入社会,这就要求他们具备更强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去适应社会。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在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提高创造力方面作出积极的努力。首先,让学生试着走上讲台,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改变过去老师“一言堂”、“一站到底”的情景,让学生有更多展示个性的舞台,根据自己的经验及认知能力,把知识获得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强化了心理素质,更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其次,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实践。

大学语文论文 篇10

摘要: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提升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力度,进而培养出人格完满的、全面发展的人,是这门课程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激活经典文本中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高尚人格和健全心性。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性;人文素养;经典文本

引言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还未能将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往往更多停留在知识性讲解、工具性操作层面,对人文素性缺少应有的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诸如普遍的“专业崇拜”心理导致高校重“专”轻“通”、重“器”轻“道”现象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实用主义,教师对大学语文重要性认识的偏差,网络传播环境改变了大学生接受信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他们漠视经典文本阅读的重要性,等等。

一、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

著名学者钱理群说:“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大学弥漫着两种可怕的思潮: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完全被个人利益所驱使,有用就干,无用不干。因此必然也走向虚无主义,就是除了时尚和利益之外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不可靠,一切都可以放弃抛弃。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就导致了大学的两个结果:一个是知识的实用化,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所拒绝,既被大学里的老师所拒绝,也被大学里的学生所拒绝;二是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浮躁的世风扰乱了大学校园的平静,也搅乱了教师授业和学生求学的定心。联系到大学语文,它原本就是一门公共类的文化素质课程,专职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很难做出科研成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也非常不易。加之国家这方面的科研立项很少,教师没有项目可作,评职称也就特别困难,从而使得这门课程以及讲授课程的教师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不少大学语文教师自己也对教授这门课程失去信心。表现在教学实践上,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当中,不去研究学生的心理,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效教学,不能发挥课程应有的对学生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作用,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从学生角度来说,在经典解构、传统话语边缘化、商业文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语境中,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和虚无的情绪。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使他们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寄希望学业上的短期速成。“他们希望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又不愿意付出切实的努力;他们渴望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但是又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2]若这时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导致起码的价值观的错位和人文素养的欠缺,从而变成机械的人、自利的人。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还与社会及高校中存在的“专业崇拜”现象有关,近些年来,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特别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实际的更多情形是由此而忽视、轻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的教育培养的不是人,而是专业工具。如果这种专业万能的信念,创造了种种‘热门专业’的神话,严重扭曲了大学的精神,甚至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误事。”[3]许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忙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等工具性学科的技能提高,很难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大学语文等文化素质类课程的研修上。“‘专业崇拜’现象背后隐藏了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心理。从学校方面讲,这有悖于大学精神;从学生方面讲,则是成才理念有失偏颇。不可否认,就业很重要,上大学不考虑就业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应该的,但狭隘的`‘就业’、‘找工作’不是上大学的全部,而综合素质确实是根本。”在貌似“学以致用”实则功利主义的氛围里,大学生重感性轻理性,重物质轻精神,工具理性占据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价值理性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导致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和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网络文化的自由性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意地交流和便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另一方面,面对网络环境提供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色彩斑斓的图像和浅层感性文字所吸引,拒斥纯文本的阅读,经典文本更是被拒之门外。复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目前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相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生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平均每周要超过500页,远远高于中国学生。网络上,包括经典文本在内的大量文学著作变成了“图说”形式,经典著作在中国大学生那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大学生们更愿意阅读那些一眼就能明了的浅显读物,而不愿意深入作品的内核,去领略和思考更深层的意义和美感,分析问题也只是就事论事,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以讲解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目为主,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但网络文化的泛滥使得学生阅读习惯发生变化,对经典名篇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理解阅读上,而很少能够达到对作品的深度思考,更不用说精神领域的升华,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和创新能力的萎缩。

二、大学语文需按照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来进行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语文”,主要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无疑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但是,大学生毕竟已有中小学语文学习的经历,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已有相当的基础,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路数。过于突出工具性。在技术理性盛行和中小学素质教育还难以落到实处的今天,大学生虽然仍需进一步提高母语应用能力,但更需要的是人文素养。而这又不是文学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满腔热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育所能奏效的,因而用“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显然也过于狭隘。我们认为,通过阅读富有审美情趣和思想启迪的经典文本,既可以触动和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关怀,从而获得人文营养,又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自然而然”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因此,一本选文精美、人文意蕴丰厚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人文熏陶的经典、审美教育的华章、语言训练的范本。在这个意义上,并非只有文学文本才具有审美的因子,半部论语也好,史家绝唱也罢,又有哪一点输给了文学?“上帝死了”的预言,“诗意栖居”的渴望,都充满了文学性,或者说其内涵之深刻、形式之规范、语言之纯粹,足可称语言文学的典范,基于此种理念,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若能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还能获得一种人文素养和情怀,那是我们的莫大欣慰,“专业成才,精神成人”,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努力方向。

结束语

经过几千年文明积累起来的中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各自的民族个性,对本民族的灵魂的塑造起过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经典作品中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西方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培养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大学语文教师通过阐释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带领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产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今天的中国不能没有梦//寻找北大[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3:241.

[2]冯大建,迟宝东。主体、对象与技术条件——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三要素[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3]薛涌。北大批判[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3.

[4]蒋承勇。“专业崇拜”与大学生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12-03-28.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