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饮食习俗与习惯通用2篇

重庆饮食习俗与习惯 篇1

摘要:重庆的饮食习俗与习惯,与重庆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有关。

三千多年历史的厚重与底蕴,不仅反映在时事变迁、文化灿烂、景绣物丰、人杰地灵等方面,也反映在重庆的饮食文化上,它是展示重庆亮丽风采的一个窗口。

探讨重庆饮食习俗与习惯,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重庆,了解重庆的饮食文化,从而更加喜欢重庆,更努力地为建设重庆作贡献。

关键词:重庆;饮食习俗与习惯;渝派川菜;火锅

重庆的饮食习俗与习惯,与重庆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有关。

三千多年历史的厚重与底蕴,不仅反映在时事变迁、文化灿烂、景绣物丰、人杰地灵等方面,也反映在重庆的饮食文化上,它是展示重庆亮丽风采的一个窗口。

了解重庆饮食习俗与习惯,有助于再现巴地先民生产、生活的历史画卷,把古今的生产、生活串联在一起,具有丰富的鉴赏价值和情感价值。

一、重庆饮食文化的起源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受古文化影响很深。

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十分注重“天人合一”,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表露特别明显,一向为各国朋友称道。

许多外国朋友认为,品尝中国菜肴,其身心都能感受到美的享受。

艳丽的色彩、美观的形态、诱人的香气、多变的味型成为我国烹饪美学的一大特点。

因而,在世界公认为的三大“烹饪王国”中,中国烹饪独占鳌头,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重庆饮食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风味流派,经历了岁月的考炼。

最终形成享誉全国的渝派川菜。

重庆川菜起源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晚清,与经济的繁荣同步。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降水量较多,空气中湿度较大,为了适应这种潮湿环境,人们的饮食往往受主观愿望的驱动,在饮食中增添了富含辛辣味的调料品,以此来抵御大自然中的不利因素,达到耐寒驱湿的作用。

这种饮食习俗,很快成为重庆人的最爱,进而发展成为重庆人的食俗爱好。

重庆的餐饮业以川菜为主。

广纳各地风味,兼收并蓄,主要由筵席式、大众便餐式、三蒸九扣菜式、民间小吃式、家常风味菜式和药膳食疗菜式构成。

注重调味,有鱼香、麻辣、怪味、荔枝等20多种常用味型,花色品种数十个。

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盛誉。

二、渝派川菜的代表

渝派川菜的代表首推毛肚火锅。

毛肚火锅最能体现重庆人的豪爽性格。

火锅,古称“古董�”,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唐代白居易这样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维妙维肖的描述了围炉品火锅的情景。

清代进士严辰的“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更是描绘出吃火锅时的欢乐场面。

火锅起源于民间,独特风味形成于民国年间,火红于陪都时期。

抗战期间,重庆火锅特别兴旺。

因为在一锅热腾腾的汤料里,几乎包含了中国人喜欢的各种味道,真可谓百味俱全。

尤其是突出麻辣味,吃时刺激,食后口感香甜,令人回味无穷。

不仅重庆人喜爱,许多外省人也同样爱上了它。

这种饮食习惯发展到后来,越来越讲究,花样不断翻新,层出不穷。

入锅的不仅有鸡翅鸭蹼,甚至有山珍海味。

吃火锅也不仅限于天寒雾重的季节,就是在三伏天的酷暑中,食客们也围坐在熊熊的火炉旁,一边挥汗如雨,一边酒酣耳热,这是一种何等畅快的情致。

三、重庆饮食文化的特色与展望

饮食业历来是一个敏锐的行业,其兴衰起落、嬗变发展,总是印证着社会经济文化演进的轨迹,反映着社会政治变迁的历程。

因而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的发展,无不深深烙刻着时代的标记。

改革开放以后,重庆饮食文化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重庆饮食文化广泛兼容的特色,使重庆饮食根植巴渝,享誉全国。

渝派川菜的“味”成为其特点的根本。

清鲜醇浓、麻辣鲜香、综合调味等都围绕着“味”下工夫,因此,渝派川菜的灵魂就是“味”,重庆饮食享有“吃在四川,味在重庆”之殊荣。

饮食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习俗、习惯的积淀,它已深深地扎根于民间,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民俗文化之一。

它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重庆饮食文化将与时俱进,更加真实地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变化。

未来的重庆,多彩多姿,具有明显风味特色的餐馆酒楼会继续增加。

“八一路”、“南滨路”等美食一条街的现象将覆盖山城的大街小巷。

“上山吃鸡、下河吃鱼、路边品羊、晚上围炉烫火锅”的热闹场面将托起重庆餐饮业的长足发展。

和谐适中的渝派川菜将更注重向营养型的方向发展。

养生、健美、保健等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菜肴不仅仅是烹熟可以充饥和具有营养价值就行,社会的发展使它早已超越了充饥养生的阶段而进入了艺术境界。

其菜品不仅有营养价值,更要有让人欣赏的艺术价值。

色、香、味美的菜肴才能使人食之陶醉其间。

综上所述,重庆饮食的习惯与习俗,是展示重庆亮丽风采的一个窗口,它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重庆,了解重庆的饮食文化,从而更加喜欢重庆,更努力地为建设重庆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家发。重庆历史与文化[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2]重庆渝中区政协文史委[M]。巴渝风情。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3]魏仲云。重庆名胜风情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4]刘庆渝。今日重庆杂志[J]。2001,(5)。

古代的饮食习俗 篇2

古今的饮食习俗差异很大。

其中不仅表现在菜肴的烹调方法上,也体现在食用的方式上。

古代的肉食最初是以牛、羊、猪为主,其次为狗。

后因牛被广泛地用于犁耕,狗被用于看家护院,食用牛肉、狗肉就逐渐减少。

此外,鸡、鸭、鹅等家禽和鱼、龟、鳖、蚌等水族动物,也是古人的肉食来源。

古人制作的肉食方法主要有炙、脍、醢、羹、脯等。

炙,即烤肉。

这种肉食加工方法,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

在汉代画像砖石上,常见以炙为题材的画面(图1)。

脍,即将用于生吃的肉切成极薄的片或极细的丝。

这种饮食习俗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到春秋时期就已十分流行。

孔子就曾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脍,需要高超的刀工技艺。

唐代就有一位擅脍的高手南孝廉,“善斫脍,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响捷,若合节奏”(段成式《酉阳杂俎・物草》)。

据说,一次南孝廉正在切肉片,突然狂风大作。

一声惊雷响过,所切的生鱼片全部化作蝴蝶飞走了。

脍和炙这两种肉食加工的方法在先秦时期就已是家喻户晓,被人们广泛的接受,而成为两种重要的饮食习俗,故有“脍炙人口”之说。

唐代,随着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密切,脍、炙也传入日本、高丽。

逐渐为这些国家的民众所接受,成为本国的饮食习俗。

今天日本料理中的三文鱼刺身、韩国料理中的烧烤,都与脍、炙有内在的联系。

醢,即肉酱。

古人制作醢的原料除羊、猪、牛肉外,还有兔、鹿、鱼、蚌类等肉。

醢的制作比较复杂。

先要将肉晾成干肉,铡碎后,再加入粱制成的酒曲和盐,以及一些调味品进行搅拌。

之后盛入瓮或罐中,倒入好酒浸泡。

经密闭百日后,即可食用。

其味道极鲜美。

羹,即用肉加五味熬煮成的肉汁。

五味,为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也泛指各种味道。

古人很重视五味,“五味令人口爽”(《老子・第十二章》)。

“以五昧、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味:醢、酒、饴蜜、姜、盐之属”(《周礼・天官・疾臣》。

可见,古人加工羹特别注意各种口味的搭配,以使羹更加美味、可口。

脯,即腌制的肉。

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保存肉的方法(图2)。

待食用时,还需再煮食。

古人对肉食的制作加工不仅注重精细,还注重口味。

通过不同的脍法,改善肉质和口感。

“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麋鹿为菹,野豕为轩,皆聂而不切:�为辟鸡,兔为宛脾,皆聂而切之。

切葱若薤,实之醯以柔之”(《礼记・少仪》)。

这里提到在加工肉食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动物肉的特点,进行必要的处理。

如牛、羊、鱼等比较腥臊的肉,需要先脍成薄片,再切成细丝;麋鹿和野猪则只需脍成薄片;獐和兔的肉,脍的方法与牛、羊、鱼相同。

另外,再将葱和薤(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鳞茎可食用)切成细丝,浸泡在醋里,用来伴肉,可去除腥气,使肉更加鲜嫩。

在古人的菜肴中,还有许多蔬菜。

据考古资料证明,早在距今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已种植白菜、芥菜、蚕豆、葫芦等蔬菜。

甲骨文中,亦有葱、菲、葵等菜蔬名称。

在以后的历史中,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品种又陆续被用作蔬菜。

其间,还有一些外来的蔬菜品种,如芹菜、菠菜、洋葱、胡萝卜等。

原产于中国的大豆,在中国传统的饮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豆类的产量较高,即能作为粮食,也可以作为蔬菜。

但因大豆在储存时,遇潮湿极易发芽,也易腐烂,古人便发明用盐腌制的方法。

经盐腌制后的豆,称为豉。

汉代以后,人们在腌制大豆时,还加入五味,豆豉的味道更加鲜美,成为人们日常饮食必不可少的菜肴和调料。

这种方法一直沿袭至今。

时至今日仍深受人们的欢迎。

在制作豆豉的基础上,到宋代时,人们在腌制大豆时,还配以水及麦粉,与煮熟的大豆搅拌在一起。

待其生霉后盛入缸中,使其继续发酵,便生产出豉油,即今天的酱油。

古人在使用大豆时,必先要将它煮熟。

豆子被捞出后,浓稠的豆汁会慢慢凝结。

而古人在制作豆豉时,常加入盐卤。

不过,盐卤与豆汁相遇。

不仅使豆汁的凝结速度加快,凝结后还更加紧凑。

于是,在西汉时期又发明了豆腐。

由于豆腐这种食品制作简便,物美价廉,深受人们喜爱,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

古时,人们一日两餐。

第一顿饭称为朝食,亦称饔或早餐。

时间在隅中之前,约为今时9时左右。

第二顿饭称为铺食,亦称飧。

时间在申时,约为今时4时左右。

在古汉语中,“饔飧”一词就是指一天的饭食。

由于古人的劳作主要集中在两餐之间,时间并不多,所以就没有“昼寝”,即午睡的习俗。

孔子的弟子宰予就曾因昼寝,遭到孔子的斥责。

称其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论语・公治长》。

由于早餐的时间晚,人们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往往在早餐前感到饥饿,心里发慌。

因而在早餐前,人们有时也会吃一些糕饼之类的食品。

不过,这时吃食品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心慌,即定心之意。

故有“点心”之称。

“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

按,唐人郑修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能改斋漫录》)。

早餐也因此有了“早点”之称。

此后,糕饼之类的食品,就冠以“点心”之称。

此外,在两餐之外,人们有时也要吃一些食品。

因这些食品并非两餐的饭菜,不属于正餐,比较简单,故称小吃。

虽然古代的菜肴烹调方法一直延续至今,煮、煎、炸、脍、炙等方法仍是今日的主要烹调技术,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受各地风俗习惯和饮食习俗的影响,形成了不同风格和口味的地方菜系和点心、小吃。

这些菜系和点心小吃,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习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